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代宗"三"
◇答释良贲表进疏通经诏
法师智炬高明,辞峰迥秀,亲凭梵夹,宣阐微言。
幽赜真宗,演成章疏,开如来之秘藏,示群有之迷津。
贯玉联珠,钩深致远,再三披阅,颇谓精详。
传之招提,永为法宝也。
◇答天长寺沙门昙邃等表定新旧两疏诏
师等道著依经,功超自觉,承雪宫之旨奥,为火宅之凉ざ。
四分律仪,三乘扃键,须归总会,永息多门。
一国三公,谁执其咎?初机眩曜,迷复孔多。
爰命有司,俾供资费,所烦笔削,伫见裁成。
所谢知悉。
◇令狐彰诏中卫社稷,外修疆事,合於一体,以靖庶邦,其在有终,谓之不朽。
观前代文武通贤,有匡时戡难,迫於大化,不忘时君,未尝不嘉尚而流叹也。
今有忠烈之臣彰,刚直形外,纯和积中,本於孝敬,辅以才略,统制藩阃,服劳王家。
往以母老,躬於孝养,岂不恋阙,以兹旷年。
及苴麻在艰,优谕权夺,踊绝伤足,泪尽丧明,入觐之期,良愿莫遂。
想其风彩,久轸顾怀,遽见沦没,用深追悼。
嗟乎!方疾之时,以情自疏,无所有隐,见之於词。
复节守常,条上军簿,请择良帅,命於中朝。
乃令遗允,爰归东洛,教忠以报国,约礼以居丧。
古人所谓生不交利,死不属其子,夫岂远哉!节诚亮,高绝无邻,喟然感伤,鉴寐增恸。
有以见东州士大夫勤王尊主之志,用嘉其休,可以垂范,宣付史馆,式昭名臣。
◇授李泌沣朗硖团练使诏
今荆南都会,粤在沣阳,俾人归厚,惟贤是牧。
以泌文可以化成风俗,政可以全活茕嫠,爰命颁条,期乎共理。
无薄淮阳之守,勉思渤海之功,可检校御史中丞,充沣、朗、硖团练使。
◇宥李忠臣诏
纳忠引过,人臣之大节;录用念功,帝王之彝典。
虽藩镇之守,秉律或亏;而股肱之良,懋勋斯在。
不忘求旧,特用优贤。
淮西节度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汴州刺史上柱国西平郡王李忠臣,纯性直方,深衷厚实。
自然文武之器,雅有将帅之才,勇则本仁,谋常制胜。
顷者王室多故,戎事方殷,奋不顾私,义形於色。
远自辽海,首拔全军,拥义勇之师,徇邦家之急。
出入百战,勤劳两河,委以旌麾,寄在淮右,不俟驾而赴命,每先期而即戎。
俾镇大梁,实参元辅,倚赖之重,中外式瞻。
戎部之间,政刑或挠,虽在危难,能竭公忠。
恋阙勤诚,载驰道路,降服请罪,至於再三。
言念劳臣,良深悯叹。
酌於军志,失政有惩,举以朝经,议勋可恕。
罢其方面之务,省其台阁之烦。
论道之司,仍处三公之列;分土之爵,尚居五等之封。
用示优崇,服我嘉命,可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封如故。
朕与功臣,本同休戚,其於任遇,岂易始终。
庶将传庆子孙,宁止保其禄秩。
凡百卿士,宜悉朕怀。
◇遗诏
朕以眇身,祗奉鸿业,不能光宣大训,嘉靖万邦,奉祖宗重熙之德,答公卿寅亮之勤,旰食宵衣,痛心疾首。
呜呼!天地之理,死生常数,疾既大渐,弥留日增,惟怀永图,嗣守丕业。
皇太子元良继明,睿哲齐圣,宜陟元后,保守宗祧。
宜令所司,当日具礼,於柩前即皇帝位。
仍以司徒兼中书令汾阳郡王子仪摄冢宰。
其丧仪及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并不得以金银锦彩为饰。
天下节度观察团练等使刺史等,并不须赴哀。
祭祀之礼,亦从节俭。
其三宫内人,并宜量事减省,诸五院亦宜准此。
其天下人吏,敕到后出临三日,皆释服。
无禁婚娶祠祀肉酒。
其宫殿中当临者,朝夕各十五举音。
礼固从宜,丧不可久。
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而释服。
获奉宗庙之灵,永终天禄。
所痛不得与佐命勋贤,庶尹卿士,顾命永诀,以万方。
内外腹心之臣,文武忠良之士,敬保元子,以安家邦。
呜呼!其听朕命。
◇禁富户吞并敕
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所以逃散,莫不繇兹。
宜委县令,切加禁止。
若界内自有违法,当倍科责。
◇┰民敕
浙江东西,去岁旱损,所出租赋,颇甚艰辛。
今秋以来,复闻遭水,百姓重困,何以克堪?朕所以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思宏理道,良用疚怀。
今所征收,惟正租庸而已,其余差役,咸使矜量,颇亦申明,冀稍安缉。
如闻诸道节度使,不承正敕,妄有征科。
州县望风,便行文牒,务为逼迫,自应诛求。
事宜因循,转用生弊,不有惩革,何以息人?自今已后,宜令本道观察及租庸使严加访察。
其州县除正敕支遣外,不得转承诸使文牒征率,一物已上,如或有犯,便仰停务,具名弹奏。
又闻杭越间疾疫颇甚,户有死绝,未削版图。
至於税赋,或无旧业田宅,延及亲邻。
言念疲人,岂堪兼役,致令逃散,诚可哀矜。
亦委租庸使与本州审细勘责,据实户差遣,处置讫具状闻奏。
仍委刺史、县令设法招携,课最之间,贬斯在。
其有死绝家无人收葬,仍令州县埋瘗。
朕临御寰瀛,为人父母:一物失所,每勤罪已之心;四方未宁,弥轸纳隍之虑。
庶尹卿士,友邦冢君,宜悉朕怀,共敷至理。
◇满限不到任处分敕
诸州府及县令,今后每有阙官,宜委本州府当日牒报本道观察节度及租庸使,使司具阙由,附便使牒中书门下,送吏部依阙准式处分。
其所阙官有职务重者,委本府长官於见任及比司官中简择,权令勾当。
正官到日停,不得更差前资及白身等摄。
吏部及制敕所授官,委中书门下及吏部甲制敕出后三日内下本州,准令式计程外,一月不到任,本州报中书门下,吏部用阙。
如灼然事故,准敕勒留,不在此限。
其违程人,六品以下本色内殿一两选同会阙不成例,五品以上停一二年。
其殿选人,诸州诸使不得奏用。
◇祭霍山敕三代之初,皆有神降,监其德也,天实启之。
恭惟王业之初,师及霍邑,坚城未下,大将阻兵,连雨积旬,粮储不给。
有白衣老父忽诣军门,称霍山之神谒大唐皇帝,云东南取路,八日雨止,助帝破敌,尽如其言。
岩岩霍山,九州之镇。
兴致雨,功已洽於生人;亲道辅德,力更宣於王室。
朕缵承大宝,膺受鸿休,之间,诚明可接。
永言幽赞,兹谓有孚,惟天命神,据我斯意。
宜令礼仪使判官司封员外郎薛颀即往霍山致祭,正词以荐,称朕意焉。
◇罢河中节度并耀德军敕
国中事,海内不康,歼厥渠魁,人自为战,其死亡者,可胜纪乎!非其父兄,即其子弟,责实繇朕,祸非自天。
念兹忄匈々,痛入骨髓,明神散乱,元恶就诛。
四胡既平,罔不相贺,遂欲衣裳为会,天下偃兵。
备七德之武,同五星之色,成朕之志,实惟良臣。
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河东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汾阳郡王子仪。
迈德济时,尽忠尤国。
切勤王之义,急偃伯之期,思拯生人,免其汤火。
善陈利害,屡进封章,以艰阻宁,务於清静。
地非要害,不可犹开幕府;事无防遏,不可更置辕门。
请停河中节度并耀德军,宜依。
罢兹凶器,姑欲息人,离散可要,疮痍可复。
率是道也,仁远乎哉!朕心所嘉,期於至理。
宜示中外,明政体焉。
◇准太学生徒支给厨米敕古者设太学,教胄子,所以延俊造,扬王庭。
虽年谷不登,兵甲或动,而俎豆之事,未尝废焉。
顷年已来,戎车屡驾,天下转输,公私匮竭。
带甲之士,所务赢粮;鼓箧之徒,未能仰给。
由是诸生辍讲,经诵蔑闻。
宣父有言,是吾忧也。
投戈息马,论道尊师,用宏庠序之风,俾有箪瓢之乐。
宜令所司量追集贤学士,精加选择,使在馆习业。
仍委度支,准给厨米,敦兹儒术,庶有大成。
甲科高悬,好学者中,敷求茂异,称朕意焉。
◇授裴冕等集贤待制敕
惟政之难,非贤勿,必稽於众,允执其中,实使群材,用宏庶绩。
朕以国步未康,朝经或阙,思与文武荩臣,咨谋善道。
尚书左仆射裴冕、右仆射郭英、太子少传裴导庆、太子少保兼御史大夫白志贞、太子詹事兼御史大夫臧希让、左散骑常侍畅、检校刑部尚书王昂、高昂、检校工部尚书崔涣、吏部侍郎李季卿、王延昌、礼部侍郎贾至、泾王傅吴令瑶等并集贤待制。
◇遣送六祖衣钵谕刺史杨敕
朕梦感禅师请传法袈娑,却归曹溪。
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
朕谓之国宝,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遣坠。
◇命鱼朝恩判国子监事敕
古者设官分土,所以崇德报功。
总内署之纲,事密於清禁;宏上庠之教,德润於鸿业。
赋开千乘,礼序九宾,必资兼济之能,用协至公之选。
开府仪同三司兼右监门卫大将军仍知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知内侍省事内飞龙闲厩使内弓箭库使知神策军兵与使上柱国冯翊郡开国公鱼朝恩,温良恭俭,宽柔简廉,长才博达,敏识高妙。
学究儒元之秘,谋穷遁甲之精,百行资身,一心奉上。
自王室多故,雷经始:五原之北,宏先启行;三河之表,爰整其旅。
成师必胜,每合於韬钤,料敌无遗,可征於蓍蔡。
关洛既定,幽燕复开,海外有截,厥功惟茂。
历事三圣,始终竭力。
顷东都扈跸,释位勤王,时当缀旒,节见披棘。
下江助我,甲令先书,社稷之卫,邦家是赖。
及边陲罢警,戎务解严,方奖励於《易象》,才兼文武,所谓勋贤,亦既任能,斯焉命赏,宜膺朝典,式副公议。
可行内侍监判国子监事充鸿胪礼宾等使,封郑国公,食邑三千户。
◇诛周元干等敕大逆不道,抵夷族之诛;同恶相济,当弃市之法。
以惩干纪,式按彝章。
周元干贼臣之子,凶慝成性,与父阶乱,厥罪惟均。
邵贲敢有包藏,恣其悖虐,怙侈灭义,寇攘矫虔,戮及无辜,罪浮於帅,宜并处极法。
其周元耀、蒋罗汉、尹元经、毛崇彬、李尚林等,共肆丑图,同恶相济,犹舍斧,俾全要领。
其刘宪、周封、崔劝等,同附奸邪,俱行扇惑,以私情蠹国,议法从宽。
周元清年在幼冲,法当配没,并准法处分。
朕自临万国,思措五刑。
不虞凶残,有此冒犯,以明宪,期於止杀。
凡百卿士,知朕意焉。
◇迎大觉禅师敕
朕闻江左有蕴道禅人,德性冰霜,净行林野。
朕虚心瞻企,渴仰悬悬,有感必通,国亦大庆。
愿和尚远降中天,尽朕皈向,不违愿力,应物现形。
今遣内侍黄凤宣旨,特到诏迎,速副朕心。
春暄,师得安否?遣此不多及。
敕令本州供送,凡到州县,开净院安置,官吏不许谒见,疲师心力。
弟子不算多少,听其随侍。
◇停度支盐铁奉常使敕
唐虞之际,内有百揆,庶政惟和。
至於宗周,六卿分职,以倡九牧。
《书》曰:龙作纳言,帝命惟允。
《诗》云:维仲山甫,「王之喉舌」。
皆尚书之任也。
虽西汉以二府分理,东京以三公总务;至于领录天下之纲,综核万事之要,邦国善否,出纳之由,莫不处正於会府也。
令、仆以综详朝政,丞、郎以弥纶国典,法天地而分四序,配星辰而统五行,元本於是乎在。
九卿之职,亦中台之辅助,小大之政,多所关决。
自王室多难,一纪於兹,东征西伐,略无宁岁。
内外荐费,征求调发,皆迫於国计,切於军期,率於权便裁之,新书从事,且救当时之急,殊非致理之道。
今外虞既平,罔不率俾,天时人事,表里相符。
将明画一之法,大布维新之命,陶甄化原,去末归本。
魏晋有度支尚书,校计军国之用,国朝但以郎官署领,办集有余。
时艰之后,方立使额,参佐既众,簿书转烦,终无宏益,又失事体。
其度支使及关内、河东、山南西道、剑南西川转运常平盐铁等使宜停。
礼仪之本,职在奉常,往年置使,因循未改,有乖旧制,实旷司存。
委太常卿自举本职,其使宜停。
汉朝丞相与公卿已下,三日一决事,帝亲断可否。
且国之安危,不独注於将相;政之理乱,固亦在於庶官。
尚书、侍郎、左右丞及九卿,参领要重,朕所亲倚,固当朝夕进见,以之匡益也。
并宜详校所掌,具陈损益,如非时宜,须有奏议,亦听诣ト请对,当亲览其意,择善而从。
朕受昊天之成命,承累圣之鸿业,齐心涤虑,夙夜忧劳。
顾以不敏不明,薄於德化,致使旧章多废,至理未宏,其心愧耻,终食三叹。
虽诏书屡下,以申振┰,且朝典未举,犹深郁悼。
思与百辟卿士,励精於理,俾国经王道,可举而行。
各宜承式,以恭尔位。
诸州置屯亦宜停。
◇减次年麦税敕
比属秋霖,颇伤苗稼,百姓种麦,其数非多。
如闻村闾不免流散,来年税麦,须有优矜。
其大历五年夏麦所税,特宜与减常年税。
其地总分为两等,上等每亩税一斗,下等每亩税五升。
其荒田如能开佃者,一切每亩税二升。
令在必行,用明大信。
仍委令长宣示百姓,并录敕榜示村坊要路,令知朕意。
◇减次年秋税敕
顷以蕃寇犹虞,王师未戢,所资军费,皆出邦畿,征调荐兴,日加烦重。
念流亡之役,减岁入之租,务於惠养,冀有苏息。
尚闻告病,终未安居,深用愧悼,更思爱┰。
今关辅诸州,垦田渐广,江淮转漕,常数又加。
计一年之储,有大半之助,其余他税,固可从轻。
其京兆来年秋税,宜分作两等,上下各半,上等每亩税一斗,下等每亩税六升。
其荒田如能佃者,宜准今年十月二十九日敕,一切每亩税二升。
仍委京兆尹及令长,一一存抚,令知朕意。
◇谕诸道州考察所属官敕弛张刑政,兴化阜俗,使吏无贪之迹,下无愁恨之声,不惟良二千石,亦在郡主簿县大夫,亲其教训,举其纲目,条察善恶,惠养困穷,方伯得以考求殿最。
故汉置刺史,临课郡国,周制官刑,纠绳邦理,其义明矣。
朕思举旧典,以清时俗,频诏长吏,精择此官。
如闻近日犹有奸滥,或未习政事,素无令问,因依请,尸旷禄位,邪枉附法,懦弱废官。
人弊於下,怨归於上,闾井减耗,贿赂日闻,岂所谓建明职守共副忧勤者也。
又别驾秩位颇崇。
若郡守废阙,掌同其任。
旧例补署,或匪其才。
既不称职,则多伤害。
自今后,别驾县令录事参军有犯赃私,并暗弱老耄疾患不称其职户口流散者,并委观察节度等使与本州刺史计会访察,闻奏与替。
其犯赃私者,并禁身推问,具状闻奏;其疾患者,准式解所职;老耄暗弱及无赃私才不称职者,量资考改与员外官;余官准前后敕处分。
其刺史不能觉察,观察节度使具刺史名品闻奏。
如观察节度管内不能勾当,郎官御史出入访察闻奏。
◇决杖李少良等敕
李少良、韦颂等:凶险悖戾,反常逆理,恣其谗说,将构祸阶。
离间君臣,矫诬中外,丑图奸状,按验皆明。
殿中侍御史陆,幸忝清宪之职,仍参儒馆之侍,交结非类,包藏不测,岂有周行之列,客此二凶,遗迹同恶,法当均罪。
并宜付京兆府,各决重杖一顿。
朕每以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必先观行,然后察言,岂兹谮ゥ,能回听断。
夫招贤纳谏,君之体也,献直尽规,臣之节也。
朕仄席思理,伫闻政道,岂谓奸邪凶慝,紊我彝伦。
须别是非,用分泾渭,再加详鞫,能正刑典。
凡百在位,宜悉朕怀。
◇申约葬祭式敕
葬祭之仪,古有彝范。
顷来或逾法度,侈费尤多。
自今以后,宜俭约悉依令,不得於街衢致察。
及假造花果禽兽,并金银平脱宝钿等物,并宜禁断。
◇赠尔婆元氏颍川郡太夫人敕
古者缘情立礼,著慈母之制,盖圣人示德,无不报之礼。
而汉宣帝亦追录掖庭郡邸,尝有阿保之勤,以功深浅,并授封赏。
记於前典,历代是之。
故尔婆元氏,朕在襁褓,受其抚育,推干就湿,慈爱特深,可谓仁人厚惠茂德者矣。
可赠颍川郡太夫人。
◇命郭子仪等备边敕
自古圣帝明王之临御也,莫不法干坤之覆载,体山川之受纳,立德於太上,还淳於至道,清净无事,保合太和,济於群生,洽於四海,岂垂意兵革,劳心战争也。
盖有德化之所不绥,招怀之所未谕,不式王命,毒流生人,故有除暴禁淫之师,安人止戈之武,则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所不免也。
朕君临万邦,十有三载,薄德内愧,中夜再兴。
至如易简宽仁,恭默元淡,素怀所慕,终食岂忘。
然自承统已来,属当多难,伊川有盗国之孽,朔野有叛君之将,江湖海岛,伏戎数辈,其在右武,安能解严。
所以请於宗庙,亲授经略,诛诘奸宄,摧殄暴强,三年之间,方内定。
此皆皇天佑我烈祖,群后戴予一人,是用集大勋於国家,保万姓於区夏,岂伊寡薄,能及此邪!每思偃兵,姑务柔远,将息马以论道,期舞干而修德,而西戎负约,间岁犯边。
朕尝弃细过,庶宏大体,疆臣兵吏,亟请长驱,屡有诫敕,不令掩袭;兼约游骑,不许擒生;或误得之,亦使还遣。
固以亭育之义,岂隔华戎,绥抚之恩,宁殊远迩,故布文告以训之,叙舅甥以睦之。
彼亦尝遣聘臣,来修旧好。
玉帛之礼,才至於上国;烽燧之候,已及於近郊。
长其无厌,昧於事大。
去冬逾我关陇,入我郇,驱人之马牛,掠人之士女。
朕许其通好,本在安人,乘此不虞,翻贻我诈。
每一兴念,悼於厥心。
岂朕不叶於亲邻,岂朕有负於恩信?犹期惩艾,未忍讨除。
今大阅甲兵,以增御,且宏不战之道,用举备边之常。
所以然者,念其载勤款疏,求继嘉姻,事或由衷,义从割爱,因之宁远,岂复顾私。
当罢四方之师,永全二国之好。
傥更侵冒,必示威刑。
宜令子仪以上郡北地,四塞五原,义渠稽胡,鲜卑杂种,马步五万众,严会邑,克壮旧军。
抱玉以晋之高都,韩之上党,河湟义从,陇少年,凡三万众,横绝高壁,斜界连营。
马以西域前庭,车师后部,兼广武之戎,下蔡之徭,凡三万众,据於朝那,遏当路之塞。
忠臣以卢龙柳城,洎右北平,汉东诸镇,江黄申息之师,凡三万众,屯於回中,张大军之援。
忠诚以武落别校,右地寄锋,凡三万众,出岐阳而北会。
希让以三辅大常之徒,六郡良家之子,自渭上而西合,汴宋淄青,河阳幽蓟,总四万众,分列前后。
魏博成德,昭义永平,总六万众,大舒左右。
朕内整禁旅,亲誓诸将,资以千金之费,锡以六牧这马,戎装战器,军用边储,各有司存,素皆精办。
咨尔将相文武,宣力之臣:夫师克在和,善战不阵,各宜保据经界,屯处要冲,斥堠惟明,首尾相应。
若能悔过,何必劳人?如或不然,自当伐罪。
然后眷求统一,以制诸部,进取之宜,俟於后命。
各敬尔守,无黩《武经》,赏罚之科,国有明典。
宣示中外,知朕意焉。
◇赐元载自尽敕任直去邪,悬於帝典,奖善惩恶,急於时政。
和鼎之寄,匪易其人。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载,性颇奸回,迹非正直,宠待逾分,早践钧衡。
亮弼之功,未能经邦成务;挟邪之志,常以罔上面欺。
阴妖巫,夜行解祷,用图非望,庶逭典章。
纳受赃私,留鬻官秩,凶妻忍害,暴子侵牟,曾不堤防,恣其凌虐。
行僻辞矫,心狠貌恭,使沈抑之流,无因自达,赏罚差谬,罔不由兹。
顷以君臣之间,重於去就,冀其迁善,掩而不言。
曾无悔非,弥益凶戾,年序滋远,衅恶贯盈。
将肃政於朝班,俾申明於宪网,宜赐自尽。
朕涉道犹浅,知人不明,理绩未彰,遗阙斯众,致兹刑辟,悯愧良深。
亻黾勉行之,务申沮劝,凡在中外,悉朕怀焉。
◇宥京城禁囚敕
顷属烦暑差候,愆阳积旬,处於高明之中,犹有郁蒸之叹,而况幽闭狱户,辨对官曹。
俯临秋期,将正时宪,重修钦恤之道,载宏全宥之仁。
其京城见禁囚犯,流已下罪,并宜释放。
◇诛裴昕敕
自古制刑,杀人者死,法不可缓,断之则行。
裴昕顷在军幕,遂知留务。
内怀私忿,敢蓄凶谋,曾无罪名,专杀良将。
宪司鞫问,款占明白,密迩京师,擅行威戮。
宜付京兆府,集众决杀。
◇戒坛敕戒分律仪,释门宏范。
用申奖导,俾广胜因。
允在严持,烦於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