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常衮"十一"
◇咸阳县丞郭君墓志铭
公讳某,字某,昔蔡邕叙有道之碑,已详姓氏。
司徒以廉直称,太守以仁明著,祭酒之筹画,黄门之才理,克祚於曾祖骠骑将军光禄卿仁最。
祖汝州司马茂,父济州刺史崇礼,咸以文武孝谨传於子孙。
公即济州府君之长子也。
高朗有识,奉亲孝,事上敬,睦於兄弟,信於朋友。
好言王霸大略,经术大义,简而无傲,刚近於仁,而能端本静末,仗雅居正。
年十二,有老成之量,季父崇默,不以常儿见遇,谓必大吾门。
伏波之言,不敢失坠,仲容之器,居然宏达,寻以明经擢第,历州平恩县尉左金吾卫兵曹参军。
明恕贞恪,清廉仁爱,克施於政,政有经矣。
故幕府三辟,时称得俊,御史中丞李处古、侍御史崔希逸、节度使张嵩,爰以将命之务谘焉。
公之佐廉问也,旌别淑慝,树立风声,进厥贤良,不仁者远,率由简易,希下按章,从容以和,大变其俗。
公之护戎事也,善用文韬,制其边患,本诗书之义府,资德刑之战器,军吏缓带,兵车税鞅,谭笑樽俎疆陲晏然。
凡所介贰,皆有卓绝之称,每归功於上,岂代帅受名?而士君子多所推重。
方将万里横海,一飞青,三十有六年,至於夭命。
开元十八年四月十八日,寝疾终於长安里第,理命薄葬,布车一乘而已,不忘平生之俭,以示后昆之训。
惟公博识强辨,尤好理论,至於绅风教,得失之间,处正其义,不以锱毫假物。
善与人交,不改柯叶,一时之俊,千里应言,分宅字孤,谓之已任。
而特相友善者,时则有若吕向、梁涉库、狄履温,终以伟才良器,绸缪省闼,每一拜命,未尝不相谓曰:「使君不殁,吾辈岂先处显地?」其精鉴雅望,有如此者。
夫人安定梁氏,执礼之坊,有仪可则,哀敬以事宗庙,谦柔以和娣姒。
柏舟之誓,年在幼冲,诸姑始孩一生所寄,送往过礼,抚存以慈,鱼菽之祭,以彰勤俭,俎豆之训,不坠文儒。
时人谓之大家,国史编於《列女》。
徽音淑行,雅有余芳,开元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终於雒阳私第。
元寝异室,三纪於兹,壬寅岁,诏赠府君大理丞,追封夫人安定郡太君。
德盛流光,礼徽优典,永泰二年十一月日,合於金城县太平原,礼也。
嗣子大理丞纵、侍御史绛,夙遭闵凶,不及诗礼之诲,尚赖慈奖,幼彰令闻。
白简持宪,丹笔详刑,忠信孝友,合於纯性。
悲夫!欲养而亲不逮,再仕而心不喜,春秋窀穸,痛结寒泉。
月日有时,礼尊同穴,之慕,有感人伦。
以哀夙有通家之好,俾叙先君之德。
铭曰:世载忠厚,有倬其道,尊显府君,光昭祖考。
进识宏量,汪汪浩浩。
五经纷纶,精义入神。
劳我州县,汨我风尘。
不屑其志,与时屈伸。
乃佐军政,戎荒底定。
乃登佐轩,郡邑从令。
交则不黩,久而益敬。
有才无年,零落重泉。
遗孤改隧,合终焉。
◇赞善大夫李君墓志铭
太上立德,我咎繇谋之;太极至道,我老氏明之。
施於子孙,令闻长世,威衣冠於乡族,传带砺於侯社。
西凉有武昭之谥后魏有姑臧之封,祚於我唐,亲则同姓。
门阀清显,冠於人伦。
婚姻所仰,齐其大也,朝会所推,滕其长也。
君讳某,字某,其先陇西成纪人也。
会祖元道,皇朝秦王府十八学士给事中银青光禄大夫常州刺史。
祖正基,皇太子舍人,父犯肃宗庙讳,皇膳部郎中淄州刺史,文章侍从,给事黄门,官品第三,使符至五。
军坊司其启奏,殿柱题其名氏,并以博学伟才,历位中外,蔼然声问,扬於家邦。
公体元精之和,得大雅之正,入出孝弟,而如也。
恭俭寡过,学如不及,起诗书之废疾,通古今之训注,以五经高第,冠名太学,而四方诸儒,多所质疑。
是时也,元宗在上,天下大同,分王宗枝,以崇藩屏,高选僚友,必极时俊。
非阮浑纯粹,郑袤鉴识,徐干之恬澹寡欲,匡衡之射策甲科,则何以处畏慎之地,当敬爱之礼。
故命公参陕王、忠王、义王、棣王、四府藩佐,虽天人帝子,不出於清禁,而井赋田租,必总於朱邸。
公守以廉介,谨均节用,用或有差,终不奉教。
春秋匪懈,夙夜在公,行之维艰,不易其操。
何止攀小山之桂,虚望神仙;对西园之月,空疲宴赏而已。
开元中,御史大夫李商隐按察东都,大明黜陟,表公清白尤异。
特拜朝散大夫,寻除右卫率府左郎将,迁太子右赞善。
赞三善之德,周礼其难;将四率之府,晋朝所重。
风流名士,文武兼才,辉映崇贤,肃清屯骑。
素怀止足,亟请归闲,至於暮年,终不得谢。
呜呼!道不可屈,身屈何伤?以天宝十四载正朋十七日,终於东京崇政里之私第,享年若干。
永泰元年二月,皇帝以肃宗藩僚,清节明著,家丞秋实,在先志而不忘;中尉夜拜,叹流年之已逝。
又以子列宪臣,光我多士,诏赠曹州刺史,旌有德也。
夫人荥阳郑氏,明粹柔闲,配於君子,孝敬感於冬鲤,勤俭彰於夜萤,先公而终,其引盖殡。
有子二人,长曰荣,终润州司功。
次曰挺,前监察御监察御史。
继夫人荥阳县郑氏,辅佐之道,宜其家人,均养之德,爱犹已出。
有男曰庆,前越州参军。
从夫启,南城之邑,随子述东征之赋,江海悠然,往歌来哭,以大历三年五月日,葬我济阴守於偃师县东姑臧公之茔次,盖二夫人焉。
挺、庆等性与纯孝,幼承训奖,孺慕,合葬於防,海变山飞,铭石不泯。
词曰:我之始祖,自高邱兮,继有贤王,霸凉州兮。
冕绂班然,乃公侯兮,周之姬姓,汉之刘兮。
卓哉济阴,广前修兮,怀文抱质,能刚柔兮。
羽陵遗简诵如流兮,介帻单衣,从梁游兮。
储宫端士,侍铜楼兮,长水校尉,鸣绛驺兮。
方期告赐,得归休兮,谁谓生涯,忽若浮兮。
先朝宫臣,圣眷留兮,追命藩守,诏书优兮。
谷也食子,难也收兮,合黄肠,千万秋兮。
◇剑南节度判官崔君墓志铭
故人清河崔汪,字巨源,举秀才校文,寻佐戎卫,迁廷尉评,辟荆襄益三府,春秋若干。
大历四年月日,遇疾终於成都官舍。
以己酉岁律中南吕庚辰之辰,返葬於栖凤原,黾从也。
惟先德世勋,焯叙前志。
祖仁坚,父纲,位不配才,佐郡贰邑而已。
公志经炳文,义精格峻,敦孝本义,笃近周亲。
定交后求,忠告善道,达则兼济,否则艰贞。
天宝之难,睹萌晦迹,族行导漾,俭德全身。
陶融太和,不婴物累,而辟书狎至,传驷旁午。
不暇栖伏,亻免而受命,竟友於诸侯,咨以书奏筹画之事。
抗词中病,动不求合,老将,大豪雄张。
正色检御,革心畏惮从容儒服,以静边荒,夷险始终,坦然一致。
初郭英义镇蜀,政暴及祸,公以尝所辟用,虽言不行,终全节守义。
遂与妻子居岩石之下,不复敛袂於是府矣。
及相国卫公式是南邦,旌礼贤士,待以坐幄,咨访戎政。
议者谓翰飞紫霄,邈其远矣。
志士方展,国华中零,哀哉!盖君子耻食浮於人,不患无位。
故曰孔门不称其官阀,颍川尚惭於卿长。
公始以文显,中以道胜,终以义全,斯亦成名矣,何必乘轩服冕,方谓之达欤?然以有王霸之略,通质文之变,不得与公卿大夫,高议明庭,郁湮重泉,知者悼惜。
旅榇南下,浮江阻寇。
夫人河东薛氏,故水部郎中据之女也。
之死明誓,崩戚感动,潜舟夜风,反柩湍险,神明所护,川后息波,出於万死之中,克此九原之葬,可谓贞烈孝妇,轨仪壶教。
嗣子师周,十一岁而孤,危身过毁。
以余先君之旧,见托铭述。
词曰:
元和内融,懿铄孔纯。
学滔泉源,文郁春云。
俭德处难,超然世氛。
即戎雅歌,偃息中军。
参以天时,合於兵机。
道行则安,言发则危。
终保风节,蜀人高之。
英灵沈埋,旅榇流离。
哀哀孝妇,上诉苍昊。
全柩巴江,归魂蜀道。
田横旧曲,季布余卯。
一闭泉扃,千秋蔓草。
◇御史大夫王公墓志铭尊主直人,则丑正者售祸;权侔才忌,则害能者构忤。
况位抗三府,势倾一时,天下之事,悬在掌握。
而刚肠立朝,骛鹗横秋,匡拂摩切,奸邪是惩。
至使阴谋协比,承间窃发,暧昧摧辱,加於大臣。
公讳钅共,太原祁人也。
昔在元宗之盛,外攘獯戎,内立制度,混一天下,图万世安。
至於军旅征伐,府库赐子,声明羽仪,礼文宪则,莫不懿铄震曜,庞鸿精备。
国用荐费,关於经入,固宜有卓立大才,统集其事。
公当此时,以御史大夫领就兆尹,佩带使印十数焉。
黜幽陟明,考察风俗,地征国赋,均输平准,天子六闲,上林三官,皆总制之。
未央前殿,离宫下苑亦护作焉。
公以典训经之,文法纬之,明察纲之,廉平纪之。
其运也,合变阴阳,有以鼓其动;其密也,至精鬼神,不能窥其隙。
衔策害郡之黠,钤键多门之蠹,裁兆物,计亿事,沛有余力矣;动一节,摇百支,无所窜情矣。
故威检毂下,风清关右,红粟冰纨,露积朽腐。
星精雪驷,外厩填溢,广灵囿之百里,奉祈年之万春。
汉家水衡少府钱四十万至是而过之,俾我巍巍之朝,四海雄富,丕变於今,公之力焉。
入则转移大谋,出则平决群议,天子垂拱於旒,宰臣高枕於庙堂。
时佐辅陈希烈忌公有宰相器,忧在移夺,又杨国忠与公权势相倾,事不两立。
会有凶人邢宰,阴娶奸党於长安里舍中,公以就辅都尉之卒,逮捕悉擒,诏公与廷尉杂理,而希烈洎国忠使法吏以牍背喻风旨於凶首,引公爱弟钅旱连坐。
公具表其状,请自拘於司败,上以罪不相及,犹遣使慰原之,而沈猜罔上者密白而下其书。
旧制,大臣不对理陈冤,天宝十一年四月十三日,奉缨盘水,北面拜跪而自裁,妻子移隶宅於荒服。
呜呼!呖观忧国爱君之臣,忠信未达,而左右所鞫,按成其无状之罪,岂胜言也?则王章、龟错,纳忠汉朝,衣冠﹃於都市,家属徙於合浦。
古人有言曰:「刑罚出於身实难,自他及之,又何害也。
知我者其天乎?」公始以茂才异行,首於策诏,凡四佐王官之邑,七领宪府之命,一至殿省,再迁台郎,大司空大司徒各一,官族德政,燕国公张说已叙於烈祖之碑。
夫人河东郡人人薛氏,存与其荣,殁与其辱,南北万里,流离十年,饮恨余生,以存宗祀。
以大历三年五月,终於某所。
嗣子称:以不天之衅,承覆巢之余,迁逐炎海,幽冤霜露。
家未悔祸,慈亲凶归,主人之艰,无称之比。
永惟先君及难,葬故有阙,泣血忍死,获终哀诚。
以大历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合於中书皇考真宅之次。
仃国许昌公尝感府辟,缅然怀旧,改赠移寝,周於庀丧,有以见京兆知人之明,许昌报德之厚。
衮追叙遗烈,亦门生表墓之礼。
铭曰:
知者谋始,不能知终。
明者察微,昧於数穷。
任我以事,效我以功。
吉凶悔吝,生於其中。
无象无端,茫茫蒙蒙。
伏恨黄垆,孰问苍穹?小君从,松柏来同。
◇太子宾客卢君墓志铭
上於大臣,存殁优礼,若忠厚笃敬,勤劳有勋,则锡以追命之册,延曜秋烈,使之昭也。
大历五年七月癸酉制:故太子宾客卢正已,可赠太子少保。
昔唐虞之际,龙作纳言,咎繇弼刑,其在周汉。
申伯于藩南邦,召公宅师东郊,四皓辅翼太子。
公尝拜蜀郡长史成都尹剑南节度采访等使大理卿刑部侍郎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太子宾客,悉更乎明哲道德,有馨香于前世之臣所任也。
才难不其然与?公之作镇也,元宗自省方复雍,以千官六宫南北军之从,留蜀殆二年矣,而元元给输费苦,以公往典通、义唐安二郡,以理平迁通州刺史七州采访防御使,课最,遂止辇草诏而命之。
翼勤则黜幽,化源以清,则群服庶尹执事之人不欺矣。
纟逖则摄怀,乱略以宁,则蛮夷君长异姓侯王从义矣。
匡困资无,繇赋既平,则鳏寡孤独废疾者知所养矣。
旌德训农,礼让大行,则三老孝悌乡啬夫知所劝矣。
公之议刑也,先帝以天下初定,禁纲疏阔,朝廷郡国,废革旧章,於是草具科条,制《刑录》三卷,以成后代法程,无爽侮,无佚罚矣。
公之居守也,自胡马入洛,三川大残,长乐卫尉,悉无官守,中台文书,尽成灰烬,而白心理大都之中,剽吏夺金,杀人横道,河南尹不能禁。
公以明恕清污俗,以淳和消气,礼新序旧,士庶欣欣,勤懋郎吏,增严屯校,日引月长,四方人大和会,翼翼之颂,复睹於京师矣。
公之调护也,储后方建,迪简首僚,以孝友闲博,通明道术而保奉之,夫大贤济时而不独善,大才当事而不辞难。
凡所任遇,皆以国之艰急,帝所亲信,而在厥服也。
始以经明,四佐大邑,三历京掾,五迁藩镇,三践台郎,一处右辖再兼中宪至於九卿元戎师宾居守小司寇冬官卿。
公字子宽,本讳元裕,以声协上之尊称,时方大用,优诏改锡焉。
曾祖君胄,虢州参军。
王公贞庆,高尚不仕。
烈考履冰,历左补阙。
皆纯古秉哲,本经辅行,德类贤续,以之长世。
公含精於天性之道,用晦於先物之智,洞於学,炳於文。
慈惠而厚,汪汪洵洵,未尝简彝,不校其犯。
禄及疏远,家无长物,在贵居陋,乐而不更。
春秋之飨,仅致君胙,宾客之位,适容宴豆,浆藿未厌於家食,稂莠不充於马饩。
及赐告得谢,安车东归,天子老臣,优游惠养,早达元理,迨兹逾深。
追赠之年,二月既望,疾甚。
不弛冠带,安坐超然越二十一日甲申,薨於东都循善里之私第,寿七十有九。
夫人荥阳郡郑氏,礼仪风教,乡族宗焉。
澹忘物迁,静与贞会,公一其好尚,偕其贵寿,亦古人之所难并也。
公薨之前祀八月七日弹簧,年六十有五,权厝於新安县龙涧原,近先茔也。
将而定圹有伏泉,改卜靳坞北里重冈之阳吉,六年二月己酉乃葬,是以缓。
嗣子前秘书郎兼监察御史翰,一身主祀,泣尽形遗,亲友所忧,言之感涕。
永惟先公夫人,尝有升堂之拜,纂扬风烈,非小子而谁?铭曰:
五侯九伯,太公征之。
大略龙,桓公受之。
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前人光明,我公昭之。
天子作师,我公师之。
懿德显猷,永世则之。
◇叔父故礼部员外郎墓志铭
鲁有先大夫,其言立於世,《春秋》谓之不朽,儒有今世行之,后世以成楷则,君子之道,不患时之不逢,患其道之不显。
故贤哲所以启正宗教,盖风於人伦,垂之无穷者矣。
宾客讳无名,字某,河内温人也。
会祖渠州咸安令讳绪,王父杞王司马讳毅,皇考庆王文学讳楚,咸以清明粹和,高爽显融,经术可以致公卿,道德可以居师傅,所不至者,时之未会欤!府君即文学之第三子也,伯仲汉季,嗣世清德,鸿藻振古,休声动时,每至征贤良,举秀才,一门擅科,半於天下。
既冠,进士擢第,其年拔萃登科,补益州新都尉。
开元十年举文藻宏丽,遂上陈皇王之盛,下借周汉之谕,稽以《洪范》、《九畴》,天人之统,灾变之异,高言体大,久而可验,如贾生之论汉也。
与孙逖同入第二等,擢县尉。
宇文融宠幸用事,总领计簿,地有不书登下之数者,按而籍之。
乃明割利言,辞义激切,闻列於二府,竟还其令,忘已忏权,风节独立。
秩满,判入第三等。
自周隋已来,选部率以书判取士,海内之所称服者,二百年间,数人而已,又居其最焉。
复以常资授万年尉,戢鸾之资,搏鸷之用,得不夭其性而丧其真欤?然亦笔无疑牍,庭绝留讼,昊天这荐祸於我家也。
庐於外壤,负植封树,哀过而阳和变惨,感达而猛兽来驯。
常伯卿尹,四方高士,麻吊於郊者,匪朝夕而间焉,莫不竦叹而希慕也。
及礼既外除,称疾而不起,朝廷方待以议郎博士。
辞而求邑,除潞州止党令,恬淡推诚,薰然而化矣,故老歌咏,洋洋至今。
入拜起居舍人,搜遗求实,典册大备,撰《开元注记》三十卷,藏在太史。
除屯田员外郎,未几转礼部。
时天宝改元,符瑞纷委,郡国所献,月有千计,公卿称贺,日奏数章总裁实难,当皆丽。
元宗每赏异,因命女史传写,时省览焉。
方将擢居紫垣,专统大诰,斯文既丧,成命中止。
以天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薨於四就宣赐里之私第,享年五十有六。
故事中书舍人非宠终之职,上以心许久矣,特赠此官,朝之殊典也。
以明年正月,权厝於少陵之东,至上元广德之间。
以长子官在清近,加赠工部侍郎太子宾客。
夫人博陵郡夫人崔氏,徽闲有德,明顺合礼逮事舅姑,尝佐明祀,归我不永,方春即冥。
开元十七年,终於京师,年二十五,窆于见子陵。
生长子侍御史著,不幸早世。
继夫人宏农县太君杨氏,大历九年三月乙卯,弃背於所封之邑,其年七月己酉,安厝於细柳原。
自庙见至於终堂,三十九载,宜家之懿范,教子之明训,睦亲之令德,并载於己酉之铭。
生次子宏农县令曾,叔子大理评事普,季子渭南县尉鲁,永惟累世来迁,仅二百年,封域连冈昭穆相对,礼不忘本,时又协吉。
以大历十年十月庚午,迁於宏农太君之茔,博陵夫人同合焉。
夫敌已则不厌,以子则咸贵,若冢嗣既残於中年,元室不归於先寝,岂成兄之志也。
所以同异均爱,前后相从,亦承家之顺也。
孝礼则然,询义惟允,君子韪之,诸孤不天,幼夺严训,志以苦立,学以慈成,克自修洁。
所承罔坠,亦既成人,重集大衅,思养於下,不欲具生,血尽而形遗者,顾礼而终事也。
於戏!天德於我叔父,以扶济儒元之道。
元精委其和,太古合其淳,德之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知终终之可与存,恬然而虚,寂然而通,识之达也。
五礼之宗。
六乐之奥,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儒之博也。
包括群有,陶融象外,烛日月之光华,连星汉之昭回,文之雄也。
若因亲立爱,则恭友过乎悌,引进极乎慈;奉先追孝,则怵惕於时感,齐明平夙兴。
靖於位而不以善矜,俭於家而不以菲废,先哲之休风遐烈,未尝不蹈其域崦冥其会也。
若处之於舜代,则肩八元以论道;升之於孔门,则通四科而邻圣。
而位止於上士,教沦於衰俗,岂苍生之不幸耶,元风之殆绝耶?衮积衅少孤,恭承悯覆,躬诲无倦,常至夜分。
性愚难移,犹期日就,外傅不得专也,诸子不得视也。
获渐庶几,实赖慈奖,恩未上报,祸已先锺。
远慕何申?有怀靡及,所践之职,昔所弥纶。
顾瞻庭除,出入哀惧微微小子,夙夜上惭。
迁神甫临,省护摧绝,哀以传实,不敢假词。
铭曰:厥初茫茫,辅轩致皇,至我义信,即官於常。
开国长罗,惟右将军,奄受高阳,惟光禄勋。
天水,谥曰贞道,赫赫黄黄,魏之元老。
乃生司徒,启佑周邦,践华却齐,实建麾幢。
戏上赐田,自温而迁迨兹十叶,松柏芊芊。
穆处其后,昭列其前,哀词具石,永世不骞。
◇赠婕好董氏墓志铭
惟唐至德元年岁在癸卯十二月二日,美人河内董氏终於阙乡县之另馆,春秋一十有八。
呜呼哀哉!美人茧质幽,闲,茹华婉丽,出自汉皋之曲,降於巫峡之阳,柳絮题诗,椒花献颂,德行自成於天性,艺能岂假於师资。
既彰绝代之姿,雅叶良家之选,瑶台入宠,金屋流芳,映月幌而方娥,上星楼而比婺,恩多不恃,顾重无矜。
让以同车,恭而避寝,紫庭著美,彤管旌贤。
属彩仗巡游,花钿侍从,方执巾於上陌,忽蒙被於离宫。
天道如何?泉扃已矣。
圣上顾怀淑慎,言念恩情,悲遽夭於先春,叹长归於永夜。
追加班女之秩,式慰卫儿之魂。
以某年月日,葬於某原,礼也。
乃命侍臣,纪於贞石。
铭曰:
二九之年,丽容嫣然。
春风转蕙,秋水开莲。
浣纱选貌,纳袂求贤。
承恩玉殿,待宴琼筵。
光阴不借,神道何偏。
椒房爱促,蒿里悲缠。
婕妤宠赠,女史芳传。
凡凤城外,黑龙水边。
呜呼此地,永闭神仙。
◇凉王妃张氏墓志铭
古之贤妃,四德六行。
则在女史,彤管记言。
纳聘入於天宫,仪刑光於帝阃。
休有懿范,殁而可称。
凉王妃张氏,族茂清河之原,家承七叶之盛,绂冕断代,勋华袭门。
会祖守贞,皇朝游骑将军左卫中郎将罗国公,食实封三百户,职雄戴,绩茂分茅。
祖光庭,皇朝中散大夫卫尉少卿,位亚八屯,荣参九列。
父安仁,皇朝正议大夫泾王府长史,曳裾上邸,托乘西园。
俱借书证喧砺之封,克承阀阅之后。
妃早习诗礼,式遵教义,令德令仪,有要有伦,既当八月之期,允叶良家之选。
天宝八载,纳为凉王妃,懿范徽音,韶妍婉顺,恭勤朱邸,俨属丹宵。
友其琴瑟,奉以家室,瞻雁池之阅水,嗟驷隙之末光,以广德二年五月十三日,终於上都之内邸,春秋三十七,旋以其年十月六日,迁窆於某原,礼也。
凉王倚叹兰台,伤神桂苑,梧桐半落,鸾凤,孤飞,永逝不追。
嗒然增欷。
诏葬备礼,哀荣饰终,笳箫在辰,旒启路。
嗣子保定郡王仕,攀号孺慕,惟切蓼莪,志於幽泉,铭以贞石。
虑佳城之白日,识陇树之青松。
铭曰:清河之邑兮地惟古贝,毓粹华宗兮贤妃诞载。
柔顺内积,言容外彰,谋兹淑德,辅佐贤王。
芳年忽驰,大暮何速?积善虚应兮时长运促,空余懿范兮刻在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