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5部 卷四百十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5部 卷四百十九 董诰等 纂修

◎常衮"十"

◇故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扶风郡王赠司徒马公神道碑铭

皇帝使常侍以故征西扶风郡王臣功行之录,诏门下侍郎平章事臣衮曰:「古诸侯大夫,计功称伐,书於太常,勒之彝器。

德勋高故其文懿,事业实,故其言远,有国之大经也。

纳忠於王室,岂裒纪之礼阙欤?宜文其颂声,以昭示承休於丰碑焉。

」臣谨按司勋之戎籍,史官之年表,而叙之云:圣人稽黄虞之道,以武功文德,统御天下,赫赫明明,罔不率俾。

唯犬戎自擅,寇於我西土,而犹怀以威德,久而浸骄。

时乃大稽命将,考之令典,惟三年夏六月,庶邦百辟,洎侯王列将,咸会於明廷,乃大诰於尔在位,有能兴我西师,佥曰哉。

是用诏以鹰扬之命,於夏有鸾周戈之赐。

公拜手稽首,不敢辞难,遂帅师朝那,弭节泾流,恢耀武威,以临於戎狄。

既至,乃以戎服立於军门之外,奉攵天子之威命,而训於将军列校六正五吏三军之大夫曰:「惟昔盛明,必有忧难,其在殷高宗也,有鬼方之征,其在周文祖也,有昆夷之患。

秦以安定北地戎狄内侮,汉以金城陇西氏羌入寇,故遣率以守卫中国,修战而高尚武力。

国家道德盛於殷周,甲兵雄於泰汉,亦有边患,尚劳睿谋,则疆臣之罪也,将何以塞责?誓将上奉神武之算,下凭戎士之力,鼓行而前,殄歼群慝。

」词情抗厉,风动色,於是举军法以誓之,令简而一,众畏而服,虽老将,闻而悚然。

乃周览其山川,以备其战守。

有若犀兕其威,ァ《豸干》其勇,屹立而不动者,持重之将统焉,御於水硖之冲。

蒙轮超乘,缦胡突鬓耽盼而横奋者,雄毅之将董焉,捍於瓦亭之阴。

轻轩飞翰,阗阗桓桓,隶於射声校尉,以出松谷。

百夫之特,万人之敌,属於车师后部,以殿铜城。

火渠门之旗,舒於大回川;雷密须这鼓,殷於都庐山。

周之以木樵校联,布之以简石渠答,部勒既定,天地肃然。

遂使魁健气索,猛鸷魂骇,却略引去,不敢近塞。

故八年之间,再寇而已。

此皆亲禀睿略,协用武经,前后献功,悉如宸旨。

方将大复流沙,远收故地,夺我良将,罔卒西事,以大历十一年月日,薨於戎府,春秋五十六。

天子废朝而叹曰:「安得雄边威敌之臣如扶风乎?」遣中命以迎丧,顾近侍而流涕。

其至第也,百官会吊;其遣奠也,五校启行;以车马,含有贝玉,所以裒大勋也。

初公自二庭统甲士三千,赴凤翔行在,遂陈来胡之策。

先皇帝奇之曰:「吾无忧於东方也。

」遂战青渠阵沣水,收二陕,复三川;卫南以百骑破五千,河阳以一旅摧十万。

史朝义悉师自将,大战邙山,国家以天下劲兵,夹攻未动,公独率所部,不阵而驰。

偃旗先登,阚如虎,斗酣披靡,横贯而出,回戈奋击,虏阵始破,交突数合,轰然大溃。

时副元帅太尉光弼壮之曰:「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雄捷之若此。

」每有征伐大计,悉咨访焉,斯亦群帅之杰。

既而移军右辅疾援河西,固已离之心,存将弃之地。

及闻仆固怀恩之变,即日旋师,万类千群,延蔓山谷,轻行转斗,虏杀而归。

届於岐都,寇已四合,公乃持满外向,坌入悬门,未及解甲,背城出战。

戎师北走,数骑前追,眦血横洒,朱殷金甲,呙戟而坠,应弦而倒者,数千万人,可谓三军之绝也。

至於理郑国,抚颍封,化郇,宁上郡戏於藩职,惠於长人。

劳徕流庸,赡恤孤老,缣综绵纩,工於织。

入而有制,故《大东》之刺不作,禾麻菽麦,业於播艺,用之有节,故自北之化可怀,此又列郡之率化也。

公字某,扶风人也。

自秦汉至於国朝,公卿大将军通侯二千石,踵武王室,休有烈光。

曾祖昭,朝散大夫新丰县令。

祖正会,右威卫将军扶风郡公赠光禄卿。

父晟,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赠太子少保。

忠孝在门,文武继代,宦婚之盛,士族有耀。

惟公勋胄华茂,雄姿高爽,少有四方之志,以才气自任,摆落凡格,不婴细微,故弋猎畋渔,啸咤川泽。

年二十,读《伏波传》,至「大丈夫当於边野以马革裹尸而还」,慨然崦叹曰:「岂使吾祖勋业,坠於地乎?」由是忾愤边戎,徘徊孤剑,遂西至绝域,以奇功累授裨将。

历金吾将军殿中监太保御史中丞,迁御史大夫,领北庭行军使州刺史,加工部尚书节制泾原,以郑颍二州隶之。

寻拜右仆身右省事,阶至仪同,进封异姓。

副军以降,略而不书。

以英明之识,遇圣明之运,故得竭其智谋,极其任过,抗大节以激危难,摅洪仁以庇伤残。

公之理军也,以穰苴《兵法》、《孙子》十三篇,先以正合,终以奇胜,闻廓深邃,应变无端。

与之安,与之危,故可合不可离。

同其败,同其成,故乐死不乐生。

至於木罂济河、登山拔帜、解鞍而卧、鞭马而驰,兼之有余,亦不差异。

尝以家财二百万赡三军,与其散已食於行伍,陈赐金於廊庑,何相去之远哉!公之事君也,奉之以实,纳之以忠,造膝前筹,词理明顺,检身无过,恭谨畏慎。

禄赐所加,则受小辞大,任使所及,则履险让夷。

以忠材而亲重,有降侯之遇也;以简质而倚爱,有吴汉之信也。

所谓国之神将,朝之荩臣,终庆於家,永於福祚,钟石享於祖考,带砺传於子孙,宜哉。

嗣子旰等,重族之盛,隶业承家,哀哀执丧,痛结天壤。

万家葬地,能诫昔贤,十里邱封,亦非遗志。

获承君命,钦率朝经,请谥嘉名,谓之合礼。

铭曰:

峨峨雍城,积高气灵。

气主金行,良将乃生。

琅琅司徒,雄略纵横。

耽耽其视,震震厥声。

四方静难,二纪操兵。

初奋厥武,车师戎府。

铁马蛇矛,大黄白羽。

天山瀚海,喷薄风雨。

骁骑三千,披荆竭主。

从我抚军,击胡灭虏。

回戈凉野,解敌岐下。

烈烈英风,横飞西土。

遂佩珩璜,分雄戟。

宠临方镇,乃蔚乃赫。

洪棱遐振,虏气外折。

惠化滂流,人心内结。

昆夷先零,白旆至泾。

受算宸,朱旗抚征。

密阴前塞,义渠故城。

邱峦陵谷,远近相属。

澶漫倾合,纡余回复。

野战高秋,金羁驰逐。

左挥右射,虎捷神速。

番渠愕视,百姓推伏。

国於扶风,祚尔嘉庸。

位长庶僚,雁行三公。

王用蕃锡,我有鼓钟。

叔父昆弟,燕私邕邕。

功成身殁,宠厚厥终。

周汉二宣,皆有劳臣。

北征西讨,出车辚辚。

今我司徒,实同厥勋。

勋在王室,光昭后昆。

◇承天皇帝哀册文

维大历十三年岁在戊午四月丁未朔六日庚子,故齐王谥曰承天皇帝,兴信公主季女谥曰恭顺皇后。

初天宝十五载,会有国难,王首建大议,扈先帝於朔陲,以其年八月,薨於行在,某年某月,追封齐王。

今上亲亲念切,册赠大号,以大历十三年六月,迁座於咸阳。

银传曙,金根在驭,出仙禁兮逶迤,指横桥兮西去。

乃诏礼仪使工部尚书祖奠於行宫,礼也。

圣慈友爱,痛结天伦,爰命作册,授之儒臣。

其词曰:

天祚我唐,帝系其昌。

鸿明皇皇,子孙保光。

长发其祥,倬生贤王。

英华外扬,五色含章。

聪敏明粹,孝友纯至。

文丽春华,神清颢气。

所全者德,不有其贵。

昔在开元,锡羡其蕃。

储后爱子,天皇弄孙。

胜衣趋拜,启东藩。

山委庆赍,云翔渥恩。

紫殿丹台兮相属,临洞兮沈沈。

联日光以金支,炜芳萼於瑶林。

甲观宴兮承颜数,寝门侍兮钟爱深。

既闲详於占对,亦自守於冲退。

忘外事之婴拂,服前言之箴诲。

谓难娱之未更,何艰否之相会。

雷遘屯,关洛阳尘。

乘舆南幸,定议北巡。

上戴君父,协於天人。

中兴之业,实赖经纶。

如何上元,不假之年?丹误金鼎,尊空玳筵。

轸於震恸,泽漏重泉。

东负苍海,锡其土田。

顾谋始之言博,谓饰终之恩薄。

崇章大号,自我天作。

赐梁国之旌旗,用鲁侯之礼乐。

备物宫庭,巍巍宠灵。

宝符玉牒,照曜青莹。

仙轻帝仪,上升紫冥。

邦媛之妹,妇道不逾。

遽辞金屋,久闭珠襦。

锡以象服,合於鲋隅。

呜呼哀哉!出国门兮苍山转,辞白日兮长安远。

惊飙落於桂宫,零露г於兰坂。

建翠凤兮葳蕤,瞻辂马兮迟迟。

寿宫闭兮与天毕,玉座深兮无晓时。

嫔嫱俨兮侍新寝,凫雁游兮非故池。

戢神辉之杳霭,结吾君之着思。

唯鸿勋之不泯,涉然终古兮同斯。

◇贞懿皇后哀册文

维大历十年岁在乙卯十月辛酉朔六日丙寅,贵妃独孤氏薨,粤明日,追谥曰贞懿皇后,殡於内殿之西阶。

十三年十月癸酉,乃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常衮持节册命,以其月二十五日丁酉,迁座於庄陵。

礼也。

素纱列位,黼周庭,略升玉缀,轩珠檑。

皇帝悼鸾掖以追怀,感麟趾而增恸,备百礼以殷遣,命六宫而哀送。

宗祝荐告,司仪降收,爰诏侍臣,纪垂鸿休。

其辞曰:

祚祉悠久,宠灵诞受。

元魏戚藩,周隋帝后。

五侯迭兴,七贵居右。

肇启皇运,光膺文母。

缵女是因,以纲大伦。

生知阴教,育我蒸人。

瑞云呈彩,瑶星降神。

聪明睿知,婉丽贞仁。

惟昔天监,搜求才淑。

龙德在田,葛覃于谷。

周姜胥宇,汉后推毂。

王业惟艰,嫔风已穆。

继文传圣,嗣征克令。

不曜其光,乃终有庆。

祗奉园寝,肃恭灵命。

越在哀茕,聿追孝敬。

文纤丝组,朱绿元黄。

上供祭服,以祀明堂。

法度有节,不待珩璜。

篇训之制,自盈缣缃。

叙我邦族,风於天下。

始於忧勤,协成王化。

慈厚诸女,宠临下嫁。

登进贤才,劳谦日夜。

服绘示俭,脱簪申诫。

访问后言,宴游夙退。

内和群娣,动有矜诲。

外睦诸亲,泣辞封拜。

阙翟有日,亲蚕俟时。

忽归清汉,言复方祗。

万乘悼怀,群臣慕思。

玉衣追庆,金钿同仪。

呜呼哀哉!去昭阳兮然,乘云驾兮何在?人代宛兮如旧,炎凉倏兮已改。

翠葆森以成列,素旗俨而相待。

言从王兆之贞,永瑶华之彩。

别长秋之西苑,过望春兮南登。

招帝子於北渚,从母后於东陵。

下土清兮动金翠,外无像兮中有冯。

合萧挽以攒咽,结雨之凄凝。

吾君感於幽期,俯层亭而望思。

惨嫔媛以延伫,极容衡以尽时。

摇巾袂兮远诀,隔轩槛兮群悲。

不复见兮回御辇,伤如何兮轸睿慈。

下兰皋兮背芷阳,旌悠悠兮野苍苍。

带白花兮掩泪,衣元分兮断肠。

当盛明兮共乐,忽幽处兮独伤。

去故廷兮日远,即新宫兮夜长。

衤遂无文绣之饰,器无珠贝之藏。

盖自我之立制,刑有国之大方。

呜呼哀哉!见送往之空归,叹终焉之如此。

方士神兮是与非,甘泉画兮疑复似。

遗音在於玉,陈迹留於金。

献万寿兮无期,存二南之余美。

呜呼哀哉!

◇册谥承天皇帝文

维大历四年岁次己酉五月甲辰朔十二日乙卯,皇帝遗使某官某乙持节册命曰:於戏!稽於古典,考於谥法,戚藩升号,礼或阙文。

爰自先朝,特追尊谥,盖以长而教顺,岂私亲而立制?合之殊礼,允属元勋,天下至公,不可废也。

尔故齐王某,庆禀霄极,气陶元和,孝彰纯行。

忠表令德,学师申穆,文友徐陈,"阙"东平之诏,尤推达礼,辨南阳之牍,可谓知微,静而有谋,敏亦能断。

往以王室多故,翠华西巡,缅怀家邦,首建大义。

上戴君父,绍开中兴,会五原之兵车,复四海之疆宇。

懋此征烈,屈於流运,爱深同气,痛结中肠。

顷虽裒扬犹未佥允,言念经启之功,载加饰终之数。

爰革旧典,追崇大名,是用册王曰承天皇帝,改置园邑,从飨清庙。

赠以黄屋左纛,龙九旒,必备王者之仪,用极送哀之礼。

庶荣厚穸,有歉於怀,呜呼明灵,尚服休命。

◇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太傅信王墓志铭昔周以仁厚这化,睦於宗戚,而武王之弟,有国者三,无官者五。

汉家虽皇子毕王,而犹各守疆土,不在京师。

我唐以孝理万国,周亲并建,至凶宗仪制益重,宠以留邸,罪其归藩,大第连乎北宫,高台接乎双阙。

今旧典不易,特恩有加,所以广亲亲之道,洽骨肉之爱也。

王讳皇,字某。

元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第某子也,母曰卢贤妃。

性与其贞,气合於纯,君亲之际止於孝,伯仲之间止於弟,重以师傅之教,资其贤淑之能,实大雅之明哲,高阳之恭懿也。

在开元时,则帝子之宠,紫殿温清,彤庭趋拜,凤姿秀发,麟趾光华,祚於海邦,藩我王室。

在至德时,则皇弟之贵驷马之迎,深於友爱三雍之献,益用亲礼。

故《诗》有行苇勿践,所以昭忠厚也。

我皇既受命,则叔父之尊,安平望高,淮南属长。

其朝会也,不在赞拜之列;其宴私了,特加寿觞之敬。

故《书》有分玉展亲,所以美敦叙也。

至於缘池朱阁,素月清风,兄弟俱来,子孙列侍。

偃蹇丛桂,淹留芳草,内饔分膳,赐药在庭。

杳然蓬瀛之外,自适天人之乐,斯非圣君尊宠之所尚,贤王福履之所宜也。

以大历九年十月庚午,寝疾薨於上京,春秋五十。

皇帝设位哀恸,辍朝三日。

乃命中贵人襄事於内邸,宗室属籍,哭於外次。

既殡,又诏司仪备物,典策追谥,命太傅光禄勋持节吊祭,京兆尹监护丧事,以其年十一月庚申,葬於细柳原。

妃范阳卢氏焉。

礼也。

嗣子某郡王某官某乙等,孝极其至,丧如不胜。

故事藩王墓铭,别诏论误,微臣惶恐,谨而志之。

词曰:

玉瓒黄流,文祖受命。

金玺缘绶,贤王分庆。

惟此贤王,令德孝恭。

尊事天子,翼翼邕邕。

天子敬异,优其惕与。

大辂之,元衮及黼。

如何不永,谁察谁补?葬我叔父,於渭之傍。

晓下兰坂,夕临芷阳。

百官会送,五校启行。

鼓吹凄咽,郊原凄凉。

御津门外,远睇连冈。

怀德增恸,回舆更伤。

◇奉天皇帝长子新平郡王墓志铭

维永泰元年岁次乙巳二月十七日,新平郡王薨於西京之内邸,春秋四十一。

粤以其年五月七日,迁窆於万年县黾川乡细柳原。

礼也。

王讳严,字伯庄。

睿宗之会孙,元宗之孙,奉天皇帝之长子也。

幼而温良,夙乃硕茂,动皆执礼,言必称诗。

皇孙之中,德行推美,周邦右戚,汉典开封。

代继让王之尊,亲承太伯之嗣,先朝友爱,奕叶追崇。

常佳南楚之风,每玩西园之月,仁者不寿,遘疾而终。

皇上轸棠棣之悲,怀雁行之惨,辍朝震悼,义切天伦。

燕隧云封,黾占从吉,俄辞旧邸,言向佳城。

近灞陵这高原,当细柳之吉地,丹将引,元甲启行。

器备饰终,礼有异等,嗣子年在童幼,执丧而哀。

诏葬之仪,悲深先远,丰碑之窆,词在刊铭。

铭曰:

文昭武穆,天孙帝子。

好古推贤,乐善归美。

亲承太伯,业继贤王。

汉屏斯重,周卿有光。

有阅於水,夜迁於壑。

长坂兰摧,小山桂落。

细柳之地,灞陵之川。

泉扃一闭,幽隧千年。

◇信王第七了赠太常卿邺国公墓志铭

维永泰元年岁在乙巳四月壬戌朔十一日壬申,有唐信王第七子俦终於西京之内邸,春秋一十有八。

呜呼哀哉!诏赠太常卿,粤翌日,追封邺国公,以其年五月三十日,葬於细柳原。

礼也。

公系承霄极,庆袭藩维,忠录立身,孝恭成性。

早联华於武穆,能有裕於文孙,令范韶闲,良才美秀。

敦以友悌,绝其交游,器适四科,术通六艺。

宏此素尚,畅於黄中,宜其寿昌,胡不秀实?方固盘石,遽凋本枝,皇上义切友于,情深悼往。

睦亲轸念,怀德增悲宠赠太常卿,特优恒数。

仍锡苴茅之命,用追棣萼之荣,日月有时,卜云其吉。

送终灞岸,载恸津门,爰命侍臣,碑刊贞石。

铭曰:

元宗之孙,信王之子。

性与聪悟,天姿韶美。

始能趋拜,好即异幼冲。

观书鲁璧,习乐雍宫。

韫此器能,方期光大。

一朝短折,万事冥昧。

皇恩宠赠,友爱惟深。

幽扃永闭,长夜沈沈。

◇华州刺史李公墓志铭

天垂将星,著在三象,国有武柄,宁於四方。

授钺其难,止戈斯重,定封豕长蛇之孽,致攀龙附凤之功。

朱戟在门,黄金横带,命掌师旅,化成公侯。

时有国公其人也。

公讳怀让,字某,盖汉将军陵之后。

自五将失道,家留陇山,千年於兹。

因引贵族,戎帐之下,华风在焉,奕叶相乘,久雄朔北,本枝必复,终茂珑西公,则成纪人也。

曾祖广,壮武将军右武卫将军。

祖忠,云麾将军左金吾大将军,赠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卿。

父俱,定远将军右骁卫将军,赠银青光禄大夫秦府都督。

积其勋望,休有令名,上将虎答,延於三代。

列卿犀节,荣及九原,后嗣其昌,吾门益大。

公生於陕右,少以勇闻,重悬弧四方之事,有长剑三军之志。

去病筹略,不学兵书,贾逵儿童,即陈部伍。

人许封侯之相,时归拜将之望,以安危为已任,取富贵於掌上,一日千里,岂徒然哉?以良家子选羽林郎,骑射绝伦,材官入侍,射熊旧馆,戏马前台,百步应弦,两骖如舞。

便蕃左右,趋奉阶闼,宅侯笃慎,汉帝裒嘉。

属皇室艰难,王师巡狩,侍执羁鞫,扈陪惊舆。

节见时危,捧六龙於岐下;口陈天命,从五马於回中。

披荆榛而执殳,冒风雨而持盖,中原行在,实掌禁戎。

领护钩陈,典司环列,出入警跸,肃清陬。

羽卫甚严,军容益振,夜合枪累,晓开旌门。

拥嘉气於月营,横大风於天仗,始自灵武,至於扶风,险阻屯蒙,未尝离上。

削平休泰,终契兴王,从收军师首列勋旧。

於是出镇左辅建牙近关,扼天下之枢,走山东之盗。

三秦巨防,万里长城,辟屯田於斥卤,强士马於抚弊。

仁以理军,不闻半菽,知能料敌,岂在前茅。

兼收人御众之才,得忧国奉公之礼,竹符兼剖,钤阁长闲,百城歌之,政有经矣。

公始自一命,骤更显秩,举其大者,不可备书。

历临彰府折卫射生供奉,后以佐命功特授镇国大将军左羽林军大将军知左神武军事,加特进兼鸿胪卿左神武军大将军,封国公,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充涅关镇国军使同华等州节度使华州刺史,又兼御史中丞试殿中丞,寻拜御史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并兼旧务。

云从龙,风从虎,以雄毅之略,遇圣明之主。

事与时并,名与功偕,位极文武,权分中外,勋书甲令,象列台。

大丈夫特达,有如此者,不知者寿,谓之何哉?广德元年九月三日,薨於华州军府,春秋若干。

天子闻之,辍朝兴叹,特优命数,宠赠司空。

诏发青车,即日迎柩,列辟卿士,咸会丧焉。

赠赙衤遂含,有加故事,京兆尹监护,内谒者致以词,即以其年十月四日,陪葬建陵,旌勋臣也。

将军卤薄,司空法驾,钲车介士,前后鼓吹。

观者称荣,懦夫增气,百官临吊,毕集孔光之门;五校送丧,直至邓宏之墓。

君臣之义,厚莫重焉。

有子四人,前光禄少卿林光等,孝因天性,哀过《礼》经,克绍臧孙之后,咸称文氏之子。

史臣奉诏,谨而志之。

铭曰:

有唐上将,佐命通侯。

降神太白,禀气清秋。

弓落飞雁,剑衔斗牛。

少年戴,上陌鸣驺。

绣衣朱衤暴,越戟吴钩。

入随夜警,出从春。

运属艰难,谋参缔构。

善行无迹,大勇不斗。

三辅功名,五原恩旧。

家荣鼎食,庙列金奏。

翠羽在庭,紫骝填厩,宠私之盛,谁出其右。

命所不兴,人之云亡。

万乘震悼,三军悲凉。

谒者归,群公会丧。

特陪元斗,永黄肠。

礼优同等,恩茂旧章。

碑题虫篆,用纪龙骧。

◇滑州匡城县令杨君墓志铭

尝读《东观汉记》,至杨公四世太尉,咸有清德,泱泱乎邹鲁之风,尽在丞相府矣。

百有余年,论道王室,宜哉。

自后卿大夫洎二千石,史不绝书,以及於公。

公讳灵﹀,字灵﹀,宏农华阴人也。

高祖兵部尚书高都公尚希,尚希生宜州别驾丹川公寿,寿生司农少卿征,征生正议在夫汉州金堂县令务道。

光昭先君之懿范,其有后於关西乎?公金堂第二子也。

幼以五经上第,参卿博陵,贰职乌,孙楚长揖。

桓谭不乐,一录州事,会稽称之,再领县尹,自范至匡,化行卫濮,公易直子谅之心根於始矣。

加以好学,止於荩棺,德行孝悌,温良博爱。

故宗族称其仁,朋友称其信,乡党称其敬,盖君子之道欤!及长从吏,以宽服人,官刑不行,职事益办。

及与之邑,亦克用义,和气充塞於百里,颂声洋洋乎至今,其良吏之政欤!赤绂在股,下大夫事,知止足之分,有终焉之志。

悬车告老,饰巾待期,浮身世,脱屣轩冕。

追先生於彭泽,继征士於太邱,斯达者之流欤!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寝疾於匡城县归休之私第,春秋七十有三。

属贼臣以山东叛,乃公殁之明日也。

且告车来甚众,允子少,殡故有阙,在邑南鄙,於堂西序,启足牖下,土周於身。

十年於兹,百战之所,折楝余烬,荒坟茂草。

柱下史能季武,公之嘉客,衮之姻友,广德元年夏四月,本诣河外,假道於匡,访郗公之旧邑,归戴侯於故里,以其年十月一日,合少陵原,礼也。

夫人河东县君薛氏,妇道母仪,六姻取则。

于我归处,「葛之覃兮」,及公而终,木已拱矣。

子环在外,不及主丧,其谁尸之?曰有三女。

无天何戴,无地何履?誓合泉壤,感通神明。

终还营邱,竟同防墓,空悲蔡女之孝,有愧潘郎之词。

铭曰:夫物芸芸,各复其根,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少陵古原,京兆新阡,匡城夫人,河东小君。

同居此地,岂恨重泉?志於方石,庸有贤人。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