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柳浑
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襄州人。
天宝初进士,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
召拜监察御史,除殿中侍御史。
大历中累迁尚书右丞。
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请禁田季羔货宅奏
故尚书左丞田季羔,公忠正直,先朝名臣。
其祖父皆以孝行旌表门闾,京城隋朝旧第,季羔一家而已。
今被堂侄伯强进状,请货宅召市人马,以讨吐蕃。
一开此门,恐滋不逞。
讨贼自有国计,岂资侥幸之徒?且毁弃义门,亏损风教。
望少责罚,亦可惩劝。
◎柳识识字方明,代宗朝官左拾遗。
◇为润州太守贺赦表
臣某言:臣闻元气氤氲,生成道达;圣王教化,恩煦流行。
自昔仁寿之时,皆同宽大之典。
伏见五月二十九日恩制,昭洗庶狱,廓清万,亿兆欣戴,人神叶心。
臣某中贺。
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体元立极,至德提运,俗阜和平之理,天垂景福之祥。
故得年谷大丰,五兵不用,仓廪既实,礼义兴行。
此以道合"一作洽"羲轩,功格天地。
陛下圣德之至,劳谦恤隐,犹虑淳风未溥,罹咎或多,务宽典刑,以广覆载。
当一阴始生,盛阳用事,言念冒犯惨酷,幽闭囹圄,降元猷涣汗之恩,赞朱明长养之气,而使省躬者自新有路,怀生者得遂其情。
枯朽重沐阳和,烟助为喜色,元元感戴,皆见圣明,"一作慈"。
遇此昌时,生灵何幸?臣忝庶职字人,不任忭舞欣跃之至。
◇草堂记海昏县东北一二里有澄陂。
永泰初,检校左司郎中兰陵萧公置草堂於陂上,偶然疏凿,从其易也。
虚楹东向,清旷十里,傍有古树密竹,一如篱落。
澄漪风篁,终日不厌,非出非处,优游中道,於兹三年矣。
柴条为门,蔬圃取给,怡愉色充,止足於斯。
士君子皆仰其清达也,清而多爱,达而弥约。
曩昔持宪,仁德恤刑,进退之道,道皆可劝。
予学史者也,得而纪述,思简予天下之士。
往岁天子自凤翔归於上都,大兵之后,秦人陷法抵冒者众,疑似诖误者倍之。
皇纲初振,国典未一,公职在畿甸,位卑才露,京尹器之,委以决狱,惟刑之恤,上简帝心。
向三年,迁以持宪,历台三院,折狱如初,或如丝棼,因我绳直,盖亦多矣。
不其才难,未止於此。
当此之时,寇逆虽却,而犹金方播气,事多阴胜。
公仁勇中发,忘危与众,前后按乎?旧狱,察色见情,疑似当刑,口伏心怨,果断出之者数百人。
去其智是饰非,盘根难状,为无辜之害者,亦十数人。
持宪如此,仁乎至哉!向使生全爱养之心,不备乎?阴阳运用之才,则视人残伤,空叹息而已,焉能密网之中,多所济活?昔人有生全之功,高门待封者,欲人行之,所以彰其善意也;知止足者,委顺志之,所以晦其善也。
其意不同,同归於德;其德虽异,观各有宜。
《诗》曰:「恺悌君子,人之父母。
」此之谓也。
予家於修江之上十年矣。
兹地阻远,兵戈不至,而犹日见乎罢人货鬻之怨,时闻乎豺狼凌肆之残。
春对乎凄风苦雨之音,秋经乎炎燠札瘥之气。
又见野有此,当益感叹而已。
大历二年正月七日,左拾遗柳识述。
◇新修四皓庙记
国之所以病者,在乎名分差,赏罚谬,贱妨贵,孽代宗,河决树颠,可拱而俟。
夫圣人作则,必建皇极,叙彝伦,植礼为务,坦顺为路,使尊有定位,下无觎心。
《春秋》垂子贵母贵之文、年钧德钧之说,侄娣审於左右,文质殊其后先。
等威著明,条贯纤悉,选师保以教之,设疑丞而辅之。
春诵夏弦,一物三善。
故刑於寡妻,文王之所以正家道也;抗法伯禽,周公之所以致颂声也。
昔申后黜而小弁赋,子朝宠而王室乱。
献公从筮,晋祀如纟延,楚建遇谗,芊姓累棋。
列於格言,垂作殷鉴。
汉高皇帝提三尺剑,奋布衣,夷秦翦项,南面而帝。
及乎疏孝惠,私赵王,本根一摇,海内失望。
向使安车空驾,羽翼不来,蹈金寒离之踪,成母爱子抱之计,四百之祚,岌乎殆哉!非四公之高名,不能割汉祖肌肤之爱;非留侯之奇策,不能振大贤金玉之音。
然而显晦异宜,语默殊用。
涂山玉帛,有栉风沐雨之劳;陋巷简瓢,无被缨冠之责。
兼济独善,相与背驰,唯四先生两有之矣。
往者明祠颓坏,靡有孑遗,太傅兼中书令许国公爰命经营,不日而就。
栋宇甚美,神形若生,如裁兔鹿之书,似指狼羊之喻。
松凉桂燠,白霞丹,坐视天倪,时闻地籁。
公秀发人瑞,雍容国桢,本於忠孝,文以礼乐,每绝编而嗜学,常吐哺以迎宾。
至於戡定之懋勋,廉察之殊政,则铭於彝器,藏在史官。
宜有如季文子者请之,太史克者诗之,非昧者所宜造次道也。
公以为四先生避秦乱,逃汉禄,而所立利泽,如揭日月。
彼佩金印,乘朱轩,食万锺,润九里,而括囊避事,全躯保孥。
闻四贤之风,可以有立志矣。
故公之饰是庙也,见圣王固本之制焉,有诗人《伐檀》之志焉,岂特烛耀岩穴、旌贲隐沦而已?
◇琴会记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雅好阅古,古亦置於舟车也。
大历六年,浙西观察使苏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赞皇公祗命朝於京阙。
春正月,夕次朱方,刺史樊公称江月当轩,愿以卮酒侑胜。
居无何,赞皇公弦琴,樊公和之。
演操相应,澄清抚绥,递为伯牙,更为子期。
琴动人静,琴酣酒醒,清声向月,和气在堂,春风犹寒,是夜觉暖。
罢宴之后,赞皇顾润州曰:「见明珠者始贱鱼目,知雅乐者方鄙郑声。
自朴散为器,真意在琴。
与众乐同出於虚,独能致静;同韵五音,独能多感;同名为乐,独偶圣贤。
是宜称德,切近於道。
昔尧以美利利於天下,曲名始畅,自舜禹至於夫子不止。
且声著哀思,或当戚自陈。
其后居常玩之,和理所措。
若然者,宁袭陶公真意空拍而已?岂袭胡笳巧丽,异域悲声?我有山水桐音,宝而持之,古操则为,其余未暇。
」是知赞皇所好,无非训典,似有道而犹重之若此,况乃真有道之士乎?辄纪述所论,贻诸达者。
◇茅山白鹤庙记
茅山,旧句曲也。
《本记》云:「内有灵府,空通五岳。
其外山形似七,因名为句曲。
」有轩辕鼎湖之后,世多近智,渐ウ真有。
故金阙玉清大圣至神之事,真灵时阐於人间,以彰道妙。
则汉元帝世有茅君,积袭道德,来受仙任,游内统外,泽加幽显。
邦人瞻戴,因改为茅山。
元教既溥,二弟亦此山得道。
三峰是三君驻鹤之所,备详传记。
至明帝永平二年,诏敕修崇其庙,后代相承,罔敢或替。
我国家统承真胄,宗奉至教。
天宝七载五月十三日,於山之西偏制置祠宇,度道士三人,以修时醮,列在祀典。
夫庙享功德,显然殊致。
以道而言,则天地之外,亦有覆载;阴阳之外,亦有生化。
斯乃虚而有象,运而无形。
盖显为皇王师范,道之形器也;隐为真灵变化,道之精微也。
体虽隐显,心则感通,有无交畅,化乃大备。
初真人既受羽节,留二弟於句曲而谓之曰:「吾今去便有局任,不得数相往来。
要当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邀师携友以来游,盼有好道者,待我於是乎?吾自当科之,有以相教。
」则法之本也,内习精真冲寂,外行廉清仁惠。
每岁春冬,皆有数千人,洁诚洗念,来朝此山。
自汉至今,宇宙间潜修精感,转相化诱,其可胜纪乎?若然者,我真人元功圣德,阴骘妙用,岂言能尽欤?夫学道则所见无有不忘,得疲乏则所忘无有不在,多泯迹於常,或标灵引类,不显定一理,始曰无方之用,孰知终极。
是知圣人情忘爱存,慈劝不已,益见道之至也。
真人昔交轻举,俯视六合,虚徐翔翱,於是彩自异,灵鹤自至者,亦如天之运行。
日月为照,星辰为曜,则日月星辰,为天地光大之用,天岂有之,自是真富也,采灵鹤,为真圣虚之用。
圣岂待之?自是真贵也。
世之贤士,高位济俗,乃无意於车舆;道之真仙,孕元育化,宁有意於鹤?庙者,亦如人思召伯而爱甘棠也。
道士容行、延生、法成、韦崇等,经营修奉,岁月久矣,愿刻金石,以志於山。
唐大历十三年太岁戊午三月十八日记。
◇茅山紫阳观元静先生碑
道门华阳,亦儒门洙泗,盖元化振於此也。
白日登,有西汉茅氏兄弟;隐景遁化,有东晋许氏一门。
袭明冲用,以阐道风,有梁贞白先生、唐元静先生。
开元中,元宗礼请尊师而问理化,对曰:「《道德经》,君王之师也。
昔汉文帝行其言,仁寿天下。
」次问金鼎,对曰:「道德公也,轻举公中私也,时见其私。
圣人存教若求生,徇欲则似系风。
」上悦,因加元静之号。
无保,固以疾辞,东还句曲。
先生讳含光,本姓宏,则天讳宏,改为李氏。
考孝威,州里号贞隐先生。
家本醇儒,广陵人也。
夫性与道妙,则真是运无。
古之学者,离有得有,不外观驰景,而内观驰心;不远思化金,而近思化欲。
今之学者,多见反是。
若乃行於真理,然观妙,先示正性,发明宗元,则元静其人也。
年十三,辞家奉道。
端视清受,慈向蠢动,ウ室之中,如对君亲。
时人见之,性情皆敛。
幼工篆隶,或称过父,一闻此议,终身不书。
所撰《仙学传记》,阙遗备载。
又论二元异同,著《真经》及《本草音义》,而皆精详祛惑,穷理於学,如钟蕴声。
其后师事华盖峰司马君,篆宝书,倾囊传授,既而目之曰:「真玉清之客。
」抱虚无而行功者,与道不穷;托幽阜而灭迹者,於德亦浅。
承之自远,宜且救人。
於是引后学升堂,禀元训也。
先生元气不散,瑶图虚映,达灵已久,晦曜为常。
动非用开,静非默闭,当吹万之会,若得一之初。
应迹可名,常道不可名也。
群蒙求我,岂劳言说?孕育至化,虚融一心。
心一变至於学,学一变至於道,同淑气自来,得之不见。
所以抠衣而进,无有远迩,仰范元和,茂资全性者,若秋芳之依层、夏潦之会通川也。
先生忘情於身,而慈於人,祯祥屡应,视同众象,士庶咨询,色授其意。
尝令章坛闭院,醮火择薪,精微诚敬,率皆此类。
曩者天书继至,务欲酋尊崇,公卿祈请,信无虚月,卒使元门之中,转见真璞。
持慈俭之宝,归羲黄之风,至矣哉!我师教也。
大历四年冬十一月,顾谓入室弟子韦景昭、孟湛然曰:「吾将顺化。
」神气恬然,若坐忘长往,时年八十七。
灵降室,执简如生。
据《真经》,斯乃秉化自由、仙阶深妙者也。
门人等以为醴泉之味,饮者始知;我师之道,学久方见。
愿叙真宗,以示於后,忝曾游道,敢述元风。
铭曰:古有强名,元精希夷。
黄帝遗之,先生得之。
纵心而往,与一相随,真性所容,太无同规。
日行仙路,不语到时。
人言万灵,我见常姿。
元宗仰止,征就京师。
紫极徒贵,白不知。
遐方后学,来往怡怡。
空有多门,真精自持。
委顺而去,人焉能窥?元科秘诀,本有冥期。
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建。
◇吊夷齐文
洪河之东兮,首阳穹崇;侧闻孤竹二子,昔也馁在其中,偕隐胡为?得仁而死。
青苔古木,苍云秋水,魂兮来何依兮去何止?掇涧之毛,荐精诚而已。
初先生鸿逸中州,鸾伏西山;顾薇蕨之离离,歌唐虞之不还。
谓易暴兮文武,谓墨兮胡颜?时一叱兮忘饥,若有诮兮千岩之间,岂不以冠弊在於上,履新居於下?且曰一人之正位,孰知三圣之纯嘏?让周之意,不其然乎?是以知先生所恤者偏矣。
当昔夷羊在牧,商纲解结;干道息,坤维绝。
鲸吞噬兮鬼妖孽,王奋厥武。
天意若曰覆昏暴,资哲;於是三老归而八百会,一戎衣而九有截。
况乎旗锡黄鸟,命赤乌;俾荷钜桥之施,俾伸里之辜。
故能山立雨集,电扫风驱。
及下车也,五刃不砺於武库,九骏伏辕於文途;虽二士不食,而兆人其苏。
既而溥天率土,咸为周人。
吁嗟先生!逃将何臻?万姓归仰兮,独郁乎方寸;六合莽荡兮,终於一身。
虽忤时而过周,固呕心而恻殷,所以不食其食,求仁得仁。
然非一端,事各其志。
若皆旁通以阜厥躬,应物以济其利,则焉有贞节之规、各亲之事?灵乎灵乎!虽非与道而保生,可勖为臣之不二。
◇许先生颍阳祠庭献酹文壬辰岁夏四月,客有自洛东游,至先生遗庙,而颍水古风,旧山岿然。
追怀古踪,慕羡至道,以时酒敬酹於灵。
既酌既拜,献乎言曰:天清既能久,地静不能朽。
先生清静,天地全性。
出於胚浑,入於鸿。
游鸟迁,蓊郁和风。
当时帝道已半,滋章欲深。
大朴散於人,未散於山林。
乃有巢父,杳冥同心。
尧赍公器,退然见推。
遇圣相感,不得不知。
耳虽濯於清流,道终播於无为。
所为春膏时蒸,朽叶自滋。
先生含德,唐尧发之。
颍阳之仁德日大,天下之禄利日卑。
且圣王所重者名器,至人所重者感通。
推以大名,义同让终。
廉能感俗,道自为功。
任应会之偶然,生垂后之清风。
人登岭,多忆箕颍,猗欤先生,山水齐名。
兹焉遗庙,厉古芬馨。
◎李琚
琚,顿邱人。
开元中进士,官石山令。
◇公孙宏开东阁赋"以风势声理畅休实久为韵"
客有海上浴德,淄川养蒙。
业因才进,位以经通;当汉皇之有道,登股肱於此公。
顺天招物,德盛声崇;接士於衡门之下,起阁於相府之东。
阳荣纳日,阴户生风。
尔其建高规,起崇制;檐宇深静,垣墙闲卫。
取木非南涧之才,延宾乃北山之滞。
访善不日,驯道以岁。
其选器也,则收用而弃瑕;其进德也,则取材而远势。
故能克遐厥声,休绩莫京。
宴私则布衣韦带,自公惟脱粟菜羹;服之而德以廉耻,食之而心以和平,岂粱肉夏屋而宾实之名哉?则知厚内者德先,薄外者事理;身正则远怨,心邪则近耻。
固恶盈而守冲,诚见足而知止。
太常居甲第之日,丞相作封侯之始。
是以作汉名相,惠音流畅。
诚前哲之用心,岂后贤之觖望?及夫人殁政绝,阁废道休;俾马厩之是宅,奚人德之不修?言念於此,我心其瘳。
故知道劣者事微,徇名者失实;奚量才之远近,宁比迹於劳逸?◎陈正卿
正卿名晋,以字行,颍川人。
◇望云物赋"以察微表象书物备年为韵"
天道昭著,灵台耸拔;将治历以明时,必仰观而俯察。
谁敢ㄈ扰,曾不范围?既七政以钦若,亦四序而发挥;寒暑有次,启闭相依。
彼畴人以视远,类君子之表微。
维人有令,维天有兆;道在乎观,法用不挠。
彼分至之复应,生物以缥缈;俾占望以聿书,将丰灾以是表。
夫其大观在上,南正是掌;审仁和之景色,候肃杀之气象。
授时莫衍,行令靡爽;举祀物以昭报,顺禳祈之。
若乃履端於绪,以正厥初。
分职辨,既明於周典;申命出日,载列於《虞书》。
举春奉始,积闰归余;节候应乎寒燠,政令随乎惨舒。
是用敬授,以崇祗祓;将举正以举中,宁不轨而不物?岂唯中台端立,永望以肆?将以见天地之心,辨刚柔之位;庶乎有典有则,克明克类。
若夫春景载阳,冬日已至;望西成之平秩,见南郊之敬致。
莫不参阴阳之则,符玉之器;审四时以成序,察五而有备。
备用先天,实惟有年;傥灵台之可颂,庶无忝乎周篇。
◎李齐古
齐古,天宝时官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祭酒。
◇进御注孝经表
臣闻《孝经》者,天经地义之极,至德要道之源,在六籍之上,为百行之本。
自文宣既没,后贤所注,虽事有发挥,而理甚乖舛。
伏惟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陛下敦睦孝理,躬亲笔削。
以无方之圣,讨正旧经;以不测之神,改作新注。
朗然如日月之照,邈矣合天地之德。
使家藏其本,人习斯文,普天之下,罔不欣戴。
仍以太学王化所先,《孝经》圣理之本,分命璧沼,特建石台。
义展睿词,书题御翰,以垂百代之则,故得万国之欢。
今刊勒既终,功绩斯著。
天文炳焕,开七曜之光辉;圣札飞腾,夺五之气色。
烟花相照,龙凤沓起,实可配南山之寿,增北极之尊。
百寮是瞻,四方取则,岂比周官之礼,空悬象魏;孔子之书,但藏屋壁?臣之何幸,躬睹盛事?遇陛下兴其五孝,忝守国庠;率胄子歌其五德,敢扬文教。
不胜忭跃之至。
谨打石台《孝经》本分为上下两卷,谨於光顺门奉献两本以闻。
◎杨谭
谭,肃宗朝官广州都督。
◇扶风郡贺庆见表
臣某言:臣闻休征所应,克昭明盛之期;灵贶攸归,必会升平之运。
伏惟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陛下发挥真宰,抚育道枢,致妙用於希夷,纳苍生於仁寿,故得风效祉,动植吴祥。
臣所管内雍州界天柱山顶,有元元皇帝古宫,考时代而罔知,睹寂寞而如在。
今月十四日辛丑,皇妹持盈守法,於宫前紫虚观中斋心伏形,为陛下祈福。
忽有庆照耀,施五彩於山巅;嘉气纷纶,散重光於宫上。
其日从已时至未时,官吏僧道,瞻顾弥远。
陛下缵元元之仙,授天宝之祯符,千古未闻,百灵何幸?克叶天意,必因人心,表陛下无疆之主,明陛下无疆之寿。
臣忝列方岳,寄重分忧,忭跃之诚,倍百恒品。
谨写图奏以闻,特望天恩宣示中外,以光史策,天下幸甚!臣等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进孝乌颂表
草莽臣谭言:臣闻自昔皇王,抚运提象,天锡祯应,以光盛业。
臣伏见以为至道有孚,能招异类;深仁所协,克顺天心。
陛下孝理天下,孩视群动,恩被羽族,感通阳精。
虽器车马图,洋溢秘府;而黄龙丹雀,委积近郊。
此或为常,不甚专美,岂如孝乌,俯尔营巢,不惧不惊,以育群子?臣幸逢昌运,好览休祥。
万古珍图,安能有此?百代良史,未之前闻。
况肃穆紫宸,晓夕严警,会弁星列,爪士屯。
燕雀飞梁,无相贺之所;鱼龙在楝,成骇目之观。
惟此孝乌,晏然能驯,明陛下深爱子物之慈,表皇太子归哺报恩之孝。
首出众瑞,莫与之齐。
谨按《符瑞图》云:「宗庙肃敬则乌至。
」昔范贤对蜀主言:「慈乌知孝,诚养之禽,必有远方怀而至者。
」陛下圣策远备,威震遐戎,略地攻城,无岁不克。
巴蜀之外,今斯获鬼,慈乌效祉,可谓有征。
加以远降日轮,近巢天宇,据北辰以永固,岂南风以远枝?自古攸传,无闻此瑞,愿陈不朽,垂裕将来。
谨献《孝乌旌德颂》七首。
虽论扬之美,有愧於清风;而葵藿之心,地忘於捧日。
谨投延恩匦奉表以闻。
冒触宸严,伏增战越。
臣谭诚恐顿首死罪,谨言。
◇兵部奏剑南节度破西山贼露布
臣闻天分四序,寒暑莫同;地裂八方,华夷各异。
言语不达,讵可以政令齐?苞茅不供,乃可以干戈服。
黄轩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阵,以平水害。
逖听前古,无能去兵,将用抚柔遐荒,混一书轨,岂徒劳师玩寇、黩武残人而已哉?伏惟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清静端极,无为体道。
祖文德而耀昌期,则种虏解甲;恢武功而运上策,皆慕化来宾。
惟彼西戎,可逃天孽?岂谓慈仁广覆,犹见背阳之禽;声教旁罗,尚有吠尧之犬?伏以南蛮乱德,恃险偷生,吐蕃举国兴兵,资其叛逆。
顷者西山战士,及八国子弟,因其窘逼,遂欲凭陵,敢怀犹斗之心,来犯必诛之令。
以正月五日,率故洪腊城裹囊邛三节度兵马八万余人,分为六道,攻围万安,柔远、明威、平戎及保宁都护卫等五城。
驱牛马有甚於谷量,运干戈实逾於山积。
万安城使金吾卫将军张知海、柔远城使右金吾卫大将军于仙障、平戎城使武卫刘元果、明威副使折冲管希光、摄保宁都护折冲马仙童等,久戍边隅,备闲攻守。
或自固坚壁,不发悬门;或蓄其精锐,诱以羸弱。
贼等不虞设诈,竞欲登陴。
再鼓当彼竭之余,一举得我盈之势,矢石齐发,噍类无遗。
前后杀伤,不可胜纪。
八国招讨副使左羽林军大将军董当、左羽林军将军董旁郎、董毕郎、右羽林董利、董歌弄、左骁卫将军董利峰、左武卫将军董奉仇、左威卫翊府中郎将先锋党利才统八国子弟八千余众,并拜都护武士府健儿一千余众,间道设伏,潜入深林,旗鼓相望,昼夜苦战。
自其月十五日,都护武士杀贼众退散,至十七日,遂攻合所围明威、柔远两城兵马,并力死战,攻万安新城。
十八日,都知西山子弟兵马副使左金吾卫大将军摄临翼郡太守董却曲、左羽林军大将军兼静郡太守董元智、右羽林大将军兼蓬山郡太守董怀恩、右骁卫将军兼归城郡太守董思贤、江源郡太守董懿、右骁卫大将军董仁罴、折冲董弄封等,领八郡骁勇,并蕃汉武士等七千人,自蓬娑路取牙山,出其不意,衔枚夜袭。
贼等震惊,遂相残戮,弃其辎重,稍欲抽军,苍黄之际,翦除略尽。
漂杵之血,方此非少;积观之尸,今兹目睹。
同州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左羽林大将军兼通化郡太守谭元受遣左金吾卫将军裴振、摄维川郡长史折冲张粲、山守捉使折冲姚高亻品、摄天保郡折冲杨夏、日摄司马董元勤等,率健纩三千人,自滴博领入,竞施掎角之势,各陈擒纵之谋。
自正月五日至二月五日,前后转战五十余阵,生擒吐蕃哥末国王渠时、兵马副使翟步离并士众等二千余人,斩获故节度副使且禄翁、都知使乞吕徐男律熙等,械牛马羊等二十余万。
右威卫郎将康裕昌、保宁都护府长史锺景等,恭承将命,挺剑重围,宣传圣恩,晓谕将士,遂得贾勇,万夫激节。
以少克众,实仗天威;取乱推亡,诚因庙算。
今长鲸就戮,封豕载屠。
桃塞放牛,徒闻往牒;华阳归马,稀遇圣朝。
无甚庆快之至,谨遣威卫郎将杨如海奉露布以闻。
军资器械,别簿录上。
◇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
臣闻声教无外,修文德以来远人;职贡有亏,耀武威而讨亡命。
然则五材并用,金革为遏乱之资;八卦相宣,弧矢乃济时之具。
事非获已,道岂为谋?将治众以安人,必除残而禁暴。
历览古今,谁能去兵?未有舍礼乐而致升平,奋干戈而宏大业者也。
伏惟干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陛下明齐日月,德配天地,化同异类,泽洎无垠。
寰宇已坠而更兴,社稷将颠而复振,崇勋累绩,旷古莫俦。
蠢兹魑魅之乡,敢恃犬羊之众,据其险要,恣其寇攘,西原羁縻,旧染声教,被其不闾诱引同恶者,多僭称王侯,伪署官爵。
旌旗蔽野,鼓角沸天,恣杀戮以威人,将玉帛而济众。
方圆数千里,控带十八州,丁壮并执其干戈,子女尽充其仆隶,自谓强盛转加凶顽,迫之则鸟散兽惊,缓之则蚁结蜂聚。
老幼奔走,耕稼失时,万井无烟,兆人失业,不宾王化,於兹四稔。
臣前年衔命到州,深入招慰,示之仁信,许其自新,犹尚凭陵,每行攻劫。
管内州县,日渐汉离,材落焚烧,庐井空竭,伏奉去年三月十日敕,遣中使魏朝璨宣慰。
凡诸首领,皆赐敕书,再三晓谕,许其官爵。
但以炎方人物,躁竞者多,承平以来,久绝朝命。
自蒙提奖,感激殊私,戮力同心,倾家竭产,训勉子弟,策励甲兵。
介胄自出於私门,粮储不损於官廪。
向非陛下化周动植,德及遐荒,岂有不劳王师,坐清氛?去年二月二日,睦州、武阳、珠兰、金溪、黄橙等一百余洞大贼帅伪号中越王廖殿、伪号桂南王莫淳、伪号拓南王相文、伪号越南王莫浔、伪号象郡王梁泰、伪号镇南王罗成、伪号戎成王莫、祷伪号南海王罗品等,潜相结构,约二十万众。
跨壤连州,志如枭獍;风号雨啸,心等豺狼。
仍欲先破岭南,后图岭北,远近百姓,皆不聊生。
臣遂激劝将士,宣传圣旨,诱以厚赏,使其尽节。
皆决命苦战,非无损伤,不顾危亡,志怀忠勇。
大首领梧州长史镇南副都护摄柳州刺史西原游奕使张维南,率劝首领,统兹军政,万夫齐进,一举无遗。
都知兵马使朝散大夫象州刺史成匝,领当管及柳州刺史冲州等战手共一万人,卷其旌旗,逾挺争衔,膺有渠魁,当阵斩获。
经略副使朝议郎行贺州长史穆成构、防御副使朝议郎梧州长史任早、梧州刺史本州防御使李抗、先锋总管梧州长史秦匡朝、四界游奕使广州番禺府折冲谭崇慰及总管子将等五百余人,并西原环、古等州首领方子弹、甘令晖、罗承韦、张九解、宋原等五百余人,各领子弟,并部外义征及总管内战手共成二十万众。
或擐甲伏兵,纵其救援;或致果决胜,扼其喉咽。
左右夹攻,飞走无路。
诸将及首领等,义在竭诚,以死无生,以昼继夜,或攻或围。
当其彼竭之余,遂得我盈之势。
封豕既戮,长蛇又屠,余党喧腾,自相蹂践,势如解箨,事等摧枯。
指挥而夷獠丧魂,叱咤而山川阻色。
贼等既因失律,不知所向。
或连袂坠谷,自成积观之尸;或带刃投江,有同漂杵之血。
横行岁久,骄纵日深,势如雷霆,莫敢拒敌。
臣乃陈师誓众,思各忘躯,自春徂冬,凡经二百余日,前后苦战,各三十余阵,破贼二十万众,斩首五千余级。
以头首丧亡,余党奔乱,穷灭之后,然始求降。
臣伏以人无尽刘,道忌太甚,因陛下好生之德,合陛下至仁之心,於是宣传圣恩,示其生路。
大贼帅武承、裴敬简等二人,余众窜伏无地,周章失图,解甲辕门,面缚请罪。
臣便脱其桎梏,仍加宴赏,兼赉匹帛,散於营农。
各分疆界,使其斥堠,递相辖控,永绝忧虞。
今臣管内,亦且宁,实赖天威远被,庙算遐临,静彼凶残,康兹亿兆。
无任庆跃之至,谨遣所部官桂州临桂县丞朱谨奉露布以闻。
其立功将士首领,别簿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