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韩赏
赏,开元中官御史,历右补阙、户、祠二部员外郎。
◇告华岳文
惟廿七祀孟秋,右补阙韩赏,敢昭告於泰华府君祠庙:惟天地生於人,惟山川主乎神;人有识而神有灵,人贵聪而神贵明。
於昭灵山,与天窈冥,载在祀典,镇於上京。
自古帝王,征应不一,荒淫者神降之凶,圣哲者神授之吉。
惟兹臣庶,鉴乎得失。
今予小子,造於神祠,将有所盟,神其听之。
人有嗜好,各为私祷,顾无所求,唯道是忧。
今者内祷於身,外盟於神,如有一心公朝,戮力生人,惟神是福;崎岖世道,亻黾亻免在位,惟神所殛。
必将忘身奉国为本图,忧国济人为己任。
明明泰华,昭鉴於兹,瞻彼牲牢,抑惟常礼。
神嗜正直,意存精诚;正直以享神,精诚以享意。
拳然虑,瞿然改容,益灵山之嵯峨,增寿宫之肃穆。
历阶趋庭,仿佛其形。
尚飨!
◎卢涣
涣,开元十三年官告成尉。
◇大唐河南府阳翟县善才寺文荡律师塔碑铭"并序"
昔者混元既辟,生法世始;舟车莫用,言教不施。
爱憎之心未生,争夺之源未起,则昔"阙一字"劫如来无为而化者矣。
其后人怀恶念,资变淳风,刀俎遍於三界,生列繁於六道。
我慈氏大怜庶品,宏兹秘藏。
甘露正法,爰启"阙一字"石之资;身穴手足,竭其负担之用。
披地舆而考胜,列黾谋而定域。
或陟在,或降在原。
倘佯焉,仿徨焉,而得於夏城之隅"阙二字"观其后背增岩,前临平野。
居然旷望,四时有霜雨递来;直置孤标,千里与虹竞秀。
信安神之妙境,有塔之宏"阙一字"者焉。
越"阙一字"开元十一年十月十七日己酉,奉迎律师全身宁於兹塔。
寺主昔承灌顶,今为"阙"则天伟之,乃移法服,授以荣班,拜游击将军,非其好也。
寺主道风素远,天爵自高,朱绂方来,雅操难夺,固让朝命,愿复缁衣。
则天多之,"阙一字"特"阙一字"敕授善才寺主。
并赐内府绢一百匹、杂彩三十段,仍许至寺大"阙一字"法会,以光其业。
寺主常以为徒宏愿,衣服卧具甘"阙一字"明昏拯溺,虽报如来之恩;芜没茔园,未尽师资之礼。
於是撞钟定策,纟面"阙"门恒沙众生,咸从顶受。
其有位阶十地,身现四生。
守遮制之科,宫墙莫测;"阙"运慈悲并行,广大难思者,其惟我律师乎?俗姓药氏,河南密人也。
"阙一字"正见家含天仁性,清心自乐,宴坐穷年。
纳芥而群有顿无,观身而众妙皆尽。
若是乎,律师常持《金刚经》,心禅口诵,不舍须臾,"阙二字"则天乐自鸣,中夜则异香频降。
故为道俗之所欣然,人天之所归仰也。
春秋七十有五,以大唐开元七年五月九日夜"阙二字"悟色相之皆空,示生灭而警众。
呜呼!风昏ウ,众鸟悲鸣,朝野凄惨,神龙震惊。
以其年五月十一日,权殡於夏城"阙一字"有大弟"阙一字"寺主八智,俗姓张氏,清河郡人。
德业宏深,风神秀远,所作已办,在邦必闻。
证圣中,则天闻而嘉焉,召见於同明殿,因陈济国安人之道"阙一字"神足复於塔右置立香园,率诸门徒"阙三字"扫,手植松柏千有余株。
寺主早悟色空,念兹生灭,观石火之非久,叹芭蕉之不坚。
预於下层,自托终制。
诫门弟子曰:「吾自幼出家,奉事和上;和上者则我慈父,生我法身。
吾欲万劫归依,两肩负荷。
既没之后,无背吾言。
」故其塔下层,即寺主之所宅也。
至矣哉!寺主之为道。
仁不忘本,孝极尊师,自非六行总持,十力无畏,安能预於斯乎?次有弟子延等三十人,"阙一字"嵩颍名家,法门"阙一字"宝,戒珠清静,心犭爰调伏。
咸能叶赞封树,同规祠塔,佥共谋可久之迹,垂无穷之纪。
恐汗简之难存,勒高碑而播美。
铭粤:
至哉圣觉,渊乎高御。
开拓慧境,昭融昏趣。
演偈孤园,全功双树。
魔风不竞,法流长注。
"其一"猗欤硕德,像教护持。
禅薰广被,戒静难思。
经穷贝叶,劫尽天衣。
高灯正朗,坠露俄。
"其二"爰有上人,心源猛利。
摈落朝组,周旋了义。
邱首垂仁,骈胝答施。
尊师踊塔,如佛无异。
"其三"岌岌孤秀,迢迢削成。
金绳"阙一字"缀,宝铎风鸣。
香烟作雨,伏槛流星。
房廊绕护,花药经行。
"其四"夏后城池,至今犹在。
此"阙三字"千里岂改?有道贫贱,浮生危殆。
托遗迹於后贤,傥斯文之可采。
◎史承节
承节,万岁通天元年充河南道察访使,元宗初官邢州刺史。
◇郑康成祠碑夫囊括宇宙者文字,发明道业者坟典,是以圣人作而万物睹,贤人述而百代通。
礼乐得之以昭明,日月失之而寒忒;宣尼彰删缉之功,始皇速烧焚之祸。
迨乎群儒在汉,传注瑶"阙一字"莫不珠玉交辉,纤微洞迹,同见集於芸阁,独有缀於环林。
岂若经教奥义,图纬深术,兼行者多,无如我郑公也!公讳元,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哀帝时为尚书仆射。
公少为乡啬夫,不乐为吏,遂造太学,师事第五元,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
又从东郡张钦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摄斋问道,抠衣请益,去山东而入关右,因卢植而见马融。
考论图纬,乃召见而升楼;精通礼乐,以将东而起叹。
三载在门,十年归邑。
及党事起,遂杜门不出,隐修经业。
于是针左氏之膏肓,起梁之废疾,而又操入室之戈矛,发何休之墨守。
陈元、李育,校论古今;刘瑰、范升,宪章文议。
何进延於几杖,经宿而逃;袁隗表为侍中,缘丧不起。
孔融之相北海,屣履造门;陶谦之牧徐州,接以师礼。
比商山之四皓,乡曰郑公;类东海之于公,门称通德。
汉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迎送,公乃以病,自乞还家。
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公为赵相,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
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道遇黄巾贼数万,见公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
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公,大会宾客,乃延上坐。
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仪容温伟。
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公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
公依方辩答,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叹服。
时汝南应劭,亦归於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守应仲远,北面称弟子何如?」公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
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劭有惭色。
门人相与撰公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
公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孝经》、《尚书大传》、《中修》、《干象历》,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余万言。
经传洽熟,称为纯儒,其所撰注,今并通习。
是知书有万卷,公览八千也。
齐鲁间宗之。
公后尝疾笃自虑,以书戒其子益恩。
书曰:「吾家旧贫,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衮豫之域。
大儒得意,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观秘书纬术之奥。
年过四十乃归乡,假田播殖,以娱朝穸。
后举贤良方正有道,辟大将军三司府。
公车再征,比牒并名,皆为宰相。
唯彼数公,懿德大雅,克堪王臣,故宜式叙。
吾自忖度,无任於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而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乡邦。
入此岁来,已七十矣。
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桉之礼典,便合传家。
今我告尔以老,归尔以事,将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
自非拜国君之命,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家事大小,汝一承之。
咨尔茕茕一丈,曾无同生相依。
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显誉成於僚友,德行立於已志。
若致声称,亦有荣於所生,可不深念耶!可不深念耶!吾虽无绂冕之绪,亦有让爵之高。
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
凡某所愤愤者,徒以吾亲坟陇未成。
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於礼堂写定,传与后人。
日西方暮,其可图乎?家今差多於昔,勤力务时,无恤饥寒。
菲饮食,薄衣服,节夫二者,尚可令吾寡恨。
若忽忘不识,亦已焉哉!」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已。
」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
有顷寝疾,年七十有四,以其年六月卒,遗命薄葬。
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衰赴会千余人,乃葬於高密县城西北一十五里砺阜山之源。
呜呼哀哉!有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及融为黄巾所围,遂赴难捐身。
有遗腹子,公以其手文似已,名曰小同。
精通六经,乡人尊之。
时为侍中,尝诣司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
如厕还,问曰:「卿见吾密疏乎?」答曰:「未见。
」文王曰:「宁我负卿,勿卿负我。
」致鸩而卒。
悲夫!自夫子没后,大道方丧。
公之纲罗遗典,探赜今犹,特立郁然。
时季途屯,志不苟变,全身远害,猗欤美欤!及范史作论,有曰:「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
及传受生徒,专以郑氏家注云。
」晋中兴,戴逵字安道,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为公作碑,手自书写。
文"阙三字"语亦妙绝。
年代古而碑阙亡,德音而诗书在。
承节以万岁通天元年,奉敕於河南道访察,观风省俗,激浊扬清。
行至州界,见高密父老云:「郑先生汉代鸿儒,见无碑记。
不以庸妄,遂托为文。
」往以会府务殷,"阙一字"无暇景,岁序迁贸,执笔无由。
今者罢职含香,忝居分竹,属以闲隙,乃加修撰。
耆旧者唯闻其名,后生者不睹其事。
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无疏本传之文,并序前言之目。
发九泉之冥昧,播千载之"阙二字"翦以繁华,不为雕饰。
铭曰:
焕乎人文,图稽典坟。
烦乱事翦,定自孔君。
中途湮没,秦帝沮焚。
汉兴儒教,郑氏超群。
膏腴美地,簪绂宏规。
啬夫罢署,京兆寻师。
《中候》、《干象》,《左氏》、《韩诗》。
虽称积学,殆若生知。
公之挺生,大雅之懿。
囊括坟典,精通奥秘。
六艺殊科,五经通义。
小无不尽,大无不备。
好学慕道,深思远虑。
来往周秦,经过衮豫。
侍中不仕,司农罢署。
卢植东遇,孔融西去。
作者谓圣,述者谓明。
躬违三辟,门传五更。
周官东部,汉韪西京。
白玉遍地,黄金满ぷ。
占卜潜桥,行途过沛。
陶谦师友,孔融高盖。
山启黉扉,草生书带。
七十归老,三千赴会。
经传洽熟,齐鲁攸宗。
爵禄不受,赞论为功。
礼乐今去,吾道皆东。
类於标德,比皓称公。
阉尹擅贵,禁锢连年。
乃逢宥罪,方从举贤。
南城避难,东莱假田。
诞膺五百,中览八千。
今年在辰,来年在已。
呜呼不!吁嗟到此!劳我以生,息我以死。
道该八表,神交千祀。
潍水之曲,砺阜之阳。
通德为里,郑公为乡。
愁庙古,月暗坟荒。
旧碑先殁,新石再彰。
词愧黄绢,心凄白杨。
名誉不朽,终古胜芳。
◎封常清
常清,蒲州猗氏人。
为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判官,累以军功授镇将、果毅、折冲。
天宝十一载擢安西副大都护,摄御史中丞,持节充安西四镇节度经略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
十四载为范阳节度使。
募兵讨安禄山,后败奔陕郡,削官爵。
白衣从仙芝军效力,与监军边令诚不协,奏其逗挠,诛之。
◇遗表
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芝行营。
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
臣常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
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
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
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
臣读《春秋》,见狼覃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昨日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於十三日不已。
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
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
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
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
一期陛下斩臣於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
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
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
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
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
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
生死酬恩,不任感激。
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独孤峻
峻,开元末为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判官。
◇对举似已者判
〈丙充使,举似已者,御史纠桉,丙称但成三物,唯善能之。
〉
举贤无私,惟善所在,苟利社稷,无恤其他。
故德能佐时,彭仲超於令尹;才堪御敌,观父统於三军。
唯得其人,似已何爽?且魏献举代,祁奚荐雠。
将利国是资,不阻亲怨;以进贤为务,宁问回邪?故能建彼一官,成乎三物。
先贤所尚,君子韪之。
事以类分,云胡不可?瞻言丙也,直指是称,举尔所知,何敢没没?良才众矣,多举何妨?御史绣服霜华,总威电发,将违执秩,言仆区。
曾不知狱也放纷,刑乎颇类,淫刑以逞,谁则无辜?得善诚则可嘉,纠桉斯为戾也。
◎沈东美
东美,少詹事期子,初为府掾,天宝中除膳部员外郎。
◇对荐贤能判
〈甲荐贤能之士,三诣公车试,皆高第,表请锡彤弓矢,廷尉致诘,词云三适有功。
〉
举善惟微,知人则哲。
妙闻音者,识穷山之竹;能追芳者,赏幽径之兰。
甲位登八命,才高四岳。
言刈其楚,有异错薪;载絷其驹,屡闻骧首。
文举之一鹗,陶洪之披二龙,曷足思齐,宁将比价?懿兹擢桂,便请锡弓,自伐诚则躁求,议功何妨懋赏?稽诸汉史,轨躅昭然,名器不可假人,升降固宜合礼。
爵土互锡,理或酬功;弓矢斯张,雅符谬请。
六卿司过,三适胡为?
◇大斗酌酒判
〈元日会序宾,光录以大斗酌醴祈黄,比部以无令式勾征,称以引以翼,古之道也〉
比年三年,殷见时见,大会正殿,小会东堂。
典礼序以鬯,建官司其锺镇。
瞻言光禄,式遵古典,且尔公酬,匪无彝伦。
功沽之巧,先资於曲蘖;水泉既香,必洁於湛饣喜。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挹彼注兹,酌以大斗。
我客戾止,嘉宾式宴。
呦呦鹿鸣,酒正斯举;振振鹭舞,兕觥其。
俾尔戬谷,永锡难老。
式夷式已,以引以翼,方得古人之礼,宁亏圣主之私?郎署虽欲深文,卿寺岂宜甘罪!
◎孟匡朝
匡朝,开元末官御史,迁左司员外郎,擢翰林学士。
◇金樽含霜赋夫何卜昼之不暇,以清夜之方久,垂玉漏之未穷。
赖金樽兮有酒,霜入室兮夜何长!樽含霜而醴澈,霜覆醴而金光。
适足劲乎玉性,亦何伤乎酒香?夫如是,樽既可赏,霜亦可观。
味资兰桂,影夺绡纨;迭华彩於银烛,散余光於玉盘。
况东堂清敞,北斗阑干;在公载宴,废寝相欢。
心饮冰兮犹热,酒飞霜兮岂寒!斯盖为上台之式百辟,少宰之设九流。
明命充选,俾士全谋;五权立而群才入镜,三人行而一人同舟。
并错薪於尧楚,异攀桂之淹留;每赏崇乎夜隙,故樽列而霜浮。
於时星岁乃尽,地有寒Ё;引风乌,徘徊玉兔。
杯上雾起,炉前香覆;对樽影而霜含,况霜姿而粉傅。
非兕觥其,粲乎自举,会心矩,凝然抱素。
於是执简为名,比玉同贞;结而能白,冲而不盈。
光露寝之旧席,刻神钟之远声。
岂独坐中藏器,酒上含情者哉?
◎李
,太原景皇裔孙。
解褐枝江县丞,擢监察御史,历工、兵、吏三部尚书、东都留守,加太子少傅。
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八。
◇祭北岳报雨状
臣至邢州,雨降盈尺。
臣切问野老,皆云往十二年,春夏大旱,六月下旬,方始降雨。
其岁河朔大熟,粟斗五钱。
今年得雨虽晚,犹早於前岁。
百姓欣然,咸有秋望。
臣受命之日,祈雨恒山,玉币未陈,明灵已应。
实陛下至诚元感,先天不违。
◎违恒
恒,赠兵部尚书嗣立子。
开元初为砀山令,擢殿中侍御史,历度以支、左司员外、太常少卿,转给事中。
二十九年为陇右道河西黜陟使,时河西节度使盖嘉运恃左右为非法,恒劾奏之,出为陈留太守卒。
◇对习星历判〈得甲称人有习星历,属会吉凶,有司劾以为ビ,款云天文志所载,不伏。
〉元象垂文,星辰作范,休咎之征斯在,吉凶之迹可明。
秘以人伦,得之邦国,既河长而山久,亦自古而迄今。
尚有不遵典刑,默习推步,眷兹所学,幸遇休明。
慕刘氏之高踪,仰张衡之旧业。
既而秋槎将泛,知河汉之明梭;太白初高,职将军之出战。
虽灾祥之屡犯,在征应之可凭。
若彝典以斯违,亦公途而难舍。
有司情惟纠慝,志切绳违。
告为ビ讹,事恐乖於五听;科其犯禁,诚有叶於三章。
◎李忄登
忄登,并州文水人。
举明经,开元时累官河南少尹。
天宝中封酒泉县侯,为京兆尹,改光禄卿、东京留守。
安禄山反,忄登缮城垒,训励士卒,遏贼西锋,擢礼部尚书。
城破,为贼所害,诏赠司徒,谥曰忠懿。
河洛平,再赠太尉。
◇重与萧十书
再览来封,皆如一面。
秋热未解,所履如何?某拙疾,但昧於理耳。
崔子日月渐远,弟故人,情多一恸,深衷岂易论也。
委曲具悉,待彼官到,若有商量,与申后意,彼有人作主人否?承郎欲还,岂不能一至此也?外郡感别,情不易言,道路无留滞。
朝廷待士,论屈日深,伫闻鸣跃,勿至断绝。
弟多才博识,言成楷模。
某弃废之人,何能为也,言谈次可吹嘘之,令不负公私,亦亲故之情耳。
千万千万!不具。
李忄登谘。
◎陆据
据字德邻,三十余始游京师。
举进士,累官司勋员外郎。
天宝十三载卒。
◇对蜡飨不祀判
〈岁十二月,有司将行蜡飨,不祀,司啬迎猫而祭之,御史纠云,古之君子,使而必报。
〉
穷阴杀节,流岁云暮,将举祀典,必参故实。
无忘报本之始,敬用伊耆之礼。
聚百物以飨,息人大义;为一日之蜡,非赐所知。
瞻言所司,是为之祭。
八神降止,一国期集,於焉观德,必也知古。
迎猫无阙,言除硕鼠之患;司啬不预,且有若敖之馁。
虽祭能如在,乐已吹豳,而礼尚有疵,人多叹鲁。
有鬼或爽,诬神若何?事乃违经,傥受嗤於草服;国有报宪,宜见绳於绣衣。
◎崔颢
颢,开元中进士,累官司勋员外郎。
天宝十三载卒。
◇荐樊衡书
夫相州者,先王之旧都。
西山雄崇,足是秀异。
窃见县人樊衡,年三十,神爽清悟,才能绝伦。
虽白面书生,有雄胆大略,深识可以轨时俗,长策可以安塞裔。
藏用守道,实有岁年。
今国家封山勒崇,希代罕遇,含育之类,莫不踊跃。
况诏征隐逸,州贡茂异,衡之际会,千载一时。
君侯复躬自执圭,陪銮日观,此州名藩,必有所举。
当是举者,非衡而谁?伏愿不弃贤才,赐以甄奖,得奔大礼,升闻天朝。
衡因此时,策名树绩,报国荣家,令当代之士,知出君侯之门矣!颢不胜区区,敢闻左右,俯伏阶墀,用增战汗。
◇荐齐秀才书
某官至,辱垂下问,令公举一人,可管记之任者。
愚以为军中之书记,节度使之喉舌。
指事立言而上达,思中天心;发号出令以下行,期悦人意。
谅非容易,而可专据。
窃见前进士高阳齐孝若考叔,年二十四。
举必专授,文皆雅正,词赋甚精,章表殊健。
疏眉目,美风姿,外若坦荡,中甚畏慎。
执事倘引在幕下,列於宾佐,使其驰一檄、飞一书,必能应马上之急求,言腹中之所欲。
夫掇芳刈楚,不弃幽远。
况孝若相门子弟,射策甲科,家居君侯之宇下,且数年矣。
不劳重币,而获至宝,甚善甚善!雄都大府,多士如林,最所知者,斯人也。
请为ト下记其若此,唯用与舍,高明裁之。
谨再拜。
◎赵煜
煜字云卿,邓州穰人。
开元中举进士,连擢科第,授大理评事。
干元初累拜左补阙,迁秘书少监。
建中四年卒,追赠华州刺史。
◇东都留台石柱记天垂象,圣人则之,故星有执法,职有持宪。
皆铁冠绣衣,直指不阿,俾在位者肃如也。
日者天子在镐,庶官分守,於是乎有留台,所以上至中司、鹗峙都邑。
夫洛阳有明堂、辟雍,太仓、武库,郊庙百祀,邦畿百域,有不如法,得举劾之。
至若密网峻威,微文深诋,众所严惮,愈於京师。
盖由临之者专也,奉之者一也。
专则权有独断,一则政无多门。
前达以之,立名於此。
暨皇运中兴,与人休息,虽风移代变,烦简则殊,而举直错枉,典型犹在。
殿中侍御史河东薛公,朝之望也。
复修旧职,凛然生风,秦官汉仪,斯不替矣。
乃篆石题记,使人不遗,聊纪於近,庶昭厥德。
始自干元岁,掌留务者,次而书之,以垂於后。
大历八年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