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文 第02部 卷一百五十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唐文
《全唐文》 第02部 卷一百五十六 董诰等 纂修

◎谢偃偃,卫州卫人,本姓直勒氏。

贞观初应诏对策高第,历高陵主簿。

十一年洛溢,诏求直言,偃上封事,擢宏文馆直学士,拜魏王府功曹。

府废,出为湘潭令。

◇述圣赋

臣闻立极著纪之初,辟干开历之始。

上所以分垂象曜,下所以疆括地里。

惟大人之有作,越百代而孤峙。

飞五位以龙奋,腾九万而鹏起。

曩者炎运将终,鼎命绝。

四溟波骇,八维幅裂。

羽檄交驰,边烽并。

长星夜扫,阵云朝结。

莫不望壁垒以靡旗,对辕门而乱辙。

故得百城冰溃,千里烟灭。

固灵命之有在,乃慷慨而投袂。

驱八骏以雷击,驭六飞而电逝。

腾星剑以外倚,振锋而高彗。

既后事而先谋,亦先胜而后制。

兵有临而必克,功无往而不济。

龟策叶以符兆,人神应而合契。

谅包顼以驾轩,实孕皇而育帝。

足以光烛千祀,足以祚隆万世。

於是戢兵偃武,铭功纪。

采三代之逸经,刊八方之遗籍。

搜隐遁於林薮,访栖迟於岩石。

然后调玉律以定时,测金仪而考历。

符洛下之前验,嗣容成之绝迹。

若夫流惠泽於瀛表,被仁风於区外。

穷八际以来庭,逾九译而浃会。

莫不削衽而崇礼乐,解辫而袭冠带。

参两曜以齐明,混二仪以称大。

信一人之致感,实万方之攸赖。

圣皇以令叶先甲,时惟仲春。

乃整法驾,驭华轮,六军雷动,万乘星陈。

临浊河以北眷,指清洛而东巡。

乃升阙,俯天津,朝万国,礼百神,琛赆咸集,要荒毕臻。

夫其地也。

据三川以设险,凭四阙而作固。

总奔凑於八方,测圭影於中度。

既定鼎於周业,亦克昌於汉祚。

望嵩峦之逦迤,临崤坂之回互。

所以仰叶辰象,所以俯清天步。

若夫削灵岩以表阙,疏清派而为池。

极皇居之壮丽,穷大厦之宏规。

抗修廊之窈窕,属辇道而逶迤。

夕霞临而错落,晨光照而陆离。

至如云观晨开,风亭夜敞。

回长飚於轻翼,凝浓露於仙掌。

沈落月於璧台,挂奔星於珠网。

罗纨飘而散馥,环动而流响。

垂密叶於绮窗,散飞花於翠幌。

复有天池汜,以嬉以游,鼓轻,漾仙舟。

荫乔木,镜清流。

鱼鸟陵乱,藻沈浮。

控飞梁以架迥,列层阁以环洲。

渍檀栾之修竹。

映迢递之危楼,风未生而叶动,景将昃而光收。

若夫瑞草奇色,祥树嘉名。

霏红曜紫,垂缃拖青。

或玲珑於玉砌,或点缀於金楹。

交九衢而结影,分四照以开荣。

朝露而逾馥,带晨风而更轻。

於是登崇观以周览,辟层轩而遐瞩。

树含岭而共青,草带原而同绿。

俯八而非远,顾千里而为局。

飞霞敛而复舒,轻烟断而还续。

既神怡以情畅,乃遣累而思足。

聆天籁之晨响,想凤箫之夜声。

窥丛之朝散,思鹤盖之后清。

捐大位而不宝,脱万乘而为轻。

访真人於姑射,问至理於广成。

志眇眇以遐顾,心遥遥而上征。

践太微之崇阁,辟阊阖之天扃。

拖红旗於绛阙,翼芝盖於紫庭。

咀灵"一作冲"气而还寿,吸元液以驻龄。

若夫北瞰太行,南临少室。

积峰远而逾翠重岩隐而复出。

乍郁律以干霄,又日。

松翳空而难辨,鸟翔高而易失。

属天下之无事,聊逍遥以自逸。

方欲登日观以金,览亭而伫跸。

於是凝圣情以远虑,思成败於终古。

美揖让於有虞,壮成功於大禹。

耻用兵於中冀,鄙穷战於丹浦。

每有违於汝弼,恒知失而思补。

乃命促苑囿,散积聚。

改制度,易规矩。

削侈丽於楼台,崇质素於阶宇。

仁好生而必遂,德无贳而不辅。

习嘉礼於玉帛,和大乐於钟鼓。

上可以降集群瑞,下可以安怀率土。

惟圣作之可观,实万物而斯睹。

顾微臣之庸朽,滥叨选於词林。

恒戒盈以献赋,每规过而进箴。

幸天地之覆载,欣日月之照临。

岂窥天而识象,宁测海而知深。

徒望以考泽,空就日而倾心。

渐九皋而戢翰,望天路以扬音。

美皇运之方永,嗟颓龄之遽侵。

顾鸿恩之未答,徒颂德以长吟。

◇惟皇诫德赋"并序"

臣闻理忘乱,巡忘危,逸忘劳,得忘失。

此四者莫不皆然。

是以夏桀以瑶台琼室为丽,而不悟鸣条南巢之祸。

殷辛以象箸玉杯为华,而不知牧野白旗之败。

故当其盛也。

谓四海为已力。

及其衰焉,乃匹夫之不制。

当其信也。

谓天下为一心。

及其疑焉,则顾盼皆为仇敌。

是知必有其德,则诚结戎夷,化行荒裔。

苟失其度,则变生骨肉,衅起腹心矣。

是以为人主者,不可忘初。

处殿堂则思前主之所以失,朝万国则思今已之所以贵,巡府库则思今日之所以得,视功臣则思其为已之始,见名将则思其用力之初。

苟弗忘旧,则人无易心,则何患乎天下之不化?故朝行之则为尧舜,暮失之则为桀纣,岂异人哉?其辞曰:

周坟籍以遐观,总宇宙而一窥。

结绳往而莫纪,书契来而可知。

惟皇王之迭代,信步骤之恒规。

莫不虑失者常得,怀安者必危。

是以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守勤守俭,去奢去逸,外无荒禽,内无荒色。

唯贤是授,唯人斯恤。

则四王不足五,六帝不足七"一作三皇不足六五帝不足十"。

若夫恃圣骄力,狠戾倔︹。

忠良是弃,诌佞斯奖。

构崇台以造天,穿深池以绝壤,厚赋重敛,积宝藏镪,无罪加刑,有功不赏,则夏桀可二,殷辛易两,在危所恃,居勿忘想,功臣无逐,故人无放,放故者亡,膛功者丧。

四海岌岌,九土漫漫。

覆之甚易,存之实难。

是以一人有悦,万国同欢。

一人失所,兆庶俱残,喜则严寒为热,怒则盛夏成寒。

一动而八方乱,一言而天下安。

举君过者为忠,述主美者为佞。

苟承颜以顺旨。

必蔽视而掩听。

动虽非而谓神,言纵失而称圣。

故曲者乱直,邪者鬼正。

改华服以就紫,变雅音而入郑。

虽往古之轨躅,亦当今之龟镜。

崔巍龙殿,赫奕凤门。

包四海以称主,冠天下而独尊。

既兄日而姊月,亦父干而母坤。

视则金翠溢目,听则丝竹盈耳。

信赏罚之在躬,实荣辱之由已。

羲皇而易匹,言尧舜之可拟。

骄志自此而生,侈心因兹而起。

常惧颠而惧覆,必思足而思止。

勿忘潜龙之初,常怀布衣之始。

在位称宝,居器曰神。

鼓钟庭设,玉帛阶陈。

得必有兆,失必有因。

一替一立,或周或秦。

既承前代,当思后人。

唯德可以久,天道无常亲。

◇观舞赋

惟钦明之昌运,应灵图而嗣。

纽三代之离术,正千龄之差朔。

可以治定制礼,可以功成变乐。

实磐石之攸寄,固维城之斯属。

欣微生之多幸,滥高选於名藩。

列通籍之渥惠,承置醴之殊恩。

晨曳裾於东阁,夕侍宴於西园。

於时霜气敛霭,夜景澄廓。

撤层台,烟销连阁。

流月华以昭耀,间星文而灼烁。

岩桂偃而未,宫梧纷而就落。

於是罗荐周设,黼帐高舒。

露凝珠网,风清玉除。

烟浮辉於缇幕,烛笼光於绮疏。

尔乃咀清哇,扬激征,金石奏,丝桐理。

奇调间发,新声互起。

促宴冶而忘疲,欢情畅而未已。

於是燕余齐列,绛树分行。

曳绡裾兮拖瑶,簪羽钗兮珥明。

擢纤腰之孤立。

若卷旌之未扬。

纡袂而将举,似惊鸿之欲翔。

退不失伦,进不逾曲。

流而不滞,急而不促。

弦无差袖,声必应足。

香散飞巾,光流转玉。

若乃巴姬并进,郑媛俱前。

对席齐举,分庭共旋。

乍差池以燕接,又飒沓而凫连。

止有余态,动无遗妍,似两艳之同发,类双花之偶然。

进止合度,俯仰若一。

节缓则顾迟,唱速则回疾。

殊姿异制,不可殚悉。

若夫金翠的,缃绮参差。

方趋应矩,圆步中规。

飞钿雪落,颓鬓垂。

舒类飞霞曳清汉,屈若垂柳萦华池。

既而曲变终,雅奏阕。

清角止,流商绝。

顿华履以自持,整文而伫节。

始绰约而回步,乃迁延而就列。

於是君王悠然怀古,怡然自适。

迁思回虑弛县改夕。

揖ゼ藻之宾,引良谈之客。

然后讨八索,诋诃六籍。

语妙则众绝希夷,论远则喻穷开辟。

议先哲之往轨,考前王之余迹。

方欲革登封之颂,勒亭之石。

与日月而齐明,同天地之不易。

◇听歌赋

君王以政隙务闲,披玩余日。

辟华轩以遐想,临风庭而自逸。

於是屏青编。

收缥帙,息柔翰,韬雅瑟。

情廓志远,虑静神谧。

於时日下梧宫,阴清竹殿。

鲜始发,光风初扇。

余霞未敛,残虹犹见。

玉既陈,兰肴乃荐。

登龙阁而骋目,临曲池而游眄。

於是征赵女,命齐倡。

动琼,出兰房。

横宝钗而耀首,靓铅华而饰妆。

低翠蛾而敛色,睇横波而流光。

声欲伸而含态,气未理而腾芳。

乍连延以烂熳,时顿挫而抑扬。

始折宫以合征,终分角而扣商。

掩余韵於雕扇,散轻尘於画梁。

若夫振幽兰,飞激楚。

俯仰艳逸,顾盼容与。

其繁会也,类春禽振响而流变;其微引也,若秋蝉轻吟而曳绪。

似将绝而更连,疑欲止而复举。

短不可续,长不可去。

延促合度,舒纵有所。

听之者虑荡而忧忘,闻之者意悦而情抒。

歌未终,君王乃喟然叹曰:「夫乐者,所以通神明,节情欲,和天地,调风俗。

观往代之遗风,览前贤之轨躅。

莫不治乱斯在,兴亡攸属。

是故圣人以为深诫,君子以之自勖。

」於是放郑卫,引邹枚。

临广苑,陟崇台。

肆东平之乐,包天下之才。

盛矣美矣,优哉游哉。

◇明河赋

月初回於夕阳,日夜没於天纲。

步庭砌以游衍,觉霄之杳茫。

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列;光辉一道,罗银汉之灵长。

徒观其粲兮如磋,洁兮如磨。

明月照而不失其素,飘风惊而匪扬其波。

莫测其深,含天际之四气;莫度其远,掩人间之众河。

及夫岁入三秋,势直千里。

度龙驾而容曳,构朝鲜桥而迤逦。

霞妆星靥,知婺女之不如;杂明,必娥之相似。

七夕作之以良会,群方於是而仰止。

固能流不可准,涯不可度。

既莫见乎端倪,亦焉知其厚薄?夫其为谦也,太阳曜而不争其光;夫其为德也。

巨海枯而莫之能涸。

夺凝霜之漫漫,方白石凿凿。

居崇高而不危,体虚无而自若。

名连地脉,影杂天文。

当霁夕而逾晓,凝微雨以暂熏。

明白可称,则皓如曳练;正平可缉,亦矗似长。

亘此极以斜转,横碧空而中分。

吐霄光而澹滟,含曙色而氤氲。

将欲问之於槎客,如何欲决於严君?

◇高松赋

登灵岳以游目,极千里兮周睇。

尽山川之重沓,容物之诡怪。

何兹松之挺茂,抉修干於孤林,映丹霄而有叶,凌青霞而矫心,前绝万仞,却倚千寻。

俯峥嵘之深谷,仰迢递之层岑。

霏夕烟而暧景,度神飚而流音。

若乃月起阳爻,岁穷阴律。

匝地冰厚,周空雾密。

雪积岩而逾峻,风乘林而转疾。

结ㄙЩ之愁,黯苍茫之寒日。

於是众草零,群木坠。

千岩槁,万岭悴。

独洁固而不洁,常猗猗而结翠。

始见贞而表洁,乃以丛而辨类。

夫其深山遂性,委液流津。

感天地之粹质,禀阴阳之精纯。

根含冰而弥固,枝负雪而更新。

既无惧於元月,宁有悦乎芳春?含奇文而养劲,收高节而自珍。

耻取媲於嵇子,嗤受封於亡秦。

本绝希於雕刻,讵有忧於斧斤?若乃流膏可咀,嘉宾可荐。

香有四飞,味逾九转。

延促龄於度隙,驻生涯於流电。

故饵之者目改,服之者容变。

纷羽翼而上腾,排紫虚而高扇。

起九垓而憩息,周四海而顾盼。

信神经而最品,实秘录而精选。

嗟美材之无用,悲侧路之。

动跬步而致阻,投一足而必危。

伤拙目之众毁,慨名工之独知。

仰径寸而靡及,屈百尺而自卑。

萦白以舒盖,接丹桂而交枝。

凝晖远而澹景,纤罗挂而轻ざ。

穷万祀而不异,历千秋而不萎。

岂兹木之足叹,亦前贤之所规。

何吾生之命舛,怀丹诚而莫披。

心炳朗而无报,情荡涤而不羁。

任傥来之否泰,委元运之遭随。

戢轻翮而未举,逸足而莫驰。

实未荣而先怠,宁泛驾而致疲?诚责躬而咎已,岂藏瑕而掩疵?恒怯进而勇退,每知雄而守雌。

庶比兹以自勖,履贞固而不亏。

◇影赋

何物类之实繁,各异形而辨色。

惟兹影之灵化,独元妍而莫测。

若乃体无定质,应变随方。

因物成象,不拘厥常。

苟圭表之有度,信天地之可量。

同寒暑之延促,故夏短而冬长。

在清明而必朗。

若晦浊而斯亡。

同至人之隐显,类君子之行藏。

若夫长短侔形,曲直应质。

细故则一毫必具,大物则万象无失。

并片鱼而为比,偶孤鸟而成匹。

带秋林而暂疏,含春树而还密。

将度而俱远,与奔驷而同疾。

至如景霁氛收,波清风止。

平湖数百,澄江千里。

有象必图,无物不拟。

群木悬植,丛山倒峙。

崖底天回,浪中霞起。

咸巨细其若一,各委曲而相似。

窥之者莫测其浅深,寻之者罔知其终始。

苟烟霞之可乘,何神丹之足炼?流金液以命酌,指玉京而高宴。

含虚无以成体,故日中而不见。

同希夷以寂寞,何罔两之能眩?若夫往来绝迹,出入无间。

走不可避,速不可捐。

非可以智察,难可以理诠。

向夜月而处后,背朝日而居前。

何变化之无定,同瞻之而忽焉?安仁览以生悲士龙观而兴笑。

孙惠顾以致悚,田巴临而独照。

想古人之遗烈,"一作形"哀吾生之不劭。

守愚直以固穷,无明略以求效。

岁月忽其代序,斑鬓倏而改貌。

诚既往而莫追,徒鉴流以自吊。

若夫色动秋水,光澄炼金。

翠羽朝映,珠星夜临。

近看若浅,远瞩如深。

信不入而疑入,实非沈而似沈。

既寄形於流艳,又匿迹於凝阴。

类圣人之无已,以万物而为心。

福应善而斯臻,祸缘愆而必至。

念全德以守一,思改过而无二。

宁受屈以怀道,不求伸以邀利。

庶履色以自勖,终余年而不坠。

苟刑网之所加,虽在亲而无肆。

诚言行之可录,纵居嫌而勿弃。

必取舍而无私,故扪心而不愧。

独水镜之鉴物,穷妍媸而莫秘。

诚斯道之可宝,请贻戒乎在位。

◇尘赋"并序,应魏王教"

余执性介直,动多违忤,兹读老子,至和光同尘,窃有慕焉,因而赋之。

伊大噫之煽物,气无击而不扬。

惟兹尘之宜昧,何动息之顺常?若乃寄形大飚,托质厚地。

倏尔而往,忽焉而至。

乍徘徊以上腾,或飘而下坠。

起彼集此,不失厥位。

居无不安,涉无不利。

似达人之推理,任逍遥以自肆。

若夫阴风发,阵屯,鼍鼓震,红旗翻,千乘动,万骑奔。

中原以之黯色,白日为之书昏。

其兴也勃,其息也渐。

或聚或散,乍舒乍敛。

细不可舍,轻不可掩。

蒙笼箧笥,幂ャ茵簟,随时无竞,应物不违。

值细雨而暂息,逢轻风而复飞。

びび靡靡,雾雾霏霏。

将晨轩而并出,与暮盖而同归。

任动静而无累,似识变而知机。

若夫拂珠履,生罗袜。

积菱镜而鸾沈,下雕梁而歌发。

散琼台而类粉,布玉阶而似雪。

蒙凤辇於铜衢,翳龙媒於金埒。

有动和随,"一作发"无空不遍。

出入青琐,游扬紫殿。

流细影於回裾,乱浮香於举扇,隐洞房而难睹,因巢光而可见。

既洋溢若浮烟,又散漫如流霰。

至如化衣京洛,炼石仙家。

色侔雨壤,影若飘沙。

逐奔蹄而起乱,随惊轮而飞斜。

近则昏阡蔽陌,远则晦景韬霞。

疑窃食於颜子,先甘饵於元蛇。

惟纷吾之孤介,骤萍流而蓬徙。

既守愚以周直,每受讪而招毁。

屡空范丹之甑,时卧李恂之被。

未齐物於庄生,庶同尘於老氏。

◇玉牒真记粤一气未分之前,二仪肇辟之始,绵哉邈矣,固无得而称焉。

洎乎立极断鳌,补天炼石,三光抱石之帝,九色乘之皇,龟文发而八封成,鸟迹命而六体备,於是书契著焉,文籍兴焉。

是以贬定於一言,美恶在乎千里。

或揖让以崇文德,或干戈而擅武功。

虽五运代昌,三正更袭,质文殊轨,驰骤异规,莫不详诸典策,可备而言矣。

爰自近代,迄乎周秦,兵革迭兴,英雄互起,假名窃号者三分有二,干纪乱常者十居其九。

是以八维幅裂,四海瓜分,玉垒称王,金陵谋帝。

重以中原涂炭,戎羯凭陵,衣冠礼乐,扫地将尽,数百年间,未闻正朔。

我圣王之受命也。

则九服翘心,三灵伫眷,振干维以缀象,举地络以笼人。

曩者炎运将终,九域沦陷,於是披丹霄而轩鹏翼,驾元海而截鲸鳞。

俯拔嵩华,仰回星汉,纳风於怀抱,鼓雷电於胸臆,流雕矢於日谷,横大剑於天外。

所以八秋乘风,九夷请朔,固可以包镇虞夏,跨蹑殷周。

於是体天制作,顺时立极,进力牧於沮泽,求风后於海隅。

所以三杰并臻,十乱咸集,故能佐命垂统,饰化开业也。

所以神功茂绩,通幽洞冥,反无为於上皇,复淳朴於太素。

是以歌五英则八风顺,奏六德则百兽舞。

至於素毳丹羽,极飞走之祥,萼华丛,穷草木之瑞,天无所秘,地无所隐,图史所莫纪,篆谍所未详,莫不昭晰相晖,纷纶交映,充庭满囿,盈郊洽野,岂止二气运而景星出,三文著而神凤仪而已哉?於皇上帝,於始月首日,乃负斧,御华轩,驻金根,陈玉辇,千门既启,万国咸萃,金石备列,琛赆毕陈。

於是九司三事,群公百辟,相与端绂理缨,趋而进曰:「臣闻惟天为大,圣人所以取则;谓地盖厚,皇王所以受图。

是知仰观俯察,明灵斯在,上戴下履,福应攸归,莫不顺之者获昌,违之者致咎。

臣逖听邃古,遐观往谍,睿君哲主,无易兹道。

虽复七十二代,书契莫可。

至於登介邱,基厚地,建显号,施尊名,展礼告成,其义一也。

此乃百王之壮观,万古之丕业,昔齐桓以三代之功,处诸侯之位,尚睥睨梁甫眷顾太山,况乎扼四海,吞万国,宠九域,括八荒,如何湮没而无闻哉?夫登封者,所以易姓奉继,兴绝崇功,不可阙也。

是可阙也,则神可诬而天可欺矣。

今陛下乃欲贬恶百灵,拒绝群议,亏厥真纪,昧兹懿德,使泰山指望,梁甫失幸,金镪脱检,玉牒收文,瑞日潜晖,德星晦色。

此非所以发荣舒德,应天顺时,垂裕百代,激流千祀者也。

臣等尽虑悉心,不敢奉诏。

胸计腹议,切欲献忠,往者九章沦次,五纬失方,遂令归余爽终,履端乖始。

陛下既考之以玉律,又则之以金仪,定千载之差辰,正百王之废朔,符落下之明验,复容成之妙旨,此又圣德之盛也。

伏愿陛下上祗天庥,下顺坤德,叶群神之望,从亿兆之心,清跸亭,鸣銮岱岳,肆射牛之礼展大泽之诗,垂绀幄而伫群神,竭紫坛而陈众瑞使白朝起,灵光夜烛,应千龄之期,流万岁之响,则四溟受福,天下称泰。

臣等敢资灵贶,合符瑞之至极,愿以固请。

」於是乃凛然动色曰:「过乎何辞之饰也!朕闻惟德弗逮罔有克,惟言弗审罔有征。

观乎周汉之苟进,良足恶矣。

纵天命有在,予将崇让焉。

」於是绅之徒,俯而谢,仰而颂德曰:

明明圣范,巍巍至德。

元化难名,神功靡测。

上包干象,下括坤域。

五岳尘消,四溟波息。

仁风绵浃,惠泽下霈。

船海极琛,梯山穷贝。

九译同德,万里齐信。

宿彗收芒,朝解陈。

阶晦落,庭轶晨鲜。

氤氲和气,萧索非烟。

轮重璧合,星次珠联。

鸿名始茂,景祚方延。

雾辟岸,霞褰日观。

山川致祗,人神叶赞。

灵贶凝祥,光华启旦。

播美贞石,驰芳柔翰。

德盈弥损,道积逾冲。

礼成思大,乐变推功。

让为政始,益寡谦终。

千龄展美,万古承风。

◇正名论

有宏文先生,禀气冲和,资灵杰秀,理在微而必察,言无赜而不探。

加以体局凝沈,风骨峻远,纵班马而高出,嗣颜冉而委蛇。

於时日暖朱墀,风清紫陌。

长廊赫奕。

高阁阴岑,先生方该秘纪於千载,释凝滞於万古。

於是席长筵,列髦俊,散缥帙,布表编,簪缨毕萃,绮纨咸集。

乃有以司铠丈人,戎服而至,蓬首垢面,颊削背伛,左挈戟,右提,汗蒙尘,不让而坐。

先生逆而目之,顾而诮曰:「夫杖者位之基,器者名之实,苟有叨窃,咎悔必臻。

当今天下文明。

会昌御运,举宇宙以笼物,驰日月而烛幽,居概盈朝,鹭成列,是以鸣玉曜辉者耻方於周召,披坚执锐者羞比於韩彭。

至於采择人伦,捃摭要言,有美斯达,在器无假,文武异容,正位辨方,朱紫无杂,任能授用,咸得其所。

是以山无逋客,野绝遗贤,方欲阐文儒,销锋刃,陈俎豆,散牛马,肆志於礼场,游心乎文囿,大启石渠之署,广开天禄之门,搜寰内之琳球,擢天下之杞梓,旅之於东观,会之於北阁,考往圣之遗逸,正先贤之纰紊,欲令微言隐而更显,至德晦而复明。

然后草封岱之仪,备射牛之皮。

今子齿既尽矣。

形又槁焉,上不敢贡策献奇,析分禄;下不能收视反听,养真存神。

以萤烛之未光,而方增耀於日月;涓滴之微润,而欲拟浸於江湖,其於余生,固亦劳矣。

犹不免佩弦荷ゅ,坐甲操锋,见长剑而折腰,对危冠而屏气。

以兹疲朽,预此戎班,点污我文门,亏辱我宰塾,顾瞻传素,能不恧乎?」丈人於是俯而惭,仰而谢,逡巡避席,敛衽而对曰:「仆闻用舍时也,穷达命也。

物固有欲而不可弃,此盖有力者走之,岂在吾之所也?且夫苟非其用,则周孔无以措其心;当其所能,则犬马犹足效其力。

今请正名改服,从子而游可乎?」先生曰:「噫,子其不言,几失子矣!苟能易位,余何简焉?」◇愚夫哲妇论昔有愚夫者,家本大贾,积资巨万,既生豪门,长乃润屋,所以衣必极丽,食必穷珍。

而禀性顽鲁,不闲货殖。

既而父终兄丧,生计归之,每有货易,动多遗利。

其妻敏而有识,常思叹曰:「若此子,家贫无日矣。

」夫常市珠及玉,所费万计,唯获燕石鱼目而还,妻睹而诮之曰:「此非真也,何失鉴其若是乎?」於是愚夫乃作色虬须,攘袂目,顾而呵其妻曰:「吾访肆人,皆云美玉也;问诸吏,咸云美珠也。

吾固先访而后市,先问而后买,岂吾不择而擅取哉?」其妻怒而复曰:「夫玉石异体,珠目珠状,虽色类相似,而明润悬绝,但子愚昧未详耳。

若使人言是而随是之,人言非而随非之,此即取舍在彼,子何预焉?故有离珠之目者,不可惑之以色;有师旷之耳者,不可惑之以音。

今若问人而后识者,此乃聋瞽之事也,岂有耳目者所为哉?」於是夫妻怨竞,累日不息。

时邻家有寓居游士,闻而叹曰:「诚哉哲妇之言!可谓信而有征。

◇可汗山铭

维贞观十三年岁在己亥二月甲戌朔八日辛巳,圣唐大使右武卫大将军慕容宝、节度副使朝散大夫任雅相等肃奉明诏,册授大单于真珠毗伽可汗嫡嗣为肆叶护可汗,安怀率土,廓裁宇外。

曩者隋历既终,九域沦覆,天资圣明,光启有唐,而颉利背恩,虐我边域。

是以轻赍电发,直掩虏庭,驱纵骁雄,奔放忠烈,百弩俱彀,万锋齐举。

鞭雷鼓霓,动天维於上;拔山蹴岳,移地轴於下。

骑腾荡,则川野昼昏;风旗扬曳,则辰离黯色。

擒谷蠡於谷口,曾未崇朝;斩日逐於辕门,景不移晷。

龙庭柳塞之外,烟灭销;瀚海天山之前,波澄雾卷。

上以震皇威於万叶,下以安亿兆於千龄。

虽有灵祗赞我有唐,亦所以恢崇今单于地,"一作也"。

是以万里齐契,四海同规,始验秦防徒营,汉城虚筑,在德非险,皇哉唐哉。

勒石纪功,腾声不朽。

词曰:

振天威兮横朔方,星剑腾兮虹旗扬,穷绝汉兮越幽荒,拜单于兮册名王,历千载兮声弥光。

◎窦静

静字元休,赠司空抗子。

武德初累转并州大总管府长史检校并州大总管。

太宗朝授司农卿,封信都县男,改夏州都督,再迁民部尚书。

卒谥曰肃。

◇论颉利部众不便处南河封事臣闻夷狄者,同夫禽兽,穷则搏噬,群则聚鹿,不可以刑法绳,不可以仁义教。

衣食仰给,不务耕桑,徒损有为之,以资无知之虏。

得之则无益於化,失之则无损於时。

然彼首邱之情,未易忘也。

诚恐一旦变生,犯我王略,愚臣之所深虑。

如臣计者,莫若因其败亡之后,加其无妄之福,假以贤王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自可永保边塞,代为藩臣,此实长辔远御之道。

◎卢士牟

士牟,贞观初官河南府伊阳县主簿。

◇段干木庙记

陕之{艹丙}东有祠,署於道曰魏文侯师段干木庙。

谨按史传,语文侯过其庐必式。

吕览云:「秦攻{艹丙},司马康以先生深谏其君。

」又按《图经》云:「先生以原上草庐中,高枕而卧,秦遂解兵。

」昔子贡救鲁,挟辩诈,扶危主,然后仅而获免。

岂若先生靡劳师徒,旷然晏息,而国不加害,民受其赐。

诚以德充气融,道义纯备者矣。

贞观元年秋八月七日,将仕郎前守河南府伊阳县主簿范阳卢士牟,载想遐踪,愿志遗庙。

铭曰,鼎河在南,中条在北。

洪河横流,以纪魏国。

天地淑灵,山泽粹精。

惟公克生,为魏之桢。

邻不加兵,民用舒宁。

秦号虎狼,役厉重伤。

毒螫断断,侵轶西强。

瞻我仁人,沛然知方。

以义以暴,以柔以刚。

善师不阵,古称至德。

先生晏然,婆娑偃息。

蓬居草庐,是敬是式。

比彼干戈,俄成礼则。

士之生世,人爵为贵。

功成不居,惟德之懿。

士之避土,或蹈遐裔。

公则靖民,以义为利。

我行其野,祠宇岿然。

播咏仁风,精诚若传。

条山如砺,河水如带。

先生之德,永永不昧。

◎张神安神安,贞观中上大将军。

◇唐贞观铜钟铭"并序"

盖如如实际,性相平等;念念虚假,缘业万殊。

是以导之以解脱,礼乐未之汨;诲之以究竟,象系所不言。

州宝室寺上座罗汉等,漏兹独善,府宏六度。

不舍群生,服膺四摄,以大唐贞观三年,摄提在岁,蕤宾御律,景丁统日,己巳司辰,用铜三千斤铸钟一口。

法天地以为炉假飞廉而扇炭。

克饰牟造化,巧丽若神工,感蜀山响,拟汉厝而远闻。

挺弗能发,理切含宏;扣而斯应,义均虚受。

聿警四部,式遵六昧。

未假于箭漏,靡资於鸡霍。

忏诵顾而有节,精进因而无怠。

方诸几杖,小大之用既殊;譬以盘盂,洪纤之理多裕。

辄缘斯义,乃为铭曰:

眇眇三界,悠悠四生。

爱染有著,沈没无明。

法轮觉梦,慧炬照冥。

大空罔得,微妙焉名。

无为不住,有为不尽。

去彼常乐,来深慈愍。

然头拯救,靡足汲引。

且戒且禅,或檀或忍。

爰造洪钟,晨昏取则。

和会攸仰,礼忏无忒。

并航欲海,俱游西国。

开物成务,是镌是勒。

◎张行成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

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

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

世充平,以隋资补宋州谷熟尉,应制举乙科,授雍州富平县主簿补殿中侍御史,累迁侍中兼刑部尚书。

高宗朝封北平县公,拜左仆射太子少傅。

永徽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曰定。

◇谏太宗书

有隋失道,天下沸腾。

陛下拨乱反正,拯生人于涂炭,何周汉君臣之所能比拟?陛下圣德含光,规模宏远,虽文武之烈,实兼将相,何用临朝对众?与之较量,以万乘之尊,与群下争功哉?臣闻「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又闻「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臣备员枢近,非敢知献替之事,辄陈狂直,伏待俎醢。

◇请太子监国疏

伏承皇太子从幸灵州,臣愚以为皇太子养德春宫,日月未几,华夷远迩,伫听嘉音。

如因以监国,接对百寮,决断庶务,明习政理,既为京师重镇,且示四方盛德,与其出陪私爱,曷若俯从公道?

◎高若思

若思,太宗时人。

◇劝封禅表

伏愿褰旒写照,洽群请於帝俞;辟纩垂矜,遂微恳於人欲。

腾兹玺诰,激彼天波,微万玉以警途,诏八神而弭策。

籍江茅而陈黍,饰苍璧而奠黄琮。

驰万风以飞声,接九重而媲美。

使编珠毓贶,开丽色於金泥;触石凝祯,荡浮华於石感。

式昭昌祚,永播鸿名。

凡在生灵,义深耸踊。

◎杨师道

师道字景猷,宏农华阴人。

隋末自洛阳师高祖,授上仪同,为备身左右,尚桂阳公主,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

贞观朝迁侍中,转中书令。

二十一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

◇听歌管赋尔乃飞阁之临空,望雕梁之架虹。

奏东城之妙曲,命南荆之结风。

庄华艳於朝日,长袖曳於芳丛。

度参差以仪凤,响嘹亮之惊鸿。

伊小臣之庸琐,预恩私之嘉宴。

闻仙管於帝台,听钧天於兰殿。

怅崦嵫之易晚,惜宫羽之难遍。

抚长笛而多惭,览洞箫而兴怨。

徒隶齿於群龙,信庸音其已荐。

◎李君政

君政,贞观七年行宋州参军武县尉。

◇宣雾山镌经像碑

高士李惠宽,赵郡象城人也。

皋陶之后,左车之允,盘石之宗,连华帝籍。

生而达理,长而悟元。

龀之年,蔡伯喈闻而趋步;猗嗟之岁,王平子见而绝倒。

洞彻若空之理,偏知物我之义。

为半句而燔两臂,为一偈而烧七指。

尸毗割肉,萨捶舍身,方之厉行,略无差等。

加以餐松却粒,卧石漱流,夏则编草为衣,冬则引茅自覆。

形体虽残,不以为苦;谤讪虽至,不以为失。

猛兽去骨,未足称奇;野鸟来巢,讵将为异?属有隋失驭,区宇分萌,百郡则杼轴皆空,千城则骸骨俱满。

龙惊退,豕突鲸吞,蕞尔ㄘ然,声敫荡荡。

惠宽及於华巅,早遇太平,不吝身形,共崇福业。

洎粤若稽古大唐,仰握天镜,俯案地图,应期接统,濡足授首。

据八十一万之分,承七十五代之君,类大庭华胥之时,同尊卢祝融之日。

惠宽荷皇穹与善,素乐获从,值圣人既作,万物咸睹。

以武德六年四月八日,乃於此山报国,修立龛,为室镌石,造贤劫千佛法华经一部,营构浩大,神灵护持,就使百亿须弥,未有若斯修福者也。

其南则临柏县,龙舆避地之所;北带茅山,鹤驾游天之处。

东则神泉汹涌,远绕沧波;西则低水涨氵鼻,近连翠岭。

弥亘千里,控带百川,逦迤河南之垂,徘徊冀北之际。

下笼金阙,上跨玉京,既达退食之墟,又接还簪之境。

如来真范,遍满岩崖,修多妙旨,周回岭岫。

长松映彤庭之彩,文石晃紫金之像。

因竹林而起精舍,为桧树而制香炉。

物浮沈,恒过鹿野,乌免来往,直指鹫山。

窗户平接星宫,梁栋斜通月殿。

既类从天化成,又若因地涌出。

名僧摇锡,远邑争来。

德士褰衣,他方并至。

於是使持节上柱国本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定州都督相州总管杭州刺史光禄大夫吕国公士洛,佐命心膂,干国爪牙,王白廉李之流,绛灌樊滕之辈,飞旌河朔,迭鼓恒阳,发摘既类秋霜,仁明复同春日。

六条布德,志洽弟兄;十部垂恩,情深岵屺,鱼悬犊在,百姓兴五之歌;雁至鹿驯,四民发两岐之咏。

恭敬三宝,回向十方,脱舍财帛,减彻车马,遂与惠宽共管此福,大宏妙规,深启檀度。

伯仁县令严雄,抚宰百里,清肃一圻,迹同迁蝗,治侔驯雉,精诚信向,经始伽蓝,劝课丹青,修饰经像,虽目连之神通敏给,文殊之智慧庄严,媲此尊崇,实为俦类。

有宿士李长钦、李士罗、李希哲、李明朗、牛孝祖等,并乡社髦,里清修,爱法念道,奉善乐施。

惟昔微功少效,尚载景钟,细事磨言,犹书甫鼎。

况布金重意,剖骨殷心,用树高碑,期传来业。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