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江总"一"
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晋散骑常侍统十世孙。
梁大同中,为宣惠武陵王法曹参军。
历何敬容丹阳尹佐史,除主簿,迁尚书殿中郎,转侍郎,进太子洗马。
出为临安令,还为中军宣城王录事参军,转太子中舍人。
太清中,兼太常卿。
台城陷,避难会稽。
寻依萧勃于广州。
承圣中,征为明威将军、始兴内史,未行而江陵陷。
陈天嘉中,征还为中书侍郎,直侍中省。
太建中,迁司徒右长史,掌东宫管记、给事黄门侍郎,领南徐州大中正,授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骑常侍,迁左民尚书,转太子詹事,免。
寻为侍中,领左骁骑将军,免。
寻为散骑常侍、明烈将军、司徒左长史,迁太常卿。
后主即位,除祠部尚书,转吏部尚书,迁尚书仆射。
寻加宣惠将军,授尚书令。
祯明中,进号中权将军。
陈亡入隋,为上开府。
开皇十四年卒于江都,年七十六。
有《集》三十卷、《后集》二卷。
◇贞女峡赋
倦辛苦于岭表,遂沈沦于海外。
迹飘于转蓬,情缭绕于悬旆。
骇兹峡之珍怪,伫奇峰而丽瞩。
或逦迤而四成,乍{山罪}嵬而五曲。
含照曜之烛银,氵啻潺之膏玉。
山苍苍以坠叶,树索索而摇枝。
澄碧源之见底,耸翠壁以临危。
"《艺文类聚》六"
◇修心赋"并序"
大清四年秋七月,避地于会稽龙华寺。
此伽蓝者,余六世祖宋尚书右仆射、州陵侯元嘉二十四年之所构也。
侯之王父晋护军将军彪,昔莅此邦,卜居山阴都阳里,贻厥子孙,有终焉之志。
寺域则宅之旧基,左江右湖,面山背壑,东西陵跨,南北纡萦,聊与苦节名僧,同销日月,晓修经戒,夕览图书,寝处风云,凭栖水月。
不意华戎莫办,朝市倾沦,以此伤情,情可知矣。
啜泣濡翰,岂摅郁结,庶后生君子,悯余此概焉。
嘉南斗之分次,肇东越之灵秘,表《桧风》于韩什,著镇山于周纪,蕴大禹之金书,镌暴秦之石字,太史来而探穴,锺离去而开笥,信竹箭之为珍,何趺之罕值。
奉盛德之鸿祀,寓安禅之古寺,实豫章之旧圃,成黄金之胜地。
遂寂默之幽心,若镜心而远寻,面曾阜之超忽,迩平湖之回深。
山条偃蹇,水叶侵淫,挂猿朝落,饥鼯夜吟。
果丛药苑,桃蹊橘林,梢云拂日,结暗生阴。
保自然之雅趣,鄙人间之荒杂,望岛屿之回,面江源之重沓,泛流月之夜迥,曳光烟之晓匝,风引蜩而嘶噪,雨鸣林而修飒,乌稍狎而知来,云无情而自合。
迩乃野开灵塔,地筑禅居,喜园迢,乐树扶疏。
经行籍草,宴坐临渠,持戒振锡,庇影甘蔬,坚固之林可喻,寂灭之场暂如,异曲终而悲起,非木落而悲始,岂降志而辱身,不露才而扬己。
锺风雨之掩蔼,倦鸡鸣之聒耳,幸避地而高栖,凭调御之遗旨。
折四辩之微言,悟三乘之妙理,遣十缠之系缚,五惑之尘滓,久遗荣于势利,庶忘累于妻子,感意气于畴日,寄知音于来祀,何远客之可悲,私自怜其何已。
"《陈书·江总传》,《文苑英华》九十七"
◇劳酒赋
在阳春之仲序,览具物之芳菲。
帅公卿而播百谷,亲耒耜而命三推。
开青坛于回甸,列翠幕于清沂。
乃遵执爵之典,爰降食苹之宴。
豁朱鸟之高窗,启黄龙之抗殿。
奏帝鸿之万舞,动钧天之九变。
顾曲私之亭育,递寒暑而徂迁。
谬陈力而策骀,岂酬恩于暮年?"《艺文类聚》三十九"
◇辞行李赋
惟大梁三十有六载,神功懋乎开辟,垂恩储祉,压子代之盘盂,盛德形容,陋周年之石。
月窟向风,日域仰泽,要荒款塞,诸戎重译,轩巡履,声芳亥步;旌节经过,事高禹迹。
举皇华之尽美,驰珏玉之多事,或江夏之无双,疋洛阳之才子。
访羽仪于廊庙,旌秀异于杞梓。
引强学之三端,赏雕文于四始。
顾偬侗于罕志,奉朝章于信次;忝凤举而张旃,济龙沙而通赆。
敏异季札之听歌,誉乖属国之衔使;怀苏子之抵掌,忆千秋之画地。
愿自励而饮水,揆无庸而案辔,嗟负恩之无力。
每若置于棘,倏辞东平之乐善,再践承明而游息,岂羡千时之奔是?宁殊一钱之不直,谅无期于鸿渐,念有似于蝉翼,荷德泽之霈然,鉴丹愚之匪饰。
暂借誉于瑟柱,免长徭于葱极。
聊暇日以须臾,每长吟以郁纡。
异金石之能固,若草木之分区,进学惭于枝叶,绵力谢于康衢。
构伯休之蓬户,狎仲宪之桑枢,徒悦水而非智,庶因谷以为愚,耻矫名于周客,宁滥响于齐竽。
奉栖迟以偃仰,愿太素之不污。
"《初学记》二十"
◇云堂赋览黄图之栋宇,规紫宸于太清。
何面势之胶葛,信不日之经营。
仰一时之壮丽,跨万古之威灵。
吐触石之奇色,混高堂之旧名。
若乃三阶八户,百ㄆ千楹,莹以玉,饰以金英,绿芰悬插,红渠倒生。
于时木叶声寒,壶人唱静,承露擎虚,相风昭迥。
天子乃下辇开宴,出豫娱神。
文悬日月,思革风尘。
实附凤之多幸,愧屠龙之不真。
"《艺文类聚》六十三"
◇华貂赋"并序"领军新安殿下以副貂垂锡,仰铭恩泽,谨题小赋。
贵丰貂于挹娄,饰惠文而见求。
标侍臣之密设,曜毛彩之温柔。
拜文[QLXQ]而影度,陪武帐而香浮。
随玉珩之近远,共金之去留。
仰太山之千仞,开谷中之鄙吝。
撤君子之宝饰,荣小人之蓬鬓。
蔑置醴之殊私,夸赐田之薄润。
顾朽拙之微躬,早游艺而不工。
逢河间之好古,自隗始而恩隆。
谅维鹈之有愧,庶怀昔而克终。
"《艺文类聚》六十七"
◇山水纳袍赋"并序"
皇储监国余辰,劳谦终宴。
有令以纳袍降赐,何以奉扬恩德?因题此赋。
氵监时来之宠沐,振长缨以祗肃。
奉性与之文章,侍相娱之丝竹。
解女罗之山带,佩流霞之羽服。
裁缝则万壑萦体,针缕则千岩映目。
图岛屿之削成,写沦涟之径复。
埒符彩于雕焕,并芬芳于兰菊。
悯四选之徂迁,轸百虑之回。
霜飞空而浸雾,雁照月而猜弦。
听风钟之易近,对水ニ之疏悬。
若董衣之百结,同卫服之十年。
嗟班鬓之已飒,愧冶袖之为妍。
谢衔珠之有报,荷坠履之无捐。
"《艺文类聚》六十七"
◇玛脑碗赋
翠羽流霞之杯,谅无闻于玮丽,岂匹此之奇瑰?爰睹殊特,臻自西国。
状惊鹤之点渍,似游龙之割刻。
士衡譬之云采,中郎羞其马勒。
于时北园清夏,东阁浮凉,山交枝而影杂,水沈叶而流香,蝉无风而吲短,鹭出迥而飞长。
副君海氵亭岳峙,纸落金锵。
获阿宗之美宝,命河朔之名觞;宝出昆仑之仙阜,觞即元洲之玉酒。
酒既醉而还年,碗稍酌而延寿。
仰天纵之体物,铭欹器兮何有?"《艺文类聚》七十三"
◇南越木槿赋
日及多名,蕤宾肇生。
东方记乎夕死,郭璞赞以朝荣,潘文体其夏盛,嵇赋悯其秋零。
此则京华之丽木,非於越之舜英。
南中斩草,众花之宝;雅什未名,骚人失藻。
雨来翠润,露歇红燥,迭萼疑檠,低茎若倒。
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鲜;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
暂欲寄根对沧海,大愿移华厕绮钱;井上桃虫难可杂,庭中礻圭蠹岂见怜?乃为歌曰:啼妆梁冀妇,红妆荡子家;若持花并笑,宜笑不胜花。
赵女垂金珥,燕姬插宝珈;谁知红槿艳,无因寄狭邪?徒令万里道,攀折自咨嗟!"《艺文类聚》八十九。 "
◇举士诏"至德四年正月甲寅"
尧施谏鼓,禹拜昌言,求之异等,久著前册,举以滞淹,复闻昔典,斯乃治道之深规,帝王之切务。
朕以寡昧,丕承洪绪,未明虚己,日旰兴怀,万机多紊,四聪弗达,思闻謇谔,采其默语。
王公以下,各荐所知,傍询管库,爰及舆皂。
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亲加听览,伫兹启沃。
◇为陈后主在东宫临学听讲令
令中庶子,胶庠化本,教学政前,古之雍熙,宁不由是?自炎行将季,风化陵迟,梁室版荡,微言中废,后生莫晓洙泗之文,晚学未闻齐鲁之说。
加以弃本逐末,情多诡竞,自炫守庸,更如胶柱。
假词而诵,岂类背碑?吾禀训晨昏,言诗立礼。
温清暇日,秋冬书。
玩前圣之简牍,慕往贤之砥励。
今锋刃既销,雍序大启,删浮去伪,求名责实。
儒玄总集,蒲玉交驰。
桢干懿亲,开蒙范物。
梁园鲁殿,崇经弘道;泮宫藩学,未比宗师。
小山骚什,宁同章句?可谓千里更齐知,十肃奉过。
预观训胄,缝掖济济,冠冕师师,听钩深之说,瞩循还之辩,美业再兴,于斯为盛!昔遁栖下聘,尚加束帛,祥瑞上臻,犹班重币,况兹大礼,而可忽诸?外即详赐学僚,以称吾意。
"《文馆词林》"
◇为陈六宫谢章
恭膺礼命,愧集丹缕之颜;拜奉曲私,愁萦羽之色。
鲁宫夜火,伯媛匪惊,楚榭奔涛,贞姜何惧?岂期日月腾影,风云写润?迟复位崇九御,声高六列,象服增华,丹耀采,何以弼佐王风,克柔阴化?兢惶并集,追想流荇之诗;荷遽相并,遂失鸣环之节。
"《艺文类聚》十五,《初学记》十"◇为陈六宫谢表
鹤晨启,誉钗晓映,恭承盛典,肃荷徽章。
步动云桂,香飘雾。
愧缠艳粉,无情拂镜,愁萦巧黛,息意临窗。
妾闻汉水赠珠,人间绝世;洛川拾翠,仙处无双。
或有风流行雨,窈窕初日,声高一笑,价起两环,乃可桂殿迎春,兰房侍宠。
借班姬之扇,未掩惊羞;假蔡琰之文,宁披悚戴。
"《艺文类聚》十五"◇让吏部尚书表
窃以汉置五曹,方今六尚;魏隆八凯,拟古六卿。
近喻喉舌,远譬枢斗。
至如东京许郭,西晋袭王,仰首伸眉,可得而论列矣。
但臣门基世绪,晋宋以来,内侍帷,入尸衡尺。
或年甫将立,或岁未强仕。
是以退思弱冠,追伤畴昔,早尘华任,见知名辈,常谓忝窃,匪朝伊夕。
岂期梁室多故,有志无时。
平生意气,飒尔零落。
特由邀奉嘉运,千载一时。
惟奋宠灵,遂臻于此。
"《艺文类聚》四十八,《初学记》十一"
◇为沈尚书君理让右仆射领吏部表
辛香以来,安石以后,遵其轨躅,必大厦之栋梁;总其寄任,亦巨川之舟楫。
未有绵力薄材,轻膺此举。
"《艺文类聚》四十八"◇让尚书仆射表藻镜官方,品裁人物,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冰,无欺暗室。
但屡淹星乌,每知忝素,世网拘束,事归黾勉。
今此召会,尤增据蒺。
窃以端揆副职,官称师长,革履升降,传呼宠赫,仪刑朝首,冠冕彝伦。
兼复参总衡流,匡佐圣治,妄膺重责,必践危机。
◇让尚书令表
臣弱岁立朝,本无奇志,每谓任登常伯,足承基绪。
值梁季不造,牧拙人间,东窜三江,南徂百越,不知秦汉,十有七年。
心迹退黜,平生毕矣。
但性疏懒,不屑死增,俯仰乖时,人物多忤,天飞践祚,任寄隆重。
谬以商丘之木,遂比舟楫之材;燕岱之石,混同瑚琏之器。
当由崇贤使举,早守名节。
窃以天府文昌,万方之薮;天官冢宰,无所不统。
礼革三独,事昭百揆,旷职云久,三十余载,一旦开置,必资望实。
岂期廷典私偏,滥庸菲薄。
陛下听览余辰,曲垂昭纳,遂斯反汗,高选具瞻,则敝盖敝帷,使臣暮齿,岁制月制,赊臣皓发,不以一怠。
"《艺文类聚》四十八"
◇为衡阳王让吴郡表
芝泥驰印,发命开函颍之诚;夏霜易,兢惶之至。
春冰可涉,临辎回轼,即事何取。
广川无声,颇知自匹。
"《艺文类聚》五十"
◇谢敕给鼓吹表
略寻近古,逖听前事。
王文宪匡佐革命,沈隐侯经纶始运,骑吹之荣,犹难忝冒。
以臣况此,实非伦辈。
岂可更崇文物,重假名器?高台迢递,未朱夏而登临;芳树华滋,非青春而奏曲。
"《艺文类聚》六十八"◇为太保萧公谢仪同表
阪泉野战,曾无汗马之劳;代邸运筹,又阙前驱之勇。
薄伐专征,早游边外;执玉奉酎,文亏朝则。
王人降止,朝册远临,奉述敕书,曲停表奏。
沧波阻,既杜敬仲之辞;关路悠长,致绝赵衰之让。
心驰紫路,登文石而莫由。
目送白云,拜承明而未日。
"《艺文类聚》四十七,《御览》二百四十三"
◇除詹事谢宫启庇身修德,滥迹端形。
陈罗故葛,攀附不涯。
解角蜕鳞,超逾非次。
方辞玺会,觊收渥泽。
"《艺文类聚》四十九"
◇谢宫为制让詹事表启
如攀珠树,徒仰照匣之辉;若践玉田,不知照庑之价。
芙蓉之水,亟奉北园;迷迭之文,属陪南馆。
久降嘘枯之旨,许赐凌云之笔。
清夜宴斯,谓言善戏,黄金然诺,并遂殊宠。
年齐柏寝,岂报恩荣,纟氐整兰台,未书悚戴。
"《艺文类聚》四十九"
◇除尚书令谢台启
窃以昔之冢司,今日端揆;顷同台衮,无人则阙。
臣之朽薄,安可叨贲?谨当奏承夜月,冀奉三思之旨,声寄浮云,方祈九天之路。
◇除尚书令断表后启
司会治本,冢宰朝端,绅所属,仪刑攸在。
皇代以来,无人则阙。
陛下将备厥职,用穆臣僚,不容始自庸菲,以欢物议。
当今藩翰至戚,不无其才,廊庙重臣,亦有其器。
伏愿检俞往之则,阐平章之道。
臣公心布款,有理存焉。
"《艺文类聚》四十八,《初学记》十一"
◇上毛龟启
臣闻圣王受命,以代绍兴。
日月精明之状,烟云烂漫之采,神鼎出于汾阴,宝玉开于张掖。
灵山奥泽,卉木呈祉,静海澄波,鳞介礻是福,靡不显符瑞以固鸿基,肇征祥以光永世者也。
影合四灵,光分五色,怀星拖月,负宇衔图。
"《艺文类聚》九十九"
◇陶贞白先生集序
昔刘向通古今之学,马融见天下之书,京房察风雨之占,裴楷晓阴阳之术,子政伤于简易,季长敝于骄侈,君明遂不旋踵,公矩才免极诛,鲜有尽美之迹,罕闻克终之誉。
若夫德行博敏,孔室四科,经术深长,郑门六艺,丹阳陶先生备斯矣。
至如紫台青简,绿帙丹经,玉版秘文,瑶坛怪牒,靡不贯彼精微,殚其旨趣。
盖非常之绝伎,命世之异人焉。
文集缺亡,未有编录。
门人补辑,若逢辽东之本;好事研搜,如诵河西之箧。
奉敕校之铅墨,缄以缇缃,藏彼鸿都,副在廷阁。
"《艺文类聚》五十五"
◇入摄山栖霞寺诗序
壬寅年十月十八日,入摄山栖霞寺。
登崖极峭,颇畅怀抱。
至德元年癸卯十月二十六日,又再游此寺,布法师施菩萨戒。
甲辰年十月二十五日,奉送金像还山,限以时务,不得恣情淹留。
乙巳年十一月十六日,更获拜礼,仍停中山宿。
永夜留连,栖神悚听。
但交臂不停,薪指俄谢,率制此篇,以记岁月。
俾后来赏者,知余山志。
"《广弘明集》三十上"
◇游摄山栖霞寺诗序
祯明元年太岁丁未四月十九日癸亥,入摄山,展慧布法师,忆《谢灵运集》。
还故山,入石壁中,寻昙隆道人,有诗一首,十一韵。
今此拙作,仍学康乐之体。
"《广弘明集》三十上"
◇自叙
历升清显,备位朝列,不邀世利,不涉权幸。
尝抚躬仰天太息曰:「庄青翟位至丞相,无迹可纪;赵元叔为上计吏,光乎列传。
」官陈以来,未尝逢迎一物,干预一事。
悠悠风尘,流俗之士,颇致怨憎,荣枯宠辱,不以介意。
太建之世,权移群小,谄嫉作威,屡被摧黜,奈何命也。
后主昔在东朝,留意文艺,夙荷昭晋,恩纪契阔。
嗣位之日,时寄谬隆,仪形天府,厘正庶绩,八法八典,无所不统。
昔晋武帝策荀公曾曰:「周之冢宰,今之尚书令也。
」况复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晋太尉陆玩云:「以我为三公,知天下无人矣。
」轩冕倘来之一物,岂是预要乎?弱岁归心释教,年二十余,入锺山就灵曜寺则法师受菩萨戒。
暮齿官陈,与摄山布上人游款,深悟苦空,更复练戒,运善于心,行慈于物,颇知自励,而不能蔬菲,尚染尘劳,以此负愧平生耳。
"《陈书·江总传》,总尝自叙,其略云云,时人谓之实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