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 卷六十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宋文
《全宋文》 卷六十四 严可均辑

◎释氏"三"

◎释僧弼

僧弼,吴人,义熙中京师法师,元嘉中终彭城寺。

◇与沙门宝林书称佛驮跋陀罗

道门禅师甚有天心,便是天竺王,何风流人也。

"《高僧传》二。 "◎释宝林宝林,京师龙光寺沙门,时人号曰游玄生。

◇檄太山文竺道爽"据文称寓言假事,则道爽及智静皆托名。 "

沙门竺道爽敢告太山东岳神府及都录使者,盖元玄创判,二仪始分,上置璇玑,则助之以三光,下设后土,则镇之以五岳,阴阳布化於八主,万物诞生於其中。

是以太山据青龙之域,衡霍处诸阳之仪,华阳显零班之境,恒岱列幽武之宾。

嵩峙皇州之中镇,四渎之所坟,此皆禀气运实,无邪之秽。

神道自然,崇正不伪,因天之覆,顺地之载,敦朴方直,澹然玄静。

进道四运之端,遏履五教之精,内韬通微之资,外朗道德之明,上达虚无,下育苍生,含德潜通,无遐不彻,游步九崖,翱翔玄阙。

故能形无正始,呼吸阴阳,握揽干坤,推步八荒。

夫东岳者,龙春之初,清阳之气,育动萌芽,王父之位,南箕北斗,中皇九天。

东王西母,无极先君,乘气凤翔,去此幽玄,澄於太素,不在人间。

荡消众秽,其道自然,而何妖祥之鬼,魍魉之精。

假东岳之道,托山居之灵,因游魂之狂诈,惑俗人之愚情。

雕匠神典,伪立神形,本无所记,末无所经,外有害生之毒气,内则百鬼之流行。

昼则谷饭成其势,夜则众邪处其庭。

此皆狼蛇之群鬼,枭蟒之虚声。

自三皇创基,传载於今,历代所崇,未睹斯响也。

故《零征记》曰:夫神正者,则潜曜幽昧,上腾高象,下戏玄阙,逍遥云影,龙翔八极,风兴雨施,化若雷电,行厨不设,百味自然,含慈秉素,泽润苍生,恩过二养,位若朝阳,应天而食,不害众命。

此乃灵翔之妙节,清虚之神道。

若神不正者,则干於万物,因时托响,传惑於俗,沮成散朴,激动人心,倾财极杀,断截众命,枉害中年,殂其骨肉,精神离迸,痛伤元气。

东岳之神,岂此之谓也。

故《枕中戒》曰:「含气蠢蠕,百虫勿瘿,无食鸟卵,中有神灵。

天无受命,地庭有形,粗禀二仪,焉可害生。

」此皆逆理,违道本经,群民含慈,顺天不杀,况害猪羊,而饮其血。

以此推之,非其神也。

又《五岳真神》,则精之侯,上法璇玑,下承干坤,禀道清虚,无音无响。

敬之不以欢,慢之不以忄戚,千誉万毁,神无增损,而汝矫称,假托生人,因虚动气,杀害在口。

顺之则赐恩,违之则有祸咎。

进遏谄伪,永无贤轨,毁辱真神,非其道也。

故黄罗子经《玄中记》曰:「夫自称山岳神者,必是蟒蛇;自称江海神者,必是蟒蛇;自称天地父母神者,必是猫狸野兽;自称将军神者,必是熊罴虎豹;自称仕人神者,必是鼋鼍;自称宅舍神者,必是犬羊猪犊。

门户井灶,破器之属,鬼魅假形,皆称为神。

」惊恐万姓,淫鬼之气。

此皆经之所载,传之明验也。

自汝妖祥,渐逾六载,招来四远,靡不响应。

送疾而往者,如小水归海,获死而还者,哀呼盈路。

重者先亡,便云算尽。

轻者易降,自称其福。

若使重患难济,则汝无恩,中容之疾,非汝所救。

三者无效,焉可奉事?乃令群民投身归命,既无良医善药,非散发之能降。

经旬历月,曾无影报。

以此推之,有何证验?又国太元桓王及封锡,六国之懿节,三台之辅,光赞皇家,黎元慈悦,天福谬加。

体婴微疾,谓汝之祗,能感灵德,故宣德信命,诣汝神殿,献荐三牲,加赠珍异。

若汝圣道通干坤致妙者,何不上启九皇,下谘后土,参集百灵,显彰妙术,使国良辅,消疾获安。

既无响应,乃奄薨逝。

验此虚妄,焉足奉哉。

又昔太山石立社移,神灵降象,遐声万代。

此则干坤之所感,显为时瑞。

汝托称其圣,既不能兴云致雨,以表神德,图妖邪以损真道,正使汝能因动箸,举杯尽酒,犹为鬼幻,非为真正,况无其征?有何神也。

又太山者,则阎罗王之统,其土幽昧,与世异灵。

都录使者,降同神行。

定本命於皇记,察都籍於天曹,群恶无细不拾,纤善小而无遣。

总集魂灵,非生人应府矣。

而何弊鬼,诈称斯旨,横恣人间,欺绐万端。

蓬林之树,鸟鹊之野,翕动远近,列於祠典。

聚会男女,树俗之心,秽气外,枭声远布,毒锺王境,为害滋甚。

夫云雾蔽天,群邪翳正。

自汝妖异,多所伤害。

吾虽末流,备阶三服。

每览经传,而睹斯孽,推古验今,邪不处正。

吾将荡秽光,扬圣道,告到严钩魅党,还游冢墓,餐果饮泉,足生之路。

既令群民无倾财之困,鸟兽无罗网之卒。

若复顾恋望餐不去者,吾将宣集毗沙神王{和心}罗子等,授以金刚屯真师。

勇武秋霜,陵动三千,威猛难当,曜戈明剑,拟则推山。

降龙伏魔,靡不稽颡。

汝是小鬼,敢触三光,鹤毛入炭,鱼行镬汤,倾江灭火,朝露见阳。

吾念仁慈,愍汝所行,占此危殆,虑即伤心。

速在吾前,复汝本形,长归万里,沧浪海边,勿复稽留,明顺奉行。

"《弘明集》十四。 "◇檄魔文释智静顿首顿首明将军轮下,相与玄途殊津,人天一统,宗师虽异,三界大同。

每规良会,申展曩积,而标榜未冥,所以致隔。

今法王御世,十方思顺。

灵网方申?纲弥ㄌ。

大通有期,高会在近,不任翘想,并书喻意耳。

夫时塞有通,否终则泰,千圣相寻,群师迭袭。

昔我皇祖,本原天王,体化应符,龙飞初域。

节权形以附万邦,奋慧柯以覆六合,威荡四邪,扫清三六,方当抗横纵於八区,ㄌ纲于宇宙,夷静七荒,宁一九土,而冥宗不吊,真容拟位,重明寝晖,灵舟覆浪。

故令蚁聚邪番兴兹凫见暴起,а染真途,尘惑清众,虐锺苍生,毒流万劫,怀道有情,异心同忿。

我法王承运,应期理乱,上承高胄,下托群心。

秉天期以笼三千,握圣图以隆大业,云起四宫,鸾翔天竺,降神迦维,为时城渐,绥抚黎元,善安卿士,奖导群情,慰喻有疾。

严慧柯於胸中,被神甲於身外,愍十八之无辜,哀三空之路绝。

志匡大荒,靖安平难,百域千邦,高伏风化。

承君不忌,重迷自覆,深摄愚怀,故守伪见。

狼据欲天,至鸣神阙。

畔涣疆场,抗距灵节。

谓大位可登,弘规可改。

览兹二三,远为叹息。

昔大通统世,群方影附,有伪痴天魔,不遵改节。

干迕圣听,陈扰神虑,领卒归区,权形万变,精甲照曦,霜戈拂域,灵鼓竞兴,响冲方外,矫步陆梁,自谓强盛。

王师一奋,群邪殄丧,众迷革心,望风影伏。

况君单将,骁然一介,士无方寻,众不成旅,而欲违背,陵虐华邑,篡夺灵权,腾貌最胜,以为气真。

可不谬乎?今释迦统世,道隆先劫,妙化荡荡,神罗远御,智士雍雍,云算盖世。

武夫龙跳,控弦万队,协略应真,奇谋起拔。

故命使持节前锋大将军鉴阎浮都督归义傍萨陀波仑,独禀天奇,蒙尘玄镜,神高须弥,猛气笼世。

善武经文,忠著皇阙。

领众十万亿,扬镳首路。

使持节威远大将军四天都督忉利公导师,武胜标群,文超宏谋,妙思绝尘,心栖梦表。

忧时忘身,志必匡世。

领众百万亿,鸾飞天衢,使持节征魔大将军六天都督兜率王解脱月,妙思虚玄,高步尘表,略并童真,功侔九地,悼愍三途,忿若纵害,援剑慷慨,龙回思奋。

领众四百万亿,云回天门。

使持节征魔大将军七天都督四禅王金刚藏,朗质映晖,金颜遐烛,恩过九阳,力倾山海。

右眄则蒙汜飞波,左顾则扶桑落曜,德无不照,威无不伏,领众七百万亿,虎眄须弥。

使持节镇域大将军九天都督八住王士大维摩诘,奇算不思,法柯远震,体合神姿,权逾万变。

呼吸则九服云从,叱咤则十方风靡。

哀彼下民,无辜三楚,领众九百万亿,饮马虚津,使持节鉴后大将军十三天都督小千诸军事九住王士大文殊,承胄遐元,形晖三曜,胤自紫宫,神高体大,应适千涂,玄算万计。

群动感於一身,众虑静於一念。

深抱慈悲,情兼四摄,领众若尘,翱翔斯在。

使持节匡教大将军录魔诸军事群邪校尉中千王观世音,智略渊深,慧柯远振,明达四通,朗鉴三固。

或托迹群邪,曜奇锋起。

或权形二九,息彼途炭,挥手则铁围摧岩,嘘气则浮云颓。

能为万方不请之友,领众不思,杖戈虎啸。

使持节布化大将军三界都督补处王大慈氏,妙质纵网,天姿标桀,体喻金刚,心笼尘表,猛气冲云,慧柯远奋,无生转於胸中,权智应於事外,志有所规,无往不就,威恩双行,真俗并设,领众八万四千,严警待命,勇出之徒,充溢大千,金刚之士,弥塞八极,咸思助征,席卷六合。

乘诸度之宝轩,守八正之路,跨六通之灵马,控虚中之神辔,弯四禅之劲弓,放权见之利箭,鸣骥桓桓,轻步矫矫,奉命圣庭,曾无有阙,誉邦导师,胜子五百,幽鉴天命,来投王化,圣上开襟,感气归顺,皆受名爵,封赏列土。

功侔旧臣,声盖万域,而君何心,横生异计,偃蹇边荒,规固常位。

毒害勃於苍生,天祸流於永劫,可不哀哉?可不谬哉!君昔因时,为物所惑,狂迷君心,投危外窜,百行一愆,贤达常失。

久谓君觉智返愚,归罪象季,来身抽簪,同游群隽,以道自权。

荣名终始,如何摄愚守谬,偷安邪位,托痴山以自高,恃见林以游息,耽六欲之秽尘,习邪迷以怡性,建怡慢之高幢,引无明之匈阵,阔步荒途,轻弄神器,途篡天宫,抗冲日月,恐不果哉?举手而映三光,把土以填巨海,虽拟心虚标,事之难就。

将军殖福玄津,原承弥远,华貌然,群情属目,望胄之基易登,由来之功可借。

君可改往修来,翻然归顺,谢过朱门,以道齐好。

家国并存,君臣同显,身名获安,晓迷达观,眷属晏然,可不美哉!今王师克举,十万翘辔,手提法罗,齐舞群圣。

道柯曜於前驱,灵鼓震於后队,神钟一扣,十方倾覆,海浪飞流,陆原涌沸。

于斯之时,须弥笼於一尘,天地回於一粟,无动安於左衽,妙乐曜於右手。

神力若斯,岂可当也?我法王体道仁慈,不忍便袭,权停诸军,暂台灵辔,临路遣书,庶回迷驾。

君可蚤定良图,面缚归阙,委命皇庭,逍遥玄境,隆名内晖,游形外寄。

上方即任,非君是谁?夫慧当识机,明誉免祸,穷而知反,君子所美。

斯乃转祸之高秋,取功之良节。

昔夏桀无道,殷王致伐,商纣首乱,周武建师,此即古今蓍龟,将军之明诫。

相与虽乖於当年,风流宜同於道味。

人天崎岖,何足致隔?想便欢然,通书致命,所以窃痛其辞,委曲往反者,不欲令兰芳夏凋,柯摧颓,深维致言,善自量算。

无使君身倾匡三趣,莫令六天鞠生ㄗ稗。

造颖眄目,助怀惕然。

临路遣书,诸情多愤,言不藉意。

"同上。 "

◇破魔露布文"释宝林"贤劫大千微尘年,五浊鼎沸朔,现寿百龄日,使持节都督恒沙世界诸军事征魔大将军净州刺史十地王臣金刚藏使持节都督八万波罗蜜诸军破结将军领魔蛮校尉大司马梵州刺史八地公解脱月等,稽首和南上圣朝尚书,谨案:夫六合同曜灵之鉴,群流归百谷之王,万化均於空玄,众奇宗於一智。

斯盖理有宗极之统,物无殊趣之会。

是以如来越重昏而孤兴,蔚勤功於旷劫,曜三途之高明,拔洪痴於始造。

穷圣德之区奥,究无生之虚致。

览物化之枢机,握宏德之绂绀。

至若英姿挺特,神光赫奕,虽复千晖并照,固已绝矣。

身殊万状而非众,体合至妙而不一,应出五道而非生,示入形亡而非灭。

希夷悦惚,无名无像,莫测其深,靡知其广。

应群感而不劳,周万动而常静,历恒沙以倏忽,抚八荒於俄顷。

两仪颓陷而不夷,力负潜移而不易。

吸大火而不焦,怀洪流而不溺。

干坤不足以语其德,文玄不足以明其道。

巨包六合,不可以称其大,妙入无间,不可以明其小。

尔乃亭毒苍生,化兼始母,无欲无为,而无不为。

翱翔於应变之途,逍遥於有无之表。

挺达群圣之端,恬淡涅之域。

二乘韬思於重忘之致,十住息虑於动静之机,梵王咨嗟以归德,帝释伏膺而厌位。

其为圣也,亦已极矣。

於是应定光之遐记,验大通之图录,出五道而龙兴,超帝皇以命世。

道王三界,德被十方,畿甸恒沙,都邑大千,偃九定之间室,登七觉之云观,濯八解之清池,游总持之广苑。

尔乃戴慈悲之殿,处空同之座,兖龙众好,天冠顶相,左辅弥勒之流,右弼文殊之匹。

前歌大方之雅颂,后舞四摄之銮拂,卫以八住体虚之士,侍以四果卓落通仙。

三台唯圣,六府唯贤。

尔乃宣教姬孔,宰守虞唐,扬威汤武,州牧三皇。

其为化也,坦八正之平衢,开三乘之通津,列无为之妙宅,济大苦於劳尘。

杜三恶之奸路,启欢乐於天人。

爵以果伯之位,禄以甘露之餐。

功巨者赏以净土之封,勋小者指以化城之安,此乃超百王之洪业,太平之至治也。

五趣宦身之清朝,四生土位之宗极,而群迷愚险,背真弥旷,欣濡沫之近足,忘江湖於远全。

故魔王波旬,植愚根於旷始,积迷心於妄境,泛三染之洪波,入邪见之稠林。

至乃窃弄神器,假伪冒真,夸王天宫,分列岳土,制命六天,纵肆偏威,内以三公诸毒卿相九结,外以军将六师戎卒四兵,内行跋扈,不忌皇宪。

自火萤光,争晖天照。

故乃顷者抗行神威,扬兵道树,震雷公霹雳之声,列担石吐火之众。

又持世致惑於静室,波仑悲号於都肆,斯皆痴狂暴纵亏於圣节,作乱中夏,为日久矣。

圣皇悼昏俗之聋瞽,悲弱丧以增怀,将总群邪以齐见,会九流而同津。

於是命将大势之徒,简卒金刚之类,茹金嚼铁之夫,冲水蹈火之士,勇卒尘沙,骁雄亿万,星流风发,龙腾魔境。

置军万全之策,逼寇必死之野,而魔贼不祗,敢执蛮荆之蠢尔。

抗宗绘之逋傲,建麾於自骄之地。

结固於云迷之佥。

傍唐重复,侠迭鳞次。

且其形势,则痴山嵯峨固其前,爱水浩汗涨於后,邪林蔚荟蒙其左,痴涧渊玄带其右,尘劳之卒,豺视於交境;六师之将,虎步於长逵。

望若云起蔽天,雾塞六合,其为盛也,开避罕有。

臣等於是承圣朝之遐威,出超图之奇略。

盖以高算之笼,弥以玄策之围,精骑千里,步卒万币,游师翳野,屯塞要害,使前将军檀那望悭麾以直进,后军毗邪蹴懈卒於其后,禅那略游骑於其左,尸罗防密奸於其右,外军沤和浪骑队於平原之上,走逗兵於诘屈之下。

陈虎旅而高骧,设危机於幽伏,中军般若握玄枢之妙鉴,把战胜之奇术,控亿兆之雄将,拥尘沙之劲卒。

於是众军响应,万途竞进,感动六合,声震天地。

雄夫奋威浪奔,白刃之光,夺於曦曜。

法鼓之音,乱於雷震,必马じ以腾掷,迅象飞控以驰驱,禅弓烟举而云兴,慧箭雨洒以流虚。

鞭以假名之策,蹴入无有之原,研以师子之吼,刺以苦空之音。

挥干将而乱斩,动戈矛而竞偃,横尘尸以被野,流营血於长川。

崩痴山之嵯峨,竭爱水之洪流,穷僭於诸见之窟,挫高於七慢之巢。

於是魔贼进无抗鳞之用,退无希脱之隐。

虑尽路穷,回遑靡据,魔王面缚於魔庭,群旅送命於军门。

诸天电卷以归化,迷徒风驰於初晖。

皇威扫荡,其犹大阳之晨霜,注洪流以灭爝火,故使万世之逋寇,土崩於崇朝。

中华之昔难,肃清於俄顷。

斯诚圣皇神会之奇功,旷代著世之休列。

虽昔殷汤建云功於夏郊,周武扫清氛於商野。

斯乃上古之雄奇,岂以得齐於圣勋。

臣辄奉宣皇猷,绥慰初附,安以空同之宅,充以八解之流,防以戒善之礼,习以六度之风,耆年者悟其即真於新唱,弱丧者始闻归欤之音。

夫应天顺罚,春秋之道,兴功定乱,先王所美。

元恶以宾,祗从圣宪,六合同明,廓清宇内。

玄风遐扇,率土怀庆。

朝有康哉之歌,野有乐哉之咏,功高道大,非见所表。

圣虑幽深,非言能宣。

粗条皇威奇算之方,又列众军龙骧之势。

电驿星驰,谨露布以闻。

臣等诚惶以扌卞。

余以讲习之暇,聊复永日,寓言假事,庶明大道。

冀好迷之流,不远而复。

《经》云:「涅无生而无不生,至智无照而无不照。

无生无照,一切皆成,成无成而无不成,其唯如来乎?战胜不以干戈之功,略地不以兵强天下。

皇王非处一之尊,霸臣非桓文之誉。

丘姬之教,於斯远矣。

聃周之言,似而非当。

故知宗极存乎俗见之表,至尊王於真鉴之里。

中人踌躇於有无之间,下愚惊笑於常迷之境。

庶令览者舍河伯秋水之自多,远游於海若之渊门,不束情於近教,而骇神於长广之说也。

"《弘明集》十四,《高僧传》。 "

◎法慈法慈亦名道慈,豫州沙门。

"晋末别有道慈序《中阿含经》。 "

◇胜经序《胜经》者,盖是方等之宗极者也,所以存於千载,功由人弘,故得以元嘉十三年岁在乙亥,有天竺沙门,名功德贤,业素敦尚,贯综大乘,远载梵本,来游上京,庇迹洹,招学赞访。

才虽不精绝,义粗辉扬,遂播斯旨,乃上简帝王。

于时有优婆塞何上之,尸丹杨尹,为佛法檀越,登集华辇,敏德名望,便於郡内,请出此经。

既会贤本心,又谨传译,字句虽质,而理妙渊博,殆非常情,所可历虑。

时竺道生义学弟子竺道攸者,少习玄宗,偏蒙旨训,后侍从入庐山,温故传覆,可谓助凤耀德者也。

法师至元嘉十一年,於讲坐之上,迁神异世,道攸慕深情恸,有若天坠。

於是奉诀坟垄,遂遁临川,三十许载。

经出之后,披寻反覆,既悟深旨,仰而叹曰:「先师昔义,暗与经会,但岁不待人,经袭义后。

若明匠在世,剖析幽赜者,岂不使异经同文,解无余向者哉。

」辄敢解释,兼翼宣遗训,故作注解。

凡有五卷,时人以为文广义隐,所以省者,息心玄门。

至大明四年,孝武皇帝以其师习有承,敕出为都邑法师。

慈因得谘觐,粗问此经首尾。

又寻其注意,窃谓义然。

今聊撮其要解,撰为二卷,庶使后贤共见其旨焉。

"《释藏》九"

阙名

◇大涅经记

此《大涅经》初十卷,有五品。

其梵本是东方道人智猛。

从天竺将来,暂憩高昌。

有天竺沙门昙无谶,广学博见,道俗兼综,游方观化,先在敦煌。

河西王宿植洪业,素心冥契,契应王公,躬统士众,西定敦煌,会遇其人。

神解悟识,请迎诣州,安止内苑,遣使高昌,取此梵本,命谶译出。

此经初分,唯有五品,次六品已后,其本在敦煌。

谶因出经下际,知部党不足,访募余残。

有梵道人应期送到此经梵本,都二万五千偈。

后来梵本,想亦近具足。

但顷来国家殷猥,未暇更译,遂少停滞,诸可流布者,经中大意,宗途悉举,无所少也。

今现已有十三品,作四十卷,为经文句执笔者一承经师口所译,不加华饰。

其经初后所演佛性广略之间耳,无相违也。

每自惟省,虽复西垂,深幸此遇。

遇此大典,开解常滞,非言所尽,以诸家译经之致大不允,其旨归疑谬后生。

是故窃不自辞,辄作徒劳之举,冀少有补益,谘参经师,采寻前后,略举初五品为私记,余致准之,悉可领也。

"《释藏》迹八。 "◇华严经记《华严经》梵本凡十万偈,黄道人支法领从于阗得此三万六千偈,以晋义熙十四年岁次鹑火三月十日,於扬州司空谢石所立道场寺,请天竺禅师佛度跋陀罗,手执梵文,译梵为晋。

沙门释法业亲从笔受。

时吴郡内史孟ダ右卫将军褚叔度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讫。

凡再校梵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之岁十二月二十八日校毕。

"《释藏》迹九。 "

◇优婆塞戒经记

太岁在丙寅夏四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抚军将军录尚书事大沮渠兴国与诸优婆塞等五百余人,共於都城之内,请天竺法师昙摩谶译此在家菩萨戒,至秋七月二十三都讫。

秦沙门道养笔受,愿此功德,令国祚无穷,将来之世,值遇弥勒,初闻悟解,逮无生忍,十方有识,咸同斯誓。

"《释藏》迹九。 "

◇摩得勒伽记

宋元嘉十二年岁在乙亥,扬州聚落丹阳郡秣陵悬平乐寺三藏兴弟子共出此律,从正月起,至九月二十三日草成,二十五日写毕,白衣优婆塞张道孙敬信执写。

"《释藏》百一"◇八吉祥记

《八吉祥经》,宋元嘉二十九年太岁壬辰正月三日,天竺国大乘比丘释求那跋。

陀罗於荆州城内,译出此经,至其月六日竟,使持节侍中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司空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南焦王优婆塞刘义宣为檀越。

"《释藏》迹九。 "

◇禅要秘密治病经记

河西王从弟优婆塞大沮渠安阳侯於于阗国衢摩帝大寺金刚阿练若住处,从天竺比丘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其人天才特拔,诸国中独步,日诵半亿偈,兼明禅法,内外综博,无籍不练。

故世人咸曰人中师子。

沮渠亲面禀受,忆诵无滞,以宋孝建二年九月八日於竹园精舍书出此经,至其月二十五日讫,尼慧浚为檀越。

"《释藏》善三,又迹九。 "

◇杂阿毗昙心序

如来泥洹数百年后,有尊者法胜,於佛所说经藏之中,抄集事要,为二百五十偈,号《阿毗昙心》,其后复有尊者达摩多罗,览其所制,以为文体不足,理有所遗,乃更搜采众经,复为三百五十偈,补其所阙,号曰《杂心》。

新旧偈本凡有六百,篇第之数,则有十一品,篇号仍旧为称,唯有择品一品,全异於先。

尊者多罗复即自广引诸论,敷演其义,事无不列,列无不辨,微言玄旨,於是昭著。

自兹之后,道隆於世,涉学之士,莫不宝之,以为美说。

於宋元嘉三年,徐州刺史太原王仲德,请外国沙门伊叶波罗,於彭城出之。

择品之半及论品一品,有缘事起,不得出竟。

至元嘉八年,复有天竺法师名求那跋摩,得斯陀含道,善练兹经,来游扬都,更从校定,谘详大义。

余不以暗短,厕在二集之末,辄记所闻,以训章句。

庶於览者,有过半之益耳。

"《释藏》迹十。 "

◇果实寺中碑铭

宋元初元年,天竺沙门僧律尝行此处,闻钟磬声,天花满山,因建伽蓝。

其后有梵僧求那跋摩来居此寺,曰:「此山将来必逢菩萨。

」圣主大宏宝塔,遂同铭之。

"《续高僧传·僧朗传》引《果实寺旧碑》。 "

◇瑞像梵书"宋大明五年"

此迦罗卫国育王第四女之所造也。

"《续高僧传》十二《慧最》。 "◇石函铭

宋元徽元年建塔。

"《续高僧传·僧朗传》果实寺置塔,获石函铭。 "

◎鬼神

◎朱道珍道珍,元徽初为孱陵令卒官。

◇与南阳刘廓书

每思棋聚,非意致阔,方有来缘,想能近领。

"《述异记》,道珍尝为孱陵令,廓为荆州参军,每与围棋,日夜相就,局子略无停辍。 道珍以宋元徽三年六月二十六日亡。 至九月,廓坐斋中,忽见一人以书投廓云,朱孱陵书。 廓开书看是道珍手迹,既读书,失所在。 《渚宫遗事》作「想能近顾。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