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 卷三十七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宋文
《全宋文》 卷三十七 严可均辑

◎颜延之"二"

◇武帝谥议

圣哲同风,功美殊称。

盖出乎道者无方,故形於物者不一。

伏惟道塞人神,信通期运,爱敬所禀,因心则远,英粹之照,正性自天。

体苞潜跃,虑周卷舒。

龙德在阴,虽艰贞而不闷。

因时而惕,故有来其必亨。

在晋之季,皇途荐阻,搀抢干纪,璇玑失驭。

天鉴灵武,民属圣明,不假十室之资,不籍百乘之赋,首义驰风,一鼓静乱,涤除泰阶,消殒薄蚀。

斯亮登庸之基,经纶之始者也。

内难虽弭,外图未辑,河华海岱,负固相望。

荆濮燕亳,侯服交侵。

眷言帝畿,思康王路。

戎不再驾,遗氓即叙。

斥堠之所未羁,亭徼之所不译。

莫不饰诚请罪,款塞来宾,故能洒埽中岳,致庙九山,神道会昌,宝命既集,损之而益,后身愈先。

既而仪形帝载,揖让天历,改玉乎文祖,班瑞於神宗。

贯革寝机,文武笏。

故宸居两楹,坐一八表,国训成均之学,家沾抚辜之仁。

大美配天,必终之以俭德。

道固万叶,犹申之以话言。

允所谓教思无穷,树之长世,取高上代,顾邈前王矣。

"《艺文类聚》十三。 "

◇天马状

降灵骥子,九方是选。

白义朱文,缘也紫燕。

水轶惊凫,陆越飞箭。

遇山为风,值云成电。

"《艺文类聚》九十三"

◇与王昙生书

君家高世之节,有识归重,豫染豪翰,所应载述。

况仆托慕末风,窃以叙德为事。

但恨短笔,不足书美。

"《宋书·王弘之传》,弘之卒,延之欲为作诔,书与弘之子昙生,诔竟不就。 又见《南史》二十四。 "

◇吊张茂度书

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

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

闻问悼心,有兼恒痛。

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

一旦丧失,何可为怀。

"《宋书·张敷传》。 "

◇与王微书

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而工篆隶者,自以书巧为高。

◇答或问甥侄

或问颜延之曰:「甥侄亦可施於伯叔从母邪?」颜答曰:「伯叔有父名,则弟兄之子不得称侄,从母有母名,则姊妹之子不得称甥。

且甥侄唯施之於舅姑耳,何者?侄之言实也,甥之言生也。

女子虽出,情不自绝,故於兄弟之子,称其情实,男子居内,据自我出,故於姊妹之子,言其出生。

伯叔本内,不得言实,从母俱出,不得言生。

然后谓吾伯叔者,吾谓之兄弟之子;谓吾从母者,吾谓之姊妹之子。

"《通典》六十八。 "

◇七绎

北岳孤生,戋刂迹埋名,身闲事尽,道畜山扃。

东国进士,谬与迁焉。

其居也依隐甚阴,结架清深,岩居桥构,磴道相临,寒荣陇首,纟乔饮江浔。

客曰:周以岩廊,匝以采房,水写云气,土秘椒芳。

既旋天而倒井,又斫员而镂方,松丘箭渚,药苑香林,梁涧道以高济,栈岩磴而上寻。

"已上并《艺文类聚》五十七,《御览》一百八十八。 "

客曰:若夫舟山之奥,金门之秘,地首岷铜,川上汶泗,裁石成音,调金为器,故列真玩其微鸣,辞人赋其清懿。

若乃梓漆简声,丽容呈才,陈舞态,开吹台,猎悲风,溯秋埃,既而昵宾献寿,中人奉膳,有悄者颜,弗怡高殿,视华鼓之繁桴,听笳边之嘶啭,飞朱鹭以首引,逮玄云而终变。

然后簪珥摇晖,庄服流湎,抗妍歌以ㄢ跃,扬轻袖而翳面。

杂纷披於巾拂,递间关乎扇。

"《艺文类聚》五十七。 "

梓工饰雕简单之舆,涓人进龙图之马,驭驾则眩夺凤盖,振镳则圈促函夏,故动轫驰光,举策流赭。

"《御览》三百五十八。 "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夫方策既载,皇王之迹已殊;钟石毕陈,舞咏之情不一。

虽渊流遂往,详略异闻,然其宅天衷,立民极,莫不崇尚其道,神明其位。

拓世贻统,固万叶而为量者也。

有宋函夏,帝图弘远。

高祖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

皇上以睿文承历,景属宸居。

隆周之止既永,宗汉之兆在焉。

正体毓德於少阳,王宰"《艺文类聚》作「上宰」。 "宣哲於元辅。

晷纬昭应,山渎效灵。

五方杂Ш,四奥来暨。

选贤建戚,则宅之於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於故实。

大予协乐,上庠肆教。

章程明密,品式周备。

国容氐令而动,军政象物而具。

箴阙记言,校文讲艺之官;采遗於内,车朱轩,怀荒振远之使,论德於外,茎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绝书,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

府无虚月,烈燧千城,通驿万里。

穹居之君,内首禀朔。

卉服之酋,回面受吏。

是以异人慕响,俊民间出。

警跸清夷,表里悦穆。

将徙县中宇,张乐岱郊。

增类帝之宫,饬礼神之馆,途歌邑诵,以望属车之尘者久矣。

日缠胃维,月轨青陆,皇发生之始,后王布和之辰,思对上灵之心,以惠庶萌之愿。

以二王于迈,出饯戒告,有诏掌故,爰命司历,献洛饮之礼,具上已之仪。

南除辇道,北清禁林,左关岩登,右梁潮源。

略亭皋,跨芝廛,苑太液,怀曾山。

松石峻危,葱翠阴烟,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

於是离宫设卫,别殿周徼,旌门洞立,延帷接互,阅水环阶,引池分席。

春官联事,苍灵奉途,然后升秘驾,胤缇骑,摇玉鸾,发流吹,天动神移,渊旋云被,以降於行所,礼也。

既而帝晖临幄,百司定列,凤盖俄轸,虹旗委旆,肴蔌芬藉,觞泛浮。

妍歌妙舞之容,衔组树羽之器,三奏四上之调,六茎九成之曲。

竞气繁声,合变争节。

龙文饰辔,青翰侍御。

华裔殷至,观听骛集。

扬袂风山,举袖阴泽。

靓庄藻野,ㄚ服缛川。

故以殷赈外区,焕衍都内者矣。

上膺万寿,下礻是百福。

匝筵禀和,阖堂依德。

情盘景遽,欢洽日斜。

金驾总驷,圣仪载伫。

怅约台之未临,慨酆宫之不县。

方且排凤阙以高游,开爵园而广宴。

并命在位,展诗发志。

则夫诵美有章,陈言无愧者欤?"文选、《艺文类聚》四"

◇赤槿颂

日御北至,夏德南宣。

玉蒸荣心,气动上玄。

华缫闲物,受色朱天。

是谓珍树,含艳丹间。

"《艺文类聚》八十九。 "

◇碧芙蓉颂

泽芝芳艳,擅奇水属。

练气红荷,比符缥玉。

棹丽沧池,飞映云屋。

实纪仙方,名书灵躅。

"《艺文类聚》八十二。 "

◇新喻侯茅斋赞

辇草作壮,采茅昭俭。

哲人素节,贵而能贬。

羁结茨危,瞰临涯兼。

"《艺文类聚》六十四。 "

◇蜀葵赞

井维降精,岷络升灵。

物微气丽,夫草之英。

沦艳众葩,冠冕群英。

类麻能直,方葵不倾。

"《艺文类聚》八十一。 "

◇释何衡阳达性论前得所论,深见弘虑。

崇致人道,黜远生类,物有明征,事不愆义。

维情辅教,足使异门扫轨,况在蕲同,岂忘所附?徒恐琴瑟专一,更失阐谐,故略广数条,取尽后报。

足下云:同体二仪,共成三才者,是必合德之称,非遭人之目。

然总庶类,同号众生,亦含识之名,岂上哲之谥?然则议三才者,无取於氓隶;言众生者,亦何滥於圣智?虽情在序别,自不患乱伦。

若能两藉方教,俱举达义,节彼离文,采此共实,则可便倍害自和,析符复合,何讵怏怏,执吕以毁律?且大德曰生,有万之所同,同於所方万,岂得生之可异?不异之生,宜其为众。

但众品之中,愚慧群差,人则役物以为养,物则见役以养人。

虽始或因顺,终至裁残,庶端萌超,情嗜不禁,生害繁惨,天理郁灭。

皇圣哀其若此,而不能顿夺所滞,故设侯物之教,谨顺时之经,将以开仁育识,反渐息泰耳。

与道为心者,或不剂此而止。

又知大制生死,同之荣落,类诸区有,诚亦宜然。

然神理存没,倘异於枯ぼ变谢,就同草木,便当烟尽,而复云三后升遐,精灵在天?若精灵必在,果异於草木,则受形之论,无乃更资来说。

将由三后粹善,报在生天邪。

欲毁后生,反立升遐,当毁更立,固知非力所除。

若徒有精灵,尚无体状,未知在天,当何凭以立?吾怯於庭断,故务求依仿,而退思索,未获所安。

凡气数之内,无不感对,施报之道,必然之符。

言其必符,何猜有望?故遗惠者无要,在功者有期,期存未善,去惠乃至。

人有贤否,则意有公私,不可见物或期报,因谓树德皆要。

且经世恒谈,贵施者勿忆,士子服义,犹惠而弗有。

况在闻道要,更不得虚心,而动必怀嗜,事尽惮权邪?曾不能引之上济,每驱之下沦,虽深诮校责,亦已原言不代。

足下缨城素坚,难为飞书,而吾自居忧患,情理无托。

近辱褒告,欲其布意裁往释,虑不或值,颜延之白。

"《弘明集》四。 "

◇重释何衡阳达性论

薄从岁事,躬敛山田,田家节隙,野老为俦。

言止谷稼,务尽耕牧,谈年计耦,无闻达义。

重获微辨,得用昭慰。

启告精至,愈惭固结。

今复忘书往怀,以输未述。

夫藉意探理,不若析之圣文。

三才之论,故当本诸三画,三画既陈,中称君德,所以神致太上,崇一元首。

故前谓自非体合天地,无以元应斯弘,知研其清虑,未肯存同,犹以兼容罔弃,广载不遗,笃物之志,诚为优瞻。

恐理位杂越,疑阳遂众。

若恻隐所发,穷博爱之量;耻恶所加,尽直之正,则上仁上义,吾无间然。

但情之者寡,利之者众,预有其分,而未臻其极者,不得以配拟二仪耳。

今方使极者为师,不极者为赀,扶其敬让,去其忮争,令{弥金}斧铸刃,利害寝端,驱百代之民,出信厚之途,则何萌不滋,何善不援?而诬以不算,未值其意。

三才等列,不得取偏才之器。

众生为号,不可滥无生之人。

故此去氓隶,彼甄圣智,两藉俱举,旨在於斯。

若乔札未能道一皇王,岂获上附伊颜。

犹共赖气化,宣乎下丽。

二途之判,易於赜指。

又知以人生虽均被大德,不可谓之众生,譬圣人虽同禀五常,不可谓之众人。

夫不可谓之众人,以茂人者神明也。

今已均被同众,复何讳众同,故当殊其特灵,不应异其得生。

徒忌众名,未亏众实,无似蜀梁逃畏,卒不能避,所谓役物为养,见役养人者,欲言愚慧相倾,忄昏算相制,事由智出,作非出天理。

是以始矜萌起,终哀郁灭,岂与足下刍拳百品,共其指归?凡动而盖流,下民之性,化而裁之。

上圣之功,谨为垣防,犹患逾盗,况乃罔不备设,以充侈志,方开所泰,何议去甚?故知惨物之谈,不得与薄夫同忧。

乐杀意偏,好生情博。

所云与道为心者,博乎生情,将使排虚率遂,跖实莫反,利泽通天。

而不为惠,庸适恩止麝卵,事法豺獭邪。

推此往也,非唯自己,不复委咎市ㄩ乎庖厨。

且市庖之外,非无御养。

神农所书,中散所述,公理美其事,仲彦精其业,是亦古有其传。

今闻其人,何必以刳为禀和之性,焰瀹为翼善之具哉?若以编户难齐,忧鄙论未立,是见二叔不咸,虑周德先亡,傥能伸以远图,要之长世,则日计可满,岁功可期。

精灵草木,果已区别,游魂之答,亦精灵之说。

若虽有无形,天下宁有无形之有?顾此惟疑,宜见正定。

仲尼不答,有无未辨。

足下既辨其有,岂得同不辨之答?虽子嗜学,惧未获所附,或是晓晦途隔,隐著事悬,遂令明月废照,世智限心。

知谓必符之言,体之极於罔,讲求反意,如非相尽。

或世人守璞,受让玉市,将译胥牵俗,还说国情。

苟未照尽,请复具伸。

近释报施,首称气数者,以为物无妄然,各以类感。

感类之中,人心为大,心术之动,隶历所不能得,及其积致於可,胜原而当,断取世见,据为高证。

庄周云:「莽卤灭裂,报亦如之。

」孙卿曰:「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后身著戒,可不敬与?」慈护之人,深见此数。

故正言其本非邀其未,长美遏恶,反民大顺,济有生之类,入无死之地,令庆周兆物,尊冠百神,安宜祚极胤子,福限卿相而已?常善以救,善亦从之,势犹影表,不虑自来,何言乎要惠说报,疑罪勤施,似由近验吝情,远猜德教,故方罚矜功,而滥咎忘贤。

遗存异义,公私殊意,已备前白。

若不重云,想处实陋华者,复见其居厚去薄耳。

若施非周急,惠而期誉,乃如之人,诚道之蠹。

惟子之耻,丘亦耻之。

"《弘明集》四。 "

◇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圣虑难原,神应不测。

中散所云,中人自竭,莫得其端,岂其浅斥,所可深抽。

徒以魏文大布,见刊异世,滕修虾须,取愧当时。

故於度外之事,怯以意裁耳。

足下已审其虚实,方书之不朽,独鉴坚精,难复疑问。

聊写余怀,依答条释。

事纬殃福,义杂胡华,虽存简章,自至烦文。

过此已往,余欲无言。

答曰:若如论旨,以三画为三才,则初拟地爻,三议天位。

然而遁世无闷,非厚载之目。

君子干干,非苍苍之称。

果两仪罔托,亦何取於立人。

但爻有中和,宜应君德耳。

释曰:闻之前学,淳象始於三画,兼卦终於六爻。

三画立本,三才之位,六爻未变,群龙所经。

是以重卦之后,则以出处明之。

故遁世干干,潜藏皆行,圣人适时之义,兼之道也。

若以初爻非地,三位非天,以为两仪罔托,立人无取,未知足下前论三才同体,何因而生?若犹受之系说,不轶师训,何独得之复卦,丧之单象。

如羲文之外,更有三才。

此自春秋新意,吾无识焉。

且遁世干干,虽非载覆之名。

一体之中,未失高卑之实。

岂得以变动之辞,废立本之义。

又知以爻在中和,宜应君德。

若徒有中和之爻,竟无中和之人,则爻将何放?若中和在德,则不得人皆中和。

体合之论,固未可殊越。

答曰:上仁上义,便是许体仁义者为三才。

寻又云,侨札未获上附,伊颜宜其下丽,则黄裳之人,其犹弗及。

虽赜之旨,高下无准,故惑者未悟。

释曰:所云上仁上义,谓兼总仁义之极,可以对飨天地者耳,非谓少有耻爱,便为三才。

前释已具,怪复是问。

四彼城中,唯王是体。

知三此两仪,非圣不居,易者同归,可无重惑。

案东鲁阶差,侨札理不允备,何由上附至位;依西方准墨,伊颜未获法身,故当下丽生品,来论挟姬议释。

故两解此意,冀以取了;反致辞费,圣作君师。

贤为臣赀,接畅神功,影响大业,行藏可共,默语亦同。

体分至此,何负黄裳。

议者徒见不得等位元首,横生诮恨而不知引之极地,更非守节之情。

指断如斯,何谓无准?答曰:夫阴阳陶气,刚柔赋性,圆首方足,容貌匪殊,恻隐耻恶,悠悠皆是。

但参体二仪,必举仁义为端耳。

释曰:若谓圆首方足,必同耻恻隐之实,容貌匪殊,皆可参体二仪。

跖之徒,亦当在三才之数邪?若诚不得,则不可见横目之同,便与大人同列?悠悠之伦,品量难齐。

既云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又云力行近仁,畏罪强仁。

若一之正位,将真伪相冒。

庄周云:「天下之善人寡,不善人多。

」其分若此,何谓皆是?答曰:知欲限以名器,慎其所假,遂令惠人洁士,比性於毛群;庶几之贤,同气於介族,立象之意,岂其然乎?释曰:名器有限,良由赀体不备。

虽欲假之,疑阳谓何?含灵为人,毛群所不能同;禀气成生,洁士有不得异。

象放其灵,非象其生。

一之而已,无乃诬漫。

答曰:已均被同众云云,特灵之神,既异於众,得生之理,何尝暂同。

生本於理,而理异焉,同众之生,名将安附?若执此生名,必使从众,则混成之物,亦将在例邪?释曰:吾前谓同於所方,岂得生之可异?足下答云,非谓不然。

又曰奚取不异之生,必宜为众,是则去吾为众,而取吾不异。

岂有不异而非众哉!所以复云故当殊其特灵,不应异其得生耳。

今答又谓得生之理,何尝暂同。

生本於理,而理异焉。

请问得生之理,故是阴阳邪?吾不见其异,而足下谓未尝暂同。

若有异理,非复煦蒸邪。

则阴阳之表,更有受生途趣,三世讵宜坚立,使混成之生,与物同气,岂混成之谓?若徒假生名,莫见生实,则非向言之匹,言生非生,即是有物不物。

李叟此说,或更有其义。

以无诘有,颇为未类。

答曰:谨为垣坊云云,始云皇圣设侯物之教,谨顺时之经,将以反渐息泰。

今复以方开所泰为难,未详此将难鄙议,为讥圣人也。

释曰:前观本论,自九谷以下,至孔钓不纲,始知高议,谓凡有宰,作皆出圣人躬为尸匠,以率先下民也。

孤鄙拙意,自谓每所施为,动必有因。

圣人从为之节,使不迁越。

此二怀之大断,彼我所不同。

吾将节其奢流,故有息泰之说。

足下方明备设,未知於何去甚?而中答又云:所谓甚者,圣人固已去之,不了此意,故近复以所泰为问。

答云:未详谁难,或自忌前报。

答曰:市庖之外云云,夫瘗茧栗,宗社三牲,肜尧豆俎,以供宾客。

七十之老,俟肉而饱,岂得唯陈草石,取备上药而已。

而忧不立者,非谓洪论难持,退嫌此事,不可顿去於世耳。

释曰:神农定生,周人备教,既唱粒食,而言上药;既用牺牢,又称苹蘩。

祭膳之道,故无定方。

前举市庖之外,复有御养者,捐夺刳沦之滞,以明延性不一。

非谓经世之事,皆当取备草石,然Ρ拳之功,希至百龄,芝之懿,亟闻千岁。

由是言之,七十之老,何必谢恩於肉食,但自封一域者,舍此无术耳。

想不可顿去於世,犹是前释所云,不能顿夺所滞也。

始获符同,敢不归美?既知不可顿去,或不谓道尽於此。

答曰:天下宁有无形之有云云。

寻来旨似不嫌有鬼,尝谓鬼宜有质,得无惑天竺之书,说鬼别为生类邪?昔人以鬼神为教,乃列於典经,布在方策,郑侨吴札,亦以为然?是以云和六变,实降天神。

龙门九成,人鬼咸格。

足下雅秉周礼,近忽此义,方诘无形之有,为支离之辩乎?释曰:非唯不嫌有鬼,乃谓有必有形。

足下不无是同处有复异,是以比及质诘,欲以求尽,请舍天竺之说,谨依中土之经。

又置别为生类,共议登遐,精灵体状有无,固然宜报定。

典策之中,鬼神累万,所不了者,非其名号,比获三论。

每来益众,万鬼毕至,竟未片答。

虽启告周博,非解企渴。

无形之有,既不匠立,徒谓支离,以为通说。

若以核正为支离者,将以浮漫为直达乎。

答曰:后身著戒云云,未详所谓慈护者,谁氏之子。

若据外书报应之说,皆吾所谓权教者耳。

凡讲求至理,曾不析之圣言,多采谲怪,以相扶翼,得无似以水济水乎?释曰:慈护之主,计亦久闻其人,责以谁子,将以文殊释氏,如谓报应之说,皆是权教。

权道隐深,非圣不尽。

虽子通识,虑亦未见其极。

吾疲於推求,而足下逸於独了,良有恶然。

若权教所言,皆为欺妄,则自然之中,无复报应。

吾懦於击决,足下烈於专断,亦又惧焉。

神高听卑,庸可诬哉!想云圣言者,必姬孔之诰。

今之所谈,皆其信顺之事,而谓曾不析之,复是未经。

详思来论,立姬废释,故吾引释符姬,答不越问,未觉多采,由余日,不生华壤,何限九服之外,不有穷理之人?内外为判,诚亦难乎?若自信其度,独思耳目,习识之表,皆为谲性,则吾亦已矣。

答曰:又云,物无妄然,必以类感云云,斯言果然,则类感之物。

轻重必侔,影表之势,修短有度,致饰土木,不发慈愍之心,顺时狩,未根惨虐之性。

天宫华乐,焉赏而上升。

地狱幽苦,奚罚而沦陷。

唱言穷轩轾,立法无衡石。

一至於此。

释曰:影表之说,以征感报,来意疑不必侔,嫌其无度,即复除福应也。

福应非他,气数所生,若灭福应,即无气数矣。

足下功存步验,而还伐所知,想信道为心者,必不至此。

若谓不慈於土木之饰,有甚於顺时之杀者,无乃大负夫人之心。

黄屋玉玺,非必尧舜之情。

崇居丽养,岂是释迦之意?责天宫之赏,求地狱之罚,颇类昔人亚夫之诘,英布之问,有味乎其言。

此盖众息心之所详,吾可得而略之。

答曰:且阿保傅爱,慎及溷腴,良庖提刀,情怵介族。

彼圣人者,明并日月,化关三统。

若令报应必符,亦何妨於教,而缄扃羲唐之纪,埋闭周孔之世。

肇结网罟,兴累亿之罪。

仍制牲牢,开长夜之罚。

遗彼天厨,甘此刍拳,曾无拯溺之仁,横成纳隍之酷。

其为不然,宜简渊虑。

若无穷神之智,犹有所不尽。

虽高情爱奇,想亦未至於侮圣。

释曰:知谓报应之义,缄羲周之世,以此推求,为不符之证。

羲唐邈矣,人莫之详。

《尚书》所载,不过数篇,方言德刑之美,遑记祸福之源。

今帝典王策,犹不书性命之事,而微阙文,以为古必无之,斯亦师心之过也。

且信顺殃庆,咸列姬孔之籍,谓之埋闭如小迳乎。

但言有远近,教有浅深,故使智者与此而夺彼邪?夫生必有欲,欲必有求,欲歉则争,求给则恬。

争则相害,恬则相安。

网罟之设,将蠲害以取安乎?且畋渔牲牢,其事不异。

足下前答,已知牲牢不可顿去於今世,复谓畋渔不可独弃於古,未为通类矣。

好生恶死,每下愈笃。

故宥其死者顺其情,夺其生者逆其性。

至人尚矣,何为犯顺而居逆哉?是知不能顿夺所滞,故因为之制耳。

圣灵虽茂,无以睿忄昏之心,弱丧之民,何可胜论?罪罚之来,将物自取之。

事远难致,不由天厨见遗;物近易耽,故常刍拳是甘。

拯溺出隍,众哲所共,但化物不同,非道之异,不尽之让,亦如过当。

子长爱奇,本不类此。

答曰:足下论仁义,则云情之者少,利之者多。

言施惠则诈其遗贤忘报。

在情既少,孰能遗贤,利之者多,曷云忘报?若能推乐施之士,以期欲仁之畴,演忘报之意,引向义之心,则义实在斯,求仁不远。

释曰:情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闻之庄书,非直孤说,未获详校,遽见弹责。

夫在情既少,利之者多,不能遗贤,曷云忘报?实吾前后勤勤以为不得配拟二仪者耳。

复非笃论,所应据正?若乐施忘报,即为体仁,忘报而施,便为合义。

可去欲字,并除向名。

在斯不远,谁不是慕?

答曰:济有生之类云云,斯旨宏诞,非本论所及,无乃秦师将遁,行人言肆乎?释曰:足下论挟姬释,吾亦答兼戎周。

足下以此抑彼,谓福及高门,吾伸彼抑此,云庆周兆物。

足下据此所见,谓祚止公侯。

吾信彼所闻,云尊冠百神,本议是争,曷云不及?夫论难之本,以易夺为体,失之已外,辄云宏诞,求理之途,几乎塞矣。

师遁言肆,或不在此。

答曰:岂其相迫,居吾语子。

圣人在上,不与百神争长;有始有卒,焉得无死之地云云。

释曰:岂其相迫,一何务德。

「居吾语子,又何壮辞?凡为物之长,岂急之所得?非唯不争,必将下之。

不可见尊冠百神,便谓与百神争长,无乃取之滕薛,弃之体仁,和谓物有始卒,无不死之地,求之域内,实如来趣。

前释所谓胜类诸区,有诚亦宜然者也。

至如《山经》所图,仙传所记,事关世载,已不可原。

况复道绝恒情,理隔常照,必以於我不然,皆当绝弃,此又所不得安。

答曰:夫辨章幽明,研精庶物云云。

释曰:逮省此章,盛陈列代,文博体周,颇善师法。

歌诵圣世,足为繁声。

讨求道义,未是要说耳。

昔在幼壮,微涉群纪。

皇王之轨,贤智之迹,侧闻其略,敢辱其详,惠示之笃,实勤执事。

答曰:何必陋积庆之延祚,希无验於来生,蹲膜揖让,终不并足。

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云云。

释曰:不陋积庆,已伸信顺之条。

贯希来生,亦具感报之说。

藻兖大裘,同周一体。

蹲膜揖让,何为不俱行一世。

理有可兼,无谓宜舍。

答曰:蜀梁二叔,世人驿胥之譬,非本论所经,故不复具云。

释曰:近此数条,聊发戏端,亦犹越人问布,见采於前谈,肄业及之,无相多怪。

然二叔为问,欲以却编户之疑,没而不答,诚有望焉。

足下连国云从,宏论风行。

吾幽生孤说,每获窃议。

此之不侔,事有固然。

实由通才,所共者理,忘其烦,贪复息心。

"《弘明集》四。 "

◇论检

圣人者,灵照烛微,理绝功外。

"《初学记》十七。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