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吴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三国文
《全三国文》 卷六十七·吴五 严可均辑

◎骆统

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

孙权嗣位,试为乌程相,召补功曹,行骑都尉,出为建忠郎将,从陆逊破蜀兵於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

有集十卷。

◇表理张温

伏惟殿下,天生明德,神启圣心,招髦秀於四方,置俊於宫朝。

多士既受普笃之恩,张温又蒙最隆之施。

而温自招罪谴,孤负荣遇,念其如此,诚可悲疚。

然臣周旋之间,为国观听,深知其状,故密陈其理。

温实心无他情,事无逆迹,但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戴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亢臧否之谭,效褒贬之议。

於是务势者妒其宠,争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谭,瑕衅者讳其议,此臣下所当详辨,明朝所当究察也。

昔贾谊,至忠之臣也;汉文,大明之君也,然而绛、灌一言,贾谊远退。

何者?疾之者深,谮之者巧也。

然而误闻於天下,失彰于后世,故孔子曰「为君难,为臣不易」也。

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

故论温才即可惜,言罪则可恕。

若忍威烈以赦盛德,宥贤才以敦大业,固明朝之休光,四方之丽观也。

国家之於暨艳,不内之忌族,犹等之平民,是故先见用於朱治,次见举於众人,中见任於明朝,亦见交於温也。

君臣之义,义之最重,朋友之交,交之最轻者也。

国家不嫌与艳为最重之义,是以温亦不嫌与艳为最轻之交也。

时世宠之於上,温窃亲之於下也。

夫宿恶之民,放逸山险,则为劲寇,将置平土,则为健兵,故温念在欲取宿恶,以除劲寇之害,而增健兵之锐也。

但自错落,功不副言。

然计其送兵,以比许晏,数之多少,温不减之,用之强羸,温不下之,至於迟速,温不后之,故得及秋冬之月,赴有警之期,不敢忘恩而遗力也。

温之到蜀,共誉殷礼,虽臣无境外之交,亦有可原也。

境外之交,谓无君命而私相从,非国事而阴相闻者也;若以命行,既侯君好,因叙己情,亦使臣之道也。

故孔子使邻国,则有私觌之礼;季子聘诸夏,亦有燕谭之义也。

古人有言,欲知其君,观其所使;见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

温若誉礼,能使彼叹之,诚所以昭我臣之多良,明使之得其人,显国美於异境,扬君命於他邦。

是以晋赵文子之盟于宋也。

称随会於屈建,楚王孙圉之使于晋也。

誉左史於赵鞅。

亦向他国之辅,而叹本邦之臣,经传美之以光国,而不讥之以外交也。

王靖内不忧时,外不趋事,温弹之不私,推之不假,於是与靖遂为大怨,此其尽节之明验也。

靖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贾原、蒋康,温尚不容私以安於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又原在职不勤,当事不堪,温数对以丑色,弹以急声;若诚欲卖恩作乱,则亦不必贪原也。

凡此数者,校之於事既不合,参之於众亦不验。

臣窃念人君虽有圣哲之姿,非常之智,然以一人之身,御兆民之众,从层宫之内,瞰四国之外,照群下之情,求万机之理,犹未易周也。

固当听察群下之言,以广聪明之烈。

今者人非温既殷勤,臣是温又契阔,辞则俱巧,意则俱至,各自言欲为国,谁其言欲为私?仓卒之间,犹难即别,然以殿下之聪,察讲论之曲直,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

温非亲臣,臣非爱温者也。

昔之君子,皆抑私忿,以增君明。

彼独行之於前,臣耻废之於后,故遂发宿怀于今日,纳愚言於圣听,实尽心於明朝,非有念于温身也。

"《吴志·张温传》"

◇民户损毛上疏

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

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

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

《书》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

」推是言之,则民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征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

思寻所由,小民无脂既有安士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

每有征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

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

轻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

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

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

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

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

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场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

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

官民政俗,日以雕敞,渐以陵迟,势不可久。

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余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

臣统之大愿,足以死而不朽矣。

"《吴志·骆统传》。 是时征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云云。 "◇陈诸将舟船饰严笺

诸将舟船,转相高上,建立奇工,文以丹漆,雕镂之功,好尚滋繁,计其费耗,所损不少。

"《北堂书钞》未删改本一百三十七"◎全琮

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

为奋威校尉,迁偏将军,封阳华亭侯。

黄武中迁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假节,领九江太守,徙东安太守。

黄龙初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尚主。

赤乌末迁右大司马左军师。

◇密表止太子登出征

古来太子,未尝偏征也,故从曰抚军,守曰监国。

今太子东出,非古制也。

臣窃忧疑。

"《吴志·全琮传》注引《江表传》"

◎潘

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刘表辟为江夏从事,徙湘阴令。

蜀先主领荆州,以为治中从事;及定蜀,留典州事。

后降吴,拜辅军中郎将,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

权称尊号,拜少府,进封刘阳侯,迁太常。

◇疏责子翥

吾受国厚恩,志报以命。

尔辈在都,当念恭顺,亲贤慕善,何故与降虏交,以粮饷之?在远闻此,心震面热,惆怅累旬。

疏到急就往使,受杖一百,促责所饷。

"《吴志·潘传》注引《吴书》"

◎顾谭

谭字子默,吴郡吴人,丞相雍孙。

为太子中庶子,转辅正都尉。

赤乌中代诸葛恪为左节度,加奉车都尉,寻为选曹尚书,拜太常,平尚书事。

为全琮父子所构,徙交州。

有《顾子新语》十二卷。

◇上疏安太子

臣闻有国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如此则骨肉之恩生,觊觎之望绝。

昔贾谊陈治安之计,论诸侯之势,以为势重,虽亲必有逆节之累;势轻,虽疏必有保全之祚。

故淮南亲弟,不终飨国,失之于势重也;吴芮疏臣,传祚长沙,得之於势轻也。

昔汉文帝使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袁盎退夫人之座,帝有怒色。

及盎辨上下之仪,陈人彘之戒,帝既悦怿,夫人亦悟。

今臣所陈,非有所偏,诚欲以安太子而便鲁王也。

"《吴志·顾雍传》。 是时鲁王霸有盛宠,与太子和齐衡,谭上疏云云。 "

◇议奔丧

奔丧立科,轻则不足以禁孝子之情,重则本非应死之罪,虽严刑益设,违夺必少。

若偶有犯者,加其刑则恩所不忍,有减则法废不行。

愚以为长吏在远,苟不告语,势不得知。

比选代之间,若有传者,必加大辟,则长吏无废职之负,孝子无犯重之刑。

"《吴志·大帝传》。 嘉禾六年春,顾谭议。 "

◎胡综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

以金曹从事拜鄂长,入为书部,寻领右部督,加建武中郎将,魏封吴王,并封综为亭侯。

黄龙初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右领军。

寻拜偏将军,兼左执法。

有集二卷。

"案:《吴志·胡综传》云:「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 」"

◇黄龙大牙赋干坤肇立,三才是生。

狼孤垂象,实惟兵精。

圣人观法,是效是营。

始作器械,爰求厥成。

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

高辛诛共,舜征有苗。

启有甘师,汤有鸣条。

周之牧野,汉之垓下。

靡不由兵,克定厥绪。

明明大吴,实天生德。

神武是经,惟皇之极。

乃自在昔,黄、虞是祖。

越历五代,继世在下。

应期受命,发迹南土。

将恢大繇,革我区夏。

乃律天时,制为神军。

取象太一,五将三门。

疾则如电,迟则如云。

进止有度,约而不烦。

四灵既布,黄龙处中。

周制日月,实曰太常。

桀然特立,六军所望。

仙人在上,鉴观四方。

神实使之,为国休祥。

军欲转向,黄龙先移。

金鼓不鸣,寂然变施。

暗谟若神,可谓秘奇。

在昔周室,赤鸟衔书。

今也大吴,黄龙吐符。

合契河洛,动与道俱。

天赞人和,佥曰惟休。

"《吴志·胡综传》。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於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 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曰云云。 《艺文类聚》六十以「黄武八年」一段为赋之本文,盖即此赋之序也。 然不应直称权名,疑史家改窜。 又见《初学记》二十二。 "

◇中分天下盟文

天降丧乳,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动夺国柄,始于董卓,终于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令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

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

而幺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

昔共工乱象而高辛行师,三苗干度而虞舜征焉。

今日灭,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夫讨罪翦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

是以《春秋》晋侯伐卫,先分其田以畀宋人,斯其义也。

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礼》有司盟之官,《尚书》有告誓之文,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故立坛杀牲,昭告神明,再歃加书,副之天府。

天高听下,灵威谌,司慎司盟,群臣群祀,莫不临之。

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

若有害汉,则吴伐之。

若有害吴,则汉伐之。

各守分土,无相侵犯。

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凡百之约,皆如载书。

信言不艳,实居于好。

有渝此盟,创祸先乱,违贰不协,忄舀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俾坠其师,无克祚国。

于尔大神,其明鉴之!"《吴志·大帝传》。 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三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士,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云云,《胡综传》曰:「综为盟文,文义甚美。 」又见《艺文类聚》三十三"

◇请立诸王表受命之主,系天而王,建化垂统,为一代制,虽礼有损益,事有质文,至於崇建懿亲,列土封爵,内蕃国朝,外镇天下,古今同契,其揆一也。

周室之兴,宠秩子弟,姬姓之国,五十有五,诸王子受国者渐多。

光武中兴,四海扰攘,众诸制度未遍,而九子受国,明章即位,男则封王,女为公主,故《诗》曰:「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陛下践阼以来十有二载,皇后无号,公主无邑,臣下叹息,远近失望。

是以屡献愚怀,依据典礼,庶请具陈,足寤圣心,深辞固拒,不蒙进纳,恐天下有识之士,将谓吴臣暗於礼制,不知陛下谦以失之也。

加今仰夏,盛德在上,大吴之庆,于是乎始,开国建号,吉莫大焉。

唯陛下割谦谦之德,副兆民之望,留神许,天下幸甚!"《艺文类聚》五十一"◇议奔丧

丧纪之礼,虽有典制,苟无其时,所不得行。

方今戎事,军国异容,而长吏遭丧,知有科禁,公敢干突。

苟念闻忧不奔之耻,不计为臣犯禁之罪,此由科防本轻所致。

忠节在国,孝道立家,出身为臣,焉得兼之?故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若故违犯,有罪无赦,以杀止杀,行之一人,其后必绝。

"《吴志·大帝传》"

◇伪为吴质作降文三条

其一曰:「天纲弛绝,四海分崩,群生憔悴,士人播越,兵寇所加,邑无居民,风尘烟火,往往而处,自三代以来,大乱之极,未有若今时者也。

臣质志薄,处时无方,系於土壤,不能翻飞,遂为曹氏执事戎役,远处河朔,天衢隔绝,虽望风慕义,思托大命,愧无因缘得展其志。

每往来者,窃听风化,伏知陛下齐德干坤,同明日月,神武之姿,受之自然,敷演皇极,流化万里,自江以南,户受覆焘。

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今年六月末,奉闻吉日,龙兴践阼,恢弘大繇,整理天纲,将使遗民,睹见定主。

昔武王伐殷,殷民倒戈;高祖诛项,四面楚歌。

方之今日,未足以喻。

臣质不胜昊天至愿,谨遣所亲同郡黄定恭行奉表,及托降叛,间关求达,其欲所陈,载列于左。

」其二曰:「昔伊尹去夏入商,陈平委楚归汉,书功竹帛,遗名后世,世主不谓之背诞者,以为知天命也。

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外托君臣,内如骨肉,恩义绸缪,有合无离,遂受偏方之任,总河北之军。

当此之时,志望高大,永与曹氏同死俱生,惟恐功之不建,事之不成耳。

及曹氏之亡,后嗣继立,幼冲统政,谗言弥兴。

同侪者以势相害,异趣者得间其言,而臣受性简略,素不下人,视彼数子,意实迫之,此亦臣之过也。

遂为邪议所见构会,招致猜疑,诬臣欲叛。

虽识真者保明其心,世乱谗胜,余嫌犹在,常惧一旦横受无辜,忧心孔疚,如履冰炭。

昔乐毅为燕昭王立功於齐,惠王即位,疑夺其任,遂去燕之赵,休烈不亏。

彼岂欲二三其德,盖畏功名不建,而惧祸之将及也。

昔遣魏郡周光以贾贩为名,托叛南诣,宣达密计。

时以仓卒,未敢便有章表,使光口传而已。

以为天下大归可见,天意所在,非吴复谁?此方之民,思为臣妾,延颈举踵,惟恐兵来之迟耳。

若使圣恩少加信纳,当以河北承望王师,疑心赤实,天日是鉴。

而光去经年,不闻咳唾,未审此意竟得达不?瞻望长叹,日月以几,鲁望高子,何足以喻!又臣今日见待稍薄,苍蝇之声,绵绵不绝,必受此祸,迟速事耳。

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质穿仁义之道,不行若此之事,谓光所传,多虚少实,或谓此中有他消息,不知臣质构谗见疑,恐受大害也。

且臣质若有罪之日,自当奔赴鼎镬,束身待罪,此盖人臣之宜也。

今日无罪,横见谮毁,将有商鞅、白起之祸。

寻惟事势,去亦宜也。

死而弗义,不去何为!乐毅之出,吴起之走,君子伤其不遇,未有非之者也。

愿陛下推古况今,不疑怪於臣质也。

又念人臣获罪,当如伍员奉己自效,不当徼幸因事为利。

然今与古,厥势不同,南北悠远,江湖隔绝,自不举事,何得济免!是以忘志士之节,而思立功之义也。

且臣质又以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乱,柄夺於臣,诸将专威於外,各自为政,莫或同心,士卒衰耗,帑藏空虚,纲纲毁废,上下并昏,想前后数得降叛,具闻此问。

兼弱攻昧,宜应天时,此实陛下进取之秋,是以区区敢献其计。

今若内兵淮、泗,据有下邳,荆、扬二州,闻声响应,臣从河北席卷而南,形势一连,根牙永固。

闻西之兵系於所卫,青、徐二州不敢彻守,许、洛余兵众不满万,谁能来东与陛下争者?此诚千载一会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计乎!及臣所在,既自多马,加诸羌胡常以三四月中美草时驱马来出,隐度今者可得三千余匹。

陛下出军,当投此时,多将骑士来就马耳。

此皆先定所一二知。

凡两军不能相究虚实,今此间实羸,易可克定,陛下举动,应者必多。

上定洪业,使普天一统,下令臣质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

若不见纳,此亦天也。

愿陛下思之,不复多陈。

其三曰:「昔许子远舍袁就曹,规画计较,应见纳受,遂破袁军,以定曹业。

向使曹氏不信子远,怀疑犹豫,不决於心,则今天下袁氏有也。

愿陛下思之。

间闻界上将阎浮、赵楫欲归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

今臣款款,远授其命,若复怀疑,不时举动,令臣孤绝,受此厚祸,即恐天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复托命陛下矣。

愿陛下思之。

皇天后土,实闻其言。

"《吴志·胡综传》"

◇太子宾友目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精识时机,达幽究微,则顾谭;凝辨宏达,言能释结,则谢景;究学甄微,游夏同科,则范慎。

"《吴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

◎是仪

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本姓氏,以孔融嘲改。

初为郡县吏,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败,徙会稽。

权嗣位,征典机密,拜骑都尉,从袭荆州,拜忠义校尉,迁裨将军,封都亭侯,守侍中。

黄武中迁偏将军,进封都乡侯,复拜侍中,迁尚书仆射,领鲁王傅,卒年八十一。

◇领鲁王传上疏

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宜,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

但臣言辞鄙野,不能究尽其意,愚以二宫宜有降杀,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

"《吴志·是仪传》"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