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梁文 卷五十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梁文
《全梁文》 卷五十九 严可均辑

◎柳忄登

忄登字文渊,河东解人,齐尚书令左光禄大夫世隆第四子。

历给事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后为始兴王镇北长史,随府迁镇西长史蜀郡太守。

天监十二年卒,赠宁远将军豫州刺史,有集六卷。

◇赋体

飞辔竦兮不停阴,徂川逝兮无暂舍。

白日出兮烁晚辰,春雷奋兮动兰夜。

窃匪报於储闱,叨洪恩於良驾。

何眇身之多幸,濯微缨於唐化。

"艺文类聚五十六。 "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惠示敕答臣下审《神灭论》。

渊旨冲邈,理穷几奥。

窃以修因趣果,神无两识,由道得灭,佛惟一性。

殷人示民有知,孔子祭则神在,或理传妙觉,或义阐生知,而杨墨纷纶,徒然穿凿,凝滞逐往,将掩名教。

圣情玄鉴,理证无间。

振领持纲,舒张毛目。

抑扬三代,汲引同归。

实假双,朗然无碍。

伏奉循环,疑吝俱尽,来告存及,悲抱惟深,柳忄登顿首白。

"《弘明集》十"

◎谢绰

绰,陈郡阳夏人,天监初廷尉卿,终少府卿,有《宋拾遗》十卷,集十一卷。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绰和南,辱告。

蒙示敕答臣下审《神灭论》。

伏览渊谟,用清魂府,既排短说,实启群疑。

窃惟人生最灵,神用不极,上则知来藏往,次乃邻庶入几。

以此观之,理无可灭。

是以巨儒伸其祀事,大慈照其生缘,内外发明,已足滞。

况复天诲谆谆,引谕弥博,弘资始於黔黎,导识业於情爽,固令开蒙出障,坐测重玄,异端既绝,正路斯反。

论者惭其墨守,范氏悟其膏盲,预在有识,孰不击赞。

但弟子徒怀游圣,终懵管窥,顶奉戴跃。

永欢荫诱,谢绰和南。

"《弘明集》十"

◎庾咏

咏,仕齐未详,天监累迁太常卿。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惠示至尊答臣下《神灭论》。

伏览未周,烟云再廓。

窃惟蠕动有知。

草木无识,神灭瞽论,欲以有知,同此无识,乃谓种智。

亦与形骸俱尽,此实理之可悲。

自非德合天地,均大域中,属反流之日,值饮化之几,则二谛之言,无以得被,三世之谈,几乎息矣。

圣上愍此四生,方沦六道,研校孔释,其相提证。

使穷陆知海,幽都见日。

至言与秋阳同朗,群疑与春冰俱释。

虽发论弘道,德感冲襟,而预闻训诱,俯欣前业。

法师服膺法门,深同此庆,谨当赞味吟诵,始终无攵,弟子庾咏和南。

"《弘明集》十"◎王琳

琳字孝璋,琅邪人。

举南徐州秀才,尚义兴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终司徒左长史。

"案后梁别有王琳,见卷六十八。 "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惠示至尊答臣下审《神灭论》。

谨罄庸管,恭览圣制,声溢金石,理洞渊泉,义贯六爻,言该三世,足使僻学知宗,迷途识反。

弟子生幸休明,身叨渥泽,复得倾耳天上,拭目神藻,凫之诚,良无纪极。

猥惠颁逮,铭跃惟重。

弟子王琳答。

"《弘明集》十"

◎王锡

锡字公嘏,琳第二子。

天监中为国子生,除秘书郎,历太子舍人洗马,封永安侯,除晋安王友。

普通初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去职,时年二十四。

中大通六年卒,赠侍中,谥曰贞子。

◇宿山寺赋

脂车秣驷,薄暮来游,入界道而辽朗,息祗树而淹留。

惟基构之所处,实显敞而高居;延层轩之迢递,属广庑之踟蹰,差绣而而反宇,列缇柱而承隅。

尔乃陟飞陛於峻皮,登步阎於绝顶。

既中天而升降,亦攀云而游聘,宇阴阴而怡旷,阶肃肃而虚静。

朗华锺之妙音,曜光灯之清影。

其房则开窗木未,浮柱山丛;引含光之澄月,纳自远之轻风,因明兮目极,凭迥兮望通,平原兮无际,连山兮不穷。

识生烟於岫里,眄列树於岳中,树陵危而秀色,烟出远而浮空,情迢遥於原野,心放旷於帘栊,夜悠悠而何期,露而渐落。

玩一叶之流萤,聆九野之鸣鹤。

盥泉兮藉芳杜,入谷兮佩滋兰。

静啸兮疏烦想,独往兮恣游盘。

信一致之易息,岂万物之能干?就薄帷而安夜寝,乃高枕而极星阑。

"《广弘明集》二十九上"◎王希聃希聃,天监初庐陵太守。

◇奏闻获铜瑞敛

薄伐凶丑,而龙渊耀质,凶奴将灭,白旗表征。

"《御览》三百四十二引《梁书》,天监五年,庐陵太守王希聃於高昌县获铜瑞敛二口,以闻云云,案今《梁书·武帝纪》,天监五年四月丙申,庐陵高昌之仁山获铜敛二,不载王希聃奏,梁中书郎谢吴有《梁书》一百卷,《隋志》仅存四十九卷,《御览》所引,盖谢吴本也。 "

◎张缅

缅字元长,范阳方城人,武帝舅弘策子。

天监初袭丹阳县侯,起家秘书郎,历淮南武陵二郡太守御史中丞,卒赠侍中,有《晋书》钞三十卷。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寻三世萧然,二果昭著,安可惑六尘而不晓,迷五途而长没。

以为形谢神灭,骸亡识朽。

此外道之邪见,岂可御瞿昙之正法?所谓轻尘一旅,敌堂堂之锋,辄驰驽骀,与骐骥而并行。

恐长劫有尽,领虫方至,一身死坏,复受一身。

精神无异,人畜随缘,《涅》明文,瑞应高说。

主上圣照幽深,镜察潭远。

譬两祭而知不灭,喻妄作於背亲;义随八引而舛入,言比性道而难闻。

弟子少游弱水,受戒樊邓,师白马寺期法师,屡为设生死之深趣。

亟说精神之妙言,尔来归心,绝此疑想,复睹斯判,益破魔徒,非但闻觌於今,方欲结缘於后。

徒知归信,暗比求名,猥惠沾示,深承眷笃,弟子张缅和南。

"《弘明集》十"

◎陆琏

琏,里系未详,武帝诏修五礼,以琏及贺、严植之,明山宾、沈宏为五经博士,有《军礼仪》注一百九十卷,录二卷。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琏白,逮告,垂示敕答臣下审《神灭论》。

伏读天旨,照镜尘蒙。

弟子门宗三宝,少奉道训,虽诚归至教,识暗玄津。

谨寻内外群圣,开引殊文,如来说三乘。

以标一致,言二谛以悟滞方。

先王铨五礼以通爱敬,宣六乐以导性灵,或显三世以征因果,或明神感以验应实,岂可顿排神源,永绝缘识者哉!若然,则善恶之报虚陈,祭敬之设为妄,求之情理,其可安乎?而昧惑之徒,尚多偏执。

是以圣明玄览,游神妙门,动言出理,皎若朝晖,发文显证。

朗如宵烛,顿足开建愚昏。

忄匿信凡鄙者也。

伏习诏旨,综检心源,谨裁还白,不宣舞。

弟子陆琏呈。

"《弘明集》十"

◎沈宏

宏,吴兴武康人,天监初五经博士,有《春秋经解》六卷,《春秋文苑》六卷,《春秋嘉语》六卷,《春秋五辨》二卷。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弟子宏稽首和南,辱告。

伏览敕答臣下审《神灭论》。

夫惟机难晓,用晦易昏,自非凝神斯鉴,探颐斯朗,岂能拯重於有惑,岂能运独见於无明?窃惟大圣御宇,上德表物,垂法云以湛润,开慧日而增晖,远比溟海,近譬井干。

粤今遂古,孰能识乎此焉!至如经喻,雀飞瓶在,火灭字存,礼云非类弗歆,祭乃降祉。

且梦兰以授郑穆,结草以抗杜回。

凡此群列,不可悉纪。

又五道递往,六度同归,皆神之显验,不灭之幽旨。

但郄克ε足,岂从邯郸比踪?卢敖捷至,宁与若士齐迹。

今仰坠五藻,俯逮阐提,所谓若披重雾以攀合璧,出幽夜而眄烛龙。

短绠爰汲,望澜觇海,实欢喜顶戴。

若无价宝珠,沈宏顿首和南。

"《弘明集》十"◎颜缮

缮,天监初累迁光禄勋。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猥枉明诰,颁述敕旨,审神不灭,以答臣下。

理据萧然,表里该妙。

所以慧现独宣,舟梁含气。

夫目所不睹,帷屏为隔,耳所不闻,遐迩致拥,不得以不闻不见,便谓无声无物。

今欲诘内教,当仗外书,外书不殊,内教兹现。

《书》云:「魂气无所不之。

」佛经又曰:「而神不灭。

」既内外符同,神在之事,无所多疑。

疑其灭者,即蜉蝣不知晦朔,蟪蛄之非春秋,宁识大椿之永久,日月之无穷。

主上圣明超古,微妙通神。

三世之旨有证,孝飨之理斯光,苍生管见,已晦而复晓,晚俗沦冥,既迷而更悟。

弟子宿植逢幸,预从餐道,投心慈氏,归敬诚深。

惟孱来缘可期,载怀凫藻而已,弟子颜缮吴。

"《弘明集》十"◎孙挹

挹,天监初为仓部郎中。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惠示敕答臣下审《神灭论》。

伏奉欣仰,喜不自支。

夫江海渊旷,非井蛙所达;泊然入定,岂外道能干。

故一毛不动,则众邪退散,舟航既济,而彼岸斯登。

圣后体蕴二仪,德兼三代,抚灵机而总极,秉上智以调民。

发号施令,则风行草偃;临朝尊默,而化动如神。

隆五帝以比踪,超万劫其方永,犹复震金声於指掌,降妙思以发蒙。

理既仰而方深,趣弥钻而逾远,均宝珠於无价,齐莲华之不尘。

孝敬被乎群黎,训范侔於先圣,支行喘息,同识斯欢,飞蠕动,共陶兹庆。

班告来临,用深荣荷。

谨顶受书绅,永启庸惑。

弟子孙挹和南。

"《弘明集》十"

◎刘洽

洽,天临初太子中舍人。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奉觌敕旨所答臣下审《神灭论》。

伏披素札,仰瞻玄谈,文贯韶夏,义测爻系,衰括经典,牢笼述作,弘彼正教,垂之方简,希夷卓尔,难得而闻。

斟酌贤圣,剖破毫发,兼通内外之涂,语过天人之际矣。

自非体兹至德,思与神会;岂能深明要道,人知企及。

谨书诸绅,永以为佩,泠乎既人,照若发蒙,比故修诣,共伸讲复也。

弟子刘洽顿首呈。

"《弘明集》十"

◎王仲欣

仲欣,天监初为建康令。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仲欣白。

辱告,惠示诏所答臣下审《神灭论》。

伏读渊丽,不胜跃。

皇帝睿性自天,机神独远,五体外照,三明内映。

金轮徐转,则道济八弦;玉瓒既陈,则孝隆七庙。

开慧日於清汉,垂法云於大千,如在之义,重阐兹晨。

常住之明,永证来劫。

故以德冠百王,声高万古。

弟子栖心法门,崇信大典,舞蹈之诚,独深凫藻,王仲欣和南。

"《弘明集》十"◎沈绲

绲为豫章王功曹参军。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绲和南,弟子窃以为交求之道,必取与为济,至於渎蒙不告,则空致憧憧。

傥鱼之观,殆将可息,所以自绝讠恣受,崇深莫窥,诚自愧也。

徒以暗识因果,循循局诫,冀履霜不退,坚水可至耳。

而法师弘心山薮,幸能藏疾,虽未升堂,遂招以法流。

杜夷云:召渴马於氵彪泉,不待鞭策而至矣。

垂示上答臣下《神灭论》,晨宵伏读,用忘疲寝,构斯法栋,导彼迷流,天属既伸,三世又辨,鬼神情状,於焉可求。

然谓海实广,广孰能知?谓天盖高,高不可测。

圣论钩深,旨超系表,蒙情易骀恧能是,空铭末示,终愧钻仰。

弟子沈绲和南。

"《弘明集》十"

◎张翻

翻,天监初扬州别驾。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伏见敕答臣下审《神灭论》。

盛旨穷机,微言合道。

生知出六儒之首,自然该千圣之外,至如感果之规,理照三世,孝飨之范,义贯百王。

妙会与春水等释。

至趣若秋共朗,足使调阐变情,桀跖移志,反浇风於遂古。

振淳波乎方册,英声茂实,粤不可尚。

法师精理之秀,擅高日下,俱沐圣化,独游神明,深鉴道蕴,洞识宗途。

弟子昔闻师说,悟太傅之旨,今偶昌时,奉不灭之训。

信以照晰希蒙,纾洗尘盖,足蹈手舞,言象岂能胜。

张翻和南。

"《弘明集》十"

◎郭祖深祖深,襄阳人。

武帝初起,以客从。

后随蔡道恭在司州陷北,还为长兼南梁郡丞,徙后军行参军,擢为豫章锺陵令员外散骑常侍。

普通末为南津校尉,加云骑将军。

◇舆榇诣阙上封事

大梁应运,功高百王,慈悲既弘,宪律如替。

愚辈罔识,褫慢斯作。

各竞奢侈,贪秽遂生。

颇由陛下宠勋太过,驭下太宽,故廉洁者自进无途,贪苛者取入多径,直弦者沦溺沟壑,曲钩者升进重沓。

饰口利辞,竞相推荐,讷直守信,坐见埋没。

劳深勋厚,禄赏未均,无功侧入,反加宠擢。

昔宋人卖酒,犬恶致酸,陛下之犬,其甚矣哉。

臣闻人为国本,食为人命,故《礼》曰:国无六年之储,谓非其国也。

推此而言,农为急务。

而郡县苛暴,不加劝奖,本年丰岁稔,犹人有饥色,设遇水旱,何以救之?陛下昔岁尚学,置立五馆,行吟坐咏,诵声溢境。

比来慕法,普天信向,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

夫农桑者,今日济育,功德者,将来胜因,岂可堕本勤未,置迩效赊也。

今商旅转繁,游食转众,耕夫日少,杼轴日空。

陛下若广兴屯田,贱金贵粟,勤农桑者,擢以阶级,惰耕织者,告以明刑。

如此数年,则家给人足,廉让可生。

夫君子小人,智计不同,君子志於道,小人谋於利。

志於道者,安国济人,志於利者,损物图己。

道人者,害国小人也,忠良者,捍国君子也。

臣见疾者,诣道士则劝奏章,僧尼则令斋讲,俗师则鬼祸须解,医诊则汤熨散丸,皆先自为也。

臣谓为国之本,与疗病相类,疗病当去巫鬼,寻华、扁,为国当黜佞邪,用管晏。

今之所任,腹背之毛耳。

论外则有勉舍,说内则有云所议,则伤俗盛法,勉舍之志,唯愿安枕江东,主慈臣忄匡,息谋外甸,使中国士女,南望怀冤,若贾谊重生,岂不恸哭。

臣今直言犯颜,罪或容宥,而乖忤贵臣,则祸在不测。

所以不惮鼎镬,区区必闻者,正以社稷计重,而蝼蚁命轻。

使臣言入身灭,臣何所恨。

夫谋臣良将,何代无之,贵在见知,要在见用耳,陛下皇基兆运,二十余载,臣子之节,谏争是谁?执事皆同而不和,答问唯唯而已。

入对则言圣旨神衷,出论则云谁敢逆耳。

过实在下,而谪见於上,遂使圣皇降诚,躬自引咎,宰辅晏然,曾无谦退。

且百僚卿士,甚少有奉公,尸禄竞利,不尚廉洁。

累金积镪,侍列如仙,不田不商,何故而尔?法者人之父母,惠者人之仇雠,法严则人思善,德多则物生恶。

恶不可长,欲不可纵。

伏愿去贪浊,进廉平,明法令,严刑罚,禁奢侈,薄赋敛,则天下幸甚。

谨上封事二十九条,伏愿抑独断之明,少察愚瞽。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

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道人又有白徒,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

而僧尼多非法,养女皆服罗纨,其蠹俗伤法,抑由於此。

请精加检括,若无道行,四十已下,皆使还俗附农。

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

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

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

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士一人,非复国有。

朝廷擢用勋旧,为三陲州郡,不顾御人之道,唯以贪残为务。

迫胁良善,害甚豺狼。

江湘人尤受其弊。

自三关以外,是处遭毒。

而此勋人,投化之始,但有一身,及被任用,皆募部曲,而扬、徐之人,逼以众役,多投其募,利其货财。

皆虚名上簿,止送出三津,名在远役,身归乡里。

又惧本属检问,於是逃亡他境,侨户之兴,良由此故。

梁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

及投募将客,主将无恩,存衅失理,多有物故,辄刺叛亡。

或有身殒战场,而名在叛目,监符下讨,称为逋叛,录质家丁。

合家又叛,则取同籍,同籍又叛,则取比伍,比伍又叛,则望村而取。

一人有犯,则合村皆空。

虽肆眚时降,荡涤惟始,而监符犹下旧日,限以严程。

上不任信下,转相督促。

台使到州,州又遣押使至郡,州郡竞急切,同趣下城。

令宰多庸才,望风畏伏。

於是敛户课,荐其筐篚,使人纳重货,许立空文。

其百里微欲矫俗,则严科立至,自是所在恣意贪利,以事上官。

请断界首将生口入北,及关津废替,须加纠レ。

庐陵年少,不宜镇襄阳,左仆射王柬在丧,被起为吴郡。

曾无辞让。

请复郊四星。

"《南史》七十郭祖深传,帝溺情内教,朝政纵弛,祖深舆榇诣阙上封事,其略云云。 帝虽不能悉用,然嘉其正直,擢为豫章锺陵令。 "

◎何亻间

亻间字彦夷,东海郯人,位至台郎。

◇拍张赋

东方曼倩发愤於侏儒,遂与火头食子,禀赐不殊。

"《南史》三十三《何逊传》"

◎何逊

逊字仲言,亻间从兄子,宋御史中丞承天曾孙,州举秀才,天监中为奉朝请,迁中卫建安王水曹行参军,随府迁江州,还为安西安成王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除仁威庐王记室,复随府江州,有集七卷。

◇穷乌赋

嗟穷乌之小鸟,意局促而驯扰,声寓物而知哀,翮排虚。

"《艺文类聚》作「空」"而不矫。

绝侣於霞夕,听翔群於月晓。

既灭志於云霄,遂甘心於园沼。

时复抢榆决至,触案穷归,若绝气而自堕,似惊弦之不飞,同鸡埘而其宿,啄雁稗以争肥,异海鸥之去就。

无青鸟之是非,岂能瑞周德而丹羽,感燕悲而素晖。

虽有知於理会,终失悟於心机。

"《初学记》三十,又略见《艺文类聚》九十二。 "◇与建安王谢秀才笺

州民泥途,何逊死罪,即日被板,以民充年秀才,民谢声□□□,非关右月旦□□□名谁录。

睹物托兴,乏澹雅之才,□□□文,岂飘然之作?伏惟大王殿下,令闻令望。

迈楚逾河,好德好士。

云归海赴,若夫选重雄州,望隆观国,必使声高后进。

德继前修,民学异扣钟,辨惭炙果,将以允应贡选。

待问金门,上第甲科。

既惭仿佛,管窥锥画。

弥畏友朋,恩荣忽贲。

固请无涯,便当妄忝鲁服。

滥同齐吹,战荷屏营。

忻惶共色,不任下情,谨奉笺以闻。

◇为孔导辞建安王笺

士实涂泥,美非竹箭。

昔逢际会,忝申名质。

悠悠汉水,独鹜轻舟。

虽慕义如归,而暗投多惧,遂礼频上席,爱比后车。

感此隆遇,久知轻死,轩盖出内,历念陪游,府朝升进,随事多幸。

赐余论於颜色,奉德音於宴和,藉此增荣,遂延缪价。

今便除名,复足在宽,身非木石,恋同犬马,虽朝夕曳裾,无违接侍,而职务一离,有同宾客,瞻阶下拜,屑涕无从,永言僚故,载怀罔已。

颉颃之禽,惭悲於出幕,蒙茸之兽,结志於首丘。

◇为衡山侯与妇书

昔人邀游洛,会遇阳台,神仙仿佛,有如今别。

帐前微笑,涉想犹存,而幄里余香,从风且歇。

掩屏为疾,引领成劳,镜想分鸾,琴悲别鹤。

心如膏火,独夜自煎,思等流波,终朝不息,始知萋萋萱草,忘忧之言不实,团团轻扇,合欢之用为虚,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聊陈往翰,宁写款怀。

迟枉琼瑶,慰其杼轴。

"《艺文类聚》三十二。 案前明张弦所刻集本有《七召》,张溥本从之。 《七召》出《文苑英华》三百五十二,在简文帝《七励》之后,无名氏前,不言何逊作,叶绍泰又编入《昭明集》,皆无所据也,今入梁阙名类。 "

◎徐绲

绲,天监初历黄门郎。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绲和南,辱告,并逮示敕答《神灭论》。

伏览渊旨,疏心荡累。

窃惟希夷之本难寻,妙密之源莫睹,自非上圣,无以谈其宗;非夫至睿,焉能导其极。

皇上穷神体寂,鉴道居微,发德音则三世自彰,布善言而千里承响。

诚叶礼敬,义感人,理扇玄风,德被幽显,悠悠巨夜,长昏倏晓,蠢蠢愚生,一朝独悟。

励鹿苑之潜功,澍法流於日用。

鸿名永播,懋实方驰,迷滞知反,沦疑自息。

弟子归向早深,倍兼悦,辄奉以周旋,弗敢云坠。

但蠡测管窥,终怀如失耳。

徐绲和南。

"《弘明集》十。 "◎王靖

靖,天监初为公论郎。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垂示圣旨答臣下审《神灭论》。

伏惟至尊,垂拱岩廊,游心万古,居无弃日,道胜惟机。

爰访群下,恢弘孝义,睿藻渊玄,理深枢极。

自非聪明睿齐之君,就日望云之主,岂有剖判冥寂,明章雅论,阐大圣於须臾,定俗疑於俄顷。

非惟理测宸衷,亦乃义切臣子。

含和饮忄惠之邦,衣裳道素之域,莫不倾首仁泽,沐浴唐风。

弟子江淮孤身,不学无术。

虽复从师北面,一经不明,纵忆旧文,岂伊仿佛?五经纷纶,事类弘博。

神明之旨,其义多端。

至如金石丝竹之响,公旦代武之说,宁非圣旨,且祭义而谈,尤为显据。

若论无神,亦可无圣。

许其有圣,便应有神,理且炳然,岂容寂绝?弟子所见庸浅,无以宣扬至泽。

既涉访逮,辄率所怀。

弟子王靖和南。

"《弘明集》十"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