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梁文 卷五十八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梁文
《全梁文》 卷五十八 严可均辑

◎周兴嗣

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

世居姑孰,齐建武中举秀才,除桂阳郡丞。

梁受禅,为安成王国侍郎,擢员外散骑侍郎,迁给事中,除临川郡丞,复为给事中,有《千字文》一卷,集十卷。

◇休平赋

◇白鹤羽扇赋

衔明珠以报德,访在阴而阳止。

既来集於卫轩,亦倾舞於吴市。

骈瑶翦雪,盈华写洁,通脊似介,点首如翳。

萦吹动发,环凉入衣,凄兮若秋之暮,懔兮如雪之飞。

"《艺文类聚》六十九"

◎司马筠

筠字贞素,河内温人。

晋谯王承七世孙,师事刘。

齐建武中为奉朝请,迁王府行参军。

天监初为本州治中,除暨阳令。

入为尚书祠部郎,迁王府谘议,除尚书左丞,出为始兴内史。

◇皇子为慈母服议

宋朝五服,制皇子服训养母礼,依庶母慈己,宜从小功之制。

按《曾子问》云:「子游曰,丧慈母,礼欤?孔子曰,非礼也。

古者男子外有傅,内有慈母,君命所使教子也,何服之有?」郑玄注云:「此指谓国君之子也,若国君之子不服,则王者之子不服可知。

」又《丧服经》云:「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

」《传》曰:「君子子者,贵人子也。

」郑玄引《内则》三母,止施於卿大夫。

以此而推,则慈母之服,上不在五等之嗣,下不逮三士之息,倘其服者,止卿大夫,寻诸侯之子,尚无此服,况乃施之皇子,谓宜依礼刊除,以反前代之惑。

"《梁书·司马筠传》"

◇迎气不用牲议

昆虫未蛰,不以火田,鸠化为鹰,甸方设。

仲春之月,祀不用牲,止璧皮币,斯又事神之道,可以不杀明矣。

况今祀天,岂容尚此。

请夏初迎气祭不用牲。

"《隋书·礼仪志》二,天监七年,尚书左丞司马筠议,帝从之。 "◇参议尚书斋祭服

《礼记·玉藻》云:「诸侯玄冕以祭,裨冕以朝。

」《杂记》又云:「大夫冕而祭於公,弁而祭於已。

」今之尚书,上异公侯,下非卿士,止有朝衣,本无冕服。

但既预斋祭,不容同於在朝。

宜依太常及博士诸齐官例,著皂衣、绛衤巽中单、竹叶冠,若不亲奉,则不须入庙。

"《隋书·礼仪志》六,天监九年,司马筠等参议帝从之。 "

◇量代脯议

大饼代大脯,余悉用蔬菜。

"《隋书·礼仪志》二,天监十六年十月,左丞司马筠等参议。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并垂示敕答臣下审《神灭义》。

伏读周流,式歌且舞。

夫识虑沈隐,精灵幽妙,近步无以追,凡情不能测,外圣知其若此,所以抑而不谈。

故涉孔父其尚昏,经姬公其未曙,而碌碌之徒,忘理信目,锥画管窥,异见锋起。

苟犭旬离贤之名,遂迷霜露之实,愚惑到此,深可矜伤。

我皇道贯幽显,明逾日月,穷天地之极,以尽始终之奥。

忌获紫之妨薰朱,恶雉珉之乱凤玉。

爰发圣衷,降兹雅义,信足以炎扬妙觉,拯厥沈泥,近照性灵之极,远明孝德之本。

实使异学翦其邪心,四方笃其羡慕。

谬以多幸,预奉陶均,沐泽饮和,有兼庆跃,流通曲被,佩荷弥深。

司马筠呈。

"《弘明集》十"

◎柳恽恽字文畅,河东解人。

齐竟陵王引为法曹,累迁相国右司马,入梁为广州刺史,再为吴兴太守,卒赠侍中中护军将军,有集十二卷。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惠示敕所答臣下《神灭论》。

夫指归无二,宗致本一。

续故不断,释训之弘规,入室容声,孔经之深旨。

中外两圣,影响相符。

虽理在固然,而疑执相半。

伏奉渊旨,照若发蒙,顾会玄趣,穷神知寂,测情尽状,天地相似。

千载阙疑,从春冰而俱泮;一世颠倒,与浮云而俱开。

祗诵环徊,永用悬解,存及之顾,良以悲戢,弟子柳恽顿首白。

"《弘明集》十"

◇庾黔娄

黔娄字子贞,新野人,仕齐为本州主簿,迁平西行参军,历编孱陵二县令。

入梁为蜀郡太守,终太子侍读散骑侍郎。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孝经》云:「生则亲安之,祭则鬼飨之。

」《乐记》云:「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

」《周官·宗伯职》云:「乐九变,人鬼可得而礼。

」《祭义》云:「入户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尚书》云:「若云三王有太子之责。

」《左传》云:「鲧神化为黄龙,伯有为妖,彭生豕见。

」右七条,弟子生此百年,早闻三世,验以众经,求诸故实,神鬼之证,既布中国之书;菩提之果,又表西方之学,圣教相符,性灵无泯,致言或异,其揆惟一。

但以圣人之化,因物通感,抑引从急,与夺随机,非会不言,言必成务;非时不感,感惟济物。

而参差业报,取舍之途遂分,往还缘集,沦悟之情相舛。

狎其小识,晦兹大旨。

滞亲闻见,莫辩幽微。

此榆枋所以笑九万,赤县所以骇大千,故其宜也。

若斯之伦,遂复构穿凿,驾危辩,鼓伪言,煽非学,是谓异端,故宣尼之所害也。

我皇继三五而临万机,绍七百以御六辩,勋格无称,道还淳粹。

经天纬地之德,左日右月之明,皇王之所未晓,群圣之所不备,亿兆之所宜通,将来之所必至。

莫不鬯其玄波,而达其幽致者也。

伏览神论,该冠真俗,三才载朗,九服移心,行蠢蠕,犹知舞蹈。

况在生灵,谁不抚节。

弟子少缺下帷,尤蔽名理,既符夙志,窃深踊跃。

至如百家恢怪,所述良多,搜神灵鬼,显验非一。

且般若之书,本明斯义,既魔从所排,趣无兼引,自非格言,孰能取正?略说七条,皆承经典。

譬犹秋毫之凭五岳,触氏之附六军,敢沥微尘,只增悚汗。

弟子庾黔娄和南。

"《弘明集》十。 "

◎许懋

懋字昭哲,高阳新城人,晋征士询五世孙。

仕齐为后军豫章王行参军,转法曹茂才,迁骠骑大将军仪同中记室,除太子步兵校尉。

永元中转散骑侍郎兼国子博士。

梁受禅,除征西鄱阳王谘议兼著作郎,待诏文德省。

出为始平太守。

加散骑常侍,转天门太守,中大通三年拜太子中庶子,卒,有《述行记》四卷,集十五卷。

◇答敕问雩祭燔柴

敕问:「凡求阴阳,应各从其类,今雩祭燔柴,以火祈水,意以为疑。

」懋答曰:「雩祭燔柴,经无其文,良由先儒不思故也。

按周宣《云汉》之诗曰:「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毛注云:「上祭天,下祭地,奠其币,瘗其物。

」以此而言,为旱而祭天地,并有瘗埋之文,不见有燔柴之说。

若以祭五帝必应燔柴者,今明堂之礼,又无其事。

且《》礼又云:「埋少牢以祭时。

」时之功是五帝,此又是不用柴之证矣。

昔雩坛在南方正阳位,有乖求神;而巳移於东,实柴之礼犹未革。

请停用柴,其牲牢等物,悉从坎瘗,以符周室《云汉》之说。

"《梁书·许懋传》"◇封禅议

臣案舜幸岱宗,是为巡狩,而郑引《孝经钩命决》云:「封於太山,考绩柴燎,禅乎梁甫,刻石纪号。

」此纬书之曲说,非正经之通义也。

依《白虎通》云:「封者,言附广也。

禅者,言成功相传也。

」若以禅授为义,则禹不应传启,至桀十七世也,汤又不应传外丙,至纣三十七世也,又《礼说》云:「三皇禅奕奕,谓盛德也。

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於身也。

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也。

」若谓「禅奕奕为盛德者,古义以伏羲、神农、黄帝,是为三皇。

伏羲封太山,禅云云,黄帝封太山,禅亭亭,皆不禅奕奕,而云盛德,则无所寄矣。

若谓五帝禅亭亭,特立独起於身者,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太山,禅云云,舜封太山,禅云云,亦不禅亭亭,若合黄帝以为五帝者,少昊即黄帝子,又非独立之义矣。

若谓三王禅梁甫,连延不绝,父没子继者,禹封太山,禅云云,周成王封太山,禅社首,旧书如此,异乎《礼说》,皆道听所得,失其本文。

假使三王皆封太山禅梁甫者,是为封太山则有传世之义,禅梁甫则有揖让之怀,或欲禅位,或欲传子,义既矛盾,理必不然。

又七十二君,夷吾所记,此中世数,裁可得二十余主:伏羲、神农、女娲、大庭、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混沌、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阴康、无怀、黄帝、少昊、颛顼、高辛、尧、舜、禹、汤、文、武,中间乃有共工,霸有九州,非帝之数,云何得有七十二君封禅之事?且燧人以前,至周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不应金泥玉检,升中刻石。

燧人、伏羲、神农三皇,结绳而治,书契未作,未镌文告成。

且无怀氏,伏羲后弟十六主,云何得在伏羲前封太山禅云云?夷吾又曰,「惟受命之君,然后得封禅。

」周成王非受命君,云何而得封太山禅社首?神农与炎帝是一主,而云神农封太山禅云云。

炎帝封太山禅云云,分为二人,妄亦甚矣。

若是圣主,不须封禅;若是凡主,不应封禅。

当时齐桓欲行此事,管仲知其不可,故举怪物以屈之也。

秦始皇登太山中坂,风雨暴至,休松树下,封为五大夫,而事不遂。

汉武帝宗信方士,广召儒生,皮弁缙绅,射牛行事,独与霍嬗俱上,既而子侯暴卒,厥足用伤。

至魏明使高堂隆撰其礼仪,闻隆没,叹息曰:「天不欲成吾事,高生舍我亡也。

」晋武太始中,欲封禅,乃至太康,议犹不定,竟不果行。

孙皓遣兼司空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封禅国山。

此朝君子,有何功德?不思古道,而欲封禅,皆是主好名於上,臣阿旨於下也。

夫封禅者,不出正经,惟《左传》说「禹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亦不谓为封禅。

郑玄有参、柴之风,不能推寻正经,专信纬侯之书,斯为谬矣。

盖《礼》云:「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因吉士享帝於郊。

」燔柴岱宗,即因山之谓矣。

故《曲礼》云,「天子祭天地」是也,又祈谷一,报谷一,礼乃不显祈报地,推文则有。

《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

」百物不失者,天生之,地养之,故知地亦有祈报,是则一年三郊天,三祭地。

《周官》有员丘方泽者,总为三事,郊祭天地,故《小宗伯》云:「兆五帝於四郊,」此即《月令》迎气之郊也,《舜典》有「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夏南、秋西冬北,五年一周,若为封禅,何其数也。

此为九郊,亦皆正义,至如大旅於南郊者,非常祭也。

《大宗伯》,「国有大故,则旅上帝。

」《月令》云:「仲春玄鸟至,祀於高礻某」。

亦非常祭,故《诗》云:「克克祀,以弗无子。

」并有雩祷,亦非常祭。

《礼》云:「雩,水旱也。

」是为合郊天地有三,特郊天有九,非常祀又有三。

《孝经》云:「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雩祭与明堂,虽是祭天,而不在郊,是为天祀有十六,地祭有三,惟大祀,不在此数。

《大传》云:「王者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异於常祭,以故云大於时祭。

案《系辞》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

」《干彖》云:「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此则应六年一祭,坤元亦尔。

诚敬之道,尽此而备。

至於封禅,非所敢闻。

"《梁书·许懋传》,时有请封会稽禅国山者,懋以为不可,因建议。 "◇驳明堂仪注

《礼》云:大裘而冕,祀昊天上帝亦如之。

良由天神尊远,须贵诚质。

今泛祭五帝,理不容文。

"《梁书许懋传》"

◎谢广

广,齐末为祠部郎,入梁。

◇时祭东城庙议初祭是四时常祭,首月既不可移易。

宜依前克日於东庙致齐。

"《隋书·礼仪志》二,中兴二年四月,梁武即皇帝位祠部郎谢广又议,帝从之。 "

◎陆玮

玮仕齐,入梁为国子博士。

◇郊祀一献议宗祧三献,义兼臣下,上天之礼,主在帝王,约理申义,一献为允。

"《隋书·礼仪志》一,天监七年,帝以一献为质,三献则文事天之道理,不应然诏下详议。 博士陆玮,明山宾礼官司马,以为云云,自是天地之祭皆一献。 "

◇郊祀服章议

祭天犹存埽地之质,而服章独取黼黻为文,於义不可。

今南郊神座,皆用仙席,此独莞类,未尽质素之理。

宜以稿秸为下籍,蒲越为上席。

又《司服》云:「王祀昊天,服大裘。

」明诸臣礼不得同。

自魏以来,皆用衮服,今请依古,更制大裘。

"《隋书·礼仪志》一,天监七年。 "◇又议寻大裘之制,唯郑玄注《司服》云:「大裘,羔裘也。

既无所出,未可为据」,案六冕之服,皆玄上下,今宜以玄、缯为之,其制式如裘,其裳以,皆无文绣,冕则无旒。

"同上"

◎明山宾

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

宋齐征士僧绍子,仕齐为州从事史、奉朝请、始安王遥光抚军行参军、广阳令。

梁台建,历相府田曹参军尚书驾部郎,迁治书侍御史右军记室参军,天监初选为五经博士,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出为持节征远将军北兖州剌史。

普通中,历太子右卫率、给事中、御史中丞、黄门侍郎、司农卿、散骑常侍,领青冀二州大中正东宫博士兼国子祭酒,假节行北兖州事,大通元年卒,年八十五,赠侍中信威将军,谥曰质子。

有《吉礼仪注》二百六卷,录一卷,《礼仪》二十卷,《孝经丧礼服义》十五卷。

◇荐朱异表

窃见钱唐朱异,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在独无散逸之想,处暗有对宾之色,器字弘深,神表峰峻。

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加以璋新琢,锦组初构,触响铿锵,值采便发。

观其信行,非惟十室所稀,若使负重遥途,必有千里之用。

"《梁书朱异传》"

◇郊不应裸议

《表记》,天子亲耕,洁盛鬯,以事上帝。

盖明堂之裸耳,郊不应裸。

"《隋书·礼仪志》一,天监三年,博土明山宾议帝从之。 "

◇省牲牵牲赞牲议

案郊庙省牲日,则廪牺令牵牲,太祝令赞牲,祭之日,则太尉牵牲。

《郊特牲》云:「社者神地之道,国主社稷,义实为重。

今公卿贵臣,亲执盛礼,而令微吏牵牲,颇为轻末。

且司农省牲,又非其义,太常礼官,实当斯职。

礼,祭社稷无亲事牵"《通典》作「无亲牵牲」。 "之文,谓宜以太常省牲,廪牺令牵牲,太祝令赞牲。

"《隋书·礼仪志》二,天监四年,明山宾议,又见通典四十五。 "

◇二郊同日议伏寻制旨,周以建子祀天,五月祭地。

殷以建丑祀天,六月祭地。

夏以建寅祀天,七月祭地。

自顷代以来,南北二郊,同用夏正。

"《隋书·礼仪志》一,天监五年明山宾称云云诏更详议。 "

◇又议

二仪并尊,三朝庆始,同以此日,二郊为允。

并请迎五帝於郊,皆以始祖配飨,及郊庙受福。

唯皇帝再拜,明上灵降祚,臣下不敢同也。

"同上诏并依议"

◇裸用鸡彝牛彝议

尊彝之制,祭图惟有三樽,一曰象樽,周樽也。

二曰山,夏樽也。

三曰著樽,殷樽也。

徒有彝名,竟无其器。

直酌象樽之酒,以为瓒之实。

窃寻裸重於献,不容共樽,宜循彝器,以备大典。

案礼器有六彝,春祠夏礻勺,裸用鸡彝鸟彝,王以瓒初裸,后以璋瓒亚裸。

故春夏两祭,俱用二彝。

今古礼殊,无复亚裸。

止循其二,春夏鸡彝,秋冬牛彝,庶礼物备也。

"《隋书·礼仪志》二,天监五年,明山宾议。 "

◇又议

臣愚管不奉明诏,则终年乖舛,案鸟彝是南方之物,则主火位,木生於火,宜以鸟彝春夏兼用。

"同上,帝曰:鸡是金禽,亦主巽位,但金火相伏,用之通夏,於义为疑,山宾云云,帝从之。 "◇迎气服大裘议

《周官》,祀昊天以大裘,祀五帝亦如之。

顷代郊祀之服,皆用衮冕。

是以前奏迎气祀五帝,亦服衮冕,愚谓迎气祀五帝,亦宜用大裘,礼俱一献。

"《隋书·礼仪志》二,天监八年,明山宾议,帝从之。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

惠示敕旨答臣下审《神灭论》。

源深趣远,岂鹿兔所测?随类得解,或亦各欣其所见。

奉以周旋不胜舞跃。

法师学冠一时,道叶千载,起予之寄,允在明德。

想弘宣妙旨,无复遗蕴邪?弟子业谢专经,智非通议,岂能仰述渊猷,赞扬风教。

论者限以视听,岂达旷远?目睹百年,心惑三世。

谓形魄既亡,神魂俱灭,斯则既违释典,复乖孔教矣。

焉可与言至道语妙理者哉!夫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是以孔宣垂范,以知死酬问,周文立教,以多才代终。

《诗》称三后在天,《书》云祖考来格。

且濠上英华,著方生之论;柱下睿哲,称其鬼不神。

为薪而火传,交臂而生谢。

此皆陈之载籍,彰彰甚明者也。

夫缘假故有灭。

业造故无常,是以五阴合成,终同烟尽,四微虚构,会均火灭,窃谓神明之道,非业非缘,非业非缘,故虽迁不灭,能缘能业。

故苦乐殊报,此能仁之妙唱,缙绅之所抑也。

虽教有殊途,理还一致。

今弃周孔之正文,背释氏之真说,未知以此,将欲何归。

正法住世,尚有断常之说。

况像法末流,而无异端之论。

有神不灭,乃三圣同风。

虽典籍著明,多历年所,通儒硕学,并未能值。

皇上智周空有,照极神源,爰发圣衷,亲染神翰。

弘奖至教,启悟重昏。

令夫学者永疑惑,眷逮不遗,使得预餐风训,沐浴顶戴,良兼欣戢,明山宾和南。

"《弘明集》十"

◎周舍

舍字升逸,汝南安成人,齐太学博士子。

为太学博士,迁后军行参军丹阳主簿。

梁台建,为太常,及受禅,拜尚书祠部郎,历后军记室参军秣陵令,入为中书通事舍人,迁太子洗马、散骑常侍、中书侍郎、鸿胪卿、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右卫将军、明威将军、右骁骑将军、除侍中,领步兵校尉、迁员外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加散骑常侍,迁太子詹事。

普通五年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曰简子,有集二十卷。

◇改奏三夏议

礼:「王入奏王夏。

」大祭祀与朝会,其用乐一也。

而汉制皇帝在庙,奏永至乐,朝会之日,别有皇夏,二乐有异,於礼为乖,宜除永至,还用皇夏。

又礼尸出入奏《肆夏》,宾入大门奏《肆夏》,则所设唯在人神,其与迎牲之乐,不可滥也。

宋季失礼,顿亏旧则,神入庙门,遂奏昭夏,乃以牲牢之乐,用接祖考之灵,斯皆前代之深疵,当今所宜改也。

"《隋书·音乐志》上,天监初,周舍议以为。 "

◇元会受玉议

案《周礼·冢宰》,大朝觐,赞玉币,尚书古之冢宰,顷王者不亲抚玉,则不复须冢宰赞助。

寻尚书主客曹郎,既冢宰隶职。

今元日五等奠玉既竟,请以主客郎受,郑玄注《觐礼》云:「既受之后,出付玉人於外。

」汉时,少府职主璧,请主客受玉,付少府掌。

"《隋书·礼仪志》四天监六年,诏元日受五等贽圭璧并量付所司,周舍云云,又见《通典》七十。 "◇金辂议

金辂为斋车,本不关於祭祀。

"《通典》六十四,天监七年,帝据周礼,玉辂以祀,金辂以宾,今祀乘金辂,诏下详议,周舍谓云云。 "

◇衮服议

诏旨以王者衮服,宜画凤皇,以示差降。

按礼: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

郑玄所言,皇则是画凤皇羽也,又按礼所称杂服,皆以衣定名,犹加衮冕,则是衮衣而冕,明有虞言皇者,是衣名,非冕明矣。

画凤之旨,事实灼然。

"《隋书·礼仪志》六,天监七年,周舍议,制可,又见通典六十一。 "

◇安成始兴二王为慈母服议

贺彦先称:「慈母之子,不服慈母之党,妇又不从夫而服慈姑,小功服无从故也。

」庾蔚之云:「非徒子不从母而服其党,孙又不从父而服其慈母。

」由斯而言,慈祖母无服明矣。

寻门内之哀,不容自同於常,按父之祥礻覃,子并受吊。

今二王诸子,宜以成服日,单衣一日,为位受吊。

"《梁书·司马筠传》,天监七年,安成太妃陈氏薨,安成王秀始兴王担、并以慈母表解职,舍人周舍议,又《南史》七十一。 "◇又议《礼》云:缟冠玄武,子姓之冠,则世子衣服,宜异於常,可著细布衣,绢为领带,三年不听乐,又礼及春秋,庶母不世祭,盖谓无王命者耳,吴太妃既朝命所加,得用安成礼秩,则当庙,五世亲尽乃毁。

陈太妃命数之重,虽则不异,慈孙既不从服,庙食理无传祀,子祭孙止,是会经文。

"《梁书·司马筠传》,又南史七十一。 "

◇释奠会议

释奠仍会,既惟大礼。

请依东宫元会,太子著绛纱礻暴。

乐用轩悬,预升殿坐者,皆服朱衣。

"《隋书·礼仪志》四,天监八年,皇太子释奠周舍议。 "

◇丹阳琅邪二郡断搜捕议

《礼》云:君子远庖厨,血气不身翦,见生不忍其死,闻声不食其肉。

此皆即目兴仁,非关及远,三躯之礼,向我者舍,背我者射。

"《广弘明集》二十六"

◇鼎铭

天下宁康,异方同轨。

九牧作贡,百司咸理。

范金铸器,戒镇阶所。

波圆月镜,传之无已。

"《艺文类聚》七十三"

◎司马

字元素,河内温人。

仕齐为奉朝请,迁王府行参军。

天监初掌治嘉礼,除尚书祠部郎中,历步兵校尉兼中书通事舍人,迁正员郎镇南谘议参军,进尚书右丞。

出为仁威长史长沙内史,还除云骑将军御史中丞。

出为宣毅南康王长史,行府国并石头戍事,迁明威将军晋安王长史,有《嘉仪礼注》一百十二卷,录三卷,集九卷。

◇东宫乐议

既於崇正殿宴会,太子临座,其事重,宜依礼会奏金石轩悬之乐。

"《通典》一百四十七,天监六金,仁威府长史司马议。 "

◇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

辱告,惠示敕难灭性论。

窃以洪波慈被,道冠众灵,智照渊凝,理绝群古。

七禅八慧之辨,三空四谛之微。

故以焕乎载籍,炳於通诰也。

所以优陀云喻,如百首齐音;同赞妙觉,尚不能言万分之一矣。

夫业生则报起,因往而果来,虽义微而事著,亦理幽而证显。

自近可以知远,寻迩可以探遐。

譬如日月悬天,无假离朱之目。

鸣钟在耳,不劳子期之听。

而议者自昏,迷途难晓。

苟犭旬所怀,坐颠坑阱。

伏览皇上令旨,理妙辞缛,致极钩深,究至寂而更阐,启幽途而还晰。

虽复列圣齐镳,群经联奥。

灵山金口,禅冰玉舌,终不能舍此以求通,违兹而得正信哉。

澡江汉之波,尘滓以涤。

导德齐礼,还风反化。

法俗兼通,於是乎在。

付此言展,方尽述赞,弟子司马呈。

"《弘明集》十"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