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陆机"二"◇文赋"并序"
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曰殆可谓曲尽其妙。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咏世德之骏烈,咏先人之清芬。
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龙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于是沈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聊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或因枝以振叶,或氵公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或妥帖而易施,或且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
理扶质以立干。
文垂条而结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已叹。
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伊兹事之可乐,固圣贤之所钦。
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弥广,思案之而逾深。
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
粲风飞而竖,郁云起乎翰林。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纷纭挥霍,形难为状。
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在有无而黾勉,当浅深而不让。
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
故夫夸目者尚奢,惬心者贵当。
言穷者无隘,论达者唯旷。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
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奏平彻以间雅,说炜晔而谲诳。
虽区分之在兹,亦禁邪而制放。
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
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贵妍。
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虽逝止之无常,固崎钅奇而难便。
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
如失机而后会,恒操末以续颠。
谬玄黄之衤失叙,故氵典氵忍而不鲜。
或仰逼于先条,或俯侵于后章。
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
考殿最于锱铢,定去留于毫芒。
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
极无两致,尽不可益。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
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
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
虽杼轴于予怀,怵佗人之我先。
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
或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
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扌帝。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彼榛榛之勿翦,亦蒙荣于集翠。
缀《下里》于《白雪》,吾亦济夫所伟。
或托言于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俯寂寞而无友,仰寥廓而莫承。
譬偏弦之独张,含清唱而靡应。
或寄辞于瘁音,徒靡言而弗华。
混妍蚩而成体,累良质而为瑕。
象下管之偏疾,故虽应而不和。
或遗理以存异,徒寻虚以逐微。
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犹弦幺而徽急,故虽和而不悲。
或奔放以谐合,务嘈Γ而妖冶。
徒悦目而偶俗,固高声而曲下。
寤防露与桑间,又虽悲而不雅。
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
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若夫丰约之裁,俯仰之形。
因宜适变,曲有微情。
或言拙而喻巧,或理朴而辞轻。
或袭故而弥新,或氵公浊而更清。
或览之而必察,或研之而后精。
譬犹舞者赴节以投袂,歌者应弦而遣声。
是盖轮扁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说之所能精。
普辞条与文律,良余膺之所服。
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
虽发于巧心,或受欠于拙目。
彼琼敷与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同橐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虽纷蔼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
患挈甚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
故《缶并》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乎鸣玉。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思风发于胸臆,意泉流于唇齿。
纷威蕤以及Ш,唯毫素之所拟。
文徽徽以溢目,音泠泠而盈耳。
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
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于自求。
理翳翳而愈伏,思乙乙其若抽。
是以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
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
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
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
俯贻则于来叶,仰观象乎古人。
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
涂无远而不弥,理无微而弗纶。
配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
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
"《文选》,《艺文类聚》五十六。 "
◇鼓吹赋
原鼓吹之攸始,盖禀命于黄轩。
播威灵于兹乐,亮圣器而成文。
骋逸气而愤壮,绕烦手乎曲折。
舒飘摇以遐洞,卷徘徊其如结。
宫备众声,体僚君器。
饰声成文,雕音作蔚。
响以形分,曲以和缀。
放嘉乐于会通,宣万变于触类。
适清响以定奏,期要妙于丰杀。
邈付搏之所管,务戛历之为最。
及其悲唱流音,怏惶依违。
含欢嚼弄,乍数乍稀。
音踯躅于唇吻,若将舒而复回。
鼓砰砰以轻投,箫嘈嘈而微吟。
咏悲翁之流恩,怨高台之难临。
顾穹谷以含哀,仰归云而落音。
节应气以舒卷,响随风而浮沈。
马顿迹而增鸣,土蹙而沾襟。
若乃巡郊泽,戏野。
奏君马,咏南城。
惨巫山之遐险,欢芳树之可荣。
"《艺文类聚》六十八,《初学记》十六。 "
◇漏刻赋伟圣人之制器,妙万物而为基。
形罔隆而弗包,理何远而不之?寸管俯而阴阳效其绳,尺表仰而日月与之期。
玄鸟悬而八风以情应,玉衡立而天地不能欺。
既穷神以尽化,又设漏以考时。
尔乃挈金壶以南罗,藏幽水而北戢。
拟洪杀于编锺,顺卑高而为级。
激悬泉以远射,跨飞涂而遥集。
伏阴虫以承波,吞ㄌ流其如挹。
是故来象神造,去犹鬼幻。
因势相引,乘灵自荐。
口纳胸吐。
"《文选》注作「口吐胸纳。 」"水无滞咽。
形微独茧之绪,"《文选》注作「丝」。 "逝若垂天之电。
偕四时以合最,指昏明乎无殿。
笼八极于千分,度昼夜乎一箭。
抱百刻以骏浮,仰胡人而利见。
夫其立体也简,而效绩也诚。
其假物也粗,而致用也精。
积水不过一锺,导流不过一。
而周天者因其敏,分地者赖其平。
微听者假其察,贞观者借其明。
考斗历之潜虑,测日月之幽精。
信探赜之妙术,虽无神其若灵。
寤蟾蜍之栖月,识金水之相缘。
"《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九,《艺文类聚》六十八,《文选·新刻漏铭》注,《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二。 "
◇羽扇赋
昔楚襄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
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
诸侯掩麈尾而笑,襄王不悦。
宋玉趋而进曰:「敢问诸侯何笑?」诸侯曰:「昔者武王玄览,造扇于前;而五明安众,庶繁于后。
各有托于方圆,盖受则于Ψ甫,舍兹器而不用。
顾奚取于鸟羽?」宋玉曰:「夫创始者恒朴,而饰终者必妍。
是故烹饪起于热石,玉辂基于椎轮,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鲜未若兹羽之为丽,固体俊而用鲜。
彼凌霄之辽鸟,播鲜辉之茜茜,隐九皋以凤鸣,游芳田而龙见,丑灵龟而远期,超长年而久眄。
累怀璧于美羽,挫千岁乎一箭。
委曲体以受制,奏只翅而为扇。
则其布翮也,差洪细,秩长短;稠不逼,稀不简。
发若萧史之鸣金籁,走若若大容之罗玉。
于是镂巨兽之齿,裁奇木之干。
宪灵朴于造化,审贞则而妙观。
移圆根于新体,因天秩乎旧贯。
鸟不能别其是非,人莫敢分其真赝。
翮扁々以微振,《风》々以垂婉。
妙自然以为言,故不积而能散。
其在手也安,其应物也诚;其招风也利,其播气也平。
混贵贱而一节,风无往而不清。
发芳尘之郁烈,拂鸣弦之泠泠。
敛挥汗之瘁体,洒毒暑之幽情。
」
诸侯曰:「善」。
宋玉遂言曰:「伊兹羽之骏敏,似南箕之启扉。
垂皎曜之奕奕,含鲜风之微微。
襄王仰而拊节,诸侯伏而引非。
皆委扇于楚庭,执鸟羽而言归。
」属唐勒而为之辞曰:「伊鲜禽之令羽,夫何翩翩与眇眇。
性劲健以利□,每箕张而云绕。
反寒暑于一堂之末,回八风乎六翮之杪。
引凝凉而响臻,拂隆暑而□到。
驱嚣尘之郁述,流清气之悄悄。
符追空以烦轮,道洞房而窈窕」。
"《书钞》一百三十四引六条,《艺文类聚》六十九,《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七百六十六。 "
◇列仙赋
夫何列仙之玄妙,超摄生乎世表。
因自然以为基,仰造化而闻道。
性冲虚以易足,年缅邈其难老。
尔乃呼翕九阳,抱一含元。
引新吐故,云饮露冫食,违品物以长盼,妙群生而为言。
尔其嘉会之仇,息宴游栖。
则昌容弄玉,洛宓江妃。
观百化于神区,觐天皇于紫微。
过大华以息驾,越流沙而来归。
"《艺文类聚》七十八"
即绛阙于朝霞。
"《御览》八"
腾烟雾之霏霏。
"《文选·广绝交论》注"
◇陵霄赋
挟至道之玄微,狭流俗之纷沮。
余节以远模,风扶摇而相予。
削陋迹于介丘,省游仙而投轨。
凯情累以遂济,岂明俗之云阻。
判烟云之腾跃,半天步而无旅。
咏陵霄之飘飘,永终焉而弗悔。
昊苍焕而运流,日月翻其代序。
下霄房之靡迄,卜良辰而复举。
陟瑶台以投辔,步玉除而容与。
"《艺文类聚》七十八"
◇织女赋
足蹑刺绣之履。
"《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六"
◇瓜赋
佳哉瓜之为德,邈众果而莫贤。
殷仲和之淳化,播滋荣于甫田。
背芳春以初载,近朱夏而自延。
奋修系之莫莫,迈秀体之绵。
赴广武以长蔓,粲烟接以云连。
感嘉时而促节,蒙惠露而增鲜。
若乃纷敷杂错,郁悦婆娑。
发彼适此,迭相经过。
熙朗日以熠熠,扇和风其如波。
有葛{ぱ木}之覃及,象椒聊之众多。
发金萦于秀翘,结玉实于柔柯。
蔽翠景以自育,缀修茎而星罗。
夫其种族类数,则有栝楼定桃。
黄《扁瓜》白缚,金钗密筒,小青大班。
玄体素腕,狸首虎蹯。
东陵出于秦谷,桂髓起于巫山。
五色比象,殊形异端。
或济貌以表内,或惠心而丑颜。
或摅文以抱绿,或被素而怀丹。
气洪细而俱芬,体修短而必圆。
芳郁烈其充堂,味穷理而不饣。
德弘济于饥渴,道殊流于贵贱。
若夫濯以寒水,淬以夏凌。
越气外敛,温液密凝。
体犹握虚,离若剖冰。
"《艺文类聚》八十七,《初学记》二十八,《御览》九百七十八。 "
◇桑赋"并序"
皇太子便坐,盖木将军直庐也。
初世祖武皇帝为中垒将军,植桑一株,世更二代,年渐三纪,扶疏丰衍,抑有瑰异焉。
夫何佳树之洪丽,超托居乎紫庭。
罗万根以下洞,矫干条而上征。
岂民黎之能植,乃世武之所营。
故其形瑰族类,体艳众术。
黄中爽理,滋荣烦缛。
绿叶兴而盈尺,崇条蔓而曾寻。
希太极以延峙,映承明而广临。
华飞之流响,想鸣鸟之遗音。
惟历数之有纪,恒依物以表德。
岂神明之所相,将我皇之先识?跨百世而勿翦,超长年以永植。
"《艺文类聚》八十八,《御览》九百五十五。 "
稚节以夙茂,蒙劲风而后凋。
"《文选》鲍照《行药至城东桥诗》注"
◇果赋
中山之缥李。
"《御览》九百六十八"
◇鳖赋"并序"
皇太子幸于钓台,渔人献鳖,命侍臣作赋。
其状也,穹脊连胁,玄甲四周。
遁方圆于规矩,徒广肩以妨逑。
循盈尺而脚寸,又取具于指掌。
鼻尝气而忌脂,耳无听而受响。
是以栖居多逼,出处寡便,尾不副首,足不运身。
于是从容泽畔,肆志汪洋。
朝戏兰渚,夕息中塘。
越高波以鱼逸,窜洪流而潜藏。
咀蕙兰之芳ぼ,翳华E12C之垂房。
"《艺文类聚》九十六"
总美恶而兼融,播万族乎一区。
"《文选》陶潜《咏贫士诗》注、又《头陀寺碑》注。 "
◇荐贺循、郭讷表「伏见吴兴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
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涌济敏悟,才足干事。
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
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
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
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
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
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
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
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涂,苟充方选也。
谨条资品,乞蒙简察。
」臣等并以凡才,累授饰进,被服恩泽,忝豫朝末;知良士后时,而守局无言,惧有蔽贤之咎,是以不胜愚管,谨冒死表闻。
"《吴志·贺劭传》注引虞预《晋书》。 顾荣、陆机、陆云、表荐循云云。 《晋书·贺循传》,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云云。 《御览》六百三十二作《陆机荐贺循、郭讷表》。 "◇荐张畅表伏见司徒下谏议大夫张畅除,当为豫章内史丞。
畅才思清敏,志节贞厉,秉心立操,早有名誉。
其年时旧比,多历郡守,唯畅陵迟,白首未齿而佐下藩,遂蹈碎浊。
于畅名实,居之为剧,前人未始有此。
愚以为宜解举,试以近县。
"《御览》二百五十三"◇诣吴王表
臣本吴人,靖居海隅。
朝廷欲抽引远人,绥慰遐外。
故太傅所辟,殿下东到淮南,发诏以臣为郎中令。
"《御览》二百四十八"
相国参军率取台郎,臣独以高□见取。
"《北堂书钞》"
◇谢吴王表
殿下以臣为郎中,命转中兵郎;复以颇涉文学,见转为殿中郎。
"《御览》二百十五"
◇与吴王表
臣以职在中书,诏命所出;臣本以笔札见知。
"《北堂书钞》五十五引《陆机集》,又《文选》任《王文宪集·序》注引末一句。 "禅文本草,见在中书,一字一迹,自可分别。
"□□□引王隐《晋书》。 "◇见原后谢齐王表臣以职在中书,制命所出;而臣本以笔札见知。
虑逼迫不获己,乃诈发内妹丧,出就第,云哭泣受吊。
片言只字,文不关其间。
"《初学记》十一,《御览》二百二十。 "◇谢平原内史表
陪臣陆机言:今月九日,魏郡太守遣兼丞张含,赍板诏书印绶,假臣为平原内史。
拜受祗竦,不知所裁。
臣机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本吴人,出自敌国,世无先臣宣力之效,才非丘园耿介之秀。
皇泽广被,惠济无远,擢自群萃,累蒙荣进。
入朝九载,历官有六,身登三阁,官成两宫。
服冕乘轩,仰齿贵游,振景拔迹,顾邈同列,施重山岳,义足灰没。
遭国颠沛,无节可纪,虽蒙旷荡,臣独何颜!俯首顿膝,忧愧若厉。
而横为故齐王ぁ所见枉陷,诬臣与众人共作禅文,幽执囹圄,当为诛始。
臣之微诚,不负天地,仓卒之际,虑有逼迫,乃与弟云及散骑侍郎袁瑜、中书侍郎冯熊、尚书右丞崔基、廷尉正顾荣、汝阴太守曹武思所以获免,阴蒙避回,岐岖自列。
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而一朝翻然,更以为罪,蕞尔之生,尚不足ぁ,区区本怀,实有可悲。
畏逼天威,即罪惟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莫大之衅,日经圣听,肝血之诚,终不一闻,所以临难慷慨,而不能不恨恨者,惟此而已。
重蒙陛下恺悌之宥,回霜收电,使不陨越。
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感恩惟咎,五情震悼,天地,若无所容,不悟日月之明,遂垂曲照,云雨之泽,播及朽瘁。
忘臣弱才,身无足采,哀臣零落,罪有可察。
苟削丹书,得夷平民,则尘洗天波,谤绝众口,臣之始望,尚未至是。
猥辱大命,显授符虎,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陆沈之羽,复与翔鸿抚翼。
虽安国免徒,起纡青组;张敞亡命,坐致朱轩。
方臣所荷,未足为泰,岂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窃;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
喜惧参并,悲惭哽结。
拘守常宪,当便道之官,不得束身奔走,稽颡城阙。
瞻系天衢,驰心辇毂,臣不胜屏营延仰,谨拜表以闻。
"《文选》"
◇大田议臣闻隆名之主不改法而下治,陵夷之世不易术而民怠,夫商人逸而利厚,农人劳而报薄。
道农以利,则耕夫勤;节商以法,则游子归。
"《艺文类聚》六十五"
◇晋书限断议
三祖实终为臣,故书为臣之事,不可不如传,此实录之谓也。
而名同帝王,故自帝王之籍,不可以不称纪,则追王之义。
"《初学记》二十一"◇至洛与成都王笺
王室多故,祸难荐有。
羊玄之乘宠凶竖,专记朝政,奸臣贼子,是为比周。
皇甫商同恶相求,共为乱阶。
至今天子飘摇,甚于赘瘤。
伏惟明公匡济之举,义命方宣,元戎既启,风威电赫。
机以驽暗,文武寡施,猥蒙横授,委任外困;辄承严叙,董率诸军,唯力是视。
"《艺文类聚》五十九"
◇与赵王伦笺荐戴渊
盖闻繁弱登御。
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
然后降神之曲成。
是以高世之主必假远迩之器,蕴匮之才思托大音之和。
伏见处士广陵戴渊,年三十,字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御览》作「心智」。 "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遗宝,圣朝之奇璞也。
若得托迹康衢,必能结轨骥;曜质廊庙,必能垂光。
夫祜岸之民,果于输珠;润山之客,列于贡玉,盖明暗呈形,则庸识所甄也。
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世说·自新篇》注引虞《预书》,又见《晋书·戴若思传》,《御览》六百三十二。 "◇谢成都王笺
庆云惠露,止于落叶。
"《文选·齐安陆王碑文》注"
◇与弟云书"九首"听讼观东,作百丈许廊屋。
"《御览》一百八十五。 "
门有三层,高百尺,魏明帝造。
"《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历大夏门下,故「夏门」也引。 "
仁寿殿前有大方铜镜,高可五尺余,广三尺二寸;立著庭中,向之便写人形体了了,亦怪事也。
"《北堂书钞》一百三十六,《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七百十七。 "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晋书·左思传》,又《御览》八百六引《世说》,今捡《世说》无。 "
监徒武库建始殿诸房中,见有两足猿,真怪物也。
"《御览》九百十。 案:「监徒」疑有误。 "天渊池养山鸡,甚可嬉。
"《御览》九百十八"
天渊池南角有果,各作一株,无处不有;纵横成行,一果之间,辄作一堂。
"《御览》九百六十四"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御览》九百七十,又见《大观本草》二十三。 "
思苦生疾。
"《文选·文赋》注"
◇与长沙顾母书痛心拔脑,有如孔怀。
◇与长沙夫人书
士璜亡,恨一襦少,便以机新襦衣与之。
"《御览》六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