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嵇喜喜字公穆,谯国钅至人。
魏中散大夫嵇康兄,为卫军司观。
入晋拜扬州刺史,迁太仆宗正。
有《集》二卷。
◇嵇康传
家世儒学,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
性好服食,常采御上药。
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
以为神仙者,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致。
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若安期生、彭祖之化,可以善求而得也。
箸《养生篇》,知自厚者所以丧其所生,其求益者必失其性,超然独达,遂放世事,纵意于尘埃之表。
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赞,自混沌至于管宁,凡百一十有九人,盖求之于宇宙之内,而发之乎千哉之外者矣。
故世人莫得而名焉。
"《魏志·王粲传》注"◎嵇蕃
蕃字茂齐,喜子,为太子舍人。
◇答赵景真书登山远望,睹孝郭以成愤;策杖广泽,瞻长波以增悲。
游眄春圃,情有秋林之悴;濯足夏流,心怀冬冰之惨。
对荣宴而不乐,临清觞而无欢。
今足下琬琰之朴未剖,而求光时之价,骐骥之足未摅,而希绝景之功,心锐而动浅,望速而应迟,故有企伫之怀尔。
夫处静不闷,古人所贵;穷而不滥,君子之美:故颜生居陋,不改其乐;孔父困陈,弦歌不废。
幸吾子思弘远理,舍道自荣。
将与足下交伯成于穷野,结箕山乎蓬屋。
侣范生于海滨,俦黄绮于商岳,凭轻云以绝驰,游旷荡以自足。
虽不齐足下之所乐,亦吾心之所愿也。
"《艺文类聚》三十"
◎嵇绍
绍字延祖,稽康子。
武帝时征为秘书丞,历汝颍太守,徐州刺史。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
赵王伦篡位,署为侍中。
惠帝反正,选为御史中丞,未拜;复为侍中,荡阴之败遇害,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进爵为侯。
元帝为左丞相,表赠太尉。
及即位,追谥曰忠穆。
有《集》二卷。
◇上惠帝疏
臣闻改前辙者则车不倾,革往弊者则政不爽,大一统于元首,百司役于多士。
故周文兴于上,成康穆于下也。
存不忘亡,《易》之善义;愿陛下无忘金墉,大司马无忘颍上,大将军无忘黄桥,则祸乱之萌无由而兆矣。
"《晋书·嵇绍传》"
◇陈准谥议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文武显于功德,灵厉表于暗蔽。
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
"《晋书·嵇绍传》"
◇张华不宜复爵仪
臣之事君,当除烦去惑。
华历位内外,虽粗有善事,然阖棺之责,著于远近,兆祸始乱,华实为之。
故郑讨幽公之乱,斫子家之棺;鲁戮隐罪,终篇贬。
未忍重戮,事已弘矣,谓不宜复其爵位,理其无罪。
"《晋书·嵇绍传》"
◇谏齐王ぁ书
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丰屋菩家,无益危亡。
窃承毁败太乐以广第舍,兴造功力为三王立宅,此岂今日之先急哉?今大事始定,万姓,咸待覆润,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
复主之勋不可弃矣,矢石之殆不可忘也。
"《晋书·嵇绍传》"
◇叙赵至
赵景真与从兄茂齐书,时人误谓吕仲悌与先君书。
故具列本末。
赵至字景真,代郡人,汉末,其祖流宕客缑氏,令新之官,至年十二,与母共道旁看,母曰:「汝先世非微贱家也,汝后能如此不?」至曰:「可尔耳。
」归便就师诵书。
蚤闻父耕叱牛声,释书而泣。
师问之,答曰:「自伤不能致荣华,而使老父不免勤苦。
」年十四,入太学观,时先君在学写石经古文,事讫去,遂随车问先君姓名。
先君曰:「年少何以问我?」至曰:「观者风器非常,故问耳。
」先君具告之。
至年十五,阳病,数数狂走五里三里,为家追得,又炙身体十数处。
年十六,遂亡命,径至洛阳,求索先君不得;至邺,沛国史仲和,是魏领军中涣孙也,至便依之,遂名翼之,字阳和。
先君到邺,至具道太学中事,便逐先君归山阳经年。
至长七尺三寸,洁白黑发,赤唇明目,鬓须不多,闲详安谛,体若不胜衣。
先君尝谓之曰:「卿头小而锐,瞳子白黑分明,视瞻停谛,有白起风。
」至论议清辩,有纵横才,然亦不以自长也。
孟元基辟为辽东从事,在郡断九狱,见称清当,常自痛弃亲远游,母亡不见,吐血发病,服未竟而亡。
从兄太子舍人蕃,字茂齐,与同至同年相亲。
至始诣辽东时,作此书与茂齐。
"《世说·言语篇》注,又《文选》赵景真《与嵇茂齐书》注引《嵇绍集》"◎嵇含
含字君道,绍从子,自号亳丘子。
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
举秀才,除郎中。
齐王ぁ辟为征西参军,长沙王召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怀帝为抚军,以为从事中郎。
惠帝北狩,转中书侍郎。
永兴初除太子中庶子,道阻未拜。
范阳王召为征南从事中郎,授振威将军襄城太守。
败,镇南将军刘弘表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行,为弘司马郭劢所杀。
怀帝即位,谥曰宪。
有《南方草木状》□卷,《集》十卷。
◇困热赋序
夫闰于夏则崇暑,在冬则增寒。
永熙元年,闰在仲夏,三伏之节始奏,商秋之辰未期。
余以下里贫生,居室卑陋,湫巷不来清风,短庑不足增荫,外因流汗,内怀烦:叹彼夏屋之士,口餍珍味,体逸高廊;并天而寒暑殊,同世而忧乐异矣。
"《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五,《御览》三十一,又三十四"◇祖赋序祖之在于,俗尚矣,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咸用。
有汉卜日丙午,魏氏择用丁未,至于大晋,则祖孟月之酉日,各因其行运,三代固有不同,虽共奉祖,而莫识祖之所由兴也。
说者云:祈道请道神谓之祖。
有事于道者,吉凶皆名。
君子于役,则列之于中路;丧者将迁,则称名于阶庭。
或云:百叶远祖,名谥调灭,坟茔不复存其铭表,游魂不得托于庙祧。
故以初岁良辰,肇建华盖,挥扬采旌,将欲招灵爽于今夕,庶众祖之来凭,盖有两端,俯叹壮观,乃述而赋之。
"《宋书·志二》,《艺文类聚》五,《初学记》十三,《艺文类聚》误作《社赋序》"
◇娱蜡赋"并序"
玄象运而寒暑交,节会至而万物迁,天地之化,固以不停,况于人道之不变乎!是以百年忧喜相参,能达要终之数、悟生生之宜者,百世不周其人。
大蜡之夕,虽天下同有,至携金兰以齐声利,贵得意以遗荣势,孰我尚哉!"《艺文类聚》五,《御览》三十三"
季冬大蜡之暮,延啸周契远近旧故。
"《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五》"
◇白首赋序
余年二十七,始有白发生于左鬓,斯乃衰悴之标证、弃捐之大渐也。
蒲衣幼齿,作弼夏后,汉之贾邓,弱冠从政。
独以垂立之年,白首无闻!壮志衄于芜途,忠贞抗于棘路;睹将衰而有川上之感,观趣舍而抱慷慨之叹。
"《艺文类聚》十七"
◇酒赋
浮虮萍连,醪华鳞设。
"《书钞》一百四十八"◇寒食散赋"并序"
余晚有男儿,既生十朔,得吐下积日,羸困危殆,决意与寒食散,未至三旬,几于平复,何"下阙"
矜孺子之坎坷,在孩抱而婴疾。
既正方之备陈,亦旁求于众术。
穷万道以弗损,渐丁宁而积日。
尔乃酌醴操散,商量部分,进不访旧,旁无顾问。
伟斯药之入神,建殊功于今世。
起孩孺于重困,还精爽于既继。
"《艺文类聚》七十五"
◇羽扇赋序
吴楚之士,多执鹤翼以为扇,虽曰出自南鄙,而可以遏阳隔暑。
昔秦之兼赵,写其冕服,以□侍臣。
大晋附吴,亦迁其羽扇,御于上国。
"《书钞》一百三十四"
◇八磨序"并序"
外兄刘景宣作为磨,奇巧特异,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因赋之曰:
方木矩寺,圆质规旋;下静以坤,上转以干;巨轮内达,八部外连。
"《御览》七百六十二"
◇宜男花赋序
宜男花者,世有之久矣,多殖幽皋曲隰之侧,或华林玄圃,非衡门蓬宇所宜序也。
荆楚之士,号曰鹿葱,根苗可以荐于俎,世人多女欲求男者,取此草服之,尤良也。
"《艺文类聚》八十一,《御览》九百九十四"
◇孤黍赋序
余慎终屋之南荣,有孤黍生焉,因泥之湿,遭雨之润,宿昔牙蘖,滋茂甚速。
途燥根浅,忽然萎殒。
深感此黍,不韬种以待时,贪荣弃本,寄身非所,自取凋枯,不亦宜乎!"《艺文类聚》八十五"
◇瓜赋世云三芝,瓜处一焉。
故植根玉岩,润叶飞泉,揽之者寿,食之者仙,是谓云芝;芙蕖振采,濯茎玄濑,流葩映川,莫此为最,是谓水芝。
甘瓜普植,用荐神,其名龙胆,其味亦奇,是谓土芝。
乃剖甘瓜,既淳且馨,荒者飨之,忘困解酲,流味通其五脏,冷气反其迷精。
"《艺文类聚》八十七,《初学记》二十七,《御览》九百七十八"◇朝生暮落树赋序草木春荣秋悴,此木朝生暮落。
"《艺文类聚》八十九"◇长生树赋"并序"
余婴丁闵凶,靡所定居,老母垂圣善之训,以为生事爱敬,没则无改;宜居墓次,瞻奉威耿,兼览艺文,可以不殒先轨。
祗奉慈令,遂家于坟左,埽除坛封,种植松伯。
松柏之下,不滋非类之草,猥有长生育于域内,岂老母至行表征于嘉木哉!
美我亲之仁孝,固征瑞之必招,降祖宗之遗德,振奇木之青条。
结根擢干,载生无渐,弱茎猗猗,绿叶染染。
处阴冬而愈茂,岂茎叶之有点。
感自然以旌贤,谅有道之不掩。
"《艺文类聚》八十九"
◇槐香赋"并序"
余以太簇之月,登于历山之阳,仰眺崇峦,俯视幽坂,乃睹槐香生蒙楚之间,曾见斯香菹于广夏之庭。
或披帝王之图,怪其遐弃,遂迁树于中堂,华丽则殊彩阿那,芳实则可以藏书。
又感其弃本高崖,委身阶庭,似傅说显殷,四叟归汉。
故因实制名。
蒙蒙绿叶,摇摇弱茎。
"《御览》九百八十三"
◇鸡赋序
今庭有栖鸡,而一雄最武,常凭梯升栖,守时告晨,未尝有殆。
"《御览》七百六十五"◇遇虿赋序元康二年七月七日,余中夜遇虿。
客有戏余者曰:俗语云:」过满百,为虿所螫。
「斯言信哉!虽内省不疚,而逢此害,喟然而叹,遂作赋。
"《御览》七百四十二,又九百四十七"
◇诰风伯太康六年"案:《晋书·武纪》作八年",狂风暴怒,腾逸相触。
百川倒流,大山乃沲剥。
"《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一"
◇上言长沙王宜增置掾属
昔魏武每有军事,增置掾属。
青龙二年,尚书令陈矫以有军务,亦奏增郎。
今奸逆四逼,王路拥塞,倒悬之急,不复过此。
但居曹理事,尚须增郎,况今都官中骑三曹昼出督战,夜还理事,一人两役,内外废乏。
含谓今有十万人,都督各有主帅,推毂授绥,委付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间。
"《晋书·嵇含传》"
◇诗序
李方治为抚军长史,余为从事中郎,当随抚军俱发,诏兄前太仆将与别,进一饮之尽欢。
天热露坐,有顷雨降,遂不张油幔,以绛分令夕也。
"《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二,此序有脱误,无从互证。 "◇南方草木状序南越交趾植物,有四裔最为奇,周秦以前无称焉。
自汉武帝开拓封疆,搜求珍异,取尤者充贡。
中州之人,或昧其状。
乃以所闻诠叙,有裨子弟云尔。
◇木弓铭乌名之朴,丰条足理。
弦鸣走括,截飞骇止。
射隼高墙,出必有拟。
既用御武,亦以招士。
"《艺文类聚》六十,《初学记》二十二,《御览》三百四十七"◇菊花铭
煌煌丹菊,暮秋弥荣。
旋蕤圆秀,翠叶紫茎。
诜诜仙徒,食其落英。
尊亲是御,永祚亿龄。
"《艺文类聚》八十一,《初学记》二十七,《御览》九百九十六"
◇司马诔
命危朝露,身轻游尘。
"《文选·广绝交论》注"
◇吊庄周图文"并序"帝婿王弘远华池丰屋,广延贤彦,图庄生垂纶之象,记先达辞聘之事,画真人于刻桷之室,载退士于进趣之堂,可谓托非其所,可吊不可赞也。
其辞曰:
迈矣庄周,天纵特放。
大块授其生,自然资其量。
器虚神清,穷玄极旷。
人伪俗季,真风既散。
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
上下相陵,长幼失贯。
于是借玄虚以助溺,引道德以自奖。
户咏恬旷之辞,家画老庄之象。
今王生沉沦名利,身尚帝女,连耀三光,有出无处。
池非岩石之溜,宅非茅茨之宇,驰屈产于皇衢,画兹象其焉取!嗟乎先生!高迹何局?生处岩岫之居,死寄雕楹之屋,托非其所,没有余辱。
悼大道之湮晦,遂含悲而吐曲!"《晋书·嵇含传》"
◇失题
昼则负笔而耨,夜则带经而息。
"《书钞》九十七"
◎张邈
邈字辽叔,巨鹿人,为辽东太守。
入晋宦历二宫。
元康初,出为城阳太守,未行卒。
◇自然好学论夫喜怒哀乐、爱恶欲惧,人之有也。
得意则喜,见犯则怒,乖离则哀,听和则乐,生育则爱,违好则恶,饥则欲食,逼则欲惧:凡此八者,不教而能,若论所云,即自然也。
腥臊未化,饮血茹毛,以充其虚,食之始也;茹之火齐,糁以兰橘,虽所未尝,尝必美之,适于口也。
匮桴土鼓,抚腹而吟,足之蹈之,以娱其喜,乐之质也。
加之管弦,杂以羽毛,虽所未听,察之必乐,当其心也。
民生也直,聚而勿教,肆心触意,八情必发,喜必欲与,怒必欲罚,无爪牙以奋其威,无爵赏以称其惠;爱无以奉,恶不能去。
有言之曰,苴竹菅蒯,所以表哀;沟池,所以宽惧;弦木剡金,所以解愤;丰财殖货,所以施与。
苟有肺肠,谁不忻然貌悦心释哉?尚何假于食胆蜚而嗜菖蒲菹也!且昼坐夜寝,明作暗息,天道之常,人所服习,在于幽室之中,睹烛之光,虽不教告,亦皎然喜于所见也。
不以向有白日,与比朱门,旦则复晓,不揭此明而减其欢也。
况以长夜之冥,得照太阳,情变郁陶,而发其蒙也。
故以为难,事以末来,而情以本应。
即使六艺纷华,名利杂诡,计而复学,亦无损于有自然之好也。
"《嵇中散集》"
◇宅无吉凶摄生论
夫善求寿强者,必先知灾疾之所自来,然后其至可防也。
祸起于此,为防于彼,则祸无自瘳矣。
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不见性命,不知祸福也。
不见故妄求,不知故干幸,是以善执生者,见性命之所宜,知祸福之所来,故求之实而防之信。
夫多饮而走,则为澹支;数行而风,则为痒毒;久居于湿,则要疾偏枯;好内不怠,则昏丧文房。
若此之类,灾之所以来,寿之所以去也。
而掘基筑宅,费日苦身以求之,疾生于形,而治加于土木,是疾无瘳矣。
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者,匪避诽谤而为义然也,盖知回匪所求福也。
故寿强,专气致柔,少私寡欲,直行情性之所宜,而合于养生之正度,求之于怀抱之内而得之矣。
尝有不知蚕者,出口动手,皆为忌祟,不得蚕丝滋甚:为忌祟滋多,犹自以犯之也。
有教之知蚕者,其颛于桑火寒暑燥湿也,于是百忌自息而利十倍。
何者先不知所以然,故忌祟之情繁;后知所以然,故求之之术正,故忌祟生于不知。
使知性犹如蚕,则忌祟无所立矣。
多食不消,含黄丸而筮祝谴祟,或从乞胡求福者,凡人皆所笑之。
何者?以智能达其无祸也。
故忌祟举生于不知,由知者言之,皆乞胡也。
设为三公之宅,而令愚民居之,必不为三公可知也。
夫寿夭之不可求,甚于贵贱。
然则择百年之官,而望殇子之寿,孤逆魁冈,以速彭祖之夭,必不几矣。
或曰:愚民必不得久居公侯宅,然则果无宅也!是性命自然,不可求矣。
有贼方至,不疾逃独安,须臾遂为所虏。
然则避祸趣福,无过缘理;避贼之理,莫如速逃,则斯善矣。
养生之道,莫如先知,则为尽矣。
夫避贼宜速章章然,故中人不难睹;避祸之理冥冥然,故明者不易见。
其于理动,不可要求一也。
孔子有疾,医曰:「子居处适也,饮食药也,有疾天也。
医焉能事。
是以知命不忧,原始反终,遂知死生之说。
夫时日谴祟,古之盛王无之,而季王之所好听也。
制寿宫而得夭短;求百男而无立嗣,必占不户之陵,而陵不宿草。
何者?高台深宫,以隔寒暑,靡色厚味,以毒其精;亡之于实,而求之于虚,故性命不遂也。
或曰:所问之师不工,则天下无工师矣。
夫一栖之鸡,一栏之羊,宾至而有死者,岂居异哉?故命有制也。
知命者则不滞于俗矣;若许负不相条侯,英布之黥而后王,彭祖七百,殇子之夭,是皆性命也。
若相宅质居,自东徂西,而得反此,是灭性命之宜。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立高丘而观居民,则知曰东西非祸福矣。
若乃忘地道之爽垲,而立制于帷墙,则所见滋褊。
从达者观之,则夫干确然示人易矣,夫坤ㄨ然示人简矣。
天地易简,而惧以细苛,是更所以为逆也。
是以君子奉天明而事地察。
世之工师,占成居则险,使造新则无征,世人多其占旧,因求其造新,是见舟之行于水,而欲推之于陆,是不明数也。
夫旧、新之理,犹卜筮也:夫凿龟数,可以知吉凶然不能为吉凶,何者?吉凶可知,而不可为也。
夫先筮吉卦,而后名之无福,犹先筑利宅,而后居之无报也。
占旧居以谴祟则可,安新居以求福则不可,则犹卜筮之说耳。
俗有裁衣、种谷皆择日,衣者伤寒,种者失泽。
凡火流寒至则授衣;时雨既降,则当下种。
贼方至,则当疾走。
今舍实趣虚。
故三患随至。
凡以忌祟治家者,求福,而其极皆贫,故有「知星宿,衣不覆」之谚。
古言无虚,不可不察也。
"《嵇中散集》"
◇释嵇叔夜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孝经》曰:「为之宗庙,以鬼享之。
」其立本有如此者。
子贡称:「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仲田问神,而夫子不答。
其抑末有如彼者。
是何也?兹所谓明有礼乐,幽有鬼神;人谋鬼谋,以成天下之也。
是以墨翟著《明鬼》之篇,董无心设难墨之说。
二贤之言,俱不免于殊途而两惑。
是何也?夫甚有之则愚,甚无之则诞。
故三子者,皆偏辞也。
子之言神,将为彼邪?唯吾亦不敢明也。
夫私神立,则公神废;邪忌设,则正忌丧;宅墓占,则家道苦;背向繁,则妖心兴。
子之言神,其为此乎?则唯吾之所疾急也。
苟大获其类,不患微细,是以见瓶冰而知天下之寒,察旋机而得日月之动。
足下细蚕种之说,因忽而不察;是噎溺未知所在,亦莫辨有舟稼也。
夫命者,所禀之分也;信顺者,成命之理也。
故曰「君子修身以俟命」,「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
」何者?是夭遂之实也。
犹食非命,而命必胥食,故然矣。
若吾论曰:居怠行逆,不能令彭祖夭;则足下举信顺之难,是也。
论之所说,信顺既修,则宅葬无贵。
故辟之寿宫无益殇子耳。
足下不云殇子以宅延,彭祖亦以宅寿。
寿夭之说,使之灼然,若信顺之遂期,怠逆之夭性;而徒曰天下或有能说之者。
子而不言,谁与能之?夫多食伤性,良药已病,相之所一也。
诬彼实此,非所以相证也。
夫寿夭不可求之宅,而得之和。
故论有不知之□,足下忘于意而责于文,抑不本矣,难曰:唐虞之世,命何同延?长平之卒,命何同短?今论命者,当辨有无,无疑众寡也。
苟一人有命,千万皆一也。
若使此不得系命,将系宅邪?则唐虞之世,宅何同吉?长平之卒,居何同凶?亦复吾之所疑也。
难曰:事之在外而能为害者,不以数心,单豹恃内而有虎。
案足下之言,是豹忘所宜惧与惧所宜忘,故张毅修表,亦有内热之祸。
虽内外不同,钧其非和,一曙失之,终身弗夏:是亦虎随其后矣。
夫谨于邪者慢于正,详于宅者略于和。
走以为先,亦非齐于所称也。
今足下广之望之久矣。
元亨利贞,卜之吉繇;隆准龙颜,公侯之相者,以其数所遇而形自然,不可为也。
使准颜可假,则无相;繇吉可为,则无卜矣。
今设为吉宅而幸福报,譬之无以异假颜准而望公侯也。
是以子阳镂掌,巨君运魁,咸无益于败亡。
故吾以无故而居者可占,何惑象数之理也?设吉而后居者不可,则何假为之说也。
然则非宅制人,人实征宅邪,其无宅也?似未思其本耳。
猎夫从林,其所遇者或禽或虎。
遇禽所吉,遇虎所凶而虎也,善卜可以知之耳。
是故知吉凶,非为吉凶也。
故其称曰「无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不曰「遂为来物」矣。
然亦卜之尽,盖理所以成相命者。
至乎卜世与年,则无益于周录矣。
若地之吉凶,有虎禽之类;然此地苟恶,则当所往皆凶。
不得以西东有异,背向不同,宫姓无害,商则为灾。
福德则吉至,刑祸则凶来也。
故《诗》云:「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古之营居,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缘人理以从事。
以此议之,既知无太岁刑德也。
若修古无违,亦宜吾伦。
如无所不知谁从?难曰:不谓吉宅能独成福,犹夫良农,既怀善艺,又择沃土,复加耘耔,乃有盈仓之报。
此言当哉!诚三者能修,则农事毕矣。
若或尽以邪用,求之于虚,则宋人所谓子助苗长,败农之道也。
今以冢宅喻此,宜何比邪?为树艺乎?为耘耔也?若三者有此,则请事后说;若其无征,则愈见其诬矣。
今卜相有征如彼,冢宅无验如此,非所以相半也。
案《书》:周公有请命之事,仲尼非子路之祷。
今钧圣而钧疾,何是非不同也?故知臣子之心,尽斯心而已,所谓」礼为情貌者」。
故于臣弟,则周公请命;亲其身,则尼父不祷。
足下图宅,将为礼也?其为实也?为礼则事异于古,为实则未闻显理。
如是未得,吾所以为遗,而足下失所愿矣。
至于时日,先王所以诫不怠而劝从事耳。
俗之时日,顺妖忌而逆事理;时名虽同,其用适反。
以三贤校君,愈见其合,未知所异也。
难曰:智之所知,未若所不知者众;此较通世之常滞也。
然智所不知,不可以妄求;智所能知,恶其以学哉?故古之君子,修身择术,成性存存,自尽焉而已矣。
今据足下所言,在所知邪?则可辨也。
所不知邪?则妄求也。
二者宜有一于此矣。
夫小知不及大知。
故乃反于有;无为有者,亦蟪蛄矣。
子尤吾之验于所齐,吾亦惧子游非其域,傥有忘归之累也。
"《嵇中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