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傅玄"六"
◇傅子"四"
◇补遗下
范蠡字少伯,楚三户人也。
使越灭吴已后,乘轻舟游五湖。
王令人写其状,恒朝礼之。
《列仙》云,徐人也。
"《意林》"灵帝时,榜门卖官,于时太尉段、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
数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温有杰才,陵能偶时,皆一时显士,犹以货取位,而况于刘嚣、唐珍、张颢之党乎。
"《三国·董卓传》注,《御览》八百二十八。 案:司隶刘嚣,以党诸常侍致位公辅;唐珍,中常侍唐衡弟;张颢,中常侍张奉弟。 "
太祖又云"案:答袁绍":「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
」"《三国·魏·武纪》注。 案:《郭嘉传》注云:语在《武纪》,则此篇题当云「太祖武皇帝纪」。 "
明帝时,太原人发冢破棺,棺中有一生妇人,将出与语,生人也。
送之京师,问其本事,不知也。
视其冢上树木,可三十岁,不知此妇人三十岁常生于地中邪?将一朝然生,偶与发冢者会也?"《三国·魏·明纪》注"
初,刘表谓韩嵩曰:「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曹公拥天子都许,君为我观其衅。
」嵩对曰:「圣达节,次守节。
嵩守节者也。
夫事君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
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
以嵩观之,曹公至明,必济天下。
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国实受其,使嵩可也。
设计未定,嵩使京师,天子假嵩一官,则天子之臣,而将军之故吏耳。
在君为君,则嵩守天子之命,义不得复为将军死也。
唯将军重思,无负嵩。
」表遂使之,果如所言,天子拜嵩侍中,迁零陵太守,还称朝廷曹公之德也。
表以为怀贰,大会僚属数百人,陈兵见嵩,盛怒持节将斩之。
数曰:「韩嵩敢怀贰邪?」众皆恐,欲令嵩谢,嵩不动,谓表曰:「将军负嵩,嵩不负将军。
」具陈前言,表怒不已。
其妻蔡氏谏之曰:「韩嵩,楚国之望也。
且其言直,诛之无辞。
」表乃弗诛而囚之。
"《后汉·刘表传》注,《三国表传》注"表既杀望之"高е兄",荆州士人皆自危也。
夫表之本心,于望之不轻也。
以直迕情,而谗言得入者,以无容直之度也。
据全楚之地,不能以成功者,未必不由此也。
夷叔迕武王以成名,丁公顺高祖以受戮,二主之度远也。
若不远其度,惟褊心是从,难乎以容民畜众矣。
"《三国·魏·刘е传》注"
越,蒯通之后也,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
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辟为东曹掾。
越劝进诛诸阉官,进犹豫不决。
越知进必败,求出为汝阳令,佐刘表平定境内,表得以强大。
诏书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
荆州平,太祖与荀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建安十九年卒,临终与太祖书,托以门户。
太祖报书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举,行之多矣。
魂而有灵,亦将闻孤此言也。
」"《三国·刘表传》注"
蒯躬字叔孝,性方严有容仪,人望而畏之,有过其门者,皆整衣改容。
"《御览》三百八十"
张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健手,以金与之。
绣闻之,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反。
"《三国·张绣传》注"
祢衡辩于言而克于论,见荆州牧刘表日,所以自结于表者甚至。
表说之,以为上宾,衡称表之美盈口,而论表左右,不废绳墨。
于是左右因形而谮之曰:「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
唯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
」是言实指表智短,而非衡所言也。
表不详察,遂疏衡而逐之。
衡以交绝于刘表,智穷于黄祖,身死名灭,为天下笑者,谮之者有形也。
"《三国·魏·荀传》注"
贾诩南见刘表,表以客礼待之。
诩曰:「表平世三公才也。
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三国·魏·贾诩传》注"
太祖既诛袁谭,枭其首,令曰:「敢哭之者,戮及妻子。
」于是王叔治、田子泰相谓曰:「生受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
畏死亡义,何以立世?」遂造其首而哭之,哀动三军。
军正白行其戮。
太祖曰:「义士也。
赦之。
」"《三国·魏·王传》注"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齐相管仲之后也。
昔田氏有齐而管氏去之,或适鲁,或适楚。
汉兴有管少卿为燕令,始家朱虚,世有名节,九世而生宁"公孙度有辽乐"。
宁往见度,语唯经典,不及世事。
还乃因山为庐,凿环为室。
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
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
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
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度已下心不安之。
宁谓原曰:「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
」密遣令西还。
度庶子康代居郡,外以将军太守为号,而内有自王心,卑己崇礼,欲官宁以自镇辅,而终莫敢发言,其敬惮如此。
是时康又已死,嫡子不立而立弟恭,恭懦弱,而康孽子渊有隽才。
宁曰:「废嫡立庶,下有异心,乱之所由起也。
」乃将家属乘海即受征。
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其后渊果袭夺恭位,叛国家而南连吴,僭号称王,明帝使相国宣文侯征灭之。
辽东之死者以万计,如宁所筹。
宁之归也,海中遇暴风,余船皆没,唯宁乘船自若。
时夜风晦冥,船人尽惑,莫知所泊,忽望见有火光,辄趣之,得岛。
岛无居人,又无火烬。
一门人忿然曰:「群责人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可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一门人」下三十二字依《御览》加"。
」行人咸异焉,以为神光之也。
皇甫谧曰:「积善之应也"文帝诏以宁为大中大夫"。
」宁上书天子,且以疾辞,曰:「臣闻傅说发梦,以感殷宗,吕尚启兆,以动周文,以通神之才悟于圣主,用能匡佐帝业,克成大勋。
臣之器朽,实非其人。
虽贪清时,释体蝉蜕。
内省顽病,日薄西山。
唯陛下听野人山薮之愿,使一老者得尽微命。
」书奏,帝亲览焉。
"明帝即位,太尉华歆逊位让宁"司空陈群又荐宁曰:「臣闻王者显善以消恶,故汤举伊尹,不仁者远。
伏见征士北海管宁,行为世表,学任人师,清俭足以激浊,贞正足以矫时。
前虽征命,礼未优备。
昔司空荀爽,家拜光禄,先儒郑玄,即授司农,若加备礼,庶必可致。
至延西序,坐而论道,必能昭明古今,有益大化。
」
明帝以宁为大夫"案,本传作光禄勋",赐□□一具,衣一袭,被一领,安稳犊车一乘。
"「明帝」下二十四字依《北堂书钞》五十六加。 "
宁以衰乱之时,世多妄变氏族者,违圣人之制,非礼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文多不载。
每所居姻亲、知旧、邻里有困穷者,家储虽不盈儋石,必分以赡救之。
与人子言,教以孝;与人弟言,训以悌;言及人臣,诲以忠。
貌甚恭,言甚顺,观其行,邈然若不可及,即之熙熙然,甚柔而温,因其事而导之于善,是以渐之者无不化焉。
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
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三国·魏·管宁传》注"!胡征君"昭字孔明"怡怡无不爱也。
虽仆隶必加礼焉。
外同乎俗,内秉纯,心非其好,王公不能屈,年八十而不倦于书籍者,吾于胡征君见之矣。
"《三国·魏·管宁传》注"
武皇帝至明也。
崔琰、徐奕一时清贤,皆以忠信显于魏朝,下仪间之,徐奕失位而崔琰被诛。
"《三国·魏·徐奕传》注"郭嘉少有远量。
汉末天下将乱。
自弱冠匿名迹,密友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
年二十七,辟司徒府"荀荐嘉召见,表为司空军祭酒"。
太祖谓嘉曰:「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
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对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
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
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简易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
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
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诏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嘉之曰:「绍方北击公孙瓒,可因其远征,东取吕布。
不先取布,若绍为寇,布为之援,此深害也。
」太祖曰:「然。
」
"征吕布,布退固守"太祖欲引军还,嘉曰:「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
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内外失守。
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
」太祖曰:「善。
」
初,刘备来降,太祖以客礼待之,使为豫州牧。
嘉言于太祖曰:「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以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
古人有言曰:『一日纵敌,数世之患。
』宜早为之所。
」是时,太祖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方招怀英雄以明大信,未得从嘉谋。
会太祖使备要击袁术,嘉与程昱俱驾而谏太祖曰:「放备,变作矣!」时备已去,遂举兵以叛。
太祖恨不用嘉之言。
太祖欲速征刘备,议者惧军出,袁绍袭其后,进不得战,而退失所据。
语在《武纪》,太祖疑,以问嘉,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
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
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
」太祖曰:「善。
」遂东征备。
备败奔绍,绍果不出。
"从破袁绿绍,又从攻谭于南皮。 "
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
"自柳城还薨,后太祖征荆州,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太祖又云:「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太祖与荀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
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
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
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
奈何奈何!」又与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
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
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
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
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三国·魏·郭嘉传》注"
太祖征刘晔及蒋济、胡质等五人,皆扬州名士。
每舍亭传,未尝不讲,所以见重;内论国邑先贤、御贼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之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夙夜不懈。
而晔独卧车中,终不一言。
济怪而问之,晔答曰:「对明主非精神不接,精神可学而得乎?」太祖果问扬州先贤,贼之形势。
四人争对,待次而言,再见如此,太祖每和说,而晔终不一言。
四人笑之,后一见太祖止无所复问,晔乃设远言以动太祖,太祖适知便止,若是者三。
其旨趣以为远言宜征精神,独见以尽其机,不宜于猥坐说也。
太祖已探见其心矣。
坐罢,寻以四人为令,而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
"汉中平,晔进曰:今举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因其倾而击之,无不克也。 若小缓之,则不可犯矣。 "
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
」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否?」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
」
祖太祖时,魏讽有重名,自卿相已下皆倾心交之。
其后孟达去刘备归文帝,论者多称有乐毅之量。
晔一见讽、达,而皆云必反,卒如其言。
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
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
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
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乘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
权善用兵,见策知变,其计必出于此。
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
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
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
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吴亡则蜀孤。
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一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对曰:「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
」
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晔又进曰:「不可,先帝征伐,天下兼其八,威震海内,陛下受禅即真,德合天地,声暨四远,此实然之势,非卑臣颂言也。
权虽有雄才,故汉骠骑将军南昌侯耳,官轻势卑。
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
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封十万户侯,不可即以为王也。
夫王位,去天子一阶耳,其礼秩服御相乱也。
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义也。
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
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之,内为无礼以怒陛下。
陛下赫然发怒,与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也。
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子女以为僮隶仆妾。
』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
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加十倍矣。
」又不从。
遂即拜权为吴王。
权将陆逊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余人,备仅以身免,权外礼愈卑,而内行不顺,果如晔言。
晔事明皇帝,又大见亲重。
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
晔入与帝议,因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因曰「不可伐」。
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
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持不可伐蜀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
后暨从驾行天渊池,帝论伐蜀事,暨切谏。
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谦谢曰:「臣出自儒生之末,陛下过听,拔臣群萃之中,立之六军之上,臣有微心,不敢不尽言。
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
」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
」暨曰:「晔可召质也。
」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
臣得与闻大谋,常恐昧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
军事未发,不厌其密也。
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
」于是帝谢之。
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之,则无不得也。
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乎!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
」暨亦谢之,晔能应变持两端如此。
或恶晔于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
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
复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
」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
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
谚曰:「巧诈不如拙诚。
」信矣。
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与世士相经纬,内不推心事上,外困于俗,卒不能自安于天下,岂不惜哉!
晔子陶,字季冶,善名称,有大辩,曹爽时为选部郎,邓之徒称之以为伊、吕。
当此之时,其人意陵青云,谓玄曰:「仲尼不圣。
何以知其然?智者图国;天下群愚,如弄一丸于掌中,而不能得天下。
」玄以其言大惑,不复详难也。
谓之曰:「天下之质,变无常也。
今见卿穷」,爽之败,退居里舍,乃谢其言之过。
"《三国·魏·刘晔传》注"
杜畿,汉御史大夫杜延年之后。
延年父周,自南阳徙茂陵,延年徙杜陵,子孙世居焉。
"畿守郑县令,会天下乱,去官客荆州。 "
畿自荆州还,后居许,见侍中耿纪,共语终夜。
尚书令荀家与纪屋相比,夜闻畿言,异之,诘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应居位?」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于朝"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
称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其可试之。
范先云:「既欲为虎,而恶食人肉,失所以为虎矣。
今不杀,必为后患」。
"《三国·魏·杜畿传》注"
畿与太仆李恢、东安太守郭智有好。
恢子丰,交结英俊,以才智显于天下。
智子冲,有内实而无外观,州里弗称也。
畿为尚书仆射,二人各修子孙礼见畿,既退,畿叹曰:「孝懿"李恢字"无子。
非徒无子,殆将无家。
君谋"郭智字"为不死也,其子足继其业。
」时人皆以畿为误。
恢死后,丰为中书令,父子兄弟皆诛。
冲为代郡太守,卒继父业,世乃服畿知人。
"《三国·魏·杜畿传》注"
太祖将征柳城。
张辽谏曰:「夫许,天下之会也。
今天子在许,公远北征,若刘表遗刘备袭许,据之以号令四方,公之势去矣。
」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备,遂行也。
"《三国·魏·张辽传》注,《永乐大典》"陈亡,天下致吊,会其葬者三万人,制麻者以百数。
"《三国·魏·陈群传》注"
宋建椎牛祷赛,终自焚灭。
文钦日祠祭事天,斩于人手。
诸葛诞夫妇聚会神巫,淫祀求福,伏尸淮南,举族诛夷。
此天下所共见,足为明鉴也。
"《三国·魏·诸葛诞传》注"
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必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
」征士傅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知,而为之将。
此三人者,皆人杰也。
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而不济也?」"《三国·蜀·先主传》注,《御览》四百四十四"张辽欲白太祖,恐太祖之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
乃叹曰:「公,君父也。
羽,兄弟耳。
」遂白之。
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度何时能法?」辽曰:「羽受公恩,必立效报公,而后去也。
」"《三国·蜀·关羽传》注"
姜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
"《三国·蜀·姜维传》注"
曹公征柳城,策将袭许。
"《三国·吴·孙策传》注"
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仇,转斗千里,心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及极继其业,有张子面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受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三国·吴主孙权传》注"
◇马先生传"《白孔六帖》八"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
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
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
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
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度之易效也。
」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
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
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
」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
」受诏作之。
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
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踯剑,缘ㄌ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巧百端。
此三异也。
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
」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又患发石车,敌人之于楼边县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
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
尝试以车轮。
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
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
精通见理,闻而哂之。
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
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
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
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
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
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
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
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
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
以事取之者,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然则试冉有以政,试游、夏以学矣。
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何者?县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
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
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
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
此既易试之事,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
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
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裴子者,裴秀;安乡侯者,曹羲也。
武安侯者,曹爽也。
"《三国·魏·杜夔传》注,参辑《意林》,《北堂书钞》一百十一,《艺文类聚》四十四,《初学记》十二,《白孔六帖》八,《御览》三百三十六,又五百八十一,又七百五十二,又八百二十五"
◇已下篇题缺
安乡亭侯曹羲为领军将军,慕周公之下士,宾客盈坐"《北堂书钞》六十四"。
摅字□□,曹羲弟"案:《曹真传》: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则此即训也。 或训又名摅,《书钞》未改本字下原缺。 别有曹摅,字颜远,《晋书》在《良吏传》。 《文选》有曹颜远诗二首,与此无涉。 爽诸弟皆诛,何得为晋良吏。 陈禹谟补此云「字颜远非也」"。
万岁侯为武卫将军,大纵酒作乐,酒酣起为寿,当傅子前,忧亡流涕。
"《北堂书钞》六十四"
傅燮字南容,奉寡嫂甚谨,食孤侄如赤子。
"《御览》五百十二。 案:傅燮《后汉书》有传。 "傅巽字公悌,瑰传博达,有知人鉴识,辟公府,拜尚书郎,后客荆州,以说刘琮之功赐爵关内侯。
文帝时为侍中。
太和中卒。
巽在荆州,目庞统为半英雄,证裴潜终以清行显。
统遂附刘备,见待次于诸葛亮。
潜位至尚书令,并有名德。
及在魏朝,魏讽以才智闻,巽谓之必反,卒如其言。
巽弟子嘏,别有传。
"《后汉·刘表传》注,《三国·刘表传》注"◇何曾荀ダ传论
以文王之道事其亲者,其颖昌何侯乎!其荀侯乎!古称曾、闵,今曰荀、何,内尽其心,以事其亲;外崇礼让,以接天下。
孝子百世之宗,仁人天下之命,有能行李之道,君子之仪表也。
《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令德不遵二夫子之景行者,非乐中正之道也。
荀、何,君子之宗也。
颖昌侯之事亲,其尽孝子之道乎!存尽其和,事尽其敬,亡尽其哀,予于颖昌侯见之矣。
见其亲之党,如见其亲,六十而孺慕,予于颖昌侯见之矣。
"《晋书·何曾传》"
◇傅嘏传"《三国·刘表传》注,《北堂书钞》七十六"
傅嘏字兰若"《北堂书钞》六十",祖父睿,代郡太守。
父充,黄门侍郎"嘏弱冠知名"。
是时何晏以材辩显于贵戚之间,邓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于闾阎,而夏侯玄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皆求交于嘏而不纳也。
嘏友人荀粲,有清识远志,然犹怪之。
谓嘏曰:「夏侯泰初一时之杰,虚心交子,合则好成,不合则怨至。
二贤不睦,非国之利,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嘏答之曰:「泰初志大其量,能合虚声而无实才。
何平叔言远而情近,好辩而无诚,所谓利口覆邦国之人也。
邓玄茂有为而无终,外要名利,内无关钥,贵同恶异,多言而妒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
以吾观此三人者,皆败德也。
远之犹恐祸及,况昵之乎?"司马宣王请为从事中郎曹爽诛"
为河南尹"此四字依《艺文类聚》六加",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兼古六乡六遂之士。
其民异方杂居,多豪门大族,商贾胡貊,天下四方会,利之所聚,而奸之所行。
前尹司马芝,举其纲而太简,次尹刘静,综其目而太密,后尹李胜,毁常法以收一时之声。
嘏立司马氏之纲统,裁刘氏之纲目以经纬之,李氏所毁以渐补之。
郡有七百吏,半非旧也。
河南俗党五官掾功曹典选职,皆授其本国人,无用异邦人者,嘏各举其良而对用之,官曹分职,而后以次考核之。
其治以德教为本,然持法有恒,简而不可犯,见理识情,狱讼不加贾楚,而得其实,不为小惠,有所荐达及大有益于民事,皆隐其端迹,若不由己出,故当时无赫赫之名,吏民久而后安之。
为尚书,事小大无不综,嘏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好论才性,原本精微,鲜能及之。
司隶校尉钟会年甚少,嘏以明智交会。
初,李丰与嘏同州,少有显名,早历大官,内外称之,嘏又不善也。
谓同志曰:「丰饰伪而多疑,矜小失而味于权利,若处庸庸者可也。
自任机事,遭明者必死。
」丰后为中书令,与夏侯玄俱祸,卒如嘏言。
嘏自少与冀州刺史裴徽、散骑常侍荀《虎甘》善,徽、《虎甘》早亡。
又与镇北将军何曾、司空陈泰、尚书仆射荀ダ、后将军钟毓并善,相与综朝事,俱为名臣。
"《三国·魏·傅嘏传》注。 案:自卷三末至此,言三国事甚多,《晋书·傅玄传》云:举秀才,除郎中,与东海缪施俱选入著作,撰集《魏书》。 《史通·外篇》《三国志》云:《魏史》司隶校尉傅玄等复共择定,则此或即底本也。 "
◇自叙"《史通·内篇·序传》"
傅氏之先,出自陶唐,傅说之后。
"《意林》"
玄字休奕,子咸,字长虞,《晋书》有传。
"《意林》。 案:「《晋书》有传」四字当是校语,误入正文。 "
楚汉之际,有好事者作《世本》,上录黄帝,下逮汉末。
"《意林》"
班固《汉书》,因父得成"已上《意林》引《傅子》九十三事,皆错入杨泉《物理论》中;已下二事,错放徐《中论》中"遂没不言彪,殊异马迁也。
"《意林》"
人之涉世,譬如弈棋,苟不心道,谁无死地,但不寺耳。
"《意林》"观孟坚《汉书》,实命代奇作,及与陈宗、尹敏、杜无、马严撰《中兴纪传》,其文曾不足观。
岂拘于时乎?不然,何不类之甚也!是后刘珍、朱穆、卢植、杨彪之徒,又踵而成之,岂亦各拘于时而不得自尽乎?何其益陋也!"《史通·内篇·核才》。 不云在《自叙篇》,今附归《汉书》条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