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晋文 卷三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晋文
《全晋文》 卷三十五 严可均辑

◎应贞贞字吉甫,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子。

正始中举高第,历武帝抚军参军。

咸熙中,随府迁相国参军。

晋受禅,迁给事中、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

泰始五年卒。

有集五卷。

◇临丹赋

陟绵冈之迢邈,临窈谷之遐。

览丹源之洌泉,眷县流之清派。

漱玄濑而漾,顺黄崖而荡博。

激重岳之绝根,拂崇丘之飞。

然后阴乘洞出,边浍旁开。

倏熠高惊,皓长怀。

盘溢郁没,云转飙回。

屏侧为之飞陨,壁岸为之陂陨。

列以青林,荫以绿枝。

柽松蓊葺于其侧,杨柳婀娜乎其下。

则高溜承崖,县泉属岭。

别流分注,冰莹玉静。

清波引镜,形无遁影。

"《艺文类聚》八"◇安石榴赋"并序"

余往日职在中书时,直庐前有安石榴树,枝叶既盛,华实甚茂,故为之作赋。

挹微露以鲜采,承轻风而动葩。

南拂阴檐,北扇阳阿。

其旁则有大厦崇房,重廊高庑,皇籍帝典图书之符。

时移节变,大火西旋。

月葩结秀,朱实星县。

肤折理阻,烂若珠骈。

"《艺文类聚》八十六,《初学记》二十八引两条,《御览》九百七十。 "◇蒲桃赋

结繁子之落兮,英茏总而弥房。

"《御览》九百七十二"

◇释左杂论

芍药之羹,爽口之食。

"《书钞》一百四十二"

◇七华

千乘方毂,万骑龙翥。

"《书钞》十六"

◇杖箴

高明执之,戒在骄荡。

"《书钞》一百三十三"

◇朱杖铭"并序"

朱杖者,其初盖谯郡诸德声之有也。

其木青,丰端而劲甚,德声为杖之宜也。

天作之杖,于谯之株,奥干特挺,非柘非榆。

"《书钞》一百三十三引三条"

◇华览

强弩运城,长戟指塞。

"《御览》三百五十三"

崇文大夫唱云,阴阳运潜,玄风扇厉。

鹰隼腾扬,□狸搏噬。

"《书钞》一百五十四"◇革林

备言锡命,羽盖朱轮。

奚氏本造,后裔饰□。

膺以代步,屏以从容。

轮斩并合,出入道同。

追仁越义,惟礼是恭。

"《御览》七百七十五"

◎应琳

琳,贞从父,太康中为博士。

◇童子为天子服议案:礼,丧服,诸侯为天子斩。

今广陵王列土建国,古之诸侯,宜从臣例。

又礼,童子不居庐,不杖不菲。

广陵王未冠,吴王章郡王卑幼,不应居庐。

古但有冠无帻,汉始制帻,可知今服卷帻。

"《通典》八十一。 魏晋故事,皇子广陵王年十一,孙为祖服周,当为臣服,从本亲服,皇弟吴王年十,章郡王年七,又当倚庐,服成人礼。 著何帻服,应琳议。 "

◎应詹

詹字思远,贞弟秀之子,初辟公府,迁太子舍人,赵王伦以为征东长史。

伦诛坐免,成都王颖辟为椽,刘弘请为镇南长史,迁南平太守。

王澄为荆州,假督南平、天门、武陵三郡军事。

山简为镇南,假督五郡军事。

元帝承制,以为建武将军,寻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迁益州刺史,寻拜后军将军,出补吴国内史,免。

刘隗请为镇北军司,加散骑常侍,累迁光禄勋,明帝以为都督前锋军事、护军将军假节。

王敦平,封观阳县侯,迁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

咸和六年卒,赠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烈。

有集五卷。

◇上表请兴复农官

夫一人不耕,天下必有受其饥者。

而军兴以来,征战运漕,朝廷宗庙,百官用度,既已殷广,下及工商流寓僮仆不亲农桑而游食者,以十万计。

不思开立美利,而望国足人给,岂不难哉!古人言曰,饥塞并至,尧舜不能使野无寇盗;贫富并兼,虽皋陶不能使强不陵弱。

故有国有家者,何尝不务农重谷。

近魏武皇帝用枣祗、韩浩之议,广建屯田,又于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故下不甚劳,而大功克举也。

间者流入奔东吴,东吴今俭,皆已还反。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

宜简流人,兴复农官,功劳报赏,皆如魏氏故事,一年中与百姓,二年分税,三年计赋税以使之,公私兼济,则仓盈庾亿,可计日而待也。

昔高祖使萧何镇关中,光武令寇恂守河内,魏武委锺繇以西事,故能使八表夷荡,区内辑宁。

今中州萧条,未蒙疆理,此兆庶所以企望。

寿春一方之会,去此不远,宜选都督有文武经略者,远以振河洛之形势,近以为徐豫之藩镇,绥集流散,使人有攸依,专委农功,令事有所局。

赵充国农于金城,以平西零;诸葛亮耕于渭滨,规抗上国。

今诸军自不对敌,皆宜齐课。

"《晋书·食货志》,又《通典》二。 大兴中,三吴大饥,后军将军应詹上表。 "

◇上疏陈便宜"《文选》注作表。 "

先王设官,使君有常尊,臣有定卑,上无苟且之志,下无觊觎之心。

下至亡秦,罢侯置守,本替末陵,纲纪废绝。

汉兴,虽未能兴复旧典,犹杂建侯守,故能享年享世,殆参古迹。

今大荒之后,制度改创,宜因斯会,厘正宪则,先举盛德元功以为封首,则圣世之化比隆唐虞矣。

性相近,习相远,训导之风,宜慎所好。

魏正始之间,蔚为文林。

元康以来,贱经尚道,以玄虚宏放为夷达,以儒术清俭为鄙俗。

望白署空,显以台衡之望;寻文谨案,目以兰薰之器。

"已上四语从《文选》注补。 "永嘉之弊,未必不由此也。

今虽有儒官,教养未备,非所以长育人材,纳之轨物也。

宜修辟雍,崇明教义,先令国子受训,然后皇储亲临释奠,则普天尚德,率土知方矣。

"《晋书·应詹传》,又《文选》,干宝《晋记总论》注引《晋纪》两条。 "

◇上疏让封观阳侯

臣闻开国承家,光启土宇,唯令德元功乃宜封锡。

臣虽忝当一队,策无微略,劳不汗马。

猥以疏贱,伦亚亲密,暂厕被练,列勤司勋。

乞回谬恩,听其所守。

"《晋书·应詹传》"

◇为江州临行上疏

夫欲用天下之智力者,莫若使天下信之也。

商鞅移木,岂礼也哉?有由而然。

自经荒弊,纲纪颓陵,清直之风既浇,糟秕之俗犹在,诚宜濯以沧浪之流,漉以吞舟之网,则幽显明别,於变时雍矣。

弘济兹务,在乎官人。

今南北杂错,属托者无保负之累,而轻举所知,此博采所以未精,职理所以多阙。

今凡有所用,宜随其能否而与举主同乎褒贬,则人有慎举之恭,官无废职之吝。

昔冀缺有功,胥臣蒙先茅之赏;子玉败军,子文受贾之责。

古既有之,今亦宜然。

汉朝使刺州行部,乘传奏事,犹恐不足以辨彰幽明,弘宣政道,故复有绣衣直指。

今之艰弊,过于往昔,宜分遣黄、散若中书郎等循行天下,观采得失,举善弹违,断截苟且,则人不敢为非矣。

汉宣帝时,二千石有居职明者,则入为公卿;其不称职免官者,皆还为平人。

惩劝必行,故历世长久。

中间以来,迁不足竞,免不足惧。

或有进而失意,退而得分。

莅官虽美,当以素谕降替;在职实劣,直以旧望登叙。

校游谈为多少,不以实事为先后。

以此责成,臣未见其兆也。

今宜峻左降旧制,可二千石免官,三年乃得叙用,长史六年,户口折半,道里倍之。

此法必明,使天下知官难得而易失,必人慎其职,朝无惰官矣。

都督可课佃二十顷,州十顷,郡五顷,县三顷。

皆取文武吏医卜,不得挠乱百姓。

三台九府,中外诸军,有可减损,皆令附农。

市息末伎,道无游人,不过一熟,丰穰可必。

然后重居职之俸,使禄足以代耕。

顷大事之后,遐迩皆想宏略,而寂然未副,宜早振纲领,肃起群望。

"《晋书·应詹传》"

◇启呈杜书并上言

益州秀才,素有清望,文理既优,干事兼美。

往因使流寓,居詹郡界,其贞心坚白,詹所委究。

李骧为变乐乡,劫略良善,时出家财,招募忠勇,登坛歃血,义诚慷慨。

会骧攻烧南平,遂东下巴汉,与湘中乡人相遇,推其素望,遂相凭结。

论本情,非首作乱阶者也。

然破湘川,实之罪,亦由兵交其间,遂使滋蔓。

案今书,血诚亦至矣。

昔朱鲔自疑于洛阳,光武指河水以明心,鲔感义归诚,终展力报施,受封侯之宠,由恕过以录功也。

詹窃谓今者当圮运之会,思弘远猷,故齐赦射钩之诛,晋贳斩之戮,用能济翼戴之高勋,隆一匡之美誉,况等素无斯愆而稽颡投命邪!以为可遣大使宣扬圣旨,云泽沾之于上,百姓沐浴于下,则上下交泰,江左无风尘之虞矣。

"《晋书·杜传》"

◇荐韦泓于元帝

自遭丧乱,人士易操,至乃任运固穷,耿介守节者鲜矣。

伏见议郎韦泓,年三十八,字元量,执心清冲,才识备济,躬耕陇亩,不烦人役,静默居常,不豫政事。

昔年流移,来在詹境,经寇丧资,一身特立,短褐不掩形,菜蔬不充朝,而抗志弥厉,不游非类。

颜回不改其乐,泓有其分。

明公辅亮皇室,恢维宇宙,四门开辟,英彦凫藻,收春华于京辇,采秋实于岩薮。

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

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

"《晋书·应詹传》"

◇疾笃与陶侃书

每忆密计,自沔入湘,颉颃缱绻,齐好断金。

子南我东,忽然一纪,其间事故,何所不有。

足下建功峤南,旋镇旧楚。

吾承乏幸会,来忝此州,图与足下进共竭节本朝,报恩幼主,退以申寻平生,缠绵旧好。

岂悟时不我与,长即幽冥,永言莫从,能不慨怅!今神州未夷,四方多难,足下年德并隆,功名俱盛,宜务建洪范,虽休勿休,至公至平,至谦至顺,即自天之,吉无不利。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足下察吾此诚。

"《晋书·应詹传》"

◎应亨亨,贞从孙,为著作郎,累迁南中郎长史。

有集二卷。

◇让著作表自司隶校尉奉至臣父,五世著作不绝,邦族以为美谈。

崔る三世相继,其后无闻。

若乃谈、迁接武,彪、固踵迹,向、歆著美,亦各一世之良史也。

"《书钞》五十七引《应亨集·让著作表》,又见《初学记》十二,《通典》二十六。 "

◇与州将笺

诲命欲求佳别驾,自顷诸府大开,搜延路广,海无遗蚌,山无逸璞。

仆归,数日卧思,始得一人。

陈国有袁字惠瑛者,才识可以经于治乱,栖寺可以劝砺后进,亨具所服闻,而未尝接颜交言也。

又宗令文早有名辈,相与通家,门素所具,抑亦其次。

"《御览》二百六十三"

◇又与州将笺

夫公正,治化之本,德教之基。

公则无私,正则无邪,无私无邪,而患政教之不行,未之有也。

昔叔向论叔鱼之罪,石昔讨石厚之乱,祁奚称解孤之贤,臧纥思孟孙之爱,春秋嘉之。

敦崇世教,经乎百王,厝乎盛衰,其义不倾,公正之德,宏矣希矣。

明君之所以总天下,贤臣之所以奉君上,士庶之所以系仰,德化之所以美盛,公正也。

可不勉哉!"《御览》四百二十九"

◇应翊像赞序

王莽居摄,以疾告归,后赤眉贼攻其所居城,粮尽,翌以私谷数十万斛赈城中,于时粟斛钱数万,民莫不称其仁。

"《御览》三十五,又八百四十。 "

◇赠四王冠诗序永平四年。

"案,惠帝永平元年三月改元元康,此云四年,必有误。 "外弟王景系兄弟四人并冠,故贻之诗。

"《初学记》十四年作「后汉」,误,《御览》五百四十。 "◎刘毅毅字仲雄,东莱掖人,居平阳。

齐王芳时,太守杜恕以为功曹,本郡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投传去。

高贵乡公时举博士,文帝辟为相国掾,陈留王时转主簿。

武帝受禅,为尚书郎将、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谏议大夫,转城门校尉,迁太仆,拜尚书,坐事免。

咸宁初,复为散骑常侍博士祭酒,转司隶校尉。

泰康初迁尚书左仆射。

后以光禄大夫致仕,司徒举为青州大中正。

卒,赠仪同三司。

有集二卷。

◇谏贺龙见表

昔龙降郑时门之外,子产不贺;龙降夏廷,沫流不禁。

卜藏其衅,至周幽王祸衅乃发。

《易》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证据旧典,无贺龙之礼。

"《晋书·刘毅传》,又《五行志》下作「昔龙夏廷,祸发周室,龙见郑门,子产不贺」。 又见《群书治要》三十引《晋书》,与今传同。 "

◇因天阴上言

必有阿党之臣,奸以事君者,当诛而不诛故也。

"《晋书·刘毅传》。 后阴气解而复合,毅上言云云。 《五行志中》作「上疏」,末句作「而不赦也。 」"

◇上疏请罢中正除九品

臣闻:立政者,以官才为本,夫九品有八损,而官才有三难,而兴替之所由也。

人物难知,一也;爱憎难防,二也;情伪难明,三也。

三者虽圣哲在上,严刑督之,犹不可治。

故尧求俊而得四凶,三载考绩而饕殄得成。

使世主虽有上圣之明,而无考察之法;授凡庸之才,而去常罚之劝,则为开奸,岂徒四族,侧陋何望于时哉!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已。

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

荣党横越,威福擅行。

用心百态,求者万端。

廉让之风灭,苟且之俗成。

天下讠凶讠凶,但争品位,不闻推让。

流俗之过,一至于此,窃为圣朝耻之。

愚心之所非者,不可以一概论;辄条列其事。

夫名状以当才为清,品辈以得实为平,治乱安危之要,不可不明。

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不可不察。

然人才异能,备体者寡。

器有大小,达有早晚。

前鄙后修,宜受日新之报;抱正违时,宜有质直之称;度远阙小,宜得殊俗之状;任直不饰,宜得清实之誉;行寡才优,宜犹器任之用。

是以三仁殊涂而同归,四子异行而均义。

陈平、韩信笑侮于邑里,而收功于帝王;屈原、伍胥不容于人主,而显名于竹帛,是笃论之所明也。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

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

前鄙后修者,则引古以疾今;古贤今病者,则考虚以覆过。

质直者罪以违时,阿容者善其得和、度远者责以小检,才近者美其合俗,齐量者以已为限。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凭权附党,毁平从亲。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凌弱党强,以植后利。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暨时有之,皆曲有故。

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

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

不谓一人之身,了一州之才,一人不审便不坐之。

若然,自仲尼以上,至于庖牺,莫不有失,则皆不堪,何独责于中人者哉!若殊不修,自可更选。

今重其任而轻其人,所立品格,还访刁攸。

攸非州里之所归,非职分之所置。

今访之,归正于所不服,决事于所不职,以长谗构之源,以生乖争之兆,似非立都之本旨,理俗之深防也。

主者既善刁攸,攸之所下而复选以二千石,已有数人。

刘良上攸之所下,石公罪攸之所行,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雠之隙结于大臣。

夫桑妾之讼,祸及吴楚;斗鸡之变,难兴鲁邦。

况乃人伦交争而部党兴,刑狱滋生而祸根结,损政之道二也。

本立格之体,将谓人伦有序,若贯鱼成次也。

为九品者,取下者为格,谓才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

今之中正,务自远者,则仰割一国,使无上人;秽劣下比,则拔举非次,并容其身。

公以为格,坐成其私。

君子无大人之怨,官政无绳奸之防。

使得上欺明主,下乱人伦。

乃使优劣易地,首尾倒错。

推贵异之器,使在凡品之下;负戴不肖,越在成人之首。

损政之道三也。

陛下践阼,开天地之德,弘不讳之诏,纳忠直之言,以览天下之情,太平之基,不世之法也。

然赏罚,自王公以至于庶人,无不加法。

置中正,委以一国之重,无赏罚之防。

人心多故,清平者寡,故怨讼者众。

听之则告讦无已,禁绝则侵枉无极,与其理讼之烦,犹愈侵枉之害。

今禁讼诉,则杜一国之口,培一人之势,使得纵横,无所顾惮。

诸受枉者抱怨积直,独不蒙天地无私之德,而长壅蔽于邪人之铨。

使上明不下照,下情不上闻。

损正之道四也。

昔在前圣之世,欲敦风俗,镇静百姓,隆乡党之义,崇六亲之行,礼教庠序以相率,贤不肖于是见矣。

然乡老书其善以献天子,司马论其能以官于职,有司考绩以明黜陟。

故天下之人退而修本,州党有德义,朝廷有公正,天下大治,浮华邪佞无所容厝。

今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取流徙异邦,或给役殊方,面犹不识,况尽其才力!而中正知与不知,其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

任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

所知者以爱憎夺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乱其度;既无乡老纪行之誉,又非朝廷考绩之课;遂使进官之人,弃近求远,背本逐末。

位以求成,不由行立,品不校功,党誉虚妄。

损政五也。

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

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既以在官,职有大小,事有剧易,各有功报,此人才之实效,功分之所得也。

今则反之,于限当报,虽职之高,还附卑品,无绩于官,而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虚名也。

上夺天朝考绩之分,下长浮华朋党之士,损正六也。

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则成,失其能则败。

今九品不状才能之所宜,而以九等为例。

以品取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

若状得其实,犹品状相妨,系絷选举,使不得精于才宜。

况今九品,所疏则削其长,所亲则饰其短。

徒结白论,以为虚誉。

则品不料能,百揆何以得理,万机何以得修?损政七也。

前九品诏书,善恶必书,以为褒贬,当时天下,少有所忌。

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故反违前品,大其行势,以驱动众人,使必归己。

进者无功以表劝,退者无恶以成惩。

惩劝不明,则风俗污浊,天下人焉得不解德行而锐人事乎?损政八也。

由此论之,选中正而非其人,授权势而无赏罚,或缺中正而无禁检,故邪党得肆,枉滥纵横。

虽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

或恨结于亲亲,猜生于骨肉,当身困于敌雠,子孙离其殃咎。

斯乃历世之患。

非徒当今之害也。

是以时主观时立法,防奸消乱,靡有常制,故周因于殷,有所损益。

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自魏立以来,未见其得人之功,而生雠薄之累。

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刘毅传》,又《群书治要》三十引《晋书》,又《通典》十四,又略见《御览》二百六十五引《刘毅集》。 "

◇奏劾刘肇

南郡太守刘肇,以布五十匹杂物遗前豫州刺史王戎,请槛车征付廷尉治罪,除名终身。

◇驳有司奏琅邪王伦事王法赏罚,不阿贵贱,然后可以齐礼制而明典刑也。

伦知裘非常,蔽不语吏,与缉同罪,当以亲贵议减,不得阙而不论。

宜自于一时法中,如友所正。

"《晋书·赵王伦传》,伦坐使散骑将刘缉买工所将盗御裘,廷尉杜友正缉弃市,伦当与缉同罪,有司奏,伦爵重属亲,不可坐,谏议大夫刘毅驳。 "

◎刘暾暾字长升,毅子,泰康初为博士,免。

后为酸枣令,转侍御史,迁太原内史,赵王伦篡位,假征虏将军,不受。

惠帝复阼,为左丞,寻兼御史中丞,迁中庶子、左卫将军、司隶校尉。

以表理羊皇后忤河间王,奔高密王略,为大都督,加镇军将军,又加光禄大夫,后为抚军将军,迁尚书仆射,拜右光禄大夫。

领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领卫尉,加特进。

后复为司隶,加侍中。

王弥陷洛,为弥使于青州,至东阿,为石勒所杀。

◇奏劾王浑

谨案司徒王浑,蒙国厚恩,备位鼎司,不能上佐天子,调和阴阳,下遂万物之宜,使卿大夫各得其所。

敢因刘舆拒诏使,私欲大府兴长狱讼。

昔陈平不答汉文之问,邴吉不问死人之变,诚得宰相之体也。

既兴刑狱,怨怼而退,举动轻速,无大臣之节。

请免浑官。

右长史、杨丘亭侯刘肇,便辟善柔,苟于阿顺。

请大鸿胪削爵土。

"《晋书·刘暾传》,司徒王浑、主簿刘舆狱辞连暾,将收付廷尉,浑不欲使府有过,欲距劾自举之。 与暾更相曲直,浑怒,便逊位还第。 暾乃奏浑曰云云。 "

◇奏理羊皇后

奏被手诏,伏读惶悴。

臣案古今书籍,亡国破家,毁丧宗礻方,皆由犯众违人之所致也。

陛下迁幸,旧京廓然,众庶悠悠,罔所依倚。

家有踵之心,人想銮舆之声,思望大德,释兵归农。

而兵缠不解,处处互起,岂非善者不至,人情猜隔故邪!今上官巳犯阙称兵,焚烧宫省,百姓喧骇,宜镇之以静。

而大使卒至,赫然执药,当诣金墉,内外震动,谓非圣意。

羊庶人门户残破,废放空宫,门禁峻密,若绝天地,无缘得与奸人构乱。

众无智愚,皆谓不然,刑书猥至,罪不值辜,人心一愤,易致兴动。

夫杀一人而天下喜悦者,宗庙社稷之福也。

今杀一枯穷之人而令天下伤惨,臣惧凶竖乘间,妄生变故。

臣忝司京辇,观察众心,实以深忧,宜当含忍。

不胜所见,谨密启闻。

愿陛下更深与太宰参详,勿令远近疑惑,取谤天下。

"《晋书·惠羊皇后传》,河间王矫诏,以后屡为奸人所立,遣尚书田淑敕留台赐后死,诏书累至,司隶校尉刘暾与尚书仆射荀藩、河南尹周馥,驰上奏曰云云,刘暾传》作「上表理后无罪」。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