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晋文 卷二十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晋文
《全晋文》 卷二十一 严可均辑

◎王彪之

彪之字叔虎,"见《淳化阁帖》七,《晋书》作「叔武」,唐人避讳改耳。 "е弟彬之次子,为著作佐郎东海王文学。

武陵王以为镇军司马,累迁尚书左丞、司徒左长史、御史中丞、侍中、廷尉,转吏部尚书,又转领军将军,迁尚书仆射,不拜;徙太常,领崇德卫尉,复转尚书仆射,出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

以忤桓温,槛车收下吏。

会赦免,左迁尚书,寻复为仆射,迁尚书令,转护军将军。

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有集二十卷。

◇庐山赋"序"

庐山,彭泽之山也。

虽非五岳之数,穹隆嵯峨,实峻极之名山也。

"《水经·庐江水》注。 "

◇水赋寂闲居以远咏,托上善以寄言,诚有无而大观,鉴希微於清泉。

泉清恬以夷淡,体居有而用玄。

浑无心以动寂,不凝滞于方圆。

湛幽邃以纳污,泯虚柔以胜贤。

或氵宏浪於无外,或纤入於无间。

故能委轮而作四海,决导而流百川;承液而生云雨,涌凝而为甘泉。

"《初学记》六"

◇井赋

考五材之物化,寂冥感而资静,水带地而壤润,月流天而宵炯。

燧钻木而发火,益穿坤而构井,摹玄羲之灵爻,仰东宿之飞景,步土脉,测水泉,方栏结,辘轳悬。

悬沈瓶而玄汲,飞纤绠而幽牵。

於是沓黄垆之邃,鲜润下之洁。

澄澜恬以清泠,氵亭泓朗以寥戾;协大阴以化液,体上善以流惠。

"《初学记》七"

三伏焦暑,亢阳重授,轻飙不弱,纤云不覆。

"《初学记》四"◇闽中赋林绣白鹇。

"《御览》九百二十四"

木则藤虹笼采於峻丛,流星丽光於高林。

"《御览》九百五十三"

果则□卑朱柿,扶余枇杷。

"《御览》九百七十一"王坛侯栗。

"《御览》九百六十四,又九百七十四。 "

竹则苞甜赤箬,缥箭班弓。

度世推节,征合实中。

函人,桃枝育虫。

缃箬素笋,彤竿绿筒。

攒冈坻之苯,漫原泽之蓊蒙。

"《齐民要术》十,《初学记》二十八。 "

药草则青珠黄连,奉柏决明。

苁蓉鹿茸,漏芦松荣,痊疴则年永,练质则翰生。

"《御览》九百八十四。 "◇赋

於是乎统体而咏之。

"《文选》任《王文宪集序》注引王彪之赋。 "◇正纳皇后礼"升平元年"

王者之於四海,无不臣妾,虽复父兄之亲,师友之贤,皆纯臣也。

夫崇三纲之始,以定干坤之仪,安有天父之尊,而称臣下之命以纳伉俪?安有臣下之卑,而称天父之名以行大礼?远寻古礼,无王者此制;近求史籍,无王者此比。

於情不安,於义不通。

案咸宁二年,纳悼皇后时,弘训太后母临天下,而无命戚属之臣为武皇父兄主婚之文。

又考大晋已行之事,咸宁故事不称父兄师友,则咸康、华恒所上礼合於旧。

臣愚谓今纳后仪制,宜一依咸康故事。

"《晋书·礼志》下,《宋书·礼志》一,《通典》五十八。 "

◇纳采版文玺书

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

混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庙社稷。

谋於公卿,咸以宜率由旧典。

今使使持节太常彪之、宗正综以礼纳采。

"《晋书·穆章何后传》,又《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问名版文皇帝曰:「咨某官某姓。

两仪配合,承天统物,正位乎内,必俟令族,重申旧典。

今使使持节太常某、宗正某以礼问名」。

"《晋书·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

◇纳吉版文

皇帝曰:「咨某官某姓。

人谋龟从,佥曰贞吉,敬从典礼。

今使使持节、太常某、宗正某以礼纳吉」。

"《晋书·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

◇纳征版文

皇帝曰:「咨某官某姓之女,有母仪之德,窈窕之姿,如山如河,宜奉宗庙,永奉天祚。

以玄皮帛,马羊钱璧,以章典礼。

今使使持节、司徒某、太常某以礼纳征」。

"《晋书·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请期版文

皇帝曰:「咨前某官某姓。

谋於公卿,泰筮元龟,罔有不臧,率遵典礼。

今使使持节、太常某、宗正某以礼请期。

"《晋书·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

◇迎后版文

皇帝曰:「咨前某官某姓,岁吉月令,吉日惟某,率礼以迎。

今使使持节、太保某、太尉某以礼迎」。

"《晋书·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

◇册立皇后何氏文

维升平元年八月,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王册命故散骑侍郎女何氏为皇后。

咨尔:「《易》本《干》《坤》,《诗》首《关雎》,王化之本,实由内辅。

是故皇英嫔虞,帝道以光;任姒母周,胤嗣克崇。

皇后其祗勖厥德,以肃承宗庙,虔恭中馈,尽敬妇道,帅导六宫,作执仪於四海。

皇天无亲,惟德是依,可不慎欤!」"《通典》五十八"◇整市教

古人同市朝者,岂不以众之所归,宜必去行物,近检校山阴市,多不如法:或店肆错乱,或商估没漏,假冒豪强之名,拥护贸易之利,凌践平弱之人,专固要害之处;属城承宽,亦皆如之。

"《初学记》二十四"

◇上书论皇太子纳妃用玉璧虎皮

或者虎取威猛,有斑彩蔚,玉象德而有温润,圭璋亦玉之美者,豹皮彩蔚,以譬君子。

王肃纳征辞云:「玄束帛,俪皮雁羊。

」前汉亦无用羊之礼。

郑氏《婚物赞》曰:「羊者祥也。

」婚之有羊,自汉末始。

"《通典》五十八。 案:郑众卒於建初八年,而云汉末,盖误涉康成耳。 "

◇上书论皇后拜讫上礼

上礼唯酒犊而已:犊十头,酒十二斛,王公已下,名在三节,祥瑞自简,庆贺录者悉贺。

《左传》曰:「会吴於缯,吴征百牢。

」子服景伯曰:「周制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

」太学博士虽不在贺,而常小会者同,悉应上礼。

"《通典》五十九;升平元年,台符问皇后拜讫:「何官应上礼,上礼悉何用?」太常王彪之上书。 "

◇上言开陵皇太后服"永和十二年"

二学博士荀讷、曹耽等议如右:「臣虽与之同议,议各有辞。

太后临朝称制,体同皇极,则亦宜服缌,议有二君之嫌。

」"《通典》一百二"◇奏议陈留王废疾求立后"升平元年"

臣按讷、耽二议,为许其所陈也。

各无明文。

臣以为经史所记,未有南面称孤,而以病疾退为庶人者也。

励纂封先代,近四十年,位在朝宾,今以疾退,既废之后,若同庶人,则名贱而役厮;处以朝官,则职替而班下;以旧礼则制重而无位。

量兹三义,莫知其礼。

宗庙享祭,礼有假摄。

古今依礼行之,有由来矣。

"《通典》七十四"

◇奔丧议

昔太宁之难,奔赴无过三年之限。

恭皇后不宜逾先制,礼为君之母妻,居处饮食ぅ尔,君已除丧,而后闻丧,不税;而责其奔。

此臣所疑也。

且宜一依所上。

"《通典》八十"

◇婚礼不贺议按婚礼不贺不乐。

《传》称「子罕如晋贺夫人,既无明文」;又《传》不云「礼也」。

礼,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至於不贺,无三日之断。

"《通典》五十九:「永和三年纳后,议贺不。 」王彪之议。 "

◇婚不举乐议

婚礼不乐。

鼓吹亦乐之总名。

仪注所以无者,依婚礼也。

臣伏重详。

《礼》云:「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

又云:「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自王者下达。

迎大驾卤簿及至尊升太极,并阙此条,当是依三日不举乐之礼。

愚谓殿庭及大驾卤簿鼓吹,并可备仪而已。

"《通典》五十九:「升平元年八月,符问迎皇后大驾,应作乐不。 」太常王彪之议。 "

魏晋旧制:昼夜漏既尽,门鸣鼓鸣钟,吉凶鼓钟常用,非乐也。

旧仪,皇后乘舆列阊阖掖门,鸣钟鼓,所以声告内外耳。

今自应施钟。

若他事会,黄门侍郎举麾,旧应作宫悬金石之乐,鸣钟鼓;中朝无宫悬,设轩悬。

中兴以来无此乐,故唯作鼓吹鸣钟,以拟宫悬金石耳。

婚礼三日不作乐,经典明文。

愚谓宜如旧仪,至尊升殿,举麾作乐;迎皇后大驾,不应鼓吹。

"《通典》同上:「兰台太常主者按」云云,彪之又议。 "

◇日食废朝会议永和中殷浩辅政,又欲从刘邵议不却会。

王彪之议曰:《礼》云:「诸侯旅见天子,不得终礼而废者四,自谓卒暴有之,非谓先存其事,而侥幸史官推术错谬,故不先废朝礼。

」"《通典》七十八"

◇太后为亲属举哀议若至尊自应举哀外族於朝堂,是也。

自若不举哀,唯应从太后远出朝堂。

未喻其礼,谓从举哀之礼。

自中朝迄於中兴,朝廷已粗有常仪。

至尊为内族於东堂举哀,则三省从临;为外族及大臣於朝堂举哀,则八座丞郎从临。

至尊之奉太后,即率朝臣之仪,又尽家人之礼。

二三情敬,实兼参臣子。

今不应自举哀者,谓应从太后临於式干殿,太后位西面东向,至尊位北面南向。

"《通典》八十一:「褚太后为从弟举哀。 」尚书王彪之议。 "

◇驳彭城国李太妃谥议

由於妇人无爵,既从夫爵,则己无实爵,以从为称也。

以从为称,则无谥可知。

《春秋》妇人有谥者,周末礼坏耳。

故服虔注声子之谥「非礼也」。

杜氏注惠公仲子,亦云「非礼,妇人无谥。

」泰始以来,藩国王妃,无有谥者。

中兴,敬后登祚乃追谥耳。

琅邪武王诸葛妃、恭王夏侯妃,元帝犹抑蒸蒸之至,不追谥,今彭城太妃不应谥。

"《通典》一百四"

◇省官并职议

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固将莅任赞时,职思其忧也。

得贤之道,在於莅任;莅任之道,在於能久;久於其道,天下化成。

是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不收一切之功,不采速成之誉。

故勋格辰极,道融四海,风流遐邈,声冠百代。

凡庸之族众,贤能之才寡。

才寡於世而官多於朝,焉得不贤鄙共贯,清浊同官!官众则阙多,阙多则迁速,前后去来,更相代补,非为故然,理固然耳。

所以职事未修,朝风未澄者也。

职事之修,在於省官;朝风之澄,在於并职。

官省则选清而得久,职并则吏简而俗静;选清则胜人久於其事,事久则中才犹足有成。

今内外百官,较而计之,固应有并省者矣。

六卿之任,太常望雅而职重,然其所司,义高务约,宗正所统盖鲜,可以并太常。

宿卫之重,二卫任之,其次骁骑、左军各有所领,无兵军校皆应罢废。

四军皆罢,则左军之名不宜独立,宜改游击以对骁骑。

内官自侍中以下,旧员皆四,中兴之初,二人而已。

二人对直,或有不周,愚谓三人,於事则无阙也。

凡余诸官,无综事实者,可令大官随才位所帖而领之。

若未能顿废,自可因缺而省之。

委之以职分,责之以有成,能否因考绩而著,清浊随黜陟而彰。

虽缉熙之隆、康哉之歌未"「下有阙脱」。 "可,使庶官之选差清,莅职之日差久,无奉禄之虚费,简吏寺之烦役矣。

"《晋书·王彪之传》;案:此因桓温陈便宜七事,因上议云云,以《御览》二百三及《桓温传》互证自明。 "

◇帝加元服议

礼虽有丧冠,当是应冠之年,服制未终,若须服终,便失应冠之年故也。

礼所以冠无定时月,春夏不可,便用秋冬。

若今岁内修复未毕,入新年,卜仲春之日,加元服,不失年,不失礼。

今便准丧冠,阙飨乐而行事,诚有倚傍。

然加衮冕,火龙焕然,以准丧仪;情有不体。

若别有事,必速加元服,权诸轻重,不须修复毕者,便当准丧冠耳。

《通典》五十六「孝武将冠」太常王彪之议。

新年至尊当加元服。

今若依成帝故事用三元日者,冠有金石之乐,恐修山陵未必,於乐便阙。

礼,冠自卜日。

又云「夏葛履,冬皮履」,明无定时,不必三元也。

按晋故事及两汉,皆非三元,当任时事之宜耳。

"《通典》五十六"

近访得成皇帝加元服仪注,阙无拜庙事。

按礼,冠皆於庙。

《仪礼》云:「既毕,宾出,主人送於庙门」。

明必在庙。

近代以来,不复在庙。

成皇帝既加元服,拜太庙以告成,盖亦犹拟在庙之仪。

今既加元服,亦应拜庙。

"《通典》五十六"

◇优遇陈留王议

禅让之始王,与继嗣之末孙,降杀殊矣。

是以《春秋》之会,杞不异列,宋不殊位。

今陈留王朝会,自任其来,则无绳墨之准。

既以来朝,则应有常次,至於大会升殿,虽在上位,然无殊别之座,名同朝录,将事有例,且朝录盖是纪官名之简。

"《通典》七十四"◇优赙陈留王议

山阳公薨故事,给绢二百匹,山阳於今稍远,今可特给绢布二百匹,钱三十万,宜小优於山阳也。

"《通典》七十四"

◇讳议凡训体宪章经典无文者,则当准已行之旧令。

议者所从,是右丞议也。

按右丞议云「门县改名,既颁天下,则朝臣不得不讳。

」意以为门县名以犯先帝所生之讳,故先帝时改之,与明穆皇后临朝除光禄勋字义体同尔,并皆颁下者,令知官名之改,非颁下令人皆讳之也。

谓上书奏事诣先帝令上书为讳耳,太后及朝臣并应讳之义。

今者奏事诣太后,何讳之有,而乃称太后制书远推之乎!议又喻以父之所讳。

窃以父子天性,君臣异族,君之所讳,何必尽同?元、明、哀三帝之朝,无以所生之讳颁于天下,令人皆同讳,则臣不同子之一隅也。

明臣之所讳君之母妻讳者,讳小君之讳耳。

且四海之人,皆小君之臣妾,非所生之臣妾也。

以小君之讳列於讳榜,故天下同讳;所生之讳不列讳榜,故天下不同讳。

於时主相贤明,朝多隽彦,今所应准,而议云「非今所议」,窃所未达。

又云「母以子贵」。

三帝之母,不以子贵邪!议又云,章皇太妃之喻,殆非今嫌。

」既不解哀帝所生,何以独非今嫌?又今上即位,所生李淑妃讳,何以不颁下天下,与简文皇帝顺皇后讳率土同讳之乎?中兴有八帝,迄今上五帝有所生,岂可四帝所生普天下不讳,而简文帝所生独率土同讳乎?谓王尚书、傅郎议为允。

"《通典》一百四"

◇太后父丧废乐议

今若钟悬鼓吹皆可以作者,其余羽毛丝竹,奚为废之?窃所未喻。

元皇后秋崩,武帝咸宁元年飨万国,设乐;恭皇后夏崩,成帝咸康八年飨万国,不尽彻乐。

未详二帝故事,孰得孰失?且恭皇后崩,垂向周月,朝行权制,六宫焕然,故以即吉经时,虽尊於万国,然於帝为卑,不尽彻乐之诏,或指在於斯也。

纵令咸康末不尽彻乐以为合礼,亦非所以证今明喻也。

《礼》云:「母有丧声闻焉,则不举乐。

」夫人之事亲尊,自王者达於庶人,不以贵贱异礼也。

皇太后始居致哀,服在躬,号哭无时,鼓钟歌箫之音,实闻於内殿,非《礼》所谓「不举乐」之说。

今所欲存者轻,所为废者重,略轻崇重,附礼合情,敦於体训,於是乎在。

意如前议,谓应设鼓悬钟而不作。

"《通典》一百四十七"

◇丧不数闰启或以闰附七月,宜用闰月除者。

或以闰名虽附七月,而实以三旬别为一月,故应以七月除者,臣等与中军将军冲参详,一代大礼,宜准经典。

三年之丧,十三月而练,二十五月而毕,《礼》之明文也。

《阳秋》之义,闰在年内,则略而不数,明闰在年外,则不应取之以越期忌之重,礼制祥除必正期月故也。

"《晋书·礼志中》。 宁康二年七月,简文帝崩,再周而遇闰,王彪之启。 "

◇答台符问小功服成婚二王出后二国,礼为人后,降本亲一等。

又云为姑姊妹适人者小功,二王应制小功之服。

礼,小功绝哭,可以娶妻;下殇之小功则不可。

先儒之说,本齐衰之亲,故除丧而后可婚。

今二王虽以出后降服,本亦齐衰之亲,情例如礼,不应成婚。

"《通典》六十。 东晋台符庐陵公主薨,琅邪东海二王於礼为应得婚与否,太常王彪之云云。 "

◇答抚军访郊祀有赦

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

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於侥幸矣。

"《晋书·王彪之传》。 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云云,从之。 "

◇上笺陈雷弱儿事

弱儿等容有诈伪,浩未应轻进。

"《晋书·王彪之传》"

◇与会稽王笺

王女有同生之哀计其日月,尚未绝哭,岂可成婚?凡在君子,犹爱人以礼,况崇化之主邪?以此为圣人故事,宁可执训,当令宣流后裔。

忝备礼官,情有不安,谨具白所怀。

"《通典》六十。 "

王者君临万国,以礼义声教也。

今若皇子独违规矩,恐遐迩之谈,不必许也。

且自元康以来,朝臣之家犯礼婚者,不见重责。

故尚书仆射裴,当代名士,於时以兄弟子丧末,为息拜时,其息服除也。

议者谓父子并应贬责。

兄弟子下流之丧,不同於姑。

古者诸侯绝周,而卿大夫之丧,在殡犹不举乐,不以本周丧未葬行嘉礼也。

况庐陵长公主,於礼不应绝服,丧今未葬乎!"《通典》六十"◇答会稽王书女有大功服,若初婚者,礼例无许;既已拜时,犹复不同。

昔中朝许侍中等曾议此事,以为拜时不应以丧为疑,倚傍经礼,甚有理据,谈者多谓是。

殿下可视而量之。

"《通典》五十九。 「会稽王道子与王彪之书,彪之答云云。 "

◇与扬州刺史殷浩书太史上元日合朔,谈者或有疑,应却会与不?昔建元元年,亦元日合朔,庾车骑写刘孔才所论以示八座。

於时朝议有谓孔才所论为不得礼议,荀令从之,是胜人之一失也。

何者?《礼》云:「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而废者四:太庙火,日蚀,后之丧,雨沾服失容。

」寻此四事之指,自谓诸侯虽已入门而卒暴有之,则不得终礼。

非为先存其事,而徼幸史官推术错谬,故不豫废朝礼也。

夫三辰有灾,莫大日蚀,史官告谴,而无惧容,不修豫防之礼,而废消救之术,方大飨华夷,君臣相庆,岂是将处天灾罪己之谓?且检之事实,合朔之仪,至尊静躬殿堂,不听政事,冕服御坐门闼之制,与元会礼异。

自不得兼行,则当权其事宜。

合朔之礼,不轻於元会。

元会有可却之隼,合朔无可废之义。

谓应依建元故事,却元会。

"《魏志·刘劭传》注,又《御览》二十九引《晋起居注》。 "

◇答孔严论蔡谟谥书

按谥法布德执义曰穆,谓此名目殊为不轻。

泰始初张皇后、大宁庾太后,并谥曰穆,魏司空陈泰、王昶、贺循,皆名士也,并谥曰穆。

此与蔡公名体相应。

中朝复谥亦不胜单,安平献王孚、齐献王攸并单谥。

自顷复谥者,非大晋旧典必重复谥也,盖是近来儒官相承近意耳。

皆顾命重勋,或居分陕,或处阿衡。

蔡公存谦素之怀,不当此任,於今咏之。

所以不复谥,欲令异於数公,所以标冲虚述德美也。

又中朝及中兴曾居师傅及录台事者,亦皆不复谥,山、李二司徒、吾族父安丰侯,近贺司空、荀太尉觊、周光禄ダ,或曾师傅,或曾总录,并不复谥。

吾谓此谥弘美,不应翻改。

按谥法条有限,而应谥者无限,亦何得令名德必皆齐同。

远准周之文武,则后代不应复得通用此名;近校晋朝旧比,山涛、荀ダ、周ダ谥康,羊、荀勖同谥成,此例甚众,不可悉载。

近朱伯高谥简,时尚书符却已不应与和、峤同谥。

蔡为太常,据上论可同,理甚有义,遂便施行。

蔡家固当有此故事。

准例如此,复无所为疑。

"《通典》一百四"

◇二疏画诗序

余自求致仕□政事,累诏不听,因扇上有画二疏事,作诗一首,以述其美。

"《书钞》一百三十四,《御览》七百五十。 "

◇伏牺赞

悠悠皇牺,体寂神澄,无为而化,世道之凝。

下知有之,冥感自兴。

因应之迹,画象结绳。

"《初学记》九"

◎王纳之

纳之,彪之孙。

元兴中尚书左丞,复为御史中丞。

◇议郊祀不得三公行事

既殡郊祀,自是天子当阳有君存焉,禀命而行,何所辨也!齐之兴否,岂如今日之比乎?议者又云「今宜郊」,故是承制所得命三公行事。

又郊天极尊,唯一而已,故非天子不祀也。

庶人以上,莫不蒸尝,嫡子居外,庶子执事,礼文炳然,未有不亲受命而可祭天者。

又武皇受禅,用二月郊;元帝中兴,以三月郊。

今郊时未过,日望舆驾,无为欲速而无据,使皇舆旋返,更不得亲奉。

"《宋书·礼志》三:安帝元兴三年,宋高祖讨桓玄走之,已卯,告议功於南郊,是年帝蒙尘江陵未返,其明年应郊,朝议以为依周礼,宗伯摄职,三公行事,尚书左丞王纳之独云云。 又见《通典》四十三。 "◎王旷

旷,е弟。

惠帝时侍中,出为丹杨太守,永嘉中为淮南内史。

有集五卷。

◇与东海王越书

裴在此,虽不治事,然识量弘淹,此下人士,大敬拊之。

"《魏志·裴潜传》注"

◇与扬州论讨陈敏计

贼今下屯固横江。

"《御览》三百三十七"复据乌江,皆堑垒彭排鹿角,步安严峻,以袭历阳诸军。

"《御览》三百三十七"

◎王邃

邃,旷弟。

"阁帖题云「海陵恭侯」,当考。 "

◇书

寒,佳不?张丞婚事云何,是良对,足下可时合,知女决也。

王邃白。

"《淳化阁帖》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