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后魏文 卷七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后魏文
《全后魏文》 卷七 严可均辑

◎孝文帝"五"

◇原沈保冲诏"太和二十一年"

保冲,文秀之子,可特原,命配洛阳,作部终身。

"《魏书·沈文秀附传》。 子保冲,坐援涟口退败,有司处之死刑。 高祖诏。 "

◇手诏李崇为梁州刺史"太和二十一年"

今仇、陇克清,镇捍以德,文人威惠既宣,实允远寄,故敕受梁州,用宁边服。

便可善思经略,去其可除,安其可育,公私所患,悉令芟夷。

"《魏书·李崇传》"

◇饯北海王详还洛诏"太和二十二年正月"

昔者淮夷叛命,故有三年之举,鬼方不令,乃致淹载之师。

况江吴窃命,于今十纪,朕必欲荡涤南海,然后言归。

今夏停此,故与汝相见,善守京邑,副我所怀。

"《魏书·北海王详传》。 车驾南伐,详朝于行宫。 及还洛,高祖饯之,诏详。 "

◇诏王肃"太和二十二年正月"

夫知己贵义,君臣务恩,不能矜灾恤祸,恩义焉措?卿情同伍员,怀酷归朕,然未能翦一雠人,馘彼凶帅,何尝不兴言愤叹,羡吴闾而恤息。

比获萧鸾辅国将军黄瑶起,乃知是卿怨也。

寻当相付,微望纾泄,使吾见卿之日,差得缓怀。

"《魏书·王肃传》。 既平汉阳,诏肃云云。 初,齐武之收肃父奂也,司马黄瑶起攻奂杀之,故诏云然。 "

◇诏房伯玉"太和二十二年二月"

朕承天驭宇,方欲清一寰域,卿蕞氽小戍,敢拒六师,卿之愆罪,理在不赦。

"《魏书·房法寿附传》"◇诏答王肃"太和二十二年三月"

得表,览之怃然,观卿意非专在水,当是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

朕若分兵,遣之非多,会无所制,多遣则禁旅难阙。

今日之计,唯当作必克之举,不可为狐疑之师,徒失南兖也。

卿便息意停彼,以图义阳之寇。

宜止则止,还取义阳;宜下则下,镇军淮北。

深量二途,勿致重爽。

若孟表粮尽,军不及至,致失涡阳,卿之过也。

"《魏书·王肃传》。 肃讨义阳,未克,而齐将裴叔业寇祸阳。 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 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 诏云云。 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 《孝明纪》:乙未,诏将军郑思明、严虚敬、宇文福等三军继援。 "

◇以傅永为汝颍镇将诏

修期在后,少有擒杀,可扬武将军、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魏书·傅永传》。 裴叔业又围涡阳,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往救之。 战败,高祖俱锁之。 聪、藻徙为边民,永免官爵而已。 不旬日,诏云云。 案:傅永字修期。 "◇减损恒供诏"太和二十二年九月"

朕以寡德,属兹靖乱,实赖群英,凯清南夏,宜约躬赏效,以劝茂绩。

后之私府,便可损半。

六宫嫔御,五服男女,常恤恒供,亦令减半。

在戎之亲,三分省一。

"《魏书·孝文纪》下"◇诏南阳太守郑长猷"太和二十二年九月"

昔曹公克荆州,留满宠于后。

朕今委卿此郡,兼统戎马,非直绥初附,以扦城相托。

"《魏书·刘芳附传》"◇酬赍徐謇诏"太和二十二年九月"夫神出无方,形禀有碍,忧喜乖适,理必伤生。

朕览万机,长锺革运,思芒芒而无怠,身忽忽以兴劳。

仲秋动疴,心容顿竭,气体赢瘠,玉几在虑。

侍御师、右军将军徐成伯驰轮太室,进疗汝蕃,方穷丹英,药尽芝石,诚术两输,忠妙俱至,乃令沉劳胜愈,笃瘵克痊,论勤语效,实宜褒录。

昔晋武暴疾,程和应增封,辛疚数朝,钱爵大坠。

况疾深于曩辰,业难于畴日,得不重加陟赏乎?宜顺群望,锡以山河。

且其旧迳高秩,中暂解退,比虽铨用,犹未□□,准旧量今,事合显进。

可鸿胪卿金乡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赐钱一万贯。

"《魏书·徐謇传》"

◇又诏

钱府未充,须以杂物:绢二千匹,杂物一百匹,四十匹出御府。

谷二千斛。

奴婢十口。

马十匹,一匹出骅骝。

牛十头。

所赐杂物、奴婢、牛马,皆经内呈。

"《魏书·徐謇传》"

◇赠李冲诏"太和二十二年"

冲贞和资性,德义树身,训业自家,道素形国。

太和之始,朕在弱龄,早委机密,实康时务。

鸿渐洛,朝选开清,升冠端右,惟允出纳。

忠肃柔明,足敷睿范,仁恭信惠,有结民心。

可谓国之贤也,朝之望也。

方升宠秩,以旌功旧,奄致丧逝,悲痛于怀。

既留勤应陟,兼民宿宜褒,可赠司空公,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赠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蜡二百斤。

"《魏书·李冲传》"

◇推列韩显宗诏"太和二十二年"

显宗斐然成章,甚可怪责,进退无检,亏我清风。

此而不纠,或长弊俗。

可付尚书,推列以闻。

"《魏书·韩麒麟附传》"◇夺韩显宗见官诏"太和二十二年"

显宗虽浮矫致愆,才犹可用,岂得永弃之也!可以白衣守谘议,展其后效。

但鄙很之性,不足参华,可夺见□,并禁问讯诸王。

"《魏书·韩麒麟附传》"

◇转薛真度为豫州刺史诏"太和二十二年"献忠尽心,人臣令节,标善赏功,有国徽范。

故一言可以兴邦,片辞可以丧国,得无远录前谋,以褒厥善。

真度爰自迁京,每在戎役,沔北之计,恒所与闻,知无不言,颇见采纳。

及六师南迈,朕欲超据新野,群情皆异,真度独与朕同。

抚蛮宁夷,实有勤绩,可增邑二百户。

转征虏将军、豫州刺史。

"《魏书·薜安都附传》"

◇报广陵侯衍诏先君余尊之所厌,礼之明文,季末陵迟,斯典或废。

侯既亲王之子,宜从余尊之义,便可大功。

"《魏书·阳平王新成附传》。 衍为徐州刺史,所生母雷氏卒,表请解州。 诏云。 "

◇报元修义诏

修短有命,吉凶由人,何得过致忧惮,以乖维城之寄。

违凶就吉,时亦有之,可听更立馆宇。

"《魏书·汝阴王天赐附传》。 第五子修义迁齐州刺史,以齐州频丧刺史,累表固辞。 诏云。 "

◇为六弟娉室诏

夫婚姻之义,曩叶攸崇,求贤择偶,绵代斯慎,故刚柔著于《易经》,《鹊巢》载于《诗》典,所以重夫妇之道,美尸鸠之德,作配君子,流芳后昆者也。

然则婚者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必敬慎重正而后亲之。

夫妇既亲,然后父子君臣、礼义忠孝,于斯备矣。

太祖龙飞九五,始稽远则,而拨乱创业,日昃不暇。

至于诸王娉合之仪,宗室婚姻之戒,或得贤淑,或乖好逑。

自兹以后,其风渐缺,皆人乏窈窕,族非百两,拟匹卑滥,舅氏轻微,违典滞俗,深用为叹。

以皇子茂年,宜简令正,前者所纳,可为妾媵。

将以此年为六弟娉室。

长弟咸阳王禧可娉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可娉故中散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陵王羽可娉骠骑谘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可娉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可娉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详可娉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魏书·咸阳王禧传》"◇诏答有司

利建虽古,未必今宜,经野"《北史》作「画野」。 "由君,理非下请。

邑采之封,自有别式。

"《魏书·咸阳王禧传》。 有司奏冀州人苏僧三千人称禧清明有惠政,请世胙冀州。 诏云云。 又见《北史》十七。 "

◇停教武诏

虽云教武,未练其方,既逼北行,卒闻教武。

脱生群惑,且可停之。

"《魏书·咸阳王禧传》"◇临韩太妃丧诏

太妃韩氏薨逝,情以伤恸。

太妃先朝之世,位拟九嫔,豫班上族,诞我同气。

念此孤稚,但用感恻,明当暂往临哭,可敕外备办。

遣侍御史假节监护丧事,赠采八百匹。

"《魏书·赵郡王干传》"

◇敦谕河南王诏

季世多务,情缘理夺。

既居要任,铨衡是荷,岂容遂其私志,致旷所司。

可遣黄门郎敦谕,令勉从王事,朕寻当与之相见。

"《魏书·赵郡王干传》"◇饯赵郡王诏

夫刑狱之理,先哲所难,然既有邦国,得不自励也。

汝,我之懿弟,当聿修厥德,光崇有魏,深思远图,如临深履薄。

罔恃亲重,不务世政,国有常宪,方增悲感。

"《魏书·赵郡王传》。 除冀州刺史,高祖亲饯于近郊,诏。 "

◇推问斩盗马贼诏

夫刑以节人,罪必无滥,故刑罚不中,民无措手足。

若必以威杀为良,则应泛通众牧。

苟须有禁,何得不稽之正典?又律令条宪,无听新君加戮之文,典礼旧章,不著始临专威之美。

尚书曲阿朕意,实伤皇度。

干暗于治理,律外重刑,并可推闻。

"《魏书·赵郡王干传》。 干为冀州刺史,州表斩盗马人,于律过重,而尚书以干初临,纵而不劾。 诏云云。 "

◇诏郦范

卿身非功旧,位无重班,所以超迁显爵,任居方夏者,正以勤能致远。

虽外无殊效,亦未有负时之愆。

而镇将伊利妄生奸挠,表卿造船市玉,与外贼交通,规陷卿罪,窥觎州任。

有司推验,虚实自显,有罪者今伏其辜矣。

卿其明为算略,勿复怀疑。

待卿别犯,处刑及鞭,今恕刑罢鞭,止罚五十。

卿宜克循,绥辑边服,称朕意也。

"《魏书·郦范传》"

◇经李冲墓遣祭诏"太和二十三年正月"

司空文穆公德为时宗,勋简朕心,不幸徂逝,托坟邙岭,旋銮覆舟,躬睇茔域,悲仁恻旧,有恸朕衷。

可遣太牢之祭,以申吾怀。

"《魏书·李冲传》"

◇谥高诏"太和二十三年"

不遵上命曰灵,可谥为灵。

"《魏书·高传》"◇褒升崔振诏"太和二十三年"

振在郡著绩,宜有褒升。

"《魏书·崔挺附传》。 挺弟振为高阳内史,征兼尚书左丞,后改定职令。 振本资惟拟五品,诏云云。 案:《官氏志》改职令在二十三年。 "

◇诏任城王澄"太和二十三年三月"

显达侵乱,沔阳不安,朕不亲行,莫攘此贼。

朕疾患淹年,气力忄弊,如有非常,委任城大事是段,任城必须从朕。

"《魏书·任城王传》。 高祖不豫,引澄入见清徽堂。 诏云云。 遂从驾南伐。 "

◇齐王简丧诏"太和二十三年"

叔父薨背,痛慕摧绝,不自胜任,但虚顿床枕,未堪奉赴,当力疾发哀。

"《魏书·齐郡王简传》。 薨时高祖不豫。 "

◇黜张彝为守尚书诏阿倪愚,谁引为郎。

"《北史·秦王翰传》。 陪斤子昭,小字阿倪,尚书张彝引兼殿中郎。 孝文将为齐郡王简举哀,而昭乃作宫悬。 帝大怒。 诏云云。 于是黜彝白衣守尚书,昭遂停废。 "

◇手诏皇太子

汝第六叔父勰,清规懋赏,与白云俱洁,厌荣舍绂,以松柏为心。

吾少与绸缪,提携道趣。

每请解朝缨,恬真丘壑,吾以长兄之重,未忍离远。

何容仍屈素业,长婴世网。

吾百年之后,其听勰辞蝉舍冕,遂其冲挹之性。

无使成王之朝,翻疑姬旦之圣,不亦善乎?汝为孝子,勿违吾敕。

"《魏书·彭城王勰传》"

◇以僧显为沙门都统诏

门下,近得录公等表,知欲早定沙门都统,比考德选贤,寤寐勤心。

继佛之任,莫知谁寄,或有道高年尊,理无劳纡;或有器玄识邈,高挹尘务。

今以思远寺主法师僧显,仁雅钦韵,澄风柔镜,深敏潜明,道心清亮,固堪兹任。

式和妙众,近已口白,可敕令为沙门都统,及副仪贰事,缁素攸同。

顷因曜统独济,遂废兹任。

今欲毗德赞善,固须其人。

皇舅寺法师僧义,行恭神畅,温聪谨正,业茂道优,用膺副翼,可都维那,以光贤徒。

"《广弘明集》二十四。 "

◇听诸法师一月三入殿诏

门下,崇因赞业,莫若宗玄,裨神染志,谁先英哲。

故周旦著其朋之诰,释迦唱善知之文。

然则位尊者以纳贤为贵,德优者以亲仁为尚。

朕虽寡昧,能无庶几也。

先朝之世,经营六合,未遑内范,遂含皇庭阙高邈之容,紫闼简超俗之仪,于钦善之理,福田之资,良为未足。

将欲令懿德法师时来相见,进可餐禀道味,退可饰光朝廷。

其敕殿中,听一月三入,人数法讳,别当牒付。

"《广弘明集》二十四。 "

◇令诸州众僧安居讲说诏

门下,凭玄归妙,固资冥风,餐慧习慈,实锺果智。

故三炎检摄道之恒规,九夏温诠法之嘉猷。

可敕诸州,令此夏安居清众,大州三百人,中州二百人,小州一百人。

任其数处讲说,皆僧祗粟供备。

若粟鲜徒寡,不□此数者,可令昭玄量减还闻。

其各钦旌贤匠,良推睿德,勿致滥浊,惰兹后进。

"《广弘明集》二十四。 "

◇赠徐州僧统并设斋诏门下,徐州道人统僧逞,风识淹通,器尚伦雅,道业明博,理味渊澄。

清声茂誉,早彰于徐沛;英怀玄致,夙流于谯宋。

比唱法北京,德芬道俗,应供皇筵,美敷宸宇。

仁睿之良,朕所嘉重,依因既终,致慈异。

近忽知闻,悲恒于怀。

今路次兖、濮,青、泗岂遥。

怆然念德,又增厥心。

可下徐州,施帛三百疋,以供追福。

又可为设斋五千人。

"《广弘明集》二十四。 "

◇岁施道人应统帛诏

门下,应统仰绍前哲,继轨道门,徽伫玄范,冲猷是托。

今既让俗名,理宜别供。

可取八解之义,岁施帛八百疋,准四辈之贶,随四时而给。

又修善之本,实依力命,施食之因,内典所美。

可依朝官上秩,当月而施。

所以远譬深理者,匪独开崇俗心,抑亦奖励道意耳。

"《广弘明集》二十四。 "

◇为慧纪法师亡施帛设斋诏

门下,徐州法师慧纪,凝量贞远,道识淳虚。

英素之操,超然世外;综涉之功,斯焉罕伦。

光法彭方,声茂华裔。

研论宋壤,宗德远迩。

爰于往辰,唱谛鹿苑。

作匠京缁,延赏贤丛。

倏矣死魔,忽歼良器。

闻之悲哽,伤恸于怀。

可敕徐州,施帛三百疋,并设五百人斋,以崇追益。

"《广弘明集》十四。 "

◇敕副使王清石"太和初"

卿莫以本是南人,言语致虑。

若彼先有所知所识,欲见便见,须论即论。

卢昶正是宽柔君子,无多文才,或主客命卿作诗,可率卿所知,莫以昶不作,便复罢也。

凡使人之体,以和为贵,勿递相矜讠夸,见于色貌,失将命之体。

卿等各率所知,以相规诲。

"《魏书·卢玄附传》。 诏卢昶使于萧昭业,又敕副使王清石。 "◇敕王肃刘昶"太和十九年"

闻萧衍善用兵,勿与争锋。

待吾至,若能禽此人,则江东吾有也。

"《南史》六。 建武二年,肃、昶单骑走,得肃、昶巾箱中。 魏帝敕。 "

◇密敕宕昌公王遇"将迁洛"

太师万一,即可监护丧事。

"《魏书·冯熙传》"

◇敕答成淹谏泛泗入河"太和十九年四月"

朕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

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而黄河急浚,人皆难涉。

我因有此行,必须乘流,所以开百姓之心。

知卿至诚,而今者不得相纳。

"《魏书·成淹传》,高祖幸徐州,将泛泗入河,溯流还洛。 军次高敖,淹乃上疏陈谏。 高祖敕淹。 "◇宣旨彭城王勰

勰翼弼六师,纂戎荆楚,沔北之勋,每毗庙算。

从征新野有克城之谋,受命郑城致大捷之效,功为群将之最也。

别当授赏,不替厥庸。

"《魏书·彭城王勰传》。 车驾还京,会百寮于宣极堂,行饮至策勋之礼。 命舍人宣旨。 "

◇戒南安王桢

翁孝行著于私庭,令闻彰于邦国,每钦忠懿,思一言展,故因讲武,远征赴阙。

仰恋仁慈,情在未已。

但长安镇年饥民俭,理须绥抚,不容久留,翁今还州,其勤隐恤,无令境内有饥馁之民。

翁既国之懿亲,终无贫贱之虑。

所宜慎者,略有三事:一者恃亲骄矜,违礼僭度;二者傲慢贪奢,不恤政事;三者饮酒游逸,不择交友。

三者不去,患祸将至,但能慎此,足以全身远害,光国荣家,终始之德成矣。

"《魏书·南安王桢传》"

◇诫高阳王雍

相州乃是旧都,自非朝贤德望,无由居此,是以使汝作牧。

为政之道,非难非易。

其身正,不令而行,故便是易;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便是难。

又当爱贤士,存信约,无用人言而轻与夺也。

"《魏书·高阳王雍传》,雍除相州刺史,高祖诫雍。 "

◇诫河南王干"太和十七年六月"

司空穆亮,年器可师;散骑常侍卢渊,才堪询访;汝其师之。

"《魏书·赵郡王干传》。 太和九年封河南王,及车驾南伐,以干总戎别道,诚之。 "

◇诫太子恂以冠义"太和十七年七月"夫冠礼表之百代,所以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能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

然母见必拜,兄弟必敬,责以成人之礼。

字汝元道,所寄不轻。

汝当寻名求义,以顺吾旨。

"《魏书·废太子恂传》。 太和十七年,冠恂于庙,高祖临光极东堂,引恂人见,诫以冠义。 "◇戒上谷侯赞

赞化畿甸,可宣孝道,必令风教洽和,文礼大备。

自今有不孝不悌者,比其门标,以刻其柱。

"《北史》十五《秦王翰传》。 初置司州,以赞为刺史,赐爵上谷侯。 孝文戒云云,于是赐名曰赞。 "

◇赐北海王详玺书

比游神何业也?丘坟六籍,何事非娱,善正风猷,肃是禁旅。

"《魏书·北海王详传》"

◇遗曹虎书皇帝谢伪雍州刺史:神运兆中,皇居阐洛。

化总元天,方融八表。

而南有未宾之吴,治为两主之隔。

幽显含嗟,人灵壅阏。

且汉北江边,密迩干县,故先动凤驾,整我神邑。

卿进无陈平归汉之智,退阙关羽殉节之忠,婴闭穷城,忧顿长沔,机勇两缺,何其嗟哉!朕比乃欲造卿,逼冗未果,且还新都,飨厥六戎,入彼春月,迟迟扬旆,善修尔略,以俟义临。

"《南齐书·曹虎传》"

◇为家人书与彭城王勰

教风密微,礼政严严,若不深心日劝,何以敬诸。

每欲立一宗师,肃我元族。

汝亲则宸极,位乃中监,风标才器,实足师范。

屡有口敕,仍执冲逊,难违清挹,荏苒至今。

宗制之重,舍汝谁寄?便委以宗仪,责成汝躬,有不遵教典,随事以闻,吾别肃治之。

若宗室有愆,隐而不举,锺罚汝躬。

纲维相厉,庶有劝改。

吾朝闻夕逝,不为恨也。

"《魏书·彭城王勰传》"

◇顾命宰辅粤尔太尉、司空、尚书令、左右仆射、吏部尚书,惟我太祖丕丕之业,与四象齐茂,累圣重明,属鸿历于寡昧。

兢兢业业,思纂乃圣之遗踪。

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以仰光七庙,俯济苍生。

困穷早灭,不永乃志。

公卿其善毗继子,隆我魏室,不亦善欤?可不勉之!"《魏书·孝文纪》下"◇祭恒岳文

维太和十八年,敬昭告于恒岳之灵。

天极构高,人晖肇启。

幽明合欢,百神同悦。

今龙旆鸣銮,载还伊室。

迈历恒峦,路邻阴岳。

惟灵作镇,出纳炎冰。

帝道资功,坤仪凭德。

故遣兼官以牲玉荐于恒岳之灵,尚飨。

"《初学记》五"◇祭嵩高山文

维太和十八年,敬昭告于嵩高中岳之灵。

太极分浑,两仪是生。

辰作干宝,岳树坤灵。

昭彰天地,吐纳五精。

唯中挺神,祥契幽经。

日月交晖,寒暑递成。

万象合和,兆类孳盈。

爰自化辟,ㄈ庆胥庭。

轩辕曜哲,伊祁载形。

逮于有周,实光洛祯。

川潜龙光,山隐凤停。

三才凭微,七曜依明。

人伦倾首,百神柔诚。

造厥区夏,历兹三正。

应符代绩,孰不斯营?曰乎皇魏,飞虬玄并。

螭腾穹象,川九黔嬴。

新邦兴略,不猷罔清。

佗琼指阴,淹翠湿亭。

河图旷览,升中阙铭。

朕承法统,诞邀休宏。

开物成务,载铄盛龄。

迁宇柳方,阐绳廛城。

则直之兴,百堵若星。

日躔流馥,月陆芬馨。

锵旋紫宿,景曜黄衡。

鸾声ィィ,鸟和嘤嘤。

归盖如云,还若霆。

惟嵩岩岩,峻极昊青。

惟邑翼翼,长启魏京。

荐玉告虔,用昭永贞。

纳兹多福,万国以宁。

"《初学记》五"

◇吊殷比干墓文

唯皇构迁中之元载,岁御次乎阉茂,望舒会于星纪,十有四日,日唯甲申。

子扬和淇右,蹀驷西。

指崧原而摇步,顺京途以启征。

路历商区,官届卫壤。

泛目睇川,纵览观陆。

遂傍睨古迹,游瞰曩风,睹殷比干之墓,恨然悼怀焉。

乃命驭驻轮,骥躬瞩,荆朽荒朽,工为绵薨。

而遗猷明密,事若对德。

慨狂后之猖秽,伤贞臣之辛节。

聊兴其韵,贻吊云尔。

曰三才之肇元兮,敷五灵以扶德。

含刚柔于金木兮,资明暗于南北。

重离耀其炎晖兮,曾坎司玄以秉黑。

伊禀常之怀生兮,昏睿递其启则。

昼皎皎其何朗兮,夜幽幽而致弊。

哲人昭昭而澄光兮,狂夫《黑》々其若翳。

咨尧舜之耿介兮,何桀纣之猖败。

沈湎而不知甲兮,终或已以贻戾。

謇謇兮比干,藉胄兮殷宗。

含精兮诞卒,冥树兮英风。

禀兰露以涤神,氵食菊英而俨容。

茹薜荔以荡识,佩江蓠以丽躬。

履霜以结冰兮,卒窘忠而弥浓。

于金岂其吾珍兮,皇举实余所锺。

奋诚谏而烬躯兮,导危言以衅锋。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惟子在殷,实为梁栋。

外赞九功,内徽辰共。

匡率裘职,德音遐洞。

周师还旆,非子谁贡。

否哉悖运,遘此不辰。

三纲道没,七曜辉泯。

负乘窃器,怠弃天伦。

怀诚赍怒,谠言焉陈。

嵬侯已醢,子不见欤?邢侯已脯,子不闻欤?微子去矣,子不知欤?萁子始矣,子不觉欤?何其轻生,一致斯欤?何其爱义,勇若归欤?遗体既灰,不其惜欤?永矣无返,不其痛欤?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夫天地之长远兮,嗟人生短多殃。

往者子弗及兮,来者子不厥当。

胡契阔之顿兮,值昏化而永良。

曷不相时以卷舒兮,徒委质而巅亡。

虽虚名空传于千载,讵何勋之可扬。

奚若腾魂以远逝,飞足而归昌。

得比肩于尚父,卒同协千周王。

建鸿绩于盛辰,启骨宇于齐方。

阐穆音乎万祀,传冤业以修长。

而乃自受兹毙,视窍殷亲。

剖心无补,迷机丧身。

脱非武发,封墓谁因。

呜呼介土,胡不我臣。

重曰:世忄昏々而溷兮,日蔼蔼其无光。

时坎禀而险隘兮,气忄《风戾》以飞霜。

子奚其不远逝兮,傺而耻故乡。

可乘桴以浮沧兮,求蓬莱而为长。

衔芝条以升虚兮,与赤松而翱翔。

被芰荷之轻衣兮,曳扶容之葩裳。

循海波而漂兮,望会稽以归禹。

纽蕙芷以为绅兮,扈荃佩而容与。

写郁结于圣人兮,畅中心之秘语。

执垂益而谈弄兮,交良朋而摅苦。

言既而东腾兮,吸朝霞而长举。

登此岩而怅望兮,眺扶桑以停伫。

谒灵威以问路兮,乘谷风而扳宇。

遂假载于羲和兮,冯六螭以南处。

翥衡岳而顾步兮,濯沅湘以自洁。

嚼炎州之八桂兮,践九疑而遥裔。

即苍梧而宗舜兮,拂埃雾以就列。

采轻越而肃带兮,切宝《尸辛》以贯介。

诉淳风之沦覆兮,话萧韶之湮灭。

召熊狸而叙释兮,问重华之风桀。

尔乃饮正阳之精气兮,游丹丘而明视。

捐祝融而求鸟兮,御朱鸾以循指。

因景风而凌天兮,回灵多以西履。

降黄渚而造稷兮,慰稼穑之艰难。

访有邰之诜诜兮,遇何主而获安。

然后陟昆仑之翠岭兮,揽琼枝而盘桓。

步悬圃以溜氵亮兮,咀玉英以折兰。

历崦嵫而一顾兮,府沐发于洧盘。

仰徙倚于阊阖兮,请帝阍而启关。

天沈寥而廓落兮,地寂而辽阆。

餐沦阴以卑气兮,佩瑶而鸣锵。

拜招矩而修节兮,少踌躇以相羊。

祈驺虞而总缰兮,随泰风以飘扬。

瞰不周而左旋兮,纵神驷以北望。

寻流沙而骋辔兮,暨阳周以纟驾。

靡芸芳以馥体兮,索夷杜而极衙。

奉轩辕而陈辞兮,申时俗之不暇。

适岐伯而修命兮,展力牧而问霸。

歙沆瀣之纯粹兮,关寒门之层冰。

聆广莫之飕瑟兮,觌黔羸而回凝。

拥玄武以涉虚兮,亢神冥而威陵。

象暧逮而郁郁兮,途曼曼其难胜。

飞廉而前驱兮,使烛龙以辉澄。

归中枢而睇睨兮,想玄漠之已周。

慨飞魂之无寄兮,飒袂而上浮。

引雄虹而登峻兮,扬云旗以轩游。

跃八龙之蜿蜿兮,振玉鸾之啾啾。

搴彗星以朗导兮,委升轫乎大仪。

敖重阳之帝宫兮,凝精魄于旋曦。

扈阳曜而灵修兮,岂傅说之足奇。

但至溉之不悛兮,宁溘死而不移。

"碑拓本,又《南齐书·魏虏传》引「脱非武发」四句。 案:《魏书·孝文纪》:「太和十八年十一月,车驾幸邺。 经比干之墓,伤其忠而获戾,亲为吊文,树碑而刊之。 」《刘芳传》:「芳为注解,表上之。 」"◇祭岱岳文"太和十九年四月"

维太和十九年,敢昭告于泰山东岳之灵。

造化氛氲,是生二仪。

玄黄既辟,山川以离。

四流含灵,五岳苞祗。

并兼万象,出纳望仪。

岱宗穹崇,梁甫盘崛。

青丘崎义,春止郁律。

肇生庶类,启光品物。

上敷神工,下融灵秩。

载协化文,四气以溢。

百王镌成,莫不兹室。

"《初学记》五。 "◇祭河文

维太和十九年,皇帝敢昭告于河渎之灵。

坤元涌溢,黄渎作珍。

浩浩洪流,实裨阴沦。

通源导物,含介藏鳞。

启润万品,承育苍。

惟圣作则,惟禹克遵。

浮楫飞帆,洞厥百川。

朕承宝历,克纂干文。

腾鸾淮方,旋河。

龙ぎ御渎,凤旆乘云。

泛泛棹舟,沂津。

宴我皇游,光余夷滨。

肇开水利,漕典载新。

千舻桓桓,万艘斌斌。

保我大义,惟尔作神。

"《初学记》六。 "

◇祭济文

维太和十九年,皇帝遣太常寺守散骑常侍敢昭告干济渎之灵。

干光资曜,坤载播液。

惟渎畅灵,协辉阴辟。

庶象凭和,降升芳沥。

蕴神包化,比土宣绩。

温芳涌瑞,氵允源导济。

引流通沧,实侔四体。

作润岱宗,含云吐澧。

润波湛湛,川风氵尔々。

瞻洪津而怀德,乘长波而钦智。

泛龙仪之郁穆,璨玉轩而浮被。

沉璋璧之明物,冀牲洁以归寄。

"《初学记》六。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