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汉文 卷十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汉文
《全汉文》 卷十二 严可均辑

◎吴王濞

濞,高帝兄仲之子。

十一年封沛侯,十二年封吴王,孝景三年反,伏诛。

◇下令国中

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

少子年十四,亦为士卒先。

诸年上与寡人比、下与少子等者,皆发。

"《史记·吴王濞传》、《汉书·吴王濞传》"◇发使遗诸侯王书

吴王刘濞敬问胶西王、胶东王、甾川王、济南王、赵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故长沙王子幸教寡人:以汉有贼臣错,无功天下,侵夺诸侯地,使吏劾系讯治以﹃辱之为故,不以诸侯人君礼遇刘氏骨肉,绝先帝功臣,进任奸宄,诖乱天下,欲危社稷。

陛下多病志失,不能省察。

欲举兵诛之,谨闻教。

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

寡人素事南越三十余年,其王君皆不辞分共卒以随寡人,又可得三十余万。

寡人虽不肖,愿以身从诸王。

南越直长沙者,因王子定长沙以北,西走蜀、汉中。

告越、楚王、淮南三王,与寡人西面;齐诸王与赵王定河间、河内。

或入临晋关,或与寡人会雒阳。

燕王、赵王固与胡王有约。

燕王北定代、云中,搏胡众,入萧关,走长安,匡正天子,以安高庙,愿王勉之。

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余年,怨入骨髓,欲一有所出之久矣。

寡人未得诸王之意,未敢听。

今诸王苟能存亡继绝,振弱伐暴,以安刘氏,社稷之所愿也。

吴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凡为此,愿诸王勉用之。

能斩捕大将者,赐金五千斤,封万户;列将,三千斤,封五千户;裨将,二千斤,封二千户;二千石,千斤,封千户,皆为列侯。

其以军若城邑降者,卒万人,邑万户,如得大将,人户五千,如得列将,人户三千,如得裨将,人户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

佗封赐皆倍常法。

其有故爵邑者,更益勿因。

愿诸王明以令士大夫,弗敢欺也。

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於吴。

诸王日夜用之弗能尽。

有当赐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遗之。

敬以闻。

"《史记·吴王濞传》、《汉书·吴王濞传》"

◎齐王襄

襄,齐悼惠王肥之太子,高帝嫡长孙。

孝惠六年嗣位,孝文元年薨,谥曰哀王。

◇遗诸侯王书

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王齐。

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为齐王。

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作「擅废高帝所立」"又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

忠臣进谏,上惑乱弗听。

今高后崩,而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而诸吕以擅自尊官,聚兵严威,劫列侯忠臣,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

寡人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史记·吕后纪》,又见《齐悼惠王世家》、《汉书·高五王传》,皆小异。 "

◎淮南王安

安,淮南王长之子,高帝之孙。

孝文八年封阜陵侯,十六年封淮南王,元朔五年,削地五县。

元狩元年谋反,自杀。

有《淮南子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集二卷。

◇屏风赋

惟兹屏风,出自幽谷。

根深枝茂,号为乔木。

孤生陋弱,畏金强族。

移根易土,委伏沟渎。

飘飘危殆,靡安措足。

思在蓬蒿,林有朴敕。

然常无缘,悲愁酸毒。

天启我心,遭遇微禄。

中郎缮理,收拾捐朴。

大匠攻之,刻雕削斫。

表虽剥裂,心实贞悫。

等化器类,庇荫尊屋。

列在左右,近君头足。

赖蒙成济,其恩弘笃。

何惠施遇,分好沾渥。

不逢仁人,永为枯木。

"《艺文类聚》六十九、《初学记》二十五、《御览》七百一。 "

◇上书谏伐南越

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缓刑罚,薄赋敛,哀鳏寡,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盛德上隆,和泽下洽,近者亲附,远者怀德,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

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越,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越,方外之地,翦发文身之民也。

不可以冠带之国法度理也。

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弗能服,威弗能制也,以为不居之地,不牧之民,不足以烦中国也。

故古者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远近势异也。

自汉初定以来七十二年,吴越人相攻击者不可胜数,然天子未尝举兵而入其地也。

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於水斗,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

得其地,不可郡县也;攻之,不可暴取也。

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

弗能尽者。

视之若易,行之甚难。

天下赖宗庙之灵,方内大宁,戴白之老不见兵革,民得夫妇相守,父子相保,陛下之德也。

越人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自相攻击,而陛下发兵救之,是反以中国而劳蛮夷也。

且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

一不奉诏,举兵诛之,臣恐后兵革无时得息也。

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赖陛下德泽振救之,得毋转死沟壑。

四年不登,五年复蝗,民生未复。

今发兵行数千里,资衣粮,入越地,舆桥而逾领,柁舟而入水,行数百千里,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夏月暑时,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曾未施兵接刃,死伤者必众矣。

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

后复反,会天暑多雨,楼船卒水居击棹,未战而疾死者过半。

亲老涕泣,孤子啼号,破家散业,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悲哀之气数年不息,长老至今以为记。

曾未入其地而祸已至此矣。

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言民之各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感天地之精,而灾气为之生也。

陛下德配天地,明象日月,恩至禽兽,泽及草木,一人有饥寒,不终其天年而死者,为之凄怆於心。

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不习南山地形者,多以越为人众兵强,能难边城。

淮南全国之时,多为边吏,臣窃闻之,与中国异。

限以高山,人迹所绝,车道不通,天地所以隔外内也。

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

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

边城守候诚谨,越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虽百越,奈边城何!且越人绵力薄材,不能陆战,又无车骑弓弩之用,然而不可入者,以保地险,而中国之人不能其水土也。

臣闻越甲卒不下数十万,所以入之,五倍乃足,挽奉饷者,不在其中。

南方暑湿,近夏瘅热,暴露水居,蝮蛇ン生,疾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什二三,虽举越国而虏之,不足以偿所亡。

臣闻道路言,闽越王弟甲弑而杀之,甲以诛死,其民未有所属。

陛下若欲来内,处之中国,使重臣临存,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归圣德。

若陛下无所用之,则继其绝世,存其亡国,建其王侯,以为畜越,此必委质为藩臣,世共贡职。

陛下以方寸之印,丈二之组,填抚方外,不劳一卒,不顿一戟,而威德益行。

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为欲屠灭之也,必雉兔逃入山林险阻。

背而去之,则复相群聚;留而守之,历岁经年,则士卒罢倦,食粮乏绝,男子不得耕稼树种,妇人不得纺绩织纫,丁壮从军,老弱转饷,居者无食,行者无粮。

民苦兵事,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盗贼必起。

臣闻长老言,秦之时尝使尉屠睢击越,又使监禄凿渠通道。

越人逃入深山林丛,不可得攻。

留军屯守空地,旷日引久,士卒劳倦,越出击之。

秦兵大破,乃发适戍以备之。

当此之时,外内骚动,百姓靡敝,行者不还,往者莫反,皆不聊生,亡逃相从,群为盗贼,於是山东之难始兴,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

兵者凶事,一方有急,四面皆从。

臣恐变故之生,奸邪之作,由此始也。

《周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

」鬼方小蛮夷,高宗,殷之盛天子也。

以盛天子伐小蛮夷,三年而后克,言用兵之不可不重也。

臣闻天子之兵,有征而无战,言莫敢较也。

如使越人蒙徼幸以逆执事之颜行,厮舆之率有一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臣犹窃为大汉羞之。

陛下以四海为境,九州为家,八薮为囿,江汉为池,生民之属,皆为臣妾。

人徒之众,足以奉千官之共,租税之收,足以给乘舆之御。

玩心神明,秉执圣道,负黼衣,冯玉几,南面而听断,号令天下,四海之内,莫不响应。

陛下垂德惠以覆露之,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施之无穷。

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也,夷狄之地,何足以为一日之间,而烦汗马之劳乎!《诗》云:「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言王道甚大,而远方怀之也。

臣闻之,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

臣安得为陛下守藩,以身为鄣蔽,人臣之任也。

边境有警,爱身之死而不毕其愚,非忠臣也。

臣安窃恐将吏之以十万之师为一使之任也。

"《汉书·严助传》"◎赵王彭祖

彭祖,景帝子。

前二年封广川王,三年徙封赵王,在位六十三年。

征和元年薨,谥曰警肃王。

◇上书告张汤奸状

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

"《史记·张汤传》"◇淮南王安罪议

淮南王安,甚大逆无道,谋反明白,当伏诛。

"《史记·淮南王长附传》:越王彭祖与列侯让等四十三人议。 又见《汉书》。 "

◇讼太子丹

充逋逃小臣,苟为奸讹伪,激怒圣朝,欲取必於万乘,以复私怨。

后虽烹醢,计犹不悔。

臣愿选从赵国勇敢士,从军击匈奴,极尽死力,以赎丹罪。

"《汉书·江充传》:充有女弟嫁赵太子丹,充因得幸。 久之,丹与充忤。 遂捕充,充亡,诣阙告丹。 武帝怒,收丹,下魏郡狱,法至死。 彭祖上书讼丹,不许,后竟赦出,不得立。 "

◇胶西王端

端,景帝子。

前三年封胶西王。

在位四十七年,元封三年薨,谥曰於王。

◇淮南王安罪议

淮南王安,废法行邪,怀诈伪心,以乱天下,荧惑百姓,倍畔宗庙,妄作妖言。

《春秋》曰:「臣无将,将而诛。

」安罪重於将,谋反形已定。

臣端所见其书节印图,及他逆无道事验明白,甚大逆无道,当伏其法,而论国吏二百石以上及比者,宗室近幸臣不在法中者,不能相教。

当皆免官削爵为士伍,毋得宦为吏。

其非吏,他赎死金二斤八两,以章臣安之罪,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毋敢复有邪僻倍畔之意。

"《史记·淮南王长附传》,又见《汉书》。 "

◎中山王胜

胜,景帝子。

前三年封中山王,在位四十二年。

元鼎四年薨,谥曰靖王。

◇文木赋

丽木离披,生彼高崖。

拂天河而布叶,横日路而擢枝。

幼羸,单雄寡雌。

纷纭翔集,嘈嗷鸣啼。

载厘雪而梢劲风,将等岁於二仪。

巧匠不识,王子见知。

乃命斑尔,载斧伐斯。

隐若天崩,豁如地裂。

花叶分披,条枝摧折。

既剥既刊,见其文章。

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青纟呙紫绶,环璧圭璋。

厘山累嶂,连波迭浪。

奔电屯云,薄雾浓。

宗骥旅,鸡族雉群。

绣鸯锦,莲薄芰文。

色比金而有裕,质参玉而无分。

裁为用器,曲直舒卷。

修竹映池,高松植。

制为乐器,婉转蟠行。

凤将九子,龙导五驹。

制为屏风,郁{山弗}穹隆。

制为杖几,极丽穷美。

制为枕案,文章璀璨,彪炳焕汗。

制为盘盂,采玩蜘蛛。

猗欤君子,其乐只且。

"《西京杂记》下"

◇闻乐对

臣闻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故高渐离击筑易水之上,荆轲为之低而不食;雍门子壹微吟,孟尝君为之於邑。

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夫众煦漂山,聚虻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是以文王拘於牖里,孔子厄於陈蔡。

此乃庶之成风,增积之生害也。

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

纷惊逢罗,潸然出涕。

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明月曜夜,民虻宵见。

然云蒸列布,杳冥昼昏,尘埃扌布覆,昧不见泰山。

何则?物有蔽之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谗言之徒蜂生。

道远路远,曾莫为臣闻,臣窃自悲也。

臣闻社鼷不灌,屋鼠不熏。

何则?所托者然也。

臣虽薄也,得蒙肺附;位虽卑也,得为东藩,属又称兄。

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

使夫宗室槟却,骨肉冰释。

斯伯奇所以流离,比干所以横分也。

《诗》云:「我心忧伤,焉如捣。

假寐永叹,唯忧用老。

心之忧矣,如疾首。

」臣之谓也。

"《汉书·景十三王传》"

◎刘长

长,胜孙,中山哀王之子。

◇为燕王旦命令群臣

寡人赖先帝休德,获奉北藩,亲受明诏,职吏事,领库兵,饬武备,任重职大,夙夜兢兢。

子大夫将何以规佐寡人?且燕国虽小,成周之建国也。

上自召公,下及昭、襄,於今千载,岂可谓无贤哉!寡人束带听朝三十余年,曾无闻焉。

其者寡人之不及与?意亦子大夫之思有所不至乎?其咎安在?方今寡人欲挢邪防非,章闻扬和,抚慰百姓,移风易俗,厥路何由?子大夫其各悉心以对,寡人将察焉。

"《汉书·武五子·燕王旦传》"

◎燕王旦

旦,武帝长子。

元狩六年四月封燕王。

元凤元年谋反,自杀,谥曰刺王。

◇上书请立武帝庙

窃见孝武皇帝躬圣道,孝宗庙,慈爱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并日月,威武洋溢,远方执宝而朝,增郡数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禅梁父,巡狩天下,远方珍物陈於太庙,德甚休盛,请立庙郡国。

"《汉书·武五子传》"

◇上书为丁外人求侯子路丧姊,期而不除。

孔子非之,子路曰:「由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

」故曰观过知仁。

今臣与陛下独有长公主为姊,陛下幸使外人侍之,外人宜蒙爵号。

"《汉书·外戚传》上"◇上疏请入宿卫昔秦据南面之位,制一世之命,威服四夷,轻弱骨肉,显重异族,废道任刑,无恩宗室。

其后尉佗入南夷,陈涉呼楚泽,近狎作乱,内外俱发,赵氏无炊火焉。

高皇帝览踪迹,观得失,见秦建本非是,故改其路,规土连城,布王子孙,是以支叶扶疏,异姓不得间也。

今陛下承明继成,委任公卿,群臣连与成朋,非毁宗室,肤受之诉,日聘於廷,恶吏废法立威,主恩不及下究。

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不降,还为典属国。

今大将军长史敞无劳,为搜粟都尉。

又将军都郎羽林,道上移跸,太官先置。

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之变。

"《汉书·武五子传》"◎昌邑王贺

贺,武帝孙。

后二年嗣父位为昌邑王。

昭帝崩,征入嗣,即位二十七日,为霍光所废。

元康三年封海昏侯。

◇下令赐王吉

寡人造行不能无惰,中尉甚忠,数辅吾过。

使谒者千秋赐中尉牛肉五百斤,酒五石,脯五束。

"《汉书·王吉传》"

◎淮阳王钦

钦,宣帝子。

元康三年封淮阳王。

河平初薨,谥曰宪王。

◇报舅张博书子高乃幸左顾存恤,发心恻隐,显至诚,纳以嘉谋,语以至事,虽亦不敏,敢不谕意!今遣有司为子高偿责二百万。

"《汉书·宣元六王传》"乃者诏下,止诸侯朝者,寡人惨然不知所出。

子高素有颜冉之资,臧武之智,子贡之辩,卞庄子之勇,兼此四者,世之所鲜。

既开端绪,愿卒成之。

求朝,义事也,奈何行金钱乎!"《汉书·宣元六王传》"◎楚王延寿

延寿,元王交八世孙。

天汉元年嗣封楚王,在位三十二年,地节元年谋反,诛。

◇遗广陵王胥书

愿长耳目,毋后人有天下。

"《汉书·楚元王传》"

◎梁王立

立,梁孝王武八世孙。

阳朔元年嗣,在位二十七年,元始三年有罪,废徙汉中,自杀。

◇对讯

立少失父母,孤弱处深宫中,独与宦者婢妾居,渐渍小国之俗。

加以质性下愚,有不可移之姿。

往者傅相亦不纯以仁谊辅翼立,大臣皆尚苛刻,刺求微密。

馋臣在其间,左右弄口,积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

宫殿之里,毛厘过失,亡不暴陈。

当伏重诛,以视海内。

数蒙圣恩,得见贳赦。

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徼幸得逾於须臾。

谨以实对,伏须重诛。

"《汉书·梁怀王揖传》:哀帝建平中,梁王立复杀人,天子遣廷尉赏大鸿胪由持节即讯,至移书傅相上中尉,立惶恐免冠对。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