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陈文 卷十三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全陈文
《全陈文》 卷十三 严可均辑

◎沈洙

洙,字弘道,吴兴武康人。

梁大同初,为湘东王国左常侍,转中军宣城王参军、仁威临贺王记室参军,迁尚书祠部郎。

侯景之乱,窜于临安。

敬帝时除国子博士。

陈受禅,加员外散骑常侍,历扬州别驾从事史,迁大匠卿。

文帝即位,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寻兼尚书左丞,领扬州大中正,迁光禄卿。

废帝时,除戎昭将军、轻车衡阳王长史,行府国事,带琅邪彭城二郡丞,大建元年卒。

◇沈孝轨诸弟除服议礼有变正,又有从宜。

礼小记云,「久而不葬者,唯主祭者不除,其余以麻终,月数者除丧则已」。

注云「其余谓旁亲」。

如郑所解,众子皆应不除。

王卫军所引,此盖礼之正也。

但魏氏东关之役,既失亡尸柩,葬礼无期,时议以为礼无终身之丧,故制使除服。

晋氏丧乱,或死于虏庭,无由迎殡江左,故复申明其制。

李胤之祖,王华之父,并存亡不测,其子制服,依时释,此并变礼之宜也。

孝轨虽因奉使,便欲迎丧,而戎狄难亲,还期未克。

愚谓宜依东关故事,在此国内者,并应释除麻,毁灵附祭;若丧柩得还,别行改葬之礼。

自天下寇乱,西朝倾覆,流播绝域,情礼莫申,若此之徒,谅非一二,宁可丧期无数,而弗除衰服,朝廷自应为之限制,以义断恩,通访博识,折之礼衷。

"《陈书·沈洙传》"

◇皇太后服安吉君礻覃除议

至亲期断加降故再期,而再周之丧,断二十五月,但重服不可顿除,故变之以纤缟,创巨不可便愈,故称之以祥礻覃,礻覃者淡也,所以渐其情。

至加父在为母出适后之子,则屈降之以期,期而除服。

无复衰麻,缘情有本同之义,许以心制,心制既无,杖可除,不容复改玄纟┪,既是心忧,则无所更淡其心也。

且礻覃杖期者,十五月巳有礻覃制,今申其免怀之感,故断以再周,止二十五月而已。

所以宋元嘉立义,心丧以二十五月为限。

大明中,王皇后父丧,又申明其制。

齐建元中,太子穆妃丧,亦同用此礼。

唯王俭古今集记云,心制终二十七月。

又为王逡所难。

何佟之仪注用二十五月而除。

案古循今,宜以再周二十五月为断。

今皇太后于安吉君心丧之期,宜除于再周,无复心礻覃之礼。

"《隋书礼仪志》三天嘉元年八月,尚书仪曹请今月晦皇太后服安吉君礻覃除仪注,沈洙议,诏可之。 又见《通典》八十"◇测狱刻数议

夜中测立,缓急易欺,兼用昼漏,于事为允。

但漏刻赊促,今古不同,汉书律历、何承天、祖冲之、恒之父子漏经,并自关鼓至下鼓,自晡鼓至关鼓,皆十三刻,冬夏四时不异。

若其日有长短,分在中时前后。

今用梁末改漏,下鼓之后,分其短长,夏至之日,各十七刻,冬至之日,各十二刻。

伏承命旨,刻同勒令。

检一日之刻乃同,而四时之用不等,廷尉今牒,以时刻短促,致罪人不款。

愚意愿去夜测之昧,从昼漏之明,斟酌今古之间,参会二漏之义,舍秋冬之少刻,从夏日之长晷,不问寒暑,并依今之夏至,朝夕上测,各十七刻,比之古漏,则上多昔四刻,即用今漏,则冬至多五刻,虽冬至之时,数刻侵夜,正是少日,于事非疑,庶罪人不以漏短而为捍,狱囚无以在夜而致诬,求之鄙意,窃谓允合。

"《陈书·沈洙传》"

◎袁泌

泌,字文洋,陈郡阳夏人,梁司空昂子。

为员外散骑侍郎,历诸王府属。

太清中,为东宫领直。

台城陷,依鄱阳王范。

范卒,降侯景。

景平,王僧辩表为富春太守、兼丹阳尹。

贞阳侯即位,除侍中,奉使于齐,而贞阳侯废。

永嘉王建号,仍为侍中、兼丞相王琳长史,天嘉元年,"本传作二年误。 "兵败来降,授宁远始兴王府法曹参军,转谘议参军,除通直散骑常侍、兼侍中,领豫州大中正。

聘周还,授散骑常侍、御史中丞。

废帝即位,除云旗将军、司徒左长史,光大元年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质。

◇临终戒子蔓华吾于朝廷,素无功绩,瞑目之后,敛手足旋葬,无得辄受赠谥。

"《陈书·袁泌传》,泌临终戒其子蔓华,其子述泌遗意,表请之朝廷,不许。 "

◎袁枢

枢,字践言,泌兄君正之子。

仕梁为秘书郎,历太子舍人,轻车河东王主簿、安前邵陵王中军、宣成王功曹史。

敬帝即位,除员外散骑常侍、兼侍中、吏部尚书,出为吴兴太守。

入陈,征为侍中,迁都官尚书。

天嘉中,为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丹阳尹,加散骑常侍。

废帝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光大元年卒,赠侍中、左光禄大夫。

谥曰简懿。

◇追赠钱蒇及子官议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汉氏初兴,列侯尚主。

自斯以后,降嫔素族。

驸马都尉,置由汉武,或以假诸功臣,或以加于戚属。

是以魏曹植表,驸马奉车,趣为一号。

齐职仪曰,「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

魏晋以来,因为常准。

盖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若不加其等级,宁可合卺而,所以假驸马之位,乃崇于皇女也。

今宫主早薨,伉俪已绝,既无礼数致疑,何须驸马之授。

案杜预尚晋宣帝第二女高陵宣公主,晋武践祚,而主已亡,泰始中,追赠公主,元凯无复驸马之号。

梁武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监初,王氏无追拜之事。

远近二例,足以据明。

公主所生,既未及成人之礼,无劳此授,今宜追赠亭侯。

"《陈书袁敬附传》,高祖长女永世公主,先适陈留太守钱蒇生子,主及并卒于梁世,高祖受命,唯公主追封,至永定三年,将葬,尚书主客请详议,欲加蒇驸马都尉,并赠官都官尚书,袁枢议,又见《通典》二十九。 "

◎顾野王

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人。

梁大同中,除太学博士,迁中领军,临贺王记室参军。

承圣中,监海盐县。

敬帝时除金威将军安东临川王记室参军,转谘议。

陈天嘉初,补撰史学士,加招远将军。

废帝时除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

宣帝时迁国子博士、兼东宫管记,除太子率更令、兼东宫通事舍人,迁黄门侍郎、光禄卿,太建十三年卒,赠秘书监,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有《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集十九卷。

◇舞影赋

翟金波兮绣户,列银烛兮兰房。

出妙舞于仙殿,倡雅韵于清商。

顿珠履于琼簟,影娇态于雕梁。

图长袖于粉壁,写纤腰于华堂。

萦纡双转,芬馥一房。

类只鸾于合镜,似双鸳之共翔。

愁冬宵之尚短,欣此乐之方长。

"《初学记》十五。 "◇筝赋

调宫商于促柱,转妙音于繁弦。

既留心于别鹤,亦含情于彩莲。

始掩抑于纨扇,时怡畅于升天。

"《初学记》十六。 "

◇笙赋

声流洛渚,器重汾阳。

协歌锺于宿夕,咏月扇于绕梁。

同离鸿于流征,会别鹤于清商。

"《初学记》十六。 "◇拂尘赋

诗咏淇水,骚美江干。

崖怜拂石,神贵埽坛。

既来仪于鸣凤,亦扰狎于翔鸾。

入扇璧之宵月,映沅澧之惊湍。

带金风之爽朗,杂玉润之檀栾。

陪嘉宴于秋夕,等贞节之岁寒。

"《初学记》二十八。 "

◇上呈玉篇启

窃闻两仪ㄈ启,九皇始君,情性初动,有巢肇制,三圣代立,十纪递兴,龙牒浮河,龟书起洛,八卦既陈,六爻攸叙,篆素之流,是焉而出。

至于精课源妙,求其本始,末学敷浅,诚所未详。

虽复研改六经,校雠百氏,殊非庸菲,所能与夺,谨依条例同异,具以上呈。

伏惟圣皇驭寓,膺受图,德尚昊轩,功超妫姒,通妙广运,乃圣乃神,经天曰文,止戈为武,百工维理,庶绩咸熙,劝以九歌,之八柄,文德以来要服,舞干戚以格有苗。

是故仁风所扇,九服蒙灵,正朔可班,四荒怀德,取衣雒树,则肃慎识受命之兴,夷波海水,则越裳知圣人之德,岂但中和乐职,近播岷峨,德广所覃,旁流江汉?殿下天纵岳峙,睿哲渊凝,三善自然,匪须勤学,六行前哲,宁以劳喻。

是以声覃八表,誉决九垓,规范百司,陶钧万品,犹复留心图籍,亻免情篆素,纠先民之积谬,振往古之重疑,简册所传,莫令比盛。

野王沾濡圣道,沐浴康衢,不揆愚贱,妄陈狂狷,徒梦收肠,终当覆瓿,空思朱墨,翟必无传,悚悸交心,罔知攸错。

谨启。

"宋本《玉篇》,案《玉篇》上呈于大同九年三月,此启所称殿下者,临贺王正德也。 "

◇玉篇序

昔在庖牺,始成八卦,暨乎苍颉,肇创六爻,政罢结绳,教兴书契,天粟昼零,市妖夜哭,由来尚矣。

爰至玄龟龙马,负河洛之图,赤雀素鳞,В受终之命,凤羽为字,掌理成书,岂但人功,亦犹天授。

故能传流奥典,钩探至赜,扬显圣谟,耀光洪范,文遗百代,则礼乐可知,驿宣万里,则心言可述,授民轨物,则县方象魏,兴功命众,则誓威师旅,律存三尺,政仰八成,听称责于附别,执士师于两造,勒功名于锺鼎,颂美德于神,故百官以治,万民以察,雕金镂玉,升崧岱而告平,汗竹裁缣,写宪章而授政,莫不以版牍施于经纬,文字表于无穷者矣。

所以垂帷闭户,而觌遐年之世,藏形晦迹,而识远方之风,遵览篆素,以测九垓,则靡差肤寸,详观记录,以游八裔,则不谬毫厘,鉴水镜于往谟,遣元龟于今体,仰瞻景行,式备昔文,戒慎荒邪,用存古典,设教施法,无以尚兹,经世治俗,岂先乎此。

但微言既绝,大旨亦乖,故五典三坟,竞开异义,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

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训备矣。

而学惭精博,闻见尤寡,才非通敏,理辞弥踬,既谬先踪,且乖圣旨,谨当端笏拥,以俟嘉猷。

"宋本《玉篇》"

◇虎丘山序

夫少室作镇,以峻极而标奇,太华神掌,以削成而称贵。

若兹山者,高不概云,深无藏影,卑非培娄,浅异棘林,秀壁数寻,被杜兰与苔藓,椿枝十仞,挂藤葛与悬萝,曲涧潺,修篁荫映,路若绝而复通,石将颓而更缀,抑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

若乃九功六义之兴,依永和声之制,志由兴作,情以词宣,形言谐于韶夏,成文畅于锺律,由来尚矣。

未有登高能赋,而韬斐丽之章,入谷忘归,而忽铿锵之节,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

于时风清邃谷,景丽修峦,兰佩堪纫,胡绳可索,林花翻洒,乍飘于兰皋,山禽啭响,时弄声于乔木,班草班荆,坐蟠石之上,濯缨濯足,就沧浪之水,倾缥瓷而酌旨酒,翦绿叶而赋新诗,肃尔若与三迳齐踪,钅仓然似共九成偕韵,盛矣哉!聊述时事,寄之翰墨。

"《艺文类聚》八。 "◎杜之伟之伟,字子大,吴郡钱塘人。

梁中大同初、补东宫学士,出为萧昂江州记室。

昂卒,侍临成公读,寻除扬州议曹从事、南康王墨曹参军、兼太学博士,转安前邵陵王田曹参军。

又转刑狱参军,侯景之乱,去官。

敬帝初,召补丞相记室参军,迁中书侍郎,领大著作。

陈受禅,除鸿胪卿,转大匠卿,迁太中大夫,永定三年卒,赠通直散骑常侍,有集十二卷。

◇求解著作启

臣以绍泰元年忝中书侍郎,掌国史,于今四载。

臣本庸贱,谬蒙盼识,思报恩奖,不敢废官,皇历惟新,驱驭轩昊,记言记事,未易其人,著作之材,更宜选众,御史中丞沈炯、尚书左丞徐陵、梁前兼大著作虞荔、黄门侍郎孔奂,或清文赡笔,或强识稽古,迁董之任,允属群才,臣无容遽变市朝,再妨贤路,尧朝皆让,诚不可追,陈力就列,庶几知免。

"《陈书·杜之伟传》,高祖受禅,之伟启求解著作,优敕不许。 "

◎庾持持,字允德,"南史作元德。 "颍川鄢陵人,晋司空冰七世孙。

仕梁为南平王国左常侍、轻车河东王府行参军,进尚书郎,出为安吉令,迁镇东邵陵王记室兼建康令,历吴兴郡丞,监临海郡。

陈受禅,授安东临川王谘议参军。

永定末除尚书左丞。

天嘉初,封崇德县子,免,寻为宣惠始兴王谘议参军,除临安令,迁给事黄门侍郎,除棱威将军、盐官令。

光大初,迁秘书监少府卿,领羽林监,迁太中大夫,领步兵校尉,太建元年卒,赠光禄大夫,有集十卷。

◇请详正哀策称大行晋宋以来,皇帝大行仪注,未祖一日,告南郊太庙,奏策奉谥,梓宫将登せ京,侍中版奏,已称某谥皇帝,遣奠出于陛阶下,方以此时乃读哀策,而前代策文犹云大行皇帝,请明加详正。

"《隋书·礼仪志》三,永定三年七月武帝崩,新除尚书左丞庾持称云云,又见《通典》七十九"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