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 列传一百五十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清史稿
《清史稿》 列传一百五十五 赵尔巽、柯劭忞等

杨芳胡超齐慎郭继昌段永福武隆阿哈★阿巴哈布

长清达凌阿哈丰阿庆祥舒尔哈善乌凌阿穆克登布多隆武

壁昌恒敬

杨芳,字诚斋,贵州松桃人。

少有干略,读书通大义。

应试不售,入伍,充书识。

杨遇春一见奇之,荐补把总。

从征苗疆,战辄摧锋。

洊擢台拱营守备。

嘉庆二年,从额勒登保剿教匪,败张汉潮於南漳,赐花翎。

转战川、陕,常充侦骑,深入得贼情地势,额勒登保连破剧寇,赖其乡导之力。

四年,歼冷天禄於人头堰。

大军追余贼,芳以九骑前行,至石笋河,见贼数千争渡,后逼陡崖,左右无路,芳遣二骑回报,自将七骑大呼驰下,贼惊溃,陷浅洲中,其先渡者无由回救。

五舟离岸,群贼蚁附,舟重,每发一矢覆一舟,五发五覆。

俄,杨遇春、穆克登布至,浮马渡,追击贼尽,军中称为奇捷。

连擢平远营都司、下江营游击、两广督标参将。

五年,杨开甲、张天伦趋雒南,芳以千骑扼东路,绕出贼前。

贼折而西,黎明追及,见马迹中积水犹潢,急驰之。

甫转山湾,见贼拥塞平川,芳率数十骑冲突,后骑至,乘势蹂躏,贼仓卒奔溃,擒斩无算。

赐号诚勇巴图鲁,擢广西新泰协副将。

寻从穆克登布击伍怀志,连败之成县、阶州。

贼渡白水河窥四川龙安,旁入老林,冒雨追击,及之於磨刀石,手刃十余贼,伤足坠马,徒步杀贼,复伤臂,射伤伍怀志,大军乘之,大破贼众。

仁宗闻而嘉之,诏问伤状。

六年,冉学胜趋甘肃,偕札克塔尔要击於固原,贼反奔,芳轻骑摧其后队,又败之於汉江南岸,贼由平利走洵阳。

时张天伦踞高唐岭,芳破之,余贼与学胜合,东出杨柏坡,芳先至,设伏败之,而李彬、苟文明、高见奇、姚馨佐合窜平利。

彬走南江,天伦随之,见奇、馨佐入宁羌。

额勒登保自追之,嘱芳以南江之贼,击天伦,擒其党张良祖、马德清、刘奇;复破见奇、馨佐於桂门关,追及黑洞沟,擒其党辛斗:擢陕西宁陕镇总兵。

又败李彬於太平,贼弃老弱逸,获彬妻及其悍党冉天璜。

七年,苟文明犯宁陕,其党刘永受、宋应伏分布秦岭北。

芳由五郎口进,歼应伏之众过半,永受遁,为寨民所杀,文明寻亦授首。

额勒登保入楚,檄芳剿陕境余匪,先后擒郭士嘉、苟文学等,贼党溃散。

八年,总督惠龄檄芳还剿南山贼,芳由洵阳坝深入,冒雨扪崖攀葛,狝薙无遗,遂大搜秦岭南北,陕西贼垂尽。

忽有李彪者,自太白山突出,合苟文润扰洋县。

芳截剿勿及,坐夺翎顶。

贼逼川境,德楞泰至,令芳归防山内。

苟文明余党自竹谿窜陕,芳严守汉江,却之,复翎顶。

是年秋,三省悉平,凯撤诸军。

宁陕镇标皆选乡勇精锐充伍,凡五千人,号新兵,芳驭之素宽。

十一年,芳代杨遇春署固原提督,去镇,副将杨之震摄。

以包谷充粮,又盐米银未时给,众鼓噪,营卒陈达顺、陈先伦遂倡乱,戕之震,其党蒲大芳护芳家属出而复从贼。

芳闻变,驰赴石泉,诏德楞泰率杨遇春等讨之。

秋,贼大掠洋县、留坝,胁众盈万,推大芳为魁。

攻孝义,窥子午谷,围鄠县急。

芳驰救,鏖战终夜,伤臂。

旦日,贼辨为芳,自引去。

遇春督诸军战於方柴关,不利。

芳与遇春计,贼尚感旧恩,可劝谕,单骑入贼,晓以顺逆利害,犹倔强,与语数年共生死情,声泪俱下,众感泣原降,遂宿贼垒。

大芳缚达顺、先伦以献;复率大芳追斩不听命者硃贵等数百人,乃定。

德楞泰疏请降兵归伍,被谴责,大芳等二百余人免死戍伊犁。

芳坐驭兵姑息,亦褫职遣戍。

明年,释还,以守备、千总用。

十五年,授广东右翼镇总兵,调陕西西安镇。

母忧,去官。

十八年,服阕,入都,至河南,会教匪李文成踞滑县,总统那彦成留之剿贼,授河北镇总兵。

偕杨遇春克道口,进薄滑县。

巡抚高杞有兵六千,与总统不协,战不力,芳说杞,尽领其众。

文成走踞辉县司寨,偕特依顺保追击之,贼死斗,芳手刃退卒,大捷,以火攻破碉楼,文成自焚死,予云骑尉世职。

大兵隧地攻滑城,贼多方御之,历四十日不得下。

芳复於西南隅穿穴深入,九日而成。

地雷发,城圮,殄贼二万余。

蕆功优叙,调西安镇。

移师剿平三才峡匪,复勇号,调汉中镇。

二十年,擢甘肃提督。

道光初,历直隶、湖南、固原提督。

六年,回疆军事急,芳自请从征,许之。

十月,会军阿克苏。

柯尔坪为要冲,芳先进,一鼓破之,焚回庄,斩贼酋伊瞒及安集延伪帅约勒达什,大军无阻。

七年二月,偕参赞杨遇春、武隆阿进师,三战皆捷,抵喀什噶尔浑河北,合击大破之,遂复其城;率兵六千趋和阗,三月,战於毗拉满,分军绕贼后夹击,擒贼酋噶尔勒,复和阗:加骑都尉世职,授干清门侍卫。

张格尔已遁,命杨遇春偕芳出卡掩捕,芳军阿赖,檄诸夷部缚献。

芳言贼遁愈远,道险饷艰,诸夷贪赏妄报不足信,至秋,诏班师。

会芳追博巴克之众,入险遇伏,数战始拔全军出,协领都凌阿死之。

遇春先入关,芳代为参赞,遣黑回用间言大兵全退。

张格尔俟岁将除,率五百骑来袭,中途觉而反奔。

芳急驰一昼夜,追及於喀尔铁盖山,歼其从骑殆尽。

余贼拥张格尔登山,弃骑走,芳率胡超、段永福等擒之,锡封三等果勇侯,赐紫缰、双眼花翎,晋御前侍卫,赐其子承注举人。

张格尔械京伏诛,加太子太保。

九年,入觐,晋二等侯,加太子少傅。

十年,浩罕、安集延复扰喀什噶尔、叶尔羌等城,偕长龄往剿,仍为参赞。

兵至,贼已遁。

疏言移城屯田事,下长龄等议行。

寻回镇。

十三年,四川清溪、越巂、瓘边诸夷叛,提督桂涵卒於军,以芳代之。

至则清溪、越巂皆平,进攻瓘边贼巢,斩其酋,十二姓熟夷皆降,山内倮夷亦就抚。

与按察使花杰筹治善后,晋一等侯。

逾年,诸夷复时出扰,降二等侯,褫御前侍卫,以甘肃总兵候补。

引疾归。

十六年,起为湖南镇筸总兵,抚定变兵。

历广西、湖南提督。

二十年,海疆事起,定海既陷,琦善赴广东议抚,英吉利要挟,攻夺砲台。

二十一年春,命奕山为靖逆将军,芳及隆文为参赞,率师防剿。

奕山等不知兵,惟倚芳。

先至广州,英兵入犯虎门、乌涌,提督关天培战死。

敌兵逼省城,严备守御。

芳见兵不可恃,而洋商久停贸易,亦原休战,美利坚商人居间,请通商,诏不许;又偕巡抚怡良疏请准港脚商船贸易,诏斥有意阻挠,怠慢军心,严议夺职,改留任。

奕山至,战亦不利。

四月,英舰退,收复砲台,奕山等遂请班师。

芳以老病乞解职,温谕慰之,命回湖南本任。

二十三年,许致仕,在籍食全俸。

二十六年,卒於家,诏念前劳,赐金治丧,依例赐恤,予其诸孙官有差,谥勤勇。

子承注先卒,孙恩科袭侯爵。

芳自剿三省教匪,勋名亚於杨遇春。

至回疆之役,以生擒首逆,先封侯,绘像紫光阁,论功超列遇春上。

汉臣同列者凡九人:署固原提督胡超,贵州提督余步云,直隶提督齐慎,安徽寿春镇总兵郭继昌,陕西西固营都司段永福,陕西马兵升甘肃宁远堡守备杨发,陕西马兵升抚标左营守备田大武。

发、大武并从擒张格尔,以伍卒跻列,异数也。

胡超,四川长寿人。

初读书应试不售,入伍,从征苗疆有功。

嘉庆中,川、楚、陕教匪起,率乡勇转战,屡歼悍贼,以勇健名。

累擢都司,坐事夺职。

入都,考充国史馆供事。

十八年,林清逆党犯禁城,手杀数贼,大学士勒保荐赴河南军营。

从杨遇春剿贼,单骑入贼垒,与数十贼搏战,歼其二,搴旗而出;又败贼於中市,率劲骑前驱,克道口,复原官。

克滑城,擒贼首,上功居最。

十九年,从遇春平三才峡匪,殪贼目麻大旗、刘二,擒龚贵等,赐号劲勇巴图鲁。

累擢陕西循化营参将。

道光元年,从征叛番,战博洛托亥、乌兰哈达皆捷,夜袭冻雪岭贼帐,擢甘肃永昌协副将,驻防西宁。

六年,回疆事起,杨遇春檄赴军。

从杨芳攻柯尔坪,先破贼於和色尔湖,次日攻北庄,持矛步战,杀贼过半,阵斩贼首伊瞒,加总兵衔。

七年,连战皆捷,抵浑河,贼夜来袭,击败之,遂渡河薄贼垒,贼大溃。

四城既复,追和阗逸贼,出卡至玛杂败之,截击於新地沟,尽歼其众,擢四川重庆镇总兵。

是年冬,追张格尔至喀尔铁盖山,舍骑步蹑山巅,张格尔穷蹙欲自刭,超与段永福夺其刀,生缚之,予骑都尉世职,授干清门侍卫。

与功臣宴,御制赞有"雄勇超群,名实克称"之褒。

历署古北口、固原提督,授甘肃提督。

十年,浩、安集延复犯边,超率兵四千驰剿,至英吉沙尔,贼已遁,遂解喀什噶尔围。

分兵追萨汉庄窜匪,俘戮殆尽。

凯旋,调固原提督。

十六年,入觐,命在御前行走。

二十一年,命率兵二千赴山海关驻防。

寻以浙江海防急,授参赞大臣赴援,未行,留防天津。

从郡王僧格林沁视直隶、山东海口防务,逾年撤防归伍。

寻调甘肃提督。

二十六年,以西宁番叛,调援不力,褫职,仍留骑都尉。

乞病归,食半俸。

二十九年,卒。

齐慎,河南新野人。

以武生率乡团击教匪。

入伍,隶庆成部下,转战三省,以勇闻。

比教匪平,洊擢至陕安镇右营游击,杨遇春甚器之。

嘉庆十八年,滑县乱,檄慎从征。

贼踞道口,遇春初至,直前搏战,慎从之,贼气夺,入巢。

明日,慎独破贼於卫河西岸。

贼掠中市,率骑断其归路,夹击,毁浮桥,遂克道口,破桃源集援贼。

进薄滑县,驻营未定,贼万余由西北门出来犯,力战,相持竟夜;迟明,城贼二千余复出,慎跃马冲贼阵中断,乃大溃。

又破贼新乡牛市,首逆李文成走踞司寨,慎由淇县大庙山右进,鏖战白土冈,会攻司寨,克之。

自道口至此凡十三战,叙功最,赐号健勇巴图鲁。

克滑城,先登受伤,擢副将;遂从遇春平三才峡匪,授神木协副将。

历西安、陕安两镇总兵。

道光元年,擢甘肃提督。

二年,西宁插帐番扰河北,慎率本标兵迭战於乌兰哈达、哈锡山、落它滩,擒斩数百,番众乞降,放还河南。

诏褒奖,被珍赉。

六年,从征回疆,长龄令充翼长,驻守阿克苏。

父丧,留军。

特奇里克爱曼布鲁特助逆扰乌什,慎战屡捷,擒其酋库图鲁克。

七年,出哈兰德卡伦,驻倭胡素鲁,遏贼内犯。

事平,调古北口提督,改号强谦巴图鲁。

十二年,病归。

起授甘肃提督,调四川。

十七年,平雷波叛夷,调云南,复调四川。

二十一年,命率川兵五百赴广东参赞靖逆将军奕山军务,守佛山镇。

杨芳病,移守省城,会罢战。

二十二年,赴湖北剿崇阳乱民,未至已定,命赴浙江会办扬威将军奕经军务,驻上虞,扼曹娥江。

移防江苏镇江。

英兵来犯,力战却敌。

城卒陷,退守新丰。

奕山、奕经先后被谴,慎夺职留任,回四川。

二十四年,出阅伍,卒於马边,赠太子太保,谥勇毅。

郭继昌,直隶正定人。

以行伍从庆成剿教匪於襄阳,继从恒瑞入川,击罗其清、冉文俦等於龙凤坪,歼冉文富於马鞍山,功皆最。

又赴陕、甘剿张汉潮,擢龙固营都司。

累迁陕西宜君营参将。

道光元年,赴喀什噶尔换防,授定边协副将,调安西协。

六年,换防叶尔羌,抵阿克苏,值乱起,驻守托什罕,击败渡河贼。

协领都伦布被围,继昌兵少不能救,借调额尔古伦骑队三百,夜率驰往,突贼营,歼其酋库尔班素皮,追及河上,擒斩千余,擢总兵,赐号干勇巴图鲁。

七年,从大军战大河拐,夜袭贼营,破之。

从复喀什噶尔城,追贼至塔里克达坡,分兵绕山后狙击,贼惊溃,授寿春镇总兵。

调陕西延榆绥镇。

十年,再赴喀什噶尔剿余孽,还署固原提督。

十七年,调广东陆路提督。

洎海防急,往来广、惠间筹守御。

二十一年,以劳卒。

段永福,陕西长安人,原籍四川。

以乡勇从征教匪,积功至千总。

嘉庆十八年,滑县教匪起,从杨遇春转战直隶、河南,克道口、司寨,复滑县,皆有功。

复从遇春剿陕西郿县贼,率骑兵追至柏杨岭,歼贼目麻大旗、刘二於阵。

累擢甘肃张义营都司。

道光七年,从杨芳征回疆,洋阿尔巴特、沙布都尔、阿瓦巴特三战皆力,赐号利勇巴图鲁。

张格尔就擒於喀尔铁盖山,永福从胡超步上山岭,直前夺其刀,手缚之,予骑都尉世职。

擢参将,历甘肃永固协副将,陕西宁夏镇总兵,调贵州安义镇。

二十年,命赴广东防海,英吉利兵舰初至,永福扼虎门,砲击退之。

二十二年,命赴浙江佐扬威将军奕经军,宁波、镇海已陷,令永福分路往攻,漏师期,他路先挫,永福师不得进,遂无功。

擢广西提督,未赴,调浙江。

未几,卒,谥勇毅。

武隆阿,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提督七十五子。

嘉庆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征湖北教匪,后随父剿贼四川,功多,累擢副都统。

七十五以病去,武隆阿代领所部留川,为勒保所忌,父丧,乃还京。

十年,授广东潮州镇总兵。

时海盗充斥,仁宗以武隆阿勇敢,故使治之。

既而总督那彦成招降盗首李崇玉,予四品衔守备札,而以武隆阿捕获闻。

事觉,坐降二等侍卫,赴台湾军营效力。

十一年,偕王得禄等击蔡牵於鹿耳门,败之,迁头等侍卫,授台湾镇总兵。

二十五年,母忧,回旗。

寻充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道光元年,疏陈八旗生计,请以绿营兵半为旗额,由驻防子弟挑补,诏斥紊言乱政,降二等侍卫,调西宁办事大臣。

三年,召还,授内阁学士。

出为直隶提督,授江西巡抚,调山东。

六年,台湾奸民张丙作乱,诏武隆阿往督师,未行而回疆乱急,授钦差大臣,与杨遇春同参赞扬威将军长龄军务,率吉林、黑龙江骑兵三千出关。

七年二月,战於洋阿尔巴特,武隆阿将右军,扼其前,贼败走,追至排子巴特,又败之,进克沙布都尔回庄,乘胜至浑水河,悍贼数千来援,迎击破之,斩其酋色提巴尔第等。

进次阿瓦巴特,贼伏精锐以待,遣羸师挑战,佯败,武隆阿整队进,以连环枪聚击,别遣藤牌军由山谷间道冲出,贼马惊却走,伏贼自林中出,不复成列,纵击之,殪贼万余,斩其酋阿瓦子迈玛底、那尔巴特阿浑等。

捷闻,加太子少保。

贼垒踞浑河南岸,列大砲山穴,死守以拒,武隆阿军至不得进。

日暮,偕杨遇春乘风潜渡上游袭贼后,贼数进数退,卒不支,始溃走,遂复喀什噶尔城。

张格尔闻败先遁,诏斥将军、参赞不能生致首逆,并被谴,夺武隆阿宫衔,责擒张格尔以自赎。

武隆阿病留喀城,授喀什噶尔参赞大臣。

诏询善后方略,长龄请以逆裔阿布都哈里管西四城回部事。

武隆阿亦疏言:"留兵少则不敷战守,留兵多则难继度支。 前此大兵进剿,幸克捷迅速,奸谋始息。 臣以为西四城环逼外夷,处处受敌,地不足守,人不足臣,非如东四城为中路不可少之保障。 与其糜有用兵饷於无用之地,不如归并东四城,省兵费之半,即可巩如金瓯,似无需更守此漏卮。"

诏切责其附和长龄。

会谍报张格尔潜居达尔瓦,武隆阿率师往击之,侍卫色克精阿等殁於阵,上愈怒,议革职,从宽留任。

寻以病亟请解职,允之,命在喀城调理,病愈仍署原官。

八年,张格尔就擒,免前后吏议。

寻实授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奏招抚归顺部落额提格讷布鲁特,安置依劣克达坂地。

诏以"受降易,安抚难"勉之。

召回京。

九年,陕、甘兵凯撤,给盐粮银依内地防军旧例,军士意不满,譁噪。

那彦成疏言:"武隆阿战阵勇敢,而多疑少断,未洽人心。 陕军嚣争,实其意存节省、拘泥成例所致,虑不胜参赞任。"

及至京召对,语复掩饰,降头等侍卫。

寻充和阗办事大臣。

十年,召还。

逾年,卒。

武隆阿回疆战功与二杨相埒,以言弃地获谴,未膺优赏。

宣宗念前劳,仍列功臣,绘像紫光阁。

八旗诸将同列者:都统威勇侯哈哴阿,护军统领阿勒罕保,库尔乌苏领队大臣副都统巴哈布,副都统苏清阿,阿克苏办事大臣副都统长清,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达凌阿,察哈尔都统安福,头等侍卫巴清德,吉林副都统吉勒通阿,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副都统衔额尔古伦,头等侍卫塔尔巴哈台办事大臣德勒格尔桑,头等侍卫华山泰,宁夏副都统伊勒通阿,吉林协领寿昌,黑龙江协领鄂尔克彦、全凌阿,黑龙江总管副都统衔舒凌阿,伊犁察哈尔总管乌齐拉尔,三等侍卫得胜额,吉林佐领乌凌额、德成额,黑龙江佐领占布、阿勒吉讷,伊犁锡伯佐领德克精阿,伊犁索伦副总管哈丹保,伊犁锡伯马甲防御衔骁骑校讷松阿、舒兴阿,而回子郡王伊萨克亦与焉。

哈哴阿,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由世袭云骑尉为伯父额勒登保嗣,袭一等威勇侯,授头等侍卫、干清门行走。

嘉庆十八年,从剿滑县教匪有功,赐号继勇巴图鲁。

二十一年,晋御前侍卫,兼副都统、武备院卿,历护军前锋统领。

道光六年,从长龄赴回疆,充领队大臣,将骑兵。

连战洋阿尔巴特、沙布都尔、阿瓦巴特,擒安集延头目阿瓦子迈玛底等,复喀什噶尔,擒逆属及从逆伯克阿布都拉、安集延头目推立汗。

从杨芳破玉努斯於毗拉满,复和阗,擢镶红旗蒙古都统。

八年,槛送张格尔至京,献俘阙下,礼成,赐蟒袍、大缎。

十年,喀什噶尔复被围,授参赞大臣,从长龄视师,至则贼已遁,命偕杨芳察各城战守及回众助逆者,捕诛百余人,被胁免罪,奖赏有功,并如议行。

留回疆驻守,训练屯兵。

十二年,浩罕遣使进表,送还所掠回民,率贸易人进卡,哈哴阿受之,宣示通商免税恩诏,赐予筵宴,事毕还京。

台湾匪起,授参赞大臣,偕将军瑚松额往剿,未至,事平,旋师。

十五年,命赴山、陕阅兵,擢领侍卫内大臣。

寻以阅兵不慎,降二等侍卫。

累迁都统。

二十一年,海疆戒严,驻防山海关,复授参赞大臣,偕奕经赴浙江防剿。

未几,仍回山海关防守。

和议成,回京,授领侍卫内大臣。

二十五年,以病请解职,食侯爵全俸。

二十九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刚恪。

子那铭,孙荣全,袭爵。

荣全官至副都统,自有传。

巴哈布,伍弥特氏,蒙古正黄旗人。

以健锐营前锋、蓝翎长从征教匪,又赴台湾剿贼,累迁前锋参领。

以克滑县功,授右翼翼长,擢镶蓝旗蒙古副都统。

道光五年,出为哈喇沙尔办事大臣。

六年,率土尔扈特、和硕特、蒙古兵援阿克苏,贼潜渡浑巴什河犯阿城,迎击,歼其渠库尔班素皮,被优叙。

偕提督达凌阿援乌什,败贼於沙坡树窝。

寻撤蒙古兵,自请留军前。

七年,和阗回众缚贼酋乞降,往抚之。

洋阿尔巴特之战,偕哈哴阿率劲骑进击,所向披靡。

沙布都尔、阿瓦巴特连战皆力,署叶尔羌帮办大臣。

凯旋,予云骑尉世职。

九年,授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十二年,召还京。

寻擢江宁将军,治军有声。

十七年,卒於官,优恤,谥勤勇。

长清,钮祜禄氏,满洲镶红旗人,内大臣策楞孙,副都统特成额子也。

以廕生入赀,铨授兵部主事。

累迁郎中。

嘉庆二十四年,出为广西左江道。

母忧去官。

仍为兵部郎中。

道光五年,加副都统衔,充阿克苏办事大臣。

六年,张格尔入寇,西四城相继陷。

长清截留各城换防,又发铜厂钱局官兵,扼浑巴什河。

参将王鸿仪战殁於都齐特,贼纠众五六千自叶尔羌来犯,屡扑渡,皆击退。

踞城百余里,波斯图拉、哈尔塔两地多朵兰回庄,附逆抗拒,分兵进剿。

贼复由托什罕渡河,逼城二十里,长清令数十骑驰骋扬尘,鼓噪东来,贼疑大军至,退走河南。

乃进军,渡河结营,贼来攻,连败之,擒斩千余,贼始不敢窥河北。

阿克苏城小,扩关厢,开壕筑垒为外郭,民、回安堵。

遣兵五百助守乌什为犄角,东四城恃以无恐。

宣宗初虑长清未谙军事,命特依顺保往领其职而长清副之,犹未至,至是诏嘉长清防剿深合机宜,赐花翎,予优叙,遂寝前命。

大军进讨,满、汉兵三万数千皆集阿克苏,长清置局供支运输,铸钱增驿,规画甚备,授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仍留任。

七年,四城复,诏:"长清於大军未到,力捍孤城,厥功甚伟,予云骑尉世职,擢其子富春为主事。"

八年,疏言:"长龄议於阿克苏添兵一千,柯尔坪添兵五百。 柯尔坪距阿城三百里,回众数万,兵少无益,请归并阿克苏,练成劲旅,可以总治两路所属。 乃塔尔达巴罕及阿尔通霍什皆有小路可通伊犁,请并封禁。"

从之。

张格尔就擒,械送至京。

予优叙。

十年,喀什噶尔诸城复告警,容安率伊犁兵赴援,命至阿克苏与长清会商进兵。

疏请分兵和阗、乌什,待哈丰阿、胡超两路兵至进剿,诏斥容安畏葸,长清并下严议。

寻原之,降二等侍卫,仍留任。

十二年,加提督衔,充叶尔羌办事大臣,驭夷开屯,措施并称职。

十四年,授乌鲁木齐都统。

逾年,召回京。

寻授福州将军,加太子太保。

十七年,卒,晋太子太傅,赐金治丧,谥勤毅。

达凌阿,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

以健锐营前锋从永保剿湖北教匪,继随杨遇春战川、陕,数有功。

累擢静宁协副将,署西安镇总兵。

三才峡匪起,率兵四百御之涝峪、八里坪,大败其众。

追尤九余党至黑水峪,攻克之,又败之傅家河;击万五於辛峪口,连败之,万五率残卒遁,寻就擒:加总兵衔,擢巴里坤总兵,调西安镇。

道光二年,擢乌鲁木齐提督。

六年,率兵四千援阿克苏,军次库车,遣锡伯兵扼柯尔坪,分守库车、乌什。

九月,与贼夹浑巴什河而军,持数日,贼分走乌什,偕巴哈布迎击,败之於阿拉尔,追至沙坡树窝,破伏贼。

其自托什罕渡河者,方围协领都伦布营,遏副将郭继昌援路。

达凌阿还军驰救,奋击败之,贼争渡,死者相藉,河水为之不流。

迨长龄至,河北已无贼,被优叙。

七年,从大军三战复喀城,驻守叶尔羌,署办事大臣,予云骑尉世职。

是年秋,闻边警,调防乌什,张格尔就擒,回本镇。

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西安将军。

十年,卒,优恤,谥武壮。

哈丰阿,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

嘉庆初,以健锐营前锋从剿襄阳教匪,转战川、陕,累迁前锋侍卫。

搜捕南山余匪甚力,事平,授贵州定广协副将。

擢威宁镇总兵,历浙江处州,陕甘凉州、汉中诸镇。

道光八年,擢乌鲁木齐提督。

十年,回疆复警,命驰赴阿克苏,偕长清防剿。

十一月,进攻叶尔羌贼营,贼溃,潜伏哈拉布扎什军台,分道要击,破之。

进围黑色尔,擒其酋巴拉特,乘胜至英吉沙尔,喀什噶尔围亦解,予云骑尉世职,赐号进勇巴图鲁。

初诏哈丰阿倍道驰援叶尔羌,听容安计,绕道和阗,失期,议夺职,原之,责偿军费十之二,仍留任。

擢广州将军。

疏请铸巨砲百,选精锐五百人,严守望以重海防。

十四年,英吉利兵船二,号称护商,入广州海口,纵砲击之。

船停黄埔,调兵建闸,制其出入,英酋谢罪,事乃解。

调黑龙江将军,举发御前大臣高克鼐嘱讬私书,诏奖其持正,授内大臣,加太子少保。

请添练马队,增置官吏,补助布特哈生计,并允行。

调西安将军。

二十年,卒,谥悫勤。

庆祥,图博特氏,蒙古正白旗人,大学士保宁子。

授蓝翎侍卫。

嘉庆十三年,袭三等公爵,授散秩大臣、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兼正蓝旗护军参领。

寻授理籓院侍郎,调工部。

十八年,率京营兵从那彦成剿滑县教匪,凯旋,擢正黄旗汉军都统,历热河、乌鲁木齐都统。

二十五年,授伊犁将军。

八月,逆回张格尔扰喀什噶尔,官军剿捕,乃引去。

参赞大臣斌静以闻,不言衅由,宣宗疑之,命庆祥往勘,得斌静纵容家奴凌辱伯克、交通奸利状,褫逮论罪。

疏陈善后六事,又密请羁縻浩罕部落,许遣使入觐,以安夷心,诏俞之。

道光五年夏,张格尔复扰边,内地回户多与通。

帮办大臣巴彦巴图率兵出塞掩之,不遇,即纵杀游牧布鲁特而还。

其酋汰列克追覆官军於山谷,贼遂猖獗,褫参赞大臣永芹职,命庆祥代之。

庆祥至,误信奸回阿布都拉,反为贼耳目。

六年夏,张格尔遣其党赫尔巴什潜赴绰勒萨雅克爱曼,纠合夷众,复令奇比勒迪至巴雅尔开渠占地,遣兵擒斩之。

张格尔率众五百由开齐山路突至回城,拜其先和卓木之墓,回人所谓"玛杂"也。

庆祥令帮办大臣舒尔哈善及领队大臣乌凌阿往剿,夜雷雨,张格尔溃围走,白帽回众纷起应之。

张格尔复由大河沿合众数万进犯喀城,庆祥尽调各营卡兵为三营,令乌凌阿、穆克登布分率之,迎战,先后没於阵。

先是张格尔求助於浩罕,约四城破,分所掠,且割喀城以报。

及见官军无援,悔欲背约,浩罕酋怒,自以所部攻城未下,寻引去;张格尔追击之,收其降众数千,遂益强。

八月,围喀城凡七十日,城陷,庆祥自经死。

事闻,赠太子太保,晋封一等公,兼云骑尉世职,以子文煇嗣,谥壮直,祀昭忠祠。

逾年,回疆平,诏於喀什噶尔建昭忠祠祀之,舒尔哈善、乌凌阿、穆克登布俱从祀,御制悯忠诗勒诸石。

八年,张格尔伏诛,命其子文煇看视行刑,摘心於墓前致祭。

舒尔哈善,葛哲勒氏,满洲镶白旗人。

以骁骑校从征川、陕教匪有功,予巴图鲁勇号。

累擢布特哈乌拉协领。

克滑县,加副都统衔。

坐事褫职。

道光初,予三等侍卫,充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

六年,张格尔入犯,调喀什噶尔帮办大臣。

与贼战,身先士卒,受枪伤,仍麾兵前进,杀数百人。

城陷,被戕,予骑都尉世职。

乌凌阿,瓜尔佳氏,满洲镶白旗人。

由前锋从征教匪,累擢头等侍卫。

道光三年,授伊犁领队大臣、正红旗蒙古副都统。

六年,贼逼喀城,庆祥檄令回援,遇贼於浑河,力战至晡,没於阵。

赠都统衔,谥壮武,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穆克登布,季氏,满洲镶红旗人,伊犁驻防。

由委前锋校累擢协领。

道光元年,庆祥密令诱捕张格尔於托云山内,获其党蒙达拉克等,予议叙。

二年,充库尔喀喇乌苏领队大臣,调伊犁。

五年,率兵至喀什噶尔,驻防图舒克塔什卡伦。

张格尔犯喀城,撤兵回战於七里河,死之。

赠都统衔,谥壮节,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多隆武,乌素尔氏,满洲镶白旗人。

由笔帖式补骁骑校,累擢协领。

道光四年,加副都统衔,充叶尔羌帮办大臣。

六年,喀什噶尔被围急,遣兵赴援。

贼由阿色尔布依岳坡尔湖而南,分兵防御。

奸回阿布都拉等潜通贼,多隆武尽诛之。

喀、英两城相继陷,贼趋叶尔羌,参将吴亨佑扼单板桥,战殁;遂由黑子铺入,防师尽熸,回兵半为贼胁。

伊犁道梗不能救,叶城乃陷,多隆武死之。

依都统例赐恤,於叶尔羌建专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叶尔羌办事大臣印登、英吉沙尔领队大臣苏伦保、和阗领队大臣奕湄、帮办大臣桂斌同殉难,追论死事诸臣,并赠恤有差,惟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巴彦巴图坐滥杀陷师,夺其恤典。

壁昌,字东垣,额勒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尚书和瑛子。

由工部笔帖式铨选河南阳武知县,改直隶枣强,擢大名知府。

道光七年,从那彦成赴回疆,佐理善后。

壁昌有吏才,以父久官西陲,熟谙情势,事多倚办。

九年,擢头等侍卫,充叶尔羌办事大臣。

壁昌至官,於奏定事宜复有变通,清出私垦地亩新粮万九千余石,改征折色,拨补阿克苏、乌什、喀喇沙尔俸饷,余留叶城充经费,以存仓二万石定为额贮,岁出陈易新,於是仓库两益。

叶尔羌喀拉布札什军台西至英吉沙尔察木伦军台,中隔戈壁百数十里,相地改驿,於黑色热巴特增建军台,开渠水,种苜蓿,士马大便。

所属塔塔尔及和沙瓦特两地新垦荒田,皆回户承种,奏免第一年田赋,以恤穷氓。

新建汉城,始与回城隔别,百货辐辏,倍於往时。

以回城官房易新城南门外旷土,葺屋设肆,商民便之。

访问疾苦,联络汉、回,人心益定。

十年八月,浩罕纠诸部寇边,围喀什噶尔、英吉沙尔两城,遂犯叶尔羌。

容安率援师迁延不至,壁昌抚谕回酋,同心守御,分扼科热巴特、亮噶尔诸要隘。

贼万余扑城,迎战於东门外,击破之,贼宵遁,诏嘉其援师未至之先即获全胜,加副都统衔,寻授镶黄旗汉军副都统。

自九月至十一月,贼复三次来犯,迭击败走之。

最后贼攻城,相持五日,而哈丰阿援兵至,贼望风遁,追破之於哈拉布札什。

越数日,进兵英吉沙尔,而喀什噶尔之贼已饱飏出塞,大军至,则无贼矣。

壁昌素得回众心,是役尤得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满之助,赖以战守。

事定,奏请仍袭其祖郡王封爵。

长龄、玉麟奉命会筹善后事,尽谘於璧昌。

十一年,擢参赞大臣,改驻叶尔羌,遂专回疆全局。

兴喀拉赫依屯田,招练民户五百人,修渠筑坝,以牌博为界,不侵回地,凡垦屯地二万二百四十亩。

十二年,和阗回民塔瓦克戕伯克多拉特、依斯玛伊勒等为乱,捕其党尽置诸法。

疏言:"长龄等奏增南路防兵三千屯巴尔楚克,因其地筑城未竣,遂以二千人分屯叶、喀二城。 二城形胜较巴尔楚克尤要,请以暂时分屯之兵永为定额。 喀城更增绿营兵三千五百,分屯七里河为犄角,叶城增乌鲁木齐满洲兵五百、绿营兵一千。"

诏从之。

十三年,召还京。

十四年,复出为乌什办事大臣。

历凉州副都统、阿克苏办事大臣、察哈尔都统。

缘事降调,充伊犁参赞大臣。

授陕西巡抚,擢福州将军。

二十三年,署两江总督,寻实授。

英吉利和议初成,壁昌奏设福山镇水师总兵,沿江形势,扼险设防,请於五龙、北固两山及圌山关、鹅鼻嘴修筑砲台砲堤,是为筹江防之始。

言官请团练乡兵,以窒碍无益,奏寝其议。

淮北已改票盐,御史刘良驹疏请推广於淮南试行。

疏言其不便,略谓:"淮南地广引多,价昂课重,行销之不齐,堵缉之难易,与淮北迥别。 灶户成本不能骤减至三四倍,民贩更非一时可集,而课项皆常年要需。 如改票议行,应纳课银孰肯再缴?应追积欠亦当豁除。 此后摊带钱粮亦将尽停,利犹未见,害已先形。 为今之计,但能肃清场灶以杜偷漏之源,整饬口岸以广行销之路,严禁浮滥以除在官之蠹,顾惜成本以冀商力之纾,庶淮鹺渐有起色。"

疏入,如所请。

二十七年,入觐,留京授内大臣,复出为福州将军。

数月,以疾请回旗。

咸丰三年,粤匪北犯,逼近畿,命为巡防大臣。

四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勤襄。

子恒福,直隶总督。

孙锡珍,同治七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官吏部尚书。

当壁昌初莅叶尔羌,实继恒敬之后。

恒敬原名恒敏,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

嘉庆初,为四川打箭炉同知。

治军需粮饷有功,擢绥定知府。

累迁江宁布政使。

道光初,授光禄寺卿,充哈密办事大臣。

大军征张格尔,命督办转运,铸钱购粮,增设台站,供军无缺。

七年,调乌什办事大臣。

命赴喀什噶尔帮办善后,授叶尔羌办事大臣。

迁建新城於罕那里克,勘垦官荒田,岁增粮供防兵二千口食,复於西北隅跴荒地一百余里,水土肥饶,疏请试垦。

壁昌至,始垦成。

八年,乞病归。

寻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出为西宁办事大臣。

十二年,卒。

论曰:平定回疆,多用川、楚、陕旧将,百战之余,以临犬羊乌合,摧枯拉朽,旬月而告功成,何其易哉!及后海疆事起,授钺分麾,莫能御侮,盖所当坚脆不同,而胜之不可以狃也。

杨芳一时名将之冠,差知彼己,晚伍庸帅,依违召讥,其以恩礼终,犹为幸焉。

庆祥心知危局,身殉孤城,壁昌力捍寇氛,卒安边徼,回疆安危之所系也,并著於篇。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