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纪隆平张士诚弟兄四,淮南泰州白驹场人。
泰州地滨海,海上盐场三十有六,隶两淮运盐使司。
士诚与弟士义、士德、士信、并驾运盐纲船,兼业私贩。
初无异于人。
先是,中书省右丞相脱脱在任,灾异迭见,黄河变迁。
至正一年,遣工部尚书贾鲁役民夫一十五万,军二万,决河故道,民不聊生。
河南韩山童首事作乱,以"弥勒佛出世"为名,诱集无赖恶少,烧香结会,渐致滋蔓,陷淮西诸郡。
继而湖广江西荆襄等处皆沦贼境。
山东杜遵道,以李氏子为主,起汝宁萧县。
李二、老彭、张君用攻陷徐州。
李二号芝麻李。
邹普胜、徐寿辉、即真一据蕲黄,镇南班据江东。
又有毛贵、陈友谅辈,不可枚数,分据各处。
方国珍弟兄啸聚台州海上。
朱定一、陈贤五、江宗三作乱江阴。
初,王克柔者,亦泰州人,家富好施,多结游侠。
将为不轨,高邮知府季齐收捕于狱。
李华甫与面张四素感克柔恩,谋聚众劫狱。
齐以克柔解发扬州,后招安华甫为泰州判,四为千夫长。
十三年五月,士诚又与华甫同谋起事。
未几,士诚党与十有八人共杀华甫,遂并其众,焚掠村落,驱民为盗,陷通泰高邮,自号诚王,改元天,设官分职,把截要冲,南北梗塞。
立淮南行中书省于杨州,以厄其势,既而亦招安之,立义兵元帅府以官其党。
然狙诈百出,卒不就降,杀知府季齐。
十五年五月,攻破杨州路,杀淮南行省参政赵琏,士义被获,伏诛。
既而退还高邮。
至九月二十五日,又攻破杨州适湖广行省右丞阿鲁恢引苗军来。
十月初一日,复退,丞相脱脱亲总大军以擒之,众号百万,旌旗辎重,首尾千里,以为高邮刻日可平。
然脱脱与弟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专权日久,及出师,遂有议其后者,诏脱脱安置淮安路,也先帖木柳安置宁夏路,别选相臣统其兵。
诏未下时,部将董抟霄每对脱脱言:"天兵南下,势如破竹。 今老师费财,何面目归报天子?不若先攻其易。"
脱脱从其言,分兵破天长六合,贼皆溃散,所杀者悉良民。
及攻高邮,堕其外城,城中震恐。
自分亡在旦夕,忽闻诏解其权,勇气百倍,出城拒敌。
诸卫铁甲军抱不平者,尽皆散去,或相聚山林为盗,高邮不可得而复矣。
江阴群寇互相吞啖,江宗三、朱英分党戕杀。
宗三将入城杀英,时英就招安,为判官,州之僚佐无如之何,遂申白江浙行省,云朱英谋反。
省差元帅观孙压境,观孙利其货赂,逗留不进,英因乘间挈家逸去,过江求救于士诚仍质妻子,借兵复雠。
士诚初亦疑惑,弗听。
英盛陈江南土地之广,钱粮之多,子女玉帛之富,以动其中。
于是先遣士德,率高邮贼众,击横坍,渡镝山。
十六年正月朔,攻破常熟州。
江南自兵兴以来,官军死锋镝,郡县荐罹饥馑,乡村农夫离父母,弃妻子,投充壮丁。
生不习兵,而驱之死地,以故乌合瓦解,卒无成功。
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木儿,有旨得便宜行事,升漕运万户。
脱因为参政,统领官军民义,捍御境上。
平江达鲁花赤六十病亡,升松江府达鲁花赤哈散沙为平江达鲁花赤,领兵出战,除都水庸田使。
贡师泰为平江总管,巡守城池。
吴江境上,止有元帅王与敬。
官军一战而败,死者过半,残兵千余。
欲走入城,城中闭门不纳。
退屯嘉兴,旋抵松江。
士诚贼众才三四千人,长驱而前,直造北门,弓不发矢,剑不接刃。
明旦,缘城而上,遂据有平江路。
二月壬子朔也,劫掠奸杀,惨不忍言。
脱因匿俞家园,自刎不死,游兵杀之。
哈散沙在境外,闻城破,自溺死。
既而昆山嘉定崇明州人相继来降。
维扬苏昌龄,比先避乱居吴门,士德用为参谋,称曰苏学士。
毁承天寺佛像为王宫,易平江路为隆平郡,立省院六部百司。
凡有寺观庵院、豪门巨室,将士争夺,分占而居,了无虚者。
几月,进攻嘉兴,全师覆没。
与敬据松江叛,以城降。
常州豪侠黄贵甫,间道归款,许为内应,不战而城破,易为毗陵郡。
分兵入湖州,一鼓而得,易为吴兴郡。
隆平太守周仁,家本锻工,稍习吏事,性资深刻,与士德同心﹃力,躬亲细故。
三月癸巳,士诚来自高邮,服御器用,皆假乘舆,改至正十六年为天佑三年,国号大周,历曰明时。
设学士员,开弘文馆,以阴阳术人李行素为丞相,弟士德为平章,提调各郡兵马。
蒋辉为右丞,居内省,理庶务。
潘元明为左丞,镇吴兴。
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镇松江。
郡州县正官,郡称太守,州称通守,县仍曰尹。
郡同知称府丞,知事曰从事,余则损益而已。
南向欲取嘉兴,嘉兴则有参政杨完者。
统领苗獠犭犭童,名曰答剌罕,守御甚坚,屡攻不克。
秋八月,文炳大举兵临其东门,悉为所歼,文炳仅以身免。
士德又与与敬提兵入杭州,军气其锐,杭州大军敛锋不敌,丞相退避萧山。
士德军检刮虏掠,罗木营万户普贤奴,乃庆元路万户全驹儿之子,年未弱冠,智勇过人,率兵先出,完者都领苗军继进,民亦挺身巷战。
士德大溃,收拾残兵,十丧八九。
及攻海盐,又为乍浦钟氏所挠。
后得马道骁勇,禽获苗军无算。
西南接境,赖此无虞。
不然,松江非士诚有矣。
昆山数为方国珍海军攻击,托丁氏往来说合,结为婚姻。
昆山之民,幸遂苏息。
湖之长兴武康,与广德相界,花枪军出没之地。
虽互为胜负,然亦不胜其苦。
所跨三州,皆邻敌,可畏者特集庆一军最盛。
陆路则无锡宜兴长兴,水路则太湖,士马震耀,舳舻相衔。
自后长兴陷,常州又陷,士德战败被擒,俘致集庆,俾其作书劝士诚归附。
士德以身徇之,终无降意。
士诚势穷力迫,愿就丞相招安。
使者往返,讫莫成就。
仁亲诣江浙省堂,具陈自愿休兵息民之意。
议始定,时十八年秋八月也。
朝廷诏赦其罪,后授士诚太尉,开封平江,士诚以下,授爵有差。
立江淮分省江浙分枢密院于平江,以设其官属。
◎降真香道家者流,为人典行醮事,曰高功。
其有行业精白者,则必移檄南岳魏夫人,请借仙鹤。
或二支,或四支,青鸾导卫,翔骛澄空。
昭扬道妙,往往亲见之。
偶读《本草》有云:"降真香出黔南。 伴和诸杂香,烟直上天,召鹤,得盘旋于上。"
注:按仙传云,烧之或引鹤降,醮星辰,烧之甚。
为第一度。
烧之,功力极验。
若然,则鹤之来,香所致也。
非欤?◎宋二十二帝长编所载宋二十一帝,盖自顺、宣、僖三祖及太祖、太宗、真、仁、英、神、哲、徽、钦、高、孝、光、宁、理、度、少帝,并端宗、帝也。
◎字音吾衍子行《闲居录》云:舜生诸冯,及冯妇等,皆音皮冰切,古不音符容切也。
冯妇与徐夫人皆男子,三国时有暨艳,乃吴人。
附陆杭传,当音结,不音暨也。
◎许负绛侯周亚夫,自未侯为河内守时,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
见《史记·绛侯传》。
注谓索隐曰:应劭云:负河内温人,老妪也。
按《楚汉春秋》,高祖封负为鸣雌侯。
是知妇人亦有封邑。
◎李玉溪先生赵公琪,字元德,官至赠湖广省参政,谥文惠。
临淄人,飘然有神仙思,常使方士烧水银硫黄朱砂黄金等物为神丹,以资服食。
有玉溪李简易先生者,得道为神仙,数访公,授以其术。
久久,隐去。
人或以为不死,公思之。
一日,见其至,喜而固留之。
先生曰:"吾远来,甚热,请具浴。"
公即具浴,先生就浴室。
久之,不闻声,日且幕,公亲候之,见有光昱然在水上,圆如初日出。
不复见先生所在。
先生书藏公家,今稍稍传人间。
虞文靖序其事如此云。
◎称地为双尝读金黄华老人诗,有"招客先开四十双"之句,殊不可晓。
近读《云南杂志》曰:"夷有田,皆种稻。 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 以二乏为巳,二巳为角,四角为双。 约有中原四亩地,则老人之诗意见矣。 ◎骨咄犀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而能解毒,盖以毒攻毒也。 故曰蛊毒犀。 唐书有古都国,必其地所产,今人讹为骨咄耳。 ◎一门五节奉化陈氏妇,以贞节称者五人。 初陈元娶竺氏,生子侗。 而元卒,竺氏年才二十二,义不再适,后三十三年卒。 侗娶璩氏,生子瑞泰二人。 侗亦以疾夭,璩氏年二十六,后五十八年卒。 瑞娶王氏,生子通甫。 而瑞复夭,王氏年三十,后五十五年卒。 通甫娶楼氏,楼氏甫笄,归于陈。 至二十六而寡。 父母欲夺其志,泣不从。 其姑王氏年老,楼氏事之尤谨。 姑卒,敛葬悉如礼。 子四人,长养才,娶楼氏,生子孟雍孟熙。 而养才遇疾不愈,方卒时,楼氏年二十六,所守如其姑云。 ◎一门三节陇西李子平氏子茂德,聘同郡张氏女,年十七,归李氏,生子庸甫,六岁而寡。 舅姑怜其少也,欲嫁之,使左右风之,即引刀截发以见志,乃止。 茂德之弟仲德,亦早卒,其妻张氏、年二十有八,生子庆,方龀,亦誓不再适。 从弟希贤妻陈氏,二十有四,希贤卒,时其子度方孕四月,守志益坚。 一门三妇,以贞白闻。 庸,至正间,仕至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推恩赠父同知益州路总管府事、陇西郡伯,母封陇西郡夫人。 再调关襄宜慰,阶中奉大夫,而夫人始卒。 ◎黄龙洞黄龙洞在吴兴郡北,去城廿里。 枕太湖。 其山皆怪石林立,中有一石最尊,上大,其本小,危立,如种自石上涌起。 轻撼则摇动,稍如力排,辄不动,人甚异之。 洞旁壁立千仇。 眺瞰不能见底。 投以石,不应。 以声呼,则相答。 深不测。 每岁旱,郡民祷之。 东坡先生曾游,题诗述龙之迹。 山谷先生书黄龙洞三字,刻犹存。 ◎粘接纸缝法王古心先生笔录内一则云:方外交青龙镇隆平寺主藏僧永光,字绝照,访予观物斋,时年已八十有四。 话次因问光,前代藏经,接缝如一线,日久不脱,何也?光云:“古法用楮树汁、飞面、白笈末三物调和如糊,以之粘接纸缝,永不脱解,过如胶漆之坚。"
先生,上海人。
◎井珠人欲娶妻而未得,谓之寻河觅井。
已娶而料理家事,谓之担雪填井。
男婚女嫁,财礼奁具,种种不可阙,谓之投河奔井。
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
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
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此虽俗谚,实切事情。
◎一钱太守庙一钱太守刘宠庙,在绍兴钱清镇。
王叔能参政过庙下,赋诗曰:"刘宠清名举世传,至今遗庙在江边。 近来仕路多能者,也学先生拣大钱。"
◎全真教《全真纪实》云:金主亮贞元元年,有吏员咸阳人王中孚者,倡全真教,谈马丘刘和之,其教盛焉。
章宗泰和四年,元学士作《紫微观记》,所载详悉。
◎马孝子马伯杰,山东邹县人。
父某,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不以家行,杰独与母居。
盗起汝颖,转略齐鲁境。
杰负母匿草间。
母死,仓卒不能具棺敛,聚石葬郓地西。
盗入郓城,杰伏于墓上,众欲驱而前,胁以白刃,杰大恸曰:"母在此!母在此!"盗曰:"此孝子也。"
乃舍之,复遗以衣粮。
既而邑刳于兵,失墓所在。
求之二年,得于榛莽中,故衣尚存。
始克迁祖茔。
御史转浙西宪佥,留江南者八年,遂冒锋镝间走数千里省之。
钱唐人咸称为马孝子云。
◎杨贞妇天台金沙里女王静安,年十七,归同邑杨伯瑞。
瑞为枢密院断事官,未几,死于兵。
静安守节不嫁,权贵争求之,至截发自刭不殊。
◎窑器宋叶垣斋笔衡云:陶器自舜时便有,三代迄于秦汉,所谓甓器之也。
今土中得者,其质浑厚,不务色泽。
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遂有秘色窑器。
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
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
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如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否。"
乃知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
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
澄泥为范,极其精制,油色莹彻,为世所珍。
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
余如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
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
◎墨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
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
至魏晋时,始有墨丸,乃漆烟松煤夹和为之。
所以晋人多用凹心砚者,欲磨黑贮渖耳。
自后有螺子墨,亦墨丸之遗制。
唐高丽岁贡松烟墨,用多年老松烟和麋鹿胶造成。
至唐末,墨工奚超,与其子廷,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
南唐赐姓李氏,廷父子之墨,始集大成,然亦尚用松烟。
廷初名廷わ,故世有奚廷墨,又有李廷墨,或有作庭字者,伪也,墨亦不精。
宋熙丰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
元佑间,潘谷墨见称于时。
自后蜀中蒲大韶、梁杲、徐伯常及雪斋、齐峰、叶茂实、翁彦卿等出,世不乏墨。
惟茂实得法,清黑不凝滞,彦卿莫能及。
中统至元以来,各有所传,可以仿古。
△唐祖敏奚鼐"易水"奚鼎"鼐之弟"奚起"鼐之子"陈朗"兖州"王君得柴"并唐末五代"△南唐李超"鼐之子,始居歙州,南唐赐姓李氏"李廷李廷宽李承宴"皆超之子"李文用"承宴之子"李惟庆李惟一李仲宣"皆文用子"耿遂仁"歙州"耿文政耿文寿"皆遂仁子"耿德耿盛盛匡道"宣州"盛通盛真盛舟盛信盛浩△宋张遇潘衡蒲大韶"款曰:书窗轻煤,佛帐余韵"叶世英"尝造德寿宫墨"朱知常"款曰,朱知常香齐"梁杲李世英"款曰:丛隹堂李世英"胡友直潘衡孙秉彝徐知常叶邦宪"尝造复古殿墨"雪斋"款曰:雪斋墨宝"周朝式李世英男克恭乐温蒲彦辉刘文通郭忠厚镜湖方氏黄表之齐峰刘士先"尝造缉熙殿墨"寓庵"得李潘心法"俞林丘<分攵>谢东徐禧叶茂实"三衢"翁彦卿△元潘云谷"清江"胡文忠"长沙"林松泉"钱唐"於材仲"宜兴"杜清碧"武夷"卫学古"松江"黄修之"天台"朱万初"豫章"丘可行"金溪"丘世英丘南杰"皆可行子"
◎斫琴名手△隋赵取利△唐雷霄雷盛雷珏雷文雷迅郭亮"一作谅,皆蜀人"沈镣张钺"皆江南人"金儒"大中进士"僧三慧大师△宋蔡睿朱仁济卫中正"庆历中道士"赵仁济"兴国中"马希仁马希先"一作仙,崇宁中"金渊"绍兴初"金公路"即多道,绍兴初"陈亨道"高宗朝"严樽马大夫梅四官人龚老"应奉"林杲"东卿"△元严古清"恭,字子安,樽之孙,梅四之婿"施溪云施谷云施牧州
◎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鹄秋啸鸣玉琼响秋籁怀古南薰大雅松雪浮磬奔雷存古寒玉百衲响泉冠古韵磬涉深天球混沌材万壑松雪夜冰玉涧鸣泉石上清泉秋塘寒玉九霄环
◎戏语至正丙申,高邮兵累攻嘉兴不克。
或人撰戏语云:史帅一日下令行兵,参谋掌史进言:"自古行师,必先祭旗。"
史曰:"王元帅破松江时,曾祭否?答曰:“不祭。"
史曰:"王元帅不祭,我也不祭。"
盖祭济字音同,传以为笑。
又有一说,红军与苗军战不胜,禀主帅曰:"彼中军前有十丈大旗,旗上篆字,‘大元统兵官’五字。"
帅曰:"我此间亦效之。"
旗成,军吏禀所写何字?帅曰:"八分书写‘赵王令’。"
既而写赵字未成,才写得走字,传报:"苗军到,走,走,走。"
二说皆可捧腹。
◎日家安命法日家者流,以日月五星及计罗К孛四余气躔度过宫迟留伏逆,推人之生年日月时。
可以知休咎,定寿夭。
其书曰《百中经》,经首有安命法,曰"周天宿度十二宫"。
安命例凡十叶,有术士以其例节为一叶,简明易见。
其法,但看本生日太阳所躔何度,便以本生时加在上向下逐宫虚数。
如下面已尽,则又于此行自上而下,见卯住,即是此度安命。
真捷径也。
图一◎淮涡神泗州塔下,相传泗州大圣锁水母处,缪也。
按《地志》云:水神在临淮县龟山之下,形若猕猴。
缩鼻高额,青躯白乎,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
禹获之,锁其颈于龟山之足,淮水乃安流注海。
迩来渔者知锁所在。
《古岳渎经》云:"禹治水,三至桐柏山,获淮涡水神,曰无支祈。 乃命庚辰制之,锁于龟山之足,淮水乃安。 唐永泰初,楚州有渔人夜钓山下,其钩为物所制。 沉水视之,见大铁锁绕山足,一兽形如青猿,兀若昏醉,涎沫腥秽,不可近。"
又东坡濠州涂山诗:"川锁支祈水尚浑。"
注:程演曰:"《异闻集》载《古岳渎经》,禹治水,至桐柏山,获淮涡水神,名曰巫支祈,善应对,辨淮之浅深,源之远近。 而神曰庚辰者,锁於龟山之足,淮乃安流。 唐时有渔者,钓得一古锁,牵出,其末有如猕猴者,盖此物也。"
国史补曰:"楚州渔人于淮中钓得古铁锁,剌史李阳大集人力引之。 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而逝。"
《山海经》:"水兽好为云雨,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无支祈。"
◎寄衣洞庭刘氏,有夫叶正甫,久客都门,因寄衣,侑以诗云:"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 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那能抵泪多。 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先去亦作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