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何文辉"徐司马叶旺(马云缪大亨(武德"蔡迁"陈文"王铭宁正"袁义"金兴旺"费子贤"花茂丁玉郭云"王溥"
何文辉,字德明,滁人。
太祖下滁州,得文辉,年十四,抚为己子,赐姓硃氏。
太祖初起,多蓄义子。
及长,命偕诸将分守诸路。
周舍守镇江,道舍守宁国,马儿守婺州,柴舍、真童守处州,金刚奴守衢州,皆义子也。
金刚奴后无考。
周舍即沐英,军中又呼沐舍。
柴舍者,硃文刚,与耿再成死处州难。
又有硃文逊,史不传其小字,亦以义子死太平。
自沐英外,最著者唯道舍、马儿,马儿即徐司马,而道舍即文辉也。
文辉以天宁翼元帅守宁国,进江西行省参政。
数攻江西,未下州县。
讨新淦邓仲廉,斩之。
援安福,走饶鼎臣,平山尖寨。
从徐达取淮东,复从下平江。
赐文绮,进行省左丞,复其姓。
以征南副将军与平章胡美由江西取福建,度杉关,入光泽,徇邵武、建阳,直趋建宁。
元同佥达里麻、参政陈子琦闭门拒守。
文辉与美环攻之。
逾十日,达里麻不能支,夜潜至文辉营,乞降。
诘旦,总管翟也先不花亦以众降于文辉。
美怒两人不诣己,欲屠其城。
文辉驰告美曰:"与公同受命至此,为安百姓耳。 今既降,奈何以私忿杀人。"
美乃止。
师入城,秋毫无所犯。
汀、泉诸州县闻之,皆相次归附。
会车驾幸汴梁,召文辉扈从,因命为河南卫指挥使,定汝州余寇。
从大将军取陕西,留守潼关。
洪武三年,授大都督府都督佥事,予世袭指挥使。
复以参将从傅友德等平蜀,赐金币,留守成都。
文辉号令明肃,军民皆德之。
帝尝称其谋略威望。
迁大都督府同知。
五年命帅山东兵从李文忠出应昌。
明年移镇北平。
文忠北征,文辉督兵巡居庸关,以疾召还。
九年六月卒,年三十六。
遣官营葬滁州东沙河上,恤赉甚厚。
子环,成都护卫指挥使,征迤北阵殁。
徐司马,字从政,扬州人。
元末兵乱年九岁,无所依。
太祖得之,养为子,亦赐姓。
即长,出入侍左右。
及取婺州,除总制,命助元帅常遇春守婺。
吴元年,授金华卫指挥同知。
洪武元年从副将军李文忠北征,擒元宗王庆生。
擢杭州卫指挥使,寻进都指挥使。
诏复姓。
九年迁镇河南。
时新建北京于汴梁,号重地。
帝素贤司马,特委任之。
宋国公冯胜方练兵河南。
会有星变,占在大梁。
帝使使密敕胜,且曰:"并以此语马儿知之。"
既复敕二人曰:"天象屡见,大梁军民错处,尤宜慎防。 今秦、晋二王还京,当严兵宿卫。 王抵汴时,若宋国公出迓,则都指挥居守;都指挥出迓,则宋国公亦然。"
敕书官而不名,倚重与宋公等。
十九年入觐,遂擢中军都督府佥事。
二十五年,以左副总兵从蓝玉征建昌,讨越巂。
明年正月还至成都,卒。
追坐蓝玉党,二子皆获罪。
司马好文学,性谦厚,所至抚循士卒,甚得众心。
在河南久,尤有惠政。
公暇退居,一室萧然如寒素。
虽战功不及文辉,而雅量过之,并称贤将云。
叶旺,六安人。
与合肥人马云同隶长枪军谢再兴,为千户。
再兴叛,二人自拔归。
数从征,积功并授指挥佥事。
洪武四年,偕镇辽东。
初,元主北走,其辽阳行省参政刘益屯盖州,与平章高家奴相为声援,保金、复等州。
帝遣断事黄俦赍诏谕益。
益籍所部兵马、钱粮、舆地之数来归。
乃立辽阳指挥使司,以益为指挥同知。
未几,元平章洪保保、马彦翚合谋杀益。
右丞张良佐、左丞商暠擒彦翚杀之,保保挟俦走纳哈出营。
良佐因权卫事,以状闻。
且言:"辽东僻,处海隅,肘腋皆敌境。 平章高家奴守辽阳山寨,知院哈剌章屯沈阳古城,开元则右丞也先不花,金山则太尉纳哈出。 彼此相依,时谋入犯。 今保保逃往,衅必起。 乞留断事吴立镇抚军民,而以所擒平章八丹、知院僧孺等械送京师。"
帝命立、良佐、暠俱为盖州卫指挥佥事。
既念辽阳重地,复设都指挥使司统辖诸卫,以旺及云并为都指挥使往镇之。
已,知俦被杀,纳哈出将内犯,敕旺等预为备。
未几,纳哈出果以众至,见备御严,不敢攻,越盖至金州。
金州城未完,指挥韦富、王胜等督士卒分守诸门。
乃剌吾者,敌骁将也,率精骑数百挑战城下,中伏弩仆,为我兵所获。
敌大沮。
富等纵兵击,敌引退,不敢由故道,从盖城南十里沿柞河遁。
旺先以兵扼柞河。
自连云岛至窟驼寨,十余里缘河垒冰为墙,沃以水,经宿凝沍如城。
布钉板沙中,旁设坑阱,伏兵以伺。
云及指挥周鹗、吴立等建大旗城中,严兵不动,寂若无人。
已,寇至城南。
伏四起,两山旌旗蔽空,矢石雨下。
纳哈出仓皇趋连云岛,遇冰城,旁走,悉陷于阱,遂大溃。
云自城中出,合兵追击至将军山、毕栗河,斩获及冻死者无算,乘胜追至猪儿峪。
纳哈出仅以身免。
第功,进旺、云俱都督佥事。
时洪武八年也。
十二年命云征大宁。
捷闻,受赏,召还京。
后数年卒。
旺留镇如故。
会高丽遣使致书及礼物,而龙州郑白等请内附。
旺以闻。
帝谓:人臣无外交。
此间谍之渐,勿轻信。
彼特示弱于我,以窥边衅。
还之,使无所藉口。
明年,旺复送高丽使者周谊入京。
帝以其国中弑逆,又诡杀朝使,反覆不可信,切责旺等绝之,而留谊不遣。
十九年召旺为后军都督府佥事。
居三月,辽东有警,复命还镇。
二十一年三月卒。
旺与云之镇辽也,翦荆棘,立军府,抚辑军民,垦田万余顷,遂为永利。
旺尤久,先后凡十七年。
辽人德之。
嘉靖初,以二人有功于辽,命有司立祠,春秋祀之。
缪大亨,定远人。
初纠义兵,为元攻濠,不克,元兵溃。
大亨独以众二万人与张知院屯横涧山,固守月余。
太祖以计夜袭其营,破之,大亨与子走免。
比明,复收散卒,列阵以待。
太祖遣其叔贞谕降之,命将所部从征,数有功,擢元帅。
总兵取扬州,克之。
降青军元帅张明鉴。
初,明鉴聚众淮西,以青布为号,称"青军";又以善长枪,称"长枪军"。
由含山转掠扬州,元镇南王孛罗普化招降之,以为濠、泗义兵元帅。
逾年,食尽,谋拥王作乱。
王走,死淮安。
明鉴遂据城,屠居民以食。
大亨言于太祖,贼饥困,若掠食四出则难制矣,且骁鸷可用,无为他人得。
太祖命大亨亟攻,明鉴降,得众数万、马二千余匹。
悉送其将校妻子至应天。
改淮海翼元帅府为江南分枢密院,以大亨为同佥枢密院事,总制扬州、镇江。
大亨有治略,宽厚不扰,而治军严肃,禁暴除残,民甚悦之。
未几卒。
太祖过镇江,叹曰:"缪将军生平端直,未尝有过,惜不见矣。"
遣使祭其墓。
武德,安丰人。
元至正中为义兵千户。
知元将亡,言于其帅张鉴曰:"吾辈才雄万夫。 今东衄西挫,事势可知。 不如早择所依。"
鉴然其言,相率归太祖。
隶李文忠,从赴池州,力战,流矢中右股,拔去,战自若。
取于潜、昌化,克严州,皆预,进万户。
苗帅杨完者军乌龙岭,德请曰:"此可袭而取也。"
文忠问故。
对曰:"乘高觇之,其部曲徙举不安而声嚣。"
文忠曰:"善。"
即袭完者,覆其营。
取兰溪,克诸暨,攻绍兴,皆先登陷阵,伤右臂不顾。
文忠叹曰:"将士人人如此,何战不捷哉。"
蒋英、贺仁德之叛,浙东大震。
从文忠定金华,又从攻处州。
遇仁德于刘山,戈中右股,德引刀断戈,追击之。
仁德再战,再败走,遂为其下所杀。
德还师守严。
后二年,定官制,改管军百户。
从文忠破张士诚兵于诸暨,与诸将援浦城,所过山寨皆下。
复从文忠下建、延、汀三州,悉定闽溪诸寨。
进管军千户,移守衢,予世袭。
最后从靖海侯吴祯巡海上。
祯以德可任,令守平阳。
在任八年,致仕。
及征云南,帝以德宿将,命与诸大帅偕行。
张鉴,又名明鉴,淮西人。
既归太祖,每攻伐必与德俱,先德卒。
官至江淮行枢密院副使。
蔡迁,不详其乡里,元末从芝麻李据徐州。
李败,归太祖,为先锋。
从渡江,下采石,克太平,取溧水,破蛮子海牙水寨及陈埜先,皆有功。
定集庆,授千户。
从徐达取广德、宁国,迁万户。
进攻常州,获黄元帅,遂为都先锋。
从征马驮沙,克池州,攻枞阳,从征衢、婺二州,授帐前左翼元帅。
败陈友谅于龙江,进复太平,取安庆水寨,收九江,败友谅八阵指挥于瑞昌,遂克南昌。
从援安丰,攻合肥,战鄱阳。
从征武昌,进指挥同知。
从常遇春讨平邓克明余党,进攻赣州。
取南安、南雄诸郡,还兵追饶鼎臣于茶陵,迁龙骧卫同知。
从徐达克高邮,破马港,授武德卫指挥使,守淮安,移守黄州。
从下湘潭、辰、全、道、永诸州,转荆州卫指挥。
进克广西,迁广西行省参政,兼靖江王相,讨平诸叛蛮。
洪武三年九月卒,诏归葬京师,赠安远侯,谥武襄。
迁为将十五年,未尝独任,多从诸将征讨。
身经数十战,辄奋勇突出,横刀左右击,敌皆披靡,不敢近。
既还,金疮满体,人视之不可堪。
而迁略不为意,为太祖所爱重。
及卒,尤痛惜之,亲制文祭焉。
合肥陈文者,南北征伐,累立战功,亦迁亚也。
文少孤,奉母至孝,元季挈家归太祖,积官都督佥事。
卒,追封东海侯,谥孝勇。
明臣得谥孝者,文一人而已。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
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
以铭骁勇,选充奇兵。
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拔其水寨。
自是数有功。
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右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
通海劳之。
复拔通州之黄桥、鹅项诸寨。
赐白金文绮。
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
敌兵攒朔刺铭,伤颊。
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
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
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
从副将军常遇春战湖州之升山。
再战旧馆,已,又战乌镇。
前后数十战,功多,命守松江。
移太仓,捕斩倭寇千余人,再赐金币。
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
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
上疏曰:"臣所领镇,外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
帝报可。
于是缮城浚濠,悉倍于旧。
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
帝甚嘉之,予世袭。
铭尝请告暂还和州。
温士女遮道送迎。
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历右军都督佥事,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死。
宁正,字正卿,寿州人。
幼为韦德成养子,冒韦姓。
元末随德成来归,从渡江。
德成战殁宣州,以正领其众。
积功授凤翔卫指挥副使。
从定中原,入元都,招降元将士八千余人。
傅友德自真定略平定州,以正守真定。
已,从大军取陕西。
冯胜克临洮,留正守之。
大军围庆阳,正驻邠州,绝敌声援。
庆阳下,还守临洮。
从邓愈破定西,克河州。
洪武三年,授河州卫指挥使。
上言:"西民转粟饷军甚劳,而茶布可易粟。 请以茶布给军,令自相贸易,省挽运之苦。"
诏从之。
正初至卫,城邑空虚,勤于劳徠。
不数年,河州遂为乐土。
玺书嘉劳,始复宁姓。
兼领宁夏卫事。
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
十三年从沐英北征,擒元平章脱火赤、知院爱足,取全宁四部。
十五年迁四川都指挥使,讨平松、茂诸州。
云南初定,命正与冯诚共守之。
思伦发作乱,正破之于摩沙勒寨,斩首千五百。
已,敌众大集,围定边。
沐英分兵三队,正将左军,鏖战,大败之。
语在《英传》。
土酋阿资叛,复从英讨降之。
英卒,诏授正左都督代镇。
已,复命为平羌将军,总川、陕兵讨平阶、文叛寇张者。
二十八年从秦王讨平洮州番,还京。
明年卒。
又袁义,庐江人,本张姓,德胜族弟也。
初为双刀赵总管,守安庆,败赵同佥、丁普郎于沙子港。
左君弼招之,弗从。
德胜战死,始来附。
为帐前亲军元帅,赐姓名。
数从征伐,积功为兴武卫指挥佥事。
从大将军北征,败元平章俺普达等于通州,走贺宗哲、詹同于泽、潞,功最。
复从定陕西,败元豫王兵。
与诸将合攻庆阳。
张良臣兵骤薄义营,义坚壁不为动,俟其懈,力击破之。
走扩廓军于定西,南取兴元。
进本卫同知,调羽林卫,移镇辽东。
已,从沐英征云南,克普定诸城,留镇楚雄。
蛮人屡叛。
义积粮高垒,且守且战,以功迁楚雄卫指挥使。
尝入朝,帝厚加慰劳。
以其老,命医为染须鬓,俾还任以威远人,且特赐银印宠异之。
历二十年,垦田筑堰,治城郭桥梁,规画甚备。
军民德之。
建文元年征还,为右军都督府佥事,进同知,卒官。
金兴旺,不详所始。
为威武卫指挥佥事,进同知。
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自河南至陕西,请益兵守潼关。
以兴旺副郭兴守之,进指挥使。
明年攻临洮,移兴旺守凤翔,转军饷。
未几,贺宗哲攻凤翔,兴旺与知府周焕婴城守。
敌编荆为大箕,形如半舫。
每箕五人,负之攻城,矢石不能入。
投藁焚之,辄扬起。
乃置钩藁中,掷着其隙,火遂炽,敌弃箕走。
复为地道薄城。
城中以矛迎刺,敌死甚众,而攻不已。
兴旺与焕谋曰:"彼谓我援师不至,必不敢出。 乘其不意击之,可败也。"
潜出西北门,奋战,敌少却。
会百户王辂自临洮收李思齐降卒东还,即以其众入城共守。
敌拔营去。
众欲追之,辂曰:"未败而退,诱我也。"
遣骑侦之。
至五里坡,伏果发。
还师复围城。
众议欲走。
兴旺叱曰:"天子以城畀我,宁可去耶!"以辂所将皆新附,虑生变,乃括城中赀畜积庭中,令曰:"敌少缓,当大犒新兵。"
新兵喜,协力固守。
相持十五日,敌闻庆阳下,乃引去。
帝遣使以金绮劳兴旺等。
明年,达入沔州,遣兴旺与张龙由凤翔入连云栈,合攻兴元。
守将降,以兴旺守之,擢大都督府佥事。
蜀将吴友仁帅众三万寇兴元,兴旺悉城中兵三千御敌。
面中流矢,拔矢复战,斩数百人。
敌益众,乃敛兵入城。
友仁决濠填堑,为必克计。
达闻之,令傅友德夜袭木槽关,攻斗山寨。
人持十炬,连亘山上。
友仁惊遁。
兴旺出兵蹑之,坠崖石死者无算。
友仁自是气夺。
时兴旺威镇陇蜀。
而国初诸都督中,城守功,兴旺外尤推费子贤。
子贤,亦不详所始。
从渡江,为广德翼元帅。
数有功。
取武康,又取安吉。
筑城守之,张士诚兵数来犯,辄败去。
最后张左丞以兵八万来攻,子贤所部仅三千人,而守甚固。
设车弩城上,射杀其枭将二人,敌乃解去。
以功进指挥同知。
取福建,克元都、定西,俱有功,授大都督府佥事,世指挥使。
花茂,巢县人。
初从陈埜先,已而来归。
从定江左,灭陈友谅。
平中原、山西、陕西。
积功授武昌卫副千户。
征西蜀。
克瞿唐关,入重庆。
下左、右两江及田州。
进神策卫指挥佥事。
调广州左卫。
平阳春、清远、英德、翁源、博罗诸山寨叛蛮及东莞、龙川诸县乱民,进指挥同知。
平电白、归善贼,再迁都指挥同知,世袭指挥使。
数剿连州、广西湖广诸瑶贼。
上言:"广东南边大海,奸宄出没。 东莞、笋冈诸县逋逃蜒户,附居海岛。 遇官军则诡称捕鱼;遇番贼则同为寇盗。 飘忽不常,难于讯诘。 不若籍以为兵,庶便约束。"
又请设沿海依山广海、碣石、神电等二十四卫所。
筑城浚池,收集海岛隐料无籍等军。
仍于山海要害地立堡屯军,以备不虞。
皆报可。
进都指挥使。
久之卒,赐葬安德门。
长子荣袭职。
次子英,果毅有父风,亦以军功为广东都指挥使,有声永乐中。
丁玉,初名国珍,河中人。
仕韩林儿为御史,才辨有时誉。
吕珍破安丰,玉来归。
随征彭蠡,为九江知府。
大兵还建康,彭泽山民叛,玉聚乡兵讨平之。
太祖嘉其武略,命兼指挥,更名玉。
从傅友德克衡州,以指挥同知镇其地。
复调守永州。
玉有文武才,抚辑新附,威望甚著。
洪武元年,进都指挥使,寻兼行省参政,镇广西。
十年召为右御史大夫。
四川威茂土酋董贴里叛,以玉为平羌将军讨之。
至威州,贴里降。
承制设威州千户所。
十二年平松州,玉遣指挥高显等城之,请立军卫。
帝谓松州山多田少,耕种不能赡军,守之非策。
玉言:松州为西羌要地,军卫不可罢。
遂设官筑戍如玉议。
会四川妖人彭普贵为乱,焚掠十四州县。
指挥普亮等不能克,命玉移军讨灭之。
帝手敕褒美,转左御史大夫。
师还,拜大都督府左都督。
十三年坐胡惟庸姻诛。
郭云,南阳人。
长八尺余,状貌魁伟。
元季聚义兵保裕州泉白寨,累官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元主北奔,河南郡县皆下,云独坚守。
大将军徐达遣指挥曹谅围之,云出战,被执。
大将军呵之跪。
云植立,嫚骂求死。
胁以刃,不动。
大将军壮之,系送京师。
太祖奇其状貌,释之。
时帝方阅《汉书》,问识字否,对曰:"识。"
因以书授之。
云诵其书甚习。
帝大喜,厚加赏赐,用为溧水知县,有政声。
帝益以为贤,特擢南阳卫指挥佥事,使还乡收故部曲,就戍其地,凡数年卒。
长子洪,年甫十三。
帝为下制曰:"云出田间,倡义旗,保乡曲,崎岖累年,竭心所事。 王师北伐,人神响应。 而云数战不屈,势穷援绝,终无异志。 朕嘉其节概。 试之有司,则闾阎颂德;俾镇故乡,则军民乐业。 虽无汗马之勋,倒戈之效,治绩克著,忠义凛然。 子洪可入开国功臣列,授宣武将军、飞熊卫亲军指挥使司佥事,世袭。"
其同时以降将予世职者有王溥。
溥,安仁人。
仕陈友谅为平章,守建昌。
太祖命将攻之,不克。
硃亮祖击于饶之安仁港,亦失利。
友谅将李明道之寇信州也,溥弟汉二在军,俱为胡大海擒,归于行省李文忠,文忠命二人招溥。
是岁,太祖拔江州,友谅走武昌,溥乃遣使降,命仍守建昌。
明年,太祖次龙兴,帅其众来见,数慰劳。
从归建康,赐第聚宝门外,号其街曰"宰相街",以宠异之。
寻遣取抚州及江西未附郡县。
从克武昌,进中书右丞。
洪武元年,命兼詹事府副詹事。
从大将军北征,屡有功。
赐文币,擢河南行省平章,不署事。
岁禄视李伯升、潘元明。
初,溥未仕时,奉母叶氏避兵贵溪。
遇乱,与母相失,凡十八年。
尝梦母若告以所在,至是从容言于帝,请归省坟墓。
许之,且命礼官具祭物。
溥率士卒之贵溪,求不得,昼夜号泣。
居人吴海言:"夫人为贼逼,投井中死矣。"
溥求得井,有鼠自井出,投溥怀中,旋复入井。
汲井索之,母尸在焉。
哀呼不自胜,乃具棺敛,即其地以葬。
溥卒,子孙世袭指挥同知。
赞曰:文辉、司马任寄股肱,叶旺、马云效著边域;大亨以端直见思,郭云以政绩蒙宠。
他如蔡迁、王铭、宁正、金兴旺辈,或善战,或善守,或善抚绥,要皆一时良将也。
盖明运初兴,人材蔚起,铁券、丹符之外,其可称者犹如此。
以视诗人《兔罝》之咏,何多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