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疏]正义曰:此篇亦论贤人、君子及仁、知、中庸之德,大抵与前相类,故以次之。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包曰:"可使南面者,言任诸侯治。" "
[疏]"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正义曰:此章称弟子冉雍之德行。
南面,谓诸侯也。
言冉雍有德行,堪任为诸侯治理一国者也。
仲弓问子桑伯子。
"王曰:"伯子,书传无见焉。" "子曰:"可也简。"
"孔曰:"以其能简,故曰可也。"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孔曰:“居身敬肃,临下宽略,则可。"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包曰:"伯子之简太简。" "子曰:"雍之言然。"
[疏]"仲弓"至"言然"。
○正义曰:此章明行简之法。
"仲弓问子桑伯子"者,仲弓,冉雍字也。
问子桑伯子其人德行何如。
"子曰:可也简"者,孔子为仲弓述子桑伯子之德行也。
简,略也。
言其人可也,以其行能宽略故也。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者,仲弓因辨简之可否,言若居身敬肃,而行宽略以临其下民,不亦可乎?言其可也。
"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者,言居身宽略,而行又宽略,乃大简也。
则子桑伯子之简是太简也。
"子曰:雍之言然"者,然,犹是也。
夫子许仲弓之言,是故曰然。
○注"王曰:伯子,书传无见焉。 ○正义曰:书传无见,不知何人也。 子桑伯子当是一人,故此注及下包氏皆唯言伯子而已。 郑以《左传》秦有公孙枝字子桑,则以此为秦大夫,恐非。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凡人任情,喜怒违理。 颜回任道,怒不过分。 迁者,移也。 怒当其理,不移易也。 不贰过者,有不善,未尝复行。 "
[疏]"哀公"至"者也"。
○正义曰:此章称颜回之德。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者,鲁君哀公问於孔子曰:"弟子之中,谁为乐於好学者?""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者,孔子对哀公曰:"有弟子颜回者,其人好学。"
迁,移也。
凡人任情,喜怒违理。
颜回任道,怒不过分而当其理,不移易,不迁怒也。
人皆有过惮改。
颜回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不贰过也。
凡事应失而得曰幸,应得而失曰不幸,恶人横夭则惟其常。
颜回以德行著名,应得寿考,而反二十九发尽白,三十二而卒,故曰不幸短命死矣。
亡,无也。
言命则无好学者矣,未闻更有好学者也。
○注"凡人"至"复行"。
○正义曰:云"凡人任情,喜怒违理"者,言凡常之人,信任邪情,恣其喜怒,违於分理也。
云"颜回任道,怒不过分"者,言颜回好学既深,信用至道,故怒不过其分理也。
云"有不善,未尝复行"者,《周易。
下系辞》文。
彼云:"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韩康伯注云:"在理则昧,造形而悟,颜子之分也。 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贰,不远而复,故知之未尝复行也。"
引之以证不贰过也。
此称其好学,而言不迁怒、贰过者,以不迁怒、贰过,由於学问既笃,任道而行,故举以言焉,以明好学之深也。
一曰:以哀公迁怒、贰过,而孔子因以讽谏。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马曰:"子华,弟子公西华赤之字。 六斗四升曰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包曰:"十六斗曰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马曰:"十六斛曰秉,五秉合为八十斛。" "子曰:"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郑曰:"非冉有与之太多。" "[疏]"子华"至"继富"。
○正义曰:此章论君子当赈穷周急。
"子华使於齐"者,弟子公西赤字子华,时仕鲁,为鲁使於齐也。
"冉子为其母请粟"者,冉子,即冉有也,为其子华之母请粟於夫子,言其子出使而家贫也。
"子曰:与之釜"者,夫子令与粟六斗四升也。
"请益"者,冉有嫌其粟少,故更请益之。
"曰:与之庾"者,夫子令益与十六斗也。
"冉子与之粟五秉"者,冉有终以为少,故自与粟八十斛也。
"子曰:赤之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者,此孔子非冉有与之太多也。
赤,子华名。
,往也。
言子华使往齐国,乘驾肥马,衣著轻裘,则是富也,富则母不阙粟。
吾尝闻之,君子当周救人之穷急,不继接於富有。
今子华家富,而多与之粟,则是继富,故非之也。
○注"马曰"至"曰釜"。
○正义曰:《史记。
弟子传》云:"公西赤字子华。"
郑玄曰:"鲁人,少孔子四十二岁。"
云"六斗四升曰釜"者,昭三年《左传》:"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锺。 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干釜。"
杜注云:"四豆为区,区斗六升。 四区为釜,釜六斗四升。"
是也。
○注"包曰:十六斗曰庾","马曰:十六斛曰秉"。
○正义曰:案《聘礼记》云:"十斗曰斛。 十六斗曰{数}。 十{数}曰秉。"
郑注云:"秉十六斛,今江淮之间量名有为{数}者,今文{数}为逾。"
是庾、逾、{数}其数同,故知然也。
原思为之宰,"包曰:"弟子原宪。 思,字也。 孔子为鲁司寇,以原宪为家邑宰。" "与之粟九百,辞。
"孔曰:"九百,九百斗。 辞,辞让不受。 “"子曰:“毋!"孔曰:“禄法所得,当受无让。"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郑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 "
[疏]"原思"至"党乎"。
○正义曰:此章明为受禄之法。
原思,弟子原宪也。
孔子为鲁司寇,以原宪为家邑宰也。
"与之粟九百,辞"者,孔子与之粟九百斗,原思辞让不受。
"子曰:毋"者,毋,禁辞也。
孔子禁止其让,言禄法所得,当受无让也。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者,言於已有余,可分与尔邻里乡党之人,亦不可辞也。
○注"包曰"至"邑宰"。
○正义曰:《史记。
弟子传》曰:"原宪字子思。"
郑玄曰:"鲁人。"
云"孔子为鲁司寇,以原宪为家邑宰"者,《世家》云:"孔子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司寇。"
鲁司寇,大夫也,必有采邑。
大夫称家,故以原宪为家采邑之宰也。
○注"郑曰"至"为党"。
正义曰: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者,《地官。
遂人职》文。
案《大司徒职》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故知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也。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犁,杂文。 も,赤也。 角者,角周正,中牺牲。 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宁肯舍之乎?言父虽不善,不害於子之美。 "[疏]"子谓"至"舍诸"。
○正义曰:此章复谓冉雍之德也。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者,杂文曰犁。
も,纯赤色也。
角者,角周正也。
舍,弃也。
诸,之也。
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曰:"譬若杂文之犁牛,生纯赤且角周正之子,中祭祀之牺牲,虽欲以其所生犁而不用,山川宁肯舍弃之乎?"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於子之美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余人暂有至仁时,唯回移时而不变。 "[疏]"子曰: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正义曰:此章称颜回之仁。
三月为一时,天气一变。
人心行善,亦多随时移变。
唯回也,其心虽经一时复一时,而不变移违去仁道也。
其余则有至仁时,或一日或一月而已矣。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包曰:“果谓果敢决断。" "於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孔曰:“达谓通於物理。" "於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孔曰:“艺谓多才艺。" "於从政乎何有?”
[疏]"季康"至"何有"。
○正义曰:此章明子路、子贡、冉有之才也。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欤者,康子,鲁卿季孙肥也,问於孔子曰:“仲由之才,可使从一官而为政治也欤?""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者,果,谓果敢决断。
何有,言不难也。
孔子言,仲由之才,果敢决断,其於从政,何有难乎?言仲由可使从政也。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欤"者,季康子又问子贡也。
"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者,达,谓通於物理。
孔子答言,子贡之才,通达物理,亦言可从政也。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欤"者,康子又问冉有也。
"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者,艺,谓多才艺。
孔子答言,冉求多才艺,亦可从政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孔曰:"费,季氏邑。 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数畔。 闻子骞贤,故欲用之。"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孔曰:“不欲为季氏宰,使者善为我辞焉,说令不复召我。" "如有复我者,"孔曰:"复我者,重来召我。" "则吾必在汶上矣。”
"孔曰:"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 "
[疏]"季氏"至"上矣"。
○正义曰:此章明闵损之贤也。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者,费,季氏邑。
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数畔。
闻子骞贤,故欲使之也。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者,子骞不欲为季氏宰,故语使者曰:善为我作辞说,令不复召我也。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者,复,重也。
言如有重来召我者,则吾必去之在汶水上,欲北如齐也。
○注"孔曰"至"用之"。
○正义曰:云"费,季氏邑"者,《左传》文也。
云"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数畔"者,僭礼乐,逐昭公,是不臣也。
昭十二年,南蒯以费畔,又公山弗扰以费畔,是数畔也。
○注"去之汶水上,欲北如齐"。
○正义曰:《地理志》云:汶水出泰山莱芜西南入济。
在齐南鲁北,故曰欲北如齐。
伯牛有疾,"马曰:"伯牛,弟子冉耕。"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包曰:"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从牖执其手也。" "曰:"亡之,"孔曰:“亡,丧也。 疾甚,故持其手曰丧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包曰:"再言之者,痛惜之甚。" "
[疏]"伯牛"至"疾也"。
○正义曰:此章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行而遇恶疾也。
伯牛,冉耕字也。
有疾,有恶疾也。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者,自,从也。
伯牛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问之,从牖执其手也。
"曰:亡之"者,亡,丧也。
疾甚,故持其手曰:"丧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者,行善遇凶,非人所召,故归之於命,言天命矣夫!斯,此也。
此善人也,而有此恶疾也。
是孔子痛惜之也。
再言之者,痛惜之甚。
○注"马曰:伯牛,弟子冉耕。"
○正义曰:《史记。
弟子传》曰:"冉耕字伯牛。"
郑玄曰:"鲁人。"
○注"包曰:伯牛有恶疾"。
○正义曰:恶疾,疾之恶者也。
《淮南子》云:"伯牛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孔曰:“箪,笥也。" "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孔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 "
[疏]"子曰"至"回也"。
○正义曰:此章叹颜回之贤,故曰:"贤哉,回也!"云"一箪食,一瓢饮"者,箪,竹器。
食,饭也。
瓢,瓠也。
言回家贫,唯有一箪饭,一瓠瓢饮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者,言回居处又在隘陋之巷,他人见之不任其忧,唯回也不改其乐道之志,不以贫为忧苦也。
叹美之甚,故又曰:"贤哉,回也!"○注"孔曰:箪,笥也"。
○正义曰:案郑注《曲礼》云:"圆曰箪,方曰笥。"
然则箪与笥方圆异,而此云"箪,笥"者,以其俱用竹为之,举类以晓人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
"孔曰:"画,止也。 力不足者,当中道而废。 今女自止耳,非力极。" "
[疏]"冉求曰"至"女画"。
○正义曰:此章勉人学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者,弟子冉求言己非不说乐子之道而勤学之,但以力不足故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今女画"者,画,止也。
此孔子责冉求之不说学也。
言力不足者,当中道而废。
今女自止耳,非力极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曰:"君子为儒,将以明道。 小人为儒,则矜其名。" "
[疏]"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正义曰:此章戒子夏为君子也。
言人博学先王之道,以润其身者,皆谓之儒,但君子则将以明道,小人则矜其才名。
言女当明道,无得矜名也。
子游为武城宰。
"包曰:"武城,鲁下邑。"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孔曰:"焉、耳、乎,皆辞。" "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
"包曰:"澹台,姓。 灭明,名。 字子羽。 言其公且方。" "
[疏]"子游"至"室也"。
○正义曰:此章明子羽公方也。
"子游为武城宰"者,武城,鲁下邑。
子游时为之宰也。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者,孔子问子游言:"女在武城,得其有德之人乎?"焉、耳、乎皆语助辞。
"曰:有澹台灭明"者,此子游对孔子言已所得之人也,姓澹台名灭明。
"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也"者,此言其人之德也。
行遵大道,不由小径,是方也。
若非公事,未尝至於偃之室,是公也。
既公且方,故以为得人。
○注"包曰"至"且方"。
○正义曰:《史记。
弟子传》云:"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 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 既已受业,退而行,名施乎诸侯。 孔子闻之曰:‘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是亦弟子也。
故注不言弟子者,从可知也。
云"言其公且方"者,公,无私也;方,正直也。
子曰:"孟之反不伐,"孔曰:“鲁大夫孟之侧,与齐战,军大败。 不伐者,不自伐其功。"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马曰:"殿,在军后。 前曰启,后曰殿,孟之反贤而有勇,军大奔,独在后为殿。 人迎,功之。 不欲独有其名,曰:‘我非敢在后拒敌,马不能前进。 ’""
[疏]"子曰"至"进也"。
○正义曰:此章言功以不伐为善也。
"孟之反不伐"者,夸功曰伐。
孟之反,鲁大夫孟之侧也。
有军功而不夸伐也。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者,此其不伐之事也。
在军后曰殿。
策,捶也。
鲁与齐战,鲁师败而奔,孟之反贤而有勇,独在后为殿。
人迎,功之。
不欲独有其名,故将入国门,乃捶其马,欲先奔者入城也。
且曰:"我非敢在后为殿以拒敌,马不能前进故也。"
○注"孔曰:鲁大夫孟之侧"。
○正义曰:杜预曰:"之侧,孟氏族,字反。"
是也。
○注"马曰"至"前进"。
○正义曰:云"殿,在军后。 前曰启,后曰殿"者,案《司马法。
谋帅篇》曰:"夫前驱启,乘车大震,ヘ车属焉。"
大震即大殿也,音相似。
襄二十三年《左传》曰:"齐侯伐卫。 大殿,商子游御夏之御寇。"
《诗》曰:"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是殿在军后,前曰启也。
案哀十一年《左传》说此事云:齐师伐我,及清。
孟孺子泄帅右师,冉求帅左师。
师及齐师战于郊。
右师奔,齐人从之。
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曰:"马不进也。"
文不同者,各据所闻而记之也。
子曰:"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孔曰:"佞,口才也。 祝它,卫大夫子鱼也,时世贵之。 宋朝,宋之美人而善淫。 言当如祝它之佞,而反如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害也。" "
[疏]"子曰:不有祝它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正义曰:此章言世尚口才也。
佞,口才也。
祝它,卫大夫子鱼也。
有口才,时世贵之。
宋朝,宋之美人,善淫,时世疾之。
言人当如祝它之有口才,则见贵重,若无祝它之佞,而反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害也。
○注"孔曰"至"善也"。
○正义曰:云"祝它,卫大夫子鱼也。 时世贵之"者,《春秋》定四年:"会于召陵,盟于皋鼬。"
《左传》曰:"将会,卫子行敬子言於灵公曰:‘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其使祝它从。 ’公曰:‘善。 ’乃使子鱼。"
是祝它即子鱼也。
《传》又曰:"及皋鼬,将盟,将长蔡於卫。 卫侯使祝它私於苌弘。 "文多不载"苌弘说,告刘子,与范献子谋之,乃长卫侯於盟。"
是时世贵之也。
云"宋朝,宋之美人而善淫"者,案定十四年《左传》曰:"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
杜注云:"南子,宋女也。 朝,宋公子,旧通于南子,在宋呼之。"
是朝为宋之美人而善淫也。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孔曰:"言人立身成功当由道,譬犹出入要当从户。" "
[疏]"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正义曰:此章言道为立身之要也,故曰:"谁人能出入不由门户?"以譬何人立身不由於此道也。
言人立身成功当由道,譬犹出入要当从户。
子曰:"质胜文则野,"包曰:“野,如野人言鄙略也。" "文胜质则史。
"包曰:"史者,文多而质少。"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包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
[疏]"子曰"至"君子"。
○正义曰:此章明君子也。
"质胜文则野"者,谓人若质多胜於文,则如野人言鄙略也。
"文胜质则史"者,言文多胜於质,则如史官也。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者,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言文华质朴相半,彬彬然,然后可为君子也。
子曰:"人之生也直,"马曰:“言人所生於世而自终者,以其正直也。" "罔之生也幸而免。”
"包曰:"诬罔正直之道而亦生者,是幸而免。" "
[疏]"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正义曰:此章明人以正直为德,言人之所以生於世而自寿终不横夭者,以其正直故也。
罔,诬罔也。
言人有诬罔正直之道而亦生者,是幸而获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包曰:"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 "[疏]"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正义曰:此章言人之学道用心深浅之异也。
言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厚也,好之者又不如悦乐之者深也。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王曰:"上,谓上知之所知也。 两举中人,以其可上可下。" "
[疏]"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正义曰:此章言授学之法,当称其才识也。
语,谓告语。
上,谓上知之所知也。
人之才识凡有九等,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
上上则圣人也,下下则愚人也,皆不可移也。
其上中以下,下中以上,是可教之人也。
中人,谓第五中中之人也以上,谓上中、上下、中上之人也,以其才识优长,故可以告语上知之所知也。
中人以下,谓中下、下上、下中之人也,以其才识暗劣,故不可以告语上知之所知也。
此应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以下不可以语上",而繁文两举中人者,以其中人可上、可下故也。
言此中人,若才性稍优,则可以语上;才性稍劣,则不可以语上,是其可上、可下也。
樊迟问知。
子曰:"务民之义,"王曰:“务所以化道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包曰:"敬鬼神而不黩。" "问仁。
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孔曰:"先劳苦而后得功,此所以为仁。" "
[疏]"樊迟"至"仁矣"。
○正义曰:此章明仁、知之用也。
"樊迟问知"者,弟子樊须问於孔子,何为可谓之知。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者,孔子答其为知也。
言当务所以化道民之义,恭敬鬼神而疏远之,不亵黩,能行如此,可谓为知矣。
"问仁"者,樊迟又问何为可谓之仁。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者,此答其为仁也。
获,犹得也。
言为仁者先受劳苦之难,而后乃得功,此所以为仁也。
子曰:"知者乐水,"包曰:“知者乐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 "仁者乐山。
"仁者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 "知者动,"包曰:"日进故动。" "仁者静。
"孔曰:"无欲故静。" "知者乐,"郑曰:"知者自役得其志故乐。" "仁者寿。”
"包曰:"性静者多寿考。" "[疏]"子曰"至"仁者寿"。
○正义曰:此章初明知、仁之性,次明知、仁之用,三明知,仁之功也。
"知者乐水"者,乐,谓爱好。
言知者性好运其才知以治世,如水流而不知已止也。
"仁者乐山"者,言仁者之性好乐如山之安固,自然不动,而万物生焉。
"知者动"者,言知者常务进故动。
"仁者静"者,言仁者本无贪欲,故静。
"知者乐"者,言知者役用才知,成功得志故欢乐也。
"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包曰:"言齐、鲁有太公、周公之余化,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其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齐可使如鲁,鲁可使如大道行之时。" "
[疏]"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正义曰:此章言齐、鲁有太公、周公之余化,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其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齐可一变使如於鲁,鲁可一变使如於大道行之时也。
子曰:"觚不觚,"马曰:“觚,礼器。 一升曰爵,二升曰觚。" "觚哉!觚哉!”"觚哉!觚哉!言非觚也,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
[疏]"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正义曰:此章言为政须遵礼道也。 觚者,礼器,所以盛酒。 二升曰觚。 言觚者,用之当以礼,若用之失礼,则不成为觚也,故孔子叹之觚哉!觚哉!言非觚也,以喻人君为政当以道,若不得其道,则不成为政也。 ○注“马曰:觚,礼器。 一升曰爵,二升曰觚。 ○正义曰:案《特牲礼》:“用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三散。"
是觚为礼器也。
《异义》:《韩诗为》"一升曰爵。 爵,尽也,足也。 二升曰觚。 觚,寡也,饮当寡少。 三升曰觯。 觯,也,饮当自也。 四升曰角。 角,触也,不能自,触罪过也。 五升曰散。 散,讪也,饮不省节,为人谤讪。 总名曰爵,其实曰觞。 觞者,饷也。 觥亦五升。 所以罚不敬。 觥,廓也。 所以著明之貌。 君子有过,廓然著明,非所以饷,不得名觞"。
此唯言爵、觚者,略言之也。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孔曰:"宰我以仁者必济人於患难,故问有仁人堕井将自投下,从而出之不乎?欲极观仁者忧乐之所至。"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孔曰:“逝,往也。 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可欺也,不可罔也。”
"马曰:"可欺者,可使往也。 不可罔者,不可得诬罔令自投下。" "
[疏]"宰我"至"罔也"。
○正义曰:此章明仁者之心也。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其从之也’"者,宰我以仁者必济人於患难,故问曰:仁者之人,设有来告曰:井中有仁人焉。
言仁人堕井也,此承告之仁人,将自投下,从而出之不乎?意欲极观仁者忧人乐生之所至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者,此孔子怪拒之辞。
逝,往也。
然,如是也。
言何为能使仁者如是自投井乎?夫仁人君子,但可使往视之耳,不可陷入於井。
言不可自投从之也。
"可欺也,不可罔也"者,唯可欺之使往视,不可得诬罔令自投下也。
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郑曰:"弗畔,不违道。" "
[疏]"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正义曰:畔,违也。
此章言君子若博学於先王之遗文,复用礼以自捡约,则不违道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曰:"旧以南子者,卫灵公夫人,淫乱,而灵公惑之。 孔子见之者,欲因以说灵公,使行治道。 矢,誓也。 子路不说,故夫子誓之。 行道既非妇人之事,而弟子不说,与之咒誓,义可疑焉。" "
[疏]"子见"至"厌之"。
○正义曰:此章孔子屈已,求行治道也。
"子见南子"者,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而灵公惑之。
孔子至卫,见此南子,意欲因以说灵公,使行治道故也。
"子路不说"者,子路性刚直,未达孔子之意,以为君子当义之与比,而孔子乃见淫乱妇人,故不说乐。
"夫子矢之"者,矢,誓也。
以子路不说,故夫子告誓之。
"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者,此誓辞也。
予,我也。
否,不也。
厌,弃也。
言我见南子,所不为求行治道者,原天厌弃我。
再言之者,重其誓,欲使信之也。
○注"孔曰"至"疑焉"。
○正义曰:云"孔曰:旧以南子者,卫灵公夫人,淫乱,而灵公惑之。 孔子见之者,欲因以说灵公,使行治道。 矢,誓也。 子路不说,故夫子誓之"者,先儒旧有此解也。
云"行道既非妇人之事,而弟子不说,与之咒誓,义可疑焉"者,安国以为,先儒旧说,不近人情,故疑其义也。
《史记。
世家》:孔子至卫,"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 寡小君原见。 ’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 夫人在帷中。 孔子入门,北面稽首。 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玉声ギ然。 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子路不说。 孔子矢之曰:‘天厌之!天厌之!’"是子见南子之事也。
栾肇曰:"见南子者,时不获已,犹文王之拘里也。 天厌之者,言我之否屈乃天命所厌也。"
蔡谟云:"矢,陈也。 夫子为子路陈天命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庸,常也。 中和可常行之德。 世乱,先王之道废,民鲜能行此道久矣,非今。 "
[疏]"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正义曰:此章言世乱,人不能行中庸之德也。
中,谓中和。
庸,常也。
鲜,罕也。
言中和可常行之德也,其至极矣乎!以世乱,先王之道废,故民罕能行此道久多时矣,非而今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曰:“君能广施恩惠,济民於患难,尧、舜至圣,犹病其难。"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曰:"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 方,道也。 但能近取譬於已,皆恕己所欲而施之於人。" "
[疏]"子贡"至"也已"。
○正义曰:此章明仁道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者,子贡问夫子曰:"设如人君能广施恩惠於民而能振济众民於患难者,此德行何如?可以谓之仁人之君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者,此孔子答子贡之语也。
言君能博施济众,何止事於仁!谓不啻於仁,必也为圣人乎!然行此事甚难,尧、舜至圣,犹病之以为难也。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者,此孔子更为子贡说仁者之行也。
方,犹道也。
言夫仁者,己欲立身进达而先立达他人,又能近取譬於已,皆恕已所欲而施之於人,已所不欲,弗施於人,可谓仁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