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疏]正义曰:此篇明仁。
仁者,善行之大名也。
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
子曰:"里仁为美。 "郑曰:“里者,民之所居。 居於仁者之里,是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郑曰:"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为有知。" "
[疏]"子曰"至"得知"。
○正义曰:此章言居必择仁也。
"里仁为美"者,里,居也。
仁者之所居处,谓之里仁。
凡人之择居,居於仁者之里,是为美也。
"择不处仁,焉得知"者,焉。
犹安也。
择求居处,而不处仁者之里,安得为有知也?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孔曰:“久困则为非。" "不可以长处乐。
"孔曰:"必骄佚。" "仁者安仁,"包曰:"惟性仁者自然体之,故谓安仁。" "知者利仁。”
"王曰:"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 "[疏]"子曰"至"利仁"。
○正义曰:此章明仁性也。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者,言不仁之人不可令久长处贫约,若久困则为非也。
"不可以长处乐"者,言亦不可令久长处於富贵逸乐,若久长处乐,则必骄佚。
"仁者安仁"者,谓天性仁者,自然安而行之也。
"知者利仁"者,知能照识前事,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也。
○注"包曰"至"安仁"。
○正义曰:此《经》"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与《表记》正同,理亦不异。
云"唯性仁者自然体之"者,言天性仁者,非关利害,自然爱施生,体包仁道。
《易。
文言》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是也。
○注"王曰"至"行之"。
○正义曰:云"知仁为美,故利而行之"者,言有知谋者,贪利而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非本情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曰:"唯仁者能审人之所好恶。" "
[疏]"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正义曰:章,言唯有仁德者无私於物,故能审人之好恶也。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孔曰:"苟,诚也。 言诚能志於仁,则其余终无恶。" "[疏]"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正义曰:苟,诚也。
此章言诚能志在於仁,则其余行终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曰:“不以其道得富贵,则仁者不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得之,虽是人之所恶,不可违而去之。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曰:"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马曰:"造次,急遽。 颠沛,偃仆。 虽急遽、偃仆不违仁。" "
[疏]"子曰"至"於是"。
○正义曰:此章广明仁行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者,富者财多,贵者位高,此二者是人之所贪欲也,若不以其道而得之,虽是人之所欲,而仁者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者,乏财曰贫,无位曰贱,此二者是人之所嫌恶也,时有否泰,故君子履道而反贫贱,此则不以其道而得之,虽是人之所恶,而仁者不违而去之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者,恶乎,犹於何也。
言人欲为君子,唯行仁道乃得君子之名。
若违去仁道,则於何得成名为君子乎?言去仁则不得成名为君子也。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者,言仁不可斯须去身,故君子无食顷违去仁道也。
"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者,造次,急遽也;颠沛,偃仆也。
言君子之人,虽身有急遽、偃仆之时,而必守於是仁道而不违去也。
○注"马曰"至"违仁"。
○正义曰:云"造次,急遽"者,造次犹言草次。
郑玄云:"仓卒也。"
皆迫促暇之意,故云急遽。
云"颠沛,偃仆"者,《说文》云:"偃,僵也。 仆,顿也。"
则偃是仰倒也,仆是踣倒也。
虽遇此颠踬之时,亦不违仁也。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 "孔曰:“难复加也。"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孔曰:"言恶不仁者,能使不仁者不加非义於已,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孔曰:"言人无能一日用其力仁者耳。 我未见欲为仁而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曰:"谦不欲尽诬时人言不能为仁,故云为能有尔,我未之见也。" "
[疏]"子曰"至"见也"。
○正义曰:此章疾时无仁也。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孔子言,我未见性好仁者,亦未见能疾恶不仁者也。
"好仁者,无以尚之"者,此覆说上好仁者也。
尚,上也,言性好仁者,为德之最上,他行无以更上之,言难复加也。
"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此覆说上恶不仁者也。
言能疾恶不仁者,亦得为仁。
但其行少劣,故曰其所为仁矣也,唯能不使不仁者加乎非义於已身也,不如好仁者无以尚之为优也。
"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言世不仁也,故曰有人能一日之间用其力於仁道矣乎,言人诚能一日用其力仁者耳。
"我未见力不足"者,言德如毛,行仁甚易,我欲仁,斯仁至矣,何须用力,故曰我未见欲为仁而力不足者也。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者,此孔子谦,不欲尽诬时人言不能为仁,故曰盖有能为之者矣,但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孔曰:"党,党类。 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 观过,使贤愚各当其所,则为仁矣。" "
[疏]"子曰"至"仁矣"。
○正义曰:此章言仁恕也。
"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者,党,党类也。
言人之为过也,君子小人各於其类也。
"观过,斯知仁矣"者,言观人之过,使贤愚各当其所。
若小人不能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过,当恕而勿责之,斯知仁者之用心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 "
[疏]"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正义曰:此章疾世无道也。
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
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疏]"子曰"至"议也"。
○正义曰:此章言人当乐道固穷也。
士者,人之有士行者也。
言士虽志在善道,而衣服饮食好其华美,耻其粗恶者,则是志道不笃,故未足与言议於道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疏]"子曰"至"与比"。
○正义曰:此章贵义也。
,厚也。
莫,薄也。
比,亲也。
言君子於天下之人,无择於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子曰:"君子怀德,"孔曰:“怀,安也。" "小人怀土,"孔曰:"重迁。" "君子怀刑,"孔曰:"安於法。" "小人怀惠。”
"包曰:"惠,恩惠。" "
[疏]"子曰"至"怀惠"。
○正义曰:此章言君子小人所安不同也。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者,怀,安也。
君子执德不移,是安於德也。
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於迁徙,是安於土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者,刑,法制;惠,恩惠也。
君子乐於法制齐民,是怀刑也。
小人唯利是亲,安於恩惠,是怀惠也。
子曰:"放於利而行,"孔曰:“放,依也。 每事依利而行。" "多怨。”
"孔曰:"取怨之道。" "
[疏]"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正义曰:此章恶利也。
放,依也。
言人每事依於财利而行,则是取怨之道也,故多为人所怨恨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何有者,言不难。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包曰:“如礼何者,言不能用礼。" "
[疏]"子曰"至"礼何"。
○正义曰:此章言治国者必须礼让也。
"能以礼让为国乎"者,为,犹治也。
礼节民心,让则不争。
言人君能以礼让为教治其国乎?云"何有"者,谓以礼让治国,何有其难。
言不难也。
"不能以礼让为国"者,言人君不能明礼让以治民也。
"如礼何"者,言有礼而不能用,如此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包曰:"求善道而学行之,则人知已。" "
[疏]"子曰"至"知也"。
○正义曰:此章劝学也。
"不患无位"者,言不忧爵位也。
"患所以立"者,言但忧其无立身之才学耳。
"不患莫己知"者,言不忧无人见知於己也。
"求为可知也"者,言求善道而学行之,使已才学有可知重,则人知已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孔曰:"直晓不问,故答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疏]"子曰"至"已矣"。
○正义曰:此章明忠恕也。
"子曰:参乎"者,呼曾子名,欲语之也。
"吾道一以贯之"者,贯,统也。
孔子语曾子言,我所行之道,唯用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也。
"曾子曰:唯"者,曾子直晓其理,更不须问,故答曰唯。
"子出"者,孔子出去也。
"门人问曰:何谓也"者,门人,曾子弟子也。
不晓夫子之言,故问於曾子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者,答门人也。
忠,谓尽中心也。
恕,谓忖已度物也。
言夫子之道,唯以忠恕一理,以统天下万事之理,更无他法,故云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孔曰:"喻,犹晓也。" "
[疏]"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正义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晓不同也。
喻,晓也。
君子则晓於仁义,小人则晓於财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包曰:“思与贤者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疏]"子曰"至"省也"。
○正义曰:此章勉人为高行也。
见彼贤则思与之齐等,见彼不贤则内自省察得无如彼人乎。
子曰:"事父母几谏,"包曰:“几者,微也。 当微谏,纳善言於父母。"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包曰:"见志,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 " [疏]“子曰"至"不怨"。
○正义曰:此并下四章,皆明孝事父母。
"几谏"者,几,微也。
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於父母也。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者,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劳而不怨"者,父母使已以劳辱之事,已当尽力服其勤,不得怨父母也。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郑曰:"方,犹常也。" "
[疏]"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正义曰:方,犹常也。
父母既存,或时思欲见已,故不远游,游必有常所,欲使父母呼己得即知其处也。
设若告云诣甲,则不得更诣乙,恐父母呼已於甲处不见,则使父母忧也。
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郑曰:"孝子在丧,哀戚思慕,无所改於父之道,非心所忍为。" "
[疏]"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正义曰:言孝子在父母丧三年之中,哀戚思慕,无所改于父之道,非心所忍为故也。
此章与《学而篇》同,当是重出。
《学而篇》是孔注,此是郑注,本或二处皆有。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曰:"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 "
[疏]"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正义曰:言孝子当知父母之年也。
其意有二:一则以父母年多,见其寿考则喜也;一则以父母年老,形必衰弱,见其衰老则忧惧也。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包曰:"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 "
[疏]"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正义曰:此章明慎言躬身也。
逮,及也。
言古人之言不妄出口,为身行之将不及故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曰:"俱不得中,奢则骄,佚招祸,俭约无忧患。" "
[疏]"子曰"至"鲜矣"。
○正义曰:此章贵俭。
鲜,少也。
得中合礼,为事乃善。
设若奢俭俱不得中,奢则骄佚招祸,俭约无忧患,是以约致失者少也。
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包曰:"讷,迟钝也。 言欲迟而行欲疾。" "[疏]"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正义曰:此章慎言贵行也。
讷,迟钝也。
敏,疾也。
言君子但欲迟钝於言,敏疾於行,恶时人行不副言也。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 "[疏]"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正义曰:此章勉人德也。
有德则人所慕仰,居不孤特,必有同志相求与之为邻也。
○注"方以"至"不孤"。
○正义曰:云"方以类聚"者,《周易。
上系辞》文也。
方,谓法术。
性行各以类相聚也。
云"同志相求"者,《周易。
干卦。
文言》也。
言志同者相求为朋友也。
"故必有邻,是以不孤"者,案《坤卦。
文言》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言身有敬义以接於人,则人亦敬义以应之,是亦德不孤也。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数,谓速数之数。 "
[疏]"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正义曰:此章明为臣结交,当以礼渐进也。
数,谓速数。
数则渎而不敬,故事君数,斯致罪辱矣;朋友数,斯见疏薄矣。
○注"数,谓速数之数"。
○正义曰:嫌读为上声去声,故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