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疏]正义曰:此篇论陪臣专恣,因明性习知愚,礼乐本末,六蔽之恶,《二南》之美,君子小人为行各异,今之与古,其疾不同。
以前篇首章言大夫之恶,此篇首章记家臣之乱,尊卑之差,故以相次也。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孔曰:"阳货,阳虎也。 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欲见孔子,使仕。" "归孔子豚。
"孔曰:"欲使往谢,故遗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涂。
"孔曰:"涂,道也。 於道路与相逢。"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马曰:"言孔子不仕,是怀宝也。 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迷邦也。"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孔曰:"言孔子栖栖好从事,而数不遇,失时,不得为有知。"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马曰:"年老,岁月已往,当急仕。"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孔曰:"以顺辞免。" "
[疏]"阳货"至"仕矣"。
○正义曰:此章论家臣专恣,孔子逊辞远害之事也。
"阳货欲见孔子"者,阳货,阳虎也。
盖名虎,字货。
为季氏家臣,而专鲁国之政,欲见孔子,将使之仕也。
"孔子不见"者,疾其家臣专政,故不与相见。
"归孔子豚"者,归,遗也。
豚,豕之小者。
阳货欲使孔子往谢,因得从容见之,故遗孔子豚也。
"孔子时其亡而往拜之"者,谓伺虎不在家时,而往谢之也。
"遇诸涂"者,涂,道也。
孔子既至货家,而反於道路,与相逢也。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者,货呼孔子,使来就己,言我与汝有所言也。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者,此阳货谓孔子之言也。
宝以喻道德,言孔子不仕,是怀藏其道德也。
知国不治,而不为政,是使迷乱其国也。
仕者当拯弱兴衰,使功被当世,今尔乃怀宝迷邦,可以谓之仁乎?"曰:不可"者,此孔子逊辞,言如此者,不可谓之仁也。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者,此亦阳货谓孔子辞。
亟,数也。
言孔子栖栖好从事,而数不遇,失时,可谓有知者乎?不得为有知也。
"曰:不可"者,此亦孔子逊辞,言如此者,不可谓之知也。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者,此阳货劝孔子求仕之辞。
逝,往也。
言孔子年者,岁月已往,不复留待我也,当急求仕。
"孔子曰:诺。 吾将仕矣"者,诺,应辞也。
孔子知其劝仕,故应答之,言我将求仕,以顺辞免去也。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曰:"君子慎所习。"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曰:"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 "
[疏]"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正义曰:此章言君子当慎其所习也。
性,谓人所禀受,以生而静者也,未为外物所感,则人皆相似,是近也。
既为外物所感,则习以性成。
若习於善则为君子,若习於恶则为小人,是相远也,故君子慎所习。
然此乃是中人耳,其性可上可下,故遇善则升,逢恶则坠也。
孔子又尝曰:唯上知圣人不可移之使为恶,下愚之人不可移之使强贤。
此则非如中人性习相近远也。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孔曰:"子游为武城宰。" "夫子莞尔而笑,"莞尔,小笑貌。 "曰:"割鸡焉用牛刀?""孔曰:"言治小何须用大道。"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孔曰:"道,谓礼乐也。 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 "子曰:"二三子!"孔曰:“从行者。"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孔曰:"戏以治小而用大道。" "[疏]"子之"至"之耳"。
○正义曰:此章论治民之道也。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者,之,也。
武城,鲁邑名。
时子游为武城宰,意欲以礼乐化导於民,故弦歌。
孔子因武城,而闻其声也。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者,莞尔,小笑貌。
言鸡乃小牲,割之当用小刀,何用解牛之大刀,以喻治小何须用大道。
今子游治小用大,故笑之。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者,子游见孔子笑其治小用大,故称名而引昔闻夫子之言以对之。
道,谓礼乐也。
礼节人心,乐和人声。
言若在位君子学礼乐则爱养下人也,若在下小人学礼乐则人和而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者,呼其弟子从行者也。
"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者,孔子语其从者,言子游之说是,我前言戏之以治小而用大道,其实用大是也。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孔曰:"弗扰为季氏宰,与阳虎共执季桓子,而召孔子。"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孔曰:"之,也。 无可之则止,何必公山氏之。"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兴周道於东方,故曰东周。 "
[疏]"公山"至"周乎"。
○正义曰:此章论孔子欲不避乱而兴周道也。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者,弗扰,即《左传》公山不狃也,字子氵曳,为季氏费邑宰,与阳虎共执季桓子,据邑以畔,来召孔子,孔子欲往从之也。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者,上下二"之"俱训为。
末,无也。
已,止也。
子路以为,君子当去乱就治,今孔子乃欲就乱,故不喜说,且曰:无可也则止之,何必公山氏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者,孔子答其欲往之意也。
徒,空也。
言夫人召我者,岂空然哉,必将用我道也。
如有用我道者,我则兴周道於东方,其使鲁为周乎!吾是以不择地而欲往也。
○注"弗扰为季氏宰,与阳虎共执季桓子"。
○正义曰:案定五年《左传》曰:"六月,季平子行东野。 还,未至,丙申,卒于房。 阳虎将以敛,仲梁怀弗与,曰:‘改步改玉。 ’阳虎欲逐之,告公山不狃。 不狃曰:‘彼为君也,子何怨焉?’既葬,桓子行东野,及费。 子氵曳为费宰,逆劳於郊,桓子敬之。 劳仲梁怀,仲梁怀弗敬。 子氵曳怒,谓阳虎:‘子行之乎?’九月,乙亥,阳虎囚季桓子。"
是其事也。
至八年,又与阳虎谋杀桓子。
阳虎败而出。
至十二年,"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以袭鲁。 国人败诸姑蔑。 二子奔齐。"
子张问仁於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孔曰:“不见侮慢。"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孔曰:"应事疾则多成功。" "惠则足以使人。”
[疏]"子张"至"使人"。
○正义曰:此章明仁也。
"子张问仁於孔子"者,问何如斯可谓之仁也。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者,言为仁之道有五也。
"请问之"者,子张复请问五者之目也。
"曰:恭,宽,信,敏,惠"者,此孔子略言为仁五者之名也。
"恭则不侮"者,此下孔子又历说五者之事也。
言己若恭以接人,人亦恭以待己,故不见侮慢。
"宽则得众"者,言行能宽简则为众所归也。
"信则人任焉"者,言而有信则人所委任也。
"敏则有功"者,敏,疾也,应事敏疾则多成功也。
"惠则足以使人"者,有恩惠则人忘其劳也。
佛召,子欲往。
"孔曰:"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孔曰:“不入其国。" "佛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孔曰:“磷,薄也。 涅,可以染皂。 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匏,瓠也。 言瓠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 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 "
[疏]"佛"至"不食"。
○正义曰:此章亦言孔子欲不择地而治也。
"佛召,子欲往"者,佛为晋大夫赵简子之中牟邑宰,以中牟畔,来召孔子,孔子欲往从之也。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於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者,言君子不入不善之国也。
"佛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者,言今佛以中牟畔,则是身为不善,而子欲往,如前言何?"子曰:然,有是言也"者,孔子答云,虽有此不入不善之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者,孔子之意,虽言不入不善,缘君子见几而作,亦有可入之理,故谓之作譬。
磷,薄也。
涅,水中黑土,可以染皂。
缁,黑色也。
人岂不曰,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於涅而不黑,以喻君子,虽居浊乱,浊乱不能污也。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者,孔子又为言其欲往之意也。
匏,瓠也。
瓠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
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
江熙云:夫子岂实之公山佛乎?欲往之意,以示无系,以观门人之意。
如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耳。
子路见形而不及道,故闻乘桴而喜闻,闻之公山而不说,升堂而未入室,安得圣人之趣?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六言六蔽者,谓下六事:仁,知,信,直,勇,刚也。 "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孔曰:“子路起对,故使还坐。"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孔曰:"仁者爱物,不知所以裁之,则愚。"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孔曰:"荡,无所守。"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孔曰:"父子不知相为隐之辈。"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孔曰:"狂,妄抵触人。" "
[疏]"子曰"至"也狂"。
○正义曰:此章劝学也。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者,蔽,谓蔽塞不自见其过也。
孔子呼子路而问之曰:"汝尝闻六言不学而皆蔽塞者乎?""对曰:未也"者,子路对言,未曾闻也。
"居!吾语女"者,居,由坐也。
礼:"君子问更端,则起。"
子路起对,故使还坐。
吾将语女也。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者,此下历说六言六蔽之事也。
学者,觉也,所以觉寤未知也。
仁之为行,学则不固,是以爱物好与曰仁。
若但好仁,不知所以裁之,所施不当,则如愚人也。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者,明照於事曰知,若不学以裁之,则其蔽在於荡逸无所守也。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者,人言不欺为信,则当信义。
若但好信,而不学以裁之,其蔽在於贼害,父子不知相为隐之辈也。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者,绞,切也。
正人之曲曰直,若好直不好学,则失於讥刺太切。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者,勇,谓果敢,当学以知义。
若好勇而不好学,则是有勇而无义,则为贼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者,狂,犹妄也。
刚者无欲,不为曲求。
若好恃其刚,不学以制之,则其蔽也妄抵触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包曰:“小子,门人也。" "《诗》,可以兴,"孔曰:"兴,引譬连类。" "可以观,"郑曰:"观风俗之盛衰。" "可以群,"孔曰:"群居相切差。" "可以怨。
"孔曰:"怨刺上政。"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孔曰:"迩,近也。" "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马曰:"《周南》、《召南》、《国风》之始。 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 "
[疏]"子曰"至"也与"。
○正义曰:此章劝人学《诗》也。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者,小子,门人也。
莫,不也。
孔子呼门人曰:何不学夫《诗》也。
"《诗》,可以兴"者,又为说其学《诗》有益之理也。
若能学《诗》,《诗》可以令人能引譬连类以为比兴也。
"可以观"者,《诗》有诸国之风俗,盛衰可以观览知之也。
"可以群"者,《诗》有"如切如磋",可以群居相切磋也。
"可以怨"者,《诗》有"君政不善则风刺之","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怨刺上政。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者,迩,近也。
《诗》有《凯风》、《白华》,相戒以养,是有近之事父之道也。
又有《雅》、《颂》君臣之法,是有远之事君之道也。
言事父与君,皆有其道也。
"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者,言诗人多记鸟兽草木之名以为比兴,则因又多识於此鸟兽草木之名也。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者,为,犹学也。
孔子谓其子伯鱼曰:女学《周南》、《召南》之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者,又为说宜学《周南》、《召南》之意也。
墙面,面向墙也。
《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若学之,则可以观兴;人而不为,则如面正向墙而立,无所观见也。
○注"《周南》"至"而立"。
正义曰:云"《周南》、《召南》,《国风》之始"者,《诗序》云:"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 《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是以《周南》、《召南》二十五篇谓之正国风,为十五国风之始也。
云"乐得淑女以配君子"者,亦《诗。
关雎序文》也。
言《二南》皆是正始之道,先美家内之化,是以《关雎》之篇,说后妃心之所乐,乐得此贤善之女,以配己之君子也。
云"三纲之首,王化之端"者,《白虎通》云:"三纲者何谓?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二南》之诗,首论夫妇。
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故二国之诗以后妃夫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言后妃夫人有斯德,兴助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于致嘉瑞,故为三纲之首,王教之端也。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郑曰:“玉,圭璋之属。 帛,束帛之属。 言礼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贵者,乃贵其安上治民。" "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马曰:"乐之所贵者,移风易俗,非谓锺鼓而已。" "
[疏]"子曰"至"乎哉"。
○正义曰:此章辨礼乐之本也。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者,玉,圭璋之属;帛,束帛之属,皆行礼之物也。
言礼之所云,岂在此玉帛云乎哉者?言非但崇此玉帛而已,所贵者,在於安上治民。
"乐云乐云,锺鼓云乎哉"者,锺鼓,乐之器也。
乐之所贵者,贵其移风易俗,非谓贵此锺鼓铿锵而已,故孔子叹之。
重言之者,深明乐之本不在玉帛锺鼓也。
子曰:"色厉而内荏,"孔曰:“荏,柔也。 为外自矜厉而内柔佞。" "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孔曰:"为人如此,犹小人之有盗心。 穿,穿壁。 窬,窬墙。" "
[疏]"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正义曰:此章疾时人体与情反也。
厉,矜庄也。
荏,柔佞也。
穿,穿壁。
窬,窬墙也。
言外自矜厉,而内柔佞,为人如此,譬之犹小人,外虽持正,内常有穿壁窬墙窃盗之心也与。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周曰:"所至之乡,辄原其人情,而为意以待之,是贼乱德也。 。" 一曰:"乡,向也,古字同。 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其趣向,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 "
[疏]"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正义曰:此章疾时人之诡随也。
旧解有二:周曰:"所至之乡,辄原其人情,而为意以待之,是贼乱德也。"
何晏云:"一曰:乡,向也,古字同。 谓人不能刚毅,而见人辄原其趣向,容媚而合之言,此所以贼德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马曰:"闻之於道路,则传而说之。" "
[疏]"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正义曰:此章疾时人不习而传之也。
涂亦道也。
言闻之於道路,则於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为有德者所弃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孔曰:“言不可与事君。"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之,楚俗言。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郑曰:"无所不至者,言其邪媚,无所不为。" "
[疏]"子曰鄙夫"至"至矣"。
○正义曰:此章论鄙夫之行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者,言凡鄙之人不可与之事君也。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者,此下明鄙夫不可与事君之由也。
患得之者,患不能得也。
言其初未得事君也,时常患己不能得事君也。
"既得之,患失之"者,言不能任直守道,常忧患失其禄位也。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者,苟,诚也。
若诚忧失之,则用心顾惜,窃位偷安,言其邪媚无所不为也。
以此故不可与事君也。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包曰:“言古者民疾与今时异。" "古之狂也肆,"包曰:"肆,极意敢言。" "今之狂也荡;"孔曰:"荡,无所据。" "古之矜也廉,"马曰:"有廉隅。" "今之矜也忿戾;"孔曰:"恶理多怒。"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疏]"子曰"至"已矣"。
○正义曰:此章论今人浇薄,不如古人也。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者,亡,无也。
言古者淳朴之时,民之行有三疾,今也浇薄,或是亦无也。
言古者民疾与今时异。
"古之狂也肆"者,此下历言三疾也。
肆,谓极意敢言,多抵触人也。
"今之狂也荡"者,谓忿怒而多弗戾,恶理多怒。
"古之愚也直"者,谓心直而无邪曲。
"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者,谓多行欺诈自利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王曰:"巧言无实,令色无质。" "
[疏]"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正义曰:此章与《学而篇》同。
弟子各记所闻,故重出之。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孔曰:“朱,正色。 紫,间色之好者。 恶其邪好而夺正色。"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包曰:"郑声,淫声之哀者。 恶其乱雅乐。"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孔曰:"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国家。" "
[疏]"子曰"至"家者"。
○正义曰:此章记孔子恶邪夺正也。
"恶紫之夺朱也"者,朱,正色。
紫,间色之好者。
恶其邪好而夺正色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者,郑声,淫声之哀者。
恶其淫声乱正乐也。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利口之人,多言少实,苟能悦媚时君,倾覆国家也。
○注"孔曰"至"正色"。
○正义曰:云"朱,正色。 紫,间色"者,皇氏云:正,谓青赤田白黑五方正色。
不正,谓五方间色,绿红碧紫骝黄色是也。
青是东方正,绿是东方间。
东为木,木色青。
木克土,土色黄,并以所克为间,故绿色青黄也。
朱是南方正,红是南方间。
南为火,火色赤。
火克金,金色白,故红色赤白也。
白是西方正,碧是西方间。
西为金,金色白。
金克木,木色青,故碧色青白也。
黑是北方正,紫是北方间。
北方水,水色黑。
水克火,火色赤,故紫色赤黑也。
黄是中央正,骝黄是中央间。
中央土,土色黄。
土克水,水色黑,故骝黄色黄黑也。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疏]"子曰"至"言哉"。
○正义曰:此章戒人慎言也。
"子曰:予欲无言"者,君子讷於言而敏於行,以言之为益少,故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者,小子,弟子也。
子贡闻孔子不欲言,故告曰:"夫子若不言,则弟子等何所传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者,此孔子举天亦不言而令行以为譬也。
天何尝有言语哉?而四时之令递行焉,百物皆依时而生焉,天何尝有言语教命哉?以喻人若无言,但有其行,不亦可乎!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
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孺悲,鲁人也。 孔子不欲见,故辞之以疾。 为其将命者不已,故歌令将命者悟,所以令孺悲思之。 "
[疏]"孺悲"至"闻之"。
○正义曰:此章盖言孔子疾恶也。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者,孺悲,鲁人也。
来欲见孔子,孔子不欲见,故辞之以疾也。
"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者,将犹奉也。
奉命者,主人传辞出入人也。
初,将命者来,入户言孺悲求见,夫子辞之以疾。
又为将命者不已,故取瑟而歌,令将命者闻之而悟,己无疾,但不欲见之,所以令孺悲思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既没,新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马曰:"《周书。 月令》有更火之文。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酋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孔曰:"旨,美也。 责其无仁恩於亲,故再言‘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 "马曰:“子生未三岁,为父母所怀抱。"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曰:"自天子达於庶人。" "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孔曰:"言子之於父母,‘欲报之恩,昊天罔极’,而予也有三年之爱乎!""
[疏]"宰我"至"母乎"。
○正义曰:此章论三年丧礼也。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者,《礼。
丧服》为至亲者三年。
宰我嫌其期月大远,故问於夫子曰:"三年之丧,期已久矣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者,此宰我又说丧不可三年之义也。
言礼检人迹,乐和人心,君子不可斯须去身。
惟在丧则皆不为也。
不为既久,故礼坏而乐崩也。
"旧既没,新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者,宰我又言,三年之丧,一期为足之意也。
夫人之变迁,本依天道。
一期之间,则旧已没,新已成。
钻木出火谓之燧。
言钻燧者又已改变出火之木。
天道万物既已改新,则人情亦宜从旧,故丧礼但一期而除,亦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於女安乎"者,孔子见宰我言至亲之丧,欲以期断,故问之。
言礼为父母之丧,既殡,食粥,居倚庐,斩衰三年。
期而小祥,食菜果,居垩室,练冠纟原缘,要不除。
今女既期之后,食稻衣锦,於女之心,得安否乎?"曰:安"者,宰我言,既期除丧,即食稻衣锦,其心安也。
"女安,则为之"者,孔子言,女心安,则自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者,孔子又为说不可安之礼。
旨,美也。
言君子之居丧也疾,即饮酒食肉,虽食美味,不以为甘,虽闻乐声,不以为乐,寝苫枕块,居处不求安也。
故不为食稻衣锦之事。
今女既心安,则任自为之。
责其无仁恩於亲,故再言"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者,予,宰我名。
宰我方当愚执,夫子不欲面斥其过,故宰我既问而出去,孔子对二三子言曰:夫宰予不仁於父母也!凡人子生未三岁,常为父母所怀抱,既三年,然后免离父母之怀。
是以圣人制丧礼,为父母三年。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者,通,达也。
谓上自天子,下达庶人,皆为父母三年,故曰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者,为父母爱己,故丧三年。
今予也不欲行三年之服,是有三年之恩爱於父母乎?○注"马曰"至"火也"。
○正义曰:云"《周礼。 月令》有更火之文"者,《周书》,孔子所删《尚书》百篇之余也,晋成康中得之汲冢,有《月令》篇,其辞今亡。
案《周礼》"司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
郑玄注云:"行犹用也。 变犹易也。"
郑司农说以《鄹子》曰:"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酋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其文与此正同。
释者云:"榆柳青故春用之,枣杏赤故夏用之,桑柘黄故季夏用之,柞酋白故秋用之,槐檀黑故冬用之。"
○注"孔曰:自天子达於庶人"。
○正义曰:《礼记。
三年问》云:"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郑玄云:"达,谓自天子至於庶人。"
《丧服四制》曰:"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
《檀弓》曰:"先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而及之也。"
圣人虽以三年为文,其实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丧服四制》曰:"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 三年忧,恩之杀也。"
故孔子云:"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
所以丧必三年为制也。
○注"孔曰"至"爱乎"。
○正义曰: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者,《小雅。
蓼莪》文。
郑笺云:"之犹是也。 我欲报父母是德,昊天乎,我心无极。"
云"予也有三年之爱乎"者,言宰予不欲服丧三年,是无三年之爱也。
缪协云:"尔时礼坏乐崩,三年不行。 宰我大惧其往,以为圣人无微旨以戒将来,故假时人之谓,启愤於夫子,义在屈己以明道也。"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马曰:"为其无所据乐,善生淫欲。" "[疏]"子曰"至"乎已"。
○正义曰:此章疾人之不学也。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者,言人饱食终日,於善道无所用心,则难以为处矣哉。
"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者,贤,胜也。
已,止也。
博,《说文》作{博},扃戏也,六箸十二也。
古者乌胄作{博}。
围谓之奕。
《说文》弈从廾,言竦两手而执之。
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
围称弈者,又取其落弈之义也。
夫子为其饱食终日,无所据乐,善生淫欲,故教之曰:"不有博弈之戏者乎?若其为之,犹胜乎止也。"
欲令据此为乐,则不生淫欲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疏]"子路"至"为盗"。
○正义曰:此章抑子路也。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者,子路有勇,意谓勇可崇尚,故问於夫子曰:"君子当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者,言君子不尚勇而上义也。
上即尚也。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者,君子指在位者,合宜为义。
言在位之人,有勇而无义,则为乱逆。
在下小人,有勇而无义,则为盗贼。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包曰:“好称说人之恶,所以为恶。"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孔曰:"讪,谤毁。" "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马曰:"窒,窒塞也。"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孔曰:“徼,抄也。 抄人之意,以为己有。" "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包曰:"讦,谓攻发人之阴私。" "
[疏]"子贡"至"直者"。
○正义曰:此章论人有恶行可憎恶也。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者,君子谓夫子也。
子贡问:夫子之意亦有憎恶者乎?"子曰:有恶"者,答言有所憎恶也。
"恶称人之恶"者,谓好称说人之恶,所以恶之。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讪,谤毁也。
谓人居下位而谤毁在上,所以恶之也。
"恶勇而无礼"者,勇而无礼义为乱,所以恶之也。
"恶果敢而窒"者,窒,谓窒塞。
谓好为果敢,窒塞人之善道,所以恶之也。
"曰:赐也亦有恶乎"者,子贡言,赐也亦有所憎恶也。
"恶徼以为知"者,徼,抄也。
礼"毋抄说",若抄人之意,以为己有,所以恶之。
"恶不孙以为勇"者,孙,顺也。
君子义以为勇。
若以不顺为勇者,亦可恶也。
"恶讦以为直"者,讦,谓攻发人之阴私也。
人之为直,当自直。
己若攻发他人阴私之事,以成已之直者,亦可恶也。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疏]"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正义曰:此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
所以难养者,以其亲近之则多不孙顺,疏远之则好生怨恨。
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
若其禀性贤明,若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郑曰:"年在不惑而为人所恶,终无善行。" "
[疏]"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正义曰:此章言人年四十犹为恶行,而见憎恶於人者,则是其终无善行也已。
以其年在不惑,而犹为人所恶,必不能追改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