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游记选 ●明朝 游西山记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历代游记选
《历代游记选》 ●明朝 游西山记

予闻西山之胜久矣,而未获一游。

正德丙寅三月之望,御史熊君士选,户部员外郎李君献吉,招余往游。

出城,西北行二十里,至青龙桥。

其下民庐颇稠,花柳隐映,水畴东作方兴。

予谓士选:"此何异于江南?"北折八里,经回龙庵,复折而西,随行两僮,足不及马,与士选缓辔俟之。

二里,抵西湖。

湖中萍荇薄藻,交青布绿,而野禽鸟翔泳于水光山色间,皆悠然自适。

人言每盛夏荷开,云海满湖,尤为清绝。

沿湖行二里,达功德寺,寺旧名"护圣"。

其前有古台三,相传金、元氏主游乐更衣之处。

或曰此看花钓鱼台也。

寺极壮丽,中立二穹碑:其一,宣宗章皇帝御制制今寺文;其一,元氏旧物,字皆番刻,莫能读,僧录觉义淇公速登毗卢阁,崇可数寻,凭栏而眺,一寺之胜,攒聚目睫。

盖寺倚山而创。

寺西景皇帝陵,及尉悼王墓在焉。

午燕淇公山园。

适献吉与兵部郎中李君贻教,主事王君伯安偕至,遂共饮花下。

献吉前此尝游功德,言寺在瓮山之阳,有元耶律楚材墓。

楚材有词刻华岩洞壁。

出寺,西行数百步,至玉泉山。

金章宗建行宫,今废。

西南一洞不甚深广,山之北麓凿石为螭头,口出泉,潴而为池,即所谓玉泉。

其形如规,莹澈深靓,掬饮之甚甘。

上有亭宏敞可憩;其东石梁横跨,泉由之乐流入湖,经大内,注都城东南,至大通河,为京师八景之一。

西南行至礻甫陀寺。

寺在玉泉山半,门内有吕公洞,广仅丈许,深倍之。

僧云:"仙人吕洞宾常游此。"

寺之右跻石级上望湖亭。

峰峦围拱,湖水亘其前,俨如匹练。

士选、伯安皆留诗亭上,献吉谓予宜有记。

惟西山为京师之胜,而玉泉又西山之胜,盖其润泽滋溉,溥及天下,固国脉之所在也。

中间不幸,据于金元,干戈相寻,大夫、士能游而载之文翰者,不一二见;今逢至治,予辈得以暇日游宴笑咏于斯,其幸大矣!而乌可忘所赐耶?

题记:本文为作者《游西山记》"上"。

作者以西湖和玉泉山为描绘的重点,记叙了携友踏青的过程。

他仅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西湖清丽如画的景色:花柳隐映,水田春作,禽鸟泳翔,萍藻浮泛。

玉泉山以泉著称,作者对其渊源、外形、水质、流向及亭桥等有关建筑一一予以介绍描述。

结尾处用层递的议论突出玉泉山为京郊首胜。

但他奉玉泉为国脉,誉当时为至治,则为谀词。

作者简介:都穆"1458-1525",字立敬,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文学家。

弘治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礼部郎中。

博学多识,好学不倦,并注重实地考察。

曾出使陕西,对那里的山川形势,故宫遗趾进行寻访,著《西使记》。

对金石遗文多所搜集,作《金薤琳瑯》。

又有《周易考》、《史外类抄》等集。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