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四十三章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第四十三章 老子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罗振玉曰:敦煌本无"骋"字。

彭耜曰:叶梦得无"骋"字,达真子"坚"作"刚"。

谦之案:诸河、王本及傅本同此石。

范本作"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并云:"淮南子有‘于’字,与古本合。"

案淮南子原道、道应二篇今本引此均无"于"字,与范所见不同。

又御览木部一亦引"坚"作"刚"。

无有入于无闻。

严可均曰:御注、河上、王弼无"于"字,傅奕、淮南子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魏稼孙曰:"无有入于无闻","闻"疑碑误。

"闻"释"间",严误。

焦竑曰:古本淮南子并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范应元曰:间,隙也。

傅奕、严遵同古本。

案今严本作"无有入于无间"。

刘师培曰:案淮南原道训引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此老子古本也。

王本亦有"出于"二字。

王弼上文注云:"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出于经。"

注文"无所不出于经",当作"无所不经",与上"无所不入"对立。

"出于"二字必"无有"上之正文。

盖王本亦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而"出于"二字误入注文也。

傅奕本与淮南同。

刘文典曰: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偏用第四十三"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无有"上敓"出"字,可据淮南子引文增。

道应篇引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疑后人改之也。

老子注:"无有,谓道也。 道无形质,故能出入无间。"

是所见本尚未敓"出"字。

王道曰:无间,无隙也。

寻丈之水,能浮万斛之舟;六尺之辔,能驭千里之马。

至柔驰骋至刚者,此类是也。

天地之气,本无形也,而能贯乎金石;日月之光,本无质也,而能透乎蔀屋。

无有入于无间者,此类是也。

是以知无为有益。

严可均曰:御注作"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益",河上、王弼有"之"字,不重"益"字。

魏稼孙曰:严举御注"之"字"益"字,失校御注"是"上"吾"字。

罗振玉曰:景龙本、敦煌本均无"吾"字、"之"字。

谦之案:诸河、王本均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景福、室町、范本同,"无"作"无"。

顾欢作"吾是以知无为有益",彭耜作"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谦之案:傅本"希"作"稀",下有"矣"字。

范本、景福本"无"作"无"。

此所云即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之旨。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无韵。

高本汉、奚侗:坚、间为韵。

按坚,真部,间,元部,此元、真通韵。

薛蕙曰:"坚犹刚强,不曰刚曰强,变文◆韵也。"

右景龙碑三十八字,敦煌本三十七字,河、王本三十九字,傅本四十四字,范本四十二字。

河上本题"遍用第四十三",王本题"四十三章",范本题"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