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校释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 老子

钱大昕曰:案河上公注本"道可道"以下为道经卷上,"上德不德"以下为德经卷下。

晁说之跋王弼注本,谓其不析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

不知陆德明所撰释文,正用辅嗣本,题云"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与河上本不异。

晁氏所见者,特宋时转写之本,而翻以为近古,亦未之考矣。

予家藏石刻道德经凡五本,惟明皇御注本及此本,皆分道经、德经为二,盖汉、魏以来篇目如此。

而此本为初唐所刻,字句与他本多异。

如"无"作"无","愈"作"俞","芸"作"云","誉"作"豫","荒"作"忙","佐"作"作","◆"作"翕"之类,皆从古字。

又如"故能蔽不新成",石本作"能蔽复成"。

"师之所处,荆棘生"下,石本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二句。

"上将军居右"下,石本无"言以丧礼处之"句。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石本但云:"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此类皆远胜他本,聊举一二,以见古石刻之可贵也。

武亿曰:分老子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亦与古本相彷。

后陆放翁题跋云:"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 ’今此本已久离析。"

然则宋已失辅嗣定本。

今邢氏论语疏引老子德经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此其可征之一也。

然又考汉书注,如颜氏于魏豹传,引老子道经曰:"国家昏乱有忠臣。"

田横传引老子德经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

楚元王传引老子德经云:"知足不辱。"

严助传: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

师古曰:"老子道经之言也。"

扬雄传"贵知我者希",师古曰:老子德经云"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酷吏传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师古曰:"老子德经之言也。"

"下士闻道,大笑之",师古曰:"老子道经之言也。"

西域传注:老子德经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为粪"。

盖其所引以道、德分篇者若此,而与释文题"道经音义"、"德经音义"者并合。

又贾公彦周礼师氏疏,亦以为老子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

其下案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章怀太子注后汉书,其于翟酺传也,则又谓老子道经曰:"鱼不可以脱于泉。"

是数子于初唐时,并同所证。

"梦真客碑:"稽之道经,以慈为宝。" "其必袭自晋、宋旧本,如此碑所分题,固有据也。

王昶曰:碑上卷题"老子道经",下卷题"老子德经",皆道、德分见,未尝混而为一,则玄宗所注,实从古本如此。

董迥藏书志谓"玄宗注成,始改定章句为道德经,凡言道者类之上卷,言德者类之下卷",非也。

吴云曰:隋书经籍志载道德经二卷,王弼注。

晁说之、熊克重跋,皆称不分道德经,而今本释文实分上下二卷,或疑为刻者增入。

然邢昺论语疏引老子德经"天网恢恢"二句,颜师古汉书注多引老子道经、德经,分之者当不自陆德明始。

此石亦书德经,殆有据也。

孙诒让曰:老子上下篇八十一章,分题"道经"、"德经"。

河上公本,经典释文所载王注本,道藏唐傅奕校本,石刻唐玄宗注本并同。

弘明集牟子理惑论云:"所理正于三十七条,兼法老氏道经三十七篇。"

则汉时此书已分道、德二经,其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亦与今本正同。

今所传王注,出于宋晁说之所校,不分道、德二经,于义虽通,然非汉、唐故书之旧。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