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读书志 卷八 仪注类 刑法类 地理类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 卷八 仪注类 刑法类 地理类 晁公武

仪注类

△《服饰图》三卷

右唐李德裕编。

共五十五事。

△《咸镐故事》一卷

右唐韦慎微撰。

纂长安自元日至除夜朝廷庆贺事。

△《景德会计录》六卷右皇朝丁谓谓之撰。

谓景德中纂三司户口税赋之入,及兵食吏禄之费,会计天下每岁出纳赢亏之数,李吉甫《元国计图》之类是也。

书成奏御。

△《皇会计录》六卷

右皇朝田况元钧撰。

况两为三司使,谓夏戎阻命之后,增兵比之景德几一倍,加之吏员益繁,经费日侈,民力甚疲。

乃约丁谓《会计录》,以皇财赋所入多于景德,而其出又多于所入,著成此书上之,庶几朝廷稽祖宗之旧,省浮费以裕斯民云。

△《封禅记》五十卷

右皇朝丁谓等撰。

大中祥符元年,诏谓与李宗谔、陈彭年,以景德五年正月三日天书降於左承天门鸱吻之上,迄十月泰山修封事迹仪注诏诰,编次成书上之。

御制序冠之於首。

△《祀汾阴记》五十卷

右皇朝丁谓撰。

大中祥符三年八月,降祀汾阴御札,至明年春礼成。

四年,诏与陈彭年编次事迹仪注,逾二年,成书上之。

△《吉凶书仪》二卷

右皇朝胡瑗翼之撰。

略依古礼,而以今体书疏仪式附之。

△《本朝事实》三十卷右皇朝李攸编次。

杂纂国朝事仪注为多。

刑法类△《刑统》三十卷

右皇朝窦仪以尚书判大理寺,与法官苏晓、奚屿、张希让等修定。

古者议事以制,使民不知所争也;后世铸刑书,使民知所避也。

虽若不同,所以为民之意则一。

然议事以制者,委重于人;铸刑书者,委重于法。

委重于人,则上之人将轻重由心,以虐其下;委重于法,则下之人将征于书,以慢其上。

其为失也亦均。

要之以人行法,不使偏重,然后为得耳。

△《金科易览》三卷

右《崇文总目》有唐赵绰《金科易览》一卷,《田氏书目》有萧绪《金科易览》三卷。

当是绰初撰一卷,绪删改析之为三尔。

△《疑狱》三卷

右晋和凝撰。

纂史传决疑狱事。

其上卷,凝书也。

下、中卷,凝子蒙所续。

△《天圣编敕》三十卷

右天圣中宋庠、庞籍受诏改修《唐令》,参以今制而成。

凡二十一门:官品一,户二,祠三,选举四,考课五,军防六,衣服七,仪制八,卤簿九,公式十,田十一,赋十二,仓库十三,厩牧十四,关市十五,补亡十六,疾医十七,狱官十八,营缮十九,丧葬二十,杂二十一。

△《元丰断例》六卷

右元丰中法寺所断罪,此节文也。

△《元丰广案》二百卷

右皇朝元丰初,置新科明法,或类其所试成此书。

△《诸路将官通用敕》二十卷

右皇朝崇宁中修。

△《绍兴敕》十二卷,《令》五十卷,《格》三十卷,《式》三十卷,《政和三年以后赦》十五卷右皇朝张守等绍兴中被旨编修。

△《刑统赋》二卷

右皇朝传霖撰。

或人为之注。

△《决狱龟鉴》二十卷

右皇朝郑克编次。

五代和凝有《疑狱集》,近时赵仝有《疑狱事类》,皆未详尽。

克因增广之,依刘向《晏子春秋》,举其纲要,为之目录。

分二十门,计三百九十五事。

△《律心》四卷右未详撰人。

纂《刑统》纲要也。

△《断例》四卷

右皇朝王安石执政以后,士大夫颇垂意律令。

此熙、丰、绍圣中法寺决狱比也。

地理类

△《山海经》十八卷右大禹制,晋郭璞传。

汉侍中、奉车都尉刘秀校定。

表言:"禹别九州,而益等类物善恶,著此书。 皆圣贤之遗事,古文明著者也。"

大父尝考之,於其书有曰:"长沙零陵雁门,皆郡县名,又自载禹鲧,似后人因其名参益之,。"

△《山海经图》十卷

右皇朝舒雅等撰。

雅,仕江南,韩熙载门人也,后入朝数预修书之选。

闽中刊行本或题曰"张僧繇画",妄也。

△《水经》四十卷

右汉桑钦撰。

钦,成帝时人。

《水经》三卷,后魏郦道元注。

道元,节之子,为政严酷,萧宝夤叛,死之。

史称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不经》行于世。

△《十道志》十三卷

右唐梁载言撰。

唐分天下为十道。

所载颇详博,其书多称咸通中沿革,载言,盖唐末人也。

△《青城山记》一卷

右伪蜀杜光庭宾圣撰。

集蜀山、若水在青城者,悉本道家方士之言。

△《庐山记》五卷

右皇朝陈令举舜俞撰。

先是,刘焕尝为《记》,令举因而增广之,又为俯视图,纪寻山先后之次云。

△《太平寰宇志》二百卷右皇朝乐史等撰。

太平兴国中,尽平诸国,天下一统。

史悉取自古山经地志,考正谬误,纂成此书,上之于朝。

△《图经》

右皇朝李撰。

△《九域志》十卷

右皇朝王存被旨删定,总二十三路,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一百三十五。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

右皇朝欧阳纂。

自尧舜已来,至於五代地里沿革离合,皆系以今郡县名。

或云无所谓欧阳者,特假名以行其书耳。

△《青唐录》二卷

右皇朝汪藻撰。

青唐,吐蕃遗种也。

崇宁中,命童贯取湟、廓、西宁州,擒赵怀德,上为之御楼受降,宰臣蔡京以下进官有差。

△《春秋地谱》十二卷

右皇朝杨编。

十三国地皆释以今州县名,并为图於其后。

盖常氏已尝有此书,而增广焉。

△《洽闻记》三卷

右唐郑常撰记郡国旧事,故附之地里类。

△《三辅黄图》三卷

右按《经籍志》有《黄图》一卷,记三辅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畦等,即此书也。

不著撰人姓氏。

其间颇引刘昭《汉志》,然则出于梁陈间也。

△《职方机要》四十卷

右不题撰人姓名。

序云:"本新、旧《九域志》,上据历代史,旁取《左氏》、《水经》、《通典》,且采旧闻,参以小说,黜缪举真,纟由成此书。"

其间载政和间事,盖当时人也。

△《渚宫旧事》十卷

右唐余知古撰。

自鬻熊至唐江陵君臣人物事迹、史子传记所载者,悉纂次之。

△《洛阳伽蓝记》三卷

右元魏羊之撰。

后魏迁都洛阳,一时王公大夫多造佛寺,或舍其私第为之,故僧舍之多,为天下最。

之载其本末及事迹甚备。

△《南行记》三卷

右王仁裕撰。

晋天福三年,仁裕被命使高季兴,记自汴至荆南道涂赋咏及饮宴酬倡,殆百余篇。

△《东京记》三卷右皇朝宋敏求编开封坊巷、寺观、官廨、私第所在及诸故实,极其精博。

△《长安志》十卷

右皇朝宋敏求撰。

敏求因韦氏所记,搜采群书,罔有遗轶,二纪而成。

凡府县之政,官尹之职,河渠关塞之类,至于风俗物产,宫室道╉,无不详备,世称其博。

赵彦若为之序。

△《河南志》二十卷

右皇朝宋敏求以唐韦述《两京记》为未备,演之为《长安》、《河南志》。

司马光为之序。

△《相台志》十二卷

右皇朝韩琦欲编次未成,郡守李琮命郡文学掾陈申之效宋敏求《河南志》成此书。

△《成都古今记》三十卷

右皇朝赵编。

自庆历至熙宁凡四入蜀,知蜀事为详,摭其故实,以类相从,分百余门。

△《明越风物志》七卷右皇朝姜屿撰。

以明州本越地,故曰"明越"。

又以郭璞注《尔雅》,多引江东,故详载其风物云。

△《蜀记》一卷右皇朝张守约撰。

载孟昶初降至薨事。

△《梁益志》十卷

右皇朝任弁撰。

天禧中,游宦于成都,以《蜀记》数家,其言皆无所据依,乃引书传刊正其事。

△《峨眉志》三卷

右皇朝张开撰。

峨眉,山名也。

隋开皇十三年以名其邑,奇胜冠三蜀。

郡守吕勤命开考图经及传记、石刻,缀辑成书,析为十四门。

宋白、吴中复诗文附于后。

△《零陵记》十五卷右皇朝陶岳撰。

永州地里志也。

今永州所部才三县,其所录多运及数郡。

自序云:"以其皆零陵旧地,故收之。"

△《番禺记异》五卷

右皇朝冯拯撰。

拯,淳化中谪知端州,见岭表鸟兽草木、民俗物情举异中原,录之,类为三十门凡三百事。

还朝上之。

△《宜春传信录》三卷

右皇朝罗诱述。

载其地古今人物及牧守政迹、山川灵异云。

△《蜀三神祠碑文》五卷

右皇朝井度编。

任四川漕日,裒梓ㄅ、灌口、射洪三神祠碑文板记,成此书云。

△《袁州孕惠庙录》一卷

右皇朝张悫撰。

记仰山二神灵异之迹。

△《游城南记》一卷

右皇朝张礼撰。

礼,秦人,元中,与陈明微自长安城南,探奇访古,以抵樊川,因次之为记。

△《嘉州志》二卷右皇朝吕昌明撰。

以《嘉州图经》增广之。

△《洛阳名园记》一卷

右皇朝李格非撰。

记洛中园圃自富郑公以下十九所。

其论以为洛阳之盛衰,为天下治乱之候,园圃之兴废,为洛阳盛衰之候。

则《名园记》之作,岂徒然哉!公卿大夫忘天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