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斋古今黈 附录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敬斋古今黈
《敬斋古今黈》 附录 李冶

内翰李文正公"苏天爵元名臣事略。 "

公名冶。

字仁卿。

真定栾城人。

金正大末登进士第。

壬辰北渡。

居太原。

藩府交辟皆不就。

至元二年召拜翰林学士。

明年以疾辞归。

居元氏之封龙山。

十六年卒。

年八十八。

公幼读书。

手不释卷。

性颖悟。

有成人之风。

既长。

与河中李钦叔、龙山冀京甫、平晋李长源为同年友。

屏山李先生令代作墓铭数篇。

一夕而就。

屏山大加赏异。

正大七年登词赋进士第。

调高陵簿。

未上。

从大臣辟权知钧州事。

时调度方殷。

公掌出纳。

无规撮之误。

壬辰正月城溃。

公微服北渡。

流落忻、崞间。

人所不能堪。

公处之自若也。

"事迹。 "

先生才大而雅。

识远而明。

闳于中而肆于外。

盖将以斯文鸣斯道者也。

在河南时。

文声已大振。

及壬辰北渡。

隐于崞山之桐川。

聚书环堵中。

闭关却埽。

以涵泳先王之道为乐。

虽饥寒不能自存。

亦不恤也。

是后由崞而之太原。

之平定。

之元氏。

流离顿挫。

亦未尝一日废其业。

手不停披。

口不绝诵。

如是者几五十年。

先生之于学。

其勤至矣。

人品既高。

真积之力斯久。

所以优柔餍饫。

深造自得。

兼众人之所独。

经为通儒。

文为名家。

其名德雅望。

又为一时衣冠之龙门也。

退然自以为不足。

尝曰。

名为吾眼中之昧。

盖先生性喜退密。

耻于近名。

所学所行。

切于为己。

而非以为人也。

"门生集贤焦公撰文""集序。 "

世祖方居潜邸。

岁丁巳五月。

遣按忒木儿、董文用驰传来召。

且曰。

素闻仁卿学赡才优。

潜德不耀。

久欲一见之。

切毋他辞。

既至。

帝问汝在河南居官者谁最佳。

公对曰。

百余年间。

人才未易数。

在今日论之。

其险夷一节。

则完颜仲德甚可嘉尚。

又问仲德读书否。

对曰。

仲德策论进士。

观其以国忘家。

以主忘身。

实自读书中来。

又问完颜合答及蒲瓦何如。

对曰。

二人将略俱短少。

帝任之不疑。

此金所以亡也。

又问魏征、曹彬何如。

对曰。

征忠言谠论。

知无不言。

实为唐朝名臣第一。

彬伐江南。

未尝妄杀一人。

当在方叔、召虎之列。

韩、白、卫、霍。

在所不论。

又问今居官之人有如魏征者否。

对曰。

今之人侧媚成风。

欲比魏征。

实多愧矣。

又问人材。

对曰。

天下未尝乏材。

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理势然耳。

且今之儒生如魏璠、王鹗、李献卿、兰光廷、赵复、郝经、王博文辈。

皆可用之材。

又皆贤王之所素知。

已尝聘问者也。

举而用之。

何所不可。

但恐用之不尽耳。

夫四海之内。

曷止此数子哉。

诚能广延于外。

将见云集辐凑于朝廷矣。

又问回鹘之人可用否。

对曰。

汉人中有君子小人。

回鹘人亦有君子小人。

但其人贪财嗜利。

廉谨者少。

在国家择而用之耳。

又问天下当何如而治。

对曰。

夫治天下。

欲难则难于登天。

欲易则易于反掌。

盖有法度则治。

控名责实则治。

进君子退小人则治。

如是而治天下。

岂不易于反掌乎。

无法则乱。

有名无实则乱。

进小人退君子则乱。

如是而治天下。

岂不难于登天乎。

且为治之道。

不过立法度。

正纪纲而已。

纪纲者、上下相维持。

法度者、赏罚示惩劝。

今则大官小吏。

下至编民。

皆自纵恣。

以私害公。

是无法度也。

有功者未必得赏。

有罪者未必被罚。

甚则有功者或反受辱。

有罪者或反获宠。

是无赏罚也。

法度隳。

纪纲坏。

天下不变乱。

已为幸矣。

又问昨者地震何如。

对曰。

天裂为阳不足。

地动为阴有余。

地道。

阴也。

阴太盈。

则变常矣。

今之震动。

或奸邪在侧。

或女谒盛行。

或谗慝弘多。

或刑狱失中。

或征伐骤举。

五者必有一于此矣。

然天之爱君。

如爱其子。

故出此以警之。

苟能辨奸邪。

去女谒。

屏谗慝。

减刑狱。

止征伐。

上当天心。

下合人意。

则可变咎证为休征矣。

"王庭问对。 "

先生平生爱山嗜书。

余无所好。

晚家元氏。

买田封龙山下。

以供饘粥。

学者稍稍从之。

岁久。

从游者日益多。

所居不能容。

乡人相与言曰。

封龙山中。

有李相昉读书堂故基。

兵革以来。

荆棘堙废不治。

若芟而葺之。

令先生时憩杖履而栖生徒。

岂不为吾乡之盛事哉。

以告先生。

先生欣然从之。

则相与聚材鸠工。

日增月积。

讲堂斋舍。

以次成就。

旧有大成殿。

弊漏倾敧。

又重新之。

未几。

朝廷闻先生贤。

安车聘之。

既至。

奏对称旨。

欲处以清要。

先生谢曰。

老病非所堪也。

恳求还山。

朝廷知不可留。

遂其意。

后四年。

诏立翰林院于燕京。

再以学士召。

仍敕真定宣慰司驿骑齎遣先生起。

就职才期月。

又以老病寻医去。

"王文忠公撰书院记。 ○按公与翰苑诸公书云。 诸公以英材骏足。 绝世之学。 高蹑紫清。 黼黻元化。 固自其所。 而某也孱资琐质。 误恩偶及。 亦复与吹竽之部。 律以廉耻。 为几不韪耶。 诸公愍我耄昏。 教我不逮。 肯容我窜名玉堂之署。 日夕相与。 刺经讲古。 订辨文字。 不即叱出。 覆露之德。 宁敢少忘哉。 但翰林非病叟所处。 宠禄非庸夫所食。 官谤可畏,幸而得请投迹。 故山木石与居。 麋鹿与游。 斯亦老朽无用者之所便也。 "

翰林视草。

惟天子命之。

史馆秉笔。

以宰相监之。

特书佐之流。

有司之事耳。

非作者所敢自专。

而非非是是也。

今者犹以翰林史馆为高选。

是工谀誉而善缘饰者为高选也。

吾恐识者羞之。

"敬斋泛说。 "

吾闻文章有不当为者五。

苟作一也。

徇物二也。

欺心三也。

蛊俗四也。

不可以示子孙五也。

今之作者。

异乎吾所闻矣。

不以为所不当者之为患。

惟无是五者之为患。

"泛说。 ○公著述有文集四十卷。 壁书丛削十卷。 泛说四十卷。 古今黈四十卷。 测圜海镜十二卷。 益古衍段三卷。 其他杂书又十余卷。 "

或问学。

李子曰。

学有三。

积之之多。

不若取之之精。

取之之精。

不若得之之深。

"泛说。 "

李子年二十以来。

知作为文章之可乐。

以为外是无乐也。

三十以来。

知搴取声华之可乐。

以为外是无乐也。

四十以来。

知究竟名理之可乐。

以为外是无乐也。

今五十矣。

覆取二十以前所读论孟六经等书读之。

乃知曩诸所乐。

曾夏虫之不若焉。

尚未卜自今以往又有乐于此也以否。

"泛说。 "

初。

聂侯珪以土豪归国帅平定者最久。

雅亲文儒。

闻敬斋李公之名而贤之。

辇至郡舍。

会遗山元公还太原过之。

为数日留。

因追忆闲闲、文献二老。

作诗云。

百年乔木郁苍苍。

耆旧风流赵与杨。

为向榆关使君道。

郡中合有二贤堂。

聂侯起谢曰。

此珪志也。

方经始而聂侯卒。

至元二年。

刘侯天禄继守是州。

为屋数楹。

置赵、杨、元、李四公像其中以事之。

惟闲闲、文献以道德文章为一代宗师。

昔在礼部翰林对持文柄。

时号赵杨。

遗山、敬斋皆二公门下客。

自南郡时。

才名已相埒。

北渡后常往来西州。

寓志于文字间。

赓唱迭和。

世亦谓之元李。

海内之人。

识与不识。

往往诵其诗。

读其书。

敬仰其人。

盖所谓闻而不得见。

见而不得亲者。

独是一郡闲闲之桐乡。

文献之梓里也。

人歌清静之政。

家服孝友之化。

而又接见遗山、敬斋。

凡僚吏士庶。

每话及中州耆旧。

必以四贤为称首。

堂而祠之。

宜矣。

"太常徐公撰四贤堂记。 "

永乐大典一书。

颠倒篇章。

割裂文句。

诚浅夫之所作也。

然其时旧本已亡。

搜采殊富。

故今人多从此伐山而拾沈焉。

梓而传之。

率世所罕觏者。

即如金儒李仁卿敬斋古今黈一书。

聚珍版刻凡八卷。

先时读之。

惊其上下千古。

博极群书。

欣所未见。

而名臣事略不详卷目。

比在吴门张讱庵家得见元书。

系旧钞足本。

凡十一卷。

前后序跋皆无。

为明万历庚子武林书室蒋德盛梓行者。

核其目。

计四百五十八则。

取聚珍版校之。

仅得十之六。

尚遗其四。

至所引文中。

前后颠乱。

遗脱不少。

其脱前者三则。

"三卷马援上。 又约轻上。 五卷通鉴文上。 "脱后者十一则。

"一卷三百下。 又国风下。 二卷灌夫下。 又石林下。 又中原下。 三卷齐梁下。 又大宛下。 五卷草可下。 七卷渊明下。 又延年下。 □卷邻韵下。 "中脱者一则。

"六卷法帖条。 "前后俱脱者三则。

"一卷长发条。 三卷秘监条。 四卷臣工条。 "间脱者三则。

"一卷喓喓条。 四卷应劭条。 七卷典论条。 "大不同者一则。

"三卷黄霸条。 "其误皆自大典。

非聚珍之过。

因劝讱庵将足本校而刻之。

终以仁卿生于间代。

祇见诸元遗山桐川太白等诗。

其行事罕详。

为告之曰。

元人苏天爵名臣事略所引碑文记序。

载李文正事甚备。

且考其名而重有慨焉。

仁卿生于大定庚子。

至正大庚寅登收世科。

"同榜自词赋李瑭、经义孟德渊外。 有刘从禹虞卿、孟攀麟驾之、任亨甫嘉言、庞汉茂宏。 "已五十有一岁。

授高陵主簿。

辟推钧州。

金亡。

北渡讲学著书。

秘演算术。

独能以道德文章。

确然自守。

至老不衰。

即其中统召拜后与翰林诸公书云云。

其本意大可见。

盖在金则为收科之后劲。

在元则占改历之先几。

生则与王滹南、李庄靖同为一代遗民。

没则与杨文献、赵闲闲并列四贤祠祀。

呜呼。

其学术如是。

其操履又如是。

何后人不察。

谬改其名。

呼治为冶。

乃与形雌意荡之女道士李季兰相溷。

吁。

可悲已。

今其言具在。

其名亦正。

倘能付诸剞劂。

传示当世。

庶使抱残守缺者得见全璧。

岂非大惠后学哉。

"施国祁礼耕堂丛说。 "

武英殿本敬斋古今黈八卷。

辑自永乐大典者。

为世间未见之书。

道光甲申。

张月霄复购得士礼居所藏旧钞李氏原书十二卷。

首尾俱完。

惟十一卷后即接十二卷终。

而志刊刻年月姓氏二行。

疑此二卷两有残阙。

一失其尾。

一失其首。

遂误连为一卷耳。

是书今归嫏嬛仙馆。

夏月假读。

从殿本逐条对勘一过。

始知永乐大典中亦据此本收入者也。

考是编。

史本传着有四十卷。

想系先时未定之目。

迨后定本则为十二卷。

又钞帙仅存。

至万历间始一刊刻。

仍流传未广。

故自来藏书家皆未著录。

今按殿本八卷。

计二百九十二条。

见于原本者计二百二十四条。

殿本外增多二百五十五条。

其殿本有而原本阙者六十九条。

使全书果为四十卷。

则大典中零篇汇辑。

不应于此十二卷中已得十之八。

而于三十卷中仅得十之一二。

以此证之。

则大典所收即此十二卷之本无疑。

其殿本多出之条。

即为此本十一、十二卷之阙叶。

数适符合也。

窃念是书自明以来久无传本。

幸际右文之代。

睿藻褒题。

海内学者始获睹李氏之书。

然犹惜其仅存五之一而不无所歉。

何幸一旦原本复出。

虽少有残阙。

得大典本补之。

遂成完书。

并知此书之卷帙止有此数。

而不必致慨于四十卷之亡佚过半也。

盖沈晦几五百年。

至昭代而全书复显于世。

夫岂偶然。

不可谓非艺林中增一快事也。

缘衰年目昏手钝。

艰于缮写。

祇取殿本所阙者。

按卷录为二册。

复即原书篇次。

辑为总目附后。

俾异日可合殿本依目重录。

以还旧规。

或谨依四库例分类成续编。

附殿本之末。

愿以俟后之君子读是书者。

道光丁亥闰月下澣。

海虞后学黄廷鉴书。

元儒李仁卿"治"敬斋古今黈一书。

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八卷。

编入四库。

又交武英殿以聚珍版印行。

久已风行海内。

后见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此书十一卷足本。

心焉慕之。

戊子冬日。

在沪肆收得仁和劳季言手钞黄琴六本。

为明万历庚子武林书室蒋德盛梓行者。

前后无序跋。

核其目。

计四百五十八则。

乙未。

在武昌刻入丛书。

而辑聚珍所存原书所缺为补遗二卷。

己亥又获爱日精庐所臧明钞本。

即黄本所自出。

细心校。

聚珍版之误。

施北研跋详言之。

黄本之误。

卷一。

无爽之一字。

一则。

"已见卷五。 "卷四。

张祜咏蔷薇花。

下脱家语观周篇。

太祖后稷之庙。

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

三缄其口。

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缄其口。

谓缄其口者凡三处也。

故今人多以三缄连言之。

或曰。

有金人焉三断句。

则指三人也。

亦通。

一则。

"今聚珍本脱家语至慎言人也。 "卷六。

约轻齎。

绝大幕。

下脱师古曰。

轻齎者。

公以辎重自随。

而所齎粮食少也。

一曰齎字与资同。

谓资装也。

三十字。

卷八。

两都赋一则。

夷、言陵夷也。

下脱又赋云。

乘茵步辇。

惟所息宴。

善曰。

应劭汉官仪曰。

皇后婕妤乘辇。

余皆以茵。

四人舆以行。

刘良以为后宫或行于茵。

或载于辇。

如良所说。

则乘茵谓行茵褥之上。

如应劭之说。

于余皆以茵之下。

始云四人舆以行。

则茵亦辇轿之属。

诗。

文茵畅毂。

前汉周阳由传。

同车未尝敢均茵凭。

茵盖车中之物。

或因之以取名也。

吐茵亦同。

一百二十字。

卷九。

阮嗣宗下脱阮籍咏怀云。

李公悲东门。

苏子狭三河。

张铣曰。

苏秦本洛阳人。

洛阳、三川之地。

则三河也。

沈约曰。

河南、河东、河北。

秦之三川郡。

古人呼水皆为河耳。

故黄鲁直送顾子敦为河北转运诗云。

西连魏三河。

东尽齐四履。

谓河南、河东通为三河也。

阮又云。

平生少年时。

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市。

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

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

反顾望三河。

向曰。

晋文王河内人。

故托称三河。

又鲁直刘明仲墨竹赋云。

三河少年。

禀生劲刚。

春服楚楚。

游侠专场。

亦用阮语也。

是则河内、洛阳、河东、河南、河北。

皆得称之为三河也。

然沈约注云。

河南、河东、河北。

秦之三川郡。

古人呼水皆为河耳。

而张铣亦承沈说。

谓三川为三河。

则谬矣。

凡近河者。

皆呼水为河。

犹近江者。

皆呼水为江。

固也。

今取三川以释三河。

毋乃疏乎。

按史记。

秦惠王时。

司马错欲伐蜀。

张仪曰。

不如伐韩。

王问其说。

仪曰。

亲魏善楚。

兵下三川。

以临二周之郊。

据九鼎。

按图籍。

挟天子以令于天下。

天下莫敢不听。

此王业也。

又曰。

臣闻争名者于朝。

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

周室天下之朝市也。

迨至庄襄王之元年。

卒使蒙骜伐韩。

韩献成皋、巩。

奏界至大梁。

初置三川郡。

韦昭曰。

有河、洛、伊。

故曰三川。

如史迁所记。

韦昭所解。

三川之与三河大不相类者。

谓伊水、洛水并河为三耳。

一则。

卷十。

宋明帝下脱应劭风俗通义。

载霸陵薄葬。

亦被发掘。

而其陵中物。

乃与前书本纪绝不同。

晋书索綝传。

刘曜入长安。

时三秦人伊桓、解武等数千家。

盗发汉霸、杜二陵。

多获珍宝。

帝问綝曰。

汉陵中物何乃多耶。

綝对曰。

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

天下贡赋。

三分之一供宗庙。

一供宾客。

一供山陵。

汉武帝享年久长。

比崩而茂陵不复容物。

其树皆已可拱。

赤眉取陵中物不能减半。

于今犹朽帛委积。

珠玉未尽。

此二陵是俭者耳。

据劭、綝之言。

知霸陵所谓薄葬者。

乃特比余陵差少耳。

劭说与前书不同者。

前书盖从史笔。

劭说盖从所闻见。

容有一误。

然质诸晋书。

劭说为得其实。

一则。

卷十。

诗曰。

人涉卬否。

下脱日者李君显道。

号称鹿山人。

瞽而慧。

论人间事极有理致。

因叹风俗之偷。

乃曰。

吾欲使天下无目之人有灵识。

略依在古。

皆习为乐师伶人。

其少壮有力而不屑为伶伦者。

可官给碓硙。

使自食其力。

不必如我辈以口舌为衣食。

此亦正风俗之一端也。

李覃怀人一则。

卷十一。

后汉光武纪。

下衍葛稚川一则。

业已刻成。

识误于此。

此书苏天爵名臣事略作四十卷。

元史因之。

黄琴六以十二卷为足本。

以大典所收在此本外者。

疑为十一卷之尾。

十二卷之首脱文之中。

然此书每卷止十四五叶。

十一、十二并卷亦十四叶。

补遗两卷共二十八叶。

似非两半卷所能容。

《荃孙)疑四十为十四之误。

则多寡相称。

明刻缺后两卷。

又无序跋。

似非完本。

传钞时又误合十一、十二卷为一耳。

施北研跋。

以为李治非李冶。

《荃孙)考元王恽中堂纪事卷三。

征君李治。

授翰林学士。

知制诰。

同修国史。

"注。 李仁卿。 栾城人。 前进士。 "金少中大夫程震碑。

栾城李治题额。

石本作治。

为北研得两佳证。

可订诸书传写之失。

光绪壬寅上元后一日。

江阴缪荃孙跋。

又案。

元遗山集寄庵碑。

先生子男三人。

长曰澈。

方山抽分窑冶官。

次曰治。

正大中收世科。

征仕郎。

高陵主簿。

次曰滋。

兄澈弟滋。

偏旁皆从水。

则仁卿名治。

更无可疑者。

癸卯春三。

《荃孙)再跋。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