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痰饮经义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饮发中满,食减。
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內蓄,中满不食。
六元正纪大论曰:少阴司天,四之气,民病饮发。
太阴所至为积饮,痞隔。
土郁之发,为饮发注下。
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
岁阳明在泉,民病喜呕,呕有苦。
太阴之胜,饮发於中。
太阴之復,饮发於中,唾吐清液。
太阳之復,唾出清水,及为噦噫。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
论证共六条1。
痰饮一证,其在《內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內经》之不重痰证,概可知矣。
及考痰之为名,虽起自仲景,今后世相传,无论是痰非痰,开口便言痰火,有云怪病之为痰者,有云痰为百病母者,似乎痰之关係,不为不重,而何《內经》之忽之也。
不知痰之为病,必有所以致之者,如因风因火而生痰者,但治其风火,风火息而痰自清也;因虚因实而生痰者,但治其虚实,虚实愈而痰自平也;未闻治其痰而风火可自散,虚实可自调者,此所以痰必因病而生,非病之因痰而致也。
故《內经》之不言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而痰惟病之標耳。
今举世医流,但知百计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为痰,而痰因何而起,是何异引指以使臂,灌叶以救根者乎?標本误认,而主见失真,欲求愈病,难矣难矣。
2。
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
盖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噯腐,渥渥有声等证,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
若痰有不同於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惟停积肠胃,而痰则无虚不到。
水谷不化而停为饮者,其病全由脾胃;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臟之伤皆能致之。
故治此者,当知所辨,而不可不察其本也。
3。
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臟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
此亦犹乱世之盗贼\,,何孰非治世之良民,但盗贼\之兴,必由国运\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气之病。
尝闻之立斋先生曰:使血气俱盛,何痰之有?余於初年,颇疑此言,而谓岂无实痰乎?及今见定识多,始信其然也。
何以见之?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隨食隨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涎日多矣,此其故正以元气不能运\化,愈虚则痰愈盛也。
然则立斋之言,岂非出常之见乎。
今见治痰者,必曰痰之为患,不攻如何得去?不知正气不行,而虚痰结聚,则虽竭力攻之,非惟痰不可去,而且益增其虚。
故或有因攻而遽绝者,或偶尔暂苏而更甚於他日者,皆攻之之误也,又孰知痰之可攻者少,而不可攻者多也。
故凡將治痰者,不可不先察虚实。
4。
痰有虚实,不可不辨。
夫痰则痰矣,皆若有余,又何有虚实之异?盖虚实二字,全以元气为言,凡可攻者,便是实痰,不可攻者,便是虚痰。
何为可攻?以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內连肝膈,皆能骤至痰饮,但察其形气病气俱属有余者,即实痰也。
实痰者何?谓其元气犹实也。
此则宜行消伐,但去其痰,无不可也。
何为不可攻?则或以形羸气弱,年及中衰者,即虚痰也。
或以多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
或脉见细数,臟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无有余者,皆虚痰也。
虚痰者何?谓其元气已虚也。
此则但宜调补,若或攻之,无不危矣。
且凡实痰本不多,其来也骤,其去亦速,其病亦易治,何也?以病本不深也。
虚痰反多甚,其来则渐,其去则迟,其病亦难治,何也?以病非一日也。
是以实痰无足虑,而最可畏者,惟虚痰耳。
总之,治痰之法无他,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亦充助胃气。
若元气日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耳,隨去隨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无恙者,吾不信也。
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然则,治此者可不辨其虚实,而欲一概攻之,如王隱君所论,內外百病皆生於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后之害哉。
5。
五臟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臟有涉。
但脾家之痰,则有虚有实,如湿滯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
若肾家之痰,则无非虚耳。
盖火不生土者,即火不制水,阳不胜阴者,必水反侵脾,是皆阴中之火虚也;若火盛烁金,则精不守舍,津枯液涸,则金水相残,是皆阴中之水虚也。
此脾肾虚实之有不同者,所当辨也。
又若古人所云湿痰,郁痰,寒痰,热痰之类,虽其在上在下,或寒或热,各有不同,然其化生之原,又安外此二臟?如寒痰湿痰,本脾家之病,而寒湿之生,果无干於肾乎?木郁生风,本肝家之痰,而木强制土,能无濊於脾乎?火盛剋金,其痰在肺,而火邪炎上,有不从中下二焦者乎?故凡欲治痰,而不知所源者,总惟猜摸而已耳。
6。
非风门有痰论三篇,所当互阅。
论治共七条1。
脾胃之痰,有虚有实,凡脾土湿胜,或饮食过度,別无虚证而生痰者,此乃脾家本病,但去其湿滯而痰自清,宜二陈汤为主治,或六安煎,橘皮半夏汤,平胃散,润下丸,滚痰丸之类,皆可择而用之。
若胃寒生痰而兼胀满者,宜和胃二陈煎,或兼呕吐而痛者,宜神香散。
或为饮食所致,宜加麦芽,神?,山楂,枳实之类。
然脾胃不虚,则虽生痰饮,不过微有留滯,亦必不多,且无大害,惟脾虚饮食不能消化而作痰者,其变最多,但当调理脾胃,使其气强,则自无食积之患,而痰饮即皆血气矣。
若脾气微虚,不能制湿,或不能运\化而为痰者,其证必食减神倦,或兼痞闷等证,宜六君子汤,或五味异功散之类主之,金水六君煎亦妙。
若微虚兼寒者,宜苓朮二陈煎主之。
若脾气大虚,或兼胃寒呕恶而多痰者,宜六味异功煎,温胃饮,理中汤,圣朮煎之类主之。
又有劳倦本以伤脾,而疲极又伤肝肾,脾气伤则饮食减少,或见恶心;肝肾伤则水液妄行,或痰饮起自脐下,直冲而上,此脾肾俱伤,命门土母之病也。
虽八味地黄丸乃其正治,然无如理阴煎,其效更如神也,或加白朮,陈皮亦可。
2。
肾经之痰,水泛为痰者也,无非虚证。
有以肿胀而生痰者,此水入脾经,谓之反剋,臟平者,宜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之类主之;臟寒者,宜理阴煎,加减《金匱》肾气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其或但宜温燥者,则单助脾经,亦能化湿,惟六味异功煎及理中汤,圣朮煎俱可酌用。
有以虚损而生痰者,此水亏金涸,精不化气,气不化精而然,使不养阴以济阳,则水气不充,痰终不化,水不归源,痰必不寧,宜以左归,右归,六味,八味等丸,酌其寒热而用之。
若阴火乘肺,津液干枯,或喉痛,或烦热,或喜冷,或便实,,必察其真有火邪,而痰嗽不已者,宜四阴煎,一阴煎之类加减主之;若火本非真,则但宜纯补,庶保万全也。
3。
风寒之痰,以邪自皮毛內袭於肺,肺气不清,乃致生痰,是即伤寒之类,但从辛散,其痰自愈,宜六安煎,二陈汤,甚者小青龙汤之类主之。
其有风寒外袭,內兼火邪者,亦可兼用黄芩。
若血气兼虚者,不得单用消耗,宜金水六君煎主之。
若伤寒见风而兼发热嗽痰者,宜柴陈煎主之,或金水六君煎君柴胡亦妙。
4。
中风之痰,本非外感,悉由脾肾虚败所致,治痰之法,详载非风门,当与此互察之。
5。
治痰当分缓急。
凡非风等证,其有痰涎壅盛,闭塞上焦,而药食不能进者,此不得不先治其痰,以开清道,若痰之甚者,惟用吐法为最妙。
若痰气不甚,食饮可进,便当从缓,求其本而治之,不宜妄行攻击,或但以六安煎,二陈汤,润下丸,橘皮半夏汤之类,调之为宜。
若火盛生痰者,宜清膈煎,抽薪饮之类主之。
若类风等证,但察其上焦无滯,或见其神昏困倦,而胸喉之间,气清息平,本不见痰者,切不可疑其为痰,而妄用剋伐消痰等剂,则无有不败者矣。
若杂证势已至剧,而喉中痰声漉漉,隨息潮甚者,此垂危之候,不可治也。
诸吐痰治痰之法,俱详载非风门痰治条中。
6。
治痰当知求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
故凡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
痰因寒生者,宜温中为主。
风痰宜散之,非辛温不可也。
湿痰宜燥之,非渗利不除也。
郁痰有虚实;郁兼怒者,宜抑肝邪;郁兼忧者,宜培肝肺。
饮食之痰,亦自不同,有因寒者,有因热者,有因肥甘过度者,有因酒湿伤脾者,此皆能生痰,而其中各有虚实,辨之不可不真也。
又如脾虚不能制湿,肾虚不能约水,皆能为痰,此即寒痰之属也;或以脾阴干烁,而液化为胶,或以金水偏枯,而痰本乎血,此即热痰之属也。
凡此二者,於痰证中十居八九,是皆虚痰之不可攻者也。
又或有过用峻利,以致痰反日甚者,亦皆脾肾受伤之候,治不求本,济者鲜矣。
7。
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標者,虽不可执,亦不可废也,详列如左。
痰因表者汗之,因裏者下之,挟湿者分利之。
痰在膈上,必用吐法,泻亦不去。
胶固稠浊之痰,必用吐。
痰在经络中,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义。
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达。
痰在?下,非白芥子不能除。
痰在皮裏膜外,非姜汁,竹沥不能达。
热痰火痰,宜青黛,黄芩,天花粉,连翘,石膏,火炎上者,用流金膏。
老痰,宜海石,瓜蔞,贝母,兼火盛胶固者,节斋化痰丸。
实痰火痰,滚痰丸最效,但不宜多用。
风痰,用南星,白附子。
湿痰,用苍朮,白朮,半夏,茯苓,泽泻。
食积痰,用神?,山楂,麦芽。
酒痰,用天花粉,黄连,白朮,神?或五苓散,四苓散分利之。
痰结核在咽喉,咯唾不出,化痰药中加咸药以软其坚,瓜蔞仁,杏仁,海石,朴硝,海藻,佐以姜汁。
竹沥导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
荆沥治痰速效,能食者用之。
二沥佐以姜汁,治经络之痰最效。
痰中带血者,宜加韭汁。
海粉,热痰能清,湿痰能燥,坚痰能软,顽痰能消,可入丸药,亦可入煎药。
南星,半夏,治风痰,湿痰。
石膏坠痰火极效。
黄芩治热痰,假其下行也。
枳实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
五倍子能治老痰,佐以他药,大治顽痰,人鲜知也。
天花粉治热痰,酒痰最效。
又云:大治膈上热痰。
玄明粉治热痰,老痰速效,能降火软坚故也。
硝石,礞石,大能消痰结,降痰火。
研细末,和白糖,置手心中,以舌餂服,甚效。
苍朮治痰饮成窠囊,行痰极效;又治痰挟瘀血成窠囊者,即神朮丸之类。
润下丸降痰最妙,可常服。
小胃丹,治实痰积饮必用之药,不过二三服而已,虚者不可用之。
中气不足之痰,须用参,朮;內伤挟痰,必用参,耆,白朮之属,多用姜汁传送,或加半夏,茯苓。
中焦有痰,胃气亦赖所养,卒不可用峻攻,攻尽则大虚矣。
先君吐法记先君寿峰公,少壮时,素称善饮,后年及四旬而酒病起,遂得痰饮之疾,多见呕酸胀满,饮食日减,眩晕不支,惊惕恍惚,疾疟等证,相继迭出,百方治痰,弗获寸效。
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遂遵而用之。
初用独圣散,茶调散及虀汁之类,一吐而稍效,再吐而再效,自此屡用不止,虽诸痰渐退,而元气弗復也。
如此年余,渐觉纯熟,忽悟其理,遂全不用药,但於五鼓食消之后,徐徐嚥气,因气而提,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再提之,则胶浊后隨。
自后凡遇诸疾,无论表裏虚实,虽变出百端,绝不服药,但一行吐法,无不即日尽却。
后至六旬之外,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全不惮烦,而鹤发童顏,日增矍鑠。
斯时也,宾將弱冠,渐已有知,恐其吐伤,因微諫曰:吐本除痰,岂诸病皆可吐耶?且吐伤元气,人所共知,矧以衰年,能无虑乎?先君曰:吐以治痰,尔所知也,吐治百病,尔知之乎?吐能伤气,尔所知也,吐能生气,尔亦知乎?余当为尔细谈之。
夫先哲中之善治痰积者,无如子和之三法,及丹溪之倒仓,在倒仓之法不易行,亦未敢有用之者,惟子和之法,则为人所常用,而取效不为不速,亦不为不多也。
今以余法言之,则有不同者矣。
盖子和之吐,用药而吐也,药必苦劣,吐必勇猛,势不我由,不能无伤也;余之吐,不用药而吐者也,痰降气行,气因痰至,徐疾自如,有益无损也。
子和之法,其用在急,故但攻有余之实痰;余之法,其用在缓,故可兼不足之百病。
夫百病所因,本自不一,何以皆宜於吐?如痰涎壅盛,格塞胃脘,而清道不通者,不得不吐也;积聚痛急,不易行散者,不得不吐也;胶固稠浊,非药所能消者,不得不吐也;痰在经络膜窍,及隱伏难状等痰,其藏深,其蓄远,药所难及者,不得不吐也,此皆人所易知者也。
又若风寒外感者,吐能散之;食饮內伤者,吐能清之;火郁者,吐能发越热邪;寒盛者,吐能鼓动阳气;诸邪下陷者,吐有升举之功;诸邪结聚者,吐有解散之力。
且人之百病,无非治节不行,吐能达气,气从则无所不从,而何有於病。
故凡有奇怪难治之病,医家竭尽其技而不能取效者,必用吐法,方见神功,此又人所罕知者也。
再如生气之说,则不惟人不知,而且必不信,兹余力行身受,始悟其微。
盖天地不息之机,总惟升降二气,升本乎阳,生长之道也;降本乎阴,消亡之道也。
余之用气,惜此升权,可疾可徐,吐纳自然之生意,无残无暴,全收弗药之神功。
故凡吐之后,神气必倍王,尔之所见也;阳道必勃然,我之常验也,使非吐能生气,而有能如是乎。
盖道家用督,余则用任,所用不同,所归一也,不惟却病,而且延年,余言非谬,尔切识焉。
宾奉此教,常习用之,无不效如响应,第不及先君之神妙耳。
忆自轩岐之后,善用吐法者,惟子和一人,若以先君法较之,则其难易优劣,奚啻霄壤?而所谓亙古一人者,当不在子和矣。
倘智者见同,则必有踵而行之,而蒙惠將来者,自应不少。
第恐百世之下,泯此心传妙道,故详录语训,以为之记,并列其详法於左:
先君行吐之法,每於五鼓睡醒之时,仰臥用噯提气,气有不充,则嚥气为噯,隨咽隨提,痰涎必隨气而至,虽以最深之痰,无不可取,但最后出者,其形色臭味,甚有紫黑酸恶不堪言者,所以每吐之后,或至唇肿咽痛,但以凉水一二口漱嚥解之。
吐毕早膳,悉屏五味,但用淡粥一二碗,以养胃中清气。
自四旬之后,绝不用酒,行吐法者,四十余年,所以愈老愈健,寿至八旬之外,犹能登山,及灯下抄录古书。
后以无病,忽一旦含笑而辟谷,时年八旬二矣。
述古论共八条仲景《金匱》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在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下,欬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於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欬逆倚息,气短不得臥,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有留饮,其人背恶寒如掌大。
留饮者,?下痛引缺盆,欬嗽则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歷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欬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剧,必有伏饮。
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
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气短。
支饮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气,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陈无择曰:病人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
眼皮及眼下如灰烟黑者,痰也。
《活人书》云:中脘有痰,亦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膈痞满,有类伤寒者,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
《原病式》曰: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
水得燥则消散,得湿则不消,以为积饮,土湿主病故也。
大略要分湿热,寒湿之因。
张子和曰:凡人病痰证有五:一曰风痰,二曰热痰,三曰湿痰,四曰酒痰,五曰食痰。
如新暴风痰者,形寒饮冷;热痰者,火盛制金;湿痰者,停饮不散;酒痰食痰者,饮食过度也。
王节斋曰: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浊,则凝聚而为痰。
痰乃津液之变,如天之露也。
故云痰遍身上下,无处不到,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
津液生於脾胃,水谷所成,浊则为痰,故痰生於脾土也。
薛立斋曰:凡痰火证,有因脾气不足者,有因脾气郁滯者,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有因肾阴虚不能摄水,泛而为痰者,有因脾气虚不能摄涎,上溢而似痰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有因惊而得者,有因气而得者,有因酒而得者,有因食积而得者,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有胸中痰郁而似鬼附者,各审其源而治之。
徐东皋曰:脾胃为仓稟,所以纳谷,因脾弱不能运\行,致血气失於滋养,故不周流,气道壅滯,中焦不能腐谷,遂停滯而为痰为饮。
其变为寒为热,为喘为欬,为呕吐,为反胃,为肿满,为眩晕,为风癇,为噯气,为吞酸嘈杂,为噎嗝,为怔忡,为疼痛之类,不可尽状,是皆痰之变病,而其源则出脾湿不流,水谷津液停滯之所致也。
述古治共七条庞安常云:有阴水不足,阴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者,此当以润剂,如麦门冬,地黄,枸杞之属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则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立见其殆。
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原,原出而不纳则积,积不散则痰生焉,八味丸主之。
吴茭山《诸证辨疑》云:八味丸,治痰之本也。
许学士用苍朮治痰成窠囊一边行,极妙。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朱丹溪曰:脾虚者,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二陈汤加白朮之类,兼用升麻提起。
二陈汤,一身之痰都治管。
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在上加引上药。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用药。
王节斋曰:痰生於脾胃,宜实脾燥湿。
又隨气而升,宜顺气为先,分导次之。
又气升属火,顺气在於降火。
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
又中气虚者,宜固中气以运\痰,若攻之太重,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薛立斋曰:凡痰证饮食少思,或胸膈不利者,此中气虚弱也,宜用补中益气为主,中气既健,其痰自运\化。
若肾气亏损,津液难降,败浊为痰者,乃真臟之病,宜用六味地黄丸为主。
肾气既壮,津液清化,而何痰之有哉。
亦有因脾胃亏损,中焦气虚,不能运\化而为痰者;亦有因峻厉过度,脾气愈虚,不能运\化津液,凝滯而为痰者,凡此皆当健脾胃为主。
又曰:痰者,脾胃之津液,或为饮食所伤,或为七情六淫所扰,故气壅痰聚。
盖脾为统血行气之经,气血俱盛,何痰之有?皆由过思与饮食所伤,损其经络,脾血既虚,胃气独盛,是以湿因气化,故多痰也。
游行周身,无所不至,痰气既盛,客必胜主,或夺於脾之大络之气,则倏然仆地者,此痰厥也;升於肺,则喘急欬嗽;迷於心,则怔忡恍惚;走於肝,则眩晕不仁,?肋胀痛;关於肾,不哈而多痰唾;留於胃脘,则呕泻而作寒热;注於胸,则咽痛不利,眉棱骨痛;入於肠,则漉漉有声,散则有声,聚则不利。
若脾气虚弱,不能消湿,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
若因脾气虚弱,湿热所致,宜用东垣清燥汤。
若胃气虚弱,寒痰凝滯者,宜用人参理中汤。
若脾胃虚寒而痰凝滯者,宜用理中化痰丸。
若脾虚不能运\化,而痰滯气逆,宜用六君子加木香。
若脾胃虚弱而肝木乘侮,宜用六君子加柴胡。
若肺气虚弱,不能清化而有痰者,宜六君子加桔梗。
头痛,宜用半夏白朮天麻汤。
若脾肾虚弱,寒邪所乘,以致头痛,宜用附子细辛汤。
又曰:凡治风痰,若肺经风热而生痰者,宜用金沸草散。
若风火相搏,肝经风热炽盛而生痰者,宜用牛黄抱龙丸,或牛黄清心丸。
若肝经血燥而生痰者,宜六味地黄丸。
若热盛制金,不能平木而生痰者,宜柴胡梔子散。
若中气虚弱,不能运\化而生痰者,宜六君柴胡,鉤藤。
若肾虚阴火炎上,宜六味丸。
又曰:凡治结痰,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
治法:若因七情郁结,痰涎滯於喉间者,先用《局方》四七汤调和滯气,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
脾火伤血,用加味归脾汤。
肾水亏损,用六味地黄丸。
肺经郁火,用知母茯苓汤。
若妇人患此而兼带下,皆由郁结伤损肝脾,当佐以四七汤,送青州白丸子。
此等证候,属脾胃气虚为本,而气滯痰结为末也。
古方用十枣汤,控涎丹,神祐丸,滚痰丸,木香,枳实利膈涤痰,透罗破饮,降气化痰等汤,苏合丸之类,皆形气充实之药也,西北人用之,或有效验,其属虚弱者,必致肚腹胀满而歿。
又曰:痰之为病,若热病则多烦热,风痰多成瘫痪奇证,冷痰多成骨痺,湿痰多怠惰软弱,惊痰多成心痛癲疾,饮痰多?痛臂痛,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其为病种种难名。
窃谓前证若因肾水虚弱,阴亏难降,使邪水上溢,故多痰唾,宜滋其化源,廿其痰自消。
若因肝木侮脾土,而风痰壅滯者,先用南星,半夏清其痰,后用六君子之类调胃气,痰自不至。
若概用风药,耗其阳气,而绝阴血之源,適足以成其风,益其病也。
又曰:若因脾气亏损,痰客中焦,闭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理宜壮脾气为主,兼佐以治痰,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
若倒仓之后而痰反甚,此脾气愈虚,则津液反为痰者,理宜补中益气,非参朮二陈之类不能治,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徐东皋曰:严氏云:人之气顺则津液通流,决无痰患。
古方治痰,多用汗下温利之法,不若以顺气为先,分导次之。
气顺则津液流通,痰饮运\下,自小便中出矣。
此则严氏亦有所见而云然也。
《玉机微义》云:顺气特一法耳,要观痰之深浅\,有痰积胶固,气道因之而不得顺,宜先逐去积痰,然后气可得顺,岂可专主理气一法?愚谓有理气而痰自顺者,治其微也;有逐痰而气方畅者,治其甚也;二者皆治痰之要也,不可偏废者也。
但看痰与气孰轻而孰重,施治有可急而可缓,故曰逐痰理气,有所先后。
痰饮论列方二陈汤和一。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温胃饮新热五。
理中汤热一。
小青龙汤散八。
金沸草散散八一。
四苓散和一八七。
归脾汤补三二。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四阴煎新补十二。
柴陈煎新散九。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润下丸和百十六。
左归饮新补二。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右归丸新补五。
六安煎新和二。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圣朮煎新热二五。
理阴煎新热三。
五苓散和一八二。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
清燥汤寒一三二。
一阴煎新补八。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十枣汤攻二八。
流金膏攻四五。
五味异功散补四。
滚痰丸攻七七。
左归丸新补四。
苓朮二陈煎新和四。
六味丸补一三。
理中化痰丸热九。
抽薪饮新寒三。
神祐丸攻四八。
小胃丹攻七三。
《金匱》肾气丸补一二四。
节斋化痰丸攻八十。
知母茯苓汤外一六一。
柴胡梔子散散二十。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八味丸补一二一。
清膈煎新寒九。
控涎丹攻八二。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抱龙丸小八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局方》四七汤和九七。
附子细辛汤散三。
牛黄清心丸和三六五。
半夏白朮天麻汤和十五。
论外备用方吐法新攻一。
八物定志丸补百十七安神清痰。
小半夏汤和八。
大半夏汤和十一。
十味温胆汤和一五三虚痰。
小降气汤和四二气滯。
星香汤和二四三痰逆。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温中消痰。
四君子汤补一。
朮附汤补四一寒痰。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饮。
温胆汤和一五二郁涎。
四磨饮和五二。
苓桂朮甘汤和三六脾气虚寒。
星香丸和百二气嗽痰。
白朮汤和二七湿痰。
茯苓饮和九三吐水。
千緡汤和九五痰喘。
加味四七汤和九八郁痰。
泽泻汤和九九支饮眩冒。
导痰汤和九一留痰。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热痰。
清心散和二四九风痰不开。
玉壶丸和百五风痰。
茯苓半夏汤和十二水饮。
祛痰丸和百三风痰眩。
玉液汤和九六气郁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风痰。
青礞石丸攻七九食积痰。
茶调散攻百七吐。
辰砂化痰丸攻八一化痰止嗽。
参苏饮散三四风痰。
双玉散寒七一热痰烦喘。
清膈导痰汤寒七六胃火痰。
强中丸热九三寒痰。
安脾散热六七寒痰。
黄芩二陈汤和五热痰。
茯苓丸和百十四化顽痰。
黄瓜蔞丸和百十八痰喘。
不换金工气散和二一湿痰。
消饮丸和百一寒痰水。
五饮汤和九二五饮。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冷气停痰。
神朮散和百九湿痰。
玉液丸和百六痰火嗽。
硃砂消痰饮和百痰迷心窍。
玉粉丸和百七气滯痰。
吐痰方攻八四痰癖。
清气化痰丸攻七四,七五,七六。
犀角丸攻九十火痰。
独圣散攻百六吐。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风痰。
桑白皮散寒五二热痰喘。
三生饮热九四风痰。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寒痰呕。
倍朮丸热百四饮。
胡椒理中汤热六胃寒。
黑鍚丹热一八九寒痰上壅。
温中化痰丸热九七行滯。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中行滯。
丁香五套丸热百一温中。
养正丹热一八八上壅不降。
温胃化痰丸热九八脾寒气弱。
丁香半夏丸热百冷痰。
苓桂朮甘汤热八七支饮。
九还金液丹小八八风痰。
--------------------------------------------------------------------------------
湿证经义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於脾。
诸痉项强,皆属於湿。
太阴司天,其化以湿。
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湿淫於內,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生气通天论曰:因於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秋伤於湿,上逆而欬,发为痿厥。
痺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痺也。
湿气胜者,为著痺也。
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痺。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百病始生篇曰: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
太阴阳明论曰: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伤於风者,上先受之;伤於湿者,下先受之。
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刺志论曰: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禁湿地濡衣。
宣明五气篇曰:脾恶湿。
五癃津液別篇曰: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於膀胱,则为溺与气。
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泻。
秋伤於湿,冬生欬嗽。
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九宫八风篇曰:两实一虚,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
五常政大论曰:敦阜之纪,大雨时行,湿气乃用。
太阳司天,湿气变物。
太阴司天,湿气下临。
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年,太阳司天之政,水土合德。
寒湿之气,持於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萎不收,濡泻,血溢。
丑未年,太阴司天之政,湿寒合德,黄黑埃昏。
民病寒湿,腹满,身?愤,胕肿。
太阴所至为湿生,终为注雨。
痿论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
脉要精微论曰: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五运\行大论曰:湿伤肉,风胜湿。
通评虚实论曰:蹠跛,寒风湿之病也。
五色篇曰:厥逆者,寒湿之气也。
长刺节论曰: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於寒湿。
论证湿之为病,有出於天气者,雨雾之属是也,多伤人臟气;有出於地气者,泥水之属是也,多伤人皮肉筋脉;有由於饮食者,酒酪之属是也,多伤人六腑;有由於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换之属是也,多伤人肤腠;有湿从內生者,以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也,悉由乎脾肾之亏败。
其为证也,在肌表则为发热,为恶寒,为自汗;在经络则为痺,为重,为筋骨疼痛,为腰痛不能转侧,为四肢痿弱痠痛;在肌肉则为麻木,为胕肿,为黄疸,为按肉如泥不起;在臟腑则为呕恶,为胀满,为小水秘涩,为黄赤,为大便泄泻,为腹痛,为后重,脱肛,?疝等证。
凡肌表经络之病,湿由外而入者也;饮食血气之病,湿由內而生者也;此其在外者为轻,在內者为甚,是固然矣。
然及其甚也,则未有表湿而不连臟者,裏湿不连经者,此其湿病之变,不为不多,故凡治此者,必当辨表裏,察虚实,而必求其本也。
然湿证虽多,而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而尽之矣。
盖湿从土化,而分王四季,故土近东南,则火土合气,而湿以化热;土在西北,则水土合德,而湿以化寒,此土性之可以热,可以寒,故病热者谓之湿热,病寒者谓之寒湿。
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也;寒湿之病,宜燥宜温,非温不能燥也,知斯二者,而湿无余义矣。
何今之医家,动輒便言火多成热,而未闻知有寒多生湿者,其果何也?岂寒热之偏胜,原当如是耶,抑阴阳之显晦,察有易难也。
且夫阴阳之理,本无轩輊,犹权衡也,此而不知,乌云明慧,创一偏之说,以遗患后人,则金元诸公,有不得辞其责者矣。
论治共七条1。
湿热证,必其证多烦渴,小水赤涩,大便秘结,脉见洪滑,实数者,方是热证,治宜清利。
如热甚者,宜以清火为主,而佐以分利;热微者,宜以分利为主,而佐以清火,如四苓散,小分清饮,或大分清饮,茵陈饮之类,皆可择而用之。
如果湿热之甚,或元气无损而兼秘结不通者,方可或行推荡,若无实结等证,则不宜妄行攻击。
2。
寒湿证,凡诸病湿而全无热脉热证者,便多寒湿之属。
盖水之流湿,本缘同气,惟湿中有火,则湿热薰蒸,而停郁为热,湿中无火,则湿气不化,而流聚为寒。
故凡病內湿等证者,多属气虚之人,气属阳,阳虚则寒从中生,寒生则湿气留之,此阴阳之性,理出自然,有不必外中於湿而后为之湿也。
此之变病,惟肿胀,泄泻,痰饮,呕吐等证多有之。
病之微者,宜温,宜利,宜燥,如五苓散,平胃散,渗湿汤,六味地黄丸之类是也。
病之甚者,必用温补,俟阳气渐復,则阴邪始退,如八味丸,理中汤,圣朮煎,或佐关煎,胃关煎,薛氏加减《金匱》肾气汤之类,皆当隨证加减用之。
3。
寒湿之气中於外者,此与內生之湿自有不同,宜温而兼散,如五积散,平胃散,加味五苓散,不换金正气散之类主之。
4。
寒湿之证,凡气令阴寒,及阳气不足之人,多有其证。
而丹溪谓六气之中,湿热为病者十居八九,亦言之过矣。
5。
治湿之法,凡湿从外入者,汗散之;湿在上者,亦宜微汗之;湿在中下二焦,宜疏利二便,或单用淡渗以利小便。
6。
治湿之法,古人云宜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上,故曰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此固然矣,然湿热之证,多宜清利,寒湿之证多不宜利也。
何也?盖凡湿而兼寒者,未有不由阳气之虚,而利多伤气,则阳必更虚,能无害乎?但微寒微虚者,即温而利之,自无不可,若大寒大虚者,则必不宜利,此寒湿之证,有所当忌者也。
再若湿热之证,亦有忌利者,以湿热伤阴者也。
阴气既伤,而復利之,则邪湿未清,而精血已耗,如汗多而渴,热燥而烦,小水干赤,中气不足,溲便如膏之类,切勿利之,以致重损津液,害必甚矣。
故凡治阳虚者,只宜补阳,阳胜则燥,而阴湿自退;阴虚者,只宜壮水,真水既行,则邪湿自无所容矣。
此阴阳二证,俱有不宜利者,不可不察。
7。
湿证之见,凡黄疸,肿胀,泄泻,痰饮,呕吐,痺痛,淋秘之类,皆有湿证,当於各门详察治之。
述古共二条《金匱要略》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缓者,此名湿痺。
湿痺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薰黄也。
湿家,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噦,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治法曰: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
此病伤於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耆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白朮附子汤主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陈无择曰:脾虚多病湿,內因酒?积多,过饮汤液,停滯腻物,烧炙膏梁过度,气热薰蒸,浊液不行,涌溢于中,此湿从內作。
外因坐臥湿地,雾露阴雨所客,澡浴为风所闭,涉水为湿所郁,郁於表腠则发黄。
故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此湿从外生。
可见內外所感,皆由脾气虚弱,而湿邪乘而袭之。
故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著而为病。
湿证论列方五苓散和一八二。
四苓散和一八七。
麻黄加朮汤散二。
茵陈饮新寒八。
五积散散三九。
防己黄耆汤和一七六。
佐关煎新热十。
圣朮煎新热二五。
大分清饮新寒五。
理中汤热一。
甘草附子汤热三十。
加味五苓散和一八四。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散四。
平胃散和十七。
桂枝附子汤热三十。
六味丸补百二十。
胃关煎新热九。
白朮附子汤热二九。
渗湿汤和一七四。
金匱肾气丸补一二四。
小分清饮新和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论外备用方除湿汤和一七七身重痛。
调中益气汤补三一湿陷。
败毒散散三六风湿。
胃苓汤和百九十。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身尽痛。
肾著汤热一二九寒湿腰重。
圣散子散四三风湿。
神朮汤和三九风湿脉紧。
湿郁汤和二六六风湿。
参附渗湿汤热一二二寒湿痺。
活络饮和二七七风湿痛。
白朮汤和二六风湿脉缓。
清热渗湿汤寒百十一湿热。
--------------------------------------------------------------------------------
黄疸经义经脉篇曰:肾所生病为黄疸。
玉机真藏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
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痺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
弗治,肝传之脾,病曰脾风,发癉,腹中热,烦心出黄。
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臥者,黄疸。
已食如饥者,胃疸。
目黄者曰黄疸。
论疾诊\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安臥,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宾按:此二条,凡已食如饥者,即阳黄之证;安臥,脉小,不嗜食者,即阴黄之证也。
通评虚实论曰:黄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论证共七条1。
黄疸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及有五疸之分者,皆未足以尽之,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知此四者,则黄疸之证,无余义矣。
丹溪曰:疸不必分五种,同是湿热,如盦?相似。
岂果皆如盦?,悉可谓之湿热耶?弗足凭也,愚列如左。
2。
阳黄证,因湿多成热,热则生黄,此即所谓湿热证也。
然其证必有身热,有烦渴,或躁扰不寧,或消谷善飢,或小水热痛赤涩,或大便秘结,其脉必洪滑有力。
此证不拘表裏,或风湿外感,或酒食內伤,皆能致之。
但察其元气尚强,脾胃无损,而湿热果盛者,直宜清火邪,利小便,湿热去而黄自退,治此者本无难也。
3。
阴黄证,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盖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
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
阴黄之病,何以致然?盖必以七情伤臟,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於外。
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候。
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復元之理。
且此证最多,若或但见色黄,不察脉证,遂云黄疸同是湿热,而治以茵陈梔子泻火利水等剂,则无有不隨药而毙者。
4。
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
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裏,而湿热郁於阳明者,亦有黄证。
表邪未解者,必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从汗散;湿热內郁者,必烦热,脉缓滑,多汗,宜从分消清利。
若阳明实邪內郁,而痞结胀满者,宜先下之,然后清其余热,则自无不愈。
5。
胆黄证,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
尝见有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其病则骤;有酷吏之遭,或祸害之虑,恐怖不已而病黄者,其病则徐。
如南北朝齐永明十一年,有太学生魏准者,因惶惧而死,举体皆青,时人以为胆破,即此之类。
又尝见有斗殴之后,日渐病黄者,因伤胆而然,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
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
经曰: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义犹此也。
且胆附於肝,主少阳春生之气,有生则生,无生则死,故经曰:凡十一臟皆取决於胆者,正以胆中生气为万化之元也,若此诸证,皆以胆伤,胆伤则生气既败,其能生乎?所以凡患此者,多致不救。
然当察其伤之微甚,速救其本,犹可挽回,而炼石补天之权,则操之医之明者。
6。
黄疸大法,古有五疸之辨,曰黄汗,曰黄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劳疸。
总之,汗出染衣,色如檗汁者,曰黄汗;身面眼目黄如金色,小便黄而无汗者,曰黄疸;因饮食伤脾而得者,曰谷疸;因酒后伤湿而得者,曰酒疸,因色慾伤阴而得者,曰女劳疸。
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
7。
黄疸难治证:凡寸口无脉,鼻出冷汗,腹膨,形如烟薰,摇头直视,环口黎黑,油汗发黄,久之变黑者,皆难治。
论治共五条1。
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
轻者宜茵陈饮,大分清饮,梔子柏皮汤之类主之,若闭结热甚,小便不利,腹满者,宜茵陈蒿汤,梔子大黄汤之类主之。
2。
阴黄证,多由內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气血,血气復则黄必自尽退,如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
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也。
若元气虚不至甚,而兼多寒湿者,则以五苓散,四苓散,或茵陈五苓散之属加减用之,亦可。
3。
伤寒发黄,凡表邪未清,而湿热又盛者,其证必表裏兼见,治宜双解,以柴苓汤,或茵陈五苓散主之。
若內热盛,而表邪仍在者,宜柴苓煎主之。
若但有湿热內实胀闭等证,而外无表邪者,宜茵陈蒿汤主之。
若因內伤劳倦,致染伤寒者,亦多有发黄之证,但察其本无湿热实邪等证,即当以阴黄之法调补治之,或用韩祗和法亦可,若但知攻邪,则未有不败。
故孙真人曰:黄疸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此即补虚散邪之法也。
外伤寒门別有正条,所当並察。
4。
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胆既受伤,则臟气之损败可知,使非修缉培补,则必至决裂,故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
然必察其所因之本,或兼酸以收其散亡,或兼涩以固其虚脱,或兼重以镇其失守之神魂,或与开道利害以释其不解之疑畏。
凡诸用药,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
若治此证,而再加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
5。
治黄之法,本当清湿利小便,然亦多有不宜利者,说详湿证门论治中条中。
述古共五条1。
《金匱要略》曰: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
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
腹如水状不治。
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疸者,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脉沉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
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裏,当下之。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
发於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痛,梔子大黄汤主之。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裏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噦。
噦者,小半夏汤主之。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2。
韩袛和云:病人三五日,服下药太过,虚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饮水浆,脾上为阴湿所加,与邪热相会发黄,此阴黄也,当以温药治之。
如两手脉沉细迟,肢体逆冷,皮肤有粟起,或呕吐,舌上有胎,遍身发黄,烦躁,欲於泥水中臥,小便赤少,皆阴候也。
故阴黄多以热汤温之,或汤渍布搭其胸腹,或以汤盛瓢中,坐於脐下熨之。
其病愈者,曾治赵显宗病伤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药太过致发黄,其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凉,发躁,欲於泥中臥,喘呕,小便赤涩,先投茵陈橘皮汤,喘呕止;次服小茵陈汤半剂,脉微出,不欲於泥中臥;次日又服茵陈附子汤半剂,四肢发热,小便二三升,当日中大汗而愈。
似此治愈者,不一一录。
凡伤寒病黄,每遇太阳或太阴司天之岁,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
盖辰戌太阳寒水司天,水来犯土;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土气不足,即脾胃虚弱,亦水来侵犯,多变此证也。
3。
《略例》云:內伤劳役,饮食失节,中州变寒之病生黄者,非伤寒坏之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也。
4。
刘宗厚曰:按一身尽痛而黄者,湿胜在表也;不痛者,病在裏也;干燥者,热胜也,故后证皆有表裏之分。
东垣云:伤寒当汗不汗,即生黄,邪在表者,宜急汗之;在表之裏,宜渗利之;在半表裏,宜和解之;在裏者,宜急下之。
若以上诸证,及《略例》云男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若黄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除热必噦,宜小半夏汤,皆不必拘於茵陈也。
5。
徐东皋曰:疸证服解利之药,久而不愈,及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憎寒发热,小便浊,皆为虚甚,宜四君子汤吞八味丸,不可强服凉药通利,以致脾气虚弱,肾水枯涸,必至危篤。
黄疸论列方四苓散和一八七。
五苓散和一八二。
小建中汤补二二。
茵陈饮新寒八。
左归饮新补二。
茵陈五苓散和一八五。
理阴煎新热三。
温胃饮新热五。
茵陈附子汤热百三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柴苓汤和一九二。
梔子檗皮汤寒二三。
茵陈蒿汤攻三一。
小半夏汤和八。
大黄硝石汤攻十四。
五君子煎新热六。
五福饮新补六。
大建中汤补二四。
右归饮新补三。
理中汤热一。
茵陈橘皮汤热一三二。
寿脾煎新热十六。
六味丸补百二十。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柴芩煎新散十。
大分清饮新寒五。
梔子大黄汤攻十五。
四君子汤补一。
小茵陈汤热一三一。
桂枝加黄耆汤散十。
论外备用方养劳汤和三五四虚劳疸。
茵陈四逆汤热十九阴黄汗。
甘露饮寒十湿热。
加减五苓散和一八三。
绿矾\丸和三五五黄胖。
犀角地黄汤寒七九血热。
茵陈汤寒一二八湿热。
茯苓渗湿汤寒一二九湿热。
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
柴胡茵陈五苓散和一八六伤寒,湿热。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