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中游 第十七回 忘夙仇孤嫠脱困厄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幻中游
《幻中游》 第十七回 忘夙仇孤嫠脱困厄 烟霞主人

却说石生自浙江布政转升了广东巡抚。

才到任时,进士王曰灼,亲来看望。

春芳向王进士道:"我房里缺人使唤,烦哥哥代我买一个送来。"

王曰灼应允而去。

回到家里,着媒婆寻找不题。

却说王诠之妻念氏,原系广州府人。

他父亲念照远,贸易黄州,因与王家结亲。

为自王诠死后,他两个兄弟俱不成人,吃赌嫖三字全占。

五六年间,把家产化了个尽绝。

念照远见他女儿既无子嗣,又无养膳,仍旧带回广州去了。

那料念氏福薄,回到娘家没过三年,父母双亡。

一切家资被他兄弟念小三输净,落的在馆驿里存身。

剩下念氏仍如无根的飘蓬一般。

邻里亲戚愿其改适,他却顾惜大体,执意不肯。

屡次托媒婆说情,愿卖身为奴。

媒婆听得王进士买人的风信,来向念氏说道:"你逐日叫俺给你找主,目下抚院大老爷衙内买人服事。 三太太你可愿意去吗?"念氏道:"怎么不愿意,但凭大嫂作成。 我自有用钱谢你。"

媒人贪图用钱,领着念氏到了王进士家,叫他先看一看。

王进士见人甚利便,向媒婆道:"这人却也去的,问他要多少卖价。"

念氏对媒人道:"要银六十两。"

王进士道:"这却也不多,但写文约谁人作主?"媒婆道:"他是没丈夫的,又无父母。 叫他兄弟念小三来罢。"

王进士道:"石太太用人甚急,既是情愿,就要当日成交。"

媒婆着人到馆驿叫了念小三来。

说道:"你姐姐卖身卖妥了,同着你写张文约,还有二两银子给你。"

念小三正缺钱使,听说这话,喜不自胜。

就慨然同着写了一张文约,得银二两走了。

把媒人钱打发清楚,就住在王进士宅内。

到了次日,念氏打整打整身面,王进士雇小轿一乘,着人抬送抚院衙门里去。

念氏进的宅来,从上而下磕头已毕。

就在春芳房里,不离左右,一切应承,无不小心。

一日春芳向秋英道:"姐姐你看新来的这个妈妈好像个乡绅人家的派头。 在此作奴,我甚是不安。"

秋英道:"你何不问他个详细。"

春芳就把念氏叫到秋英房里来。

念氏问道:"太太有何使唤?"秋英道:"别无话说,你进宅已经数日,你的来历,俺还未问你个清白。 看你的举止动静,与俺们不相上下。 你实说你是什么人家,为何落得这般。"

念氏哭着答道:"既到了这个地位,说也是多了。"

秋英道:"你不妨实说。"

念氏道:"家丑不可外言,说了恐太太们笑话。"

秋英道:"万属得已谁肯卖身,你实说你是那里人?"念氏禀道:"小妇人是黄州府罗田县永宁街上王家的媳妇。 公公王有章是个两榜,曾做过京宦。 丈夫王诠是个文生与对门石知府的公子石生为友。 见石生之妻房氏颜氏绝世,心起不良。 逐日谋算,后值石生修河在外,千方百计,竟把房氏娶到家来。 是夜王诠死倒在地,房氏并不知那里去了。 小妇人有两个小叔,从他哥死以后,把家产化讫。 落的小妇人并无依靠。 不料回到娘家,又父母双亡。 止有一个兄弟,又把家产输尽,目下落的在馆驿里住。 小妇人无可奈何,只得卖身宅内,以终余年。 万望老爷太太垂怜则个。"

秋英把念氏的一段言语,尽告诉了翠容。

翠容大怒道:"这是我的冤家对头到了,我一定报报前仇。"

秋英道:"姐姐差了,那是他男人做的事,与他何涉。 这人现今落在咱家,即以你我为主,正该逐事行些方便。 如何反提前仇,徒落得自己度量窄小。"

翠容悟道:"妹子说的极是。 再告诉老爷看他怎样?"正说间,石生闯到屋里,问道:"你两个方才说的什么?"秋英答道:"说的是三太太房里那个妈妈。"

石生道:"有甚说头?"翠容道:"他不是别人,就是你的好朋友王诠的老婆。 落得这般了。"

石生道:"真是他吗?"秋英道:"真正是他。"

石生向翠容道:"据王诠所为,就把这个妇人处死,尚未足泄夫人之恨。 但王诠所为,未必是这个妇人的主意。 身死家败,妻落人手,如此报应,已觉难堪了。 刻薄之事,切不可做。 况我当急难时,他曾助银五百,其情未为不厚。 至今尚未还他。 追想昔日的交情,则他妇人在此为奴,终觉过意不去。 二位夫人看该何以相处?"秋英答道:"以妾看来死后无仇,这个妇人老爷应该周恤他才是。 昔日他曾助银五百,今日就该照数还他,以偿前债。 外再助银若干,以尽友情。 问他若愿意回籍,差人送去。 如此做来,就令王诠有灵应,亦感愧于地下矣。"

石生道:"二夫人言之有理,下官就依这样做罢。"

这正是: 识起一切俗情外,发言尽归款要中。

到了次日,石生同着三位夫人,把念氏叫到跟前。

说道:"夜日听见太太们说,你是王诠的室人。 王诠与本院素系朋友,你可知道吗?"念氏答道:"小妇人不知。"

石生道:"本院就是你对门住的石茂兰。"

念氏听说,跪倒在地磕头,央道:"亡夫所为,罪该万死。 小妇人但凭太太、老爷尽情发放罢。"

石生笑道:"娘子请起,本院并无别意。"

那念氏那里敢动。

三位夫人过去亲手拉起来。

石生说道:"从前的事再不提了。 本院念故人情肠,意欲周济你还家。 或广州或罗田,任从你便。"

念氏道:"大人额外施恩,小女人没世不忘。 但广州娘家无人,仍回罗田去罢。"

石生道:"你既愿回罗田,少住些时,本院就着人送你去。"

自此以后,三位夫人,俱以客礼待念氏。

并不叫他在房里伺候了。

石生衙内,有个长随,名叫张忠。

是罗田县人。

甚是老成得托。

石生就叫他去送念氏回家。

还叫他路过襄阳,禀问胡员外的近安。

字请朱良玉、蔡敬符同来衙门照料些事务。

宅内设席给念氏饯行。

石生叫秋英封银子五百两整,交与念氏。

石生道:"王兄在日,曾助我银子五百,这五百两银子是还前账的。"

外又封银子三百两,说道:"这三百银子,是本院分外相帮的。 有这八百银子,老嫂尽可坐终余年了。"

念氏谢道:"照数还债,已觉讨愧。 分外相帮,贱妾如何敢当。"

三位夫人,又各赠银子二十两,以作路费。

念氏起身,三位夫人亲送出宅门,方才回去。

时人有诗,赞石生道:

夙怨不藏世所鲜,包荒大度肖坤干。

帮金克仿赠袍意,遥送几同栈道前。

格外施恩全友道,幽魂负惭在九泉。

莫云偶尔恤孤寡,正为后昆造福田。

却说张忠带着几封家书,同着一个老妈,扶事念氏,扑了正路。

当起旱处起旱,当坐船处坐船。

不多些时,来到襄阳。

张忠下船,各处投字去了。

念氏在船上偶一合眼,看见丈夫王诠走入舱中。

说道:"贤妻你回来了?我生前做的何事,石大人却不记念夙仇。 还周济你回家,真使我愧悔无及了。 但当异日相报罢。"

念氏醒来,心中怨恨王诠,感激石郎。

反来复去,甚是不快。

适张忠已经回到船来,走的与罗田相近。

那张忠雇了轿子,把念氏送还王宅。

他两个小叔,见念氏回来。

愁无养膳,意味作难。

念氏道:"叔叔不必这样,我自有银子养生。"

两个小叔惊问道:"嫂嫂的银子,从何处得来?莫不是娘家给你的吗?"念氏道:"非也。"

两个小叔道:"既不是娘家给你的,是那里来的银子?"念氏就把自己卖身,并石生还债帮金之事,一一说了。

两个小叔感泣道:"石大人何盛德若斯也!吾兄生平所为,叫弟等代为惭恧无地矣。"

两个兄弟得了他嫂子这宗银子,努力持家。

数年以后,家产恢复。

子弟亦有入泮发身者。

皆石生相激之力也。

此是后话,无庸多说。

却说张忠从黄州复归襄阳。

请了朱举人、蔡副榜同来到衙门。

石生请入内书房相会,叙礼已毕。

蔡副榜进内宅看过了秋英。

朱举人看过了春芳。

出来坐下。

蔡副榜道:"妹丈大人,吉人天相,近来的福气,倍胜从前了。"

朱举人道:"惠风善政,一入境来,如雷轰耳。 弟亦多为叨光了。"

石生答道:"小弟材不胜任,全赖二兄相帮。"

是夕闲谈之间,说及送念氏回籍一事。

朱举人、蔡副榜俱称赞道:"如此举行,方见大人的度量。"

石生又差人往广州,请了王进士,来到衙门中一会。

彼此相见,自不觉畅怀。

这蔡副榜合朱举人,石生俱留在衙中,照料些事务。

王进士在衙中,住了月余,仍回广州去了。

但不知石生后来官到何处?要知端的,听下回分解。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