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住持华亭念常集一七佛偈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
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
种刹利。
姓拘利若。
父槃头母槃头婆提。
居槃头婆提城。
坐婆罗树下说法。
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千人。
神足二。
一名骞茶。
二名提舍。
侍者无忧。
子方膺。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
起诸善法本是幻。
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
幻出无根无实性。
长阿含经云。
人寿七万岁时此佛出世。
种杀利。
姓拘利若。
父明相。
母光曜。
居光相城。
坐分陀利树下说法。
三会度人二十五万。
神足二。
一名阿毗浮。
二名婆婆。
侍者忍行。
子无量。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偈曰。
假借四大以为身。
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灭。
长阿含经云。
人寿六万岁时此佛出世。
种刹利。
姓拘利若。
父善灯。
母称戒。
居无喻城。
坐博洛叉树下说法。
二会度人一十三万。
神足二。
一名扶游。
二名郁多摩。
侍者寂灭。
子妙觉。
拘留孙佛"见在贤劫第一尊"偈曰。
见身无实是佛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
斯人与佛何殊别。
长阿含经云。
人寿四万岁时此佛出世。
种婆罗门。
姓迦叶。
父礼德。
母善枝。
居安和城。
坐尸利沙树下说法。
一会度人四万神足二。
一萨尼。
二毗楼。
侍者善觉。
子上胜。
拘那含牟尼佛"贤劫第二尊"偈曰。
佛不见佛知是佛。
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性空。
坦然不怖于生死。
长阿含经云。
人寿三万岁时此佛出世。
种婆罗门。
姓迦叶。
父大德。
母善胜。
居清净城。
坐优昙婆罗树下说法。
一会度人三万。
神足二。
一舒槃那。
二郁多楼。
侍者安和。
子导师。
迦叶佛"贤劫第三尊"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长阿含经云。
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世。
种婆罗门。
姓迦叶。
父梵德。
母财主。
居波罗奈城。
坐尼拘类树下说法。
一会度人二万。
神足二。
一提舍。
二婆罗婆。
侍者善友。
子进军。
释迦牟尼佛偈曰。
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
姓刹利。
父净饭天。
母大清净。
居舍卫城。
坐菩提树下说法。
一会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
度人无数。
神足二。
一舍利弗二目犍连。
侍者阿难。
子罗□罗。
古佛应世绵历无穷。
不可以周知悉数也。
世尊有云。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
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故按佛名经。
纪过现二劫千如来。
暨于释迦但标七佛。
阿含经云。
七佛精进力。
放光灭暗冥。
各各坐诸树。
于中成正觉。
佛祖偈翻译。
乃高僧云启一同天竺那连耶舍三藏。
于龟兹国译出。
本末载于梁大同六年。
大元帝师发合思巴说。
彰所知论宣授江淮福建等外释教总统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师沙罗巴译。
器世界品器世界所成之体。
即四大种种具生。
故地坚水湿火暖风动。
是等大种最极微细者曰极微尘。
亦名邻虚尘。
不能析释。
彼七邻虚为一极微。
彼七极微为一微尘。
彼七微尘为一透金尘。
彼七透金尘为一透水尘。
彼七透水尘为一兔毛尘。
彼七兔毛尘为一羊毛尘。
彼七羊毛尘为一牛毛尘。
彼七牛毛尘为一游隙尘。
彼七游隙尘为一虮量。
彼七虮量为一虱量。
彼七虱量为一麦量。
彼七麦量为一指节。
三节为一指。
二十四指横布为一肘四肘为一弓。
五百弓量成一俱卢舍。
八俱卢舍成一由旬。
此是度量世界身相。
成世界因由。
一切有情共业所感。
云何成耶。
从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冲激。
坚密不动为妙风轮。
其色青白极大坚实。
深十六洛叉由旬。
广量无数。
由暖生云名曰金藏。
降注大雨依风而住。
谓之底海。
深十一洛叉二万由旬。
广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由旬。
其水搏激上结成金。
如熟乳停上凝成膜。
即金地轮。
故水轮减唯厚八洛叉。
余转成金。
厚三洛叉二万由旬。
金轮广量与水轮等。
周围即成三倍。
合三十六洛叉一万三百五十由旬。
其前风轮娑娑界底。
地水二轮四洲果底。
于地轮上复澍大雨即成大海。
被风钻击精妙品聚成妙高山。
中品聚集成七金山。
下品聚集成轮围山。
杂品聚集成四洲等。
其妙高体。
东银南琉璃西玻□珂北金所成。
余七唯金。
四洲地等杂品所成。
彼轮围山唯铁所成。
其妙高量入水八万緰缮那。
比于余山皆悉高妙。
故曰妙高。
然后次第七金山者。
一踰干陀罗。
高四万由旬。
二伊沙陀罗。
高二万由旬。
三佉得罗柯。
高一万由旬。
四修腾娑罗。
高五千由旬。
五阿输割那。
高二千五百由旬。
六毗泥怛迦那。
高千二百五十由旬。
七尼民陀罗。
高六百二十五由旬"藏论疏云。 一持双山。 二持轴山。 三担木山。 四善见山。 五马耳山。 六象鼻山。 七鱼嘴山"四大洲外有轮围山。
高二百一十二由旬半。
彼等广量各各自与出水量同。
七金山间诸龙王等游戏之处名曰戏海。
八山间七海近妙高者。
一踰干陀罗海。
广八万由旬。
二伊沙陀罗海。
广四万由旬。
三佉得罗柯海。
广二万由旬。
四修腾娑罗海。
广一万由旬。
五阿输割那海。
广五千由旬。
六毗泥怛迦那海。
广二千五百由旬。
七尼民陀罗海。
广一千二百五十由旬。
盈八功德水。
八山七海其相咸方。
外海味碱。
尼民陀罗至轮围山。
二山相去三洛叉二万二千由旬。
其外海水虽无有分。
由妙高色。
东海色白。
南海色青。
西海色红。
北海色黄。
现是等色。
故称四海。
是彼周边三十六洛叉七百五十由旬。
外轮围山。
周围三十六洛叉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
其外海南赡部洲者。
状如车厢。
狭向铁围三由旬半。
余三边者。
各二千由旬。
周围六千三由旬半。
有二中洲。
东遮摩罗西婆罗摩罗"此云胜猫中"赡部中央摩竭陀国。
三世诸佛所生之处。
次此南北度九黑山有大雪山。
名具吉祥。
其山北边有香醉山。
是二山间有大龙王。
名曰无热。
所居之池曰阿耨达"此云无热"其状四方面各五十由旬。
周围二百由旬。
池内遍满八功德水。
从此池内出四大河。
东殑伽河。
从象口中流出银沙。
共五百河流归东海。
南辛渡河。
从牛口中流出琉璃沙。
共五百河流归南海。
西缚刍河。
从马口中流出玻□珂沙。
共五百河流归西海。
北悉怛河。
从师子口中流出金沙。
共五百河流归北海。
是彼四河从无热池右绕七匝随方流转。
是香山北度二十由旬。
彼处有岩名难陀。
岩面各五十由旬。
周围二百由旬。
高三由旬半。
又有八千小岩。
其岩北边二十由旬有娑罗树王。
名曰善住。
其根入地四十弓量。
高八十弓量。
七重行树罗列围绕东边度十由旬有缓流池。
其状圆相。
广五十由旬。
周围一百五十由旬。
又有八千小池。
盈八功德水。
内有莲华。
叶若牛皮。
其茎如轴。
花若车轮味美如蜜。
是处又有帝释临战。
所乘象王名曰善住。
与八千象寒四月时住金岩所。
热四月时住善住所。
雨四月时住缓流池。
无热池侧有赡部树果实味美其量如瓮。
熟时堕水出赡部音。
龙化为鱼吞啖是果。
残者遇流成赡部金。
由此树名故号赡部。
此洲向西有乌佃国。
大金刚宫持种所居。
金刚乘法从彼而传。
南海之中山曰持舡。
观音菩萨居止其顶。
圣多罗母居止山下。
东有五峰。
文殊菩萨居止其上。
有十六大国千数小国。
又有三百六千种人。
七百二十种异音。
其外海东洲曰胜身。
状若半月。
对妙高边三百五十由旬。
余边六十由旬。
周围六千三百五十由旬。
其洲二边有二中洲。
北提诃"此云身"南毗提诃"此云腾身"是彼三洲越余洲等七多罗树。
或曰。
洲人相貌端严其身胜故。
名曰胜身。
其外海北洲曰鸠娄。
其状四角。
畟方相似。
边各二千由旬。
周围八千由旬。
其洲二边有二中洲。
一名鸠娄"比云有胜"二高罗娑"此云有胜边"彼洲人等所有受用出如意树。
临没七日。
其如意树出不美音。
报曰。
当七日死。
或曰洲人卑舌即割食肉鬼音。
故曰鸠娄。
是不美音。
其外海西洲曰牛货。
形如满月。
径二千五百由旬。
周围七千五百由旬。
有二中洲。
南舍搋"此云具谄"
北揾怛罗曼怛哩拏"此云仪上"彼洲人等多宝牛货。
故曰牛货。
洲海山等向下皆悉八万由旬。
近金地故近赡部洲。
星割棘洲金洲月洲等者。
系赡部洲。
余大洲等。
小洲亦尔。
次上空中四万由旬。
纯净无碍。
胜坚风轮。
从右而旋。
日月星宿空居天等依止而住。
"三"日轮者。
火珠所成。
径五十一由旬。
周围百五十三由旬。
厚六由旬零十八分。
上有金缘。
其上复有金银琉璃玻□珂等。
秀成四角。
日天子等所居宫殿由风运行。
一昼一夜绕四大洲。
日行向北时日即长。
南行时短。
行南北间时昼夜停。
由游处光即有寒暑。
为冬夏际。
北行六月南行六月。
行至中道。
曰日月回。
星轮历遍谓之一岁。
"四"月轮者。
水珠所成。
径五十由旬。
周围百五十由旬。
厚六由旬零十八分。
其上复有金银琉璃玻□珂等。
秀成四角。
月天子等所居宫殿。
是彼日月相去远近自影增减。
由增一分即生上半十五分毕。
谓之圆满。
由减一分即生下半自影覆彼十五分毕。
曰不圆满。
由增减故名曰宿空。
由一昼夜名曰宿地。
如是三十名曰一月。
诸星宿者。
空居天宫诸宝所成。
其形皆圆。
小一牛吼。
中三牛吼。
大六牛吼。
周围三倍。
系四王众。
"六"妙高山者。
有四层级。
始从水际向上相去十千由旬。
即初层级。
从妙高山傍出十六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万由旬。
即二层级。
傍出八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万由旬。
即三层级。
傍出四千由旬。
向上相去一万由旬。
即四层级。
傍出二千由旬。
彼妙高山。
其顶四角。
各秀一峰。
高四由旬半。
广百二十五由旬。
周围五百由旬。
有药叉神于中止住。
是山顶上三十三天。
中央城曰善见。
纯金所成。
高一由旬半。
面各二千五百由旬。
周万由旬。
其城体金。
俱用百一杂宝严饰。
其地柔软如兜罗绵。
是城四面有一万六千宝柱宝桴宝椽宝檐。
四面四门又有千数阙一小门。
四大衢道有诸小衢。
其四门侧。
五百天子皆服坚铠守护是门。
城中有帝释殿曰最胜处。
亦曰殊胜殿。
其状四方。
高四百由旬半。
面各二百五十由旬。
周千由旬。
百一却敌。
一一却敌各有七楼。
一一宝楼各七小楼。
一一小楼各七池沼。
一一池沼各七莲华。
一一华上各有七数童男童女。
奏种种乐。
歌舞欢娱。
善见城东有诸所乘。
曰众车苑。
高千由旬。
南临战处曰粗恶苑。
西诸行处曰相杂苑。
北游戏处名欢喜苑。
纵广同前。
其苑等外度二十由旬有善地。
曰众车粗恶相杂欢喜。
量同四苑。
善见东北有如意树。
名波利阇多。
亦名圆生树。
根深五十由旬。
高百由旬。
枝条傍布五十由旬。
能施欲乐。
下有盘石。
曰阿□摩丽歌。
色白如□面各五十由旬。
周二百由旬。
善见西南诸天集处。
名善法堂。
周九百由旬。
其状圆相。
是堂中央有帝释座。
纯金所成。
其座周围有三十二辅臣之座。
咸皆布列。
三十三天。
向上度八万由旬。
于空界中依风而住。
诸宝所成○离诤天宫。
量若妙高山顶二倍。
上度一亿六万由旬。
于空界中依风而住。
诸宝所成○兜率天宫量如离诤。
纵广二倍。
上度三洛叉二万由旬。
于空界中依风而住。
诸宝所成○化乐天宫量如兜率。
纵广二倍。
上度六洛叉四万由旬。
于空界中依风而住。
诸宝所成○他化自在天宫量同化乐。
纵广二倍。
此即欲界。
上有初禅。
如是四洲七山妙高轮围欲界六天并初禅等。
谓四洲界一数至千为小千界。
一小铁围山围绕。
此小千界一数至千为中千界。
一中铁围山围绕。
此中千界一数至千为三千大千世界。
一大铁围山围绕。
如是有百亿数四洲界等皆悉行布。
铁围山等诸洲山间黑暗之处。
无有昼夜举手无见○初禅天量等四洲界○二禅天量等小千界○三禅天量等中千界。
○四禅天量等三千大千世界。
其相去量皆倍倍增。
谓曰色界○无色界者。
无别处所。
若有生者何处命终。
即彼生处住无色定。
故曰无色。
"七"情世界品谓情世界总有六种。
一者地狱。
二者饿鬼。
三者傍生。
四者人。
五者非天。
六者天。
此等六种名义云何。
谓斫坏肢体。
故曰地狱。
饥渴所逼。
故曰饿鬼。
傍覆而行。
故曰傍生。
意多分别。
故名曰人。
摩□沙义。
身及受用虽与天同。
微分鄙劣。
或由无酒。
故曰非天。
阿修罗义。
从梵身生游戏娱乐。
或应供养。
故谓曰天。
是提婆义。
一地狱者。
赡部洲下过二万由旬。
旷廓四方二万由旬。
纯铁所成。
火焰洞然有八热狱。
一曰更活。
二曰黑绳。
三曰众合。
四曰号叫。
五曰大号叫。
六曰炎热。
七曰大炎热。
八曰无间○更活狱者。
生彼有情先业所感。
执众器仗互起冤憎。
递相斫害段段堕落。
闷绝暂死。
空音更活。
彼等有情即便活复相斫害。
彼寿量者。
四天王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五百岁。
受是苦楚○黑绳狱者。
其狱卒等。
于有情身从顶至足。
拼界黑绳以火锯钺解斫肢体。
由先业力解下上生。
彼寿量者。
忉利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
如算数寿一千岁。
受是苦楚○众合狱者。
生彼有情。
以铁槌打或二铁山。
犹如羊头二山相合研磕摧坏。
二山开时复自然火。
又被摧坏。
彼寿量者。
离诤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二千岁。
受是苦楚○号叫狱者。
生彼有情。
怖热铁池入稠林中。
火焰炽盛永岁焚烧。
由先业力其苦纵广千由旬量。
有一大牛。
铁角铁甲架铁犁铧。
火焰炽盛耕犁其舌。
彼寿量者。
兜率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四千岁。
受是苦楚○大号叫狱者。
亦与前同。
其苦倍僧。
彼寿量者。
化乐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八千岁。
受是苦楚○炎热狱者。
三重铁城火焰洞彻内受苦楚。
彼寿量者。
他化自在天一生之期为一昼夜。
如是寿数万六千岁。
受是苦楚○极炎热狱者。
亦同其前。
其苦倍增。
彼寿量者。
等半中劫。
受是苦楚○无间狱者。
于铁室内身一聚焰受极苦楚。
彼寿量者。
等一中劫○十六增狱者。
八热狱傍面各四所。
一煻煨增。
深皆没膝。
有情游彼。
才下足时。
皮肉与血俱焦烂坠。
余剩其骨。
举足还生。
平复如本。
二户粪增。
不净淤泥没有情腰。
于中多有攘矩咤虫。
觜利如针钻皮透骨咂食其髓。
三峰刃增。
复有三种。
一刀刃路。
渭于此中仰布刀刃以为大道。
有情游彼。
才下足时。
皮肉与血俱断碎坠。
举足还生。
平复如本。
二剑叶林。
谓此林树纯以铦利剑刀为叶。
有情游彼。
风吹叶坠斩刺肢体骨肉零落。
有乌驳狗^2□掣食之。
三铁刺林。
名铦摩利。
谓此林树有利铁刺。
长十六指。
有情被逼上下树时。
其刺铦利上下劖刺。
是等有情血肉皮等挂染刺上。
唯剩觔骨。
有铁觜乌。
探啄有情眼晴脑髓。
争竞而食。
刀刃路等三种虽殊而铁仗同。
故一增摄四。
烈河增。
名曰无渡。
遍满极热烈灰汁水。
有情入中。
或浮或没。
或逆或顺。
或横或竖。
被蒸被煮骨肉糜烂。
如大镬中满盛灰汁置稻米等。
猛火下然米等于中上下回转举体糜烂。
有情亦然。
设欲逃避。
于两岸上有诸狱卒。
手执刀枪御捍令回。
无由得出。
此河如堑。
前三似苑。
彼等名曰近边地狱○八寒狱者。
一曰水□。
二曰□裂。
三阿咤咤。
四阿波波。
五呕喉喉。
六裂如郁钵罗华"此云青莲华"七裂如莲华。
八裂如大莲华○水□狱者。
生寒水间极甚严寒。
随身生□曰水□狱。
彼寿量者。
摩伽陀国所有大斛八十斛麻。
百年除一若芝麻尽。
彼寿亦尔○□裂狱者。
由极严寒。
其□而裂黄水漏流。
彼寿量者。
倍前二十○阿咤咤狱者。
由在严寒咬齿忍耐。
彼寿量者倍前二十○阿波波狱者。
忍寒音声。
彼寿量者。
倍前二十○呕喉喉者。
由寒号泣出是苦声。
彼寿量者。
倍前二十○裂如郁钵罗华狱者。
严寒身裂如郁钵罗华叶。
彼寿量者。
倍前二十○裂如莲华狱者。
严寒身裂如莲华开。
彼寿量者。
倍前二十○裂如大莲华狱者。
身裂越前。
如大莲华开敷多叶。
彼寿量者。
倍前二十。
孤独狱者。
在赡部提旷野山间。
一昼一夜受苦受乐。
相杂受故八热地狱八寒地狱近边孤独。
如是名为十八热地狱。
二饿鬼者。
王舍城下过五百由旬有饿鬼城。
名曰黄白。
亦名惨淡。
彼鬼王曰阎罗法王。
共三十六眷属等居。
其类有四。
一者外障。
二者内障。
三者饮食障。
四者障饮食。
一外障者。
饮食音声亦不得闻。
二内障者。
获微饮食口若针窍不能得入。
设能入口咽如马尾无能得过。
设苦过咽腹若山廓不能饱满。
虽满腹中胫如草茎无能举动。
受此大苦。
三饮食障者。
见饮食时。
无量狱卒执诸器仗守御无获。
四障饮食者。
食饮食时。
由业所感铁丸铜汁泻置口中从下流出。
如是四种皆是饿鬼。
彼寿量者。
人间一月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五百岁。
即当人间一万五千岁。
或居人间寒林等处。
食血肉等皆饿鬼类。
三傍生者。
多居河海。
亦如酒糟混漫而住。
以大食小以小食大。
互相惊怖。
由海波涛住所不定。
或处人天。
彼寿量者。
长如龙王。
寿半中劫。
短如蚋等寿一刹那。
身量无定。
四人者。
住四大洲八中洲等及诸小洲。
彼寿量者。
如赡部洲人。
初成劫时其寿无量。
次后渐减。
今六十岁。
次后渐减至十岁间。
次复渐增无有定量。
北鸠娄人定寿千岁。
东胜身人寿五百岁。
西牛货人寿二百五十岁。
除北鸠娄余有夭横。
彼等受用。
北鸠娄中食自然稻。
衣服璎珞出如意树。
余三洲者。
食谷肉等资宝受用。
彼等身量赡部提人身量六肘。
北鸠娄人身三十二肘。
人等面相亦如洲状。
其小洲人亦如大洲。
身各减半。
故如是说。
五非天者。
妙高水际下。
过一万一千由旬。
山旷廓闲光明城内。
阿修罗王曰罗□罗众眷属居。
又过一万一千由旬。
星鬘城内阿修罗王。
名曰项鬘。
众眷属居。
又过一万一千由旬。
坚牢城内阿修罗王。
名曰妙镇。
又曰大力。
众眷属居。
又过一万一千由旬。
甚深城内阿修罗王。
各曰毗摩质多罗众眷属居。
常共帝释比对斗诤。
城曰具金。
殿名奏乐。
如意树王名即怛钵□。
聚集之处。
名曰贤财。
石名善贤。
苑名普喜。
妙喜最甚喜善地。
亦名普喜妙喜最喜甚喜。
临战所乘象名无能敌。
游戏所乘象名垒雪。
马曰峭脖。
是等非天共三十三天。
诤须陀味及修罗女为战诤故从山廓出。
身服金银琉璃玻□珂等坚固铠甲。
手报剑槊标枪弓箭。
领四部军。
彼阿修罗王罗□罗。
项鬘。
妙镇。
毗摩质多罗等。
或前三来。
或四皆来。
是时帝释五守护众。
一住戏海。
愿乐白法龙王等众与非天军斗战今回。
龙若不胜去坚守所。
共二守护复与修罗斗战。
又若不胜去持鬘所。
共三守护复与斗战。
又若不胜去恒憍所。
共四守护复与斗战。
又若不胜去四王所。
共五守护复与斗战。
四大天王率四军众。
服宝坚铠执诸戈杖斗战。
多分四天王胜。
若不能却去忉利天。
前白帝释曰。
我等守护不能回彼修罗王应却敌。
如是白已。
天主帝释乘善住象。
告三十三天众等曰。
汝等应知。
今修罗军至妙高顶。
当服坚铠取所乘车与修罗战。
说是语已。
彼诸天子各服宝铠执持戈仗。
去众车苑取所乘车。
入粗恶苑身心转恶。
出善见城共修罗战。
若修罗胜侵至城内。
若天得胜逐修罗军至第一海。
斗战之时。
天与非天断其颈腰。
彼等即死。
手足若断。
复生如本。
若薄伽梵辟支佛转轮圣王住世间时。
诸阿修罗不起诤心。
设若相持诸天必胜。
世间善增天众亦胜。
世不善增阿修罗胜。
是故诸天护持善事。
六天者。
欲界六天。
色界十七。
无色界四。
欲界六天者。
苏迷卢山第一层级坚首众居。
第二层级持鬘众居。
第三层级恒憍众居。
持双山上北方有城。
名阿那迦缚帝。
多闻天王药叉众居。
如是东方城名贤上。
有大天王。
名曰持国。
干闼众居。
西方有城。
名曰众色。
有大天王。
名曰广目。
龙神众居。
南方有城。
名曰增长。
有大天王。
名曰增长。
焰鬘众居。
余四层级七金山等日月星宿铁围轮山赡部洲山多罗树所四王部众亦共止住。
咸属四王。
是谓一部。
彼寿量者。
人五十岁为一昼夜。
如是寿量经五百年。
若其身量一俱卢舍四分之一。
三十三天妙高顶上天主帝释住最胜处共非天女。
名曰妙安。
同众天女受诸欲乐无有厌足。
复有临战所乘象王。
名曰善住。
游戏苑中所乘象王。
名曰蔼罗筏拏"此云持地子"二象周围各七由旬。
各以八千小象众居。
又有马王。
名迅疾风。
与八千马居。
天主辅臣数三十二。
是故名曰三十三天。
诸天子等耽五欲乐。
若放逸时。
有大天鼓。
鼓声出音警诸天曰。
诸行无常。
有漏皆苦。
诸法无我。
寂灭为乐。
与修罗军斗战之时。
出除苦音警曰。
天愿得胜。
愿修罗败。
宫殿城池树集石等。
如前所辨。
彼天寿量。
人间百岁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一十岁。
其天身量半踰阇那○焰摩天者。
三十三天共非天诤。
此离诤故名离诤天。
彼天寿量。
人二百岁为一昼夜。
如是算数寿二千岁。
其天身量二踰阇那○兜率陀天者。
有慈氏尊。
绍世出世。
法王之位受大法乐。
谓曰兜率。
是俱乐义。
人间四百年。
彼天一昼夜。
寿四千岁。
身量四踰阇那○化乐天者。
自化受用。
谓之化乐。
人间八百年。
彼天一昼夜。
寿八千岁。
身量八踰阇那○他化自在天者。
受用他化。
谓之他化自在。
彼天中王威德自在。
即是魔主人间千六百年。
彼天一昼夜。
寿一万六千岁。
身十六踰阇那。
下从无间至他化自在天。
谓之欲界。
耽着欲乐所食段食。
故如是说○色界一十七天者。
四静虑摄○初禅三天者。
谓梵众。
梵辅。
大梵。
彼天寿量。
梵众半劫。
梵辅一劫。
大梵一劫半。
彼天身量次第。
半由旬。
一由旬。
一由旬半○二禅三天者。
谓少光。
无量光。
极光。
彼天寿量。
少光二劫"以上四天。 四十中劫为一大劫。 已下诸天。 八十中劫为一大劫"无量光四劫。
极光八劫。
彼天身量少光二由旬无量光四由旬。
极光八由旬○三禅三天者。
谓少善。
无量善。
广善。
彼天寿量。
少善一十六劫。
无量善三十二劫。
广善六十四劫。
彼天身量。
少善十六由旬。
无量善三十二由旬。
广善六十四由旬○四禅八天者。
无云。
福生。
广果。
三是凡居。
无烦。
无热。
善现。
善见。
色究竟。
五是圣居。
名曰五净居。
彼天寿量。
无云百二十五劫。
福生二百五十劫。
广果五百劫。
无烦一千劫。
无热二千劫。
善现四千劫。
善见八千劫。
色究竟一万六千劫。
彼天身量。
无云一百二十五由旬。
福生二百五十由旬。
广果五百由旬。
无烦一千由旬。
无热二千由旬。
善现四千由旬。
善见八千由旬。
色究竟一万六千由旬。
始从梵众至色究竟。
皆名色界。
出离欲乐非离色故。
故名色界○无色界四天者。
无有身色亦无处所。
从定分四。
谓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彼天寿量。
空无边处二万大劫。
识无边处四万大劫。
无所有处六万大劫。
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大劫。
彼等四处。
谓无色界。
非离定色出离粗色。
故名无色。
彼等寿量。
谓岁劫时。
其量云何。
时最少者。
名为刹那。
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
六十怛刹那为一罗婆。
三十罗婆为一牟休多"此云须臾"三十牟休多为一昼夜。
三十昼夜即为一月。
十二个月即为一年。
劫有六种。
一中劫"或名减劫"二成劫。
三住劫。
四坏劫。
五空劫。
六大劫。
一中劫者。
或赡部人从无量岁渐渐减至八万岁时。
即成劫摄。
从八万岁减至十岁。
谓中劫初。
复增八万岁减至十岁。
为一辘轳。
如是增减十八数者。
为十八中劫然后十岁至八万岁中劫。
后际前后中间十八辘轳。
为二十中劫。
二成劫者。
始从风轮至无间狱。
生一有情器世界成。
经一中劫如前已说。
"八"情世界者。
此三千界火坏后成。
从极光天天人命终。
生大梵处孤生疲倦呜呼。
若有同分生此界者。
有何不可。
发如是心。
虽非念力极光天人有命终者。
即生彼处。
先生之心而作是念。
由我贪生。
故世咸称人祖大梵。
如次梵辅梵众他化自在乃至四王。
次第而生北鸠娄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
次第而生。
时赡部洲人寿无量岁。
饮食喜乐有色意成。
身带光明腾空自在。
如色界天有如是类。
地味渐生其味甘美。
色白如蜜其香馥郁。
时有一人禀性耽味。
嗅香起爱取尝便食。
亦告余人随学取食。
食段食故身光隐没。
由众业惑日月便出照曜四洲。
次地味隐复生地饼。
其味甘美色红如蜜。
竞耽食之。
地饼复隐。
次林藤生竞耽食。
故林藤。
复隐有非耕种自然稻生。
众共取食。
此食粗故。
即余滓秽根道俱出。
尔时诸人随食早晚取香稻食。
后时有人禀性懒惰。
长取香稻储宿为食。
余亦随学香稻隐没。
随共分田虑防远尽。
于己分田生吝护心。
于他分田有怀侵夺。
故生争竞。
是时众人议一有德封分田主。
众所许故。
谓曰大三末多王"此云众所许"王多有子。
相续绍王。
嫡子号曰光妙。
彼子善帝。
彼子最善。
彼子静斋。
是等谓曰成劫五王。
静斋王子。
名曰顶生。
彼子妙帝。
彼子近妙。
近子具妙。
彼子严妙。
是等谓曰五转轮王。
严妙王子。
名曰舍帝。
彼子舍子舍双。
彼子舍固尼彼子固室。
彼子善见。
彼子大善见。
彼子除碍。
彼子金色。
彼子具分。
彼子离恶。
彼子妙高。
彼子定行。
彼子甚吼音。
彼子大甚吼音。
彼子能安。
彼子方主彼子贤尘。
彼子能广。
彼子大天。
此王种族五千相承。
其最后子七千相承。
曰阿思摩迦王。
最后子八千相承。
曰鸠娄王。
其最后子。
曰具头王。
有九千王。
其最后子。
名曰龙音。
有一万王。
其最后子。
怛弥留怛一万五千。
其最后子名瞿昙氏。
即甘蔗裔。
彼子相承。
甘蔗王种一千一百数。
其最后子甘蔗种王。
名曰增长。
即懿师摩王。
王有四子。
一名面光。
二名象食。
三名调伏象。
四名严镯。
称释迦氏。
严镯有子。
名严镯足。
彼子致所。
彼子牛居。
彼子狮子颊王有四子。
一名净饭。
二名白饭。
三名斛饭。
四名甘露饭。
净饭王子。
即婆伽梵。
次名难陀。
白饭王二子。
一名帝沙。
即调达。
二名难提迦。
斛饭王二子。
一名阿尼娄驮。
二名跋提梨迦。
甘露饭王二子。
一名阿难。
二名提婆达多。
婆伽梵子名罗□罗。
释迦种族至斯已矣○又别种王依法兴教。
如来灭度僧后二百年。
中印土国王曰无忧。
于赡部提王。
即多分中结集时。
而为施主兴隆佛教。
后三百年。
赡部西北方有王。
名曰割居尸割。
三结集时。
而为施主广兴佛教。
梵天竺国。
迦湿弥罗国。
勒国。
龟兹国。
捏巴辣国。
震旦国。
大理国。
西夏国等。
诸法王众。
各于本国兴隆佛法。
如来灭度后千余年。
西番国中初有王。
曰呀乞□赞普。
二十六代有王。
名曰袷陀朵□思颜赞。
是时佛教始至。
后第五代有王。
名曰双赞思甘普。
时斑弥达名阿达陀。
译主名曰端美三波罗。
翻译教法。
修建袷萨等处精舍。
流传教法。
后第五代有王。
名曰乞□双提赞。
是王名请善海大师莲华生上师迦摩罗什罗班弥达众成就人等毗卢遮那罢佉怛及康龙尊护等七人。
翻译教法。
余斑弥达。
共诸译主广翻教法。
三种禁戒兴流在国后第三代有王。
名曰乞□来巴胆。
是王界广。
时有积那弥多并湿连怛罗菩提斑弥达等。
共思割斡吉祥积酌罗龙幢等。
已翻校勘。
未翻而翻。
广兴教法。
西番王种至今有在。
斑弥达等翻译。
译主善知识众广多有故。
教法由兴。
北蒙古国。
先福果熟生王。
名曰成吉思"二合"始成吉思从北方王。
多音国如铁轮王。
彼子名曰斡果戴。
时称可罕。
绍帝王位疆界益前。
有子名曰古伟。
绍帝王位。
成吉思皇帝次子名孕罗。
孕罗长子名曰蒙哥。
亦绍王位。
王弟名曰忽必烈。
绍帝王位。
降诸国土。
疆界丰广。
归佛教法。
依法化民。
佛教倍前光明炽盛。
帝有三子。
长曰真金。
丰足如天法宝庄严。
二曰厖各辣三曰纳麻贺。
各具本德。
系嗣亦尔。
兹是始从。
释迦王种至今王种。
始帝王祖三未多王。
是时田分互起侵盗。
初发偷盗。
被王推问言不曾偷。
始起妄语。
王法诛戮。
即有杀害。
不善法生。
尔时众生造不善法。
命终之后。
即生傍生。
次生饿鬼。
渐生地狱。
次无间狱生一有情。
时成劫终。
如是有情行诸不善。
寿量渐减受用乏少。
阎浮提人寿八万岁。
无间地狱生一有情。
是二同时。
如是情世界成。
十九中劫器世界成。
即一中劫。
如是成劫二十中劫。
阎浮提人八万岁时。
始为住劫。
住劫亦经二十中劫。
至十岁时刀兵灾起。
唯七昼夜。
疾疫灾起七月七日。
饥馑灾起七年七月七日。
多分死殁。
余者相睹。
起希有心互相睦恋。
远离杀害渐生善故。
寿量受用复增益盛。
至八万岁增上之时。
转轮王出依法化民。
下减之时婆伽梵出拔济众生。
增减时间独觉出世。
令诸有情而作福田。
住劫亦经二十中劫始坏劫。
初情世界坏。
无间狱中无有情生。
先生业尽。
即生别趣。
若有未尽生上地狱。
或别世界地狱中生无间狱空。
如是向上地狱渐空生饿鬼趣。
如是饿鬼傍生趣空。
人趣之中除鸠娄人。
余共欲天无师法然获初静虑生初禅天。
北鸠娄人生欲界天。
获初静虑生初禅天。
无师法然获二静虑生二禅天。
从无间狱至梵世空。
如是亦经十九经中劫。
然后四洲有七日出。
初不降雨药草丛林悉皆枯槁。
二日出时沟池干涸。
三日出时殑伽河等悉皆枯竭。
四日出时无热池竭。
五日出时海水没膝。
六日出时大海亦竭。
七日出时彼器世界一聚火耸。
从无间狱直至梵世以火烧坏。
经一中劫坏劫总经二十中劫。
空劫亦尔。
如是成住坏空即八十劫。
总此八十名一大劫。
为梵众等寿量之数"十"器世界坏有其三种。
火水风坏者。
亦如前说。
如是七次后。
世界复成。
又被水坏至二禅天。
从极光天即生大云降注大雨。
其器世界如水化盐消镕皆尽。
彼水自竭一水灾。
次复七火灾度七火灾还有一水。
如是水灾满至七。
次复七火灾后世界成。
被风灾坏至三禅天。
其风之力吹散妙高。
何况其余。
第四禅天虽无外灾。
是等有情生与殿生命尽殿隐。
如是器情世界。
并成坏等咸皆说已。
念常赞曰。
轲书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
诚哉是言也。
迨我。
皇元。
混一区宇。
万邦咸宁。
敬崇佛乘。
礼请法王上师萨思迦大斑弥达发思巴惠幢吉祥贤。
为帝师。
广兴好事。
诏制。
大元国字。
师独运摹画作成。
称旨即颁行。
朝省郡县遵用。
迄为一代典章。
今兹彰所知论。
^7□。
裕宗潜邸时。
请师所说也。
大旨约标器情道果无为五法。
总摄一切所知。
故名此论。
大概依念处日藏起世等经论对。
法相应之义。
而错综其宏纲尔。
茍非具大智辩穷法实相。
其孰能明空劫邻虚之细大。
昭然如庵摩勒果观于掌中哉。
钦惟。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道契佛心德超义圣。
弘护大教锡以。
皇天之下一人之上。
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玺篆。
宠优其尊师重道。
岂特为万世。
帝王之彝典耶。
抑亦灿昏涂迷惑之真灯也。
姑录器情二章。
着于编首。
余道果无为三章。
具于本论云。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