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校注 卷 二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风俗通义校注
《风俗通义校注》 卷 二 应劭撰 王利器校注

孔子曰:「眾善焉,必察之;眾恶焉,必察之。

〔二〕」孟軻云:「尧、舜不胜其美,桀、紂不胜其恶。

传言失指,图景失形。

〔三〕」眾口鑠金〔四〕,积毁消骨〔五〕,久矣其患之也。

是故乐正后夔有一足之论〔六〕,晋师己亥渡河,有三豕之文〔七〕,非夫大圣至明,孰能原析之乎?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

〔八〕」易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九〕」故纠其谬曰正失也。

〔一〕苏颂曰:「正失第二,子抄云:「第六。

」」

〔二〕论语卫灵公章:「子曰:「眾恶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潜夫论潜叹篇、传葛洪涉史隨笔、司马光论选举状、又议贡举状、王安石答段缝书、王若虚滹南辨惑引此俱先好后恶,应氏引此语句又別,罗隱两同书真偽章又引作「眾善者,必察焉;眾恶者,必察焉」,引「好」作「善」,与应氏同,而俱与今本论语异。

王注云:「或阿党比周,或其人特立不群,故好恶不可不察也。

」岂所见本亦先好后恶耶?

〔三〕史通疑古、惑经二篇並引孟子曰:「尧、舜不胜其美,桀、紂不胜其恶。

」本篇下文孝文帝条引此二句,「美」作「善」。

顏氏家训书证篇:「孟子曰:「图景失形。

」」偽孟子外书性善辨:「孟子曰:「性善也,尧、舜不胜其美;习不善也,桀、紂不胜其恶。

」」又孝经篇:「传言失指,图景失形。

言治者而覈实。

」列子杨朱篇:「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紂。

」论衡变虚篇:「世间圣人莫不尧、舜,恶人莫不桀、紂。

」尸子处道篇:「桀、紂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內皆乱,而关龙逢、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之皆乱,其乱者眾也。

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內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眾也。

」"长短经势运\篇引慎子同。 "

〔四〕详佚文。

〔五〕史记张仪列传:「眾口鑠金,积毁消骨。

」邹阳列传同。

又汉书中山靖王传、邹阳传亦有此语。

〔六〕详后文。

〔七〕吕氏春秋察传篇:「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於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又见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案说文己古文作●,与三相似,亥古文作●,云:「古文亥为豕,与豕同。

」又案:古书篇章,有先挈举其事於前,而后申述之者,此於韩非子一书中,尤为习见不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