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第三十九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法苑珠林
《法苑珠林》 第三十九 释道世

伽蓝篇第三十六"此有三部"

述意部造部致敬部述意部第一原夫伽蓝者。

昔布金西域肇树福基。

缔构东川终祈净业。

所以宝塔蕴其光明。

精舍图其形像。

遍满三千之界。

住持一万之年。

建苦海之舟航。

为信根之枝干。

睹则发心。

见便忘返。

益福生善。

称为伽蓝也。

但惟年代日远法教衰替。

寺像虽立敬福罕俦。

或真或伪。

改换随情。

或精或粗。

乃同粪土。

遂令目睹其迹莫识厥旨。

日用其事不知所由。

是以行道之众心无所安。

流俗之徒于法无敬。

轻慢于是乎生。

陵蹈于是乎起。

欲以此护法。

不亦难哉者乎。

是以古德寺诰。

乃有多名。

或名道场。

即无生廷也。

或名为寺。

即公廷也。

或名净住舍。

或名法同舍。

或名出世间舍。

或名精舍。

或名清净无极园。

或名金刚净刹。

或名寂灭道场。

或名远离恶处。

或名亲近善处。

并随义立各有所表。

今道俗离居岂得称名也。

营造部第二依宣律师只桓寺感通记云。

经律大明只桓寺之基趾。

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

准约东西近有十里。

南北七百余步只陀须达二人共造。

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

则当此土姬周第十三主平王之三十一年。

只陀太子初虽不许卖。

后见布金欣然奉施。

即告长者。

吾自造寺不假于卿。

须达不许。

因此共造。

太子立愿。

后若荒废愿树还生。

恰至被烧屋宇顿尽。

所立树者如本不殊。

何以被烧。

良由须达为凡之时卖肉得财。

居贱出贵常愿荒俭。

家虽巨富财由秽心。

以此造寺终遭煨烬。

太子愿力净心树生。

业行有殊表之染净也。

于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

依地而起。

十不及一。

经于百年被贼烧尽。

经十三年有王六师迦者。

依前重造。

屋宇壮丽皆宝庄严。

一百年后恶王坏之为杀人场。

四天王及娑竭龙王忿之。

以大石压之杀毁者。

经九十年荒无人物。

忉利天王令第二子下为人王。

又依地造。

庄饰严好过佛在时。

经百五十年魔天烧灭。

则当此土汉末献帝二十九年。

以事往征。

显宗已后和安桓灵之代。

西域往来行人接踵。

则见天王葺构之作。

祇树载茂之缘。

后虽有造者仅接遗基。

至于今日荒凉而已。

依南天王子撰只桓图一百卷。

北天王子撰五大精舍图二百卷。

各在本天不可具述。

夫造寺法用不可楷定。

随其施主物有丰俭。

虽量力而作。

然须用心精诚而造。

寺物虽小得福弘大。

故无上依经云。

虽造四果圣人塔庙满四天下尽形供养。

不如有人佛涅槃后取佛舍利造塔供养。

所得功德胜前功德。

百千万亿分不可为喻也。

一由福有优劣。

二由心有强弱。

若有真心。

纵小尚得福多。

何况于大。

若有伪心。

纵大尚得福少。

何况于小。

是故行者。

若欲造作必须殷重。

不得轻慢也。

如贤愚经云。

天语须达长者云。

汝往见佛得利无量。

正使今得百车珍宝。

不如转足一步至趣世尊。

正使今得百车象珍宝。

不如举足一步往趣世尊。

正使今得一四天下满中珍宝。

不如举足一步至向世尊。

所得利益盈逾于彼百千万倍。

闻已欢喜。

佛为说法成须陀洹果。

须达问舍利弗。

世尊足行日能几里。

舍利弗言。

日半由旬。

如转轮王足行之法。

世尊亦尔。

时须达长者。

即于道次。

住二十里作停舍。

须达请太子欲买园造精舍。

只陀太子言。

若能以黄金布地令间无空者。

便当相与。

须达曰诺。

谨随其价。

太子秖言。

我戏语耳。

须达言。

太子不应妄语。

即共与讼。

时首陀会天化作一人。

为评详言。

夫太子法不应妄语。

价既已决不宜中悔。

太子遂与之。

便使人象负金出八十顷中。

须臾欲满。

残余少地"杂阿含经。 残五百步。 孛经亦云。 太子秖有园八十顷去城不远"须达思惟。

何藏金足不多不少。

当取满之。

只陀问言。

嫌贵置之。

当言不也。

自念金藏何者可足当补满。

只陀念言。

佛必大德。

乃使斯人轻宝乃尔。

教齐且止勿更出金。

园地属卿树木属我。

我自上佛共立精舍。

须达欢喜。

即然可之。

即便归家当施功作。

六师闻之往白国王。

长者须达买只陀园。

欲为瞿昙沙门兴立精舍。

听我徒众与共捔术。

沙门得胜便听起立。

若其不如不得起也。

瞿昙徒众住王舍城。

我等徒人众当住于此。

王报须达。

六师出如此言。

须达愁恼不乐。

舍利弗怪问不乐。

须达具述报之。

舍利弗言。

正使六师满阎浮提。

数如竹林不能动吾足上一毛。

欲捔何等。

自恣听之。

须达欢喜。

即报国王。

却后七日当于城外宽博之处。

时舍利弗共劳度差各现神变。

外道不如"具在经文"时舍利弗既见外道受屈。

即为说法。

随其本行宿福因缘各得道迹。

六师徒众三亿弟子。

于舍利弗所出家学道。

捔技讫已各还所止。

长者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

须达自手捉绳一头。

时舍利弗自捉一头。

共经精舍。

时舍利弗欣然含笑。

须达问言。

尊人何笑。

答言。

汝始于此经地。

六欲天中宫殿已成。

即借道眼悉见六天严净宫殿。

问舍利弗。

是六天何处最乐。

舍利弗言。

下三欲染。

上二憍逸。

第四天中少欲知足。

常有一生补处菩萨。

来生其中。

法训不绝。

须达言曰。

我正当生第四天中。

出言已竟余宫悉灭。

唯第四天宫殿湛然。

复更徙绳。

时舍利弗惨然忧色。

即问。

尊者何故忧色。

答言。

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

对曰已见。

时舍利弗语须达言。

汝于过去毗婆尸佛。

亦于此地为彼世尊起立精舍。

而此蚁子在此中生。

乃至七佛已来汝皆为佛起立精舍。

而此蚁子亦在中生。

至今九十一劫受一种身不得解脱。

生死长远唯福为要。

不可不种。

是时须达悲心怜伤。

经地已竟起立精舍。

为佛作窟。

以妙栴檀用为香泥。

别房住止千二百处。

凡百二十处别打揵椎。

施设已竟。

欲往请佛。

即往白王。

王闻即遣请佛。

世尊与诸四众前后围绕。

放大火明震动天地。

遍照三千。

城中伎乐不鼓自鸣。

盲聋病者皆得具足。

男女大小睹斯瑞应。

欢喜踊跃来诣佛所。

十八亿人都悉来集聚。

尔时世尊。

随病投药。

为说妙法。

各得道迹。

佛告阿难。

今此园地须达所买。

林树华果只陀所有。

二人同心共立精舍。

应当与号太子只陀树给孤独食园。

名字流布传示后世。

尔时阿难及四部众。

闻佛所说顶戴奉行。

又涅槃经云。

须达取金随集布地。

一日之中唯五百步。

金未周遍。

只陀即语须达。

余未遍者不复须金。

请以见与。

我自为佛造立门楼。

常使如来经由入出。

只陀大子自造门坊。

须达长者七日之中成立大房。

足三百口。

禅坊静处六十三所。

冬室夏堂各各别异。

厨坊浴室洗脚之处。

大小圊厕无不备足。

问曰。

何故如来偏住此园耶。

答曰。

依真谛师传云。

过去第四拘留孙佛时。

人寿四万岁。

有长者名曰毗沙。

此地广一由旬。

纯以金板布地。

遍满其上。

奉施如来以为住处。

第五拘那含牟尼佛时。

人寿三万岁。

有长者名大家主。

以此园地广三十里。

纯以银衣等遍布其地。

并以乳牛及犊子充满其中。

奉施如来起为住处。

第六迦叶波佛时。

人寿二万岁。

有长者名大幡相。

以此园地广二十里。

纯以七宝遍布其地。

奉施如来起为住处。

第七今释迦牟尼佛。

人寿百岁时有长者名须达多。

此园地广唯十里。

纯以金饼布地周满园中。

金厚五寸。

买此园地奉施如来起为住处。

至后弥勒佛出世时。

人寿八万岁。

须达尔时为蠰佉国大臣。

名须达多。

此园地还广一由旬纯以七宝遍满布地。

奉施如来起为住处。

过去未来地虽延促。

终是一所。

能施之人虽有前后。

据体而论还是一人。

常为长者殷富炽盛。

常充供养诸佛不绝。

至释迦时初得须陀洹果。

临终时得阿那含果。

至弥勒佛出时方证阿罗汉果。

故杂阿含经云。

给孤独长者疾病。

佛自往看病。

记其得阿那含果。

乃至命终生兜率陀天。

常下来礼拜佛听法已还归天上"此据迹中示其小说论实是大菩萨"又大集经云。

佛告梵天王等。

我诸声闻现在未来三业相应。

及与三种菩提相应。

有学无学。

具足持戒。

多闻善行。

度诸众生于三有海。

及诸施主。

为我声闻而造塔寺。

亦复供给一切所须。

及彼眷属付嘱汝等。

勿令恶王非法恼乱。

尔时梵释天王龙王夜叉等。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大德婆伽婆。

已有一切如来塔寺及阿兰若处。

及未来世。

若在家出家人。

为于世尊声闻弟子造塔寺处。

我等悉共守护。

令离一切诸难怖畏。

亦如有给施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一切所须。

如是施主我等亦当护持养育。

故七佛经云。

护僧伽蓝神斯有十八神。

一名美音。

二名梵音。

三名天鼓。

四名叹妙。

五名叹美。

六名摩妙。

七名雷音。

八名师子。

九名妙叹。

十名梵响。

十一名人音。

十二名佛奴。

十三名叹德。

十四名广目。

十五名妙眼。

十六名彻听。

十七名彻视。

十八名遍视。

寺既有神护。

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惰怠。

恐招现报也。

致敬部第三述曰。

依如西域。

凡有士女既到伽蓝。

至寺门外庆已所遇。

先整衣服总设一礼。

入寺门已复设一拜。

然后安庠直进。

不得左右顾盻。

故涅槃经云。

往僧坊者有其七法。

一者生信。

二者礼拜。

三者听法。

四者至心。

五者思义。

六者如说修。

七者回向大乘利安多人。

住是七善最胜最上不可譬喻。

又郁迦长者经。

佛言。

长者。

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

当住门外一心作礼。

然后当入精舍自念言。

我何时当得如是居寺出尘垢之处。

又十住毗婆沙论云。

在家菩萨若入佛寺。

初欲入时。

于寺门外五体投地应作是念。

此是善人住处。

行慈悲喜舍住处。

是故须礼。

若见诸比丘威仪具足。

见已恭肃敬心礼拜亲近问讯。

又自爱经云。

时有国王诣佛所。

遥见精舍下车却盖。

解剑脱履拱手直进。

又僧只律云。

若行平视回时合身。

总回行时先下脚跟后下脚指。

又智度论云。

出入来去安庠一心。

举足下足观地而行。

为避乱心为护众生故。

是名不退菩萨相。

又西国寺图云。

行至佛所礼三拜竟。

围绕三匝呗赞三契。

礼佛既已方至僧房。

房外一拜然后入见上座。

次第至下各设三拜。

僧多一拜。

若见非法之事不得讥诃。

若发言嫌责自失善利。

非入寺之宜。

故涅槃经云。

夫入寺者。

弃舍刀杖杂物然后入寺。

舍刀杖者。

去瞋恚三宝心也。

舍杂物者。

去从三宝乞求心也。

且除两过乃可入寺。

顺佛而行不得逆行。

设复缘碍左绕。

常想佛在右。

入出之时悉转面向佛。

礼拜三宝者。

常念体唯是一。

何者觉法满足名佛。

所觉之道名法。

学佛道者名僧。

则知一切凡圣体同无二也。

若入寺时低头看地。

不得高视。

见地有虫勿误伤杀。

当歌呗赞叹不唾僧地。

若见草木不净即须除却。

又四分律云。

入僧寺已应先礼佛塔。

次礼声闻塔。

后礼第一上座乃至第四上座。

又五分律云。

若入僧多但别礼师。

余人总礼而去。

又四分律云。

得礼出家五众亡人塔及如来塔。

又五百问事云。

弟子得礼师冢。

以报恩故。

又增一阿含经云。

塔中不应礼余人。

又十诵律云。

佛塔声闻塔前自他不得礼。

又五百问事云。

佛塔前礼余人得罪。

又三千威仪经云。

不得座上作礼"今时数有诸寺及以俗家。 见有道俗在床上礼佛。 此大憍慢譬如欲拜人王。 岂得在床拜耶。 人王尚自不许。 何况法王。 得相比耶"毗尼母论云。

不得着革屣富罗入塔"此是靴履总名"五百问事云。

若是净洁靴履鞋屩等得着礼拜。

僧只律云。

若受人礼拜不得如哑羊不语。

当相问讯少病少恼。

安乐不。

道路不疲苦不。

述曰。

若有士人。

或难因缘须至寺宿。

不得卧僧床席。

必无私有借卧如法。

然不得共僧同其床卧。

故宝梁经云。

共僧同床半身枯死堕地狱。

受其大苦。

僧未眠时不得在先眠。

不得调戏言笑说非法语失于威仪惊动众心。

若有便利洟唾。

为求法宿。

不得出外者无犯。

睡时右胁着床以脚相垒。

心系明相念当早起。

表出家因也。

是故经云。

仰卧者是修罗卧。

伏地卧者是饿鬼卧。

左胁卧者是贪欲人卧。

右胁卧者是出家人卧。

众僧未起在前早起。

严仪容服至僧房前。

故沙弥威仪经云。

若入师房应三弹指。

又三千威仪经云。

若入师房当具五法。

一于外弹指。

二当脱帽。

三作礼。

四正住教坐乃坐。

五不忘持经。

又僧只律云。

弟子应晨起先右脚入师房已头面礼足问安眠不。

故善见论云。

弟子参师当避六处。

一不得当前。

二不得当后。

三不得太远。

四不得太逼。

五不得处高。

六不得上风立。

当不近不远侧厢而立。

令师小语得闻。

不费尊力也。

又欲行时。

威仪进止皆不得离师。

故善见论云。

弟子从师行。

不得远师七尺。

又沙弥威仪经云。

弟子从师行。

不得以足蹈师影。

述曰。

若女人入寺法用同前。

但不得在男子上坐形相语笑。

脂粉涂面画眉假饰。

非法调戏共相排荡。

持手掁人。

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

依次持香一心供养忏悔自责。

生女人中常成隔碍。

于此妙法修奉无因。

不得自专由他而办。

一何苦哉。

深生悲悼。

若见沙弥礼如大僧。

勿以小位而不加敬。

此于大僧为小在俗为尊。

如此等法竭力而行。

法用既多。

具在士女篇述。

述曰。

若男女所修事讫。

须欲出寺。

佛塔前设礼三拜。

还须右绕三匝合掌呗赞然后却行。

出寺门外复设一礼。

若见僧时。

徒众若少各礼三拜。

僧若多时总辞三拜。

故善见论云。

礼佛时应绕三匝三拜四方作礼合十指掌叉手于顶却行而出。

绝不见如来。

更复作礼回前而去"表慕恋三宝重迭报恩也"凡欲入寺之行为作出世之缘。

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

供养僧者为出离之轨故。

惟秽俗之鄙质入伽蓝之浮刹。

所有施为恐乖法式。

若也还家微舍自赎。

表僧有法施俗有财惠。

举动合宜内外俱益也。

颂曰。

玄风冠西土内范轶东矜大川开宝匣福地下金绳绣窗高可映画栱迭相承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阳楼疑难燧阴轩类鉴水回题飞星没长楣宿露凝旌门曙光转辇道夕云蒸只桓多灵物竹园满休征虚薄笔难纪微躯窃自凌优游徒可恃恩荫永难胜感应缘"略引一十九寺"

晋建元寺并建康太清寺宋灵味寺在钟山蒋林里汉平等寺寺在南京晋升平白塔寺在袜陵三井里晋白马寺在建康中黄里临海天台山石梁圣寺东海蓬莱山圣寺抱罕临河唐述谷仙寺相州石鼓山竹林圣寺岩州林虑山灵隐圣寺晋阳冥寂山圣寺代州五台山大孚圣寺魏太山丹岭圣寺雍州太一山九空仙寺终南山大秦岭竹林寺梁州道子午关南独圣寺终南折谷炬明圣寺西域志诸山感供圣寺总述中边化迹降灵记晋建元寺。

建康太清里寺基本。

宋北第元徽二年宫人陈太妃造寺塔。

舍利灵应相仍。

每夕放光。

寺大殿后画迦毗罗王及毗沙门天王二像。

若有僧侣失仪童竖亵慢者。

无不影响表异使其恭肃。

若使虔诚忏礼标心恳切者。

必空中有弹指声。

或循绕翼卫。

其间有请福祈愿者。

莫不克谐。

宋灵味寺。

建康钟山蒋林里。

宋永初三年。

沙门法意起造。

晋末有高逸沙门。

莫显名迹。

岩栖谷饮。

常在钟山之阿。

一夜忽闻怪石崩坠。

声掁林薄。

明旦履行唯见清泉湛然。

因聚徒结宇。

号曰灵味寺焉。

漠平等寺。

广平武穆王坏舍宅所立也。

寺门外有金像一躯。

高二丈八尺。

相好端岩。

常有神验。

国之吉凶先炳祥异。

孝昌三年十二月。

此像面有悲容垂泪遍体皆湿。

时人号曰佛汗。

京师士女空市而观。

有一比丘。

以净绵拭其泪。

须臾之间绵湿都尽。

更以他绵换拭。

俄然复湿。

如此三日乃止。

至明年四月。

尔朱荣入雒阳诛戮百官。

死亡涂地。

至永安二年三月。

此像复汗。

京邑仕庶复往观视。

五月北海入雒。

庄帝北巡。

七月北海大败。

所将江淮子弟五千余人。

尽被俘虏无一得还。

永安三年七月。

此像悲泣复如初汗。

每经神验朝野惶惧。

禁人不听观视。

至十二月尔朱兆入雒擒庄帝。

帝崩于晋阳。

宫殿空虚百日无主。

唯尚书令司州牧乐平王尔朱世隆镇京师。

商旅四通盗贼不作。

白塔寺。

在秣陵三井里。

晋升平中有凤皇集此地。

因名其处为凤皇台。

至宋升明二年。

齐太祖起。

造立寺之始。

咸以山高难于谷汲。

比丘法和爰发誓云。

若此地可居。

当使自然出水。

乃于食堂前试凿井。

曾不数仞而清泉湛然。

甘香清美。

流未尝竭。

白马寺。

在建康中。

黄里。

太兴二年。

晋中宗元皇帝起造。

昔外国王欲灭佛法。

宣令四远毁坏塔寺。

次招提寺忽有一白马从西方来。

绕塔悲鸣。

腾跃空中。

或复下地。

一日一夜鸣声不绝。

以事白王。

王潜下泪深自愧责。

即敕普停。

已毁之塔并更修复。

由此白马大法更兴。

因改招提为白马。

此寺之号亦取是名焉。

东晋初天台山寺者。

昔有沙门帛道猷。

或云竺道猷。

统涉山水穷括奇异。

承天台石梁终古无度。

乃慷慨曰。

彼何人斯独无贞操。

故使圣寺密尔。

对面千里。

遂揭锡独往往趣石梁。

周瞰崖隒。

久之方获其山。

石梁非一圣寺亦多。

将欲直度不惜形命。

且虹梁亘谷。

下望万寻。

上阔尺许。

莓苔斜侧。

东边似通。

西碍大石。

攀登路绝。

猷乃别思冀投。

夜宿梁东。

便闻西寺磬声经呗唱萨。

勇意相续通夕不安。

又闻声曰。

却后十年当来此住。

何须苦求虽尔不息。

晨夕惋恨结草为庵。

弥年禅观。

后试造梁乃见横石洞开梁道平正。

因即得度。

遂见栋宇宏壮图塔瑰奇。

神僧叙接宛同素识。

中食既讫将陈住意。

僧曰。

却后十年自当至此。

何劳早住。

相送度梁横石已塞。

至晋太元年终于山所。

形似红色端坐如生。

王羲之闻之造焉。

望崖仰挹。

今有往者云迷其道。

宋时朱龄石者。

使往辽东。

还返失道随风泛海。

一月余日达于一岛。

粮米俱竭。

入岛求泉。

渐深登山。

乃见一寺。

堂宇庄严非所曾睹。

僧问所从具说行事。

设食饮水问以去留。

石曰。

此乃圣居非凡可住。

僧曰。

欲住任意石苦辞欲还。

僧告曰此间去都二十余万里。

石等闻之惊怖曰。

若尔何缘得达。

僧曰。

自当相送不劳致忧。

又问曰。

识杯度道人不。

曰识之。

便指壁上钵袋曰。

此是彼物。

有小过罚在人中。

便取钵袋与石。

并书一封。

上为书字然不可识。

曰可以书钵与之。

令沙弥送勿从来道。

此有直路疾至船所。

须臾至海。

沙弥以一竹杖着船头语曰。

但闭舫听往不劳航柁。

于即依言。

但闻飕飕风声。

有窃视者。

见船在空云飞奔于山林海上数息间遂达杨都大桁。

正见杯度奇桁栏口云马马。

龄石既至书自飞上度手。

度惊曰。

汝那得蓬莱道人书。

唤我归耶。

乃说缘由又将钵与之。

手捧钵曰。

吾不见此钵四千余年。

掷上入云下还接取。

太初中无故而死。

事在高僧传。

晋初河州唐述谷寺者。

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

度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

即禹贡导之极地也。

众峰竞出各有异势。

或如宝塔。

或如层楼。

松柏映岩丹青饰岫。

自非造化神功。

何因绮丽若此。

南行二十得其谷焉。

凿山构室接梁通水。

绕寺华果蔬菜充满。

今有僧住。

南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

晋太始年之所立也。

寺东谷中有一天寺。

穷讨处所略无定指。

常闻钟声。

又有异僧。

故号此谷名为唐述。

羌云鬼也。

所以古今诸人入积石者。

每逢仙圣。

行往恍忽现寺现僧。

东北岭上出于醴泉。

甜而且白。

服者不老。

高齐初有异僧。

投邺下寺中夏坐。

与同房僧亡名□曲意得。

客僧患痢甚困。

名以酒与之。

客曰不可也。

名曰。

但饮。

酒虽是戒禁有患通开。

客颦眉为饮之患损。

夏满辞还本寺。

相送出都。

客曰。

颇闻鼓山竹林寺乎。

名曰闻之。

古来虚传竟无至者。

客曰。

无心相造。

何由而至。

一夏同房多相恼乱。

患痢饮酒乃是佳药。

本非所欲为意而饮。

愿不此及人。

山寺孤迥。

时可历览。

想一登陟以副虚怀。

名闻喜跃曰。

必能导达夕死无恨。

至九月间克望寻展。

幸赐提引。

不尔无由。

客曰。

若来可从鼓山东面而上。

东度小谷。

又东北上即是山寺。

至期与好事者五六人。

直诣石窟寺。

山僧曰。

何以得来。

曰欲往竹林道由于此。

僧曰。

世人可笑。

专听妖言。

此山东西我并游涉。

何处有寺。

古有斯言。

不劳往也。

名曰。

彼客致词极非猛浪何有虚也。

只得寻之。

寻而不获非余咎也。

石窟寺僧数十相随。

依言东上。

度谷寻岭。

忽见一翁把钁斲地。

又见一僧来至锄禾四边。

把锄曳钁曰。

去年官寺道人放马食我禾尽。

今年复来蹋我秋苗。

举钁趁僧。

并皆返归。

唯名一人东北独上。

翁曰。

放你上山。

乞虫吃却。

遂依东上。

林木深茂。

闻南岭上有吟咏声。

名曰。

非往者客耶。

曰是也。

排榛而出。

执手叙阔相将造寺。

瞬目间忽见崇峰簉曰修竹干云重门洞开复殿基列。

门外东西槽枥饰以金铺。

似有马踪而无系者。

行至门首。

曰且住此。

通和尚去。

须臾便出引入至佛殿前礼拜讫。

西至廊下。

和尚可年九十许。

眉长鼻高状如西僧。

傍有官吏可三十人。

执文簿有所判断。

举手告曰。

下里山寺殊无可观。

何能远涉。

名即礼拜十数拜。

和尚曰。

行来疲顿可止将至房去。

便引西房北东转见僧凭案读经。

名便礼拜都不慰问。

便引尽北行东出至本客房中。

欢笑通宵屡言永住。

彼曰。

一任和尚不敢为碍。

待明为咨。

报曰。

和尚不许。

乃至中食不异邺中。

临别和尚曰。

知欲永住。

知友情也。

然出家人不可两处安名。

本寺受供可得乖否。

必欲永住。

可除彼名好去。

便辞送出执手愤惋。

既别凄然。

行一里间。

数数反顾寺塔。

林竹依然满目。

更行二里返顾并无。

但是峰崖杂树。

行行西下。

依随本道。

不见田苗。

亦无田翁乃至石窟。

备为僧说之。

高齐文宣在晋阳。

使人骑白騞驼向我寺取经函去。

使问不知何寺。

帝曰。

但任驼行。

自知寺处。

日晚出城。

驼行至急奄然如睡。

忽至一山名为冥寂。

山半有寺。

有群沙弥曰。

高洋騞驼来也。

便引入寺。

见一老僧拜已问曰。

高洋作天子何似。

答曰。

圣明。

问曰。

尔来何为。

答曰。

令取经函。

僧曰。

洋在寺懒读经。

今取何用。

指示北行东头是其本房。

汝可彼取函与之。

即乘驼而返。

如睡如梦。

奄至晋阳。

以函反命。

不久帝行至谷口木井寺。

有舍身痴人不解语。

忽语帝曰。

我先去尔后可来。

帝然之。

是夜痴人死。

不久帝于晋阳不豫。

使刘桃枝负行。

鼻血淋沥。

是夜帝崩。

代州东南五台山。

古称神仙之宅也。

山方三百里。

极巉岩崇峻。

有五台上不生草木。

唯松柏茂林。

经中明文殊将五百仙人往清凉雪山。

即斯地也。

地极严寒多雪。

号曰清凉山。

所以古来求道之士。

多游此山。

遗迹灵窟即目极多。

中台最高。

去并七百。

望如抵掌。

上有小石浮图。

其量千计。

即是魏文帝宏所立也。

石上人马迹宛然如新。

有大泉名曰大华。

清澄如镜。

有二浮图夹之。

中有文殊师利像。

人有至者。

钟声香气无日不有。

神僧瑞像往往逢遇。

龙朔三年下敕令长安会昌寺。

僧会赜往彼修理。

寺塔。

前后再返亦遇灵感。

中台东南下三十里有大孚灵鹫寺。

古传汉明所造。

现有东西二道场像设犹存。

南有华园二顷许。

四时相间互相映发。

古今常然不知元由。

贞观年中有禅师名解脱。

聚住习定。

自云于华园北四度见文殊师利菩萨。

翼从满空。

群仙异圣不可胜纪。

近有僧朗禅师。

居山三十余载。

亦遇仙圣。

飞空而去。

唯留故皮。

南台三十里内多是名华遍于峰岫。

俗号华山。

中有圣寺。

钟声时发。

曾见异人形伟冠世。

言语之间超腾遂远。

其山甚近滞俗罕登。

登者必感胜缘。

魏太山丹岭寺释僧照。

未详氏族。

性多虚放好追灵迹。

谲诡之处无不登践。

承瀑布之下多诸洞穴仙圣游止。

以魏普泰年行至荣山。

见飞流下有穴孔。

因穴而入。

行可五六里便得出穴。

外有微迳。

其东北上可行数里得石渠。

阔三两步。

水西流清澄彻上下。

药草延蔓委地青翠。

渠北有瓦舍三口。

形甚古陋。

庭前谷穗纵横鸟雀残食甚众。

东头屋内有数架黄裘。

中间有铁臼两具。

亦有釜器。

并附游尘。

都无炊爨之迹。

西头室里有一沙门端坐俨然。

尘没膝。

四望瞻眺唯见茂林悬涧。

非有人居。

须臾之间逢一神僧。

年可六十。

眉长丈余。

盘挂耳上。

相见欣然倾慰若旧。

问所从来。

答云。

我同学三人来此避世。

一人外行未返。

一人死来极久。

似入灭定。

今在西屋内汝见之未。

今日何姓为主。

答曰。

是魏家。

曰享国已久不姓曹邪。

照云姓元。

僧曰。

我不知之。

遂取谷穗捣之作粥。

又往林中。

叶下取梨枣与之令啖。

僧云。

汝但食之我不啖此。

又问。

诵何经业。

照云。

吾诵法华经。

神僧镇头曰。

大好。

精进业。

今东屋架上如许经。

吾并自诵之。

欲得闻不。

照合掌曰。

唯敢闻命。

彼遂部别诵之。

声气朗彻乃至通夜。

照疲苦睡。

僧曰。

但睡。

我自常业耳。

达旦不眠。

更为造食。

照谢曰。

幸得奉谒。

今暂还归寻来接事。

僧亦不留。

但言。

我同学行去。

汝若值者大有开寤。

恨不见之。

既言。

须归好去。

照寻路得还。

结侣重来。

瀑布觅穴。

莫测其处。

今终南诸山亦有斯事。

不可具述。

雍州鄠县南系头山寺者。

其山本舟人系船其顶。

故以名焉。

昔太一未分。

山连太行。

王屋白鹿河水停于此川。

号为山海。

及巨灵大人秦洪海者。

患水浩荡。

以左掌托太华。

右足蹋中条。

太一为之裂。

河通地出。

山遂高显。

仍本号为。

张衡西京赋云。

高掌远蹠以流河曲者是也。

古老传云。

系头南有九空仙寺。

昔有人山采逼暮不知归道。

依林而宿。

夜闻钟声在近。

即寻之忽见一寺。

僧众百余。

但有行坐而不叙问。

其人怪之。

至明失寺。

此来在近无往寻者。

有僧曾至山。

但有层峰秀林不可登践。

又云。

山有九窟。

仙人所居也。

有监田大谷伏羲城侧归义寺僧弘藏者。

有胆勇闻而往寻。

积日累夜巡绕山隒。

此获五窟。

甚圆净如人所造。

无阙漏。

似有居者。

又光明寺了禅师亦往寻觅。

依窟一夏。

今所谓照阳窟也。

足为华望之大观也。

而仙寺终不见焉。

子午关南大秦岭竹林寺者。

至贞观初。

采蜜人山行闻有钟声。

寻而往至焉。

寺舍二间有人住处。

傍大竹林可有二顷。

其人断二节竹以盛蜜。

可得五升许。

两人负下。

寻路而至大秦戍。

具告防人。

以林至此可十五里。

戍主利其大竹。

将往伐取。

遣人依言往觅。

过小竹谷达于崖下。

有铁锁长三丈许。

防人曳。

锁掣之太牢。

将上有二大虎。

据崖头向下大呼。

其人怖急返走。

又将十人重寻。

值大洪雨便返。

蓝田寤真寺僧归真。

少小山栖。

闻之便往。

至小竹谷北上望崖失道而归。

常以为言。

真云。

此竹林至关可五十许里。

子午关南第一驿名三交。

驿东有涧。

东南坡数十顷。

是栗树。

素不知有僧住。

屡闻钟声不以为奇。

一时驿家妇女采樵入涧。

忽值一僧。

独坐石上缝衣。

傍无一物。

此女有信心。

白曰。

不知师在此日时欲至。

向驿食来。

僧云。

贫道山居不得食。

驿家官食。

女曰。

自有私食足以供养。

僧曰。

信心人食亦不可得。

女恐时过驰走取食。

及来寻之不见其迹。

由是常令家人左近追之。

永不可值。

而有钟声。

此寺去驿五里。

又终南析谷内棕榈寺者。

近有人见一僧云。

倩为擎襆。

向寺问寺在何处。

云在析谷。

炬明东岭头。

其人为荷襆将至寺。

见一僧从南崖来。

可长五十尺。

相召来其人辞返。

语曰。

君日日入山采柴。

可于柴下取斋残饼食之。

不须道得之由缘。

便随其言日得其饼。

妻怪穷之。

不得已便说。

遂哑经年。

又见二僧入谷。

其人手招指口。

如是三返便得语。

其人近死。

今入山者至炬明岭侧常闻钟声。

亦往往见有异僧。

近有一僧。

闻已遇见入谷。

僧疑是棕榈寺。

问言。

大德不是棕榈寺僧不。

曰是欲随大德去得不。

曰可相随来。

但闻耳边飕飂风声至急。

心惟曰。

此何必是圣。

或入深山踬顿我。

窃生念时前僧便失。

懊恼之甚。

返回三日方达谷口。

乃于避世堡立精舍。

以之精舍见存。

其僧不知所终。

又终南库谷内西南。

又名胡卢谷。

昔有人于山采斫。

遇见一寺。

并石室石门。

门内并宝器重大不可胜。

然不见僧人。

是众僧供用具度。

其人裴回顾眄记志处所。

以所赍瓠卢挂于室树。

下山召村人往寻其谷内。

树上往往悉是瓠卢。

莫知踪迹。

今有寻山。

云石门扇在山崖傍。

半入山下。

其半虽出无人力开之。

今其谷名库。

地名天藏。

故谷口府坊皆名天藏。

测其山中则弥勒下生方现于俗耳。

西域志云。

乌苌国西南有檀特山。

山中有寺。

大有众僧。

日日有驴运食。

无控驭者。

自来留食还去。

莫知所在。

西域志云。

王玄策至大唐显庆五年九月二十七日。

菩提寺寺主名戒龙。

为汉使王玄策等设大会。

使人已下各赠华□十段并食器。

次伸呈使献物龙珠等。

具录大真珠八箱象牙佛塔一舍利宝塔一佛印四。

至于十月一日。

寺主及余众僧饯送使人。

西行五里与使泣洟而别曰。

会难别易。

物理之然。

况龙年老。

此寺即诸佛成道处。

为奏上于此存情。

预修当来大觉之所言。

意勤勤不能已已"若广明西域塔寺灵迹嘉祥征瑞具如上感通篇述"敬寻佛法东流年向六百。

三宝传记卷盈三千。

其内名僧德重可观。

神通变化灵瑞感通。

向有千人。

自古君臣隐遁逸民。

负才傲俗之流。

并皆崇敬如贤如圣。

备在传记不可具述。

故入大乘论云。

尊者圣人宾头卢罗□罗等。

有十六大阿罗汉。

住世通法。

又有九亿无学圣人。

亦在此洲未入涅槃。

准此而详。

今诸山海所居众僧。

多闻磬声。

或寻遇寺。

岂非圣人之所处乎。

今更约诸门以分三时。

一约住世。

二约贤劫。

三约释迦一佛为候。

初约住劫用辩通塞者。

如西域所列往劫行事。

如萨埵舍身流血尚在。

达拏舍子杖捶遗血。

布发掩泥之所。

舍身求偈之地。

月光斩首。

尸毗饲鹰。

斯等遗迹并惟古劫。

计数灾荡如何尚存。

天竺名僧亦疑斯致。

理如所问无宜独留。

而往事迹有僧释云。

此乃如来神力由菩萨志行。

虽有三灾不可除灭。

后成世界依而集之。

亦有人言。

三灾之化无往不除。

乃至无一隙尘而得存焉。

今云塔在岂不乖乎。

诸德释云。

但非圣迹者。

如无一隙得住。

今云有者由圣力加备故得久住。

欲使后代师之慕仰冀慕圣踪依之得道。

世界初成。

昔古遗迹相似而现。

并是佛之神力变化所为。

故五不可思议中一。

是佛神力也。

所以往劫生事而列之。

第二约同劫以明。

相对有四。

且如一钵千佛共同。

故传云。

释迦受食四王奉钵。

灭后流行至毗舍离。

若干百年又至干陀卫。

又至西月氏于填丘夷。

次当达震旦返向师子国。

还来天竺。

上升兜率。

弥勒见曰。

释迦佛钵今来至此。

七日供养还下龙宫。

弥勒成佛四王还献。

二者龙宫佛影千佛同留。

三者方石说法千佛同坐。

即揵陀卑钵树下是也。

四者石塔盛衰千佛同候。

上传之中多明四佛行坐之迹。

准此未来抑亦可见。

第三明释迦一代通而不等。

如天道宝阶灭无遗绪。

咤王大塔七化已三。

道树灭而更生。

佛迹毁而还现。

杨枝摧而重出。

舍利试而逾灵。

诸如此例故应不通后佛。

至如鸡足迦叶留化慈尊。

山宫明辩持身待圣。

沮渠灭定之侣。

摩利应供之徒。

事局未来。

神化绝域。

皆为明通开显累俗慈导有情澄神诸有也。

依道宣律师感应记。

问天人曰。

荆州河东寺者。

此国甚大。

余与慈恩寺嵩法师。

交顾积年。

其人即河东罗云法师之学士也。

云此寺本曾住万僧。

震旦之最。

闻之欣然莫测河东之号。

请广而述之。

亦佛法之大观也。

答曰。

晋氏南迁。

郭璞多闻之士。

周昉地图云。

此荆楚旧为王都。

欲于硖州置之。

嫌逼山遂止。

便有宜都之号。

下至松滋。

地有面势都邑之像。

乃掘坑秤土嫌其太轻。

覆写本坑土又不满。

便止曰。

昔金陵王气于今不绝。

固当经三百年矣。

便都建业。

仍于此置河东改迁。

裴薛柳杜四姓居之。

地在江曲之间。

类蒲州河曲。

故有河东目也。

有东西二寺。

昔符坚伐晋。

荆州北岸并没属秦。

时桓仲为荆牧邀翼法师。

度江造东寺安长沙寺僧。

西寺安四层寺僧。

符坚殁后。

北岸诸地还属晋家。

长沙四层诸僧各还本寺。

西东二寺因旧广立。

自晋宋齐梁陈氏。

僧徒常数百人。

陈末隋初。

有名者三千五百人。

净人数千。

大殿一十三间。

惟两行柱通梁长五十五尺。

栾栌重迭。

国中京冠。

即弥天释道安。

使弟子翼法师之所造也。

自晋至唐曾无亏损。

殿前四铁镬。

各受十余斛以种莲华。

殿前塔。

宋谯王义季所造。

塔内素像忉利天工所造。

佛殿中多金铜像。

宝帐飞仙真珠华佩。

并是四天王天人所作。

寺内僧众兼于主客出万余人。

当途讲说者五十三人。

十三人得其圣果。

各领千僧。

余小法师五百余人。

十诵律师有四十人。

九人得圣。

大小乘禅师八百余人。

其得圣人二百二十四人。

徒众严肃说不可尽。

寺法立制诵经六十纸者免维那。

诵法华度免直岁。

寺房五重并皆七架。

别院大小今有十所。

般舟方等二院庄严最胜。

夏别常有千人。

四周廊庑减一万间。

寺开三门两重七间。

两厦殿宇横设并不重安。

约准地数取其久故。

所以殿宇至今三百年。

余无有损败。

东川大寺唯此为高。

映曜川原实称壮观也。

又问。

弥天释氏宇内式瞻云。

乘赤驴荆襄朝夕而见。

未审如何。

答曰。

虚也。

又曰。

若尔虚传何为东寺上有驴台。

岘南有中驴村。

据此行由则乘驴之有地也。

答曰。

非也。

后人筑台于寺植树供养焉。

有佛殿之侧顿置驴耶。

又中驴之名。

本是闾国郗国之故地也。

后人不练遂妄拟之云云。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