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消息
×
loading..

法书要录-六卷全 卷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法书要录-六卷全
《法书要录-六卷全》 卷六 张彦远

○《述书赋》下我巨唐之膺休,一六合而阐幽。

武功定,文德修。

高祖运龙爪,陈睿谋。

自我雄其神貌,冠梁代之徽猷。

"神尧皇帝陇西李氏讳渊,仕隋,官至殿内少监、右骁卫将军、大丞相,封唐王。 及受禅即位,革隋为唐。 又王右军书柱作爪形,时观者号为龙爪书。 高祖师王褒得妙,故有梁朝风格焉。 "太宗则备集王书,圣鉴旁启。

虽蹑闾井,未登阶陛。

质讵胜文,貌能全体。

兼风骨,总法礼。

"文武皇帝讳世民,神尧子,当贞观年中,鸠集二王真迹,征求天下,并充御府。 "武后君临,藻翰时钦。

顺天经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

"则天皇后,沛国武氏士女,临朝称尊号曰"大周金轮皇帝"。 时凤阁侍郎石泉王公方庆,即晋朝丞相导十世孙,有累代祖父书迹,保传于家,凡二十八人,缉成一十一卷。 后墨制问方庆,方庆因而献焉。 后不欲夺志,遂尽模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归还王氏。 人到于今称之。 右史崔融撰《王氏宝章集序》,具纪其事。 "睿宗垂文,规模尚古。

飞五云而在天,运三光以窥户。

"睿宗皇帝,天皇第四子,性淳和,好书史,尚古质,书法正体,不乐浮华。 "开元应干,神武聪明。

风骨巨丽,碑版峥嵘。

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

诸子多艺,天宝之际。

迹且师于翰林,嗟源浅而波细。

"开元天宝皇帝,仁孝慈和,兼负英断,好图画,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英特。 自诸王殿下已下,多效吴嗣、李涂,虽有工夫,不能高远。 开元中,八分书北京义堂、西岳华山、东岳封禅碑,虽有当时院中学士共相摹勤,然其风格大体,皆出自圣心。 "汉王童年,自得书意。

夙承羲、献,守法不二。

"汉王元昌,文皇帝弟。 "惠文靡倦,博好敦劝。

恨夫有始无终,灰烬成空。

苟惧存而投阁,徒荣没而升宫。

尚可谓梁园笔壮,乐府文雄。

累圣重光之盛业,六书一艺之精工。

非所以抑至人之徇己,服勇士以雕虫。

责繁声于韶《音》,征艳色于苍穹者也。

"岐王元范,追册惠文太子,开元皇帝弟,时天府图书为张昌宗窃换,张氏诛后,归薛稷,稷殁,为王所得,初不闻奏,后虑焉,乃尽焚之。 言乐府文雄者,王多能好事,有文词,特为歌者所唱。 "爰有怀琳,厥迹疏壮。

假他人之姓字,作自己之形状。

高风甚少,俗态忧多。

吠声之辈,或浸余波。

"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 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怀琳之伪迹也。 有姓谢名道士者,能为茧纸,尝书《大急就》两本,各十纸,言词鄙下,跋尾分明,徐、唐、沈、范,踪迹ピ赫。 劳茹装背,持以质钱。 贞观中,敕频搜寻,彼之钱主封以诣阙,太宗殊喜,赐缣二百疋。 怀琳乃上别本,因得待诏文林馆。 故在内之本,有贞观印焉。 顷年在右相林甫家,后本在张怀处,寻转易与李起居。 "若乃出自三公,一家面首。

欧阳在焉,不顾偏丑。

《幽页》翘缩爽,了枭黝纠。

如地隔华戎,屋殊户牖。

学有大小夏侯,书有大小欧阳。

父掌邦礼,子居庙堂。

随运变化,为龙为光。

"欧阳询,长沙人,纥之子,幼孤,陈中书令江总收养。 书出于北齐三公郎中刘珉,官至率更令,太常少卿。 子通,亦能继美。 拜讷言封渤海公。 "永兴超出,下笔如神。

不落疏慢,无惭世珍。

然则壮文几而老成,与贞白而德邻。

如层台缓步,高谢风尘。

纂焕嗣圣,体多拘捡。

如彼武,乱其琬琰。

"虞世南,会稽人,荔之子,迹居四公之上,官至秘书监,赠礼部尚书,封永兴公。 子纂,孙焕,皆能继世。 焕授武官,在仗宿卫。 初,隋有猛将来护儿子恒济,皆负才学,入唐继登三仕,故陆元方所云:"来护儿儿把笔,虞世南儿带刀。" 言物极则反,一至于此也。 "河南专精,克俭克勤。

伏膺《告誓》,锐思猗文。

恐无成于画虎,将有类于效颦。

虽价重衣冠,名高内外。

浇漓后学,而得无罪乎!"诸遂良,河南人,兼爱子,尚书左仆射、河南公。 兼爱,名亮,东都人。 "柬之效虞,疏薄不逮。

少保师褚,菁华却倍。

超石鼠之效能,愧隋珠之掩。

"陆柬之,吴郡人,仁公子,虞氏之出,官为著作郎。 薛稷,河东人,太子少保。 "房文昭则雅而能和,稳而不讹。

精神乏气,胸臆余波。

若苹萍异品,共泛中河。

"房乔,字玄龄,清河人,彦谦子,官至司空,赠太尉、文昭公。 "殷公、王公,兼正兼署。

大乃有则,小非无据。

骐ら将腾,鸾凤欲翥。

题二榜而迹在,叹百川而身去。

"殷仲容,陈郡人,不害之孙,令名之子,奕世工书,忧善书额,官至礼部郎中。 书汴州安业寺额,京师裒义、开业、资圣寺、东京太仆寺、灵州神马观,额皆精妙旷古。 王知敬太原人,门传孝义,工正、行,善署书,与殷同工而异曲,兼草书。 弟知慎,工图画。 兄官至秘书少监,当时双绝,与仲容齐肩。 天后诏一人署一寺额,仲容题资圣,知敬题清禅,俱为独绝。 洛川长史德政二贾碑在修行寺东南角,即知敬之迹,极峻利丰秀。 清禅、资圣寺,至今路人识者,驻马往观。 普济度寺,即父令名手踪,皆为后代程式。 "王秘监则首未全贞,尊道重德。

或终纸而结字,或重模而足"遵句反"墨。

落风规,雄壮气力。

播清誉而祖述,屡见赏于有识。

如曲圃鸿飞,芳园桂植。

"王绍宗,琅琊人,修礼子,官至秘书少监。 "虔礼凡草,闾阎之风。

千纸一类,一字万同。

如见疑于冰冷,甘没齿于夏虫。

"孙过庭,字虔礼,富阳人,右卫胄曹参军。 "张长史则酒酣不羁,逸轨神澄。

回眸而壁无全粉,挥笔而气有余兴。

若遗能于学知,遂独荷其颠称。

"张旭,吴郡人,左率府长史,俗号张颠。 "虽宜官售酒,子敬运帚。

遐想迩观,莫能假手。

拘素屏及黄卷,则多胜而寡负。

犹庄周之寓言,于从政乎何有。

"后汉师宜官工书嗜酒,每遇酒肆,辄书于壁。 顾观,酒因大售,计价赏足而减之。 王子敬以帚泥书壁,观者如市。 已上皆言旭之可比。 "湖山降礼,狂客风流。

落笔精绝,芳词寡俦。

如春林之绚彩,实一望而写忧。

邕容省闼,高逸豁达。

解朝服而归乡,敛霓裳而辞阙。

"贺知章,字维摩,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孙,少以文词知名,工草、隶书,进士及第,历官太常少卿、礼部侍郎、集贤学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读、简较工部侍郎,迁秘书监、太子宾客、庆王侍读。 知章性放善谑,晚年尤纵,无复规检。 年八十六,自号"四明狂客"。 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唯命,问有几纸,报十纸,纸尽,语亦尽;二十纸,三十纸,纸尽,语亦尽。 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 天宝二年,以老年上表,请入道,归乡里,特诏许之。 重令入阁,诸皇以下拜辞,上亲制诗序,令所司供帐、百寮饯送,赐诗叙别。 知章表谢,手诏答曰:"卿儒才旧业,德著老成。 方欲乞言以光东序,而乃高蹈世表,归心妙门。 虽雅意难违,良深耿叹。 眷言离祖,是用赠诗。 宜保松乔,慎行李也。 儿子等常明执经,故令亲别。 尊师之义,何以谢焉?仍拜其子典设郎曾子为朝散大夫、本郡司马,以伸侍养。" 知章以羸老,乘舆而往,到会稽,无几老终。 元年冬十一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观道士贺知章,神清志逸,学富才雄。 挺会稽之美箭,蕴昆冈之良玉。 故飞名仙省,待诏龙楼。 愿追二老之奇踪,克遂四明之狂客。 允协初志,脱落朝衣。 驾青牛而不还,狎白鸥而长往。 舟壑靡息,人琴两忘。 推旧之怀,有深追悼。 宜加缛礼,式展哀荣。 可赠兵部尚书者也。" "广平之子,令范之首。

娅姹钟门,逶迤王后。

武都先觉,翰墨泉薮。

子敬、元常,得门窥牖。

侍中、简穆,异代同友。

于孔门而升堂,惜颜子之不寿。

"徐峤之,东海人,广平太守。 子浩,中书舍人,国子祭酒。 李造,陇西人,武都公。 言"侍中、简穆",即子云、僧虔。 "韩常侍则八分中兴,伯喈如在。

光和之美,古今远代。

昭刻石而成名,类神都之冠盖。

"韩择木,昌黎人。 工部尚书,历右散骑常侍。 "赫赫许昌,翰苑文房。

征前贤而少对,当圣代而难方。

"田琦,雁门人,德平之孙,工八分、小篆、署书,图画写洪崖子张氲云楼并雪木行于世,官历陕令、豫、蕲、许等州刺史。 兼装背。 有孙栖梧,尤妙其事。 德平,武德功臣,拜兵部尚书。 "卫包、蔡邻,功夫亦到。

出于人意,乃近天造。

"卫包,京兆人,工八分、小篆,通字学,兼象纬之术。 官至尚书郎。 蔡有邻,济阳人,善八分,本拙弱,至天宝之间,遂至精妙。 相卫中多其迹。 "荥阳昆弟,内外光华。

挥毫美丽,自是一家。

幼弟曰逾,丹青大夸。

信斫玉而剖石,即拣金而披砂。

"郑迁及弟迈、遇并工八分。 崔氏出,中书令之甥,迁官至浚仪尉。 季弟逾,善山水,天宝中知名梁宋。 "温良之德,书画兼美。

诚依仁以游艺,同上善之若水。

"皇室李权,工八分;弟枢,工小篆;侄平钧,亦善小篆,兼妙山水,并冠绝一时。 淮安王神通曾孙权,官历金州刺史、枢侍御史。 平钧富词学,江陵掾。 "诗兴入神,画笔雄精。

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极不如。

"右丞王维,字摩诘,琅琊人,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于李思训。 弟太原少尹缙,文笔泉薮,善草、隶书,功超薛稷。 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 祖咏、张说,不得预焉。 幼弟纟冗,有两兄之风,闺门之内,友爱之极。 "史侍御惟则,心优世业。

阶乎籀篆,古今折衷。

大小应变,如因高而瞩远,俯川陆而必见。

"史惟则,广陵人,殿中侍御史,即谏议大夫,白之子。 白善飞白。 "通家世业,赵郡李君。

峄山并鹜,宣父同群。

洞于字学,古今通文。

家传孝义,意感风云。

"李阳冰,赵郡人,父雍门湖城令,家世住云阳,承白门作尉。 冰兄弟五人,皆负词学,工于小篆,初师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便变化开阖,如虎如龙,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识者谓之苍颉后身。 子腾,冰子腾,并词场高第。 幼子曰广,勤学孝义,以通家之故,皆同子弟也。 "延安君则快速不滞,若悬流得势;三原君则婉媚巧密,似垂杨应律。

"吾舅讳绘,彭城人也,延安都督。 姨兄明若,山西平原人,京兆三原县尉、大理评事。 "宋儋、李ギ,擅美中州。

李师王而意浅,宋祖钟而体流。

"宋儋,字藏诸,广平人,高尚不仕,户部侍郎宇文融荐授秘书省校书郎。 作钟体而侧戾放踪,迹不副名。 开元末,举场中后辈多师之。 李ギ,陇西人,御史大夫杰之兄子,性速达,轻财重义,笔路紧媚,亦有声于代,为狄宇清、李渐所师。 "员外萧公,名成于薛。

安西变体,光润愉悦。

"萧公名诚,兰陵人,梁之后,起家奉礼郎。 开元初,时尚褚、薛,公为之最。 拜右司员外郎。 善造班石文纸,用西山野麻及虢州土谷,五色光滑,殊胜。 子彭。 "张氏四龙,名扬海内。

中有季弟,功夫少对。

右军风规,下笔斯在。

"张从申,长史,文场擢第。 弟从师,监察御史。 从仪,灼然有才。 从申,志业精绝,工正、行书。 握管用笔,其于结密,近古所少。 恨于历览不多,闻见遂寡。 右军之外,一步不窥。 意多拓书,阙其真迹妙也。 "吕公欧、钟相杂,自是一调。

虽则筋骨干枯,终是精神险峭。

其于小楷,尤更巧妙。

"吕向,东平人,开元初,上《美人赋》,忤上。 时张说作相,谏曰:"夫鬻拳胁君爱君也。 陛下纵不能用,容可杀之乎?使陛下后代有愎谏之名,而向得敢谏之直,与小子为便耳。 不如释之。" 于是承恩特拜补阙,赐彩百段,衣服银章朱绂,翰林待诏。 频上赋颂,皆在讽谏。 兼皇太子文章及书官,至给事中、中书舍人、刑部侍郎。 文词学业,当代莫比。 有子曰广,聪利俊秀,有吏才,拜监察御史。 "吾兄则书包杂体,首冠众贤。

手关目瞥,瞬息弥年。

比夫得道家之深旨,习阆风而欲仙。

"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南安都护。 "马家刘氏,临效逼斥。

安西兰亭,貌夺真迹。

如宓妃遗形于巧素,再见如在之古昔。

"翰林书人刘秦妹,归马氏。 "押署缝尾,则僧权似长松挂剑,满骞如盘石卧虎。

"徐僧权,中山人。 满骞,富阳人。 "繁多乃怀充、怀珍,稀少乃延祖、胤祖。

"唐怀充,晋昌人。 姚怀珍,武康人。 陈延祖,长城人。 范胤祖,顺阳人。 "炽文时有,何妥近睹。

虽正姓名,美其傲古。

恨连书于至宝,无尺牍之行伍。

"沈炽文,武康人。 何妥,外国人。 翊子,梁中书侍郎,名作当时书证。 "印验则玉斫胡书,"三藐毋驮太平公主武氏家玉印有四胡书今多墨涂,存者盖寡。 梵云"三藐毋驮"四字也。 "金镌篆字。

少能全一,多不越四。

国署年名,家标望地。

独行龟益,"龟益即魏王恭家印。 "并设窦Н。

"窦、范阳功曹窦Н书印。 "贞观开元,文止于二。

"贞观开元太宗、玄宗所用印。 "陶安、东海,徐、李所秘。

"陶安东海徐祭酒峤之印,李起居造印。 "万言方寸,"万言方寸未详。 "翰囿攸类。

"轨飞出出出出延王友窦永书印。 "张氏永保,"张氏永保张怀瑰印。 "任氏言事。

"任氏言事未详。 "古小雌文,东朝周ダ。

"周ダ东晋仆射周ダ印。 "审定窦蒙,"窦蒙审定议郎窦蒙书印。 "亭侯袭贵。

"安国宁侯未详。 "猗欤刘郑,"猗欤刘郑未详。 "门承貂珥。

义仰彭城,"彭城侯书画印金部郎中刘绎书印。 "邺周印异。

"邺侯图书刻章周相国邺侯李泌印,宣州长史周印。 "或有惭于稽古,谅无乏于雅致。

宋虞表闻于明皇帝,齐简穆书答于竟陵王。

表称委尽,书乃备详。

"宋中书侍郎虞上明皇帝表,论古今妙迹,正、行、草、楷,纸色、标轴,真伪、卷数,无不毕备。 表本行于世,真迹故起居舍人李造得之,齐司空、简穆公琅琊王僧虔答景陵王子良书,序古善书人,评议无不至当,本行于世,其真迹今御史大夫黎翰得之。 "藻鉴则梁高祖巧而未博,"武帝时撰《书评》。 "邵陵王博而未至。

"萧纶亦撰《书评》。 "庾中庶失品格,拘以文华,"梁庾肩吾撰《书品论》。 "傅五兵比亡年,广于职位。

"梁傅昭撰《书法目录》。 "名录编于司马,"隋蜀王府司马姚最撰《名书录》。 "善状集于散骑。

"左散骑常侍姚思廉集《善书人名状》。 "李亚相著藻饰之繁,"右御史大夫李嗣真撰《书品》。 "张兵曹粗习玩之利。

"率府兵曹、鄂州长史张怀撰《十体书断》上、中、下。 "考数公之著称,多约传而立记。

余不敏于登高,岂虚言而求备。

敢直笔于亲睹,非偏誉于所嗜也。

我小司空,韦公曰述。

职该艺府,才同史笔。

茂族挺生,圣朝间出。

若乃阐异闻之旨,接片善之勤。

则必忘疲吐握,不间风尘。

所谈而改观成市,所宝而增价为珍。

小擅声于自我,大推美于其人。

彼凡百而驰名既往,遇此公而其德唯新。

可谓千载一时,孤标绝伦矣。

"韦述,京兆人,尚书工部侍郎。 "及乎验德力之工拙,知古今之优劣。

余稽古而玩能,因假能而有说。

匪徒姓名记录,面首超越。

相质披文,虚空岁月者矣。

是用相如慕蔺,抚新迹而忘怀;岂甘赐也望回,抱遐心而结舌。

终冀乘时出处,备展名节。

其或萃傅岩"钟绍京,南康人,中书令,光禄大夫。 聚宝捐金,川流海纳。 "而会颍川,"家伯讳瓒,王司马,耽玩达旨,固求不匮。 "归右史"李造拂镜旁通,倾心善价。 "而入补阙。

"席巽,安定人,右补阙。 心专务得,家业或遗。 "祭酒、"徐浩法则道存,征求非利。 "翰林之寻绎,"张怀兄弟怀瑰,盛王府司马,并翰林待诏,俱好无厌,亦能臆断。 "乌台、"潘履慎,荥阳人,监察御史。 克遵能事,采玩芳猷。 "粉署之敦阅。

"蔡希寂,济阳人,金部郎中。 习学润身,假借盈惬。 "欣给事之道弘,"族兄绍,给事中,志弘雅道,不倦虚求。 "仰议郎之区别。

"家兄锐思穷源,增辉改观。 "韩生委输,"韩,颍川人,给事中,委质虑远,推诚道博。 "滕子拥决。

"滕升,歙州婺源县令。 取舍若流,通利泉薮。 "张氏旁求,"怀,海陵人,皇鄂州司马,利无推斥,道在专精。 "陆家胥悦。

"陆曜,吴郡人,卷缉余芳,事穷前志。 "释フ超彼岸,"东京福先寺僧良フ,新罗人,俗姓林氏,遇捐衣钵,逸冠侪流。 "梅仙行无辙。

"高志直,渤海人,同官尉。 气合古风,利加能事。 "温播金声,"温晁,太原人,国子簿。 悉心景慕,徒众博求。 "崔含冰洁。

"崔曼倩,清河人,县尉。 浩汗经营,见如不及。 "若惊陈、赵,"陈闳,颍川人,陈王府长史。 赵微明,天水人。 或志敦习学,或自悦古能,习玩之无ル也。 "贾勇徐、薛。

"徐守行,东海人,监察御史。 薛邕,河东人,郎中。 或推古招致,或究能ㄣ拔,并求之不已。 "关、郭双奋飞,"关伪,陇西人郭晖,太原人。 或规规耽好,或楚楚传写。 "潘、袁两倾竭。

"潘淑,会稽人。 袁明,陈郡人。 或披寻洽道,或耽藉乐贫。 "簪缨布素,申道间设。

既辐辏而川流,并观光于后哲。

速珠玉之无胫,可得略而言曰。

长安则穆聿、"聿,咸阳陇右人少以贩书为业,后至德中,因告讦征搜古迹,并强括石泉公家则天皇后所还书功,白身受金吾长史,改名祥,乘危射利。 "王昌"辽东人,词荒智役。 "导其源,叶丰、"括州人,貌恭性僻。 "田颖"长安人,志凡识滞。 "委其躯。

必拾遗市骏,怀宝飞凫。

洛阳则杜福、"河南人,论熟行巧。 "刘翌"洛阳人,节苦心廉。 "穷弥固,齐光、"河南人,道寡业微。 "赵晏"河内人,智专别识。 "乐忘劬。

"此四人者,洛阳贩书者。 "皆夸目动利,实繁有若无。

诗不云乎"匪斧",语有之曰"反隅"。

若或征数子之运用,甘千里之殊途。

则我鸡犬而无来无往,子衣裳而不曳不裾。

成一家之憬彼,睽四海之友于。

"言通货利。 "事符道因,心与日亲。

几变灰律,涉历冬春。

互为宾主,往返周秦。

左翊吾兄,业穷幽远。

"名锡,同州别驾。 "龙兴张揖,道契贞淳。

"与潘淑献书,拜官,今任龙兴县尉。 "雅兴闭关以随扣,古风开卷以袭人。

不然者,何穷独而恣怡悦,何市朝而贪隐沦。

"言尚往来。 "众矣森然,往哲来贤。

一朝而星罗入眼,百代而云披及肩。

身已没兮若休,迹遗芳而可传。

彼金印玉玺,丰碑货泉。

虫篆制而八分间矣正隶兴而稿草行焉。

不可量乎所睹,又何极乎备宣。

若乃流誉前代,效绩当年。

录军机而羽括鹰隼,述国命而发挥貂蝉。

通亲友以感节,启咨谋以闻天。

接武波委,嗣芳鳞连。

则余不让于赋颂,敢分媸而别妍。

恃乎幼好而晚知之,乃至熟也;曲察而直言之,而无愧者。

将拭目而众利轻言入掌而百忧俱写。

其藤苔缣谷,侧理蜀幅。

花麻黄绚,缁赭绀绿。

沦压而迩蠹亡文,"蓄非其人,虽迩朝亦朽蠹。 "保持而远完缄卷。

"处之得地,虽远古亦完全。 "上智所以悬解,"直晓。 "中庸所以交战。

"疑之。 "取迷伊他贻笑鄙贱。

则有乌系缥首,紫玺露面。

好丹时更,悲素色变。

状玄豹之雾隐,规雕虎之风扇。

虽置水弥旬,移装屡遍。

益深沉于直质,乃容易于览见。

嗟乎!舍不疑于古疏,"高耸。 "取凭假于俗眩。

"眩惑。 "诱浅情于末兴,肆凡赏而雷盼。

何其妄哉!宁知立法而亏真,作德而还淳。

忘情是悦,代有其人。

"言定是非。 "必也易背以时,"时在正夏。 "受彩无欺。

敏洽和之妙道,得润软之成规。

"用面调适,候阴以成。 "疏密苦乐,殊形异宜。

"厚薄完蠹。 "上约下丰,始增末裨。

"接上下前后例。 "沽将实名,位充合离。

"改榜署榜余地。 "或附卷均端,足使其夷。

"薄而蠹者。 "或鸣砧妥帖,然后呈姿。

"厚而完者。 "探寻源流,志逸肥遁。

缉合剪截,躬劳不闷。

明齐短长,结分寸。

诚忽忽于或躁,祛忄良忄良之遗恨。

至如虹萦系带,鸾舞锦衤票。

青间绫文,出之衣表。

檀心{辟黾}首,金映银络。

舒囊貌妍,抚卷香作。

多此饰类,又难详备。

"并言检讨装背也。 "若乃见稀意欲,虽可弃而昆山片玉。

玩久压充,虽可宝而纨扇秋风。

竞舍兹而易彼,夸视审而听聪。

或芟秽于匿迹,或丧真于矜工。

伙哉耳误,鲜矣目穷。

因既原乎识量,遂悬别其淹通。

已分流而兹在,徒并鹜而争雄。

"言申博易。 "假使作伪心劳,乱真首出。

昧目童幼,摧残纸笔。

终令君子弃瑕以拔材,壮士断腕以全质。

期补劳于得丧,励采葑于始卒。

子猷之竹在焉,曷可无其一日。

"言务弘道。 "夫喻大始于事卑,方崇极于类聚。

况物著公器,赏推善主。

异清白而非弓裘,岂孙谋而绍宗祖。

仰如尧禅舜,舜命禹。

道必贵乎声同,天无亲而德辅。

归可保于授受,靡自私而御侮。

故知乖其趋者,则密戚而心捐;合其轨者,则举储而掌传。

亮玉帛之利末,望吾徒之义先。

"先言传付,后总乐成以终也。 "至其罢琴闲堂,散衤失虚牖。

阅新连之卷轴,倾旧满之樽酒。

畅怀古而遗形,荷逢时以濡首。

炎凉所寄,偃仰无咎。

烟积孤松,春过五柳。

想薜萝而在眼,狎鸾凤而盈手。

善邻得朋,知我益友。

暗遗名利,卧度卯酉。

遂志愿兮苟若斯,生可凭兮死不朽。

虽金翠溢目,陶匏聒耳。

徒润色于多欢,实无阶于竞美。

贤贤易色,勿药有喜。

茅居食贫,陋巷饮水。

誓将敦素业而毕矣,振清风而何已。

乱曰:资乐道兮善莫大,佐玄览兮寄所赖。

芝兰满室兮遗美芳,朋友忘言兮古人会。

想贤玩迹俨如在,史册悠悠几千载。

大历四年七月点发行朱,寻绎精严,痛摧心骨。

其人已往,其迹今存。

追想容辉,涕泪呜咽。

○《述书赋》语例字格"窦蒙"

吾第四弟尚辇君字灵长,翰墨厕张、王,文章凌班、马。

词藻雄赡,草、隶精深。

平生著碑志、诗篇、赋颂、章表凡十余万言,较其巨丽者,有天宝所献《大同赋》、《三殿蹴リ赋》,以讽兴谏诤为宗,以匡君救时为本。

帝乃咨尔,可编书,中使王人,荣曜戚里,龙章凤篆,宠锡儒门。

及乎晚年,又著《述书赋》,总七千六百四十言精穷旨要,详辨秘义,无深不讨,无细不因,征五典、三坟、九丘、八索、《诗》、《骚》、《礼》、《易》、《文选》、《词林》,犹不尽所知。

故别结语立言,曲申幽奥,一字一句,数义旁通。

尚辇君学究天人,才通诂训,注解分析,皆凭史传。

注有未尽,在此例中;意有未穷,出此格上。

凡古今时哲,正文呼字,尊贵长老,各言其亲。

或取便引官,或因言称爵,句则两字、三字,五言、四言。

而于其以之间,或六或八;改时革命之际,举一相从。

虑学者致疑,仍施朱点发此。

则语之理例,别有字格存焉。

凡一百二十言,并注二百四十句,且褒且贬,还同谥法。

披文感切,抚己崩摧。

手迹宛然,如向来之放笔;天才卓尔,成千载之分襟。

孝义铭心,言笑在目。

一枝先折,痛贯肝肠;一眼先枯,哀缠骨髓。

──右语例述书赋"凡七十四首六十言,并注二百四十句。 "

不伦"前浓后薄,半败半成。 " 枯槁"欲北还南,气脉断绝。 "

忘情"鹏鹗向风,自成骞翥。 " 天然"鸳鸿出水,更好仪容。 "

质朴"天仙玉女,粉黛何施。 " 砻斫"错综雕文,方申巧妙。 "

体裁"一举一措,尽有凭据。 " 意态"回翔动静,厥趣相随。 "

专成"直师一家,今古不杂。 " 有意"志立乃就,非工不精。 "

正"衣冠踏拖,若正若行。 " 行"剑履趋锵,如步如骤。 "

草"电掣雷奔,龙蛇出没。 " 章"草中楷古蹴踏摆行。 "

神"非意所到,可以识知。 " 圣"理绝名言,潜以意得。 "

文"经天纬地,可大可久。 " 武"回戈挽弩,拉虎豹。 "

能"千种风流曰能。 " 妙"百般滋味曰妙。 "

精"功业双极曰精。 " 古"除去常情曰古。 "

逸"纵任无方曰逸。 " 高"超然出众曰高。 "

伟"精彩照射曰伟。 " 老"无心自达曰老。 "

喇"超能越妙曰喇。 " 嫩"力不副心曰嫩。 "

薄"阙于圆备曰薄。 " 强"筋力露见曰强。 "

稳"结构平正曰稳。 " 快"兴趣不停曰快。 "

沉"深而意远曰沉。 " 紧"团合密致曰紧。 "

慢"举思闲详曰慢。 " 浮"若无所归曰浮。 "

密"间不容发曰密。 " 浅"涉于俗流曰浅。 "

丰"笔墨相副曰丰。 " 茂"字外精多曰茂。 "

实"气感风云曰实。 " 轻"笔道流便曰轻。 "

瘠"瘦而有力曰瘠。 " 疏"违犯阴阳曰疏。 "

拙"不依致巧曰拙。 " 重"质胜于文曰重。 "

纤"文过于质曰纤。 " 贞"骨清神正曰贞。 "

艳"少古多今曰艳。 " 峻"顿挫颖达曰峻。 "

润"旨趣调畅曰润。 " 险"不期而然曰险。 "

怯"下笔不猛曰怯。 " 畏"无端羞涩曰畏。 "

妍"逶迤并行曰妍。 " 媚"意居形外曰媚。 "

讹"藏锋隐迹曰讹。 " 细"运用精深曰细。 "

熟"过犹不及曰熟。 " 雄"别负英威曰雄。 "

雌"气候不足曰雌。 " 飞"若灭若没曰飞。 "

爽"肃穆飘然曰爽。 " 动"如欲奔飞曰动。 "

成"一家体度曰成。 " 礼"动合典章曰礼。 "

法"宣布周备曰法。 " 典"从师约法曰典。 "

则"可以传授曰则。 " 偏"唯守一门曰偏。 "

干"无复光辉曰干。 " 滑"遂乏风彩曰滑。 "

"波澜惊绝曰。 " 闲"孤云生远曰闲。 "

拔"轻驾超殊曰拔。 " 放"流浪不穷曰放。 "

郁"胜势锋起曰郁。 " 秀"翔集难名曰秀。 "

束"兴致不弘曰束。 " "五味皆足曰。 "

峭"峻中劲利曰峭。 " 散"有初无终曰散。 "

质"自少妖妍曰质。 " 鲁"本宗淡泊曰鲁。 "

肥"龟临洞穴,没而有余。 " 瘦"鹤立乔松,长而不足。 "

壮"力在意先曰壮。 " 宽"疏散无检曰宽。 "

丽"体外有余曰丽。 " 宏"裁制绝壮曰宏。 "

──右字格大历十年龙集乙卯二月乙丑,陕州大都督府夏县尉窦士初校,检校国子司业、太原县令窦蒙甫校。

○《述书赋》附论朝代自周至唐一十三代。

论工书史籀等一百九十八人。

论署证徐僧权等八人。

论印记太平公主等十一家。

论征求保玩韦述等二十六人。

论利通货易穆聿等八人。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