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诗曰: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
能向花中几回醉,十年沽酒莫辞贫。
却说洪秀全占据金陵一十八载,一旦被曾、左、李诸人歼灭,所有余部又结联捻军等,聚众肆扰。
其先,西太后派钦差大臣曾国藩专任剿捻,驻防徐州。
迨国藩开缺后,复派李鸿章为湖广总督。
同治六年,鸿章抵徐州,定议先剿东捻,后剿西捻。
一切计划,不改曾帅旧制。
闻得任、赖尚在鄂境逗留,遂檄各路统领,四面围攻,赖文洸与任柱再窜江西。
经各统领夹击,擒捻酋汪老魁、陈大狗等十六人,斩捻众二千余名,阵亡总兵刘启福一名。
任、赖经此大创,折回皖境,又被刘铭传拦剿,连败数阵,又窜南阳。
鸿章闻报,调推军全营三面兜剿。
捻酋又窜即墨,由东抚率军击退。
迨至冬初,任、赖又欲图苏境。
经各军前后截击,进退不可,遂返山东。
不意刘铭传跟后尾追,把捻酋分作数截,斩捻军甚众。
任、赖二酋又向南窜,刘铭传亲率全军,摇旗追至。
任柱望见铭传,亦亲身接战。
酣战多时,忽赖文洸一股先行溃退。
铭传乘此时机,遂派刘克仁步兵六营,又丁寿昌、膝学义二人,率军绕城北出攻任捻背后;自率兵攻任捻前队。
任捻分兵相拒,指麾自如。
不料后军纷乱,任捻心慌。
铭传遂传令:有得任捻首者,受上赏。
怎奈任捻手下。
尽皆悍勇异常,一时急难攻入。
忽听大呼道:"任柱中弹死了。"
众捻闻声,一时大溃。
铭传遂率兵穷追二十余里,斩捻千余名。
后任柱被手下党羽潘贵升暗施枪洞胸而死,遂携首降清。
任柱既死,只剩赖文洸一人,无能为也。
捻众遂推赖酋为首领,赖遂激励众捻,为任柱复仇。
遂自贑榆奔海州,收集余捻,再图大举。
却说清将郭松林,因平苏常有功,任福建陆军提督,前因病乞假,今病愈来营。
鸿章遂拨马步二十营,交他带领,令赴前敌,助铭传剿捻,会潘昆新至海州,击败赖文洸。
途次正遇溃捻,拦头一击,杀得赖酋一筹莫展,捻众叫苦连天,即向寿光、昌邑、潍县三处逃奔。
突见清军大队鼓舞而来,见旗上大书一"刘"字,赖军到此,已手足无措,遂整队迎战。
正战间,只听四面八方,口口只叫:"快拿赖酋文洗。"
赖酋慌张,忙冲开血路,向东狂奔,一气驰奔杞县。
闻前面炮声响彻云际,随声闪出清军一队,为首一员大将,红顶花翎,跃马冲入,原来就是郭松林。
赖酋不知他厉害,呼众迎战,被松林手刃数捻,才知他不是好惹的。
正思逃走,不料铭传又至,赖捻已势蹙,不得不舍死求生。
怎经郭、刘两军猛勇,逼至河曲,浮水逃遁,其余壮捻均被杀尽,只剩七八千残捻随赖酋窜至寿光县界。
官军四面相逼,至海隅南、北洋河、巨弥河中间,捻众背水死战。
经松林、鼎勋两军从东攻入,铭传从西攻入,把捻众冲作数段,文洸死拒,看看不敌,赖酋遂弃辎重等,轻身东奔。
追至沵河,又折回淮安。
有鸿章弟昭庆迎击,不能过去。
又逃扬州,至瓦窑铺,天方大雨,适吴道台毓兰奉李督檄,统带淮南防戌,闻捻众突至,出队迎战。
文洗且战且走。
此时文洗已人围中,无路逃出,遂心想一计:将民房纵火焚烧,指望借此逃遁。
不料吴道员已成竹在胸,防他一着,遂麾军冒火搜剿。
遥见火光中有一巨酋,正指麾残捻,知是赖文洸,迭发数弹,击中文洸马首,随马仆地。
吴道员急亲率兵突进,将他擒住。
审讯属实,就地正法,余捻擒斩殆尽,东捻遂平。
朝发捷书,夕颁恩典,李鸿章及诸将均升赏一级。
曾国藩筹饷有功,升授体仁阁大学士。
却说捻军中有一位张七先生,其初本江南仪征人,因屡试不售,投奔周星垣门下,拜他为师。
后星垣集徒招摇,被江督拿去正法,门徒等逃匿山东,以传教为名,全行收录。
适捻军滋扰山东,他借筹防为名,不论男女,遂占住黄崖山。
后来约会捻军,揭竿起事,至捻军失败,官军遂将黄崖山一阵乱杀,已都无完卵了,东捻遂平。
西捻首领张总愚,自河南逃入陕西。”
又值叛回骚扰陕甘,遂与他联成一气。
陕回头目白彦虎,甘回头目马化隆,因发酋肇乱,乘乱扰清。
清廷赦胜保罪,令他往讨,师久无功,逮问赐死。
又调多隆阿往代,迭被重伤身亡。
再命杨载福督师,亦告病乞归。
西警闻报,其中却恼了恪靖伯左宗棠,自请往讨。
两宫太后欣然批准,立命移督陕、甘。
宗棠到了陕西,闻捻回联络,遂上疏二条:剿捻宜急,剿回宜缓,朝旨准奏。
宗棠即令提督刘松山、郭宝昌总兵等率兵驱捻,不令捻、回合势。
张总愚自秦入晋、入豫、入燕,及保定深州等处,京都戒严。
朝旨调盛京将军都兴阿赴天津防堵,并调李鸿章督师北上,会剿西捻。
鸿章既到京,遂先清野,使捻众无所掠食,并令当地绅民筑圩防御,免为匪掠。
绅民遵谕办理。
无奈张捻来得突涌,筑堡不迭,随派郭松林率一军,破张捻于安平城下。
接连河南、陕西各军皆到,与郭松林会合,袭斩捻酋数名。
捻众逃窜,松军跟踪,杀死甚众。
张捻遂率众向南逃逸,自直隶复窜河南,复由河南逃直隶,往来回窜。
朝旨将左宗棠责谴,连李鸿章也革职留任。
左宗棠被此一谴,遂负气督兵前敌,亲至京南,与鸿章会商,严守运防,蹙贼海东。
张捻遂走天津,松林等冒雨忍饥,日夜行数百里,绕出敌前,袭败张捻。
张捻从陕西到京?
迅速异常,只望马到成功。
不料淮军亦来得迅速,日夕痛剿,未能如愿。
遂往来回窜,牵制淮军,再犯津沽,出其不意,占住隘区。
偏遇郭松林出来,与捻众角逐。
深悉捻军计划,防他回袭,赶他上风,遂折入运东。
李鸿章力主防运,先扼西北运河,绝捻出路。
鸿章飞饬郭松林,并调淮、直、豫、陕、皖、楚各军,各守汛地。
鸿章又亲率周盛波行队,由德州沿运河察勘形势。
尚未回辕,张捻率众来扑。
淮军整队出迎。
料不能敌,即行退走。
行近盐山,遇两支大军:一支是湘军刘松山,一支是豫军张曜、宋庆,由左宗棠统来。
两下对阵,张捻大败。
从此清军一阵胜一阵,捻军一步衰一步。
张捻退至沙阿左近,又被松林探悉,即率马步全军连环而进,无不以一当十,枪弹如雨。
捻众大败,张捻中弹落马,众捻忙将扶起,挟之向东而遁,毙捻众三千余名,生擒千余名,斩捻目数十人。
鸿章奏调刘铭传赴军,联络各路。
捻被逼无路,逃入山东济阳境内。
斩尾捻二百余,生擒捻目郑文起,余捻逃入黄河沿岸老海洼,浮水狂奔。
官军亦浮水进逼,由水登陆,把捻中最悍头目程二、老坎等四人统行杀死。
张捻退转德州,连番抢渡运河,被水师炮船击退。
各捻见无路可逃,有著名悍酋张正邦,会同张正位、邱麻子等七人,率党羽缴械乞降。
张捻手下已零零落落,不能成队。
刘铭传等已率队来追,追总愚于黄河、运河间,八面围攻,擒获总愚爱子张葵儿,及其兄宗道、弟宗先、侄正江,并悍目数人,即就阵前枭首。
总愚遂于乱军逃出,向东北而走。
至徒骇河滨,回顾只有八骑,不禁大痛。
又见官兵追到,谅难逃出,下马与八人永诀,投水而死。
及官军到时,六人皆死刀下,两人被擒,亦即正法。
西捻肃清,申表奏捷,朝旨复左宗棠?李鸿章官职,其余将弁亦奖赏有差。
由军机大臣恭亲王奕欣,及贝子、贝勒、王公、大臣,因襄办军务有功,均着加升一级。
真是拨开云雾,重见太平。
虽然捻匪已定,奈陕、甘未宁,由左宗棠入觐,奏称五年以后可以奏绩。
两宫太后非常欣慰,遂命左宗棠即日赴陕,宗棠受命而去。
又云南一带,亦有叛回滋扰,云贵总督潘铎被叛回杀死,幸亏代理藩司岑毓英,密抚回酋马如龙,合击马荣,一鼓歼灭。
朝旨命劳崇光继任。
崇光一见毓英,大加赞赏,即将云贵军务委任毓英。
值云苗陶新春兄弟倡乱,经毓英讨平。
师出未归,迤西回酋杜文秀,聚众数十万,攻陷二十余城,直犯省垣。
劳制军急檄毓英回援。
毓英接檄,倍道返省,戈矛耀日,剑戟如林。
回酋闻他威名,尽皆懈弛。
及至交战,岑军个个如虎,一阵踏破回垒数十。
文秀回据大理府,毓英遂升云南巡抚。
两宫太后及同治皇上,料想陕甘云贵一带不日可以荡平,遂把宵旰的心思改为安逸的态度。
慈安太后倒也坚贞,惟慈禧太后,想着自己花容月貌,兼一种灵性,不觉放诞起来。
自咸丰帝崩后,在宫无事。
古云:"静极思动。"
宠幸一个安得悔。
哪知安得海先意承志,百般献媚,甚得太后的欢心,宫中称他"小安子"。
朝中有位贾铎,素性鲠直,闻得小安子擅权,专引导太后每日看戏,心中甚愤,竟切实的上了一本。
表中不便指斥慈禧,只说太监妄为,请份速行禁止,方可杜渐防微。
太后览表,即下一道谕旨,懿旨责成总管太监认真严察:如太监有不法行为,由总管太监举发,否则定将总管太监革退,还要重处。
各臣工见旨,都说太后从谏如流,歌颂得了不得。
哪知此旨是西太后沽名,安得海仍然照常引导。
该应小安子阳寿已满。
他想出游玩一番,适值同治皇上年已成童,两宫太后欲替他纳后,派恭王等会同内务府及礼、工两部,预备大婚典礼。
遂乘机密请太后,拟亲往江南督办龙衣。
西太后道:"我朝祖制,不准内监出京,看来还是不去好。"
小安子道:"太后有旨,焉敢不遵。 但江南织造龙衣,每回进呈,多不合式,现在皇上大婚,这龙衣总要讲究的了;就是太后的常用衣服,也要合式。 奴才去督办,不过想顺便看看景致。"
太后被小安子说得心动,又不好就答应。
小安子道:"太后慈明,像这办龙衣,还遵照祖制,这祖制两字,连太后也被他束缚呢。"
西太后本是高傲的人,听小安子说的一番话,连太后也不能自由了,遂口答道:"你去便去,但是要秘密,倘被王大臣知道,又要弹劾,连我也不能袒护。"
小安子闻太后应允,遂叩首谢恩。
太后又叮咛一番,小安子终不以为然。
即辞了太后,于同治八年六月出京,乘坐太平船二只,一路浩浩荡荡,船头悬着龙凤大旗,空中飘舞。
你想小安子这出京,那班州府县官,都知道他是太后宠监,又是钦差,哪个不巴结他呢?偏偏就有个对头,把他性命亡去了。
一日,小安子正行至山东,山东巡抚丁宝桢正在签押房阅卷,忽接到德州递来一角详文,报称钦差安得海过境,应否责令地方供奉。
宝桢道:"安得海是个太监,如何敢出都门,莫非朝廷忘了祖制么?"遂拟定奏稿,委幕友抄就,派得力人员,加六百里驰驿,赶到京中,先到恭亲王府,托他代递。
恭亲王素恶小安子,接丁抚台奏章,见小安子擅威作福,遂立刻入宫,去见太后。
适值西太后在园观剧,不及与闻,恭王便禀知慈安太后,将丁抚台奏章递上。
慈安太后一看,便道:"小安子应该正法,必须与西太后商量。"
恭王道:"安得海违背祖制,擅出都门,罪在不赦,饬丁宝桢捕拿正法为是。"
慈安太后道:"既如此,饬军机处拟旨,颁发山东。"
恭王拟好,令太监取过笔砚,写了数行,慈安太后用过御印,恭王取出,即交原人带回。
丁抚台接了密谕,饬总兵王正起率兵往捕,驰至太安,方赶上坐船,王总兵喝令住船。
水手毫不在意,以为不是叫他住船,仍顺风行船。
王总兵即在河边,雇了民船,飞棹赶上,一齐跳入安得海船中。
安得海闻知,大喝道:"哪里来的强盗,敢入我船?"王总兵道:"奉旨拿安得海。"
安得海大笑道:"我奉旨南下督办龙衣,并没犯法,何故拿我?你有什么廷寄?"
王总兵道:"圣旨也有假的么?"便令兵士锁拿。
安得海发怒道:"当今皇上也不敢拿我,你要寻死不成?"兵士被喝,不敢动手。
王总兵两目圆睁,亲自动手,先挥去他的蓝翎大帽,然后将安得海扯倒,令兵士把他锁住。
兵士见主将动手,遂一齐动手,将他捆住。
船上之人全行拿下,水手实时放回。
丁抚台正候消息,过两日,王总兵已将安得海解到,立即在见,谈了数言,即传令两旁出坐大堂。
兵士带上安得海。
安得海仍然大言不惭,说道:"丁宝桢,你安老爷从不犯法,你真是混帐!"丁抚台也不与驳辩,离座将密谕宣读,至"就地正法"四字,安得海才有些惧怕,心中总疑没有此事。
安得海央求丁抚台代为转奏。
丁抚台道:"圣旨已说明,毋庸再请。"
遂传令绑出,将安得海首级斩了,其余人犯全行收禁,请旨定夺。
旨下,令将随从太监一齐绞死,其余男女戍的戍,放的放,当时发落停当。
慈禧太后这些事一毫不知,至案情了结,方传到李莲英耳中,转告慈禧。
慈禧心中只恨慈安太后不曾商议,欲穷水落右出。
经莲英解劝,方才息怒。
莲英遂补安得海缺,宠幸亦如安得海。
光阴似箭,又过一年。
天津地方又闹一宗教案,经曾国藩和平解决,把起事的人正法十余名,方免交战衅。
不料了一事,又生一事。
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客张汶祥刺死,凶信到京,朝旨又调曾国藩复督两江。
曾帅谢恩退出,于同治九年十月出京,沿途无事,至江宁接篆后,办理刺马案件。
清廷以江督被刺,事关重大,并命钦差郑敦谨南下,会同审问。
令将各队排列整齐,威严赫赫。
曾候同郑钦差同升公座,两旁兵役推张汶祥上堂,当面会讯。
曾、郑二公先用威吓,后用刑讯。
张汶祥毫无实供,只说刺死马新贻可以泄忿,大事已了,愿即受刑。
曾候问他何人主使,汶祥大呼道:"要刺马新贻是我,要杀马新贻也是我,好汉做事一身当,凭你处治便了。"
郑钦差百般诱骗,终无实供。
再讯问,他说:"主使的人就是你。"
弄得曾、郑二公无法可施。
只得奏称该犯实无主使,应处极刑。
朝旨准奏。
且说同治帝自即位以来,忽忽的是十年了,年纪已十七岁,在百姓人家,将要授室,何况早天子至尊。
满蒙王公家有几个待字的女儿,哪个不想嫁入宫中,做个淑房贵戚。
慈禧太后也只有这个儿子,也想择一佳妇,成就一对佳偶。
自同治八年起,就着礼、工二部预备大婚典礼,直至十年冬月,方才挑选几个淑媛:一个是崇绮的女儿;一个是凤秀的女儿,是富蔡氏:一个是崇龄的女儿,是赫舍里氏;一个是赛尚阿的女儿,是阿鲁特氏。
这几个女子,才貌皆差不多。
慈禧太后已经选定,遂与慈安太后商量。
慈安太后道:"女子以德为主,才貌次之,未知四女中哪个德性好,堪为中宫。"
慈禧太后道:"闻四女中崇绮的女年纪最大,今年十九岁;凤女年最少,今年才十四岁,太年轻了。"
慈安太后道:"皇后母仪天下,还是年长的好,年长也老成些。"
慈禧太后道:"凤女虽年轻,闻她很贤淑。"
慈安太后道:"皇后册定妃嫔,也不可少,这等女孩子,均选作妃嫔便了。"
慈禧太后道:"且传恭王奕沂进宫,叫他一酌。 慈安点头,即命太监去召恭王。 恭王入宫,行礼毕,慈禧就说立后的事情,恭王也主张年长,名正言顺,慈禧不得不从。 遂于次日降旨,着钦天监择吉,于同治十一年九月举行大婚礼。 正拟筹备,忽接两江巡抚奏报,江督曾国藩出缺。 恭王吃了一惊,即忙入奏,两宫太后甚为叹息。 命同治辍朝三日,即下谕追赠太傅,照大学士例赐恤,谥文正,并于湖南、江苏两省建祠祀享,将生平政绩宣付史馆,着伊子纪泽承袭等侯爵,长孙等均赏给有差。 曾侯既出缺,两江督席着李鸿章继任。 却说同治帝大婚,已届吉期。 至九月十二日甲午,先遣官祭告天地太庙。 次日乙未,同治帝御太和殿,视皇后国宝,钦差正副使奉册诣皇后邸,册封鲁特氏为皇后;又钦差正副使至三女子邸,册封为贵妃。 又次日,饬正副使及太监奉鸾舆至皇后邸,导引皇后入宫,行合卺礼。 此等大婚,非常热闹,自不必说。 越日丁酉,皇上率皇后诣寿皇殿行礼,并两宫太后前行礼。 礼毕,上御干清官,各贵妃等由皇后带领朝贺。 又越日,上两宫徽号,并受群臣朝贺。 隔了数天,内阁传出上谕一道,因皇上已册立中宫,两宫太后意欲息肩,遂倡议归政,着钦天监择吉,于同治十二年正月举行。 皇上既亲政,即将日期颁布各省。 忽接云南捷报,云贵总督在任病故。 朝旨以前抚刘岳昭升任,与巡抚岑毓英商议,合剿回匪。 刘督坐守省城,岑抚出省剿办,令马如龙招抚倒酋等众,协攻杜文秀。 文秀穷蹙势孤,自知不免,遂服毒自尽。 酋官杨荣、蔡廷栋被岑军擒住,一齐磔死,捷报云南肃清。 同治帝初亲政,就有陕甘总督左宗棠收降匪首董福祥,迭复名城,逐陕倒,擒甘回,表奏肃清。 旨下,赏左宗棠一等轻车都尉。 同洽帝非常快乐,心中就是与慈禧太后意见不合。 但慈禧太后既撤帘归政,意思总想干预国政,凡有军国大事,先着内监探听明白,后问同治帝,望他和盘托出。 同治帝不独不尽言,反要隐蹒,就此有些不悦。 有时把皇后传进宫去,叫她劝说。 哪知皇后少年夫妻,与帝意旨相同,竟把太后话全行说出,同治帝越加烦恼。 太后又怨起皇后来,视若同仇。 有两个内监,怂慂同治帝饬造圆明园,正中同抬下怀,遂批准奏。 旨下,饬总管饬日兴工,恭王奕讲留心大局,因财政支绌,遂进谏阻止,絮絮叨叨。 同治大怒,退入内去了。 适恭王子载澄进见,同治怒未消,遂不见。 载澄莫明其故,无心说了“帝摆架子"一句,被内监奏明,同治格外大怒,立传军机大臣文祥入见,着他拟旨,说:"恭王父子无礼,着即赐死。"
文祥跪下求免,同治笑道:"你们是一党,纵不赐死,着革职便了。"
文祥拟旨呈阅毕,遂至举王邸密报。
恭王心慌,邀知己商议。
密报慈禧太后,太后将草谕收起,留中不发。
后同治登殿,恭王侍班仍服前职,被同治看见,立召文祥入内,文祥均推在西太后身上。
同治斥骂一顿,随提朱笔写数行,令内侍张挂。
恭王、文祥二人见皇上如此,即入宫见西太后哭奏;太后安慰二番,即召帝入内严训,令还恭王原职。
同治只得命内阁再降旨,复恭王爵。
自此以后,每日怏怏。
内监文喜、宝柱二人,欲替主上分忧,想出一法,导同治帝微行。
京城南一带,皆是娟家居所,同治帝听了内监的话,微服出游。
瞒着太后,每日花天酒地,秦楼楚馆,虽有忠言,不能入耳。
太后虽知,也无可如何,只得把朝中大事,着恭王及王大臣等格外勤劳。
同治帝越加放荡,不想乐极生悲,竟受了淫毒。
及到十月、连头面皆有,宫中传说皇上生天花,其实是杨梅。
御医不识病原,将敷衍药搪塞,越过越重,竟致不起。
于十二月初五日,竟崩于养心殿。
同治帝既崩,立传亲王、郡王、贝于、贝勒、王大臣等入见。
各王入宫,见太后状态与往日不同,亦不敢问。
太后道:"皇上驾崩了,闻皇后虽有孕,不知何时诞生,亦不知是男是女,"恭王道:"皇后诞生之期,想亦不远,不如秘不发丧,如生于自当立嗣,倘生女再议立新君。"
慈禧太后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何能长守秘密?一经发觉,反摇动国本。"
军机大臣李鸿章等跪奏道:"太后明见,臣等佩服。"
两官太后遂议立醇王奕子载湉入嗣文宗,继承大统,尊谥同治为穆宗,改元光绪,即以明年为光绪元年,是为德宗。
皇后阿鲁特氏心中凄楚,自不待言。
又兼慈禧太后待他恶毒,心中一想:纵然生子,也属无益,不如寻个自尽,倒还完全名节。
遂见父崇绮一面,与他诀别。
次日,宫中即传出皇后凶信。
宫中治丧,同治帝还照旧例;皇后丧事,却草草了事,不过加了"孝哲"二字谥法。
至光绪四年,葬穆宗毅皇帝、孝哲毅皇后于惠陵,同治事情至此已了。
时左宗棠已平回乱斑师,现在朝中,闻崇厚使俄,受俄人百般要索,订了十八条约章,签订了押,咨报总理衙门。
王大臣等见了报章,总说俄国不是,遂奏闻两宫太后,都要调兵与俄开战。
有的说崇使诛戮,即可吓倒俄人。
两宫皿众臣纷议,即将原报批驳,一面将崇厚拿问,一面问左宗棠和战情形。
宗棠遂上一表,太后照准:即着世袭勇毅侯曾纪泽使俄改约,并整顿海防,着北洋大臣李鸿章预备战舰,饬彭玉麟操练长江水师,起用一班旧将。
俄国亦派军舰游弋海上,险些开仗。
幸亏曾袭侯多谋能言,反复辩难,俄使总执前约,不能解决。
适值俄皇被刺,新主登基,俄使不敢再执前约。
重行开谈,另改前约七条,方才妥拾,签字画押,时已光绪七年。
惟新疆西北边境,一时不能尽归中国。
沿江海一带,照常戒严,改新疆为行省,各方告平,依然太平世界。
不料宫中传出凶信,说慈安太后无故骤崩,王大臣等甚为惊讶,亦未闻太后有病,忽然崩逝,令人不测。
王大臣等又不敢多嘴,只得照例办丧,将慈安太后合葬东陵,加谥孝贞。
葬毕,忽东方朝鲜国又出一场祸乱,险些酿成中日交涉。
原来朝鲜是中国属国,国王李熙系由旁支入嗣,封生父李应昰为大院君,主持国政,拒绝日本通商。
李熙年长,亲裁大政,大院君退处无权,王妃闵氏才貌兼全,为李熙所宠,闵族中仗王妃势,反大院君所为,开通口岸,与日本通商。
一班守旧派。
见闵族势横,请大院君出头,与闵族反对。
光绪八年,值朝鲜兵缺饷,军士哗变,守旧派趁势作乱,闯进京城,把朝中大臣杀死几个,又杀入王宫,寻奉闵妃。
闵妃知风逃避。
遂率众至日本使馆,杀死日本官数人。
时报传至中国,署直督张树声急调提督吴长庆,率军入朝鲜。
长庆多才,谎称来助大院君。
院君信以为真,遂至清营会议,被长庆拿住。
所有党羽均被长庆拿住,押解天津,按律正法。
及日本兵到,朝鲜事已被长庆平了,遂按兵住了,索偿人命银。
长庆又居中调停,令朝鲜赔款了事。
日本遂在朝鲜开埠驻兵,国王只得遵循。
中国亦驻兵朝鲜京城。
大院君到津后,由直督请旨发落。
朝鲜事方了,不料又有中法开衅战端。
中法交涉,起自越南。
咸、同间,越南国屡受兵,皆是割地,请和订约了案。
法人贪心不足,得步进尺。
越两年,法人又起兵衅,说越南虐待教士。
其时恼了越南一个好汉,姓刘名永福,系洪、杨余党,勾结越人黄崇英,帮越王抗拒法人。
永福闻法将安邺屯兵河内,竟出间道攻破法兵,将安邺杀死。
越王恐法报仇,遂遣使至法议和,法人认越南为独立国,令与他国断绝。
越边两次有乱,皆向清廷求助,清兵一出,即为平定。”
越王甚感中国,奈法人得知,据约切责,越王毫不答复。
法国遣将李威利进攻河内,被黑旗兵刘永福杀败,连法将李威利一齐杀死。
法人大举入越,海陆并进,攻陷数县,只山西一带是刘永福把守,不能攻入。
法遂转攻越南都城。
守城兵见法兵来攻,吓得魂飞天外,一齐保着越南王出都逃难,法兵遂进越都。
越王又遣使求和,法人要越南降为保护国,且割东京与法。
越王应允。
此事传入清廷,大惊,急檄驻法公使曾纪泽与法交涉,不认法越条约;令岑毓英调督云贵,出关督师,与刘永福协力防法;饬一班老臣宿将,分地任事。
法人见清廷布置完密,不敢暴动,差舰长福禄诺等到天津访直督李鸿章,说愿归和好。
但越南总要归法保护。
鸿章也不允,也不拒,用两可手段对付外交。
粤关税司、美国人德摧林居中调停,与鸿章订约五条。
双方允议,申表朝廷,随即批准,着鸿章订约签字。
此事云南兵将尚未得知,滇兵已至谅山,法兵亦入谅山驻扎。
两下相遇,竟起冲突,约半日,法兵损失甚多。
中国闻此捷音,个个主战。
法人行文总署,硬要赔款一千万磅,总署不允,法愈增兵,攻陷北宁,复督舰进攻台湾,夺去基隆。
幸刘铭传奉旨督办台湾军务,似守为战,法人才不敢犯,法提督孤拔转入闽海。
驻守大员张佩纶有虚名而无实学,时为福建船政大臣。
及法规入口,他毫不在意,至法兵攻毁炮舰,他才焦灼起来,带了亲兵二人,暗暗的逃走了。
法舰乘胜进攻,破了福州炮台,占领各塞要口。
朝廷闻报,急令左宗棠飞速赴闽,饬故陕甘总督杨岳斌帮办闽省军务。
宗棠到闽后,即查办张佩纶在彭田乡,寻着己非从前气习,遂自拟一篇奏表,请求处分。
清廷遂传旨,逮京治罪,谪戍黑龙江了案。
忽报马江败仗,谅山失守,镇南关守将杨玉科阵亡。
慈禧犬怒,将统兵主将分别治罪;另有懿旨一道,把恭亲王罢免。
清廷另用一班人物,与法会战,如浙抚潘鼎新,提督冯子材、王孝祺等,皆英勇异常,任你法人枪炮厉害,只是直前。
法人见此猛勇,心中反惧怕起来,遂弃谅山,退出境内。
此次杀死法将七人,法兵三四千名,所得器械不计。
法将孤拔闻败,遂上书请兵再战,法政府和战不决。
孤拔大愤,遂率舰闯入浙江三门湾。
宵深月朗,爬上桅竿,想观内地形势。
忽一声炮响,由桅上跌下,登时毙命。
提督欧阳利表奏战绩,旨下甚为嘉奖,以下将弁皆有升叙。
孤拔一死,法军气沮。
清将弁闻此捷音,个个兴勃,恨不得立复全越。
忽接得天津议和消息,个个又叹息,却把个彭督玉麟气得须发皆乍,说:"这是哪个和事佬做的事?"遂上一回《五不可和,五可战》的表章,申奏朝廷。
朝廷因和议已成,也没有甚说法。
由此一事,惹出后来多少事情,如越南、朝鲜、缅甸、暹罗相继丧失,皆由此而致,这且不提。
且说光绪十四年,光绪帝年已十八,届期册立皇后,总由慈禧太后主持。
此番非比前日,心想胞弟桂祥有一女,与光绪年纪相仿,遂与光绪帝定婚,即下一道懿旨:立副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并选长叙两女备作妃嫔。
次年大婚,一切仪注如前,不必再表。
越年,醇王病殁,慈禧太后因是光绪帝生父,又兼向来顺意,一切葬礼自然格外优崇。
醇王殁后,光绪帝自然就要亲政,慈禧太后恐蹈同治覆辙,时常派李莲英窥探。
光绪帝倒也没甚违忤。
自十五年至二十年,其中与英吉利、俄罗斯稍有交涉,中国派出使大臣先后定议:无非是英、俄二国得利,中国吃亏,不过把不疼不痒地皮割些了事。
不料又因朝鲜国酿成中日交涉,兵舰被日本击沉五艘,逃回海口避锋。
陆军一败涂地,真为中国大耻。
警报迭入北京,光绪帝大加懊恼。
旨下,即将统兵主将革职,严责李鸿章,鸿章自请处分。
日兵连夜进兵,攻破威海卫等要塞数处。
光绪帝派北京大臣李鸿章赴日本议和。
鸿章至日本,日本要山海关、大沽口、天津三处,才允议和。
鸿章正在为难,心中忐忑,不意为刺客击伤颧面,动各国公愤,皆说日人不是。
日本自知理屈,先向各国谢罪,后至李寓道歉,才允转圜和议,订立条款十一条,于光绪二十一年三月签约。
中日战争,至此结局。
不料又生出中德交涉,亦提出六条要约,将胶州湾周围百里租与德国,限期九十九年。
起初本是先允租与俄国,今又转给德人,俄人自然要向总署诘问。
总署无言,只得令李鸿章出来,把胶州湾一处换了旅顺、大连两处,租期二十五年,才算了结。
英国要租威海卫,拓九龙司租界,照胶州湾期限。
德国又租广州湾,亦如德国期限。
意大利也无故来索租江浙三门湾。
总署见此行为,免得饶舌,索性将门开放,给各国通商,任各国爱哪处租哪处。
各国亦见各海口全行开辟,也再没有要索,自此中国也就不能再振了。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恭王得了肺病,至四月病殁。
即令恭王孙溥伟承袭亲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醇王福晋又生成一病,竟尔长逝。
光绪帝内丧生母,外失贤辅,势成孤立,又被太后压制,及李莲英百般谗构,甚为抑郁,只有翁师傅还可谈谈。
翁师傅见帝忧闷,遂保荐工部主事康有为。
光绪立时召见,遂洋洋数万言,俱皆采纳。
于是有为立陈三疏,统是维新政策。
光绪帝有心变政,连下数旨:废时文,立学堂,裁冗员。
又下决意变法的上谕,先往颐和园禀白太后,太后也未阻挠。
光绪遂实行新政。
有为又荐梁启超等多人,说均是学问渊博,光绪各赏四品衔,令在军机处行走。
自康有为一进,遂分出两派来:一派维新党,就是康有为等人;一派守旧党,就是一班旧臣。
维新党以欲行新政,必斥太监。
李莲英无法,带着妹子至颐和园,泣求太后。
太后遂与莲英定汁,密寄荣禄。
荣禄即上一折,请帝奉太后赴天津阅兵。
光绪入奏太后,太后很是欢乐,命光绪即行传旨,定期九月初五日,奉太后赴津阅操。
光绪心中不决,遂召维新党入见。
康主事缕晰陈奏,此番阅操前途艰险。
光绪摇手,令出去会议,商妥再奏。
有为退出,与同志商议:先杀荣禄,后劫太后。
商定后,即由康有为入宫密奏。
光绪听了康有为话,心想:畿内兵权握在荣禄手内,非得先夺荣禄兵权,不能成事,就无这样一个人能做到。
适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入觐,光绪想他胆木敢为,立即召见。
先探问他新政何如,袁极力赞成。
光绪又道:"倘给你统兵,你肯尽心么?"袁奏道:"愿尽微忱。"
次日,即下谕道:"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办事勤劳,校练认真,着开缺以侍郎补用,专任校操。"
此谕一下,守旧党甚为讳异,急入宫奏知太后。
太后即令光绪下谕:凡二品以上官受任,须至颐和园谢恩。
世凯遵饬奉行,到颐和园谢恩。
太后召见,袁一一答对。
太后令他谨慎小心,袁自然答应。
到八月初五日,袁请训出京,光绪召见,告以窜谋,又付小箭一支,作为证据。
袁坐车出京。
不意袁上午出京,荣禄下午就抵京。
遂入宫,将光绪帝密谋如此一说,又呈上小箭一支,现已带兵数千,随后就到。
太后道:"甚好。"
你快召兵进来,速将禁城侍卫调出,即回天津,截拿康党。”
荣禄奉命而去,不防内有一个太监,素为光绪亲信,随将此事报知光绪。
光绪知事已泄,恐康有为被捕,急着内监密递康有为,令其逃跑。
有为接谕,连同党皆未与闻,自己暗出城门,行至车站,乘火车逃往塘沽,搭轮至上海,将进吴淞口,被西人持照片将康获住,带回关上,改坐英国军舰,直赴香港去了。
此时荣禄在京,捱门逐户查拿康党。
余众皆被捕,惟康、梁二人未获。
即飞饬各省督抚州道,速即查拿,毋任漏网。
京中闹了一夜,次日清晨,光绪帝登太和殿,忽宫监传出懿旨,宣帝至西苑。
帝出殿,内监引入西苑,由李莲英将帝拥入舟中,送往瀛台。
光绪到此,谅无好事。
不一时,太后、皇后皆到,光绪急忙跪接。
太后手指光绪,如此如此,痛骂一顿。
皇后代帝恳求,又被一骂。
遂将皇后幽闭密室,将光绪监囚瀛台。
即行回宫,饬将所获康党下禁刑部狱中。
一面召集王大臣等,商议废立之事。
太后心想:"妄行废立,恐惹动外交干涉,只得用光绪名义,请太后训政。"
此谕一下,只好把光绪当废人了,就是康梁未获,心中不快,随传谕将余党斩讫。
太后既除新党,力反新政,安安稳稳又过一年。
一日,太后忽想召集群臣会议,为同治立后,恐众臣以帝年正壮为词,出来阻止。
适值崇绮、徐桐、启秀三人密谋废立之计,想把端王子溥俊代光绪帝。
心想朝中大权统归荣禄掌握,若不与他联络,恐事难成。
遂往见荣禄。
礼毕,即请荣禄行伊霍之事。
荣禄恐事不成,怕有后祸,当未见允。
经崇、徐两人上疏密陈此事,太后见了,正中心怀,急召诸大臣,拟将端王子溥俊为大阿哥,承继穆宗。
拟定后,即颁发谕旨通知。
旨下后,召大阿哥入居青宫,大阿哥既入青宫,端王势力益大。
不料从此就闯出一场天大祸来。
你说是甚么祸?就是义和拳兴起。
何以谓之义和拳?就是白莲教遗绪,书符念咒,蛊惑百姓,练习拳棒,谎称神人相助,凡遇对敌,枪刀不入。
山东巡抚李炳衡闻得此事,反不阻止。
后换一个满员,名叫毓贤,更是顽固,反视拳众为义民,所以拳众日盛一日。
迨天津北开河掘出一碑,内有文二十字,似像歌诀,其文道:"这苦不算苦,二四加一五,满街红灯照,那才苦算苦。"
众人不知其故,至拳众作乱,才有效验。
拳众中有两种技艺:一是金钟罩,刀枪不入;一是红灯照,皆是妇女,身穿红褂裤。
巡抚毓贤本是端王走狗,心想报效端王,把此事密报端王,说东省出一班拳民,技艺高妙,后保大阿哥登基,逐出洋人,真不费力。
端王大喜,即入宫奏明太后,说得天花乱坠,遂饬直督查明。
行文到山东,着毓贤将一班拳民送来,一一验明,便令设立团局居住,竖起大旗一面,上写"义和团"三字。
不数月,越聚越多。
光绪二十六年,山东、直隶一带,已为拳众布满。
拳众中有大首领三个,一叫王德成,一叫曹福田,十叫张德成。
还有首领,不计其数。
局中不敷居住,分散四乡民屋,练习拳棒。
至于天津拳众;格外更多。
于是,徕水县有天主堂,亦招教徒,因某乡民与教徒涉讼,屡不胜,遂勾结拳众,将教堂围攻,劈开大门,闯入内面,逢人便杀。
及至官兵前来弹压,反把副将杀死古直督裕禄不得不奏,下朝旨令严拿首徒,并令大学士等三人出京剿办。
虽有拿住的拳众,令皆释放,由大学士等带回京师,入朝复旨,请太后任用义和团,抵制洋人。
太监李莲英亦从中附和。
太后听信,即命大学士刚毅带领拳众。
京城内外,又为拳众布满,横行无忌。
又加董福祥一军,本是甘军,毫无纪律,当下毁电线、拆铁路、烧洋房,无所不为。
又耙各国使馆连日攻打。
各公使诘问总署,总署不理,反加赞拳众甘勇。
忽报日本使馆书记被拳众甘勇杀死,端王正在得意;忽报德国公使又被拳众杀死,端王只是称好。
不料由直督递进一角公文,端王拆开一礁,把眉一皱,忙入宫奏知太后。
太后道:"洋人真可恶,十八国联军来索大沽炮台,这事很难办。"
端王道:"有拳众甘勇,怕他什么?请太后降旨宣战便了。"
端王又假造洋人一个照会,激怒太后,太后不辨真假,遂大怒。
即由启秀取出宣战谕旨,呈太后看过,即命军机颁发宣战的谕旨,电知各省。
各省虽上疏谏阻,奈北方已经开战。
且说各国兵舰,齐集大沽口,即索让炮台。
提督罗荣光拒绝,经各国开炮轰击,罗提督不支,奔回天津。
各国联军统帅西摩尔登岸来援,途遇拳众,开一小仗,以众寡不敌,遂即退回。
拳众得此小胜,直督裕禄连忙报捷,朝旨赍赏拳众甘勇甚厚。
会洋兵鼓舞而来,势如破竹,直逼天津城下。
直督裕禄令聂军门抵战,未逾时,聂军大败,聂军门阵亡。
又令拳众对敌。
洋兵一开炮,拳众即回奔,反冲动官军。
及洋兵薄城,令拳众防御,拳首说:"不妨。"
次日,召集拳众,托词出城开战,一哄而散。
洋兵乘势入城,裕禄逃出北门,投马玉昆营而去,天津遂陷。
联军大振,遂长驱北向。
朝中大惊,端王急报宫中。
太后道:"前日照会,是你同启秀唆使军机连文冲捏造的,我已查出,你不要痴心妄想,你小心点罢。"
端王出宫,正在外打听消息,忽内监密报,说太后令荣中堂办礼物,饬庆王往各使馆慰问,并拟旨发电各省勤王。
当时所有上疏谏阻,并与端王反对的,皆被端王捏奏杀死。
此时洋人又破北仓,日逼日近,杨村失陷,裕禄自杀,李秉衡亦饮毒而死,武卫军各处乱逃。
七月十七日,联军入张家湾。
十八日破通州,二十日直逼京城下。
荣禄连忙入宫,禀知太后,但已悔不及。
荣禄道:"太后速筹善法。"
正议间,载澜忽入宫报道:"不好了!洋人来了!已经攻城了!此时皇太后、皇上不如出幸,免受洋人气。"
太后道:"如此暂避。"
随即传旨,着刚毅、赵舒翘、王文韶三人,整顿行装,候旨启行,随时改作汉装。
又命光绪帝及皇后瑾妃全行改装,扮作百姓模样。
召三辆常行车子,带进宫中,于天未明齐集,着帝上车,皇后瑾妃同坐一车,大阿哥跨辕,自坐一车。
三辆骡车天未明出神武门,端王等四人跟走,一直至颐和园,方要歇息,忽内监报洋人追来了,太后忙率皇帝上车急奔。
行了一日,太阳已下,尚未有饭到嘴,到了市上,也没有买,好歹弄点稀粥吃吃。
行了数日,才到怀来县。
县官吴永也未接报,及太后到署,才连忙跪接,迎入署中。
太后住下,众大臣也就赶到,两下不过诉说途中况味。
太后命庆王回京,与联军议和。
庆王只得休息一天,遵旨回京不表。
且说两宫西幸,京城已自失陷。
各国洋兵统已进城,土匪乘势抢劫。
幸日本兵保护,尚未有大损失。
各大臣见京城失守,内有十数员殉难。
真叫国存与存,国亡与亡,暂且不提。
且说庆王自奉太后令回京,来与联兵议和。
究竟议和与否,拳众如何失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