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十二 陕西一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十二 陕西一 顾祖禹

《禹贡》曰:黑水、西河惟雍州按:黑水在雍州西北,西河在州东。

此主冀州而言,故曰西河。

《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应劭曰:雍,壅也。

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

又为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阏也。

周都丰镐,则雍州为王畿。

东迁以后,乃为秦地。

孝公作为咸阳,筑冀阙徙都之。

故谓之秦川,亦曰关中按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

东西千余里。

《三辅旧事》云: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

徐广曰: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秦地居四关之中,亦曰四塞。

其在天文,东井、舆鬼,则秦分野,亦兼赵、魏之疆按:今榆林以北属赵,同、华二州以东,皆属魏。

而汉中,在《禹贡》为梁州之域,于春秋、战国,则楚地也。

始皇并天下,置内史、上郡、北地、陇西暨汉中郡。

项羽入秦,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谓之三秦,而汉中则属于汉秦及三秦,详见首卷。

汉有天下,都长安。

武帝置十三州,以三辅属司隶,而更置凉州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其汉中则属益州。

后汉因之建武初,尝以三辅置雍州,治京兆,旋罢。

献帝时,复置雍州,并凉州属焉。

魏分河西为凉州,陇右为秦州,而司隶如故。

蜀汉有汉中,置梁州治焉。

晋改司隶为雍州,而凉、秦、梁三州皆如故。

及永嘉以后,刘、石、苻、姚相继据之时所置州郡纷纭难理。

今见第三卷。

刘裕灭姚秦,而其地旋没于夏,惟汉中之地,常为内境,以秦、梁二州并治焉。

后魏置雍州及南秦、北秦等州按:雍州治长安,北秦州治上わ,今见巩昌府秦州。

南秦州治洛谷,见巩昌府成县,尽有雍州之地。

迨西魏以及宇文周,则又南兼汉中矣。

隋氏虽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而不详所统余州皆然。

后魏、周、齐州郡,见第四卷。

唐贞观中,分天下为十道,此为关内、陇右道,而汉中属于山南道。

开元中,又分为京畿、关内、陇右及山南西道以上详见第五卷。

唐末,为李茂贞及朱温所据,而汉中旋属于王建。

后唐同光中,悉收复焉。

应顺初,汉中又亡于孟蜀唐末方镇及五代十国,俱见第五卷。

宋初,置陕西路,而于汉中置峡西路。

庆历初,改置延、环庆、秦凤、泾原四路。

熙宁中,又增置熙河路,既又分置永兴路,凡六路。

元丰六年,改为永兴、秦凤二路,而峡西亦析为利州路仍治兴元,即今汉中府。

金人得关中,亦置京兆、延、庆原、熙秦等路后又分熙秦为凤翔、临洮二路。

时汉中仍为宋境。

元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于京兆汉中亦属焉,又置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于甘州。

元末,李思齐、张思道等据其地。

明初,讨平之。

洪武九年,置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属州二十一、县九十五总为里三千五百九十有七,夏秋二税,大约一百九十二万九千五十七石有奇,而卫所参列其间。

今仍为陕西布政司。

◇西安府属州六县三十一

长安县附郭咸宁县附郭咸阳县泾阳县兴平县临潼县渭南县蓝田县县县高陵县富平县三原县醴泉县

华州属县二

华阴县蒲城县

商州属县四

商南县洛南县山阳县镇安县

同州属县五

朝邑县阳县韩城县澄城县白水县

耀州属县一

同官县

干州属县二武功县永寿县

州属县三淳化县三水县长武县

◇凤翔府属州一县七

凤翔县附郭岐山县宝鸡县扶风县县阳县麟游县

陇州

◇汉中府属州二县十四

南郑县附郭褒城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凤县

宁羌州属县二

沔县略阳县

兴安州属县六

平利县石泉县洵阳县汉阴县白河县紫阳县

◇延安府属州三县十六

肤施县附郭安塞县甘泉县安定县保安县宜川县延川县延长县青涧县

州属县三

洛川县中部县宜君县

绥德州属县一米脂县

葭州属县三吴堡县神木县府谷县

◇庆阳府属州一县四

安化县附郭合水县环县

宁州属县一真宁县今县属府◇平凉府属州三县七

平凉县附郭崇信县华亭县镇原县

泾州属县一

灵台县

静宁州属县二

庄浪县隆德县

固原州卫所附见◇巩昌府属州三县十四

陇西县附郭安定县会宁县通渭县漳县宁远县伏羌县西和县成县

秦州属县三秦安县清水县礼县

阶州属县一

文县

徽州属县一

两当县

◇临洮府属州二县三

狄道县附郭渭源县

兰州属县一

金县

河州卫、所附见

洮州卫

岷州卫西固城所附见

榆林镇

宁夏镇所附见

宁夏后卫

宁夏中卫

靖虏卫

◇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属卫七属所四甘州卫各卫、所、城、堡俱附见

肃州卫

山丹卫

永昌卫

凉州卫

镇番卫

庄浪卫镇夷、古浪、高台三所附见

西宁卫碾伯所附见羁縻司卫及属夷附见东濒河,

黄河,在榆林镇东。

又南经延安府东及西安府之东北,与山西皆濒河为界。

南据汉水,

汉水,在汉中府城南。

东流过兴安州北,入湖广、界陕西之境,实逾汉水而南也。

西抵羌戎,

肃州、西宁、洮州、岷州诸卫以西,皆古羌戎地。

今为西域诸国及西番诸裔之境。

北届朔漠。

即沙漠也。

自西域横亘而东北,以达于辽海,为内外大限。

今榆林、宁夏、甘肃三镇之北,皆以沙漠为界。

汉唐至今,所以固内攘外之要地也。

其名山,则有终南秦岭附、

终南山,在西安府南五十里。

亘凤翔、岐山、县三县俱属凤翔府、武功、、县、长安、咸宁、蓝田之境,皆谓之南山。

《禹贡》谓之终南雍州:终南享物。

《诗》谓之终南,亦谓之南山《秦风》终南何有、《小雅》南山有台及节彼南山之类,皆指终南也。

《诗传》:周之名山曰终南。

《左传》:中南九州之险也。

汉东方朔曰:南山,天下之阻也。

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河陇以东,商洛以西,厥壤肥饶《汉书》东方朔曰:南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良材,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

又有亢、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

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

故酆、镐之间,号为土膏。

班固曰:、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

其《西都赋》云: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张衡《西京赋》曰:终南太一,隆崛崔按王氏曰:终南,南山之总名。

太一,南山之别号。

据经传皆以终南、太一为一山。

《西京赋》既并言之,则非一山矣。

又潘岳《西征赋》曰:面终南而背云阳。

又云:太乙あだ。

所谓太一,谓武功县之太白山也。

《一统志》:太一山,在终南西二十里。

误。

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

其中盘纡回远,深岩邃谷,不可殚究。

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之险也。

后汉建武二年,赤眉大掠长安,乃引而西,自南山转掠城邑入安定、北地。

三国时,汉魏相持,必在南山褒斜诸谷间。

晋大兴四年,终南山崩,时刘曜窃据长安。

说者曰:此曜亡之征也。

咸康三年,侯子光聚众杜南山南山在杜县界中,故曰杜南山,僭称帝,后赵将石广击斩之。

《地志》曰:南山大谷凡六六谷,或曰:子、午、傥、骆、褒、斜,南北分列,此六谷也。

详见汉中府子午等道,出奇走险,则南达汉中,东通襄、邓,故后秦姚苌拜郝奴为六谷大都督,使备南山之险云。

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使沈田子等入武关。

恐田子众少不敌,遣沈林子将兵,自华阳循南山趋秦岭往助之。

宋元嘉二十二年,魏卢水胡盖吴作乱于渭北,民皆渡渭奔南山。

明年,魏发兵屯南山诸谷,以备盖吴窜逸。

隋大业末,李渊入关,南山群盗皆起兵应之。

武德七年,校猎于之南山,遂幸终南。

广德初,吐蕃入长安,亡军叛卒、乡曲无赖,多乘乱为盗。

吐蕃去,犹窜伏南山五谷中五谷,见下《元和志》。

乃设南山五谷防御使讨之。

永泰二年,京兆尹黎自南山引涧水,穿漕渠入长安,不就。

兴元初,李怀光叛附朱Г,车驾自奉天幸梁州。

怀光遣将孟保等将精骑趣南山邀车驾。

保逗留不前,至而还。

于是百官从行者,皆得达行在。

广明以后,长安多故,车驾往往入南山,趣兴元。

五代梁开平三年,遣杨师厚击叛将刘知俊,至华州,长安已为岐守按:是时刘知俊以同州附李茂贞,复取长安,请兵于岐。

师厚因以奇兵并南山,疾驱而进,自长安西门入,遂克之长安西面三门,延平门最近南山。

宋失中原,以南山与金人分界。

其后,蒙古突入山南,而宋与金人之患俱急矣。

《唐十道志》:西京南据终南,一行以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而终南分地络之阴阳。

柳宗元曰:据天之中,在都之南按晋潘岳《关中记》云:终南,一名中南。

言在天下之中,居都之南也。

西至于褒斜,又西至于陇首,以临于戎;东至于商颜按:颜师古《汉书注》:商颜者,商山之颜,譬人之颜额也,又东至于太华,以距于关关谓潼关。

其物产之厚,器用之出,则琳琅,《夏书》载焉;纪堂条梅按《诗》注:纪,山之廉角也。

堂,山之宽平处。

条,山楸也,材宜为车版。

梅,亦材之美者。

《秦风》咏焉。

《元和志》:南山,西接岐州,东抵陕虢。

其谷之大者有五:曰子午谷、斜谷、骆谷、蓝田谷、衡岭谷也接:衡岭亦作横岭,见蓝田县。

又有牛心谷,见华阴县。

其谷北接华山,南通商洛,或曰子午五谷。

其谷之小者,约以百计。

宋宣和六年,种师道致仕,居南山豹林谷,是其类也。

南山深远,自昔常为用兵之地。

《雍记》: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彻蓝田,相距且八百里。

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胡三省曰:关中有南山、北山。

自甘泉连延至[B18D]、九为北山;自终南、太白连延至商岭为南山也。

按唐时京师每多水患,盖诸山之水暴溢所致。

罗洪先曰:关中虽称四塞,然南山东西通接商、洛、汝、邓、汉、凤、襄、沔,山深谷密,萦纡盘互,无虑数千里,内多岩洞窟穴。

盗贼往往逋逃其中,潜通声问,不啻萌蘖。

故《易》称豕牿牛,涣丘解拇。

称名取类,义弘远矣。

呜乎!罗氏之言,岂意为天宝、靖康之谶哉按:罗氏有《广舆图》传于世。

又《史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通释》:秦岭在商州西八十里。

《一统志》云:秦岭在西安府蓝田县东南。

恐未可据。

《西京记》云按:《西京记》,后周薛撰。

诸家各引其说:长安正南,山名秦岭,东起商洛,西尽汧陇,东西八百里。

岭根水北流入渭,号为八百秦川。

王应麟曰:秦岭北为秦山,南为汉山,周六百二十里。

旧记皆云,南山深处,高而长大者曰秦岭。

然则终南、秦岭,本一山矣按《括地志》:终南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秦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肺山。

是亦以终南为秦山也。

《六典》云:陇右道名山曰秦岭,或以为今凤翔府之岍山。

泰华少华山附、

泰华山,在西安府华州华阴县南十里,即西岳也。

《舜典》: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

《禹贡》:导河至于华阴。

即华山之北矣。

《周礼·职方》:豫州,其山镇曰华山。

《山海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高五千仞,广十里,远而望之,若华然,故曰华山按《白虎通》:西方华山,少阳用事,万物生华也。

《尔雅》云: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云。

汉成帝元延二年,幸河东,涉西岳而归。

后汉初平四年,华山崩裂。

《灾异志》云:汉亡之征也。

《水经注》:华岳有三峰按《胜览》云:华岳三峰:芙蓉、明星、玉女是也,直上数千仞,基广而峰峻迭秀,屹于岭表,有如削成。

山顶有二泉东曰太丘泉,西曰蒲池,东西分流,挂溜腾虚,直泻山下。

今其山盘回峻挺,翼带河滨,控临关险,壮都邑之形胜,扼雍、豫之噤喉。

秦中险塞,甲于天下,岂不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山川之雄,泰华裒然称首哉!唐武德二年,大猎于华山按《唐史》:是年祀华山,明年复祀焉。

上元初,复较猎于华山曲武原原在山下。

天宝九载,群臣请封西岳,不果按:是年将封华山,命凿华山路,设坛场,既而以关中旱,不果。

《六典》:关内道名山曰泰华唐玄宗《华岳铭》有曰:雄峰峻削,菡萏森爽。

是曰灵岳,众山之长。

伟哉此镇,峥嵘中土。

高标赫日,半壁飞雨。

又《题名记》:自开元迄后唐之清泰,登华岳者,凡五百四十有二人。

其峰峦洞谷,参差错列,而峰之最著者,为莲花诸峰按《华岳志》:岳顶中峰曰莲花峰,东峰曰仙人掌,西峰曰巨灵足。

世传华山初与蒲州首阳山为一山,河神巨灵劈分为两,以通河流,掌迹犹存。

故张衡《西京赋》云:缀以二华,巨灵,高掌远,以流河曲。

曹植《述征赋》亦云表神掌于岩谷也。

唐王涯为之辨曰:华岳首峰有五崖,比壑破岩而列,自下远而望之,偶为掌形耳,谓是巨灵之迹,不亦诞哉!又华山南峰,曰落雁峰。

其相近者,曰黑龙潭、仰天坪。

西北曰毛女峰。

东北曰云台峰。

其与云台相近者,曰公主峰。

相传汉南阳公主避王莽乱,入山得仙处;洞之最著者,为碧云诸洞《华岳志》:岳顶而东,为碧云洞,下为碧云溪。

稍西有王刁洞,昔仙人王遥与刁自然所居也。

岳顶之东南,曰老君洞,旁为焦公岩。

岳顶之北,则为仙人洞、水帘洞。

其近毛女峰者,《道书》以为太极总仙洞也;谷之最著者,为牛心诸谷牛心谷,见前终南山五谷小注。

按《华岳志》:碧云洞旁有黄神谷、牛心谷。

其相近为藏马谷,相传谷有神马藏焉。

汉武求仙时,马自谷中出也。

又有文仙谷,为仙人贾君所居。

迤西曰车箱谷。

又有雾谷,后汉张超居此。

宋陈抟命弟子凿张超谷中石室,是也。

又西曰仙谷,一名石羊城,俗讹为黄初平叱石成羊处。

又西南曰桃谷、瓮谷、竹谷、大敷谷。

又西南则华阳薮也。

登华岳之巅,俯视云烟,皆出其下。

帝座微茫,仿佛可通也郭缘生《述征记》:从山麓至山顶,升降纡回,凡三十三里,有天井、青柯坪、百丈崖。

夹岭以上至屈岭,为绝顶处,道皆奇险。

而夹岭两箱,悬崖数百仞,路广裁三尺余,世亦谓此为搦岭也。

又少华山,在华州南十里,东去太华八十里张衡赋:缀以二华。

即太华、少华也。

峰势相连,视华山差小,故曰少华。

其峰之名者,曰少华诸峰按《华岳志》:少华山正峰,曰少华峰。

峰之东曰独秀峰,亦曰玉女峰。

其下即敷水峪也;谷之名者,曰白石诸峪《华岳志》:少华峰西,有白石峪、潭峪、水峪,皆深广。

白石峪之西,为郑南峰。

华州,本春秋时郑始封地也。

《志》云:以后周所移郑县而名。

又西则石堤峪也。

华山层岩复岭,与终南相环带,信为天设之险矣。

陇坻陇关附、

陇坻,即陇山,亦曰陇坂,亦曰陇首,在凤翔府陇州西北六十里,巩昌府秦州清水县东五十里。

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南带、渭。

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

《战国策》范睢曰:秦右陇蜀按汉初张良亦云:关中右陇蜀,盖以陇坂险阻,与蜀道并称也。

又《西京赋》曰:右有陇坻之隘。

《汉书》:元鼎五年,自雍逾陇,西登崆峒。

王莽之篡也,命其右关将王福曰:、陇之阻,西当戎狄。

后汉建武二年,赤眉引兵欲西上陇。

时隗嚣据天水,遣将杨广迎击,破之。

六年,遣耿、盖延等七将军,从陇道伐蜀。

隗嚣惧,遂发兵反,使王元据陇坻,伐木塞道,诸将与嚣战,大败,各引兵下陇。

八年,来歙袭取略阳见秦州秦安县。

嚣使王元拒陇坻,行巡守番须口见陇州,王孟塞鸡头道见平凉府头山,牛邯军瓦亭见秦安县。

以上数处,皆陇道要口也。

嚣悉众围略阳,不克。

帝寻部分诸将,数道上陇,略阳围解。

永和五年,于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以备羌乱。

既而羌入武都,烧陇关陇关,即大震关。

永初以后,群羌扰乱,屡断陇道,窥三辅。

《三秦记》:天水郡有太坂,曰陇坻。

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

欲上者,七日乃得越。

故《论都赋》曰:置列、陇,ń偃西戎。

《西京赋》亦云:陇坻之隘,隔阂华戎。

言其高且险也。

郭仲产《秦州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巅,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

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俗歌曰: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

又云: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

又张衡《四愁诗》曰:吾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

度陇,无蚕桑,八月乃麦,五月乃冻解。

《说文》:登陇山,东望秦川,墟舍桑梓,与云霞一色。

高处可容百余家,下处容十万户。

上有悬溜,吐于山中,汇为澄潭,名万石漈,流溢散下,皆注于渭。

又有小陇山《志》云:在陇州北。

王氏曰:在清水县。

旧《志》以大陇为陇首,小陇为陇坻。

胡氏曰:小陇山,在陇州废南繇县西北,非也,即今州西八十里之关山矣,岩障高深,不通轨辙,亦曰分水岭。

自曹魏以后,秦雍多故,未常不以陇坻为要害。

晋义熙八年,姚兴分遣诸军击杨盛于仇池,兴自雍赴之,与诸将会于陇口即陇关之口。

后魏正光五年,秦州贼莫折念生等作乱。

李苗言:陇贼猖狂,利于疾战。

如令陇东不守,军败散时元志将兵军,则两秦遂强谓秦州及南秦州也。

见上沿革。

时南秦州民张长命等,亦据城应贼。

故云两秦,三辅危弱,国之右臂,于斯废矣。

未几,念生遣其弟天生将兵下陇,与元志战于陇口。

志败保岐州,贼势遂炽。

明年,崔延伯破天生于黑水见县,追奔至小陇,岐、雍、陇东皆平。

会将士稽留采掠,天生遂塞陇道,由是诸军不得进。

孝昌二年,念生以秦州降。

萧宝寅使元修义西进。

修义停军陇口,久不前。

念生遂复叛。

隋义宁初,李世民破薛仁杲于扶风,追奔至陇坻。

唐贞观二十年,车驾逾陇山,幸灵州,抚定敕勒诸部。

《六典》:陇右道名山曰陇坻。

《里道记》:陇山有新故两关:故关,大震关也在陇州西七十里。

旧《志》云:在清水县东五十里;新关,安夷关也在陇州西四十里。

先是武德五年,突厥入原州,陷大震关至德初,安禄山遣其将高嵩,以敕书缯彩诱河陇将士,大震关使郭英又击斩之。

广德元年,吐蕃入大震关,尽陷河西、陇右地。

大历三年,凤翔帅李晟出大震关,破吐蕃于临洮。

大中六年,陇州防御使薛逵,奉诏移筑故关。

上言源西境,切在故关。

昔有堤防,殊无制置,僻在重冈之上,苟务高深。

今移要会之中,实堪控扼,旧绝井泉,远汲河流。

今临水挟山,当川限谷,危墙深堑,克扬营垒之势。

乞改为安戎关一作定戎,今曰安夷。

从之。

繇是以大震为故关,而安戎为新关。

天复二年,李茂贞劫驾幸凤翔。

朱全忠讨之,进军凤翔城下,遣将孔出大散,自凤州西取成州《九域志》:凤州西至成州,二百七十里,又北取陇州,又西至秦州《九域志》:成州北至陇州,二百五十里。

陇州西至秦州,亦二百五十里。

不克,乃自故关引还。

五代梁贞明二年,蜀将王宗播自秦州出故关,攻陇州,寻引归。

六年,蜀将王宗俦等伐岐,出故关,壁于咸宜,入良原咸宜,见陇州。

良原,见泾州灵台县,复攻陇州,不克。

汉干初,王景崇以凤翔叛附蜀,蜀将韩保贞赴援,出新关,军于陇州。

宋建炎四年,张浚败绩于富平,金人遂逾陇关,取秦、巩诸州。

绍兴十年,杨政自巩州入陇关,拔陇州,取岐州诸屯。

明初,徐达克陇州,逾陇关,秦州、巩昌遂下。

《纪胜》云:大震关,西汉时置。

《地道记》所称汉置陇关,西当戎翟者也世传汉武帝登陇经此,遇雷震而名。

俗歌曰:震关遥望,秦川如带。

陇关之名大震,旧矣。

宇文周天和中避讳,改关曰大宁,亦曰陇山关。

隋唐复为大震关。

唐薛逵改筑新关于陇山上,西去故关三十里,控扼要道,与故关并为戍守处。

秦雍喉嗌,陇关当之矣今大震关曰故关,安夷关曰新关。

有故关大寨巡司,两关俱属焉。

龙门、

龙门山,在西安府同州韩城县东北八十里,山西河津县西北三十里,夹河为险,古称津要。

《禹贡》:浮于龙门、西河。

又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亦谓之孟门。

《战国策》:吴起曰:殷纣之国,左孟门。

盖指龙门也今山西吉州有孟门山,《志》以为即龙门之上口。

《竹书》:晋昭公元年,河水赤于龙门。

《大事记》:周威烈王十三年,晋河岸倾,壅龙门至于底柱。

《吕氏春秋》: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

《汉纪》:成帝元延二年,游龙门。

今悬崖峻壁,夹河并峙,河经其中,惊涛激浪,震动岩谷,相传大禹所凿也《史记·自叙》:迁生于龙门。

《魏土地记》: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里,岩际镌迹尚存。

《三都记》:龙门外悬泉而两傍有山,水陆不通,鱼鳖莫上,故江河大鱼有暴腮龙门之困。

《水经注》:河水出龙门,以两山夹河而名。

晋太元二十一年,后秦姚兴攻河东。

故西燕所署河东太守柳恭等临河拒守,兴兵不得济。

汾阴薛疆引秦兵自龙门济,遂入蒲坂,恭等皆降。

后魏太和二十一年,魏主宏自代北南还,至龙门谓今河津县,遣使祀大禹,寻置龙门镇于此旧《志》:龙门镇,西对夏阳之龙门山。

盖置于河东岸也。

孝昌二年,以薛修义为龙门镇将。

永熙末,高欢破潼关,屯华阴。

龙门都督薛崇礼以城降欢。

宇文周太和五年,齐将斛律光侵汾北,围定阳今吉州,筑十三城,拓地五百里。

宇文宪督诸将自龙门渡河,光退保华谷华谷城,见山西稷山县。

宪攻拔其新筑五城。

隋大业十三年,李渊起义师,至龙门亦谓河津县。

任瑰请从梁山渡河,径指韩城。

渊从之《括地志》:龙门之南,即梁山。

故龙门亦兼梁山之称。

时唐兵盖自龙门渡也。

梁山,今亦见韩城县。

唐武德二年,李世民讨刘武周,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见山西绛州。

七年,治中云得臣自龙门引河,溉田六千余顷。

《通典》:韩城东北有龙门城,极险峻。

又有龙门关,盖周齐时攻守处。

其地两峰壁立,大河经此,扼束而出,南北盖百余里。

关之下,即禹门渡矣。

桥山、

桥山即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在庆阳府合水县东五十里。

山绵亘深远。

其在延安府保安县东六十里者,亦曰艾蒿岭,以岭多艾蒿也又葭州南六十里有艾蒿坪,亦为桥山东麓。

其在州中部县治北者,则曰桥山,以沮水穿山而过,山若桥然也。

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

《史记》:黄帝葬桥山。

汉元封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释兵须如须,一作凉。

《地志》以为山南地名,即此。

其在今榆林卫西南境者,则曰桥门。

后汉灵帝初,段讨东羌先零等,破之于高平逢义山见平凉府镇原县,追羌出桥门。

《水经注》:桥山有长城门,故谓之桥门,一名青岭门。

后唐长兴四年,李彝超以夏州拒命,遣军讨之。

彝超使其兄阿罗出守青岭门,以拒官军。

薛居正曰:自庆州而东北,过奢延泽,至夏州青岭门,即古长城门也。

《寰宇记》: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东接延州,绵亘八百余里。

盖、宁、环、庆、延、绥、、坊诸郡邑,皆在桥山之麓。

宋人所称横山之险,亦即桥山北垂矣。

又沮水出桥山,合于洛水,东西群川,皆会流于山下,俗亦谓其地为川东、川西。

れ冢、

れ冢山,在汉中府宁羌州东北四十二里。

《禹贡》:れ冢导漾。

是也。

《山海经》以为鲋山。

《水经注》: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沮县,今略阳县。

狼谷,盖即れ冢之谷。

狼谷,即れ冢之异名矣。

薛氏曰:陇东之山,皆れ冢也。

《唐六典》:山南道名山曰れ冢又秦州西南七十里有れ冢山,则西汉水所出。

西倾、西倾山,在洮州卫西南二百五十里。

《禹贡》:西倾因桓是来《寰宇记》:桓水自吐谷浑界流入洮州境。

是也。

一名嵹台山,又为强山,亦曰西强山,或谓之马寒山。

刘宋景平中,吐谷浑王阿豺升西强山,观垫江源,即此山也。

《沙州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漒\台山漒\与嵹通,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则洮水源也垫江水即阶、文之白水。

郭景纯曰:自西倾山东南流,入汉而至垫江。

故段国以为垫江水,盖即《禹贡》之桓水。

隋大业三年,裴矩撰《西域图记》,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盖以西倾为内外之界也。

《唐六典》:陇右道名山曰西倾今临洮府西南百五十里有西倾山,巩昌府漳县西北八十里亦有西倾山,皆非《禹贡》之西倾也。

积石、

积石山,在西宁卫西南百七十里。

《禹贡》:导河自积石。

是也。

《水经注》:河径积石而为中国河。

成公子安《大河赋》曰: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

俗谓之大积石山。

又河州卫西北七十里有积石山,两山如削,黄河中流,西临蕃界,俗谓之小积石山一名唐述山。

后汉延禧三年,西羌余众复与烧何大豪寇张掖,校尉段击之。

羌引退,追之,且斗且行,积四十余日,遂至积石山,出塞二十余里盖自张掖而南,转战至积石,道路纡回,遂至于此,斩烧何大帅,降其余众而还。

隋大业三年,平吐谷浑,命刘权戍河湟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捍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唐贞观八年,遣李靖等攻吐谷浑。

靖督诸军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且末,见甘肃塞外曲先卫,穷其西境。

盖积石控据河津,实为西面之险。

《唐六典》:积石,陇右道之名山也。

贺兰、

贺兰山,在宁夏卫西六十里。

其山盘踞数百里,上多青白草,遥望如骏马。

北人呼骏马为贺兰也。

山多果实,又产铅,丹崖翠壁,巍然隆峻。

唐建中二年,吐蕃请灵州之西,以贺兰山为界,许之。

五代唐长兴三年,夏州帅康福奏党项入寇,击败之,追至贺兰山。

宋景以后,赵元昊据有其地,建宫于贺兰山东。

今宫垣遗址尚存。

庆历四年,契丹主宗真亲帅骑兵十万,济河入夏,遣将萧惠与元昊战于贺兰山北,败之。

又皇初,契丹伐夏,获夏主谅祚之母于贺兰山以归。

今贺兰屹峙宁夏西北,实为屏障。

正统以后,北人入套中,西犯甘、凉,多取道于山后,甚且阑入山南,视为通途。

弘治二年,督臣王越袭击于贺兰山后,败之。

嘉靖三年,亦不剌驻牧贺兰山后,出设扰边。

议者以打口、赤水墩诸处,可以垛截,若设望于山外,而于山南络绎布置,防其冲突,庶宁夏完固,而河西之患亦寡矣。

祁连。

祁连山,在甘州卫西南百里。

山甚高广,本名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也。

汉元狩元年,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至祁连,斩首三万二百级。

《西河旧事》: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郡界,产松柏五木,美水茂草,山中冬温夏冷,宜牧放,牛羊充肥,乳酪美好。

故匈奴歌曰:夺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是也。

今自张掖以西,其大山多以祁连名。

其大川,则有大河、大河,自西域入西宁卫及河州之境,绕兰州而北,经靖边、宁夏及榆林之境,乃折而南,出龙门,抵华阴,复折而东,周匝三垂,皆大河也。

《禹贡》曰: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

又曰: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

禹迹至今未改矣。

又龙门以南,河山之会,秦晋之郊也。

春秋时,其地属晋,故其力足以拒秦。

鲁僖公九年,秦穆公援立夷吾。

夷吾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左传》作"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此从《秦纪》,背约不与。

十五年,战于韩,获晋君以归,夷吾献河西地,既而晋复取之。

战国初,魏使吴起守西河,秦兵不敢东向。

武侯尝浮西河而下,所谓美哉山河之固者也。

方是时,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郑,即今华州,有上郡。

其后秦数出兵攻魏,魏日以削。

秦惠王六年,魏始纳阴晋即今华阴县。

八年,魏纳河西地孔氏曰:同、丹二州之地也。

丹州,今延安府宜川县。

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今延安以北地,而河西之地尽入于秦。

《战国策》:扌留谓韩王,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

是也吕氏曰:秦孝公用商鞅,取河西地。

其尽得河西,则犀首张仪之力也。

《吕氏春秋》:吴起去西河而泣曰: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

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

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

《秦纪》:穆公时,常得河西地,而晋复取之。

故孝公元年下令曰:三晋攻夺我河西地。

于是出兵东围陕城。

十年,东地渡洛此即渭北之洛川,所谓自郑滨洛者也。

贾生《过秦》所云"商君佐之,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者也。

自秦晋以后,争于关河之交者,其盛衰强弱,无不以是为判。

又大河在关中,馈运所资也。

《春秋》僖十三年,秦输粟于晋,自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泛舟之役。

孔颖达曰:秦都雍,雍临渭,晋都绛,绛临汾,繇渭入河,又繇河以溯汾也。

汉岁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多至六百万石,大率取于关东诸郡,从河入渭。

隋唐都长安,皆溯河为运。

而河有三门底柱之险见河南名山底柱,水流湍悍,输挽为劳。

隋开皇三年,以长安仓廪尚虚,谓西自蒲、陕,东至卫、汴,水次十三州,募丁运米十三州,华、陕、、洛、管、汴、汾、晋、蒲、绛、怀、卫、相是也。

于卫州置黎阳仓,陕州置常平仓,华州置广通仓,转相灌输,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长安。

唐大历中,刘晏为转运使,以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缘水置仓,转相受给。

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船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输粟百余万,无升斗溺者。

宋以陕西用兵,欧阳修谓宜按唐裴耀卿之迹,不惮十余里陆运之劳裴耀卿置仓三门东西,亦见河南名山底柱,则河漕通而物可致,且纾陕西之困。

明天顺中,延绥多故,杨鼎请循河通饷,且议摘漕粮数千石赴陕谓河南陕州,就令教习山、陕、河南之人。

待舟楫通后,乃许回运,且可顺携解盐数十万以充淮课,则国利大有益。

郑晓曰:河自蒲州北至龙门,两岸平广,可渡者百余里。

此诚关中之襟要,而华阴渭口,又运道之喉嗌也。

今详见川渎异同。

汉水西汉水附见、

汉水有二:一曰西汉水,源出巩昌府秦州西南九十里れ冢山,西南流经西和县北,又南至成县西,接阶州东北境,复折而东南,经成县南,流入略阳县西,谓之犀牛江。

又南流经宁羌州东,而合于嘉陵江。

此即嘉陵江之上流,非《禹贡》所称汉水也嘉陵江,见四川大川。

其自宁羌州れ冢山东流,经沔县及褒城县南,又东南经汉中府南,又东经成固县及洋县之南、西乡县之北,又东经石泉县南,乃折而南,经汉阴县、紫阳县之西,复折而东,出兴安州之北,又东经洵阳县南、白河县北而入湖广郧阳府界者,此即《禹贡》所云"れ冢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也。

俗亦谓之东汉水。

详见川渎异同。

渭水、渭水,出临洮府渭源县西二十五里之南谷山,流经鸟鼠山下在渭源县西二十里,过县北,东流经巩昌府北及通渭县、宁远县、伏羌县之北。

又流经秦安县南、秦州之北,至州东南清水县西。

又东南流经山谷中,入凤翔府陇州南界。

又经宝鸡县南,而水自北入焉水出陇州山,历阳县至宝鸡县东三十里,入于渭。

又东经岐山县及扶风县南,又东经县北,而斜水自南入焉。

又东流,入西安府干州武功县南,又东经县北、兴平县南,又东经县北、咸阳县南,而沣、镐二水自南入焉详见西安府。

又东过西安府城北,而霸、二水亦自南入焉详见西安。

又东历临潼县北、高陵县南,而泾水自北入焉。

又东历渭南县北及华州之北,又东历同州朝邑县南,而漆、沮二水亦自北入焉。

又东至华阴县北而入于河。

《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汉志》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东至船司空见华阴县入河,过郡四谓天水、扶风、京兆、冯翊,行千八百七十里,汉漕渠所经也。

元光六年,郑当时言: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

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

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

上以为然,令水工徐伯穿漕渠。

渠成,水大便利,民得以溉。

《淮南子》:渭水多力,宜黍。

杜笃《论都赋》:洪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石,转漕相过。

是也。

建安十六年,曹操击马超、韩遂,自蒲阪渡西河,循河为甬道而南。

超等自潼关退拒渭口。

操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

既而进军,悉渡渭,与超等战,大破之。

晋义熙十三年,刘裕伐姚秦,王镇恶等至潼关,请帅水军自河入渭,径趣长安。

后魏太和二十一年,自长安还洛阳,泛渭入河。

隋开皇元年,诏郭衍开漕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至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中赖之,名富人渠。

四年,又以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者苦之。

诏宇文恺凿渠引渭,自大兴城东至潼关三百余里,名广通渠,漕运通利。

唐天宝三载,韦坚为运使,规汉隋旧渠,皆起关门,西抵长安,通山东租赋,乃古咸阳壅渭为堰,绝灞,并渭而东,注永丰仓下见华阴县,即渭水入河处,复与渭合《五行志》:元和八年,渭水涨,绝济。

太和元年,岁旱河涸。

挽漕者掊沙而进,米多耗。

咸阳西十八里有兴成堰,秦汉故漕渠也。

咸阳令韩辽请疏之,东抵潼关二百里,可以罢车挽之劳。

从之。

天复四年,朱全忠劫迁车驾于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

长安自此丘墟,而漕渠之利,亦废不复讲。

王氏曰:渭川自大散关以北,达于岐雍,夹渭南北岸,沃野千里,谓之秦川。

关中有事,沿渭上下,可度者不一处,战守之宜,所在皆急。

此诚都城之襟带、畿辅之堑防也。

泾水水附、泾水,出平凉府西南四十里开头山之泾谷《淮南子》:泾水出薄洛之山。

《华戎对境图》:泾水上接蔚茹水,南流至开头山,乃折而东,东流经府城北,又经泾州北,又东历州长武县北,水入焉。

水源出凤翔府陇州西四十里弦蒲薮,东北流,入平凉府华亭县南,又东经崇信县北,至泾州城北,又东南过长武县北,而东流合于泾水。

泾、同流,过州北,又东南流经淳化县西南,又南经永寿县东,又南历谷口见醴泉县,至醴泉县东,又东南流,过咸阳县东北,泾阳县南,至高陵县西南二十里,而合渭水。

《禹贡》所谓"泾属渭"者,是也。

《周礼·职方》:其川泾。

《诗·公刘》:芮鞠之即芮、同。

鞠,水外也。

《左传》成十三年,晋师以诸侯之师及秦师战于麻隧在泾阳县西南,秦师败绩。

师遂济泾,及侯丽而还刘伯庄云:侯丽在泾阳县境。

襄十四年,晋帅诸侯之师伐秦,济泾而次。

秦人毒师上流,师人多死乐史曰:济处即今泾阳县之睢城渡。

《史记》:秦桓公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败走,追至泾而还。

景公十八年,晋悼公败秦军,追度泾,至或林而还或林,或曰即咸林,今华州也。

又关中溉田之利,莫如泾水。

《汉志》:泾水出头山,东南至阳陵入渭阳陵,见高陵县,过郡三安定、扶风、冯翊也,行千六十里。

秦始皇初,韩闻秦好兴事,欲罢音疲之,毋令东伐。

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见泾阳县西抵瓠口为渠瓠口,《索隐》曰:即谷口。

见醴泉县,并北山,东注洛北山,即九、[B18D]诸山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

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六斛四斗为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因命曰郑国渠。

汉元鼎六年,左内史倪宽请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旁高仰通之田。

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

首起谷口,尾入栎阳见临潼县,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颜师古曰:六辅渠,在郑渠上流之南。

白渠,在郑渠下流之南。

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言此两渠饶也。

后汉迁雒,而郑、白两渠渐废。

晋建兴四年,刘聪使刘曜寇长安。

曜陷冯翊,转掠上郡、北地,进至泾阳谓泾水北。

渭北诸城悉溃,遂逼长安。

义熙十三年,刘裕伐秦。

王镇恶自河入渭。

秦主泓遣其将姚强等合兵屯泾上以拒之,为镇恶所败。

其时,泾水左右皆战地也。

宇文周以后,渠堰之利复起。

唐永徽六年,太尉长孙无忌言:白渠水带泥淤,灌田益肥美。

又渠水发源本高,向下支分极众,若使流至同州,则水饶足。

比为碾用水,泄渠水随入渭,加以壅遏耗竭,所以失利。

诏尽毁水上碾,以利民田。

天宝以后,泾、渭之间,屡遭寇乱。

广德二年,回纥、吐番逼奉天,还攻泾州,不克,遂涉泾而遁。

又是时,势豪之家,多引泾水营私利,民田益困。

大历十三年,敕毁白渠支流碾以溉田。

杜佑曰:秦汉时,郑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

唐永徽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

大历中,减至六千顷。

亩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

复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河陇可复也,岂徒自守而已哉!《元和志》:太白渠在泾阳县东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太白渠,东流入高陵县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东南流,亦入高陵县界。

刘禹锡曰:泾水东行注白渠,酾而为三,以沃关中。

白渠之利不废,关中可无硗脊忧也。

唐宝历元年,泾阳令刘仁师请更水道。

渠成,名曰刘公渠、彭城堰。

《宋史》:淳化二年,泾阳民杜思渊言:泾河内旧有石た,以堰水入白渠,溉雍耀田,岁收三万斛。

其后多历年所,石た坏,三白渠水少,溉田不足,民颇艰食。

干德中,节度判官施继业,率民用竹木为堰,壅水入渠。

缘渠之民,颇获其利。

然每遇暑雨水骤,堰辄坏。

至秋,复以民力葺治,役烦而堰终不固。

乞依旧修迭石た,为暂劳久逸计。

诏从之。

寻复中止。

至道初,度支判官梁鼎、陈尧叟言:郑、白二渠,旧史溉田以万计,今所存不及二千顷。

郑渠难兴工,请修三白渠旧迹。

诏皇甫选、何亮相度,选等言:郑渠并仲山而东,凿断冈阜,首尾三百余里,连亘山足,岸壁颓坏,堙废已久。

度其制置之始,泾河平浅,直入渠口,暨年代浸远,泾河陡深,水势渐下,与渠口相悬,水不能至。

峻崖之处,渠岸废久,实难致力。

三白渠溉泾阳、栎阳、高陵、云阳、三原、富平六县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宜增筑堤堰以固护之。

旧设斗门一百七十有六以节水,宜悉缮治。

渠口旧有六石门谓之洪门,亦曰洪口堰今亦圮,若复议兴置,则其功甚大。

且欲就近度岸势,别开渠口以通水道,令渠官行视疏浚。

又泾河中旧有石堰,修广皆百步,捍水雄壮,谓之将军た,废坏已久。

杜思渊常请兴修而不克,仍止造木堰。

涉夏水潦,堰辄坏。

欲自今溉田毕,即命水工拆堰木置岸侧,充秋季修堰之用。

诏行之,于是自仲山南移治泾阳,未几复罢。

景德三年,博士尚宾经度郑、白渠。

宾言郑渠久废,不可复。

今自介公庙在泾阳县北回白渠洪口,直东南合旧渠,以畋泾河,灌富平、栎阳、高陵等县,经久可以不竭。

工毕,民果获利。

景三年,漕臣王沿言:三白渠溉田数万顷,今才及三千余顷,宜以时修治。

又郑白渠皆上源高处为堰,沿渠立斗门,多者至四十余所,以分水势,其下别开小渠,分以溉田。

其作堰之法,用石,锢以铁,积之于中流,拥为双派。

南流者仍为泾水,东流者酾为二渠。

故虽骇浪,不能坏其防。

诏从其言,修三白渠。

熙宁五年,诏三白渠为利甚大,又有旧迹,可极力修治。

是年,泾阳令侯可议凿小郑渠引泾水,高与古郑渠等。

又都水丞周良孺言:自石门北开二丈四尺,堰泾水入新渠,可溉田二万余顷。

开至临泾泾阳县西三十里泾水南,有临泾镇,就高入白渠,则水行二十五里,利益广。

开至三限口五十余里,接云阳,可溉田三万余顷。

诏如其议,自石门至三限,合白渠兴修,既而复罢。

六年,复诏修举。

大观四年,丰利渠成见泾阳县,疏泾水入渠,下与白渠会,溉泾阳、醴泉、高陵、栎阳、云阳、三原、富平七邑之田,总二万五千九十有三顷。

《元史》:宋熙宁中,修白渠故迹,自仲山旁开凿石渠,从高泻水,名丰利渠。

大统八年,泾水涨,毁堰塞渠,复疏导之。

至大初,御史王琚请于丰利渠上更开石渠。

从之。

至正三年,以新渠堰坏,导流益艰,乃复治旧渠口堰。

成,凡溉农田四万五千余顷。

前朝洪武中,耿炳文守西安,修筑泾阳洪渠诸堰,以溉民田,繇是军需无缺。

永乐以后,屡经修治。

成化中,项忠、余子俊、阮勤等并凿石通水,引泾入渠,谓之广惠渠。

白渠之利,得以不废。

水分三限旧《志》:自仲山下截泾河,筑洪堰,引入白渠,下至泾阳县北白公斗门,分为三限,宋元以来旧迹也:上限入云阳、三原、栎阳亦曰北限;中限入三原、高陵、栎阳;南限入泾阳,皆立斗门以均水,凡一百三十五处《志》云:三限闸在泾阳县北五里,北曰大白,中曰中白,南曰南白。

大白之下为邢堰。

堰之上,渠分为二:北曰务高渠,南曰平皋渠。

中白渠之下二十里,为彭城闸。

渠分为四:北曰中白渠,南曰中南渠,又南曰高望渠,又南曰南渠。

中南渠之下,又北分者,曰折陂渠,南分者,曰昌连渠。

独南白渠无分。

其五县分水,以三限及彭城为要地云。

说者谓秦汉时,泾河平浅,古沟浍犹有存者,故引河作渠,直易易耳。

年久泾河益深,水势与渠口相悬,必益就上流,然后能引水,而疏凿非故渠,且多石,故其用力尤难。

刘麟有言:北随旧址以开渠,南高泾渭之岸,东北杜入河之口,如李冰壅江作堋法,即高陵、栎阳以北,舄卤变为沃壤矣。

洛水、

洛水源出庆阳府合水县北二十里白于山《汉志》云:洛水出北地归德县蛮夷中。

又《匈奴传》注:洛水出上郡雕阴泰冒山。

一云周时有洛国居此。

又《西羌传》:洛川有大荔之戎,归德废城,见庆阳府。

雕阴,见延安府甘泉县。

东北流经废洛源县见庆阳府,又东经延安府保安县西南,又南经安塞县甘泉县西,历州城东,又南经洛川县西南,中部县东,而沮水入焉沮水自中部县子午岭东南流,而入于洛水也。

《唐·五行志》:太和四年,坊水漂三百余家,即洛水矣。

于是洛水亦兼沮水之称。

又南流经宜君县东,而入西安府耀州境。

过州西,又南合于漆水漆水自同官县界流经耀州、三原而合洛水,历三原县东北,富平县西北及白水县东,又东南流,经澄城县西,南至同州西《唐·五行志》:开元十五年,洛水溢入城平地丈余,坏同州城市及冯翊县,漂居民二千余家。

城,见洛川县。

又东南流,至朝邑县南而入渭水。

《禹贡》:漆、沮既从杜佑曰:洛即漆、沮,盖三水同流也。

《周礼·职方》:雍州,浸曰渭洛。

《周纪》:西伯献洛西之地于纣。

即此洛水也。

于春秋时,与泾、渭并为三川。

《国语》: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

《左传》昭二十二年,苌弘曰:周之亡也,三川震谓西周,韦昭以泾、渭、为三川。

杜预曰:泾、渭、洛也。

东魏杨休之对高欢曰:河、洛、伊为三川,泾、渭、洛亦为三川。

汉刘向云:昔周岐山崩,三川竭,而幽王亡《史记·六国表》:显王三年,秦败韩魏之师于洛阴。

又洛河在关中,亦灌溉所有事也。

《史记》:武帝时,庄熊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重泉,见蒲城县。

诚得水,可令亩十石。

于是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下征,即今澄城县。

商颜,杜佑曰:即商原也。

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

井渠之生自此始。

穿渠得龙骨,故名曰龙首渠《括地志》:伏龙寺,在同州冯翊县西北四十里。

故老云:汉穿渠得龙骨,因立祠焉。

是也。

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饶,后遂废。

后周保定二年,亦于同州开龙首渠,以广灌溉云。

洮水、

洮河,出洮州卫西倾山见上,经卫南,东北流,经岷州卫北,又折而北,入临洮府西南境。

盘束山中千数百里,始经府城南,又西北入兰州境,合湟水注于黄河。

《沙州记》:洮水出漒\台山。

漒\台,即西倾也,故洮水亦兼漒\川之名。

以其西接黄沙,谓之沙漒\段国云:黄沙在浇河郡西南一百七十里。

其沙南北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阳川,周回数百里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望之若人委干于地。

其东则为洮漒\。

自洮漒\南北三百里中,地草遍是龙须而无樵采。

《水经注》:洮水与蜀白水,俱出西倾山见名山西倾。

洮水东北流,经吐谷浑中,又东北经临洮、安故、狄道,又北至χ罕而入于河。

诸县皆在洮东,洮西悉羌虏所居也。

蜀汉延熙十年,姜维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于洮西。

胡王白虎又率部落降维。

十八年,姜维自χ罕趣狄道。

魏将王经前军逆战于故关关在洮水西,盖汉关故址,不利,经度洮水,与维战于洮西,大败。

炎兴初,魏邓艾遣王颀等攻姜维于沓中见洮州卫,维闻钟会已入汉中,引还。

魏将杨欣自甘松亦见洮州卫追蹑维于漒\川口,大战,维败走。

晋咸和二年,凉将韩璞与赵将刘胤,夹洮相持七十余日,为胤所败。

胡氏曰:漒\川口,在漒\台山东南,即洮水口也。

前凉张骏于此置漒\川郡。

后乞伏国仁亦置焉。

又吐谷浑为乞伏干归所败,其王树洛干帅众奔莫何川亦见洮州卫,沙漒\诸戎悉附之。

义熙十二年,乞伏炽盘攻秦洮阳公彭利和于漒\川,利和奔仇池。

炽盘因置益州,镇漒\川。

其地亦谓之南漒\,旧皆吐谷浑地。

后魏、后周及隋、唐盛时,皆斥逐吐谷浑,郡县其地。

宋时,为羌人所据。

元二年,羌长鬼章城洮州以居,熙河总管姚兕、种谊讨之,兵分两路,并洮水而进。

兕部洮西,捣讲朱城见河州卫,遣人走间道,焚河桥,绝西援。

谊部洮东,使岷州蕃将包顺为前锋,繇哥龙见洮州卫宵济,进至洮州,壁青藏峡同上,大败鬼章兵,复洮州。

洮河者,亦陇右西南之巨防矣元朱思本曰:洮河出羊撒岭北,东北流,过临洮府,凡八百余里,与黄河合。

羊撒岭,或曰西倾山之支岭也。

西海。

西海,在西宁卫西三百余里阚る曰:西海东去西平郡二百五十里,亦曰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