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
当取天下之日,河南有所必争。
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矣。
周之东也,以河南而衰;汉之东也,以河南而弱;拓跋魏之南也,以河南而丧乱。
朱温篡窃于汴梁,延及五季,皆以河南为归重之地。
以宋太祖之雄略,而不能改其辙也,从而都汴。
都汴而肩背之虑实在河北,识者早已忧之矣。
女真之季也,惧蒙古之逼,乃迁于汴。
迁汴未已,又迁于蔡,始为亡宋之资,终为自弊之地。
当其亡宋之日,岂料其祸之亦中于此哉?说者曰:"洛阳,周公所以营成周也,形胜莫尚焉。 夫周公营洛,岂意后世之遂迁而东哉?周以幽王之乱,而召犬戎之祸,惕目前之小警,弃创垂之远图。 其迁而东也,洛阳、岐周同为畿内地耳。 使都洛阳而守岐周,犹未为失计。 乃举岐西捐之于秦,而洛阳之根本,不且自拨之哉?汉以三河并属司隶,唐以长安、洛阳并建两京,此亦得周公之遗意者欤!然则河南固不可守乎?"曰:"守关中,守河北,乃所以守河南也。 自古及今,河南之祸,中于关中者什之七,中于河北者什之九。 秦人以关中并韩、魏,汉以关中定三河,苻秦以关中亡慕容燕,宇文周以关中亡高齐。 隋之亡也,群雄角逐,而唐独以先入长安,卒兼天下。 金人之迁河南也,蒙古道汉中,出唐、邓而捣汴梁,汴梁遂不可守。 谓关中不足以制河南之命乎。 三晋之蚕食郑、宋也,光武之南收河、洛也,刘聪、石勒之略有河南也,鲜卑、氐、羌纵横于司、豫之境,晋、宋君臣切切焉。 图复河南,分列四镇,求十年无事而不可得也。 元魏孝文,远法成周,卜宅中土,规为措置,可谓盛强,乃仅一再传,而河北遂成戎薮。 尔朱荣自河北来矣,尔朱兆自河北来矣,高欢亦自河北来矣。 北中、河桥,易于平地,马渚、硖石,捷于一苇,而魏以分,而魏以亡也。 安、史以河北倡乱,而河南两见破残。 存勖发愤太原,而朱梁卒为夷灭。 契丹之辱,石晋罹于前;女真之毒,靖康被于后。 河北犹不足以制河南之命乎?然则河南信不可守矣。"
曰:"河南者,四通五达之郊,兵法所称衢地者是也。 往者吴王濞之叛也,说之者曰:‘愿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 ’杨玄感祖是说以攻东都则败,李密复出此以攻东都则又败。 盖濞举江东之众,合诸侯之师,诚能西入洛阳,则事势已就。 玄感、李密一朝创起,既不敢用长驱入蓟及直指江都之谋,又不能先据上游之势,然后争衡天下,宜其败也。 朱温假借朝命,凭依城社,肆其凶狡,故能以汴梁得志。 刘福通何人也?乃欲窃据大梁,指挥群盗,察罕以关中河北之师至,而奔亡不暇矣。 夫古未有不可守之地而可以言战者。 李光弼所以宁去洛阳而守河阳也,以大梁而战于城下,犹有自全之策乎哉。"
或曰:"今日之河南,不既兼有河北乎?"曰:"以河北三郡而附于河南也,此固国家犬牙相制之意,出于山川条列之外者也。 夫河北之足以制河南也,自昔为然矣。"
客更端而起曰:"子不闻南阳可以建都乎?"曰:"以河南之全势较之,则宛不如洛,洛不如邺也,明矣。"
客曰:"吾亦尝闻拓跋氏之说矣。 拓跋氏曰:‘邺非长久之地,石虎、慕容所以覆灭者也。 且南有枉人山,东有列人县,北有木人城。 君子不饮盗泉,恶其名耳。 ’此所以去邺而迁洛也。 若夫南阳者,朱朴以为建都极选,李纲亦谓光武所兴,而子乃谓宛不如洛,何欤?"曰:"朱氏以唐覆败之时,而献迁都之议;李公于宋奔亡之日,而为驻跸之谋,皆因时补救,出于不得已之计,而非所语于形势之常也。 夫邺,倚太行,阻漳、滏,夏、商时,固有都其地者。 战国之世,赵用此以拒秦,秦亦由此以并赵。 汉之末,袁绍不能有其险也,入于曹操,遂能雄长中原。 晋之衰,刘琨不能固其险也,殁于石勒,因以蹂躏司、豫。 石赵之亡,冉闵不能保是险也,并于慕容隽,从而兼有山东。 元魏之季,尔朱兆不能用其险也,归于高欢,因而盗窃魏柄。 迨其后,尉迟迥据之以问罪杨坚,则远近震动。 渔阳残孽,窃命于此,以九节度之师,而不能免于溃败也。 魏博以相州为捍蔽,终唐之世,常雄于河朔。 河东得之,遂为灭梁之本。 而谓邺非形势所在乎?且夫自古用兵,以邺而制洛也常易,以洛而制邺也常难,此亦形格势禁之理矣。 彼宛者,延岑、朱粲所以覆亡者也;蒙古袭入唐、邓,所以径捣汴梁者也。 乃谓其山川险固,贤于洛阳,是溺前人之说而不究其本也。"
曰:"然则建都不贵于险固乎?"曰:"所谓险固者,非山川纠结、城邑深阻之谓也。 使弃关河之都会,远而求之奥之乡,是犹未见虎之入市而先自窜于槛阱,知水之可以溺人而坐槁于岩也。 岂所语于形势之常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