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十六 北直七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 卷十六 北直七 顾祖禹

◇大名府东至山东东昌府一百八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三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卫辉府二百八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广平府一百二十里,东北至广平府清河县二百十里。

自府治至京师一千一百六十里,至南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禹贡》兖州之域。

夏为观扈之国。

春秋晋地。

战国属魏。

秦属东郡。

汉属魏郡时郡治邺。

后汉因之按建安十七年,割河内、东郡、巨鹿、广平、赵国十四县以益魏郡。

十八年,分置东、西都尉。

时魏为曹操封国也。

三国魏分置阳平郡。

黄初二年,以魏郡东部为阳平郡治元城。

晋因之。

宋亦为阳平郡,后魏因之治馆陶。

后周末,置魏州治贵乡县。

隋初因之。

大业初,改为武阳郡隋末,李密改为魏州。

寻为窦建德所据。

唐武德四年,复为魏州置总管府,寻改为都督府。

贞观初省。

龙朔初,改为冀州又为大都督府,督贝、德、相、棣、沧等州。

咸亨中,复故。

天宝初,曰魏郡治元城县。

干元初,复曰魏州寻置魏博节度,亦曰天雄军。

建中三年,田悦拒命,称魏王。

僭改魏州为大名府。

余详州域形势。

下仿此。

五代唐同光初,升为东京兴唐府。

三年,改东京曰邺都天成四年,还曰魏州,寻复为邺都。

晋曰广晋府开运二年,复置天雄军于此。

汉曰大名府。

周显德初,复罢邺都为天雄军,而府如故。

宋因之亦曰魏郡。

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置大名府路,领北京、澶、怀、卫、德、滨、隶等州军。

金仍为大名府路宋建炎四年,金人立刘豫为齐帝,据大名。

寻徙汴。

绍兴七年,金人废豫,仍为大名府,亦曰天雄军。

《志》云:金贞二年,改安武军。

而《金史》不载。

元曰大名路。

明改大名府,领州一、县十。

今仍曰大名府。

府西峙太行,东连河济,形强势固,所以根本河北,而襟带河南者也。

春秋时,齐、晋尝角逐于此。

及战国之季,魏人由以拒赵而抗齐。

自秦以降,黎阳、白马之险,恒甲于天下。

楚、汉之胜负,于此而分。

袁、曹之成败,由此而决。

晋室多故,漳河之交,玄黄变更,南北津途,咽喉所寄也。

隋末,武阳郡丞元宝藏以郡降李密,请改为魏州,又请西取魏郡。

密从之,而军声振于河朔。

窦建德及刘黑闼皆有问鼎中原之志,辄争魏州以临河。

南唐得魏州,亦为重镇。

迨安史倡乱,河北之患,二百余年,而腹心之忧,常在魏博。

朱温据有汴州,倚魏州为肩背。

魏州入晋,而梁祚遂倾矣。

自庄宗以魏州称帝,其后邺都军乱,李嗣源因之而承大统。

郭威复自邺都南向,竟移汉祚。

邺都于河南,遂成偏重之势广顺初,以邺都镇抚河北,控制契丹,特命腹心镇之。

宋亦建陪京于此,以锁钥北门,契丹不敢遽窥也。

及守御非人,女真长驱犯黎阳,大名竟不能为藩篱之限,因而汴洛沦胥,驯至九州崩陷。

使大名兵力,足以根柢两河,虽渐车之流,女真其未敢涉矣。

说者曰:河既南徙,今日之大名形势,视昔为一变。

不知东指郓、博,西出相、卫,南迫汴梁,大名介其中,道里便易,皆可不介马而驰也。

夫守险非难,用险为难。

用有形之险非难,用无形之险为难。

如谓大河既徙,无险可恃而少之,则齐、豫之间,列城数十,皆与大名犬牙相错者也。

举不足为用武之资欤?

今府,宋之北京也。

唐为魏州。

宝应以后,魏博节镇治焉按旧《志》,魏州城外有河门旧堤。

唐中和中,节度使乐彦桢筑罗城约河门旧堤,周八十里。

后唐建为东京,寻曰邺都。

晋、汉因之。

后周复为天雄军。

皆因旧城不改《志》云:大名府有隍城,郭威镇邺都时筑。

宋建北京,乃增修城郭,内为宫城,周三里一百九十八步。

宫城南三门,中曰顺豫《宋志》:顺豫门内东西各一门,曰左右保成,东曰省风,西曰展义。

东一门,曰东安。

西一门,曰西安熙宁九年,北面增置一门,曰靖武。

其外城周四十八里二百有六步。

南面三门,正南门曰南河熙宁九年,改曰景风,其东曰南砖熙宁九年,改曰亨嘉。

已下诸门,皆是年所改也,西曰鼓角改曰阜昌。

北面二门,正北门曰北河旧《志》:魏州北门旧曰馆陶。

光化二年,幽州帅刘仁恭侵魏博,攻魏州,上水关馆陶门。

汴将葛从周救魏博,败却之。

胡氏曰:门以路出馆陶而名。

宋曰北河门。

熙宁中,曰安平门,其西曰北砖改曰辉德。

东面二门,正东曰冠氏改曰华景。

又有冠氏第二重门及子城东门,时改曰春祺及泰通。

子城在宫城之外,旧牙城也,东南曰朝城改曰安流。

又有朝城第二重门,时亦改曰巽齐。

西面二门,正西曰魏县改曰宝成。

又有魏县第二重门及子城西门,时亦改曰利和及宣泽,西南曰观音《五代史》:魏州罗城西门曰观音门。

晋天福初,改曰金明,即此门也。

宋仍曰观音门,复改为安正门。

又有观音第二重门,时亦改曰静方。

又上水关曰善利,下水关曰永济元丰七年,善利、永济二关俱废。

其后金人立刘豫于此,寻迁汴,亦伪称北都。

豫废,置大名府路。

元人亦因旧城。

前朝洪武三十一年,漳河泛溢,城沦于水,因迁今治,在旧城西八里。

建文三年,营筑土城。

成化、弘治以后,相继增修。

嘉靖四十年,易以砖石。

隆庆四年,复增葺之。

寻以涨水冲啮,屡葺屡圮。

万历二十年,大水,城坏,又复改筑,始为完固。

有门四,周仅九里,非复宋时陪都之制矣。

元城县附郭。

春秋时沙麓地,后为魏地。

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也。

汉因置元城县,属魏郡。

后汉因之。

曹魏置阳平郡于此。

晋及后魏因之。

东魏天平初,阳平郡移治馆陶县,仍属魏郡。

后齐县废。

隋开皇六年,复置,属魏州。

唐因之。

贞观十七年,并入贵乡。

圣历中,复置。

开元十三年,移入郭下,与贵乡并为州治。

五代唐曰兴唐县,晋复为元城县。

宋因之。

元至元初,省入大名县,寻复置。

今编户三十九里。

○元城故城在府东。

刘句曰:隋元城治古殷城,在今朝城东北十二里。

唐贞观中,并入贵乡。

圣历二年,复分贵乡、萃县地置元城县,治王莽城。

开元中,移入郭下。

王莽城在今城东北二十余里王莽河北岸,亦谓之故元城。

唐武德五年,刘黑闼攻魏州,不下,引兵南拔元城,复还攻之。

此即朝城县境之元城也。

五代梁贞明二年,刘自莘县袭魏州,至城东,晋兵击之,稍却,至故元城西,为晋兵所围,大败,走黎阳,渡河保滑州。

此王莽城之元城也。

又石晋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前锋至黎阳,契丹主屯于元城,赵延寿屯南乐。

此元城亦即故王莽城,胡氏以为古殷城也。

又《郡国志》沙麓旁有元城故城遗址,盖汉县治云。

魏县城府西三十里,相传魏县旧治此。

自汉以来,皆属魏郡。

隋末宇文化及自黎阳北趣魏县,称许帝于此。

后益徙而西,此城遂废。

今名旧县店,亦曰魏店。

五代梁龙德二年,戴思远自杨村袭晋魏州。

晋将李嗣源觉之,自澶州驰进,军于梁公祠下,遣人告魏州使为备。

思远至魏店,嗣源遣兵挑战。

思远知有备,乃西渡洹水,拔成安,大掠而去。

又魏武侯城,在旧城南十里,相传魏武侯所置。

旧有坛,亦曰武侯坛。

五鹿城在府东南。

春秋时卫地,亦与齐、晋接境。

《国语》:齐桓公筑五鹿,以卫诸侯。

《左传》:晋公子重耳出亡过卫,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

即此处也。

僖二十八年,晋伐卫,取五鹿。

其后仍属卫。

襄二十五年,卫献公自齐还国,齐崔杼止其帑,以求五鹿。

后复入于晋。

哀元年,齐侯、卫候救邯郸午之子稷于邯郸,围五鹿。

四年,齐、卫救范氏,围五鹿。

皆此城也。

杜预曰:元城县东有五鹿。

是矣。

《志》云:府东四十五里有五鹿城。

又《郡志》:旧元城东三十里,有五孝城。

当即五鹿之误。

阳狐城《括地志》:在元城县东北三十里。

《史记·齐世家》:宣公四十三年,田庄子伐晋,围阳狐。

盖晋邑也。

又《魏世家》:文侯二十四年,秦伐我至阳狐。

胡氏曰:是时,秦兵未得至元城,盖在河东境内。

今山西垣曲县有阳胡城,是也。

又几城,《括地志》云在元城县东南。

战国时,魏伐齐,取几。

《史记》:赵惠文王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

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

即此城也。

二城盖俱近山东朝城县界。

马陵城在府东南。

隋开皇六年,分元城县地置马陵县,属魏州。

大业初省。

又府境有襄城,汉武帝封韩婴为襄城侯。

《郡邑志》元城县有废襄城,是也。

○沙麓山府东四十五里。

《春秋》僖十四年,沙鹿崩。

《梁传》曰:林属于山,曰鹿沙,山名也。

《水经注》:元城县有沙丘堰,大河所经,以沙鹿山而名。

又沙鹿亦名女坐丘,周穆王女叔坐曾届此,因名。

○御河在府城南。

亦曰通济渠,一名永济渠。

即隋大业中所开,淇、卫诸水之下流也。

自河南卫辉府境,流经县、滑县、内黄、魏县之境,又东北流,经此过小滩镇。

又北入馆陶县界,合于新漳水,亦名白沟水。

对北白沟而言,谓之南白沟。

唐咸亨中,李灵龟为魏州刺史,凿永济渠,以通新市,百姓利之。

又开元二十八年,刺史卢晖移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至城西,注魏桥。

夹渠置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

亦谓之西渠。

唐建中三年,河东帅马燧等攻叛帅田悦于魏州,悦撄城自守。

既而幽州帅朱滔等叛应悦,引兵赴援。

悦恃援军将至,遣将康等出城西,与燧等战于御河上,大败而还。

《元志》:御河自魏县界,经元城县泉源乡于村渡,南北约十里。

东北流至包家渡,下接馆陶县界。

漳河府西北二十里。

有新旧二河,俱自魏县流经府境。

《志》云:旧漳河自魏县东南流经府城西南,入卫河。

后徙,从魏县东北流经府北,下流至馆陶县界,入卫河,谓之新漳。

《五代史》:梁开平五年,晋王存勖败梁兵,自赵州进围魏州。

梁将杨师厚引军自磁、相赴救。

晋解围去,师厚追之,逾漳水而还。

宋时尝引漳水注雕马河,入府城,灌御河。

又从东北陡门出,灌流沙河,复入漳河,以通漕运。

今故渠已湮。

《河渠考》:漳水流浊,最多决溢。

明洪武初,漳水溢。

三十一年,漳、卫并溢,郡城遂圮。

自宣德以后,横流决啮,不可胜纪。

其最甚者,莫如嘉靖三十六年,漳、卫横流,盘旋于元城、大名、南乐、魏、、内黄等县境,民至有攀木而栖者。

盖漳盛而卫不能容,泛滥为灾也。

又云漳、卫二河,并在府境。

大抵卫常安流,漳善决啮。

明初,漳水从魏县北,历西店东,注馆陶,合卫水。

正德初,漳河决魏县阎家渡。

又十年,决双井渡,皆合卫水,由艾家口东北经小滩镇,而入馆陶界。

堤堰完固,环抱郡城,虽有决啮之害,补塞亦易。

嘉靖三十六年,复决于魏县西南回隆镇。

遂舍艾家口,经大名县南,分流汗漫,东至岔道村,始合旧河。

公私皆以泛滥为病。

隆庆三年,漳水大溢,大名县城垣、室庐,几至为墟。

万历十九年,始自大名县西白水村至艾家口,开渠十一里,达漳河故道,复自艾家口导支流入府城壕。

工甫毕,淫潦适至,赖二流分派,大名县得以无恙。

因拟益为闸坝,以节宣之。

自是水患差少。

余详大川漳水。

屯氏河在府东。

《志》云:《汉书》武帝塞宣防,后河复决于馆陶,分为屯氏。

即此河也。

按此盖屯氏别河,决于成帝时,泛滥兖、豫者,其后流绝。

亦名为王莽河。

班固曰:禹酾二渠以引河。

一则漯川,今河所经。

一则北渎,王莽时绝,故世俗名是流为王莽故河。

唐建中三年,朔方帅李怀光等,与朱滔战于惬山,败绩。

是夕,滔等堰永济渠入王莽故河,绝官军粮道及归路。

明日,水深三尺余,马燧等大惧,卑辞谢滔,始得与诸军涉水而西,退保魏县。

兴元初,朱滔与田悦有隙,攻悦贝州。

会田绪杀悦,滔喜,遣兵攻魏州军王莽河。

又后唐同光四年,赵在礼等作乱,自临清、永济、馆陶趣魏州。

州将孙铎请乘城为备,且募壮士伏王莽河,逆击之。

监军史彦琼不听。

贼掩至魏州,城陷。

宋时,大河自澶州而东北,出大名元城之东。

其后决徙不一,屯氏河之故迹遂堙。

《一统志》:王莽河,一名毛河。

即屯氏河之讹矣。

又金堤,《邑志》云在旧府城北十九里,即汉成帝时所筑,北尽馆陶县界。

沙河府东北四十里。

《志》云:河南北约长二十里,东西阔二里,流常不定。

一名流沙河。

下流合于漳河。

又雕马河,在府西南。

宋时引漳河注此,绝卫河而注城中,复北出以入于卫河。

今皆湮废。

○马颊河,在县东五十里。

旧自开州流经此,阔约百步。

今虽枯竭,故道犹存。

淫雨泛溢,辄害禾稼。

下流入山东朝城等县境。

今详见山东高唐州。

○马陵道府东南十里。

《左传》成七年,公会诸侯救郑,同盟于马陵。

《战国策》:梁惠王二十七年,伐韩。

齐救韩,使田忌、孙膑直走魏都。

魏将庞涓倍道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乃使万弩夹道而伏,涓至杀之。

即此处。

是时梁尚都安邑,齐入魏境道出此也。

隋因置马陵县。

宋人河北漕运,往往于黎阳或马陵道口装卸,盖津要所关矣。

沙亭在府东。

《春秋》定七年,齐侯、卫侯盟于沙。

左氏谓之琐。

杜预曰:元城县东南有沙亭。

晋太和五年,秦王猛围邺,燕慕容桓自沙亭屯内黄。

是也。

《晋·地道记》:元城县南有琐阳城。

盖即沙亭矣。

○金波亭,在故魏州城内。

五代梁干化五年,分魏博为两镇,置昭德军于相州。

魏人不乐分徙,遣刘将兵屯南乐以逼之。

遣别将王彦章将骑入魏州,屯金波亭。

既而魏州军乱,围金波亭,彦章斩关走。

小滩镇府东北三十五里卫河滨。

自元以来,为转输要道。

又东北三十里,而达山东冠县。

今河南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有小滩巡司。

嘉靖三十七年,又设税课司于此。

或以为镇即古枋头,误也。

其西南数里有岔道村,亦卫河所经也。

○台头堡,在府城南,其地有高台。

相传魏惠王拜郊台,村因以名。

又束馆堡,在府东六十里,以有束庙而名。

亦曰束馆。

《镇志》云:府西北三十里有西店集,漳河旧经此。

又有儒家寨堡,在府西北四十里。

黄金堤堡,在府东北三十里,皆商民辏集处。

铜雀驿在魏州旧城内。

五代梁干化二年,宣义帅杨师厚军魏州,馆于铜雀驿。

会朱友弑逆,师厚遂入牙城,据有魏博。

是也。

《志》云:今有艾家口水驿,在城南卫河滨。

河门在旧魏州城外。

《唐书》魏州有河门旧堤,魏帅乐彦桢尝因以筑罗城。

五代梁干化五年,分魏相为两镇。

魏人谋作乱,曰:六州历代藩镇,兵未尝远出河门。

谓此也。

○狄公祠,旧在府西南二十里。

狄仁杰尝刺魏州,民因立祠祀之。

晋将李嗣源自澶州驰救魏州,军狄公祠下,即此。

大名县府东南十里。

东至山东朝城县七十里,东北至山东冠县九十里,东南至南乐县三十五里。

本汉元城县地。

东魏天平二年,析置贵乡县,属魏郡。

后周为魏州治。

隋因之。

唐亦为魏州治。

五代梁干化末,晋王存勖入魏州,改曰广晋县。

汉曰大名县。

宋熙宁六年,省入元城县。

绍圣二年,复置。

政和六年,移治南乐镇,即今县治也。

金亦为倚郭县。

元初仍治于此,寻又迁入郭内。

至元九年,复还故治。

明初废。

洪武三十一年,复置于郭内。

永乐九年,复还故治。

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九里。

○贵乡废县在今县北。

《水经注》沙丘堰有贵乡。

《五代志》:前燕慕容置贵乡县,属昌乐郡。

昌乐,即今南乐县也。

刘句曰:后魏天平二年,分馆陶西界于今州西北三十里古赵城,置贵乡县。

后周建德七年,以赵城卑湿,西南移三十里,就孔思集寺为贵乡县治。

大象二年,于县置魏州。

隋大业中,为武阳郡治。

唐开元中,与元城县并在郭下。

今县盖即故贵乡县地也。

○惬山县北十五里。

汉成帝时,河决。

王延世于此运土塞河,颇惬人心,因名。

唐建中二年,朱滔等共拒朝命,救田悦于魏州,引兵营于惬山。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击滔于惬山之西,为滔所败,蹙入永济渠,溺死甚众。

今元氏故城旁,有朱滔壁垒余址。

○卫河县北五里,与元城县接界。

滨河有艾家口递运所。

弘治初,卫水自此决溢为患,因筑堤障御,名曰红船湾堤。

又县有附城堤。

正德间,漳、卫二水决溢入境,县令吴拯增筑此堤,植柳千株,环抱县治。

一名吴公柳堤。

《郡志》:县境有卫河堤,起自县之新镇,达于馆陶,延袤三百余里。

成化二十二年,郡守李瓒增筑。

又县西北二里有张家堤,西南八里有李茂堤,县东北十五里有范胜堤。

俱嘉靖三十六年以后,漳河南决,因筑诸堤捍卫。

万历三十八年,卫河溃于范胜堤,即此。

《志》云:县东三里有逮家堤,起自南乐县界,经县境,抵卫河滨。

盖古堤也。

又县治二里有诸公堤,嘉靖二十八年,邑令诸所筑,因名。

屯氏河县东南三里。

即汉成帝时,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者,支流派别,县境因有此渠。

宋时大河自南乐县东北流入县境,又东北入元城县,此即大河故渎矣。

今废。

○雕马河,在县北,与元城县接界。

今亦涸。

张家泽县东二里。

鱼藻繁衍,冬夏不涸。

《志》云:昔有县令张珩者,结庐读书泽上,因名。

又县西南三里有白水潭,林树交荫,菱荇纵横,为近郊之胜。

盖即屯氏河之余浸矣。

魏县府西四十里。

西至河南临漳县九十里,北至广平府广平县二十里,东北至山东丘县九十里。

春秋时洹水地,应劭以为魏武侯别都也。

汉置魏县,属魏郡,郡都尉治焉。

后汉仍曰魏县。

晋及后魏,并属魏郡。

后齐废。

隋开皇六年,复置魏县,属魏州。

唐因之。

宋属大名府。

明初,移治五娃店。

今城周五里,外环堤八里。

编户五十里。

○废魏县城县南三十里。

《志》云:汉县旧治,在今府西三十里于村渡西,俗呼旧县店。

唐时移县于洹水镇。

刘句曰:天宝三载,移魏县,以县居漳水、洹水之下流冲溢为患也。

《邑志》:县旧治在于村渡西五里,唐以河患迁洹水镇,后皆因之。

明初复为漳河所冲啮,始迁今治。

废城旧址犹存。

漳阴城在县西南。

隋开皇十六年,析魏县地,置漳阴县,属魏州。

大业初,废。

唐武德四年,复置漳阴县。

贞观初,仍省入魏县。

○葛筑城,在县西南二十里。

《史记》:赵成侯及魏惠王遇于葛筑。

即此城也。

今其地又有筑亭。

○漳河在县南。

《志》云:旧漳水为浊漳,今自临漳县东流至县南十八里,又东流至府城西南,与御河合者是也。

新漳水为清漳,自县南徙流而北,迫县之南关,东流数里,折而东北,经元城县北,入山东馆陶县界,与卫河合者是也。

二漳水盖以堤岸相隔。

按清、浊二漳已合于临漳县西,此所云旧漳者,盖沿漳水之旧名,新漳则据其分流入卫河者言之耳,非仍有二漳水也。

欧阳曰:漳河过魏县,亦谓之魏河。

唐建中三年,马燧等围田悦于魏州。

朱滔、王武俊叛,援悦,燧败保魏县。

滔等亦引兵营魏县东南,与官军隔水相拒。

五代梁干化五年,晋王存勖得魏州,梁将刘自洹水趣魏县。

晋将史建瑭屯魏县拒之,晋王劳军至魏县,帅百骑循河而上,觇营。

伏兵河曲丛林间,鼓噪而出,王力斗得免。

河曲,即漳河曲也。

《河渠考》:漳水入县境,一遇雨潦,恒多决溢之患。

成化十八年,水决县西,入城市。

弘治二年,复自县西羊羔口,漫流害稼。

十四年,复溢。

明年,从县西北趣广平县东南,下流皆被其害。

仍入馆陶,合卫河。

嘉靖中,漳、卫屡溢。

三十年,为患尤剧。

三十六年,自县及元城、大名以南二三百里间,皆为巨浸。

久之,患始息。

万历二十年,复涨溢害稼。

土人以漳水变迁不常,谓之神河。

水退后,往往以填淤为利,故垫溺常不免。

又旧有漳河堤,在县南,其南岸起自临漳,延袤八十里。

北岸起自成安,延袤五十里。

俱由县境抵元城县界。

永乐八年,县令杨文亨创筑,后屡增修之。

卫河县南三十里。

自内黄县合洹水流入县界,经回隆镇,至县南五十里,有泊口渡。

又东经县东南三十五里,有阎家渡。

四十里,有双井渡。

又东北入元城县境。

漳水决溢,卫河辄被其患。

正德初,漳水自阎家渡决入,后又自双井渡决入。

嘉靖中,复自回龙镇决入。

近时漳水屡决县、内黄之交,溃溢辄入县境。

盖漳、卫相近故也。

杜佑曰:炀帝引白沟水为永济渠,经魏县南而东北出。

即此。

又旧有卫河堤,自回龙镇东北,抵大名县界,景泰七年修筑。

又有护城堤,弘治中县令鲍琦筑此,以御卫河之水,亦曰鲍公堤。

白龙潭在县西,漳水汇流处也。

唐干宁三年,河东帅李克用攻魏州,败魏兵于白龙潭,追至观音门。

朱全忠驰救,乃引还观音门,即故魏州西门矣。

○李固镇在县东南。

唐文德元年,魏博军乱,乐从训保内黄,求救于朱全忠。

全忠将兵自白马济河,下黎阳、临河、李固三镇。

《九域志》:魏县有李固镇。

薛居正曰:邺西有栅,曰李固,清淇合流于其侧。

唐同光以后,魏州有邺都之称,故曰邺西。

回隆镇县西南六十里。

隆,亦作龙,相传宋真宗北征时,回銮经此,因名。

《相州志》:安阳县东九十里,有回隆驿。

又临漳县东南五十里,亦有回龙镇,南临御河。

盖其地为四达之郊也。

今亦见内黄县。

○北皋镇,在县西北,界成安、临漳之间,商民辏集,有北皋堡。

又沙口镇,在县东二十里,为往来冲要,亦置堡于此。

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也。

南乐县府东南四十里。

东至山东朝城七十里,北至山东冠县百十五里,东南至山东观城县五十里,西至内黄县七十里。

汉置乐昌县,属东郡。

高后封张敖子寿为侯邑。

又宣帝封王武为乐昌侯,邑于此。

后汉省。

后魏太和二十一年,复分魏县置昌乐县,属魏郡。

永安初,置昌乐郡治焉。

东魏天平中,罢郡。

后周复置郡。

隋初郡废,县属魏州。

大业初,省入繁水县。

唐武德初,复置,属魏州。

五代唐讳昌,改曰南乐,属兴唐府。

宋仍属大名府。

崇宁五年,改属澶州。

金还隶大名府。

元因之。

今城周六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昌乐城县西北三十五里。

后魏昌乐县治也。

隋省。

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等击刘黑闼于魏州,至昌乐。

刘句曰:故城在县西,后魏曾置昌州于此。

今城,武德六年所筑。

宝应初,仆固等追击史朝义于昌乐东,败之。

五代梁干化五年,分天雄军置镇相州,恐魏人不服,使刘济河屯昌乐以逼之,魏人遂作乱,以地归于晋。

明年,晋王存勖改县为南乐。

晋天福八年,以契丹将入寇,遣使城南乐及德清军,征近道兵备之。

即今城矣。

昌州,即后魏昌乐郡,刘句误也。

繁水城县北四十里。

隋开皇六年,分昌乐县置繁水县,属魏州。

大业初,以昌乐县省入,县属武阳郡。

唐仍属魏州。

贞观十八年,省入昌乐县。

平邑城县东北七里,故赵地。

《史记》:赵献侯十三年,城平邑。

又赵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悼襄王元年,魏欲通平邑、中牟之道,不成。

五年,傅祗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

《竹书》:晋烈公十一年,田公子居思伐邯郸,围平邑。

十六年,齐田盼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师败逋。

即此。

汉为元城县地。

东魏天平二年,分置平邑县,属魏郡。

高齐废。

隋开皇十六年,复置。

大业初,并入贵乡县。

唐建中二年,马燧等败田悦于洹水,顿兵于平邑浮图。

悦因得入魏州。

今有马燧营遗址。

《正义》:河外,魏州河南地。

中牟,今见河南汤阴县。

昌城在县南。

魏收《志》昌乐县有昌城。

晋永和六年,冉闵篡赵自立。

赵将张贺度等会于昌城,将攻邺。

闵自将击之,战于仓亭,贺度等大败。

《志》云:县有古昌意城,黄帝子昌意所筑,即故昌城矣。

又县东二十五里,有故朝城,近山东朝城县界。

唐开元中,以此名县。

今其地名韩张堡。

五代梁将王彦章尝营此,壁垒犹存。

○方山县北七里。

《志》云:旧有二土山并峙,其形正方。

宋嘉以后,大河经县境,荡决不时,夷为平陆。

今其地名方山村。

○龙窝河县东四十里。

自山东观城县界,流经县境之荚村,又经县南,入清丰县界。

或曰本大河故渎也。

唐开元十四年,魏州河溢,其决口谓之龙窝。

自宋以来,县皆为大河经流之道。

其后河既南徙,余流断续不一,因随地立名云。

又二股河,在县南,大河故道也。

一名四界首河,以流经魏、恩、德、博四州之界而名。

宋嘉中,大河决溢于恩、冀诸州之境,河北漕臣韩ど言:四界首,古大河所经,宜浚二股渠,分流入金、赤二河,以纾恩、冀之患。

其东北为五股河,亦并浚之。

诏从其请。

于是大河从魏州第六埽,溢入二股河,广二百尺,经流百三十里,东至沧州入海。

熙宁中,河复溢恩、冀诸州,议者复请于大名第四、第五埽开修直河,使大河还二股故道。

又浚清水镇河,塞退背鱼肋河。

王安石主其说。

既而刘绘上言:河势增涨,许家湾、清水镇河极浅漫,几于不流。

蒲泊已东,下至四界首,退出之田,略无固护。

设漫水出岸,牵回河头,将复成水患。

宜候霜降水落,开清水镇河,筑缕堤一道,以遏涨水,使大河复循故道。

命有司相度。

熙宁末,河溢卫州。

又大决于澶州,而二股、直河诸流,一时湮废。

吕大防曰:治河持议有三,一曰回河,二曰塞河,三曰分水。

而分水之说差胜。

今详见川渎异同。

繁水在废繁水县南五里。

自内黄县流入境,又北注于永济渠。

一名浮水。

《水经注》:浮水上承大河于顿丘县北,下流至东武阳东入河。

《志》云:县西北三十里有王村堤,繁水所经也。

其堤南入清丰北,入大名县界。

今繁水浅涸,非复故流矣。

东武阳,见山东朝城县。

○朱龙河,在县西南四里。

源自开州澶渊陂,分流过清丰县界,入县境。

至赵家庄曲折南,回复入开州界,注黑龙潭。

今涸。

又宋堤,在县东二十里,南接清丰县界。

宋至和二年所筑,以御大河之泛溢。

又有古金堤,在县西十里,亦南接清丰县界。

○仓亭县西三十五里。

其地有仓帝陵及造书台亭,因以名。

即冉闵败张贺度处也。

或以为山东范县之仓亭津,误矣。

又县西三十里有操刀、留胄二营,相去六里,土人相传周武王伐纣驻师于此。

或曰非也。

宇文周灭齐,遣兵追高纬,此其故垒云。

清水镇在县东。

宋人引河出此,入于二股渠,所谓清水镇河也。

其后河流涨溢,镇亦堙废。

五花营,在县北十八里。

唐时河北五镇尝会兵于此,因名。

后人因其壁垒,聚居成镇。

《志》云:县北八里有建成营,唐武德五年,太子建成驻兵于此。

又有王彦章营,在县南门外,宋、金城厢,皆因其故垒。

清丰县府东南九十里。

南至开州五十里,东南至山东濮州六十里,东至山东观城县五十里。

汉顿丘县地。

唐大历七年,魏博帅田承嗣请析顿丘、昌乐二县地置今县。

以孝子张清丰而名。

县属澶州。

五代晋属德清军,宋仍属澶州。

庆历四年,徙德清军治焉。

金废军,县属开州。

元因之。

明朝改今属。

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四十五里。

○清丰故城县西北十八里。

唐大历中,县盖治此。

又县南五里有故城,或以为宋庆历中,县徙治处也。

县西南十五里,又有故城。

《志》以为宋嘉中,因避水患迁于此。

后复移今治。

今城周五里,城外又有小城,周三里有奇。

顿丘城县西南二十五里。

古卫邑。

《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竹书》:晋定公三年,城顿丘。

汉置顿丘县治此。

颜师古曰:丘一成为顿。

成,重也。

重,平声。

后汉亦属东郡。

初平三年,曹操击黑山贼于毒等,军于顿丘。

晋为顿丘郡治。

后魏因之。

高齐郡县俱废。

此为古顿丘城,在今县西北,非此城也。

隋开皇六年,复置顿丘县,属魏州。

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焉。

贞观初,州废,县仍属魏州。

大历七年,复为澶州治。

旧《志》云:澶州治顿丘,其地当两河之驿路。

五代梁干化五年,晋王存勖克澶州,即此城也。

石晋天福三年,徙州跨德胜津,并顿丘县徙焉。

因于旧城置顿丘镇,取县为名。

四年,改镇为德清军。

九年,复徙军于陆家店,而故城遂墟。

未几,契丹入寇,军于元城。

继而伪弃城去,伏精骑于古顿丘城,以俟晋军至而击之。

晋军不出,复围澶州,即此城也。

宋仍置顿丘县,属澶州。

熙宁六年,并入清丰县。

《志》云:今县西北十五里,有顿丘故城。

宋时县盖治此。

德清军城县西三十里。

本顿丘县地。

石晋天福四年,置德清军于故澶州城。

开运初,契丹入寇澶州、邺都之间,城戍尽陷。

议者谓澶州、邺都相去百五十里,宜于中途筑城,应接南北。

因更筑德清军城,合德清、南乐之民以实之。

旧《史》:开运元年,移德清军于陆家店,南去新澶州七十里。

二年,更筑军城。

是也。

王氏曰:晋天福八年,城南乐及德清军。

是时军治顿丘镇,南去澶州六十里。

明年,遂移陆家店。

宋初因之。

庆历四年,徙军治清丰县,仍隶澶州,而故城遂废。

阴安城县西北二十五里。

汉县,属魏郡。

元封五年,封卫不疑为侯邑。

后汉仍属魏郡。

晋属顿丘郡。

永和六年,冉闵败赵将张贺度等于仓亭,追斩靳豚于阴安,即此。

后魏亦属顿丘郡。

高齐废入顿丘县。

隋末,尝移顿丘县治阴安城。

唐复还旧治。

胡氏曰:阴安城,一名顿丘古城,盖以顿丘尝治此也。

《一统志》:顿丘城,亦名阴安古城。

误矣。

观泽城《括地志》:顿丘城东十八里,有观泽城,战国时赵邑,又为魏地。

《史记》:齐王七年,与宋攻魏,败之观泽。

即此。

又刚平城,在县西南。

《史记·赵世家》:敬侯四年,筑刚平以侵卫。

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

是也。

○干城,在县西南三十里,本卫之干邑。

《诗》:出宿于干。

又县北十里有聂城。

《春秋》僖元年,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

《志》以为即此城也。

《寰宇记》:干、聂,并卫大夫食邑。

又有孙固城,在县北十八里,周五里,废址尚存。

一云城在县南二十里,盖五代时戍守处。

又有卫城,在县东南四十里,相传卫灵公置离宫于此。

○鲋禺山《志》云:在顿丘故城西北三十里。

一名高阳山。

《山海经》:鲋禺之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

《胜览》云:山在滑州东北七十里,一名青冢山。

又有秋山,亦在顿丘西北。

《山海经》:帝喾葬其阴。

今故址已湮。

○朱龙河县东七里。

南接开州,北入南乐。

一名龙窝河。

《志》云:县东十五里,有大河故道。

县东南三十里,又有六塔故渠,即宋庆历中,议引商胡河自六塔渠入横陇故道者。

又有鸡爪渠,在县东。

宋绍圣初,河决内黄,吴安持请塞梁村口、缕张包口,开清丰口以东鸡爪河,分泄河势者是也。

今皆堙废。

详见开州及川渎异同。

淇河在县西。

旧《志》云:自临河县流经顿丘县北五里,又东历清丰县,至观城县境。

盖淇水自县合卫河支流,复引而东出,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入于大河,故渎今湮。

○澶水,在故顿丘城西南二十里,伏流至南乐县废繁水城西南,合于繁水。

亦曰繁泉。

《志》云:顿丘故城西北有泉源,即《诗》所云泉源在左者。

硝河县东南十八里。

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两岸产硝,因名。

又黄龙潭,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约二十余顷,在断堤之间。

盖皆决河之余浸矣。

○金堤驿在县南。

《志》云:县南四十五里,有金堤,南接开州,北接南乐县境。

汉成帝时,王延世运土塞河,自金堤增筑之,置驿于其上,因以金堤为名。

宋庆历五年,命内臣王克恭塞滑州横陇决河。

克恭请先治金堤,御下流。

诏止勿塞,即此处也。

《邑志》云:德清废城东南五里,有金堤余址。

又云金堤在县西二里。

主簿寨堡县东南三十里。

又县西南三十里有许村堡县,东北二十里有马村堡,皆有小城,周一里有奇,可以守御。

蒯聩台在顿丘故城北五里,相传蒯聩所筑。

又县有颛顼冢。

《皇览》曰:冢在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又有帝喾冢,在顿丘城南台阴野中。

《一统志》:颛顼及帝喾陵,俱在今滑县东北七十里。

盖即鲋禺山麓矣。

内黄县府西南百里。

南至滑县百二十里,东南至开州七十里,西至河南彰德府百二十里。

战国时魏邑。

汉置内黄县,属魏郡。

应劭曰:魏以河北为内,河南为外。

陈留有外黄,故此曰内。

后汉仍曰内黄县。

晋属顿丘郡。

后魏因之。

东魏天平初,省入临漳县。

隋开皇六年,复置,属相州。

大业初,改属汲郡。

唐初,属黎州。

贞观十七年,还属相州。

天三年,改属魏州。

宋属大名府。

金大定六年,改属滑州。

元因之。

明初改今属。

城周五里有奇,外郭九里。

编户三十四里。

○内黄旧城在县西北十八里。

战国魏之黄邑。

《史记》:赵廉颇伐魏,取黄。

汉因置内黄县。

后汉初平三年,曹操击黑山贼眭固及匈奴於扶罗于内黄,是也。

或曰:隋末,窦建德尝置黄州于此。

唐武德四年,并州总管刘世让克黄州,进攻州,不克。

即内黄云。

又文德初,魏博军乱,逐其帅乐从训。

朱全忠引兵救之,至内黄,败魏州兵。

周移县于今治。

繁阳城县东北二十七里。

战国时魏地。

《史记》: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廉颇攻魏繁阳,拔之。

汉置县,属魏郡。

应劭曰:在繁水之阳也。

后汉因之。

晋属顿丘郡。

永和六年,后赵冉闵之乱,刘国据阳城,引兵击闵。

胡氏曰:即繁阳城也。

后魏太平真君六年,省入顿丘县。

太和十九年,复置,仍属顿丘郡。

东魏天平二年,改属魏郡。

北齐废。

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卫州。

大业初,并入内黄县。

柯城在县东北。

《春秋》襄十九年,叔孙豹会晋士于柯,杜预以为内黄柯城也。

又牵城,在县西南十二里。

《春秋》定十四年,公会齐人、卫人于牵。

《传》作会于脾上梁之间。

杜预曰:黎阳县东北有牵城,脾上梁即牵也。

戏阳城在县北。

《春秋》昭九年,晋荀盈卒于戏阳。

杜预曰:内黄县北有戏阳城,亦曰[B111]阳聚。

后汉建武二年,帝自将征五校,幸内黄,大破五校于[B111]阳。

[B111]、戏通,许宜反。

即戏阳城矣。

一云:城在河南彰德府永定故城东二十五里,址周二十里有奇。

又殷城,在县东南十三里。

《括地志》:河甲居相时所筑,因名。

《志》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

今为亳城集。

○五马山在县西。

宋宝元年,彭义彬与蒙古战于内黄之五马山,兵溃,死之。

即此。

又博望冈,在县西南十三里。

旧《志》:上有博望关路,出河南汲县。

○卫河在县北。

自县流入境,经魏县,入元城县界,即永济渠也。

亦曰淇水。

《志》云:淇水东过内黄县,为白沟水,亦曰清河。

唐光化二年,刘仁恭攻魏博,拔贝州。

朱全忠遣将李思安等赴救,屯于内黄。

仁恭子守光等来击,思安使别将伏兵于清水之右,而逆战于繁阳,阳不胜而走。

守光逐之,及内黄之北,伏兵发,守光仅免。

《郡志》:县南有沟河,源出县界,流经滑县,入县境西北,至孟家潭北,流入卫河。

其两岸产硝,一名硝河。

似误。

洹水在县西。

其上流曰安阳河。

自河南临漳县,流经广平府成安县界,又东南入县境,经县西北永和镇,入于卫河。

○汤水,在府西南,自河南汤阴县流入县境,合洹水入于卫河。

一名黄雀沟。

繁水县东二十六里。

旧自顿丘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南乐县界,即浮水也。

《汉志》云:魏徙大梁,以地易赵,赵南至浮水繁阳。

即此地矣。

○界河,《志》云:在县南,西通沟河,东南流经开州界,东经清丰界,东北经大名县界。

春冬常涸。

夏秋淫潦,则溢而北,入于卫。

又有故河渠,在县东十余里,有南北古堤,俗呼其地曰黄滩。

《志》云:清丰东境亦有故渠,俗因呼此为西黄河故道。

又云县东一里有古金堤,北接大名县界之卫河。

又有高堤,起自县南高堤镇,北至魏县泊口渡,凡百余里。

鸬鹚陂县西南五十里。

陂周八十里,蒲鱼之利,土人所资。

魏收《志》临漳县有鸬鹚陂,又《九域志》洹水县西南五里有鸬鹚陂。

陂盖与成安县及河南之临漳县接界矣。

或曰旧陂纵横广远。

今水流断续,故余址分见于临漳及县境也。

黄泽在县西北五里。

旧时泽广数里,有堤环之,曰黄泽堤。

后汉初,世祖破五校贼于黄泽。

是也。

今湮废。

城西北二十里,又有孟家潭。

《志》云:其水无源,夏潦则硝河汇于此潭,溢入卫河。

或以为即故黄泽也。

应劭曰:黄泽在内黄之西。

《志》云:县有黄池驿,嘉靖四十五年革。

○回隆镇县西北五十里,有回龙庙巡司。

其北与魏县接界。

《志》云:镇在漳、卫二水之间,河南岁漕尝转兑于此,寻移小滩镇。

今详见魏县。

又黄池水驿,在县西四十里卫河滨。

河南粮运道皆经此,为津途要隘。

烽火台县北四里,高二丈许。

宋咸平中,契丹入寇大名,杨延朗军内黄以御之,筑台于此。

又澶、濮间皆有烽火台,俱五代时及宋咸平、景德间所置也。

《邑志》云:县西南三十里,地名河村,有李靖堡。

又县北二十余里,有单雄信营。

营为土城,有南北二门,相传李密将单雄信屯兵处。

永定桥在县西南,跨卫河之上。

唐大顺二年,朱全忠侵魏博,罗弘信军于内黄以拒之。

全忠败魏州兵,进至永定桥。

弘信惧,请降。

又高堤渡,在县西南五十里卫河南岸。

县府西南二百里。

东至开州一百里,西南至河南卫辉府百二十里,西北至河南汤阴县七十里。

春秋时卫地。

汉置黎阳县,属魏郡。

后汉因之。

晋仍属魏郡。

石赵置黎阳郡。

后魏属汲郡。

孝昌中,分置黎阳郡。

周宣政元年,置黎州。

隋初,州郡俱废,县属卫州。

开皇十六年,复置黎州。

大业初,州废,仍属汲郡。

唐初,复置黎州。

贞观十七年,州废,仍属卫州。

五代晋改属滑州。

宋初因之。

雍熙中,改属澶州。

端拱初,建通利军。

天圣初,改安利军。

熙宁三年,复为黎阳县,属卫州。

元初,复为通利军。

政和五年,升为州,亦曰川军。

寻又为平川军。

金皇统八年,改曰通州。

天德三年,复曰州。

元初以州治黎阳县省入,属真定路。

至元二年,改隶大名路。

明洪武三年,改州为县。

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五十里。

○黎阳废县县西二里。

又有故城在今县东北,汉县治此。

相传以黎侯失国寓卫时,居此而名。

应劭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县取山之名。

水在其阳,故曰黎阳。

《水经注》:山在城西,城凭山为基,东阻河。

后汉有黎阳营。

《汉官仪》云: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平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兵锋尝为天下冠。

建安四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黎阳。

八年,操攻黎阳,败袁谭、袁尚于城下。

既而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尚寻攻谭于平原,操救谭,复至黎阳,尚还邺。

晋永嘉三年,刘渊将刘景攻陷黎阳,既而石勒亦军焉。

永和六年,后赵石闵作乱,故将段勤据黎阳,谋攻闵。

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将颜肱等军河北,袭击苻丕将桑据于黎阳。

据走,遂克之,以滕恬之为黎阳太守。

十一年,丁零翟辽作乱,据黎阳。

十七年,慕容垂取其地。

隆安以后,没于后魏。

孝昌中,置郡于此,常为河津重镇。

隋开皇三年,置黎阳仓,漕河北之粟,以输京师。

大业九年,杨玄感督运黎阳,起兵攻东都。

十三年,李密攻东都,使徐世袭破黎阳仓,据之。

开仓,恣民就食。

旬日间,得胜兵三十余万。

唐武德初,宇文化及自滑台趋黎阳。

徐世畏其军锋,自黎阳西保仓城。

化及遂渡河保黎阳,围世于仓城,寻为世所败。

二年,窦建德攻黎阳,克之。

《括地志》:黎阳城西南有故仓城,相传袁绍聚粟之所,亦即隋开皇中置仓处也。

是时黎阳城,盖在大伾以东矣。

文德初,朱全忠救乐从训于内黄,自白马济河,下黎阳等镇。

五代梁贞明二年,晋王存勖略有河北诸州镇,屡败梁兵,梁主命刘守黎阳。

继而河北悉入于晋,惟黎阳为梁守。

三年,晋王攻黎阳,不克。

晋开运二年,契丹入寇,建牙元氏,命张彦泽屯黎阳以备之。

三年,契丹犯相州。

诸将张从恩等议,以相州粮少,不若引军就黎阳仓,南倚大河以拒之,可以万全。

遂自相州东趣黎阳。

宋端拱初,为通利军治。

天圣中,城圮于水,移治于浮丘山西二里。

熙宁七年,置黎阳监,铸钱于此。

政和三年,都水监言:大河移就三山,今通二河于通利之东,虑水溢为患,乞移军城于大伾、三山之间,以就高。

从之。

五年,始置州治焉。

《金志》云:州,宋亦曰大伾郡。

《元志》云:州,石晋时置。

今本《志》皆不载,金、元二《志》误也。

邹伸之《使达日录》:州城在小横山上,复有一山如偃月,与城对峙。

盖宋置城于浮丘之西。

明初徙县治于浮丘东北平坡上,去旧治二里有奇。

弘治十年,筑城环之。

议者以城西连浮丘,登高内瞰,指顾毕尽,不可戍守。

嘉靖二十九年,邑令陆光祖截旧城西南隅于城外,踞山冈险绝处,改筑今城,城小而坚,可恃为固云。

卫县城县西五十里。

古朝歌也。

殷武乙所都,纣因之。

亦曰沬邑。

周武王灭殷,封其弟康叔于此。

后属于晋。

《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伐晋,取朝歌。

又定十三年,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畔。

战国属魏。

秦始皇六年,伐魏,取朝歌。

项羽立司马邛为殷王,都此。

汉置朝歌县,属河内郡。

后汉因之。

永初四年,朝歌贼宁季等作乱,使虞诩为朝歌长,遂平之。

三国魏置朝歌郡。

晋改属汲郡。

永康二年,成都王颖举兵于邺,讨赵王伦,前锋至朝歌,远近响应。

太安二年,颖复举兵内向,屯于朝歌。

明年,幽州都督王浚入邺,遣兵追颖至朝歌,不及而返。

后魏仍属汲郡。

东魏为汲郡治。

后周置卫州治此,兼置修武郡。

隋初,郡废,仍为卫州治。

大业初,改州为汲郡,复改朝歌曰卫县,仍为郡治。

唐初亦为卫州治。

贞观初,州移治汲县,县仍属卫州。

宋初因之。

天圣四年,改属安利军。

熙宁六年,废为镇,属黎阳县。

元初,复置,仍属通利军。

金属州。

元废。

杜佑曰:县西二十五里有古朝歌城。

刘句曰:纣所都朝歌城在县西。

《郡志》:古朝歌城在县北二十里,汉朝歌城在县西五十里。

似误。

今亦见河南淇县。

清淇城在废卫县东。

隋开皇十六年,分卫县置。

大业初,废入卫县。

隋末,复置。

宇文化及据黎阳,围徐世于仓城,李密帅兵壁于清淇,与世烽火相应。

唐初,属卫州。

贞观十七年,废入卫县。

长安三年,复置。

神龙初,废。

《括地志》:清淇西南二十六里,即延津故城。

枋头城县西南七十里,即今之淇门渡。

旧《志》:在卫县南,去大河八里。

《水经注》:枋头,古淇口也。

汉建安九年,曹操攻袁尚,围邺。

于淇水口下大枋木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粮道,时号为枋头。

晋永嘉六年,石勒自葛陂北行,至东燕。

汲郡守向冰聚众壁枋头,为石勒所败。

咸康二年,苻洪降于石虎,说虎迁秦雍民十余万户于关东。

虎以洪为流民都督,居枋头。

永和五年,赵乱。

秦雍流民,相率西归,路由枋头,共推洪为主,众至十余万。

洪子健在邺,亦斩关奔枋头。

八年,晋将谢尚使别将戴施据枋头时,慕容隽遣军攻邺,邺溃,施自邺奔还仓垣。

太和四年,桓温伐燕,战于枋头,不利而还。

五年,苻坚破燕,自邺如枋头,宴父老,改枋头曰永昌,复之终世。

太元九年,慕容垂攻苻丕于邺,分遣慕容德攻枋头,取之。

十年,刘牢之引军救苻丕于邺,至枋头。

既而邺中饥甚,丕帅众就晋谷于枋头,牢之遂入邺城。

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前锋王仲德帅水军入魏滑台,魏主嗣遣叔孙建等自河内向枋头,引兵济河。

宋景平元年,魏主嗣遣兵寇河南,自邺城如汲郡,至枋头。

既而使其将娥清镇于此。

元嘉二十六年,魏主焘以宋围滑台,自平城赴救,至枋头,遂度河,大败宋军。

《括地志》:枋头城在淇水北。

《河南志》云:今淇县南八里有枋头城。

误也。

葛陂,见河南新蔡县。

仓垣,见河南陈留县。

雍榆城县西南十八里。

《春秋》襄二十三年,齐伐晋。

叔孙豹救晋,次于雍榆。

杜预曰:朝歌县东有雍城,即雍榆也。

杜佑曰:黎阳县北又有凡城,即古凡伯国。

○丘城,在县西,或曰古顿丘邑也。

《水经注》:顿丘在淇水南。

淇水又东屈而南,径其西。

魏徙九原、西河、吐军诸胡于丘侧,故有五军之名。

《寰宇记》:丘县古城在卫县西北二里。

古之顿丘,今为通灵观。

丘县之名,未详所据。

袁谭城在县西。

《述征记》:黎阳城西南七里有袁谭城。

城西南三里又有一城,曹公攻谭时所筑。

操攻黎阳,败袁谭、袁尚,留其将贾信屯兵守之,因筑城于此。

《郡志》:县西二十里有永昌废县,隋初置,大业初废。

《隋志》不载。

○大伾山县东二里。

周五里,高四十丈有奇。

峰秀拔,若倚屏障。

孔安国曰:山再成曰伾。

李巡曰:山再重曰英,一重曰邳。

伾与邳同也。

《禹贡》:导河至于大伾。

即此。

《国语》:内史过曰,商之兴也,杌次于丕山。

亦即大伾也。

今亦名黎阳东山。

刘桢《黎阳山赋》:南荫黄河,左覆金城。

青坛承祀,高碑颂灵。

金城,谓黎阳城也。

又名青坛山。

山之绝顶,有中军亭,隋末李密建以敌者。

今遗址犹存。

其北麓为黎阳仓,自隋至唐宋,皆置仓于此,即仓城故址也。

宋政和以后,河易故道,仓始废。

由大伾而东,曰紫金山。

又东北,曰凤凰山,俱大伾之支垅也。

控扼淇、卫交流之口,屹然并峙。

旧《志》云:凤凰山在故河东岸,碧石耸立,相传昔有凤凰集此,因名。

紫金山,在县东北六里,山无余土,奇石がテ,岩洞泉壑,俱称绝胜。

浮丘山县西南一里,高三十余丈。

盘踞六里,有峰岩三层。

其脉自白祀同山而东伏卫河之下,至河东岸,突然耸峙,缭绕河滨。

今县治正跨其上。

同山县西南四十五里。

相传武王伐纣,诸侯会同于此,因名。

亦曰童山。

宇文化及自黎阳度永济桥,与李密战于童山之下。

山无草木,故曰童也。

其麓绵亘四十余里,形若游龙,高处如龙脊,曰龙脊冈。

冈西有山,相辅而行。

西属太行,曰达西冈。

《志》云:龙脊之左,有山曰白祀,淇水所径,多溢为陂,又南入同山陂。

同山西麓又有小溪,名波罗河,挟山南流,至龙口渚,伏流地中,潦溢则会于长丰泊。

善化山县西北三十五里,去内黄县西南六十里。

山有三峰如鼎峙,亦名三山。

俗传纣杀比干于此,亦名枉人山。

后魏主宏云:邺西有枉人山。

谓此也。

山高六十余丈,周三十里。

其南北连跨巨冈,左右溪涧,不啻百数。

西南一峰杰出,近西有黑龙潭。

又有仰泉七十二穴,旱潦如一,居人以山出云雨,望之幻态百出,名曰善化山。

黑山县西北八十里,周五十里。

数峰环峙,形如展箕。

石色苍黑,岩峻壁,曲涧回溪,盘纡缭绕。

汉献帝初平初,黑山贼张燕等聚众于此,掠河北诸郡县。

三年,曹操自顿丘西入,击黑山贼于毒等本屯是也。

或谓之墨山。

其西又有陈家山,连亘而南,下临淇水。

石壁屹立,高二十仞。

又鹿肠山,在县西北,与黑山相接。

后汉初平四年,袁绍引兵入朝歌鹿肠山,讨于毒等贼。

是也。

《续汉志》朝歌县有鹿肠山。

○大河故渎在县城西十里。

旧为大河所经,亦曰西河。

《汉志》:黎阳南有故大金堤,与东山相属,北尽魏界。

又有鲧堤。

《唐会要》:元和八年,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才二里。

郑滑帅薛平按故道河,出黎阳西南,遣使请于魏博帅田弘正。

弘正许之。

因共发卒凿古河十四里,径黎阳山东,会于故渎。

自是滑无水患。

宋大中祥符四年,河决通利军,合御河,坏州城田庐。

遣使浚治。

自是以后,决溢之患,常在州境。

以大河自高趣卑,县实当其冲也。

又有黎阳津,自昔为津济之要。

《郡县志》以为白马津,非也。

白马津属滑县,盖在黎阳之南岸。

杜牧曰:黎阳距白马津三十里。

《山堂杂论》云:、滑间度河处,昔皆以白马为名。

然主河北而言,则曰黎阳。

主河南而言,则曰白马。

后汉初平二年,袁绍并河北军于黎阳。

建安四年,袁绍谋攻许,曹操闻之,进军黎阳。

既而操屯官渡,绍军黎阳,遣兵围白马,为操所败。

操军还,绍渡河追之。

五年,绍为操所败,走至黎阳北岸。

七年,绍殁。

袁谭屯黎阳,操自官渡渡河攻谭,败之。

晋太元十七年,慕容垂攻翟钊,军黎阳,临河欲济,钊列兵南岸以拒之。

垂移营就西津,去黎阳西四十里,为牛皮船佯渡,钊亟引兵趣西津,垂潜遣慕容镇自黎阳津夜济,营于河南。

钊还攻镇,不能拔。

慕容农遂自西津济,夹击钊,钊遂败。

隆安初,慕容德自邺徙滑台,至黎阳津,冰合夜济,因改为天桥津。

二年,慕容宝以兰汗等作乱,自龙城南奔至蓟,间道至邺。

南至黎阳,伏于河西,欲赴慕容德于滑台。

闻德已称制,惧而北走。

胡氏曰:河自遮害亭屈而东,过黎阳县南,故曰河西。

其东岸即滑台也。

东魏武定六年,高澄南临黎阳,自虎牢济河至洛阳。

高齐河清二年,自虎牢至滑台,如黎阳,还邺。

武平四年,以陈人克淮南,命于黎阳临河筑城戍。

时又移石济关于黎阳,改名白马关。

唐元和中,发郑、滑、魏博卒,凿黎阳古河,导河还北。

大顺初,朱全忠谋侵河东,假道于魏博,罗弘信不许。

全忠自黎阳济河击魏。

五代梁开平五年,晋王存勖乘柏乡之捷,进攻魏州,观河于黎阳,梁兵骇遁。

贞明五年,晋军屯德胜。

梁将王瓒自黎阳渡河,掩击澶、魏,至顿丘,遇晋兵而旋。

石晋天福二年,天雄帅范延光举兵,遣其将冯晖等循河西抵黎阳。

九年,契丹入寇,陷贝州,前锋至黎阳。

既而晋主出屯澶州,命张彦泽将兵拒契丹于黎阳。

宋靖康初,女真南犯,命内侍梁方平屯黎阳河北岸。

女真将斡离不陷相州及州,前锋至黎阳,方平奔溃。

河南守桥者,亦烧营遁。

女真遂济河陷滑州。

宋南渡以后,大河南徙。

范成大《北使录》:州城西南有积水若河,盖大河剩水也。

今亦堙为平陆。

《河渠考》:县北四十里有大齐村,相传黄河故道也。

众流所钟,旧于村东故堤,开堤口以泄众水,由田氏村顺流入卫。

万历十年,为滑民所壅,自县以北,皆被溺。

寻复故流,州境始为安堵。

石济,见河南胙城县。

卫河在县城西。

源发河南辉县苏门山。

自汲县境流入县界,至黎阳故城西,又东经城西北。

流经县西北三里,曰王桥渡。

至县北二十五里,曰屯子渡。

又北十五里,曰老鸦嘴渡。

入内黄县界。

《寰宇记》:卫河、淇水合流,亦曰黎水,亦曰水,又谓之白沟。

魏武遏淇水东入白沟,盖昔时淇水南入河,堰之使东入卫,以通漕也。

《志》云:县西南十里,旧有外郎河,或谓之黎水,盖即卫河故渠也。

西汇长丰泊,又西北历善化山,复西北会于漳水。

金时州守以州城象舟,乃自外郎河引流东北出,取舟在水中之义。

今卫河经流于此。

《河渠考》:卫河经城西,广数丈。

堤甚卑薄,夏秋雨潦,上流诸水并集,往往为害。

万历六年,县令任养心于旧堤外八里许,自石羊村至侯固寨,筑长堤障之,公私利赖云。

淇水县西南六十里。

源出河南辉县之共山,自淇县境流入县界。

《汉·地理志》:淇水东至黎阳入河,谓之淇口。

贾让《治河议》: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

是也。

亦谓之清水。

后汉初平二年,袁绍屯朝歌清水口。

《九州春秋》曰:淇水口也。

南岸即是延津。

建安九年,曹操下大枋木成堰,正在其处,卢谌《征艰赋》所谓洪河巨堰,深渠高堤者也。

后废。

北魏熙平中,复浚治之,盖即淇水合卫河之处矣。

又宿胥渎,亦在县西南。

《水经注》:淇水右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遮害亭东,黎山西北。

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

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功焉。

《战国策》: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

即是渎也。

《魏志》:武帝因宿胥故渎,开白沟导清淇水入焉。

虚,即殷墟,见河南安阳县。

顿丘,见前。

宛水县西南六十里。

《水经注》:淇水南历枋堰,又东有宛水合焉,其上流有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

今并为二水,一为天井沟,一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

又东入同山陂,溉田七十余顷,又东南入于淇水。

长丰泊县西二十里。

《地理志》:天下水名泊者二,一曰梁山泊,一曰长丰泊。

长丰泊,即白祀、同山二陂水所汇也。

自大河南徙,二陂渐堙,泊亦浅涸。

今为牧马地,每遇霖潦,水辄泛溢。

《志》云:长丰泊向为ㄜ池之所,周数十里。

嘉靖中,邑令陆光祖因水涸时疏渠,南起交卸村,北抵屯子镇,延袤九十余里。

一有水患,辄循渠而泄,地可耕艺。

未几湮塞,寻复浚治,至今为民利。

○裴潭,亦在县西,与长丰泊相近。

宋天禧四年,李垂规度疏河利害,请自卫州东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引河,正北稍东十三里破伯乐旧堤,注裴潭,径牧马陂,正东稍北四十里系大伾、西山酾为二渠。

不报。

○新镇县西南六十里。

接河南汲县界,为戍守处。

元置巡司于此,明初革。

洪武二十九年,复置。

又有新镇水驿,亦在县西六十里。

《志》云:县有平川水驿,在县城西长青门外。

又有李家口递运所,在县南二十五里,民居辐辏,有城周六里有奇。

嘉靖三十六年,设税课局于此。

《志》云:新镇、平川二水驿,嘉靖四十五年革。

遮害亭县西南五十里,旧为大河所经。

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有金堤,堤高一丈。

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

至遮害亭,高四五丈。

大河经亭南,又东至黎阳县东大伾山,北入开州境,此黄河故道也。

贾让《治河策》: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泰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

即此。

昭阳亭在县东北。

汉贾让《治河策》: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

激使东抵东郡平冈,又为石堤。

使西北抵黎阳观下,又为石堤。

使东北抵东郡津北,又为石堤。

使西北抵魏郡昭阳,又为石堤。

激使东北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扼如此,不得休息。

昭阳,盖在黎阳县境。

平冈,或曰在滑县西南。

观,今山东观城县。

谷口戍在枋头西。

晋太元十年,秦苻丕就谷枋头。

既而复自枋头将归邺,与晋将檀玄战于谷口,玄败,丕复入邺。

○孙就栅,在县西北。

晋太元十年,刘牢之攻后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

慕容垂来救,牢之不胜,退屯黎阳。

孙就,人姓名也。

天成桥在故河上。

宋政和五年,都水使者孟昌龄献议,导河大邳,可置永远浮桥。

河流自大伾之东而来,直大邳山西止数里,方回南东转,复折而东,亦不过十里。

视地形水势,东西相直甚径易,曾不十余里。

且地势低下,可以成河,倚山可为马头。

又有中潭,正如河阳。

若引使穿大伾、大山及东北二小山,分为两股而过,合于下流,因三山为趾,以系海梁,省费数十百倍。

从之。

寻奏开凿大伾、三山两河,回引河流,修系木桥,进合龙门。

功毕,诏居山至大伾山浮桥,属州者名天成。

大伾至汶子山浮桥,属滑州者名荣光,俄又改名圣功。

宣和三年,河溢,坏天成、圣功桥。

都水孟扬奉诏修筑三山东桥,寻复坏。

○巨桥,《志》云:在县西五十里。

又鹿台亦在焉。

《周书》:武成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

盖谓此云。

今有巨桥镇。

上宫台在废卫县东北。

《志》云:卫县北有苑城,其东二里为上宫台。

《卫风》所云要我乎上宫者也。

相近又有沙丘台,俗名妲己台。

滑县府南二百三十里。

东北至开州百二十里,西北至县二十五里,南至河南开封府二百十里,西至卫辉府百二十里。

古豕韦氏国,春秋时卫地。

汉置白马县,属东郡。

后汉因之。

晋属濮阳国。

刘宋于此置兖州及东郡,亦谓之滑台城,河南四镇之一也。

后魏初因之,寻改为西兖州治。

太和十八年,废州,仍为东郡治。

隋初,郡废。

开皇九年,置杞州于此。

十六年,改为滑州。

大业二年,又为兖州。

三年,复曰东郡。

唐仍为滑州。

天宝初,曰灵昌郡。

干元初,复故。

大历七年,永平节度治于此。

贞元初,为义成军治。

大顺初,亦曰宣义军。

五代唐复为义成军。

宋仍曰滑州。

太平兴国初,改军名曰武成军。

端拱初,赐郡名曰灵河郡。

熙宁五年,州废,属开封府。

元丰四年,复旧。

刘豫伪改曰凉平府。

金复曰滑州。

元因之。

明洪武初,以州治白马县省入。

七年,又改州为县。

今城周九里,外堤周二十里,有城门五。

编户九十二里。

○白马废县今县治,春秋时卫之曹邑也。

闵二年,狄灭卫,卫人立戴公以庐于曹。

秦为白马县,沛公与秦将杨熊战白马。

又汉初,灌婴击破叛将王武别将桓婴于白马下。

后汉建安五年,袁绍遣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击斩之。

曹丕黄初中,改封其弟寿春王彪为白马王。

晋永嘉二年,刘渊遣王弥、石勒等寇邺,引军而南。

诏豫州刺史裴宪屯白马以拒弥。

四年,石勒济河陷白马。

自刘宋以后,白马皆为东郡治。

隋唐以后,白马皆为滑州治。

《括地志》:白马城在卫南县西南三十四里。

《邑志》:今县西北十里有白马古城。

一云在县南二十里。

盖河变徙,白马非复旧治也。

又滑台城,胡氏曰:在白马县西南。

晋太元九年,谢玄北伐,遣别将郭满据滑台。

滑台之名,始见于此。

十三年,丁零翟辽自黎阳徙屯滑台。

十五年,刘牢之击败之。

十九年,陷于后燕。

隆安二年,慕容德自邺南徙滑台。

三年,德引兵西击苻广,留慕容和守滑台。

和长史李辨作乱,杀和降魏。

德还兵欲攻之,潘聪曰:滑台四通八达之地,居之未易一日安也。

乃谋迁广固。

盖滑台城旁无山陵可依,车骑舟师皆可以逞。

是时,魏人自北渡河而南,晋从清水入河,秦沿渭顺河而下,皆凑于滑台,故潘聪云然也。

《郡县志》:滑台城有三重,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

中小城谓之滑台,晋时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高坚峻险,临河有台,故曰滑台。

义熙十二年,刘裕伐秦,王仲德帅水军入河,逼滑台,魏兖州刺史尉建弃城北渡河,仲德遂入滑台。

宋永初末,东郡太守王景度戍守于此,魏人攻拔之。

元嘉七年,到彦之等取河南地,入滑台,留朱之戍守。

魏攻围数月,粮尽为魏所陷。

二十七年,王玄谟攻围滑台,积二百余日,不能克。

魏人来救,败还。

后魏太和十七年,将迁洛都,设坛于滑台城东,告行庙以迁都之意,大赦,起滑台宫。

十九年,复如滑台时,又置西兖州于此,后废。

孝昌中,置西兖州,治定陶,寻复旧治。

永安二年,徐州刺史尔朱仲远举兵向洛,攻拔西兖州。

魏主子攸使贺拔胜拒之,战于滑台东,兵败降于仲远。

普泰三年,尔朱仲远自东郡会尔朱兆等,攻高欢于邺,败走滑台。

滑台,即东郡治也。

永熙三年,高欢自晋阳犯洛,魏主修使贾显智等镇滑台,显智密降于欢。

魏主复遣侯几绍等与欢将窦泰等战于滑台东,败死。

每河北有变,滑台常为重地。

盖其地控据河津,险固可恃也。

宋南渡后,大河南徙,滑州、白马皆在河北,而滑州故城已沦于河中。

陵谷变迁,非一日矣。

《邑志》:县东二里有滑台故城。

恐误。

今县城,正德七年因旧址增修。

明年,复筑外堤,周二十里。

嘉靖以后,相继修筑云。

韦城废县县东南五十里。

相传殷豕韦氏故国。

战国时,亦曰危津。

信陵君曰:秦有危津以临河内。

是也。

《史记》:曹参至河内,下修武,渡围津。

徐广曰:东郡白马有围津,围、韦同。

《志》云:河水至韦城,名曰韦津。

汉为白马县地。

隋开皇十六年,置韦城县,属滑州。

唐因之。

大历十一年,汴宋叛帅李灵曜为诸道兵所败,走至韦城,永平将杜如江追擒之。

五代汉末,郭威为将士推戴,自澶州南趣汴,至韦城。

宋亦为韦城县,仍属滑州。

景德初,契丹入寇,车驾北巡,驻于韦城。

金时,县圮于水,废为韦城镇。

○平阳城,《志》云在韦城西二十里。

《左传》:哀十六年,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

又孔悝为蒯聩所逐,载伯姬于平阳,行于延津。

亦谓之平阳亭,杜预曰:燕县东北有平阳亭,盖其地。

今与河南胙城县接界。

又废长垣城,亦在韦城南三十余里。

《隋志》:开皇十六年,改故长垣县曰匡城,而分韦城县置长垣县,大业初废。

卫南废县县东六十里。

春秋时楚丘地。

僖四年,卫文公自曹迁于楚丘,《诗》所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者。

隋开皇十六年,置楚丘县,以曹有楚丘,改曰卫南,属滑州。

唐因之。

《旧唐书》:县本治楚丘古城,仪凤初,移治西北滨河之新城。

永昌初,又移于楚丘故城南。

宋仍曰卫南县,亦属滑州。

靖康末,宗泽自大名至开德,与金人屡战皆捷,孤军进至卫南。

是也。

金省为镇。

○平昌城,在县东南。

本白马县地,后魏置平昌县,属东郡。

北齐废。

又凉城废县,在县东北,亦后魏置,属东郡。

北齐并入白马县。

又有长乐城,在县东,后魏分凉城县置,属东郡。

北齐省。

《郡县志》:隋卫南县,即故平昌、长乐二县地。

灵昌废县在县西南,以灵昌津而名。

隋开皇十六年,分酸枣县地,置灵昌县,属滑州。

唐因之。

五代唐曰灵河县。

周广顺中,河决灵河口。

显德初,遣使修塞。

宋仍属滑州。

干德四年,命韩重ど修滑州灵河堤。

是也。

熙宁六年,县废为灵河镇。

鹿鸣城在县东北。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郑侯使许息来致地,我取枳道,与郑鹿。

枳道,在河内。

郑,即韩也,谓与韩以鹿邑。

今城内有故台,俗谓之鹿鸣台。

晋太元十一年,黎阳太守滕恬之南攻鹿鸣城,降将丁零翟辽畔据黎阳。

宋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自滑台走鹿鸣,即此。

城下有津,曰鹿鸣津。

又西三十里为白马津,戴延之曰天桥津。

东岸有故城,险带长河,周二十里,本鹿鸣城,俗谓之逯明垒。

明,石勒骑将也,城因以名。

郭缘生曰:鹿鸣城,袁绍所筑,即今六明镇矣。

○大通城,在县东北,当胡梁渡口。

旧时于大河津济处,往往为月城,以防渡口,谓之大通城。

隋义宁二年,王世充为李密所败,自巩北走大通城,盖即孟津渡口。

石晋时,以胡良渡路通澶州,为往来要地,因筑月城于此。

天福四年,置大通军,其浮桥亦曰大通桥,城北即六明镇也。

Θ城《志》云:在县东十五里。

《左传》:后羿自Θ迁于穷石。

哀十一年,卫太叔疾出奔宋,向与之城Θ。

二十五年,卫侯辄适城Θ。

二十六年,卫以城Θ与越人。

即此。

又须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

《诗》:思须与漕。

漕,亦作曹,即白马县也。

须与漕,盖相近矣。

○訾楼城,在县西南六十里,古卫地。

《春秋》僖十八年,邢、狄伐卫,卫侯师于訾楼。

《志》云:在长垣西北六十里。

盖接界处也。

《寰宇记》:县东北七十里土山村,即古帝丘城。

卫成公迁于帝丘,即此城云。

沙店城县南三十里。

旧为戍守处。

宋建炎初,宗泽留守东京,召王彦于太行山,共议进取。

彦渡河至汴,屯于滑州之沙店。

即此。

又赤眉城,在县东二十四里,相传赤眉屯营处。

《志》云:县南七里有董固城,县东北五十里又有大城。

未详所据。

○白马山县东北三十四里。

《开山图》:山下常有白马群行,悲鸣则河决,驰走则山崩。

《水经注》:白马县有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步,东西五十余步。

今削落过半,西去白马津可二十里许,疑即白马山。

盖河水决溢,山久颓圮也。

今县东三十里有村,曰白马墙,尚沿旧名云。

天台山在县城西。

宋天禧三年,河决天台山,发丁夫万人塞之。

堤成,名天台埽。

今城西高堤阔百步者,是也。

旧《志》:山在滑州城西北隔河。

又狗脊山,在县西北隅,山麓有龙潭,广十余顷。

《郡志》县东北七十里有鲋禺山。

金自开州割入县界,今见清丰县。

盖境皆相接也。

瓦冈在县东。

隋末,翟让亡命于瓦冈,为群盗。

《水经注》:濮渠东径滑台城南,又东南径瓦亭南。

瓦亭,盖因瓦冈而名。

今湮。

○卫河县西北五十里,亦曰永济渠。

自县流入境,又东北入内黄县界。

滑河故渎在县北。

《水经注》:白马县有凉城,大河经其北,有神马亭。

昔时大河东北流至滑,势最盛。

自洛以西百川,皆会澶、濮之间,所在决荡,更相通注。

唐末,滑受患最剧。

干宁二年,河涨,将毁州城,朱全忠命决为二河,夹州城而东,为害滋甚。

后唐同光初,梁以唐兵渐逼,命段凝于滑州决河,东注曹濮及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水。

自是屡费修塞。

宋淳化四年,梁睿言:滑州每岁河决南岸,请于迎阳村凿渠引水,凡四十里至黎阳合大河。

乃命兴役。

五年,新渠成。

又命杜彦钧凿河开渠,自韩村埽至州西,凡五十余里合于河,以分水势。

宋南渡以后,故渎渐为平陆矣。

《邑志》:县东北六十五里有消河,古黄河经流处。

或以为即滑河之讹也。

白马津在县西,即大河津渡处也。

胡氏曰:河自黎阳遮害亭决而东北流,过黎阳县南。

河之西岸为黎阳界,东岸为滑台界,其津口曰白马津。

《水经注》云:津在白马城西北,因名。

战国时张仪谓赵王,秦守白马之津。

又苏代约燕王: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

韩非说秦王曰:决白马之口,以沃魏氏。

秦末,张耳、陈余略赵地,从白马渡河。

又沛公与秦将杨熊战白马,郦食其说汉王塞白马之津。

是也。

汉三年,卢绾、刘贾将卒二万、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佐彭越,烧楚积聚。

晋永兴三年,成都王颖故将公师藩起兵赵魏,寻自白马渡河,兖州刺史苟击斩之。

宇文周大象二年,尉迟迥举兵相州,遣其党宇文胄自石济,宇文威自白马济河,共攻东郡。

隋仁寿末,汉王谅举兵并州,遣其将綦良出滏口,攻黎州,塞白马津。

唐文德初,朱全忠以魏博军乱,自白马济河,下黎阳等镇。

津口旧有白马驿。

天二年,全忠杀故相裴枢等三十余人于白马驿,投尸于河。

三年,全忠自白马济河,攻刘守文于沧州。

五代梁干化五年,分天雄军置镇相州,恐魏人不服,遣开封尹刘自白马济河以胁之,魏军遂作乱。

石晋天福二年,范延光举兵魏州,晋主命白奉进将兵屯白马津以备之,延光亦遣兵循河西抵黎阳口。

开运末,契丹入大梁。

明年,自汴还渡白马津而北。

周显德三年,北伐契丹,渡白马津。

《通释》:白马北岸,即黎阳津。

故白马亦兼有黎阳之名。

黄、济阳,见河南杞县及兰阳县。

《山堂杂论》曰:决宿胥,决河使北也;决白马,决河使南也。

灵昌津在白马津西。

旧《志》云:在灵昌县东北二十二里。

一名大曷。

相传澹台灭明斩蛟投璧处也。

《水经注》:灵昌津,本名延津,一名延寿津。

后汉建安六年,袁绍遣颜良攻白马。

曹操驰救,荀攸曰:今兵少不敌,必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

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良可擒也。

操从之。

既而与绍战于延津,绍大败。

晋永嘉初,群盗汲桑、石勒等入邺,大掠而南。

济自延津,将击兖州,刺史苟讨败之。

三年,刘渊使其将刘景攻黎阳,克之。

时晋将王堪屯东燕,景败堪于延津,沈男女三万余人于河。

咸和三年,石勒击刘曜于洛阳,至河渚,不得渡。

流澌忽因风冻合,渡讫复泮。

勒自以为得天助,改曰灵昌津。

建元二年,石虎作河桥于灵昌津,采石为中济,石下辄随流去,用工五千余万,而桥不成。

虎怒,临河斩匠而还。

盖大河深广,必下石为中济,两岸系巨以维船,然后可以立桥,如河阳蒲津之中潬是也。

刘宋景平元年,魏主嗣侵宋,自灵昌津济,遂如东郡。

元嘉七年,到彦之等收复河南,诸军进屯灵昌津,列守南岸,西至潼关。

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自灵昌渡河,以约败船及草木,横绝河流。

一夕,冰合如浮梁,遂陷灵昌郡。

津旁有湖,周十里许,曰灵昌湖,盖大河所汇也。

今涸。

胡氏曰:滑台城下为延津,又西为灵昌津。

王氏曰:灵昌津在白马津之西,近河南之延津县界。

今亦见延津县。

长寿津在县东北。

《水经注》:河水径滑台城,又东北径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

《述征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

王氏曰:自汉以来,长寿津为黄河故道。

南北朝时,黄河自漯河入海,因谓之故渎。

北魏永熙末,魏主遣贾显智御高欢于滑台,欢遣相州刺史窦泰趋滑台,遇于长寿津。

显智阴约降于欢,引军退。

即此。

胡良渡在县东北,接开州境,亦旧时大河渡口也。

唐干元二年,史思明自范阳南寇,遣其伪相周挚,分道自胡良渡会于汴州。

良,亦作梁。

五代晋天福二年,杨光远击范延光于魏州,引兵自滑州逾胡梁渡。

四年,以胡梁渡月城为大通军。

二年,契丹入寇建牙元氏,晋主命景延广自滑州引兵守胡梁渡以备之。

是也。

或曰即故鹿鸣津矣。

白皋渡在县北,亦大河津渡处。

唐干元二年,史思明自范阳南寇,分四道渡河。

一出黎阳,一出胡梁,思明自引军出濮阳,分遣其子朝义出白皋,皆会汴州。

后唐同光末,魏州军乱,李嗣源讨之,为乱兵所推。

嗣源寻自相州由白皋济河,至滑州。

石晋天福二年,杨光远击范延光于魏州,自大梁进兵,由白皋趣滑州。

是也。

濮渠在县南。

旧自河南延津县界分濮水为渠,又东入开州界,仍合于濮水。

今涸。

《水经注》滑台南有濮渠,是也。

寸金潭,在县东北,旧为大河经流处。

宋宣和二年,王黼言:河流自韩村埽冲至寸金潭,自成直河。

即此。

今涸。

又有滹沱泽,《志》云:在县北三里,周五里,亦大河之余浸也。

金堤在废灵河县西南五十二里。

隋大业中,置金堤关,寻废。

《括地志》:千里堤,在白马县东五里。

即金堤也。

《元和志》:金堤在酸枣县南二十三里。

王氏曰:今在滑州界。

汉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汉成帝建始四年,又决东郡金堤。

杜佑曰:白马县有瓠子堤,亦曰金堤。

后汉王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

尊躬帅吏民祀水,请以身填金堤,因止宿堤上,水波稍却,即此处云。

《邑志》:金堤在县南二十三里。

县西南三里有故瓠子堤,三十里有东西大堤。

其南复有一堤,西接卫辉,东连开州界,土人呼为夹堤。

又有新堤,正统初,河决河南胙城县,泛溢入境三十余里,因筑此堤障之,东接长垣县界,号曰新堤。

又有陈公堤,在县南门外,宋滑州守陈尧佐所筑。

○六明镇在胡良渡口。

石晋天福二年,范延光举兵魏州,其将冯晖等引兵至六明镇,渡河击晋军,为杨光远所败。

周广顺中,河决六明镇。

显德初,遣使修塞之。

胡氏曰:镇即大通军之地。

是也。

或以为即故鹿鸣城,误为六明云。

○老岸镇,在县东南七十里,今有巡司。

鱼池店在废灵河县东。

五代汉干元年,河决于此,谓之鱼池口。

周显德初,遣使修塞。

天圣五年,浚鱼池埽减水河。

《宋志》:大河径县界,有韩村、房村、石堰、鱼池、迎阳等埽。

今县有鱼池、迎阳等铺。

○草市,旧在城西南。

胡氏曰:滑州城外旧有草市,以草舍成市而名。

石晋天福二年,范延光举兵魏州,遣兵渡河,焚草市,即此。

《邑志》:由县南门外出草市,穿堤有大路,挟东西龙潭,谓之龙河道口。

石柱店在县南。

唐兴元初,李希烈据汴州,滑州刺史李澄初降于希烈,至是希烈使澄攻宁陵。

澄至石柱,使众阳惊,烧营而遁,密请内附处也。

宁陵,今河南归德府属县。

○王铁枪寨,县东北四十里。

五代梁将王彦章尝屯兵于此,因名。

东明县府南百八十里,旧在州东南百里。

西至长垣县七十里,东至山东曹州六十里,南至河南仪封县百里。

本汉冤句县地,唐宋因之。

宋干德初,置东明县,属开封府。

金避河患,徙县治于曹州济阴县西,因属曹州。

元初因之,寻改属大名路。

至元二年,属开州。

明初省入开州及长垣县。

弘治四年,复置,属大名府。

万历中,改属州。

城周七里有奇,编户三十六里。

今改属府。

○东明废城在县东。

《志》云:金徙县治河北冤句,故地在今县东北二十里,即山东曹州境内也。

洪武初,避水患,徙治云台集,谓之新东明。

寻复堙没,县遂废。

弘治中,复置县大单集,即今县治也。

《郡志》:汉东明城在长垣县东南十五里。

今见河南兰阳县。

武父城在县西北。

《左传》桓十二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杜预曰:济阳东北有武父城。

济阳,今见河南兰阳县,盖与县接境。

《邑志》云:县东北二十里有故漆园城,昔时多树漆于此,因名。

今其地亦曰漆园村。

离狐城在县东。

汉置离狐县,属东郡。

后汉建初四年,改属济阴郡。

《魏志》:李兴从太祖,迁离狐太守。

盖尝置为郡也。

晋仍曰离狐县。

隋仍属东郡。

唐还属曹州。

《元和志》:县东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在濮水南。

常为神狐所穿,遂移于水北,故曰离狐。

天宝元年,改曰南华县。

宋因之。

《河渠志》:干德四年,灵河县堤坏,水东注南华县。

《寰宇记》:南华县在州西北百二十里,离狐故城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后魏时所迁治也。

《通考》:金时,因黄河水,废。

新《县志》:离狐城,在县东北十里西台集。

又曰在曹州西四十里李二庄。

盖境相接也。

○龙光山县东南三十里。

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

其相峙者,曰白龙山,相传张良尝辟谷于此。

五霸冈县东南五十里。

《志》云:春秋时齐、晋会盟处也。

亦曰霸王冈。

相传项羽救邯郸时,曾驻此冈。

○黄陵冈,在县东南八十里。

弘治五年,大河决溢处。

其地与河南仪封县接界,有黄陵渡。

今详见仪封县。

○黄河旧在县南五十里。

自长垣县流入境,南接仪封县界,又东南接山东曹县界。

河益引而南,县境之患差少。

○普河,在县北,大河余流也。

《志》云:县四面俱有护城壕堤,惟北门堤外有普河一道,当河南黑阳山下流。

岁久冲淤,渐成巨浸,因筑堤以防其冲啮。

黑阳山,见河南原武县。

长堤在县南。

西接长垣县境常村、新丰等堤,东入曹州界,绵亘百余里。

《河防考》:县西南二十里有响子口,即正统十三年,大河决入处也。

又有七里堤,在县西四十里,长七里。

○杜圣堤,在县南六十里,南滨大河。

《志》云:长堤属县境者三十三里,而长堤为要口。

嘉靖十三年,因旧址增筑。

有杜圣寨,亦曰杜圣集,置巡司于此。

康王台县南五十里。

宋高宗为康王时,募兵入援,筑台于此。

一云在五霸冈上。

《志》云:县东北十五里有西台,相传冤句县昔尝治此。

恐误。

开州府南百六十里。

东南至山东濮州百二十里,南至河南开封府百五十里,西至河南卫辉府二百三十里。

古昆吾国。

春秋战国为卫地。

秦置东郡治濮阳。

汉仍属东郡。

后汉因之。

晋改濮阳国。

后魏改濮阳国为濮阳郡。

隋初,郡废,属魏州,寻属滑州。

大业初,为东郡及武阳郡地。

唐武德四年,置澶州治顿丘,取澶渊以名。

贞观初,州废,仍属魏州。

大历七年,复置澶州从魏博帅田承嗣请也。

五代晋曰镇宁军《薛史》:天福三年,移州治于德胜口。

九年,始置镇宁军,兼领濮州。

《郡志》:晋天福中,州移治夹河。

汉干初,又徙德胜寨,周世宗复移治澶渊故城。

皆误也。

宋仍曰澶州亦曰澶渊郡、镇宁军节度。

熙宁九年,移于今治。

崇宁五年,升为开德府《宋志》:崇宁四年,建为北辅。

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

金仍曰澶州。

皇统四年,改开州,属大名府。

元属大名路。

明亦曰开州,以州治濮阳县省入编户百有一里,领县二。

今仍曰开州,领县一。

州肘腋大梁,襟带东郡谓山东东昌府境。

春秋时,卫都于此,与齐、鲁相雄长。

秦末,项羽由此扼章邯。

后汉之季,吕布亦争此,以抑曹操。

盖其地滨河距济,介南北之间,常为津要。

五代时,晋王存勖与梁人力战于河上,德胜两城,为必争之险。

石晋开运三年,虑契丹为后世患,徙澶州于德胜。

九年,契丹入寇,屯元城。

赵延寿请于契丹曰:晋军悉在河上,不如即其城下,四合攻之,夺其浮梁,则天下定矣。

契丹遂进营城北。

宋景德初,契丹南犯,寇准力劝亲征,御北城门楼,而契丹气沮。

宋人以澶州为大梁北门,安危所系也。

今大河南徙,形势稍移,然川原平旷,道路四达,居然冲要矣。

○濮阳废县今州治也。

王氏曰:旧城在今治西南三十里,为古颛顼之墟,亦曰帝丘。

夏为昆吾氏所居。

《国语》曰:昆吾为夏伯。

是也。

《春秋》僖三十一年,卫成公自楚丘迁于帝丘。

即此。

其后曰濮阳,以地在濮水北也。

秦始皇七年,拔卫濮阳,置濮阳县,东郡治焉。

《史记》:章邯与项羽战,军濮阳东,环水自固。

汉仍曰濮阳县,亦为东郡治。

后汉因之。

初平二年,曹操击黑山贼白绕于濮阳,破之。

袁绍因表操为东郡太守。

兴平初,吕布袭据濮阳,与曹操争兖州。

晋亦曰濮阳县,为濮阳国治。

后魏仍属濮阳郡。

隋属滑州。

大业初,属东郡。

唐属濮州。

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攻梁濮阳,拔之,寻弃不守。

五年,晋败梁军于河南岸,复乘胜拔濮阳。

石晋天福四年,改属澶州。

宋因之。

熙宁四年,河决澶渊,因改置澶州,移濮阳县为州治。

胡氏曰:濮阳旧在河南,今开州治所之濮阳,乃石晋天福中移就澶州南郭者。

或曰即宋所移,胡氏误也。

《九域志》云:濮阳县东去濮州九十里。

《城邑考》:州城,宋熙宁中土筑,后皆因之。

弘治十三年,增修其城,前方后圆,俗呼卧虎城。

周二十四里,为门四。

德胜城州东南五里,古澶渊也。

《春秋》襄二十年,晋及诸侯会于澶渊。

二十六年,复会于澶渊。

三十年,又会焉。

杜预曰:澶渊在顿丘南。

今谓之繁,近戚田,其后为德胜渡,黄河津要也。

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拔濮阳,军德胜渡。

寻遣李存审于德胜南北,夹河筑两城而守之。

胡氏曰:时河津阔远,两城相距,盖三十里。

五年,梁贺瑰攻晋德胜南城,百道俱进,以竹笮连艨艟巨艘,横断河流,使晋救兵不得渡,为晋将李建及所破。

既而梁将王瓒据杨村,夹河筑垒,造浮桥,谋攻德胜。

晋将李存进亦造浮桥于德胜。

或曰:浮梁须竹笮、铁牛、石,我皆无之,何以能成?存进不听,以苇笮维巨舰,系于土山巨木,逾月而成,人服其智。

晋王寻自魏州发徒数万,广德胜北城。

梁人来争,晋王拒之,大小百余战,城始就。

龙德初,戴思远复自杨村袭晋德胜北城,为晋所败。

明年,复攻北城,重堑复垒,断其出入,昼夜急攻。

晋将李存审悉力拒守,晋王自幽州驰救,思远引却。

后唐同光初,梁王彦章自杨村径攻德胜,力战断其浮桥,南城遂陷。

唐主命弃北城,撤屋为筏,东助杨刘守备。

彦章围杨刘不克,退走杨村,唐军复屯德胜。

石晋天福三年,时瀛、莫诸州入于契丹,河北无藩篱之固,于是移澶州跨德胜津,并顿丘县亦随州移治郭下。

是时作浮桥于德胜口,谓之澶州河桥。

于是两城有南澶、北澶之目,盖以防固河津也。

九年,契丹攻澶州,欲夺浮梁,不克。

开运三年,契丹入汴,遣酋帅耶律郎五据澶州。

贼帅王琼帅众袭据南城,北渡浮航,围郎五于牙城,契丹救却之。

汉干三年,郭威举兵邺都,汉主遣侯益等将兵趣澶州。

威至,澶州降,遂渡河,趣滑州。

宋景德初,契丹入犯,寇准劝帝亲征。

驾至南城,众请驻跸,准固请渡河,御北城门楼,士气百倍。

既而幸浮桥,登临河亭。

盖是时,澶州犹治德胜城也。

庆历中,尝增修之。

熙宁九年,城圮于水,因改筑州城,以濮阳县为州治,非复石晋所移之旧矣。

《九域志》:澶州距魏州百三十里。

胡氏曰:此据故澶州北城言之,自南城度河并浮梁计之,则百五十里,故晋人每言澶州距魏百五十里也。

盖澶州徙治不一,大约唐治故顿丘城,石晋时治德胜,宋始治濮阳。

《一统志》云:今州南有故德胜寨。

杨刘,见山东东阿县。

戚城州北七里。

春秋时卫邑,会盟要地也。

又为卫大夫孙林父之食邑。

《左传》文元年,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时晋师伐卫,取戚,疆戚田也。

成十五年,同盟于戚。

襄元年,晋以诸侯之师伐郑,侵楚及陈。

晋侯、卫侯次于戚,以为之援。

二年,诸侯之师会于戚。

五年,晋复会诸侯于戚。

襄二十六年,孙林父以戚如晋,晋会诸侯于澶渊,以讨卫疆戚田也。

取卫西鄙懿氏六十,以与孙氏。

又昭七年,晋反戚田于卫。

哀二年,赵鞅纳卫太子蒯聩于戚。

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

杜预曰:是时戚在河外,晋军已渡河,故云。

哀十六年,卫世子蒯聩自戚入卫。

今亦谓之戚田,自戚城而西北五十里有懿城,即古懿氏也。

《水经注》:戚,卫河上邑。

汉高十二年,封李必为戚侯,邑于此。

《五代史》:梁贞明五年,王瓒与晋将李嗣源战于戚城,败还。

龙德初,晋将李嗣源伏兵于戚城,败梁将戴思远。

晋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围晋将高行周等于戚城,为晋所败,解围去。

未几,复攻澶州,与行周战于戚城南,不胜而还,即此城也。

临河城州西六十里。

汉黎阳县地。

武帝封鲁共王子贤为临河侯,邑于此。

后魏永安初,分黎阳县地,置东黎县,属黎阳郡。

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改置临河县,属卫州。

唐初,属黎州。

贞观十七年,改属相州。

文德初,朱全忠救乐从训于内黄,下临河镇。

大顺初,全忠将丁会等侵魏博,度河取黎阳临河。

后唐同光初,梁段凝寇澶州境,进至临河之南。

宋仍为临河县,属澶州。

金废。

《郡志》:临河城在内黄县南三十里。

一云滑县西北有临河城。

盖境相接也。

○澶水城,在州西二十里,本临河、内黄、顿丘三县地。

隋开皇十六年,置澶水县,属卫州。

大业初,属汲郡。

或曰隋本置澶渊县,唐讳渊,因改曰澶水县。

初属黎州,寻属澶州。

贞观初,州废,还属黎州。

十七年,废入临河县。

昆吾城州东二十五里。

其地有古颛顼城,城中有古昆吾台,相传夏昆吾氏所筑。

春秋时属卫。

《左传》哀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是也。

汉为濮阳县地。

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昆吾县,属滑州。

大业初废。

唐武德四年,复置昆吾县,属濮州。

八年,仍省入濮阳。

《志》云:颛顼城,一名东郭城。

隋置昆吾县于此。

又废临河县东北三里,亦有颛顼城。

咸城州东南六十里。

春秋时卫地。

《左传》僖十三年,齐桓公会诸侯于咸。

又文十一年,鲁叔孙得臣败狄于咸。

定七年,齐侯、郑伯盟于咸。

是也。

刘昭曰:濮阳有咸城,或以为古之咸国。

○圉城,在州东。

春秋时卫邑。

襄二十六年,卫孙林父以戚如晋,卫人侵戚东鄙。

晋戍茅氏,卫人伐之,孙蒯从卫师败之圉。

茅氏,即戚东鄙之地也。

又五鹿城,《志》云:在州南三十里。

杜预曰:卫地有二五鹿,一在元城东,一在卫县西北。

此卫县西北之五鹿矣。

《寰宇记》:元城东为五鹿墟,即重耳乞食处,此为五鹿城。

又古浚,在州城东南。

南有寒泉,即《诗》所谓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卫阳山州东南二十里。

以在卫地之阳而名。

又州东南五里,曰洪洋山,山秀丽而隆峻。

《志》云:澶渊旧在其下,今山南有浮翠桥,即澶水所经也。

○金沙山,在州治东迤北。

宋建炎间,杨隶守开德,金人来攻,力战城陷。

金人屠其城,隶及弟彭年死之。

人为瘗骨立冢如山,因以沙名。

铁丘州北五里。

杜预曰:铁在戚城南。

哀二年,赵鞅送卫太子蒯聩入于戚,遇郑师,蒯聩登铁上以望,惧,自投于车下。

铁上,即铁丘也。

又瑕丘,在州东南三十里,高三丈。

《檀弓》:公叔文子升瑕丘,蘧伯玉从。

即此。

又东南十里为延丘,相传吴延陵季子适卫时,曾憩于此。

清丘州东南七十里,丘高五丈。

《春秋》宣十二年,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是也。

唐置清丘驿。

五代唐同光初,李绍兴败梁游兵于清丘驿南。

即此。

又旄丘,在州东北,《志》云:即《卫风》所咏旄丘之葛者。

《郡志》旧濮阳城东有高丘,盖即帝丘之讹也。

○寒泉冈,在州西南。

《水经注》:濮阳城侧有寒泉冈,即《诗》所称爰有寒泉者。

世谓之高平渠。

非也。

○黄河故渎在州治南。

自滑县流入州界,自昔大河经流处也。

今有瓠子故渠,在州西南二十五里。

汉元光中,河决瓠子,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塞之,不成。

元封元年,封禅还,自临决河,塞之。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

《水经注》:濮阳北十里,即瓠河口,亦谓之瓠子堰,又为宣房堰。

平帝以后,河水东浸,日月弥广。

永平十二年,诏王景修治,景防遏冲要,疏决壅积。

瓠子之水,绝而不通。

自唐末以至五季,河流荡决,渐失故道。

宋庆历中,河自澶州东北三十里商胡河口趋恩、冀,既而大名、郓、澶、滑、濮、齐、淄、沧、隶、德、博、怀、卫、孟、郑及开封,俱受河害。

至和二年,河复决大名馆陶。

李仲昌奏请自商胡河东南凿六塔渠,引河东注横陇故道,以披其势。

时孙亦言:六塔下流,可导而东去,以纾息冀金堤之患。

欧阳修谓:六塔狭小,不能容受大河,滨、隶、德、博诸州,必被其患。

不听。

遂塞商胡,修六塔河。

明年,六塔河复决。

熙宁元丰中,河屡决于澶州之境。

陈甫言:商胡决三十余年,河道填淤渐高,宜修之。

并修横陇,以分河流。

又以二处土性疏恶,请修禹故渎。

不果。

既而大河自州北决,入于御河,州境之患渐少。

靖康以后,大河益徙而南,商胡、六塔诸河,尽成平陆。

明正统十三年,河决开封之荥阳、阳武,循故道至州南,凡百二十里,东流抵濮州,过张秋入海。

其流奋击,声闻数十里,俗名响口子。

寻塞。

今州东二十里有清河,即大河旧流也。

其北有龙泉冈,西有杏花冈,各高二丈许,下临河,即旧时堤岸矣。

又六塔河,旧《志》云:在州东北十七里。

横陇河在州东四十里,俱宋时决溢之处。

今详见川渎异同。

濮水州南六十里,亦谓之濮渠。

旧《志》:濮水自河南延津县东北流,经胙城,过濮阳,入山东濮州界。

今胙城县犹有故濮渠,即此水上流也。

大河迁决不时,濮水遂至湮废。

淇水旧《志》云:在临河废县东南五里。

自县流入界,又东北流入内黄县及清丰县境。

《通典》:临河县有古淇河,谓此。

或曰:此即滑县之永济渠,自县流经临河县西北五十里,而入内黄县界者也。

西湖在州城西南。

旧时河流汇入,积而成湖。

夏秋时,弥漫甚广,后渐浅涸,然犹渟流荡漾,周数百亩。

今无复旧观矣。

○胡柳陂,在州东南五十里,与山东濮州接界。

五代梁贞明四年,晋王存勖与梁军大战处也。

今详见濮州。

金堤头州东南百五十里。

《志》云:其西接黄陵冈,东至小张家湾,黄河分流决溢之处也。

弘治中,郡守修筑故堤,跨长垣县及山东曹州界,东西亘二百余里。

旧有金堤巡司,河南徙始废。

○宋堤,在州南一里,相传宋熙宁中筑。

旧《志》:州北至大名,南抵长垣,其间长短无名之堤,不可数计。

城北古堤自滑县入州境,至清丰西五里。

城南古堤,亦自滑县经州东七十里之鄄城乡,分为五道,入山东范县界之五堤头村而止。

又环城四面有小堤,所谓护城堤也,皆宋所置。

白沙渡在州西,旧时大河津渡处也。

刘宋景平初,后魏主拓跋嗣寇宋河南,从白沙渡河,屯濮阳南。

胡氏曰:濮阳对岸则顿丘县境,白沙渡盖在澶州界内。

又鲧堤,在州西十里,自县而东接州界,相传鲧治水时筑。

《寰宇记》:州西黄河北岸有古复关堤。

《卫风》:乘彼危垣,以望复关。

盖谓此云。

《郡志》:复关堤,在临河废县南三百步。

○宣防宫《志》云:在城西南十七里瓠子堤上。

汉武帝元封初,塞决河,筑宣房宫于其上,即此。

又有龙渊宫,在州西南八里,亦汉武时筑。

一名赤龙涡。

○烽火台,在州东南。

《志》云:澶、濮间滨河远近多丘阜,或十余亩,或二、三十余亩,皆石晋时所筑,以备契丹处。

孙村州东北三十四里,宋时大河决啮处也。

天圣七年,汴河溢勾管汴口,王中庸欲增置孙村之石限以泄之,不果。

元丰末,河决于大名之小张口。

知澶州事王令图等议浚迎阳埽旧河,又于孙村置金堤,约复故道。

元初,张问等言:大河故道难复,请于南乐大名埽间,开直河,并签河,分引水势,入孙村口,以觧北京向下水患。

于是回河减水之议复起,言者交斥其非,乃罢。

迎阳埽,旧在滑县东北境。

曹村在州西南,亦宋时大河要口也。

熙宁四年,河决澶州曹村埽,时程颢知镇宁军,方救护小吴埽,以曹村决,则注汴京,驰还塞之。

十年,河复大决于曹村,北流断绝,河道南徙,逾年始塞之,谓之灵平埽。

《郡志》:灵平埽在州西南七里。

恐误。

又小吴埽,在州东。

《志》云:小吴口西去曹村百里。

熙宁四年,河决澶州小吴埽。

元丰八年,小吴决口未塞,河又东决大名之小张口。

是也。

○赵征村,在州东北,即六塔河口。

宋至和中,修六塔河,内侍刘恢奏六塔之役,河口乃赵征村,于国姓御名有嫌。

即此。

今其地亦名赵村铺。

杨村州西南十五里,旧时大河要口也。

五代梁贞明五年,晋王存勖军于德胜。

王瓒据晋人上游十八里杨村,夹河筑垒,造浮桥,通滑州馈运。

晋将李存进亦造浮桥于德胜以拒之。

既而瓒与晋兵战于河南岸,败走北城,即杨村北城也。

龙德初,戴思远悉杨村之众,袭晋德胜北城,为晋王存勖所败,走杨村。

寻复自杨村袭魏州,不克。

唐同光初,梁将王彦章攻唐德胜,自大梁驰至滑州,阴遣人具舟杨村,兼流而下,循河南岸,直趣德胜,遂克南城。

既而进攻杨刘,不克,解围西走杨村。

三年,唐主由德胜渡河,历杨村戚城,观昔时战处。

《薛史》:阳村在濮阳之北,滨大河。

盖据旧濮阳城言之也。

敛盂聚在州东南。

《左传》僖二十八年,晋侯、齐侯盟于敛盂。

《史记》作敛于,即此聚也。

又州治南有古重华台。

士孙子曰:卫灵公坐重华之台,侍御数百,仲叔圉谏,公乃出宫女。

即此处云。

《志》云:州西南又有地名瓦屋头,即《春秋》隐八年,宋公、齐侯、卫侯同盟处。

土楼镇在州西。

刘宋永初末,北魏将奚斤等拔宋滑台,进击翟广于土楼,破之,遂进逼虎牢。

《九域志》澶州临河县有土楼镇。

斗门在州东南。

唐元和十二年,陈许帅李光颜讨淄青叛帅李师道,攻濮阳,收斗门、社庄二屯。

又景福元年,朱全忠击天平帅朱,遣其子友裕将前军军于斗门。

全忠至卫南,朱遣步骑袭斗门,友裕走,据其营,全忠不知,复趣斗门,为所败。

长垣县州南百五十里。

南至河南兰阳县九十里,东南至河南仪封县百三十里,西至河南胙城县九十里,西南至河南封丘县六十里,西北至滑县九十里。

春秋时卫之匡邑。

战国属魏。

汉置长垣县,属陈留郡。

《风俗传》:县有防垣,故名。

后汉安帝封元舅宋俊为侯邑。

晋属陈留国。

后魏真君八年,并入黄。

景明五年,复置长垣县,属东郡。

隋开皇十六年,改曰匡城县,属滑州。

唐因之。

五代梁复曰长垣,属开封府。

后唐仍曰匡城。

宋建隆初,讳匡,改曰鹤丘,寻复为长垣县,仍属开封府。

金泰和八年,改属开州。

元初属大名路。

至元二年,仍属开州。

明因之。

今城周九里,有门四。

编户七十八里。

○长垣故城县东北三十五里。

其地一名鲍垣,或曰即首垣也。

《战国策》:韩侈谓秦王:进宋、齐之兵至首垣,远薄梁郭。

又赵肃侯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水经注》曰:首垣,秦更为长垣,汉置县于此。

后废。

隋开皇十六年,改置县于妇姑城,以南有故匡城,因改为匡城县。

在旧城西南二十七里。

唐因之。

干符二年,濮人王仙芝聚众数千起于长垣,即故长垣城也。

宋复改匡城为长垣县。

金初,迁县于柳冢村,在今县城东北七里。

明洪武初,以水患迁于蒲城。

即今县治。

蒲城今县治也。

春秋时卫邑。

桓三年,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成九年,同盟于蒲。

《家语》:子路为蒲宰。

《战国策》:秦攻魏之蒲。

又秦始皇九年,伐魏,取垣、蒲。

盖是时为魏地也。

《史记》:孔子去陈至蒲,会公叔氏以蒲畔,止。

孔子出,遂适卫。

灵公问曰:蒲可伐乎?曰:可。

公曰: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

《正义》:蒲在卫西,故公云然。

又后汉初,光武大败铜马贼于馆陶,受降未尽。

而高湖、重连诸贼从东南来,与铜马合,光武与战于蒲阳,悉破降之。

蒲阳,盖即蒲城之南。

太子贤曰:北平县西北有蒲阳山。

误矣。

宋绍定十三年,金主自黄陵冈向河北行,至蒲城东,登舟渡河,遇风。

蒙古兵追至南岸,后军皆败。

盖旧时大河在今县北也。

北平,见保定府完县。

馆陶,今山东属县。

匡城县西南十五里,亦春秋时卫邑。

僖十五年,诸侯同盟于牡丘,遂次于匡。

《论语》:子畏于匡。

《史记》:孔子自匡至蒲。

《述征记》:匡城周三里。

《水经注》云:濮水东径匡城北。

是也。

隋因以名县。

唐大历十一年,李灵曜以汴、宋叛,发诸道兵讨之,围汴州。

魏博帅田承嗣遣兵救灵曜,败永平、淄青二镇之兵于匡城。

干符四年,黄巢陷匡城,遂陷濮州。

中和四年,李克用破黄巢于封丘,复追至胙城、匡城,巢走兖州。

此即隋所置之匡城县也。

牡丘,见山东聊城县。

长罗城县北十里。

汉县,属陈留郡。

宣帝封常惠为长罗侯,邑于此。

后汉初,并入长垣县,为长罗亭。

太子贤曰:长罗故城在匡城东北。

《一统志》云:在长垣旧城西南三十里。

是也。

○祭城,在县东北。

杜预曰:郑祭封人仲邑于此。

平丘城县西南五十里。

《寰宇记》:平丘在封丘县东四十里。

盖县与封丘接境。

○漆城,在县西二十里,故卫邑也。

《竹书纪年》:邯郸伐卫,取漆。

即此。

又龙城,在县东南二十里,相传夏臣关龙逢所居。

县西十八里又有鹤城。

《城冢记》云:夏累养鹤于此。

《寰宇记》旧长垣城西北六十里有訾楼城。

《春秋》:邢人伐卫,取訾楼。

盖此城云。

○沤麻冈在县西北。

宋绍定六年,金主以汴京危急,引军东行,次黄陵冈。

进向河北,至蒲城东,乘舟济河。

会大风起,蒙古兵追击之于南岸。

金主次于北岸,震惧,遂次沤麻冈。

遣白撒帅骑攻卫州,不克。

黄陵冈,见河南仪封县。

○黄河县南六十里。

河流经此入山东曹县界,其故道在县北,堙决不常,此近时所经也。

《河防考》:县南有淘北河,相传即黄河故道。

明万历中,河决河南封丘县金龙口,挟淘北河决县境之大社口堤,长东二县,俱被其患。

又县南有大冈河,或曰亦黄河旧流也。

今县南为大冈集,与东明县杜胜集等堤,共长九十七里。

阎家潭县东南六十七里。

正统十四年,河水决入县境,回流冲啮,因成此潭。

弘治五年,河复北溢,因筑堤环之。

《河渠考》:潭西七里曰牛家口,东三里曰大冈,皆弘治六年,筑堤以防决溢处也。

○朱家河口堤,在县东七十里。

正统十四年,黄河决溢,因筑塞之。

弘治五年,复修筑其南,即三春柳及大冈诸堤也。

又常村堤,在县西南三十五里,又西八里曰新丰堤,接河南封丘县界。

《志》云:弘治六年,郡守李瓒筑朱家河等十堤,以防河患云。

又三尖口堤,在县东三十五里,相传元贾鲁治河筑堤始此。

弘治五年,大河北涨,冲决牛家口诸处,北至三尖口,东至平冈陂,皆被其患。

明年,因修筑县境诸堤。

是也。

○宛亭在县北。

《左传》僖二十八年,卫人盟于宛濮。

杜预曰:宛亭近濮水,故曰宛濮。

刘昭曰:长垣西有宛亭。

○大岗镇,在县东南七十里,有巡司。

《志》云:洪武初,司置于县东南永丰里。

三年,徙司竹林。

十一年,徙大岗云。

魏楼村在县西。

金主自沤麻冈进攻魏楼村,欲俟蒙古兵至决战。

会其将白撒自卫州败还,且言北兵近在堤谷,邀金主潜度河,夜走归德。

即此处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