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骗新书 第十五类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杜骗新书
《杜骗新书》 第十五类 张应俞

入闻官言而出骗里有寡妇,富盖乡邻,只生一子甘澍,年方弱冠,恪守祖业,不敢生放。

乡人路五,两问之借银谷,皆不肯,心恨之,归与妻胡氏谋,要赖他强奸,妻许曰:"可。"

又托心友支九为干证,即往分巡道处告,道提亲审。

先问胡氏曰:"甘澍因何到你家?"胡氏曰:"他家豪富,终日无图,只是奸淫人妇女。 知我男人未在家,无故来调戏,我不从,便强抱亲嘴,骂他不去。 支九来邀我夫贩货,甘澍方走去"再问支九:"你往路五家何干?"支九曰:"小的与路五,都挑贩为生,因邀他买货,听底面妇人喊骂,甘澍走出。"

又问甘澍曰:"你因何与妇人角口?"甘澍曰:"并无到他家,那有角口?问路五左右邻便知。"

左右邻都称甘澍寡妇之子,素不敢非为,外间并未闻奸情,此是装情捏也。

路五执曰:"他万金巨富,岂不能买两个干证?"左右邻曰:"我邻近不知。 他支九隔越一街,岂不是买来作证。"

道曰:"路五贫民,何能买人作证。"

将左右邻并甘澍,各责二十,定要问做强奸。

甘澍出而惧甚,思无解释。

晚堂退后,道已封门,在后堂周旋闲行,沉默思想,忽自言曰:"错矣!错矣!"又周行数次,遂拂袖而入。

适有防夫涂山,在外窥道举动,闻其言错,想必是审此奸一事也。

夤夜越墙而出,扣甘澍歇家门,歇家开门延入,甘澍正忧闷无计,涂山曰:"你今日事要关节否?"澍曰:"甚关节可解,正要求之。"

山曰:"道爷适有妻舅到,三日内,即要打发起身,惟此最灵,若投他,明日即复审,更大胜矣。"

澍曰:"如此得可好,须银几何?"涂山曰:"此翻自案事,不比别人情,须百金方可。"

澍曰:"百金我出,只要明日复审。"

涂山曰:"舅爷今酒席尚未散,吾当即入言之。"

澍与歇家送出,道大门已封,涂山复从居旁民家越墙而入。

次日,道出早堂,即出牌复审强奸事。

甘澍大喜,以为果验也。

下午再审甘澍曰:"路五曾问你揭借否?"澍曰:"他两次问借银谷,我皆不肯,因此仇恨,装情诬我。"

再审胡氏曰:"甘澍未到你家,那有强奸事。"

将拶起,路五边未用银,一拶即紧。

胡氏难忍,即吐实,未有强奸,只揭借不肯,故装情告他。

又将路五、支九各打三十。

将甘澍全解无罪,涂山即跟出索银。

甘澍曰:"吾乐与之。"

涂山自索谢,澍另以十两与之,山以银入道卸起。

可出索添谢,又得十两。

当时,以为舅爷关节之力,岂知出道之自悔,而银尽为涂山所风骗乎!按:衙役皆以骗养身供家,丰衣足食。

其骗何可枚举,盖事事是骗,日日是骗,人人是骗。

虽罄南山竹,何能悉之;虽包拯再生,何能察之。

予素不入公庭,此中情弊,稀所知闻,此其偶得于真见者,故述其弊窦如此。

然衙中虽人人是奸徒,事事是骗薮,吾惟早完公课,百忍不讼。

虽贪吏悍卒,其如我何?

故曰机虽巧,不蹈为高;鸠虽毒,不饮为高;衙役虽骗,不入为高。

纵有无妄之灾,必有明官,能昭雪之有,何也?官毕读书人,明者多,而昏者少也。

无柰在衙人役,各以阴云霾雾蔽之耳。

故惟忍小忿,不入衙为高也。

故拟重罪释犯人富民元植者,家温行谨,奕世良善。

偶与乡权贵有隙,乡贵素善叶推官,乃吹毛求疵,砌元植之恶十余件,叶推官为之送访,按院即批与叶审。

叶提元植谕之曰:"汝之恶迹,我已备晓,罪在有定,只汝家殷富,不许央关节。 若有关节,罪有加无减,且收入监,候拘到被害,即听审定罪。"

叶推官素廉正,从来不纳分上,今元植既承面诫,越不敢展转,只惶惧待罪耳。

适眷亲易乡官,素与植相善,知其事属仇陷,默地代拆于太府,托转释于四尊。

太府乘间,缓颊及之,叶四尊大怒,归取元植瞂责之。

曰:"我叫你不得投分上,反央太爷来讲,这样刁恶人,定要拟你谪戍。"

元植茫不知来历,叩头曰:"老爷素不纳关节,一府通知。 又蒙钧旨面谕,怎敢央太爷。 实不知事从何来?"叶爷曰:"且入监去,定是军罪。"

元植出查,方知事出易乡官,自以己意代释,并不使植知也。

植思无处可解,寻其用事凌书手。

密商曰:"能为我减军入徒,当以厚礼谢。"

凌书曰:"能出百金,为汝计之。"

植许曰:"可。"

以银封讫。

叶爷果唤凌书手作招。

曰:"须寻一军律拟来。"

凌书故以绞罪拟上。

叶爷命改招,只可拟军。

凌书过一日,再以绞罪拟曰:"访单中惟谋死亲,第一件最重,正合绞罪。 余某条某条,只是徒罪,并无合军律者。"

叶爷寻思,有对头之状。

尚不轻入人绞,曾是拿访,而可绞人。

曰:"造化了他,只拟徒罢。"

后拟上三年徒。

元植欣然纳赎,凌书遂安受百金之贿。

在叶爷宁知其外受金,而内拟人重罪乎?故衙役之欺官,虽神君不及察也。

按:善有旌奖,恶有拿访,此朝廷激劝一大机权也。

今旌者,多由攒剌之巧,访者或由权贵之嗾,其虚实盖相半耳。

然犹幸有拿访一途,可以少惕刁顽,稍为良民吐气。

特被访者,出入于问官之心,高下于权书之手,其情得罪当者亦少矣。

当官持权者,或遇大故重情,必虚心详审,明察沉断,庶可杜奸欺之一二耳!

吏呵罪囚以分责

人传包孝肃为官清廉明察,用法无私,诈不得以巧辨售,罪不得以权贵兑。

又不纳分上,故人称之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适有富豪子,犯奸情真,知难逃洞察。

预与一老胥谋曰:"包爷精明,察事如神。 我所犯情真,干证又直证,罪实难逃。 若重罚,犹可输纳,惟痛责实是难堪。 有何计可以减责,必不惜厚费图之。"

老胥曰:"明日若当责时,你奔近案前,强辩求伸。 我从旁呵斥,为你分责,或可减你一半,此外别无策可图也。"

次日,包公审得真情,发怒要打富子四十。

富子奔近案,哓哓伸辩不已。

老胥从旁大声呵之曰:"速去受责,何须许多说话,罪岂赦你。"

包公见之,大恨此吏揽权起威,恐后日窃势骗人,外必生事。

即先责老胥二十板,偏减去富子二十。

欲使威不自胥出,不知正落其谋中也。

老胥遂得厚赂,而包公漠不知之。

按:吏为奸,皆是知本官性情,而变幻用之。

老胥知包公严明,岂容胥吏招权,故旁呵犯人,包公必责吏,而故恕犯人。

以见胥吏之无权,欲外人不畏慑之。

岂知于难减责之中,故分责以取其贿,又孰从而察之?公且受胥骗,况后之为官者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