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设假元宝骗乡农
昔有一人,本农家者流也,辛苦耕田,服食淡薄,而性甚悭吝,家颇充裕。
外省有骗棍到此地方,知这乡农性贪识惘,遂探其某日当在某处耕田,预将假元宝二个,重一百两,埋藏其处。
俟乡农正在力耕之时,贼棍故意在其山畔,作左寻右寻状。
乡农问曰:"你这人在此处寻甚么?"棍云:"我在此寻些东西,你问我则甚?"乡农只得默然。
棍又认此树,复认彼树,如有所失状。
乡农又曰:"你这人好笑,只管满山认树何为?"棍曰:"实不相瞒,我先父往岁曾被流贼所劫,亦同入伙,后来银子甚多,孤身难带,将银埋在各处,留下一帐登记,欲再来取,不幸死矣。 今我依帐来寻此处树下的,不知那个树是,幸遇你在此,可来助我寻。 若寻得分些与你不妨。"
乡农遂带锄同寻,果在一树下寻得元宝二个。
棍佯作喜甚之态。
说:"此若寻得,则他处皆可寻了。 我实肯分些与你,只是此处无槌凿。"
又曰:"此银我无贮藏所在,不如去你家下,代我寻完,分数个元宝谢你,尊意如何?"乡农云:"甚好。 但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至家下来往,岂不招人疑猜。"
棍云:"当诈称是何亲故方好。"
乡农云:"有了。 我有一妻舅,六七岁时曾卖外江客人,至今并无下落,只认作我妻舅回来看取姊姊、姊夫,有何不可。"
遂将妻父妻母姓名形状,一一对棍说乞。
遂领至家下。
叫妻子出来见舅。
其妻相见,问弟郎面貌如何与我不相类。
棍应云:"弟出外省,那边风土不同,以此不类。"
其妻又问云:"我父何名,形状何如?母何名,形状何如。"
其棍对言不差。
又问:"我叔何名,形状何如。"
棍应曰:"我小时出去,只记得父母,记不得叔了。"
妻遂信之,杀鸡烹鲜设为盛馔,以侍其弟。
乡农兄弟诸人,各设席相待甚厚。
棍对姊夫曰:"我要些零碎银用,可在你家取过十五六两与我杂用。"
乡农遂群真银十余两,与棍用。
过数日,棍将帐与姊夫查,更有元宝十余个,在某山某庵中。
其庵无人居住,姊夫带饮食二盒挑至庵中。
时庵中棍已预令二贼在彼伺候,即将乡农背缚于柱中。
其二贼抽出牛尾尖刀,再三要杀之。
棍佯劝云:"我受姊夫厚款,吃得他兄弟鸡鱼多,勿杀我姊夫。"
三贼将饮食吃了即去。
其乡农叫天不应,入地无门。
至次日午后,一牧童至,乡农叫救命,得解缚归家。
妻子问曰:"何待今日方归,舅何不回?"乡农诮曰:"勿说他,勿说他,"至今被人骗者,俗语曰:"勿说他。"
近有江源地方一人,被一棍亦如此骗,其妻有智,即以其元宝凿来与他,知是锡鏪,遂将此棍捆打,勒其供状,始释之。
苟非其妻有识,亦蹈前乡农之覆辙也,彼时悔之,宁不晚乎。
按:此乡农,心苦力勤,啬用薄奉,以致富幸矣。
何乃为贪心所使,落贼牢笼,以致失财被辱,反不如江源之妇之智哉。
然末世滋伪,奸宄百出,近有丢包贼骗人甚多。
更江淮间,又有扯遂法,尤难防检。
贼只问你一句,你若答应一句,即被他迷,此妖术也,害人尤多。
世道人心,一变此至极乎。
你因前事,遂备述之,以为出途者警。
冒州接着漂白鏪钱天广,福建安海人也。
时买机布往山东冒州药王会卖。
会期四月十五日起,二十五日止,天下货物咸在斯处交卸。
无牙折中,贸易二家自处。
一棍以漂白鏪银来买布,每五两一锭,内以真银如假银一般,色同一样。
棍将丝银先对广以铁椎凿打,并无异样,打至十余锭,通是一色。
广说不须再凿椎打。
棍遂以漂白鏪出对,共银六百余两,内只有细丝乙百余两,余者皆假鏪也。
银交完讫,布搬去了。
广收其银,检束行李,与乡里即雇骡车,直到临清去买回头货物,取出其银,皆假银也。
那时虽悔不及,然广不甚动情,只说:"是我方承得此会,他人出外贸易,从此止矣。"
人慨斯人量大,有此大跌,后必有大发也。
棍虽脱骗得金数百,然天理昭昭,子孙必不昌拢盖假银天下处处有之,故录此以为后人之提防,勿蹈天广之覆辙也。
按:棍之用假银,此为商者最难提防,必得其梗概方能辨认。
余于壬子秋,在书坊检得一小本子,辨说银之真假甚是明白,故录之以为江湖诸君览之,则假银若一入眼,灼然明白。
略陈其一二于左:夫元宝者坑淘出而原宝,今之官解钱粮,亦倾煎如坑淘出原色,而成元宝也。
俗云:"员宝是也。 松纹与细系一样,其皆足色也。 摇丝,色未甚足,银泻入鏪,以手摇动而成系也,曰摇丝。 水丝又名曰干系,自七程八程九程九五止,通名曰水系。 画系即水系泻出而无系,以铁锥画系于其上,曰画系。 吹系即九程水系,银一入鏪,口含吹筒即吹之以成系也,曰吹系,吸系以湿纸盖其鏪上,中取一孔,以银从孔泻下,吸以成其系也,曰吸系。 今人以铁薄盖于鏪上,亦中取一孔,银从孔泻下,亦吸以成系也。 盖吸系自七程起,九五止。 九五者亦看得足色也。 茶花以纹银九钱,入铅一钱,入炉中锅内不用一毫之硝,明倾取出,以鏪把淡底填于鏪脚,然后泻银于鏪内,铅方不露,而自成其粗系也,曰茶花。 鼎银即汞银也,又曰水银,以纹银五钱,以汞五钱半,入铁鼎中,倾其色通红于内,取出候冷拿出其银,只有一两,拆汞五分,可打之而成鏪,或造之以成饼。 以银薄贴于外,以墨微洒之,以掩其太白,更能造酒器及诸项首饰,能拔银系,亦犹细丝者。 只是色略青些。 更有赤脚汞银,文银三钱,铜系二钱,汞五钱半,如同前倾煎,取出不能打造,亦如同水系一般。 若辨汞银,其色脚嫩,上面银薄,贴色不同。 赤脚者,然色赤而带嫩,终不如水系色老。 此上古所传,造此换人,亦发家数千,子孙继迹不肖,而家即萧条,害众成家,终不悠久,吊铜以铜篏四傍,而后以银泻下,藏其铜于中,日吊铜。 辨之难看其系,终不如细系之明。 其系粗而带滞碍,即可疑而凿之,方露其铜。 铁碎鏪,以铁碎先入于鏪内,然后以银泻诸鏪,适均,入其银内,包藏铁于其中,至低者亦有九程。 九五者有系。 或以铜碎如前,名曰包铕银,至低者亦有九程。 九五有系,九程无系。 钞子铜,用铜乙两,入银三分,入炉中以白信石如硝抽入,泻入鏪中,取出铗四傍者三四分重片。 中心者又入炉中倾,再铗,如此者数次,然后用银陶末以石禹碗石禹极细,用酸砒草捣汁,入硼砂三分,以罐子同煮,后放前银末三分,入砒草汁内。 以前铜入罐中,以箸炒之,取出以白水洗去其砒草汁,其色甚白。 有一人问曰:“铜中只用银三分,后又以银末三分,何能使银相交于外。"
其人对曰:"世间宝物,惟金银为至宝,若先不以银三分入铜倾煎,则后用银末,亦为煎煮,必不能入。 先以银三分入内,则后用此银末煮之,自然相应也,故造假银。 俗曰神仙。"
然辨此铜,当认银色,乃死鱼白,无青白之色。
再看其脚,有两样,或用胭脂点,或用石朱点,须在点脚,及死鱼白处辨之,则真膺了然。
漂用白鏪银倾煎,细系一样。
只是鏪甚热,而壁乃薄,而后以騵陶。
去其下面者,只留上面其薄者,中以白铜倾一鏪无壁,以前上面安于其上,下面用银薄合其下,用焊焊之后用滓槌槌其脚,为风锅无二。
虽以凿凿开,必不能辨。
如辨此,则当时烧焊之际,以火烧去其青青自然之色。
如死鱼之白,故曰漂白,以此辨之,灼然明白矣。
煎饼银法,每铅一钱,销铜一分,若九程银一两,可用铅一两。
八程可用铅二两,七程可用铅三两。
灰堤中,用炭装炉,慢扇其火,煎至铅花。
若过,后必急扇其火,待油珠大如豆者,即以盖盖之。
煞出只九五色。
如待金花灿烂,煞出即结果布于上曰布心饼,又曰焦心饼。
下面蟹眼回珠二面皆白,即松纹足色。
九程饼,亦出炉白,上乃鸡瓜面,下面脚亦白。
八程饼,出炉略黑,必用天砂擦之方白,上面蚤班之痕,剪开略白。
七程饼,出炉墨黑,亦用砂擦,及用盐梅梅洗之方白,其剪口带赤。
六程比七程犹不同些。
五程,即梅白饼。
盐烧饼,二钱五分银出一两,取出以盐石禹烂水调上一重,在其饼上,入火烧之,取出以锤打去一重铜钅屁,又用盐烧之,再锤打,如此者数次,则外面铜去,而自然白,曰盐烧。
白铜倾者,即白盐烧。
三铗饼底是足色饼。
用陶陶如纸薄,中用白铜熔一饼于中,上面用银入炉中倾出细系,入铅二三钱取出泻入炭锅成一饼样。
亦用陶陶甚薄,盖于其上,然后用焊焊成一饼,铗去其四旁者,中间的饼,对面剪铗,尽可瞒人。
辨之其饼厚,上下皆真银,中间色自异样。
知者以银晐面于杉木中擦之,即见三样色。
车壳即灌铅。
以松纹细系鏪,晐面以落锥落一孔,然后以割子入其内割之,尽取其囊中者,留其银壳后用铅灌其内填满,再用银打一尖子尖之,又以铁凿子凿之,如风锅一般。
然辨此银,要看其两凿面之痕处即见明白。
倒茅饼,先以上号白信石,用熔成罐不洧水者,以盐泥固济,入信石于内,打二炷香,升灯盏上轻清者听用。
以银七钱铜三钱五分,熔将起炉时,以前信石七分入银内,将盖盖之。
取出天砂擦之,其面上亦鸡爪面,如九程银一般。
辨之九程出炉自白,不待砂擦,然此饼铗口带黄,九程饼铗口自白。
以此辨之郎然。
更有:铁线饼、江山白、华光桥、神仙饼、糁铜饼、倒插铅,其余奇巧假银数十样。
非言语笔舌所能形容。
知者引申触类观此,思过半矣。
有等游惰好闲,不务生理,受磨丧心,用此假银,苟计衣食,以度时光,此犹穷徒故不足责。
然今贪黩之辈,家颇殷足,尚换此银,用以毒众,自图富厚,以遗子孙,不知丧心悖理,岂有善报,子孙其能昌乎。
凡四民交易,只可用七程以至细系,更低者不可用也。
如昧心欺人,不惟阴谴之罪难偿,而阳报之网,亦不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