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 转辞篇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邓子
《邓子》 转辞篇 邓析

世间悲哀喜乐嗔怒忧愁,久惑于此,今转之在己。

为哀在他,为悲在己。

为乐在他,为喜在己。

为嗔在他,为怒在己。

为愁在他,为忧在己。

若扶之与携,谢之与议。

故之与右,诺之与己,相去千里也。

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

与博者言,依于辩。

与辩者言,依于安。

与贵者言,依于势。

与富者言,依于豪。

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愚者言,依于说。

此言之术也。

不用在早图,不穷在早稼。

非所宜言,勿言。

非所宜为,勿为以避其危。

非所宜取,勿取以避其咎。

非所宜争,勿争以避其声。

一声而非,驷马勿追。

一言而急,驷马不及。

故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

此谓君子也。

夫任臣之法,闇则不任也,慧则不从也,仁则不亲也,勇则不近也,信则不信也。

不以人用人,故谓之神。

怒出于不怒,为出于不为。

视于无有,则得其所见。

听于无声,则得其所闻。

故无形者,有形之本。

无声者,有声之母。

循名责实,实之极也。

按实定名,名之极也。

参以相平,转而相成,故得之形名。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

圣人以死,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故也。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何以知其然?为之斗斛而量之,则并斗斛而窃之。

为之权衡以平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

为之仁义以教之,则并仁义而窃之。

何以知其然?彼窃财诛,窃国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是非窃仁义耶?故遂于大盗霸诸侯,此重利也。

盗跖所不可桀者,乃圣人之罪也。

欲之与恶,善之与恶,四者变之失。

恭之与俭,敬之与傲,四者失之修。

故善素朴。

任惔忧而无失,未有脩焉,此德之永也。

言有信而不为信,言有善而不为善者,不可不察也。

夫治之法,莫大于使私不行。

君之功,莫大于使民不争。

今也,立法而行私与法争。

其乱也,甚于无法。

立君而尊贤与君争,其乱也,甚于无君。

故有道之国,法立则私善不行,君立而贤者不尊。

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此治国之道也。

明君之督大臣,缘身而责名,缘名而责形,缘形而责实,臣惧其重诛之至,于是不敢行其私矣。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

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心不欲躁,虑不欲浅。

心躁则精神滑,虑浅则百事倾。

治世之礼,简而易行。

乱世之礼,烦而难遵。

上古之乐,质而不悲。

当今之乐,邪而为淫。

上古之民,质而敦朴。

今世之民,诈而多行。

上古象刑而民不犯;教有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有戒慎之铭。

此四君子者,圣人也,而犹若此之勤。

至于栗陆氏杀东里子,宿沙氏戮箕文,桀诛龙逢,纣刳比干,四主者乱君,故其疾贤若仇。

是以贤愚之相觉,若百丈之溪,与万仞之山;若九地之下,与重山之巅。

明君之御民,若御奔而无辔,履冰而负重。

亲而疏之,疏而亲之,故畏检则福生,骄奢则祸起。

圣人逍遥一世,罕匹万物之形。

寂然无鞭扑之罚,漠然无叱吒之声,而家给人足,天下太平。

视昭昭,知冥冥,推未运,睹未然,故神而不可见,幽而不可见,此之谓也。

君人者不能自专,而好任下,则智日困而数日穷,迫于下则不能申。

行随于国,则不能持。

知不足以为治,威不足以行诛,无以与下交矣。

故喜而使赏,不必当功。

怒而使诛,不必值罪。

不慎喜怒,诛赏从其意,而欲委任臣下,故亡国相继,杀君不绝。

古人有言,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可不察也。

夫人情发言欲胜,举事欲成。

故明者不以其短,疾人之长。

不以其拙,病人之工。

言有善者,则赏之。

言有非者,则罚之。

塞邪枉之路,荡浮辞之端。

臣下闵之,左右结舌,可谓明君。

为善者君与之赏。

为恶者君与之罚,因其所以来而报之,循其所以进而答之。

圣人因之,故能用之。

因之循理,故能长久。

今之为君,无尧舜之才,而慕尧舜之治,故终颠殒乎混冥之中,而事不觉于昭明之术。

是以虚慕欲治之名,无益乱世之理也。

忠怠于宦成,病始于少瘳。

祸生于懈慢,孝衰于妻子。

此四者,慎终如始也。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

快情恣欲,必多侈侮。

故曰:尊贵无以高人,聪明无以笼人,资给无以先人,刚勇无以胜人,能履行此,可以为天下君。

夫谋莫难于必听,事莫难于必成。

成必合于数,听必合于情,故抱薪加火,烁者必先燃。

平地注水,湿者必先濡。

故曰:动之以其类,安有不应者,独行之术也。

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此之谓君曰乱君,国曰亡国。

智者寂于是非,故善恶有别。

明者寂于去就,故进退无类。

若智不能察是非,明不能审去就,斯谓虚妄。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公。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

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

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

得此三术,则存于不为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