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 卷第五 地理类五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淳熙三山志
《淳熙三山志》 卷第五 地理类五 陈傅良、梁克家

驿铺

城中

西路

南路

北西取建宁后路

北取温州路

驿铺

驿铺,古亭邮也。

州,南出莆田,北抵永嘉,西达延平。

车旌之所宿会,文檄之所往来,求其安便迅驶,而无阻绝沉滞之忧。

故更易废置,迄今始定。

由南以往,凡五驿、十铺。

旧由方山渡。

宣和六年,乃出西峡。

由北以往,经十一驿。

绍兴元年,以建寇故,道路梗绝,亦尝命置铺。

由西以往,驿四、铺十三。

崇宁初,以岭峻狭,废西门路,从北门铺,历雪峰,直抵富沙;又从古田谷口,剌出南剑。

五年,复西门路。

西路,旧无车道抵中国。

缘江乘舟,奡荡而溯,凡四百六十二里,始接邮道。

唐元和中,岁歉,宪宗纳李播言,发使赈济。

观察使陆庶为州二年,而江吏籍沦溺者百数。

乃铲峰湮谷,停舟续流,跨木引绳,抵延平、富沙,以通京师。

有洪文馆秘书李叔夏为《记》,盖谓此路也。

其古田路,亦自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彊等纳土,始渐有之。

今冠盖旁午,负戴四达,三方驿馆,听所投足。

独传致期会,取西南二十三所,设立铺兵。

国初,犹役递,未曾迭命诸卒。

"底本作"未寻迭命诸卒",库本作"未曾迭命诸卒",崇抄作"木寻迭命诸卒"。 揣文意,据库本改。 "已,乃许就置营房,然犹未立额。

元丰六年,郑居简始添定人数,仍创急递。

居简时催刷本路军器,奏:"福、建递铺,未曾兴置急脚兵士,文字违滞。 乞每铺以十五人为额,内二名充急脚。"

转运司申:"本路除偏僻递铺四十三所不消添置外,有一百六十二所,乞添急递一名。"

兵部看详:"各添急递二名"。

元祐元年,减罢急脚兵士,改作马铺。

剩数拨填厢军。

崇宁二年十二月,复依《元丰法》施行。

崇宁三年,以行北门十四铺,各增厢军二人。

罢横山,惟二十二铺。

北铺率三,南铺五,置将校一名。

初,给印历,考其稽慢者。

时有旨:"近来递铺稽留盗匿,缓急报应,有失事机。"

本路下州,遣司户窦参祖相度。

寻施行。

五年,行西门,复横山,罢土塸。

大观元年,土塸复置,自横山至营顶十四铺。

复塘急递二人。

"底本、库本及崇抄皆作"复塘急递二人",疑"塘"为"增"字之误。 "门,许置曹司。

政和元年更议存减。

时有旨,以大观添置兵马未便,再行相度。

州委签判杜思、巡铺曹晐措置存减。

除横山急递不减,余悉损其半。

军兴之后,警报益急,增额浸多,以至于今。

旧有铺马,"崇抄作"驿马"。 "至和二年,章柬之奏罢。

柬之时知漳州,以山径险僻,递送转见迟回,乞抽收官马,差急脚兵士。

时本州有马四十五匹,并罢。

嘉祐二年,薛纶请复之。

纶时知建州,奏:"急脚兵士,止传送递角。 使命经过州县,临时借马于人户,不无骚扰。 乞每铺量置马两匹。"

复罢急脚。

隆兴三年,乃尽罢。

其详具见于后云。

城中

使星馆海晏门内街北。

旧为"使星驿"。

州差衙前支官员驿料。

"底本作"州差衙前官员驿料",库本作"州著衙前主官员驿料",多一"主"字,可读。 崇抄作"州差衙前支官员驿料",似更明白,据改。 "绍兴中火,因为宅子店,俄复为馆。

闽、侯官典押更主之。

今批给驿券,犹以"驿"名。

迎仙馆南禅寺东。

景祐中,范都官亢所造,"治平图"有之。

其后为转运行衙。

崇轺驿南门内西,旧置。

翁承赞册闽王,馆于登庸门内。

是时已有驿。

"治平图"为路分厅。

元丰中,为东南第十将公廨。

如归馆威武军门外西。

"治平图"修造务:自迎仙馆废,始为如归馆。

后尝为醋库,今司户厅。

皇华馆还珠门外,旧春风楼地。

淳熙十四年,安抚贾逵创建。

"底本作"贾□",缺一字,库本、崇抄皆作"贾选"。 查本志"秩官",淳熙十三年知州,各本皆作"贾逵",据改。 按:皇华馆建于梁克家去职之后五年,此条当是后人所补。 "侯官县丞欧阳光祖为《记》。

西路

迎恩馆旧迎仙门内,北有送客亭。

淳熙元年,史丞相浩始置馆于门外之南,为迓御香及恩赐之所。

西门铺国初置。

东取州城半里,西取土塸十八里。

旧本州及南路递角,并从西门至剑、建,及官员驿料经水口嵩溪驿支给,久以为便。

崇宁元年,因本州申请:以古田不当驿路;及西门一去水口,中间有号倒羊、猪猔岭、和尚盂一带路,不通轿乘;及小若、安仁两溪,置渡子三人,古田置解子三人,岁支雇钱七十八贯;以为费多,乃废西门路。

遂从北门铺、雪峰路以去,不由南剑,直抵建州。

又从古田县西南,刺从谷口出南剑。

五年,复以北门路支费不赀,仍旧行西门、葛崎、陈湖等,至芋洋十一铺,"底本作"芊洋",库本为"芉洋",崇抄作"芋洋"。 参对下文有"芋洋铺",此去恰十一铺,据崇抄改。 "通接营顶,至南剑。

元丰中,马递四人,步递六人,急递二人。

大观元年添马递三人,步递三人,急递二人,曹司一人。

政和元年,减急递一名,后额管二十四人。

今供申一人,节级二人,铺兵三十人。

土塸铺西取葛崎铺十八里。

崇宁五年罢,大观元年复置。

元丰中,添定马递三人,步递四人,急递二人。

大观元年,添急递二人,递马一匹。

政和元年,减急递一人,留递马并元额共二匹。

以监司巡历,将官巡教,不可阙也。

今额管十四人,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

葛崎驿怀安县北。

旧在芋源村置驿,取州六十里。

后移此,于使星虽近,亦作一程驿券批支。

元祐八年,转运司以使星至大濑七十里。

大濑至小若七十里,遂罢葛崎驿,不批支。

按程,大濑至小若五十五里,使星至大濑实九十里。

"底本作"九千里",崇抄、库本皆作"九十里",据改。 "

葛崎铺西取陈湖二十里。

陈湖铺西取丰田二十里。

大目渡熙宁九年置,投充不支钱。

丰田铺西取大濑二十里。

已上三铺,元丰六年,并定马递三人,步递四人,急递二人。

大观元年,并添急递二人,递马一匹。

惟葛崎,崇宁三年行北门路,添厢军二人。

政和元年,并减急递一人,罢添马。

今并额管十四人,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

大濑驿侯官保安里。

距城九十里,临江。

下水口值风,多暂憩于此。

大濑铺西取汤背三十里。

汤背铺西取小若二十五里。

安仁渡熙宁八年置。

小若驿闽清县东北五里。

祥符二年重建。

小若铺西取嵩滩二十五里。

渡熙宁八年置。

绍兴中,以安仁、小若二渡归汤背。

嵩滩铺北取常濑二十五里。

常濑铺西取朱坑十五里。

已上五铺人数更改及递马存减,并与丰田同。

"底本作"丰田司",库本同,据崇抄改。 "

嵩溪驿"底本、库本及崇抄皆题名为"高溪驿",下注文则作"嵩溪驿",前"西门铺"注文亦"嵩"字,不应两名歧异,因统一为"嵩"字。 "古田县南九十里水口镇。

已上三驿,熙宁六年并省併后,独嵩溪驿批支。

朱坑铺西取芋洋三十里。

芋洋铺西取使华亭二十里,又十里至营顶。

使华亭地名黄日。

宣和六年,创为星轺食息之地。

"底本作"地名黄日",库本同,崇抄作"黄田"。 文末:底本作"食息之也",库本作"食息之所",据崇抄改。 "

营顶铺西取南剑界首五里,又八里至武步,去金沙六十里。

金沙至南剑五十里。

已上三铺,惟营顶崇宁三年行北门路,增厢军二人。

其元丰、大观人数及今额,并同前五铺。

南路

横山铺州南九里,取江南铺十五里,旧有马递兵士三人。

元丰六年,独不置急脚。

"底本于"急脚"以下错简达四页,正之。 "大观元年,增步递三人,急递二人。

政和元年,罢步递三人后,额管二十四人。

今除供申、节级外,铺兵二十五人。

临津馆唐名南台。

梁开平中,"底本作"梁闽平",库本作"梁开平",据改。 "翁承赞册王审知为闽王,有《南台路书事诗》。

今馆,天圣五年章频作。

馆之西南隅,榜"合沙亭"。

是时,以谶"四方望沙合"。

皇祐间,江东、西始有洲。

元祐四年,洲犹中断而为二。

林中散积又即馆之东南楹,望合沙之水开轩,"底本作"望合沙□水开轩",库本作"望合沙临水开轩",据崇抄补。 "仍旧名亭。

是岁,许公将为尚书右丞。

浮桥由郡直上南台,有江广三里,扬澜浩渺,涉者病之。

元祐以来江沙颇合,港疏为二,中成楞严洲。

八年癸酉七月,郡人王秘监祖道为守,相其南北,造舟为梁。

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号合沙北桥;南港二千五百尺,用舟百。

号南桥。

衡舟,纵梁板其上,翼以扶栏,广丈有二尺,中穹为二门,以便行舟。

左右维以大藤缆,以挽直桥路;于南、北、中岸植石柱十有八而系之,以备痴风涨水之患。

縻金钱千万,一出于施者。

明年,绍圣元年甲戌十月成。

以其余钱三千九百缗分给负郭三县僧寺,以为本钱。

俾岁取息,以待缺弊修造。

十一月落成,自为文记之。

寻又为屋以覆缆柱,架亭于其侧,以憩行者。

中亭之北,又有泗洲堂一所,命僧守之,施熟水亭下,而守桥军房亦在焉。

南亭之南,复即山为亭,以济川名之。

创庵其西。

有齐礼、九功、驯翚、嘉祥四里。

产钱二贯二百八十八,苗米一十五石二斗七升。

轮大院三十主之,以管干桥事,再岁一替。

有水手二十一人隶焉,朝夕巡视,白所当修造者,以报逐寺。

崇宁二年,公复守是邦,乃于桥南建天宁寺,以庵之田产并归之,命天宁主僧为三十院都管。

是时,港已分为三矣。

北港,舟十有六;中港,七十有三;南港,十有三。

凡一百二只。

僧寺产钱,初自五贯以上,令独任其一;不及,则合一二或三四院以为助。

盖受船板本钱者,二百一十三所;而受置大藤缆本钱者,又其内三十所。

公命籍本钱之目及其要束,"各本皆作"本钱之日","日"当是"目"字之误,正之。 "一藏之郡案,一付之桥司,使相授受。

其略曰:"桥船及板本钱三千三百九十贯。 正桥,门船四只、板六间,四院主之,各受本钱六十贯。 南港、南岸马头,船一只,板二间,一院管认,本钱亦如之。 桥门第二,船四只,板四间,四院主之,各受本钱五十贯。 北港、中港两岸,南港北岸马头,船五只,板五间,五院管认,本钱亦如之。 其余,每船一只,板一间,各受本钱三十贯。 自北而南,船以《千文》为号。 "“千文",即《千字文》。 按字以次编为号。 "后有废坏,永历息钱兴修,常取坚固。

大藤缆本钱,五百一十贯。

鼓山、雪峰、神光、西禅、芙蓉、法海、干元、安国、寿山、开元、大中、精严、等觉、九峰、囷山、万岁、报恩、白鹿、天王、太平、贤沙、升山、灵峰、仁王、双峰、大沩、圣泉、衡山、兴福、广因,凡三十寺,各十七贯,岁出息一分,令桥庵经官置簿拘纳,分轮两院管。

置缆一次及逢架之属悉交割,"底本作"及逢架之属",崇抄同,库本作"及属架之蓬","逢"疑为"篷"字。 "乃得替。

凡桥门船,长四丈六尺,面一丈五尺,头各八尺;板二间,长各四丈四尺,阔一丈;直梁八,围各三尺六寸;轮木阔各一尺三寸,厚一尺;两头铁索各四,并四斤。

其次,桥门第二船、三港马头船,长四丈四尺,面一丈一尺,头六尺。

其余船,长三丈九尺,阔一丈,头五尺五寸。

板,每间长二丈三尺,阔一丈;直梁七,围各二尺四寸;轮木阔一尺,厚八寸。

铁索二,各四斤。

勾栏,每扇各二,柱高二尺五寸,方五寸;上下压枋,阔五寸,厚三寸;短柱四,高一尺七寸,阔五寸,厚三寸。

凡大藤缆,于船左右,常各存新旧二条,围各二尺五寸,五岁一易。

不许以退缆旧藤间杂收使。

如三港西岸马头,"底本及各本皆作"西岸马头"。 江面只有南北岸,无东西岸,疑为"两岸马头"之讹。 又底本自"马"字以后脱失一页,今以崇抄、库本互校补足,同者存之,异者注之。 "时有流刷倾侧,或泥地淤长,可堪增筑。

及桥亭、军房、屋宇、井篷缆:盖架等损弊,"崇抄作"井盖缆蓬架等",库本作"井蓬缆盖架等","井"字疑为"并"字。 "悉仰管干桥院划时修葺。

其铁索常备六十具,以待去失急用,于守桥兵士名下勒填。

余船板、碇石,有一不备,刷染更换;有一灭裂,以时巡察;报逐院增修。

不得别有率敛。”

其措置,纤悉尽,盖如此。

寻复岁以三院轮入管干。

其后,间以故获免受役者至十八院。

先是,水手各认管船五只,月米一石,钱二千四百,从逐院向桥司输送,然后给之。

后浸为弊,乃悉罢去;轮诸院行者代其役。

给官舟与来往护视,遇夜则守桥。

"崇抄作"巡桥",库本作"守桥"。 按:前句云"给官舟与来往护视",即是巡桥,遇夜当以"守桥"为是,据改。 "绍兴十一年都管主僧僧珵立《规式》庵中,课督群行者甚力,辍前所给水手钱米入长生局为度牒之本,"崇抄作"度牒本□",缺一字,库本作"度牒之本",据改。 "以劝勉之。

是时北港已为石墩桥道十五座矣,船惟中港七十四,南港十三。

拘纳二分息钱,复散寄逐寺,收息愈广。

其后,藤缆乃不以时治。

二十三年,僧圆觉住天宁寺,募作铁缆,每节为钱三百,越一月遂办,"崇抄作"每节焉为钱三百不一月遂办",今据库本改作"每节为钱三百越一月遂办"。 "藤缆始废。

二十四年,提点刑狱赵公令摄郡事,睹桥道浸坏。

命闽县丞黄昭祖因旧制度,复一新之。

会圆觉以事罢,估籍衣物金银等,钱一千二百八贯有奇,及桥司所桩置缆息钱二百三贯有奇。

用旧例,复命以其钱分为九十二份半,均给诸寺。

其桥门船及南港南岸马头船,凡三只,各给二份;桥门第二船及中港两岸、南港北岸马头船,凡五只,各给一份半;余各一份;增为本钱。

申严旧式:凡尺寸,悉以官省尺为度;梁木,须劲直者;板,必厚一寸六分。

募置水手,复仍旧役。

惟船头抛碇藤缆务要紧实,各长一十五丈,不许水手打揽以旧缆添造。

亦置籍二本:一藏郡案,一付桥司。

明年梁山等十七院,复为石墩桥道。

于是,庵中既无所拘纳,都管之职亦渐衰弛。

向所输送水手钱米,遂从逐院自取之。

"底本脱页至"自取"止,以上皆取崇抄、库本互校得之。 "上下懈怠,莫有统属。

桥事以是愈坏。

今铁缆断裂仅存置庵舍,藤缆息钱枉增。

诸寺船板之数,本钱虽散在三十寺,未有兴复者。

石墩桥道,寻又增置。

今为船者,六十二耳。

中亭项赁浍户以匿税故,干道中并拆其屋逐之。

泗洲堂,淳熙元年,一夕尽。

往时,管干桥僧既交替,"底本作"营干",依上文例,当是"管干",并据崇抄改。 "以有劳率得院住持,近乃无闻。

水手,昔属闽尉;后有尉适不振职,因属县丞云。

江南铺南取方北十五里。

元丰六年,添定马递三人,步递三人,急递二人。

大观元年,添递马二匹。

政和议存减,独不罢。

后额管十四人。

今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

西峡北驿名济川北馆。

宣和六年作。

方北铺南取方南,隔江折二十里。

异时,驿路出方山渡,江面弥漫,无风二十里,有风七十里,沿两沙洲,随潮涉二时乃至。

"底本作"二时乃□",缺一字,据崇抄补。 "既有倾覆之患,又有候次之劳。

风潮弗律,候或一二日。

甫登南岸,即陟方山岭,又有佛岭、白蒲岭、热隔岭,而后达太平驿。

宣和六年,俞提刑向以西峡水面五里,私商往来之地。

命本邑治道:由玉泉院、浦尾、鼓山,入新路;"底本作"由玉泉院□尾鼓楼入新路",库本作"由玉泉院之尾鼓楼入新路",崇抄作"由玉泉院浦尾鼓山入新路",据以补改。 "经弥陀庵、西方院,五里真隐,又五里峡江北岸亭渡,五里枕峰,十八里白鹿寺,逾岭十二里抵福清县界。

行者便之。

乃植木以庇行人。

寻自枕峰前良步角、梁山院十里通麻溪桥,五里濑溪桥,过常思,五里通旧路。

遂不登白鹿,履道尤坦。

因名峡江二亭俱曰济川。

有《记》合沙亭之右。

于是,以方北铺移于西峡路石铺桥头,方南铺移于枕峰院前,大田铺移于大义驿下,接常思铺。

绍兴六年申明,以为经久可行。

九年,峡江路旁诸寺赂州吏,请遵故道。

张丞相浚召驿兵质之。

遂不复易。

铺仍旧名。

今于城门村渡,以避峡流之迅,且约里数也。

"底本作"里数",崇抄作"数里"。 "

方南铺南取大田铺二十里。

西峡南驿宣和六年作。

旧方山驿移此。

大田铺南取常思铺二十三里。

大义临津驿河口渡次。

常思铺福清。

南取太平七里。

岭高一里,相承为"相思"。

故王文公珪赠元公绛诗:"颁春莫向相思岭"。

太平驿福清县西四十里。

熙宁六年,省并方山、太平、渔溪三驿不批支驿券。

七年,犹雇衙前主持给马草。

八年,除渔溪外,复罢。

绍圣元年,转运、提刑司状:以方山至迎仙,只一百二十七里,輒作三程。

乞减罢太平一驿,移渔溪驿于石堘马铺盖造。

寻留渔溪驿为憩息亭馆。

拆太平驿材料盖造于石堘。

太平铺南取假面十七里。

假面铺南取渔溪十八里。

渔溪驿有蔡密学襄《梅》诗。

渔溪铺南取蒜岭二十三里。

蒜岭铺南至莆田县界三里,至迎仙二十八里,至兴化军五十里。

或曰山形如蒜,亦其间多蒜苗。

由建、剑、汀、邵武至此,方见涨海烟波万顷。

岭头有照海亭,宣和间有唐运使留题。

隆兴初废。

今送迎,时寓民家。

已上八铺,元丰六年,并添马、步、急递共八人。

今并额管十二人。

常思现缺三人,假面二人,蒜岭一人,内供申、节级各一人。

北西取建宁后路

出州北门,由沙溪、别仕、新蓝、鸡菜、"距县百里,极嵲恶。 觜于旁而啄衣,牙于中而啮足,蹲于前而梗步。"

嘉祐三年,知怀安县樊纪易而夷之,自记云。

雪峰,至古田县。

一出西门,经石岊,至葛崎,与北门路通。

鸣玉驿古田县东。

初,溪有洪濑滩。

知县李堪以其非雅,改为"鸣玉"。

遂以名桥,亦以名驿。

前有"涵碧亭",绍兴七年,移于县西北旧学基。

通建驿县北。

镇安驿县北,地名孤镇村。

西至建宁府七十里。

崇宁元年,废西门路,行北门。

由土塸、葛崎、别仕、鸡菜、雪岭、杉仓、北望、青田、船岭、"底本作"◆〈舟谷〉岭",库本同,据崇抄改。 "中馆、龙爬、林换、营顶,凡十四铺,至建州。

三年,以山岭危险,里数隔远,每铺各增厢军二人。

五年,以改路后,雪峰一带,山岭既峻,道旁绝少人家,每铺几三十里,或七八十里,始至馆驿,实有未便。

其水口下虽有倒羊、猪猔等岭,然官员并行水驿,独铺兵往来而已。

况自行北门,六驿、十四铺添厢军二十八人,一岁请给衣、粮,约一千五百余贯、匹、石。

比之西门添置渡子、古田添置解子费,绝不等。

今将六驿、十四铺及古田县西南剌从谷口出至南剑一驿、二铺,并行废罢。

仍旧行西门路。

北取温州路

出井楼门,经四明亭、盘石,陟北岭,一路出井楼门,经安国寺、透马溪,抵北岭下。

岭高一千八百步,十五里属连江界。

顽石根互,沿崖而跻。

嘉祐三年,知怀安县樊纪"僦工致治。 乃奠高为夷,正曲为直,凹者培,陷者续。 "底本作“回者培,陷者续",库本作"陷者培,回者续",据崇抄改。 "迄今利之。”

主簿王知微《记》。

"又治路,自北门入岩溪,抵青山,又培土筑趋府道。 积德、承平、移风三乡地庳泞,"底本作“庳宁",据崇抄改。 "悉砌石以便民。

至溪涧或江浦之阻,梁石以渡者五十一。

木为桥十有六。

皆利民之著者。”

周希孟《记》。

下汤岭。

谚云:"汤岭兜,"底本作“阳岭兜",据崇抄改。 "北岭头。”

志险也。

温泉馆距连江三十二里,旧名汤泉驿。

淳熙元年重作,因改名。

潘渡桥东取连江二十三里。

道罗源,即绝渡而北。

异时溪涨,需渡者病之。

绍兴十四年,知连江阮珪,始创桥焉。

未几,水淙啮以坏。

"各本皆作"水淙啮以坏","淙"字疑为"流"之误。 "干道三年,晁子开更新之。

长六十五丈,累趾十九。

"底本作"□趾十九",缺一字,据崇抄补。 "名惠政。

陀驿"底本作"陀驿",库本同,崇抄为"陀市驿"。 "北取罗源四明驿七十五里。

四明驿南取飞泉驿四十里。

"各本皆作"南取飞泉驿"。 按:此为北去之驿路,南取则逆行,疑为"北取"之误。 "建炎三年置。

淳熙三年重作。

飞泉驿有渡。

熙宁七年置。

过官井洋百八十里,达长溪盐田。

元祐八年,移置焦门颊。

绍兴三十年,以风海险恶,禁渡。

驿今佃为民居。

陆行出宁德县。

白鹤岭岭头有白鹤亭,半有憩亭,泉眼清澈可饮,亭多留题。

"底本作"清澈可处多留题",库本同,据崇抄改。 "下,即县也。

宁川驿宁德驿南。

绍兴二十八年,以主簿廨置。

"底本作"主簿□",缺一字,库本作"主簿王"。 崇抄作"主簿廨",据改。 "干道八年重作。

深浦渡元丰三年置。

渡头有康济亭。

十里至双岩。

双岩岭五里至黄崎。

黄崎镇滩头渡元丰三年置。

陆路径绝,经环坞村秦家山,路如马齿,旁无逆旅。

行者多过渡至下杯。

下杯驿长溪县西出七十里。

有渡,一潮至盐田,准陆二十五里。

盐田驿县西三十五里。

有渡。

元祐八年移于析棣置。

温麻驿县海晏门内。

今废。

倒流溪驿

饭溪驿县东五十里。

有渡。

白林驿县东北百里,"崇抄于"白林"下无"驿"字;底本作"县东北首里",据崇抄改作"县东北百里"。 "去桐山五十里,今废。

只憩天王院。

牌岭。

桐山驿去泗洲驿二十五里,今废。

只憩栖林院。

骆驼岭、平阳,二十里,泗洲院。

过分水岭。

是路,国初置驿。

自使星至陀驿、罗源县、下杯驿、白林驿、饭溪驿,支给驿券。

熙宁六年,减并陀驿、盐田驿、白林驿、饭溪驿,併归所过州县批支。

绍兴六年,本路陈运使国瑞请立马递铺,招置土兵承传文字。

寻罢。

州东南门,河口登舟。

大义渡乘退潮,东经古山尾,憩程水港候潮,西入峡门旁入港,即此渡。

贞观中,别驾卫总持见其处商旅"底本作"西旅",库本同,据崇抄改。 "宾主有序,故名之。

长乐航头渡百二十里。

洋门渡百五里。

白田渡百十五里。

洋下渡百八里。

皆退潮一。

初,临水、洋门、洋下、白田四渡,皆贫民以私船装载,"底本作"私船□载",缺一字,库本作"私船渡载",据崇抄补。 "志在逐利,"底本作"遂利",库本同,据崇抄改。 "安弊不修。

中经鸡屿,风涛最险,多方难之,必厚获而后涉,桨无宿手,"底本作"必淳获而从涉奖无宿手",不可解,崇抄作"必浮获而后涉桨无宿手",暂据改。 "惟取于所渡之人,操纵不调,以此易致漂溺。

嘉祐中,长乐始置三渡于临水,创官船以渡之,募善水者为桨夫。

渡者,人输钱七,籍给募之余,为船具及补败之资。

后因循不举。

元祐六年,知县丁掌乞奏举行。

明年敕以白田距临水十五里,洋下相距八里,洋门相距五里,且同岸,又三渡水路皆避征者所由。

遂罢之。

止于临水造官船四。

大船所载止百人,水手十五人;小者五十人,水手八人。

渡者,人输钱五,均给之。

"底本作"均给为",崇抄同,"为"疑为"焉"字之误,据库本改。 "绍兴元年,流寓民姜子清乞收江淮河港溪渡钱。

遂令日收,岁终较额为殿最。

令渡人输钱十一。

"崇抄作"输钱三十"。 "

洞江、营前、洋屿、筹崎、浮崎、翁崎。

皆一退潮。

王峬渡河口渡抵翁崎。

由翁崎渡三十里乃至,入城亦然。

出西门十五里渡桥旧有之。

岁久颓甚,霖潦艰涉。

绍兴七年,汪义和知怀安。

举一讲僧更造之。

六十五间。

"底本作"六批五间",库本同,疑误,据崇抄改。 "

灵光桥旁有灵光寺。

至怀安县。

石岊亭县之右,建炎间置。

亭东有石,异时,岁觉增长,后因火乃止。

闽越亭县前,闽越王游憩之地。

旧有记,相传为雷震飞入水中。

石岊渡驿路,百六十里至水口;水路,经甘蔗衙、大小目、福院、小若、大若,亦百六十里,至水口渡;风,或跨二日。

尝有监司诗云:"朝辞虎节门,暮宿牛头寺。 江神也世情,一送三程路。"

"此诗文句各本皆同。 但疑"牛头寺"为"牛头渡",方与末句"三程路"合辙。 "江神也世情"疑为"也有情"之误。 "

又西门十五里,洪塘、高崎渡即石岊江东流分为二,自洪塘渡至水西高崎。

江南杨崎渡、大章渡杨崎属怀安,大章属永福,相去三十里。

由大章至永福县。

越峰渡永福县下。

元丰元年造桥。

重光渡

五十口渡皆县下。

洪面渡县南七十里。

南取溪东渡七十里。

熙宁十年置。

渡阔十五丈,涨准十五里。

溪东渡县北百一十里。

北去洑口东渚渡二十里。

渡阔七丈,涨准三里。

熙宁十年置。

"底本作"熙宁十一年置",误。 检《宋史·神宗纪》,熙宁只有十年,即元年至十年,据改。 "

洑口埕"缺十字"剑阔十丈"缺六至七字",绍兴二十六年罢。

""洑口埕"条注文,各本同虚缺,暂无从校。 "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