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 卷第六 地理类六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淳熙三山志
《淳熙三山志》 卷第六 地理类六 陈傅良、梁克家

江潮

海道

江潮

水路,视潮次停泊,犹驿铺也。

循州境东出,涨海万里,潮随月长,昼夜至如符契。

道闽安而上,江面澄阔,别为西峡,逾于南台,皆会于怀安,进而至汤背止,以与溪流接。

白爱湋东下,"底本作"白爱湋东下",崇抄同,库本作"自爱津东下"。 疑各有所据,待质。 "萦纡数百里,危径狭道,"底本作"危径狭过",崇抄同,据库本改。 "行者茧足。

轻舟朝发,乃一夕可至。

南望交广,北睨淮浙,渺若一尘。

"底本作"南望交尘……渺在之尘",库本作"南望交广……渺渺之尘",今据崇抄改为"南望交广……渺若一尘"。 "乘风转舵,顾不过三数日。

伪闽时,蛮那放椿,"底本作"顾不过三数自伪闽时蛮那放椿",崇抄同,据库本改"自"为"日"字。 但"蛮那放椿"不可解,疑"蛮那"为"蛮舶"之误,下文"海道"中即有"伪闽时蛮舶"句。 又"放椿"疑为"放桩(桩""之误,待考。

)且次江岸。

国初,六县盐舸,径输州仓,以达于上四郡。

今福清、长乐、涵头,岁运未尝停。

民无酤其米酿作。

"底本作"民无酤其来酿作",库本同,暂据崇抄改作"民无酤其米酿作",其间疑犹有讹夺。 "两溪糯粒,舳舻相衔。

岁小俭,谷价海涌。

南北舰囷载,歘至城外。

其诸货宝回往,不可名计。

浮于海、达于江以入于河,莫不有潮次云。

初一、十六"午"初二、十七"午"

初三、十八"未"初四、十九"未"

初五、二十"申"初六、廿一"申"

初七、廿二"酉"初八、廿三"酉"

初九、廿四"卯"初十、廿五"卯"

十一、廿六"辰"十二、廿七"辰"

十三、廿八"巳"十四、廿九"巳"

十五、三十"巳末、午初"

此潮入州城内河之候也。

江潮常缓海潮三刻,至入河,则又少迟耳。

"按潮一昼夜当两至,各本皆只举日间自晨至暮(卯、酉刻"所至之潮候。

盖夜间舟不出入城关,故不记乎?)

海道

自迎仙至莆门平行用退潮十有五:海不计里。

〔一潮〕迎仙港乘半退,里碧头。

迎仙港源自兴化三百里,合桃源水为大溪,过迎仙市,为子鱼潭。

三百步。

历福清黄茅墩,墩南江上三千余家属兴化,人烟如海口镇。

其墩,溪涨、海涌,皆不能没。

合蒜溪东流,过浮山三里,合径江入海。

潮至子鱼潭。

径港,源出兴化县界金支大泽,至里洋合黄蘗山南水十里,名渔溪,过应天院;一源出黄蘗山,北过铁场边,北流东折,合渔溪,入径港。

南至绵亭,东出乌屿门。

又南至双屿头为二,东出白屿,西出后屿,合于昭灵庙前,会迎仙港入海。

潮至应天院前。

东:南匿、草屿、塘屿。

昭灵庙下,光风霁日,穷目力而东,有碧拳然,乃琉求国也。

每风暴作,钓船多为所漂,一日夜至其界。

其水东流而不返,莎蔓错织,不容转柁,漂者必至而后已。

其国人得之,以藤串其踵,令作山间。

盖其国刳木为盂,乃能周旋莎蔓间。

今海中大姨山,夜忌举火,虑其国望之而至也。

〔二潮〕过洛化洋、牛头门,泊寄沙。

多水劫。

〔三潮〕至燕锡,泊婆弄澳。

一名暴露,声相近。

东:草屿。

〔四潮〕半退至银盏舷,乘半涨,取钱藏,出止马门。

为过浅,溯潮不克,所以必待半涨也。

元丰二年尝移海口巡检于此。

西:海口镇。

海口源出兴化县界,流为百丈溪,二百余里,至假面,为横路溪。

即无患溪也。

东流二十里,合石堘溪,至水陆院,合东溪,经福清县河头,潴为琵琶洋,十八里至海口入海。

潮至水陆院西。

盐埕岁管纳海口仓七百万斤。

经南交输怀安仓。

叶庭珪《记》:埕有三等:沙埕为上,夹沙次之,泥埕为下。

沙埕喜受潮信,退则易干,实漏丘则易淋,故为上。

半沙半泥,故为次。

泥湿拒潮,且难干淋,故为下。

大埕一、二亩,小者半亩。

大水取信,小水暴干。

盖海水咸卤过埕,则卤归土中,日曝则咸,乃凝白花。

取海水淋之,炼为盐。

亦犹胆水浸铁,水中自有铜性,遇铁涩住,故烹铁而得铜也。

一月之间,大水六日,初一至初三,十六至十八。

晴明则土信可收;雨濯则土信败矣。

一年之间,惟五、六、七、八月,土信特厚,盖烈日之功也。

故旧法:六月起火,八月住火。

东:盐屿、苏屿、钟门。

昔人没钟于此。

潮退,蒲牢微现。

〔五潮〕半退,过石帆洋,状如帆。

泊大、小练。

二练门相去十里,无便风,停留或逾月。

西北:松林塞。

〔六潮〕出练门,至东、西洛止。

虽近,过此无泊所。

〔七潮〕泊慈澳。

敕号慈孝洋。

西:长乐桨过港。

长乐溪源极微,大概潴为陂湖,溢则泄而入海。

〔八潮〕转南交,山峙海中。

港内沙浅,大潮二丈六尺,小潮丈有九尺,最为险厄。

舟人多于慈澳候便,及晨潮,方挟橹而济。

便风,则自外洋纵繂。

伪闽时,蛮舶至福州城下。

国朝以南交之险,遂置司温陵,时有飘风入港者。

岭口盐埕。

于历屿头、永丰、石马、砂坑、郑胡、闾山。

岁纳二百四十二万斤。

旧三百万斤。

陆运二十里,避南交之险,输长乐仓。

西:梅花澳闽安镇港。

源出处州龙泉,东流经松溪、政和。

一出建宁之浦城。

一出于崇安。

其间小溪数十,汇于建城。

出南剑之东曰东溪。

一出邵武之光泽,北流经顺昌,至沙溪北。

一出汀州之宁化,西至清流、沙县之西,合流至南剑,与东溪合。

百八十里至水口,左合古田溪。

源出建宁县界,东南流,号横溪,至上生院,南合荐溪潭水,数里合桃溪东流至县东北隅龙津桥,合东北溪。

知县李堪名曰润泽。

南经戴星洲、鸣玉滩、磨剑石,下百丈漈,入大溪,故曰水口。

过大、小溪乃无滩,平流至猴山。

右纳闽清水。

源自盖平里,合仁寿、孝顺、金沙等里小溪,土人多以小艇力胜至江口,誊于巨舟,"底本作"瞻于巨舟",库本同,据崇抄改。 "乃浮江而下。

小溪有三桥:良石、普贤、宝山,通尤溪黄洋诸场。

尤小者,土民堰以溉田。

次鼋溪,唐大历中,有女子浣纱溪次,为鼋所食。

其父哭之哀。

既而得鼋,乃烹以释愤,名士多为记述。

其山,源深险多,不逞民盗贩茗、卤,官莫谁何。

俗号七村鼋里。

次左纳大目溪,次右小目溪,源出闽清界,六七十里入江。

次螺女江,侯官县西北三十里。

《搜神记》:"闽人谢端,江滨得大螺一,蓄之家。 每出归,盘飨必具。 乃密伺,见一姝,丽甚。 遂突入问之,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 帝哀卿少孤,遣为卿具食。 "底本作“遣为卿具",下无"食"字,库本同,据崇抄补。 "今已悉,不可止。

卿宜以居粮,可使尽市,更盈。

’"底本作"卿宜以居良可使尽市更盈",据崇抄改"良"为"粮"。 "言讫,化去。

端如其言,资给数世。”

今足迹尚存。

或曰江形如螺。

至甘蔗北分,数里复合,至石门南分,赤岸山尾与沩山尾相迎如门,"崇抄作"伪山尾"。 "水中有石阈。

过石门为马渎江中流,至洪塘歧为二:北行者为南台江,纳北山众流,桑溪,自鹅鼻岭经大坑岭出东峰后,至茶焙浦通潮。

鳝溪至浦东桥通潮。

过鼓山;南行者合马渎江,纳永福溪、源自南剑尤溪县。

西流至泉州德化县;南流至永福洑口埕,会溪流,行七十里,合兴化县游洋青桐溪,至重光寺前六十里,合闽清县界水至大章六十里,合福清县界十八溪入江。

县以西有师姑等六滩,东有太原等十滩,不为害。

潮至保安里,溯三十里至县。

金崎江、闽县东西南七十里,昔渔者于此钓得金锁,因见金牛,急挽至岸。

""闽县"下各本皆作"东西南七十里","西"字疑衍。 又,底本、库本"渔者"下皆无"于"字,据崇抄补。 又,底本作"急投至岸",据库本、崇抄改。 "俄而锁绝,犹得二尺许。

因名金崎江。

《寰宇记》:"晋康帝诏于此立庙。"

螺洲,州形也。

在大义西北,纳龙泉坑溪。

合大义江、濑江,出西峡门,合琅琦江。

西浦溪出福清县界,经泥屿至琅崎接潮。

一星溪,"底本作"一□溪",缺一字,崇抄同,据库本补。 "出长乐界,至白田,接琅崎潮。

会鼓山之派,经石马、鸡屿洋,中有石,号师子,对方山。

巨浸未尝没。

俗谓:"水浸方山鼻,不到师子耳。"

抵东峡,二十里入海。

潮自西峡上者,先至洪塘;由南台上者,差迟,"底本作"差逢",库本同,据崇抄改。 "大潮至大若。

南台江中有洲数里。

潮至鼓山分为二:南广而北狭,由北上者,入直渎浦;由南上者,涉洲尾,反东流而与之遇。

谚谓:"南台江水颠倒流",以此。

东:刘崎、王浦、湖江。

〔九潮〕至埕角,每岁二月,乌头数万,至自东海,萃于此。

泊关澳。

西:萩芦"底本作"芦",库本同,崇抄作"荻芦"。 "连江东南四十里,有九龙江,根连鼓山。

相传,秦始皇以东南气王,自江而南,秀拔者皆凿之。

至是得芦根,长可数丈,朝劚暮合,终不殊。

执役者梦有告曰:"锹锸可夕置勿收。"

乃如其言。

血流而绝,通水成峡。

蛤沙、万海小港、赤琦、连江港。

源出古田葺洋界,"底本作"古田□洋界",缺一字,库本作"古田林洋界",崇抄则作"古田葺洋界"。 按,今连江县之鳌江上游霍口溪,源至古田县境水流多歧,其地名有卓洋、吉洋等,皆与"葺洋"音相近,因据崇抄改。 "至七猴渡之北,合小溪南流至潘渡桥。

一出罗源界,号曰岩溪,南至朱令桥,合宝山院前丹阳溪,西南流至兴宁庙前,与潘渡溪合,西南流,合参溪水,至峡口镇入海。

东:郑崎、官屿、双髻焦、土花盐场。

今废。

〔十潮〕转北交,聚石为滩,连接海岸,比南交差易。

"底本作"北南交差易",崇抄作"南北交差易",库本作"比南交差易",据改。 "泊东、西洛。

西:罗源港。

源自蒋山溪,经白塔院,至四明桥,合龙潭溪,过务前,合古弄溪,至栏头铺入江。

又下倪南北溪,经观前桥,至栏头铺前,与蒋山溪合,入松崎江,入海。

潮过四明观。

廉湾、俗呼"林"为"廉",中多林姓。

南湾寨。

东:黄土山。

〔十一潮〕至水澳。

"底本作"水澳",库本同,崇抄作"水湾"。 "

西:官井洋港。

西源出处州龙泉界,首溪。

东流百里至斜滩,过载首,合松潭溪,白沙镇、绍兴初废。

至廉首村;一出政和县界,经麻岭至缪洋三十里,至廉村,会龙泉溪,南流为江,过甘棠港,旧有巨石屹立波间,舟多溺覆。

唐天祐元年,"底本作"唐宝祐元年",库本同,下文称"昭宗诏褒之"。 按,唐昭宗天复四年四月改元天祐,因据崇抄正作"天祐元年"。 "琅琊王审知具太牢礼祷于神,将刊之。

其夕雷雨暴作,石皆碎解。

"底本作"石皆柿解",库本同,据崇抄改作"石皆碎解"。 "迟明,安流如砥。

昭宗诏褒之,赐号甘棠。

神曰显灵侯。

三年,赐德政碑。

《五代史》谓:"闽人私号",误。

黄崎岭。

潮,东至白沙,西至廉首,各距四十里。

舟行一潮至由镇,陆行各百里。

白沙溪船至斜滩。

廉首溪船至缪洋。

北源出政和界,至外渺程家渡,南合甘露溪、磁溪,经深浦渡,至长境、平水,分为二。

"各本皆作"分为二",审下文疑为"分为三",待质。 "潮至金垂。

一出古田山谷,合周仙湖东流为穹窿溪,又东为晡溪,又东为淀尾,经赤鉴门;一出古田至游溪,合罗源山溪至溪口村,出于三屿寨之左;一出罗源飞泉渡,出于三屿之右,汇于官井洋,风涛险恶,号三港口。

东入于海。

东:浮鹰山。

"底本先书作"浮膺山",复旁校改"膺"为"鹰"字,库本、崇抄仍作"膺"字。 今闽东海上尚标名"浮鹰岛",故仍从底本所改。 "

〔十二潮〕转驴头山,泊斗米。

近有大小金澳、盐埕。

宁德县纳。

〔十三潮〕泊桃门筋竹山。

西:松山港。

古谶:"松山沙径合,朱紫出其间。"

西源,号长汀溪。

自白岩十五里,经建善寺至沙塘。

北源,自赤岸澳村龙潭至大桥,经盐埕、合沙塘而东入海。

潮北行者至大桥,西行者至斗门。

次西乌崎港,源出西乡蔗洋,八十里至七溪,南流七十里至饭溪,出乌崎,向峰火入海。

小船至饭溪,大船至杨门潭。

东:三沙峰火寨。

〔十四潮〕泊圆塘。

西:敛港,出吉坑十里入海。

怯港,俗谓"恶"为"怯"。

合小溪水至上洋,五里灵峰,十里圆塘,入海。

船至圆塘止。

东:榆山。

〔十五潮〕至钱夯头,谚云:"钱夯头,无风自球流。"

言荡漾也。

白露门,或曰:即白水江也。

白水郎停船之处。

泊莆门寨前。

西南:沙埕港。

源出温州界,至桐山东入海。

船至桐山。

白水江。

《旧记》:县东北百七十里。

《寰宇记》:"白水郎,夷户也,亦曰游艇子。 或曰卢循余种散居海上。 唐武德中,王义童招其首领周造、麦细陵等,授骑都尉。 以船为居,寓庐海旁。 船首尾尖高,中平阔,冲波逆浪,略无惧怛,名了鸟"。

干符间,有陈蓬者,驾舟从海来,家于后崎,号白水仙。

有诗云:"水篱疏见浦,茅屋漏通星。"

又云:"石头荦确高低踏,竹户彭亨左右闻。"

尝留谶曰:"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 松山沙径合,朱紫出其间。"

蔡学士《杂记》:"福唐水居船,举家聚止一舟,"底本作“杨止一舟",崇抄同,据库本改。 "寒暑、食饮、疾病、昏娅,"底本作"昏娅",库本同,崇抄作"婚娶"。 "未始去。

所谓白水郎者,其斯人之徒欤?”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