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北偶谈 卷二十三·谈异四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池北偶谈
《池北偶谈》 卷二十三·谈异四 王士禛

◎善庆庵老僧

颜神镇善庆庵,孙文定公香火院也。

有住持老僧,年八十余,辛未夏,一日早起,索浴罢,呼侍者曰:"好语主人,吾去矣!"遂升座而寂。

壁间留偈云:"者个臭皮袋,撇下无碍。 洪炉烈焰中,明月清风在。"

惜忘其名矣。

◎万岁古亦有人主自呼万岁者。

《新序》:"梁君出猎,见白雁群,公孙袭下车拂矢,云云。 梁君援其手上车,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他人猎得禽兽,吾猎得善言。"

◎命名

《左氏传》申曰:"名有五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

按春秋诸侯、公子、卿大夫之名,犯此者甚众。

沿及汉初犹然,如、疥、疵、痤、虮、虱、狗、彘、掉尾"姓昭涉"之类。

见于《史》《汉》者,不可枚举。

陆龟蒙《小名录》序云:"三代之时,殷尚质直,以生日名之,如太甲、太乙、武丁是也。 周以伯仲次之,如太伯、仲雍、叔达、季历之类是也。 自周以降,随事而名之,至有黑臀、黑肱之鄙,羊肩、狐毛之异,负刍之贱,御寇之强,杵臼、,髡顽、狂狡,不寿、不臣,皆名不正而言不顺也。 然则之言何据乎?◎东野氏 《东野志》世表载:鲁公少子鱼,始以东野为氏。 子宗,宗子雷,雷子晖,弟淳。 又六代灏,弟淳。 七代缙,弟绅。 十代绘,弟纯。 十四代璋,弟珙、弟璜。 十六代辅,弟输、︷、辕。 三代无此等名,必出杜撰无疑。 ◎独角青牛 明时六月十二日,御厩洗马于积水湖,导以红仗,中有数头,锦帕覆之。 最后独角青牛至,诸马莫敢先之。 见陆启氵宏叔度《北京岁华记》,盖崇祯年中事也。 今三伏日洗象,亦导以红仗,在宣武门西响水闸上。 明时洗象,则自八月十二日始,更三日为期。 亦见《岁华记》。 ◎前定唐人小说,记王涯、舒元舆兄弟事甚奇,《老学庵笔记》一事绝相类:“苗刘之乱,有内侍秦同老者,被命荆楚,前一日还行在,尚未得对,亦死焉。 又有萧中道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前一日出城,遂免。"

事皆前定如此。

◎南宋国学

南宋国学,即岳忠武王故第,其土地祠在东南隅,神即忠武也,封号曰"正显昭德孚忠英济侯",见《梦粱录》。

又云景灵宫即韩蕲王赐宅。

◎秦罗子孙

《说听》载秦桧裔孙某,宰汤阴,绰有政声,每欲谒忠武祠,辄逡巡弗果。

将及瓜,谓同僚曰:"少保虽与先世有恶,岂在后嗣耶?且吾守官,无愧神明,往谒何害!"遂为文祭之,拜不能起,呕血数升而死。

事在嘉靖初年。

魏庄渠提学河南归,为所亲言之。

此与宋御史罗汝楫子鄂州知州愿事全相类。

汝楫附秦桧劾忠武。

愿即著《尔雅翼》以古文名,朱子称为南渡第一者也。

◎祀王右军

同年冯再来刑侍""尝著《滇考》,有云:初,南未知尊孔子,祀王逸少为先师。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除张立道中庆路总管"立道,陈留人",始言于赛曲亦"名赡思丁,回回人",建孔子庙,置学舍,岁时率诸生行释菜礼。

后立道卒官,与赛曲赤并祠鄯阐城,至今血食不绝。

以王右军为先师固奇,且右军生平足迹未尝至滇,滇人何为祀之?皆不可解。

◎蜂分日

谢皋父《发集》有粤山蜂分日记云:"瓯粤之南某山,其民老死不知岁历,惟户养蜂,四时旦暮悉候之。 蜂之分也,其日必吉,人家无大小贸易,皆趣成之。 事未及办,则以待后之分日。 至于婚嫁兴作皆候焉。 蜂移之家,若邻若仆,无远近递相报,不敢隐。 有贩者至其地,留一年,书蜂分之日,凡百有奇,归取历验之,皆黄道紫微、天月德,吉曜也。 其不分者,非凶星,则常日也。 物性之灵能通造化如此。 ◎斗驼斗象 《圭塘小藁》有《斗驼赋》,盖蹄角羽毛之属,无不可教斗者。 康熙中,驾幸南苑,观象与虎斗,虎竟为象所毙。 此又一奇也。 ◎董宗伯 高念东先生书来云,昔闻宋直方"征舆"中丞说:“董思白宗伯临终时,忽索镜自诧,作美人相。 ◎郑刺史祠 王似,字鲁珍,益都诸生也。 康熙元年,省父保宁太守玉生"字稚昆",归次凤翔横水西,迷失道。 时方五月,曷甚,遥见山麓屋宇,隐隐出林表,策马赴之,可五六里。 至则古木参天,藤蔓纠结,渐入阴翳,不见曦景。 猬伏鼠窜,栖鹘磔磔,惊起丛薄间,心悸欲返。 更误入败垣北,得一亭,蒿藜没径,阒无人迹,系马阶楹,转入东北隅,有堂巍然。 堂后素壁上题诗,灭没不完,有云:“残魂摇远梦,弱骨冷空山。"

又云:"金刀断织韩香事,千载衔冤泣月明。"

方吟讽然疑之顷,忽墙下有声,一巨蛇出草间,拔刃逐之,乃引至别院。

一室类祠庙,室中有塑像绿衣少年,衣冠甚古。

室东西正黑如夜,西北隅微茫,有物如床几,不敢近,稍以刃穴坏牖土石视之,天光穿漏,则一败柩耳。

睇其中,丰鬓纤足,女子也。

虽衣花成土,而依稀可辨,胸压匕首,剪刀出其左胁。

忆壁间诗,殆以此,因以土覆其身而出。

比纡回出林木,日已将夕,僮仆方旁徨道左,乃觅路东行。

恍忽见一女子,拊心倒行马前,既而形随目瞩,化身百千。

投逆旅假寐,梦女子来云:"荷君厚意,后十三年再得相见。"

比觉,问店主人,云:"郑刺史祠也。 闯寇已来,久为豺虎之窟,欲焚其处而未果也。"

然十三年后,竟无所遇云"王生,予门人"。

◎造书

《法苑珠林》云:造书凡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梵卢,其书左行;少者苍颉,其书下行。

按梵卢虱吒书,隋言驴唇也。

西域有驴唇书、莲叶书。

佛书之妄不必言,其长梵而少苍颉,亦阴抑儒书,如谓宣圣为儒童菩萨之类。

◎坠石

顺治十三年二月初十日午时,宁陵县忽有响声自东北来,黑气如斗,光芒甚异,坠落城中民家。

其形如石,重二斤十四两。

见总督李尚书"荫祖"报疏。

◎濮阳苏氏

濮阳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至谷原兵侍"",始以进士起家,官至总制,以文章名海内。

其祠堂藏始祖某所用铁槊,重百斤,至今尚存。

◎黄衣人康熙甲子春,有刑部笔帖式某,素奉神佛甚谨。

一日,忽有旋风起庭际,风息,见黄衣人衣冠甚伟,立庭中,呼其名谓曰:"吾,天神也,以汝事神甚谨,故降汝家,可扫除东厢,吾居之。"

某焚香拜礼如所言。

次日,黄衣忽问曰:"汝邻家有病者,吾能愈之。"

某传语迎神,果即日愈。

御史迈色者,有妹病剧,闻而拜求之。

黄衣曰:"当为汝查勘。"

良久曰:"宿业深重,以君虔祷,但可迟限三日,终不能生也。"

果三日卒。

已而求者踵至,黄衣人谓某曰:"本以汝善人,故来栖止。 今车马杂沓,久且不利于汝,吾当去此。 汝福本薄,如甘贫,可延寿命,慎无妄求。 若有赢余,则促算矣。"

遂去不见。

◎汤学士梦

左庶于汤潜庵"斌",夜梦登高山,已陟其半,忽一人自后越之先登。

汤鼓勇继之,遂至山巅。

顾一室空无所有,惟壁上悬《麻姑仙坛记》。

既觉,不知所谓。

癸亥腊月,阁学缺,特用右坊王庶子俨斋"鸿绪"。

甲子二月,阁学复缺,汤遂继擢。

上官日,适某督抚疏内有蔡姓名经者,宛平王相公笑云:"蔡京宋奸臣,胡同其音?"高阳李相公曰:"彼乃京字,此《麻姑仙坛记》中所云蔡经耳。"

汤闻之竦然。

事之前定如此。

是年六月,特擢汤江苏巡抚。

盖麻姑坛在抚州,而蔡经家吴之洞庭也。

◎蔡氏状元

德清蔡翁者,筑室落成,梦人持一盘授之,盘有四红笺,笺各大书一"一"字。

后其孙奕琛为刑部侍郎,南渡拜相,官一品。

奕琛子启亻尊,国朝康熙庚戌科状元及第。

启贤子升元,康熙壬戌科状元及第,皆其曾玄也。

两状元皆生于此宅。

升元从弟彬,辛酉浙省解元,人始悟四"一"字之兆。

升元生时,其父梦一金甲神人持红笺大书,悬其厅事云:"第一甲第一名蔡升元",遂以名之,而字曰征元。

及壬戌殿试日,又梦如前。

升元及第,其父年才四十六。

《见只编》:德清老人蔡四者,以服鹿角胶寿至百八岁,岂即其人耶!◎瓷易经益都翟进士某,为饶州府推官,甚暴横。

一日,集窑户造青瓷《易经》一部,楷法精妙,如西安石刻十三经。

式凡数易,然后成。

蒲城王孝斋"纟京"官益都令,曾见之。

◎吴汉槎

吴江吴孝廉汉槎"兆骞",以顺治十五年流宁古塔二十余载。

康熙辛酉,归至京师,相见出一石,其状如石,作绀碧色,云出混同江中,乃松脂入水年久所结,所谓肃慎之矢也。

又高丽棋子一枚,乃砗磲所制。

又云:宁古塔东北二百余里,乃金之会宁府,有断碑尚存,书法如柳诚悬,顷为一流人所碎。

碑文可以辨识者,有"俯瞰阙庭",又"文学盛于东观"云。

◎羊马

西域种羊,或云以皮肉埋地,或云以胫骨,率用初冬季春未日,其详见于《异物志》、《剡溪漫笔》诸书。

吴立夫《渊颖集》有《波斯国种羊皮书褥歌》。

又元僧楚石诗:"自言羊可种,不信茧成丝。"

予尝考之,不自立夫、楚石始也。

北齐高昂诗:"陇种千口羊,泉连百壶酒。 朝朝围山猎,夜夜迎新妇。"

形诸歌咏,其来久矣。

《双槐岁钞》以骨羊草马作对云。

南越赕故地之西,多荐草,产善马,始生若羔,岁中纽莎縻,饮以米渖,七年可御,日驰数百里,世称"越赕骏"。

见《唐书》。

"周婴《卮林》云:《太平广记》引《谈薮》,作垅种(于"〔千〕口羊。

《诗纪》、《诗所》乃云千口牛,误也。

)◎赤虾子三都

《双槐岁钞》云:东粤顺德县,有地曰寿星塘,山水幽胜,有物名赤虾子,如婴儿而绝小,自树杪手相牵挂而下,笑呼之声亦如婴儿,续续垂下,甫至地而灭,俗谓蓬莱仙女遗类也。

《诺皋记》载:昔有姚、汪、王三姓,食都树皮,饿死,化为鸟都,皮骨为猪都,妇女为人都,皆栖大树,即如人形而绝小,男女自相配偶。

在树根者名猪都,在树尾者名鸟都,在树尾可攀及者名人都。

左腋下有镜印,阔二分。

其禁有山鹊法、打土垄法,食其巢,味如木芝。

有术者周元大,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亦索围木斫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乃执而烹之。

周侍郎栎园诗:"人都拥树形同鸟"是也。

又《月山丛谈》载:广西思恩县近村树杪,有二人约长一尺五寸,武人装束,白竹缠,芒╂,其行如飞。

此当即赤虾子之类,盖闽粤皆有之。

◎准字讳两见

宋寇莱公准作相,诸司公移讳其名,改为准,至今相沿不易。

汴京旧有平准务,蔡京为相,以其父名准,改为平货务。

又官司公移皆避其名,如京东、京西皆改畿左、畿右。

然予按《求古录》载,泰安州冥福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中书门下牒石刻,已用准字。

《唐韵》二字并收,准字下注曰:俗。

《庄子》:平中准;《管子》:怀绳与准钩准绳;《文子》:放准寻绳。

皆用此字,不始寇公也。

◎师生同姓名

古人同时同姓名者,如毛遂、陈遵、韩、李益,"门第文章"往往有之。

然不闻师生同姓名也。

康熙癸丑会试,今翰林学士张敦复"英"为同考官,本房中式举人张英,海盐人;丙辰会试,编修马殿闻"鸣銮"为同考官,本房中式举人马鸣銮,河南人。

◎吹笛

宋人小说记张子韶言:闾巷有人以卖饼为生,吹笛为乐;仅得一饱资,即归卧其家,取笛而吹,如此有年。

邻有富人察其人甚熟,欲委以财千余。

初不可,坚谕之,乃许诺。

钱既入手,遂不闻笛声,但闻筹算声耳。

其人大悔,急还富人钱,于是再卖饼,明日笛声如旧。

此与唐刘伯刍所言安邑里粥饼人,匆匆不暇唱渭城事绝相类。

今士大夫不及吹笛人者多矣。

◎青鸾

《双槐岁钞》有《贞莺》、《烈鸳》二诗,因忆昔在扬州署中,有青鸾二,饮啄必俱。

一日其雄曲鹿触死,雌日夜哀鸣,不忍听闻,数日亦死。

予感其义,作《青鸾操》。

◎念佛鸟唐韦蟾岳麓道林诗:"静听林飞念佛鸟,细看壁画驮经马。"

按王得臣《麈史》:安陆有念佛鸟,小于鸲鹆,色青黑,常言"一切诸佛"。

宋元宪诗:"鸟解佛经言。"

张齐贤守郡日,为作古诗一篇。

◎鏊字擀字

鏊、鱼到切。

字书曰:饼鏊。

今山东俚语尚然。

富郑公言:太宗既下并州,欲乘胜收复蓟门,咨于众。

参知政事赵昌言对曰:"自此取幽州,如热鏊翻饼耳。"

殿前都指挥使呼延赞曰:"此鏊难翻。"

又《北梦琐言》:王蜀时,有赵雄武能造大饼,每三斗面擀一枚,大如数间屋,因号"赵大饼"。

擀字亦俚语。

◎

《麈史》谓《野有死》之诗曰:"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

妇人服饰独言者。

按《内则》注云:,妇人拭物之巾也,居则设于门右,佩则分之于左,常以自洁之用也。

古者女子嫁则母结而戒之。

"徐太室径定《野有死》为淫诗,甚有理"

◎刀圭

刀圭字常用之,而未有确义。

《碧里杂存》云:在京师买得古错刀三枚,形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如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圭,言其少耳。

泉、布、错刀,皆古钱名。

◎风磨风扇西域哈烈、撒马儿罕诸国,多风磨。

其制:筑垣墙为屋,高处四面开门,门外设屏墙迎风,室中立木为表,木上用围置板乘风,下置磨石,风来随表旋动,不拘东西南北,俱能运转,风大而多故也。

耶律文正诗:"冲风磨旧麦,悬杵捣新粳。"

又有风扇,于帐房中,高悬布幔,下多用头发当面,设绳索牵动,自然有风,不用挥扇也。

见陈诚《西域录》。

"录载沙尘海牙在撒马儿罕之东五百余里,有草春生秋死,臭气逼人,取其汁熬以成膏,即阿魏也。 又有小草高二尺许,遍身棘束,叶网如蓝,清秋露降,缀于枝干,甘如饧蜜,可熬为糖,名达郎古宾,即甘露也。 "

◎笔芦

姑熟青山李白墓,生芦,其形如笔,号"笔芦"。

绩溪舒ν道原有诗云:"笔芦萧萧青山巅。"

"ν,元末人,有《华阳文集》七卷"

◎捉卧瓮人

昔见朱竹简讨"彝尊"诗云:"捉卧瓮人选新格。"

初不解,及观《通志》有赵昌言捉卧瓮人格、及采珠局格、旋棋格、金龙戏格等名,始悟所谓。

◎正德钱

于慈仁寺市,见正德钱二,面幕皆有文如蟠螭状,与今制殊异。

正德,又夏国伪年号也,钱不知何年所造?

◎阎罗

世传赵定宇、冯具区皆为阎罗王。

近闻比部张屏公"四维"言:癸丑秋,居保定,忽夜梦至一官署,堂庑宏壮,见有官府衣冠坐于堂上,披览文书,视之,乃先兄西樵也。

张与先兄昔同官,交甚厚,因前问:"此何地?君所览是何文书?"先兄笑曰:"此非人间。 我已死为神,主此文书,察世人善恶耳。"

张云:"然则我何为至此?岂非死耶!"先兄答:"君不应死,但此地不宜久留,当即送归。"

倏而梦觉。

张时未闻先兄之讣,特至京师问之,王太史曰:"西樵以今年七月死矣。"

先兄殁时,遍体作种种香,当已证菩萨果位,然平生忠厚正直,死作阎罗王理亦有之。

《释典》谓阎罗是嗔相报身,先兄以悲愤殁,岂其征乎?

◎虚实

今墟市之称,义取朝实暮虚也。

宛丘有羲神实。

罗苹《路史》注:实者对虚之名,天文旗中四星为天市,其中星多则实,虚则耗,神农所在,人民常实,非若虚砦,朝实而暮虚也。

地以实称,亦奇。

◎犀角刀子

周婴《卮林》载唐牛肃纪闻云:牛腾,唐郏城令,中书令裴炎甥也。

炎遇害,腾谪建安丞。

时中丞崔察用事,贬官例皆辞行,诛殛甚众。

腾将见察,惧不知所为。

忽遇一人谓曰:"公有犀角刀子乎?"曰:"有。"

曰:"甚美。"

授以神咒,令见察时,但俯伏掐诀"言带犀角刀子掐乎诀乃可以诵咒,其诀左手中指第三节横文,以大指爪掐之",而密诵咒七遍,无患矣。

咒曰:"吉中吉,迦戍律提,中有律陀,阿婆迦呵。"

已而果免于难。

婴自云:崇祯癸酉为县令所罗织,庭谳时,偶有象牙刀子以代犀刀,掐诀诵咒如前,亦获免。

因录之以传于世。

◎关壮缪现身

袁太常密山"景星"言:顺治丙申年五月廿二日,关壮缪忽现身广东韶州府西城上,身凭女墙,以右手捋髯,时方亭午,须眉面目,历历可睹。

廿三日、廿八日复现,举城官民奔走礼拜,总督尚书李栖凤亲诣庙祭焉"后甲子使粤,别详《皇华纪闻》"。

◎陆舟朱秋崖"克生"云:宝应西去十里,地曰黎城镇,古黎王城也。

又西北七十里,曰张公铺,属天长县。

康熙乙巳二月二日,张公铺人见平地中忽拥官舰数十,帆樯楼橹毕具,船首列羽旗大纛之属,仪卫森然,所过之地,迅如飞鸟,迹其过处,草木皆靡,竟不知何祥也。

◎兽种

《家语》曰:马十二月而生,狗三月而生,豕四月而生,猿五月而生,鹿六月而生,虎七月而生,虫八月而生。

《淮南子》本此。

《魏略》云:黄牛羌种,孕身六月生。

《广志》云:僚民皆七月生。

《蜀郡记》云:诸僚娠七月生,盖兽种也。

◎官衔

官衔二字,习俗不识其义。

《家语·礼运篇》云:"官有衔,职有序。"

注:衔、治也。

《执辔篇》云:"古之衔天下者,以六官总治焉,故曰衔四马者执六辔,衔天下者正六官。"

官衔之义本此。

《封氏闻见记》云:"铨曹闻奏之时,先书旧官品于前,次书拟官于后,使新旧两衔不断,如人衔物,又如马之有衔,以制其首。 人谓衔尾相属,即其义也。"

此臆说,殊无所据。

◎博野妇人

郭宫庶快圃""说:博野有一妇人,一生不饮食,而育男女数人,操作与常人无异,亦罕疾病云。

◎不敢欺

今市井俚语云不敢欺,亦有所本。

《国策·秦兴师临周章》颜率谓齐王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三西湖《粤剑编》云:惠州丰湖在郡城西,人呼为西湖。

东以城为储胥,西南北三方皆群山为卫,俨然与武林相似。

苏长公曾买此湖为放生池,出御赐金钱筑堤障水,人号曰"苏堤"。

是天下有两西湖、两苏堤也。

颍州亦有西湖。

坡知颍州,谢表云:"出守二邦,辄为西湖之长。"

是又三西湖也。

◎天医俗说雷部击人,必有天医随之,或误击则旋活之。

近南府有二人,同行遇雷,皆殛死。

其一人恍忽见一比丘坐其旁,以手摩其脑曰:"汝不应死,勿虑。 汝家人寻至矣。"

时有目击者,归告二人之家,家人皆号泣至,至则生矣,比丘亦不见。

宗兄行人尔成"敬公"说。

◎火神

武进诸生杨某馆于某氏,其人富而豪侈,每夜饮,必三鼓。

一日醉归,见馆中灯火甚盛,从窗隙窃窥之,见案边二烛卓立甚巨,有绯衣人据案观书,意其杨也。

明日询之,杨对以实早寝,未尝夜读,然心怪之。

至夜,假寐以伺,近三鼓,忽有大声传呼!排户而入,随有二巨烛出地上,已而红焰满室,仆隶杂Ш,拥一绯衣人至,据案而坐,取案上书册翻之。

杨惧而叫呼,绯衣人若不闻者。

将五鼓,绯衣者徐起,径趋杨卧处,众皆从之。

忽举床四脚,盘旋室中,复掷之空中者数四。

天将曙,又闻传呼声,寂无所见矣。

久之,杨始苏,起视门户,扃如故;问院中人,毫无所闻也。

因急谢主人归。

归数日,火大作,所居皆烬,始悟所见乃火神耳。

杨后中乡试。

◎鸳鸯镜

楚人王兰士者,尝游江西,一日遇风雨,投宿古祠,遂假寐。

门忽洞开,见翁媪二人入祠,直据上坐,仆从十许人旁列,复有二翁媪扶服入跪。

其前坐者怒,数其罪,顾从者鞭之数百,跪者哀号乞怜,且曰:"业生此不孝子,不敢辞罪,祈见释,当碎其鸳鸯镜,事犹可及也。"

坐者沉吟释之。

王忽嗽发声,遂无所睹。

晨起雨霁,将行,忽有年少持一镜入,拜祠下。

某怪而问之,曰:"此鸳鸯镜,汉物也。"

视之背作鸳鸯二头,益异之,谓少年日:"肯见售乎?"少年不可。

展转间,镜忽坠地而碎。

少年方惊惋,某告之曰:"汝必有失德,坏人闺门事,不实相告,且有阴谴。"

少年惧,吐实,乃与里中谢氏女约私奔,期会祠中,镜即女所遗也。

因语以夜来所见,少年大悔恨,再拜而去。

王视其额,乃谢氏宗祠也。

◎鹿尽心顺治中,安邑知县鹿尽心者,得痿痹疾。

有方士挟乩术,自称刘海蟾,教以食小儿脑即愈。

鹿信之,辄以重价购小儿击杀食之,所杀伤甚众,而病不减。

因复请于乩仙,复教以生食乃可愈。

因更生凿小儿脑吸之,致死者不一,病竟不愈而死。

事随彰闻,被害之家,共置方士于法。

◎内江石壁鱼四川内江县儒学后有石壁甚奇,明三百年中,衣冠科第甲西蜀。

顺治末,辉县冀应熊为成都知府,好作擘窠大书。

一日,至内江谒文庙,爱石壁之奇,书而诸石。

石破,有清泉一泓,鱼十余头,游泳其中,见风水涸,鱼皆化为石。

自是科第不振。

《炙果集》载:有人以石子压纸,或见欲得之,酬价二十缗。

后破之,乃有一鱼跃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又李后主有小石弹丸置研池中,水终日不耗。

陶谷取之投地,石裂,中有小鱼跃出死,自是研无复润泽矣。

◎松顶生兰

予门生翰林汤西崖"右曾",尝于湖南永州道中,见古松数万株,是宋刺史柳开所植,亘数百里。

有兰寄生,长松杈桠间,可径丈,葳蕤四垂,时正作花,香闻远近。

其地曰"奇兰铺",草木寄生,理固有不可解者。

◎驴驹媚

座客偶举唐小说《霍小玉传》中有驴驹媚,不知何物。

按僧赞宁《物类相感志》云:"凡驴狗〔驹〕初生未堕地,口中有一物如肉,名媚,妇人带之能媚。 ◎姓异 一、两、双、五、六、七、柒、八、九、第二、第五、第八、九百,皆姓也。 《闻见记》载县令妻伍氏、县丞妻陆氏、主簿妻漆氏事以为笑,不过音同耳。 ◎剑侠 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吏赍金三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怪之。 归告中丞,中丞怒,亟责偿。 官吏告曰:“偿固不敢辞,但事甚疑怪,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愿以妻子为质。"

中丞许之。

比至失金处,询访久之,无所见,将归矣,忽于市中遇瞽叟,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

漫问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三千。"

叟曰:"我稍知踪迹,可觅车子乘我,君第随往,冀可得也。"

如其言。

初行一日,有人烟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几百里,无复村疃。

至三日,逾亭午抵一大市镇,叟曰:"至矣。 君但入,当自得消息。"

不得已,第从其言。

比入市,则肩摩毂击,万瓦鳞次。

忽一人来讯曰:"君非此间人,奚至此?"告以故,与俱至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

乃与曲折行数街,抵大宅,如王公之居,历阶及堂,寂无人,戒令少待。

顷之,传呼令入,至后堂。

堂中惟设一榻,有伟男子科跣坐其上,发长及,童子数人执扇拂左右侍。

拜跪讫,男子讯来意,具对,男子颐指语童子曰:"可将来!"即有少年数辈扛金至,封识宛然,问曰:"宁欲得金乎?"吏叩头曰:"幸甚,不敢请也。"

男子曰:"乍来此,且将息了却去。"

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门而去,日予三餐,皆极丰腆。

是夜月明如昼,启后户视之,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大惊,然无隙可逸去,旁徨达晓。

前人忽来传呼,复至后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谓曰:"金不可得矣,然当予汝一纸书。"

辄据案作书,掷之挥出。

前人复导至市口,惝恍疑梦中,急觅路归。

见中丞,历述前事,叱其妄,出书呈之。

中丞启缄,忽色变而入,移时,传令归舍,并释妻子,豁其赔偿。

吏大喜过望。

久之,乃知书中大略:斥中丞贪纵,谓勿责吏偿金,否则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觉,发截若干寸,宁忘之乎?问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剑侠也。

日照李洗马"应チ"闻之望江龙简讨"燮"云。

◎八才子图

今世传孟襄阳、王右丞辈七贤过关图,皆策蹇重戴。

《青箱杂记》亦云:世传潘阆、安鸿渐八才子图,皆策蹇重戴。

其为唐七贤、宋初八才子,不可得而详也。

《东观余论》跋,滕子济所藏唐人出游图云:此卷据其名题,或有弗同时者,而扬镳并驱,睇盼相语,岂亦于世得意忘象者乎。

题名云:宋之问、王维、李白、高适、岑参、史白凡六人,尤为不伦。

◎濮州女子

明末山东将乱,时濮州民家子周猱头者,居负郭之周家村,语多清狂,人谓不慧。

一日自城中归,过真武庙侧,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绝色也。

谓周曰:"与君夙缘,当为君妇。"

遂携至家拜母,母疑其踪迹,俾子遣之。

女子笑曰:"我以夙缘奉天帝命为汝家妇,谁能遣我?"久之,事姑孝谨,即邻里无不敬爱之。

周家素贫,又值荒歉,女子日具食养姑,皆丰洁。

周被役筑城,同事者戏语曰:"同执畚锸,能俾君妇治馔相劳乎?"周归语妇,答曰:"此不难,但张帷幕,吾自致之。"

如其言,果日获饱食。

一日潜告其姑曰:"此地不久必大乱,不可留也,曷避之?"乃遍辞邻里,挈姑与夫担负去,不知所往。

未几,榆林贼起,濮被兵甚惨,果如其言。

◎浦回子

浦回子者,固原人,业染,所居对城隍庙。

一道士夜坐庙门,火光绕身。

浦意其异人,献以茗果,不纳,浦益恭,道士乃食其一枣,谓曰:"子诚信有根器,他日访我罗山。"

浦如其言访之,逾年归,以道授其妻,复去。

王辅臣乱后还家,容色如少年。

邻人曹文者叩之,曰:"久居终南山,山中老人多眉长过面,扌及之两耳间者。 洞中有二黑猿,见我执手甚欢,其言即不能辨,饮以瓢水,清甘如醴。 由此不饥不寒,雪天可著单衣,旬日不食,自若也。"

归数日,求见其妻,妻拒之曰:"各做自家事,何必相见。"

浦因别去,徐步出郭门,邻人送之,奔驰不及而返。

◎静宁州道士

陕西静宁州一道士,卖药于市,手持小葫芦,修广仅寸许,倾之,得土数升,皆成金丹,以予病者,立已。

求者日众,不能给,以麈尾一挥,人人袂间各得三粒。

一日以小瓢贮丹,任人自取,极力多攫,止得三粒。

数百人悉得药,而瓢仍不空。

后不知所之。

◎王九皋王九皋字鹤鸣,濮州人,万历壬午举人。

自少至老,夜未尝寐,终身不知有梦。

少时常遇关壮缪,亲指隙地,令为建祠。

今濮州大关帝庙是也。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