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卷二本纪第二高祖下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陈书
《陈书》 卷二本纪第二高祖下 姚思廉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曰:"皇帝臣霸先,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梁氏以圮剥荐臻,历运有极,钦若天应,以命于霸先。 夫肇有烝民,乃树司牧,选贤与能,未常厥姓。 放勋、重华之世,咸无意于受终,当涂、典午之君,虽有心于揖让,皆以英才处万乘,高勋御四海,故能大庇黔首,光宅区县。 有梁末运,仍叶遘屯,獯丑凭陵,久移神器,承圣在外,非能祀夏,天未悔祸,复罹寇逆,嫡嗣废黜,宗枝僭诈,天地荡覆,纪纲泯绝。 霸先爰初投袂,大拯横流,重举义兵,实戡多难,废王立帝,实有厥功,安国定社,用尽其力。 是谓小康,方期大道。 既而烟云表色,日月呈瑞,纬聚东井,龙见谯邦,除旧布新,即彰玄象,迁虞事夏,且协讴歌,九域八荒,同布衷款,百神群祀,皆有诚愿。 梁帝高谢万邦,授以大宝,霸先自惟菲薄,让德不嗣,至于再三,辞弗获许。 佥以百姓须主,万机难旷,皇灵眷命,非可谦拒。 畏天之威,用膺嘉祚,永言夙志,能无惭德。 敬简元辰,升坛受禅,告类上帝,用答民心,永保于我有陈。 惟明灵是飨!"

先是氛雾,昼夜晦冥,至于是日,景气清晏,识者知有天道焉。

礼毕,舆驾还宫,临太极前殿。

诏曰:"五德更运,帝王所以御天,三正相因,夏、殷所以宰世,虽色分辞翰,时异文质,揖让征伐,迄用参差,而育德振民,义归一揆。 朕以寡昧,时属艰危,国步屡屯,天维三绝,肆勤先后,拯厥横流,藉将帅之功,兼猛士之力,一匡天下,再造黔黎。 梁氏以天禄永终,历数攸在,遵与能之典,集大命于朕躬。 顾惟菲德,辞不获亮,式从天眷,俯协民心,受终文祖,升禋上帝,继迹百王,君临万宇,若涉川水,罔知攸济。 宝业初建,皇祚惟新,思俾惠泽,覃被亿兆。 可大赦天下,改梁太平二年为永定元年。 赐民爵二级,文武二等。 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 逋租宿债,皆勿复收。 其有犯乡里清议赃污淫盗者,皆洗除先注,与之更始。 长徒敕系,特皆原之。 亡官失爵,禁锢夺劳,一依旧典。"

又诏曰:"《礼》陈杞、宋,《诗》咏二客,弗臣之重,历代斯敦。 梁氏钦若人祇,宪章在昔,济河沈璧,高谢万邦,茅赋所加,宜遵旧典。 其以江阴郡奉梁主为江阴王,行梁正朔,车旗服色,一依前准,宫馆资待,务尽优隆。"

又诏梁皇太后为江阴国太妃,皇后为江阴国妃。

又诏百司依位摄职。

丙子,舆驾幸钟山祠帝庙。

戊寅,舆驾幸华林园,亲览词讼,临赦囚徒。

己卯,分遣大使宣劳四方,下玺书敕州郡曰:"夫四王革代,商、周所以应天,五胜相推,轩、羲所以当运。 梁德不造,丧乱积年,东夏崩腾,西都荡覆。 萧勃干纪,非唯赵伦,侯景滔天,逾于刘载。 贞阳反篡,贼约连兵,江左累属于鲜卑,金陵久非于梁国。 自有氤氲混沌之世,龙图凤纪之前,东汉兴平之,西朝永嘉之乱,天下分崩,未有若于梁朝者也。 朕以虚薄,属当兴运,自昔登庸,首清诸越,徐门浪泊,靡不征行,浮海乘山,所在戡定。 冒朔风尘,骋驰师旅,六延梁祀,十翦强寇,岂曰人谋,皆由天启。 梁氏以天禄斯改,期运永终,钦若唐、虞,推其鼎玉,朕东西退让,拜手陈辞,避舜子于箕山之阳,求支伯于沧洲之野,而公卿敦逼,率土翘惶,天命难稽,遂享嘉祚。 今月乙亥,升礼太坛,言念迁桐,但有惭德。 自梁氏将末,频月亢阳,火运斯终,秋霖奄降。 翌日成礼,圆丘宿设,埃云晚霁,星象夜张。 朝景重轮,泫三危之膏露,晨光合璧,带五色之卿云。 顾惟寡薄,弥惭休祉,昧旦丕显,方思至治。 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剖符名守,方寄恤隐。 王历惟新,念有欣庆,想深求民瘼,务在廉平,爱惠以抚孤贫,威刑以御强猾。 若有萑蒲之盗,或犯戎商,山谷之酋,擅强幽险,皆从肆赦,咸使知闻。 如或迷途,俾在无贷。 今遣使人具宣往旨,念思善政,副此虚怀。"

庚辰,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高祖亲出阙前礼拜。

初,齐故僧统法献于乌缠国得之,常在定林上寺,梁天监末,为摄山庆云寺沙门慧兴保藏,慧兴将终,以属弟慧志,承圣末,慧志密送于高祖,至是乃出。

辛巳,追尊皇考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后。

追谥前夫人钱氏号为昭皇后,世子克为孝怀太子。

立夫人章氏为皇后。

癸未,尊景帝陵曰瑞陵,昭皇后陵曰嘉陵,依梁初园陵故事。

立删定郎,治定律令。

戊子,迁景皇帝神主祔于太庙。

辛卯,以中权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王冲为左光禄大夫。

癸巳,追赠皇兄梁故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兗州刺史长城县公道谭骠骑大将军、太尉,封始兴郡王;弟梁故侍中、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康县侯休先车骑大将军、司徒,封南康郡王。

是月,西讨都督周文育、侯安都于郢州败绩,囚于王琳。

十一月丙申,诏曰:"东都齐国,义乃亲贤,西汉城阳,事兼功烈。 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长城县侯蒨,学尚清优,神宇凝正,文参礼乐,武定妖氛,心力谋猷,为家治国,拥旄作守,期月有成,辟彼关河,功逾萧、寇,萑蒲之盗,自反耕农,篁竹之豪,用禀声朔。 朕以虚寡,属当兴运,提彼三尺,宾于四门,王业艰难,赖乎此子,宜隆上爵,称是元功。 可封临川郡王,邑二千户。 兄子梁中书侍郎顼袭封始兴王,弟子梁中书侍郎昙朗袭封南康王,礼秩一同正王。"

己亥,甘露降于钟山松林,弥满岩谷。

庚子,开善寺沙门采之以献,敕颁赐群臣。

丙辰,以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徐度为镇右将军、领军将军。

庚申,京师大火。

十二月庚辰,皇后谒太庙。

二年春正月乙未,诏曰:"夫设官分职,因事重轻,羽仪车马,随时隆替,晋之五校,鸣笳启途,汉之九卿,传呼并迾,虞官夏礼,岂曰同科,殷朴周文,固无恒格。 朕膺兹宝历,代是天工,留念官方,庶允时衷。 梁天监中,左右骁骑领硃衣直阁,并给仪从,北徐州刺史昌义之初,首为此职。 乱离岁久,朝典不存,后生年少,希闻旧则。 今去左右骁骑,宜通文武,文官则用腹心,武官则用功臣,所给仪从,同太子二卫率。 此外众官,尚书详为条制。"

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瑱进位司空,中权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新除左光禄大夫王冲为太子少傅。

左卫将军徐世谱为护军将军,南兗州刺史吴明彻进号安南将军,衡州刺史欧阳頠进号镇南将军。

辛丑,舆驾亲祠南郊。

诏曰:"朕受命君临,初移星琯,孟陬嘉月,备礼泰坛,景候昭华,人祗允庆,思令亿兆,咸与惟新。 且往代祅氛,于今犹梗,军机未息,征赋咸繁,事不获已,久知下弊,言念黔黎,无忘寝食。 夫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在今昧爽以前,皆赦除之。 西寇自王琳以下,并许返迷,一无所问。 近所募义军,本拟西寇,并宜解遣,留家附业。 晚订军资未送者并停,元年军粮逋余者原其半。 州郡县军戍并不得辄遣使民间,务存优养。 若有侵扰,严为法制。"

乙巳,舆驾亲祠北郊。

甲辰,振远将军、梁州刺史张立表称去乙亥岁八月,丹徒、兰陵二县界遗山侧,一旦因涛水涌生,沙涨,周旋千余顷,并膏腴,堪垦植。

戊午,舆驾亲祠明堂。

二月壬申,南豫州刺史沈泰奔于齐。

辛卯,诏车骑将军、司空侯瑱总督水步众军以遏齐寇。

三月甲午,诏曰:"罚不及嗣,自古通典,罪疑惟轻,布在方策。 沈泰反覆无行,遐迩所知。 昔有微功,仍荷朝寄,剖符名郡,推毂累籓,汉口班师,还居方岳,良田有逾于四百,食客不止于三千,富贵显荣,政当如此。 鬼害其盈,天夺之魄,无故猖狂,自投獯丑。 虽复知人则哲,惟帝其难,光武有蔽于庞萌,魏武不知于于禁,但令朝廷,无我负人。 其部曲妻儿,各令复业,所在及军人若有恐胁侵掠者,皆以劫论。 若有男女口为人所藏,并许诣台申诉。 若乐随临川王及节将立效者,悉皆听许。"

乙卯,高祖幸后堂听讼,还于桥上观山水,赋诗示群臣。

是月,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

夏四月甲子,舆驾亲祠太庙。

乙丑,江絮王薨,诏遣太宰吊祭,司空监护丧事,凶礼所须,随由备办。

以梁武林侯萧谘息季卿嗣为江阴王。

丙寅,舆驾幸石头,饯司空侯瑱。

戊辰,重云殿东鸱尾有紫烟属天。

五月乙未,京师地震。

癸丑,齐广陵南城主张显和、长史张僧那各率其所部入附。

辛酉,舆驾幸大庄岩寺舍身。

壬戌,群臣表请还宫。

六月己巳,诏司空侯瑱、领军将军徐度率舟师为前军,以讨王琳。

秋七月戊戌,舆驾幸石头,亲送瑱等。

己亥,江州刺史周迪擒王琳将李孝钦、樊猛、余孝顷于工塘。

甲辰,遣吏部尚书谢哲谕王琳。

甲寅,嘉禾一穗六岐生五城。

初,侯景之平也,火焚太极殿,承圣中议欲营之,独阙一柱,至是有樟木大十八围,长四丈五尺,流泊陶家后渚,监军邹子度以闻。

诏中书令沈众兼起部尚书,少府卿蔡俦兼将作大匠,起太极殿。

八月丙寅,以广梁郡为陈留郡。

辛未,诏临川王蒨西讨,以舟师五万发自京师,舆驾幸冶城寺亲送焉。

前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周文育,前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新除开府仪同三司侯安都等于王琳所逃归,自劾廷尉,即日引见,并宥之。

戊寅,诏复文育等本官。

壬午,追封皇子立为豫章王,谥曰献;权为长沙王,谥曰思;长女为永世公主,谥曰懿。

谢哲反命,王琳请还镇湘川,诏追众军缓其伐。

癸未,西讨众军至自大雷。

丁亥,以信威将军、江州刺史周迪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号平南将军。

改南徐州所领南兰陵郡复为东海郡。

冬十月庚午,遣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文育都督众军出豫章,讨余孝劢。

乙亥,舆驾幸庄严寺,发《金光明经》题。

丁酉,以仁威将军、高州刺史黄法抃\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号镇南将军。

甲寅,太极殿成,匠各给复。

十二月庚申,侍中、安东将军临川王蒨率百僚朝前殿,拜上牛酒。

甲子,舆驾幸大庄严寺,设无珝大会,舍乘舆法物。

群臣备法驾奉迎,即日舆驾还宫。

丙寅,高祖于太极殿东堂宴群臣,设金石之乐,以路寝告成也。

壬申,割吴郡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属扬州。

以安成所部广兴六洞置安乐郡。

丙戌,以宁远将军、北江州刺史熊昙朗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号平西将军。

丁亥,诏曰:"梁时旧仕,乱离播越,始还朝廷,多未铨序。 又起兵已来,军勋甚众。 选曹即条文武簿及节将应九流者,量其所拟。"

于是随材擢用者五十余人。

三年春正月己丑,青龙见于东方。

丁酉,以镇南将军、广州刺史欧阳頠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是夜大雪,及旦,太极殿前有龙迹见。

甲午,广州刺史欧阳頠表称白龙见于州江南岸,长数十丈,大可八九围,历州城西道入天井岗。

仙人见于罗浮山寺小石楼,长三丈所,通身洁白,衣服楚丽。

辛丑,诏曰:"南康、始兴王诸妹,已有封爵,依礼止是籓主。 此二王者,有殊恒情,宜隆礼数。 诸主仪秩及尚主,可并同皇女。"

戊申,诏临川王蒨省扬、徐二州辞讼。

二月辛酉,以平西将军、桂州刺史淳于量为开府仪同三司,进号镇西大将军。

壬午,司空侯瑱督众军自江入合州,焚齐舟舰。

三月丙申,侯瑱至自合肥,众军献捷。

夏闰四月庚寅,诏曰:"开廪赈绝,育民之大惠,巡方恤患,前王之令典。 朕当斯季俗,膺此乐推,君德未孚,民瘼犹甚,重兹多垒,弥疚纳隍。 良由四聪弗达,千里勿应。 博施之仁,何其或爽? 残弊之轨,致此未康。 吴州、缙州,去岁蝗旱,郢田虽疏,郑渠终涸,室靡盈积之望,家有填壑之嗟。 百姓不足,兆民何赖?近已遣中书舍人江德藻衔命东阳,与令长二千石问民疾苦,仍以入台仓见米分恤。 虽德非既饱,庶微慰阻饥。"

甲午,诏依前代置西省学士,兼以伎术者预焉。

丁酉,遣镇北将军徐度率众城南皖口。

是时久不雨,丙午,舆驾幸钟山祠蒋帝庙,是日降雨,迄于月晦。

五月丙辰朔,日有食之,有司奏:旧仪,御前殿,服硃纱袍、通天冠。

诏曰:"此乃前代承用,意有未同。 合朔仰助太阳,宜备衮冕之服。 自今已去,永可为准。"

丙寅,扶南国遣使献方物。

乙酉,北江州刺史熊昙朗杀都督周文育于军,举兵反。

王琳遣其将常众爱、曹庆率兵援余孝劢。

六月戊子,仪同侯安都败众爱等于左里,获琳从弟袭、主帅羊暕等三十余人,众爱遁走,庚寅,庐山民斩之,传首京师。

甲午,众师凯归。

诏曰:"昙朗噬逆,罪不容诛,分命众军,仍事掩讨,方加枭磔,以明刑宪。"

征临川王装往皖口置城栅,以钱道戢守焉。

丁酉,高祖不豫,遣兼太宰、尚书左仆射王通以疾告太庙,兼太宰、中书令谢哲告大社、南北郊。

辛丑,高祖疾小瘳。

故司空周文育之柩至自建昌。

壬寅,高祖素服哭于东堂,哀甚。

癸卯,高祖临讯狱讼。

是夜,荧惑在天尊。

高祖疾甚。

丙午,崩于璿玑殿,时年五十七。

遗诏追临川王蒨入纂。

甲寅,大行皇帝迁殡于太极殿西阶。

秋八月甲午,群臣上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丙申,葬万安陵。

高祖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静难夷凶。

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宽政,爱育为本。

有须发调军储,皆出于事不可息。

加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

初平侯景,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班将士。

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哥钟女乐,不列于前。

及乎践祚,弥厉恭俭。

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高祖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

及西都荡覆,诚贯天人。

王僧辩阙伊尹之才,空结桐宫之愤,贞阳假秦兵之送,不思穆嬴之泣。

高祖乃蹈玄机而抚末运,乘势隙而拯横流,王迹所基,始自于此,何至戡黎升陑之捷而已焉。

故于慎徽时序之世,变声改物之辰,兆庶归以讴歌,炎灵去如释负,方之前代,何其美乎!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