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酒经

  1. 九五查询
  2. 古籍查询
  3.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朱翼中

《北山酒经》章节列表

《北山酒经》简介

《北山酒经》-古代黄酒酿造名著

一文献资料简述

唐代和宋代是我国黄酒酿造技术最辉煌的发展时期。

酿酒行业在经过了数千年的实践之后,传统的酿造经验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传统的酿造理论,传统的黄酒酿酒工艺流程,技术措施及主要的工艺设备至迟在宋代基本定型,

唐代留传下来完整的酿酒技术文献资料较少,但散见于其它史籍中的零星资料则极为丰富。

宋代的酿酒技术文献资料则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在我国古代酿酒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最能完整体现我国黄酒酿造科技精华,在酿酒实践中最有指导价值的酿酒专著是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共分为三卷,上卷为"经",其中总结了历代酿酒的重要理论,并且对全书的酿酒,制曲作了提纲契领的阐述。

中卷论述制曲技术,并收录了十几种酒曲的配方及制法。

下卷论述酿酒技术。

《《北山酒经》》与《《齐民要术》》中关于制曲酿酒部分的内容相比,显然更进了一步,不仅罗列制曲酿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

因而更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如果说《《北山酒经》》是阐述较大规模酿酒作坊的酿酒技术的典范,那么与朱肱同一时期的苏轼的《《酒经》》则是描述家庭酿酒的佳作。

苏轼的《《酒经》》言简意骇,把他所学到的酿酒方法在数百字的《《酒经》》中完整地体现出来了。

苏轼还有许多关于酿酒的诗词,如"蜜酒歌","真一酒","桂酒"。

北宋田锡所作的《《麴本草》》中,载有有大量的酒曲和药酒方面的资料,尤为可贵的是书中记载了当时暹罗(今泰国所在)的烧酒,为研究蒸馏烧酒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大概由于酒在宋代的特殊地位,社会上迫切需要一本关于酒的百科全书方面的书,北宋时期的窦苹写了一本《《酒谱》》,该书引用了大量与酒有关的历史资料,从酒的起源,酒之名,酒之事,酒之功,温克(指饮酒有节),乱德(指酗酒无度),诫失(诫酒),神异(有酒有关的一些奇异古怪之事),异域(外国的酒),性味,饮器和酒令这十几个方面对酒及与酒有关的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描述。

大概成书于南宋的《《酒名记》》则全面记载了北宋时期全国各地一百多种较有名气的酒名,这些酒有的酿自皇亲国戚,有的酿自名臣,有的出自著名的酒店,酒库,也有的出自民间,尤为有趣的是这些酒名大多极为雅致。

二《《北山酒经》》中的酿酒理论

《《北山酒经》》借用"五行"学说解释谷物转变成酒的过程。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

《北山酒经》》中,朱肱则用 "五行"学说阐述谷物转变成酒的过程。

朱肱认为:"酒之名以甘辛为义,金木间隔,以土为媒,自酸之甘,自甘之辛,而酒成焉(酴米所以要酸也,投___所以要甜也)。

所谓以土之甘,合水作酸,以水之酸,合土作辛,然后知投者,所以作辛也。

"

"土"是谷物生长的所在地,"以土为媒",可理解为以土为介质生产谷物,在此"土"又可代指谷物。

"甘"代表有甜味的物质,以土之甘,即表示从谷物转变成糖。

"辛"代表有酒味的物质,"酸"表示酸浆,是酿酒过程中必加的物质之一。

整理朱肱的观点,可发现当时人们关于酿酒的过程可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之:土→谷物→甘→辛

↓↑↑

水———→酸—

在这一过程中可明显地看到酿酒可以分成二个阶段,即先是谷物变成糖(甘),然后由糖转变成酒。

(甘变成辛)。

现代酿酒理论阐明了谷物酿酒过程的机理和详细步骤。

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分为二个阶段,其一是由淀粉转变成糖的阶段,由淀粉酶,糖化酶等完成; 其二是由糖发酵成酒精(乙醇)的阶段,由一系列的酶(也称为酒化酶)完成。

现代理论和古代理论二者是相通的,只不过前者是从分子水平和酶作用机理来阐述的,后者是从酒的口感推论出来的。

三《《北山酒经》》中的酿酒技术《《北山酒经》》中的黄酒酿造技术是较为完善的。

一方面,它继承并完善了远古的古遗六法(即《《礼记》》中的"六必"),继承了北魏《《齐民要术》》中酿酒科技的精华,另一方面,在经过广大劳动人民数百年的实践之后,人民又创造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北山酒经》》对这些做了全面的总结。

《《北山酒经》》虽然记载了一些酿酒的配方,方法。

但这部著作的可贵之外在于阐述传统酿酒理论。

不仅说明如何做,更为重要的是阐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根据《《北山酒经》》的记载,可将主要的酿酒过程整理如下:

浸米,烫米,蒸煮

合酵,酒曲→酴米(主发酵)←酸浆

甜糜(酒曲)→投__(喂饭发酵)

压榨→酒糟→再次发酵(冷泉酒)

澄清

煮酒(或火迫酒)

成品酒

《《北山酒经》》在阐明古代酿酒传统技术的同时,还反映了宋代酿酒的一些显著特点及技术进步:

1酸浆的普遍使用

《《齐民要术》》中的四十例酿酒法,仅有三例提到了酸浆的使用。

这说明那时酸浆的应用并不普遍。

人们在认识上也没有把酸浆放在重要的位置上?lt;《北山酒经》》 中,把酸浆的应用看作是酿酒的头等大事。

酸浆的制法也有多种形式。

《《 北山酒经》》中总结了三种酸浆的制法。

一种是用小麦煮粥而成的,效果最好;也有用水稀释醋制成的;最常用的是用浸米水煮沸后用葱椒煎熬后得到的。

2"酴米","合酵"与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技术

"酴米"和"合酵"是《《北山酒经》》中的两个专门术语。

用现代的话来说,“合酵”就是菌种的扩大培养,相当于现在的一级种子培养和二级种子培养;“酴米” 就是酒母。

“酴米”是三级种子。

从《《北山酒经》》中的记述看来,这样精细的菌种扩大培养技术,早在八百多年前,就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但人们对微生物却仍然是混然无知。

上述合酵制造及使用步骤可用下图表示全过程。

醅面(即酒醅的表层)

曲末→拌匀

阴干(此步骤也可免去,或也可用阴干的酵作引子)曲末→合酵←放冷←煮粥←酸浆烫过的米←酸浆

培养(八小时)

入酿饭发酵

《《北

山酒经》》中酴米的酿造过程是:

卧浆→煎浆→浓浆曲合酵

↓↓↓

淘米→汤(烫)米→蒸煮→摊冷→加曲,混和→酴米从上述过程可看出酴米的制造过程也相当于一个完整的酿酒过程,但其特点是突出了一个"酸"字。

卧浆用来烫米,并一直留在米中,使米粒内部也吸透酸浆。

因此酴米的酸度很大。

杂菌繁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酴米酿造过程中的第二个特点是用曲量较大。

有时,酒曲全部加在酴米酿造中,有时一部分曲是在补料时加入。

3投料东汉时盛行的九酿法,到了宋代,并不强调这么多的投料次数。

一般为2-3次,投料依据同《《齐民要术》》中的"曲力相及"的理论,控制投料次数及投料量。

《《北山酒经》》中提出了二点:一是补料要及时,二是补料的比例要恰当。

4压榨技术的新发展

在北魏时代及其以前,酿酒的后道工序是较为简单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酿酒的专用器具种类增加,对于提高黄酒的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至迟在唐代,已有压榨酒用的专用设备。

到了宋代,由于压榨设备的改进,压榨工艺技术的完善,压榨酒技术就基本成熟了。

压榨设备有家庭用的,较为简单,也有较为复杂的,用于大型酒坊。

《《北山酒经》》中有"上槽"一节。

专门论述压酒操作。

对榨酒设备虽没有作详细的描述,但从所叙述的榨酒操作过程中可了解当时所采用的榨酒设备的一些基本结构。

榨具称为"槽"或"榨"。

主体结构应是榨箱。

酒醪置于其中。

附件有"压板"," 砧"(捣衣石),"簟"(竹席)。

酒醅可能是直接装入榨箱内, 还未使用布袋盛酒醪。

有可能使用滤布。

在《《北山酒经》》中对榨酒工艺技术进行了阐述。

这在酿酒技术史上是不多见的。

其要点有:

酒醪的成熟度应适当。

在不同季节,酒的成熟度应不同。

如在天寒时,酒须过熟;温凉并热时,须是合熟便压。

在压榨过程中可能会发热,导致酒的酸败。

压酒时,装料要均匀,压板上"砧"的位置要放正,所贵压得均干,并无箭(溅) 失。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出酒率,减少损失。

压榨后的酒,先装入经过热汤洗涤过的酒瓮。

然后还需经过数天的自然澄清。

并去除酒脚。

"直候澄折得清为度,即酒味倍佳。

四煮酒灭菌技术

黄酒是低度酿造酒,不宜长期保藏。

古代一般选用冬天酿酒。

夏天酿造的酒尽快饮掉或卖掉。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古代,加热杀菌技术并不是很迫切需要的。

古代加热杀菌技术的采用,可能经历了“温酒”、“烧酒”,再发展到目的明确的“煮酒”。

可能在汉代以前,人们就习惯将酒温热以后再饮,在汉代,已有温酒樽这种酒器。

温酒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加热灭菌的功能。

"烧酒"一词,最初出现于唐人的诗句中。

由于诗句中并没有说明烧酒的具体制法,具体含义不清,留下千古之谜。

唐朝房千里所著的《《投荒杂录》》和刘恂的《《 岭表录异记》》也提到烧酒,而且讲述了其制法。

实际上所谓"烧酒"就是一种直接加热的方式,而并不是蒸馏的方式。

这两本书所记载的大同小异,?quot;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

"火迫酒"的做法与上述的烧酒相同,在《《北山酒经》》叙述得较为详细,其过程是在酒瓮底侧部钻一孔,先塞住,酒入内后,加黄蜡少许,密闭酒瓮,置于一小屋内,用砖垫起酒瓮,底部放些木炭,点火后,关闭小屋,使酒在文火加热的情况下放置七天。

取出后,从底侧孔放出酒脚(混浊之物)。

然后供饮用。

唐代的烧酒和宋代的火迫酒,都不是蒸馏酒,人们采用这种做法的目的是通过加热,促使酒的成熟,促进酒的酯化增香,从而提高酒质。

这种技术实际上还有加热杀菌,促进酒中凝固物沉淀,加热杀酶,固定酒的成分的作用。

火迫酒的技术关键看来是文火缓慢加热,火力太猛,酒精都挥发了。

火力太弱,又起不到上述所提的作用。

从酒的质量来看,火迫酒胜于煮酒。

书中说此?quot;耐停不损, 全胜于煮酒也"。

虽说火迫酒质量优良,但生产时较为麻烦,时间也较长(七天)。

作为大规模生产,显然火迫酒的这一套作法不大合适。

相比之下煮酒较为简便易行。

煮酒,可能就是从唐代的"烧酒"演变过来的。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唐代的烧酒是采用明火加热,宋代的煮酒是隔水煮。

明确记载的煮酒工艺早在《《北山酒经》》问世之前就被采用。

《《宋史》》卷185中"食货志"中有此记载。

《《北山酒经》》中较详细地记述了煮酒技术,其方法是:将酒灌入酒坛,并加入一定量的蜡及竹叶等物,密封坛口,置于甑中,加热,至酒煮沸。

煮酒的全套设备就是锅,甑和酒瓶。

这说明是隔水蒸煮。

这种配合是比较原始的。

但与唐代的"烧酒"方式相比又有了进步。

酒的加热总是在100 ℃的温度下进行,不致于突然升温,而引起的酒的突然涌出。

即使有酒的涌出,也是少量的。

《《北山酒经》》中关于煮酒的目的是明确的,即为了更长时间地保藏酒。

避免酒的酸败。

尽管当时人们并不了解酸败的原因何在。

煮酒技术的采用,为酒的大规模生产,为避免酒的酸败损失,提供了技术保障。

对于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其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我国煮酒加热技术的采用比西方各国要早七百多年。

西方的啤酒和葡萄酒的保藏问题,也有类似发生酸败的问题。

但在古代一直未得到解决。

十九世纪中叶后,由于一些微生物学家的不懈努力,尤其是经过巴斯德的大量研究,发现引起酒酸败的根本原因是酒中除了能引起发酵的酵母菌外,还有杂菌存在。

正是这些杂菌使酒发生酸败。

通过多次试验,巴斯德发现只需将酒加热到60℃左右,并在此温度下维持一段时间,酒就不会酸败。

此法用于啤酒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此法后流行于各国,被称为巴斯低温灭菌法。

宋代时人们还认识到热杀菌并非避免酒酸败,长期保存酒的唯一可行方法。

《《北山酒经》》中说:"大抵酒澄得清,更满装,虽不煮,夏月也可存留。

"这个结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如现代所采用的超滤技术,用孔径极细微的膜,可将酒中的细菌过滤去除,从原理上来说,与古人的是相同的。

《《北山酒经》》中在煮酒工艺中还有一些至今仍价值的技术,如加入黄蜡(也称为蜂蜡)。

其目的是消泡,酒液冷却后,蜡在酒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有隔绝空气的作用。

五黄酒的勾兑技术

勾兑技术就是将几种风格不同的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从而得到一种风味更佳的酒。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短文,"酒有和劲",是目前已知最早论述黄酒勾兑技术的文章。

寥寥数语,将黄酒的勾兑技术描述得生动而具体。

其一,用于勾兑的原酒各有特色,但又都有所缺陷。

合而为之,才能完美无缺。

用较为柔和的酒,与酒度较高,口味较辛辣的酒酒混合,就得到了口味适中的酒。

其二,两种原酒,要按一定的比例配合。

==============================================================================

宋朱翼中撰。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大隐翁,而不详其姓氏。

考宋李保有《续北山酒经》,与此书并载陶宗仪《说郛》。

保自叙云,大隐先生朱翼中,著书酿酒,侨居湖上。

朝廷大兴医学,起为博士。

坐书东坡诗,贬达州。

则大隐固翼中之自号也。

是编首卷为总论,二、三卷载制麹造酒之法颇详。

《宋史。

艺文志》作一卷,盖传刻之误。

《说郛》所采仅总论一篇,余皆有目无书,则此固为完本矣。

明焦竑原序称,於田氏《留青日札》中考得作者姓名,似未见李保序者。

而程百二。

又取保序冠於此书之前,标曰题《北山酒经》后,亦为乖误。

卷末有袁宏道《觞政》十六则,王绩《醉乡记》一篇,盖胡之衍所附入。

然古来著述,言酒事者多矣。

附录一明人,一唐人,何所取义今?并刊除焉。



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4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