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九五查询
古籍史书
老黄历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5 95c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九五查询(95cx.com)鄂ICP备2022010353号-6
诗曰:元戎小队出城郊,问柳寻花到野亭。
川合东西留使节,地分南北保浮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应知似管宁。
寂寞江天云路里,何如道有少微星。
却说乐毅收阵,上台见昭王,谕道:"卿家此阵见奇才,孤有幸贤士远来演武,明晨到金台上拜你为帅。"
乐毅谢恩,昭王传旨回朝。
次日,昭王沐浴排銮,领文武至台上,传旨宣毅,毅即至台礼毕,王御手相携,坐指黄金白璧:"卿可知金璧?"乐毅道:"臣实未知。"
王流泪道;"因先王误让位于子哙,以至国家大乱,孤避逃至昌平。 不料东齐兴兵攻易州,将宗庙尽毁,辱及先王,幸得都尉起兵,重整江山。 数年以来,孤日夜痛心思报,积金台上,要招天下奇才。 今幸爱卿先降,孤已斋戒沐浴,拜帅封职。 若能报仇雪恨,孤不吝裂土分茅。"
乐毅闻言,心中暗想:"原来燕齐有仇,我可以报受辱之恨。"
乐毅道:"吾主与齐报仇,愿大王假臣十旅之师,包管必胜。 临淄虽有雄兵百万,臣视之如群蚁耳。"
昭王大悦,正午吉期已到,宫官奏请受礼。
昭王对乐毅道:"孤今日窃效古圣周文王拜吕望为亚父,斩将封神,开创八百年基业故事,孤今封卿为昌国君,平齐大元帅。"
乐毅叩头谢恩道:"臣初到易州,未立寸功,怎敢受此隆恩。"
昭王道:"不必辞,就此登台受礼。"
乐毅叩头起来,而东南正立,孙操捧四十八两金印与昭王,昭王捧与乐毅。
毅端端正正捧起,转身下来,率领文武望天礼毕,忙上台来,叩头谢恩。
王与乐毅亲手挂印,将金花插在盔上,黄金挂在胸前。
乐毅在台上传令:"五营四哨,大小军将听命,明日在演武厅听点。"
各军士领命下台。
只听乐声迎耳,内臣带上龙驹,昭王上前坠蹬。
乐毅忙奏道:"臣乘驹怎敢劳圣王。"
昭王传旨文武替孤代劳。
游街毕,乐毅回府坐下,一番威武,比众不同。
石秉叩头贺喜,乐毅道:"我明日点将伐齐,封你为前部先锋,要尽心报效。 一来报燕王之恩,二则泄我四十棍之恨。"
石秉叩头不表。
到次日早,乐毅升帅厅坐下,众将俱到,上台拱参等令。
乐毅吩咐大小将军:"备齐器械,本帅择日起行。"
众将一个个盔甲鲜明,队伍整齐。
那乐毅发放已毕,朝服上马,至午门山呼奏道:"臣一介草莽,荷蒙吾主降恩拜帅,位极人臣,臣沥胆以报吾主之恩。 臣想,君父仇不共戴天,吾国兵精粮足,东齐臣佞主昏,大兵征东齐,马到成功!报仇雪恨,在此一举。"
昭王叫声元帅;"孤国之人小兵将,任凭卿家调用,但不知几时兴兵?"乐毅道:"点将发令,人马齐集,即便兴兵。"
昭王即取上方剑交乐毅道:"元帅发令,不论王亲大小将军,不服者先斩后奏。"
乐毅接剑,谢恩辞驾。
传令众将,校场分列。
一声炮响,敲打三通,乐毅着军政司把花名册送上。
三通鼓后,披挂列前,听中军宣令。
乐毅道:"众将军,我今受主拜帅,领兵伐齐。 今令之初,各宜遵守,赏罚定理。"
众齐声愿听。
乐随点人选马,精兵十万,令石秉为先锋,领兵三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三声炮响,安排队伍,离易州南屯扎。
乐毅复回,昭王升殿,黄门官奏"昌国君乐毅点兵毕,在午门候旨。"
昭王即宣招。
乐毅山呼毕,王道:"不知几时发兵?"乐毅道;"臣点兵十万,已经出城屯扎,特来辞驾。"
昭王道:"卿今出兵,孤有御酒三杯,以壮行色,但愿旗开成功。"
乐毅谢恩出,昭王与众臣送至朝门。
王回宫,乐毅吩咐放炮起行,望东齐大道而行。
一路军法严明,秋毫无犯,鸡犬不惊,真是仁义之师。
正行走,忽蓝旗飞报:"大兵不可前进,已离齐界不远,乞令定夺。"
乐毅传令,择高阜安营。
炮响三声,五营四哨,安下营,架起宝帐造饭,众军饱食。
元帅升帐,众将齐进,雁翅排开。
乐毅道:"界关乃燕齐交界之地,最为险要,那位将年去立首功?"只见一将应声愿往,视之原来是石先锋。
乐毅道:"先锋前去取关,定要小心,是开兵之始,必须增长军威。"
石秉得令,出帐上马,领五百兵放炮出营,来至吊桥,将五百兵排开。
一指城上:"呔,城上军听着,令有燕国大将军来到,早日献关,万事皆休。 如迟,打破城池,寸草不留。"
守关军闻得燕将来讨战,飞报帅府。
原来总兵是齐仲,乃齐东之子,是一个膏粱子弟,恃齐东之势。
闻燕兵一至,心中大惊,手足无措。
先锋王文在旁,大叫:"元帅不必怕,自古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末将不才愿往。"
齐仲道:"燕兵势大,将军出城,须要小心。"
王文道:"谅此小卒,何劳元帅之心。"
随出,结束停当,提一柄三股托天叉,骑浑红马,领兵五百,放炮开关冲出来。
石秉正在候敌,听炮响开关,知道有将来迎敌,把兵退了两箭之地,一枝人马飞来。
石秉道:"来将可通下名来。"
王文将马连忙一收,只见燕将银盔银甲,白马白枪,大喝道:"小将要知吾名,吾乃界关总兵齐元帅麾下左先锋王文是也。 小贼通名来,等俺功劳簿上记名。"
石秉道:"胡说,某乃金台拜帅昌国君平齐大元帅乐麾下正印先锋石秉便是。"
王文道;"我问你,燕齐两国,各守封疆,井水不犯河水,为何擅兴无名之师,侵我东齐。 奸好听我良言,收兵回去,两不相千,免生灵涂炭。"
石秉大喝道:"你闵王无道,宠纳姨母,信用齐东,绞死昭阳,废了太子,计害三贤,忠良退位,奸党专权,赏罚不明,迷乱酒色。 无道昏君,吾主兴兵,定当扫尽东齐。 你这贼无知拒天,若依我言,回马去说与你主帅得知,大开城门,瓶添净水,炉降名香,一步一拜。 可绕尔不死。 若迟,寸草不留。"
王文大怒;"小辈敢说大言。 坐稳,我来取你。"
催马舞枪,分心就刺。
石秉提枪,叮当一声来迎。
大战十余合,石秉的枪法神出鬼没,风不透,雨不漏,王文招架不住,只听得响亮一声,枪尖直透前心,死于马下。
齐兵败回关去,石秉追到关下,又讨战。
却说败兵入城,急报元帅知道:"王先锋死于阵前,今燕将又在外讨战,乞令定夺。"
齐仲闻报,吓得胆战心惊,手足无措。
忽帐下闪过一人,喊声如雷,大叫;"主帅,小将不才,情愿出去擒石秉与兄报仇。"
齐仲说:"既然王将军要与令兄报仇,当准行,必须加意留心。"
王武应声晓得,随下来,顶盔束甲,提刀上马,领兵五百,摇旗放炮,开门冲出。
石秉看见大队兵来,当头一将,年少英雄,金盔素甲,手提钢刀,如狂风闯至。
高声大喝:"小卒快来通名名受死。"
王武闻听答道:"你岂不知右先锋王武,威振界关,你敢在此耀武。"
石秉大笑道:"你知我大名,何不将自首级献来。"
王武道:"杀我兄长之仇,如何轻饶。"
催马抬刀,照头就砍。
石秉架开,二人大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负,石秉暗想:"这小子刀法利害,到也来得,直战直砍难胜,不如用独门枪取他。"
又十余合,王武一刀砍来,石秉把马一侧,蹬里藏身,就势将枪对王武咽喉直刺。
王武眼快,用刀挡开,顺手使个斜刀削藕之法,石秉凑手不及,不敢招架,回马败走。
王武亦不追,天色已晚,大叫"石秉,饶你多活一夜,明日取你,报兄之仇。"
说罢领兵入城。
石秉亦收兵回营,庆功不提。
且说王武收回,至帅府见齐仲。
齐仲道:"胜负如何?"王武道:"托元帅虎威,战一日不分胜负。 因天晚收兵,明日定擒石秉。"
齐仲道:"思得一计,立可成功,强似苦战。 令晚三更时分,人含枚,马去铃,悄悄杀出关,劫他营寨,出其不意,一定成功。"
王武道:"元帅此计甚妙。"
即令依计而行。
齐仲暗传下令,点齐人马五千,初更饱食,二更起行,俱要卷旗息鼓,不许走漏风声。
且说乐毅与石秉庆功,在帐饮酒,忽听狂风响,刮得飞沙走石,灯烛吹灭。
乐毅大惊,吩咐快排香案,着石秉请出神书在案,乐毅学的是马上课,一看神书就知其情,忙将书收回,升坐传令:"五营四哨,带领人马,即刻出营,离营五里,按东南西北四面埋伏,不准违误。"
天到三更,这齐仲领三军,一马当先,一声喊冲进营中。
原来是座空营,悬羊打鼓,饿马摇铃,大叫中计了,吓得齐仲回马飞走,忽听大炮惊天,四面八方鼓声振地,喊杀连天,火把照得如同白日,杀得齐兵五千止存八百。
王武大叫;"元帅快随我出重围。"
齐仲道:"全仗将军相救。"
王武领残兵,保齐仲往外走。
走到铜墙铁壁之中,杀一条血路,来至密松林,只存三百余骑。
齐仲对王武道;"虽然损兵数千,且幸保住生命。 离关不远,快走。"
正走间,忽听林中一声炮响,石秉当先,领二千箭手围住,箭如飞蝗。
王武、齐仲俱死于乱箭之下。
乐毅催军攻关。
军士不见主帅,今燕兵攻城,一个个大开关门迎接。
乐毅大喜,出榜安民,犒赏三军,齐仲一家抄斩。
住了三日,乐毅领兵向东齐进发。
兵行迅速,到莒州城外十里安营。
且说莒州是孙膑义子孙安奉母苏琼美在此,正在发放军情,忽见旗官来报:"易州燕王金台拜乐毅为帅,领兵伐齐,破了界关,现在城外安营,乞令定夺。"
孙安闻昕,传令各门,严加紧守,以防攻城。
转入后堂见母,跪下道;"母亲,祸事临门。"
夫人道:"祸从何来?"孙安道;"只因当今无道,惹动干戈。 今有易州燕王,差乐毅领兵伐齐,界牌已破,兵临城下,我将寡焉能拒敌。"
夫人道:"我儿起来,不用心烦。 我闻乐毅曾与你父为昆仲,只因闵王昏悖,将他毒打,撵出朝门,使他投燕,起动干戈。 他虽然与齐有责仇之恨,却与你父有结交之情,明日出军前,可和则和,见机而行,忧之无益。"
孙安遵命,诺诺而退。
且说乐毅,问左右:"莒州见我在此安营,可知城中举动?"左右道:"今四门紧闭,居民逃走。"
石秉上前说道:"小小莒州,何劳元帅亲临,弟子当先。"
乐毅道:"你去不得,你不知莒州守将是刖夫义子名孙安,枪马纯熟,我今到此,正是狭路相逢,定要踏平莒州,力诛这狗子,少泄我胸中之恨。"
言罢,提刀上马,带领偏将八员,精兵五百,炮响出营。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